你對曾軼可事件怎麼看?

10 個回答
剧说时代

我感覺曾軼可這比操作是讓自己涼涼的節奏。有些明星總是這樣的雙標,當自己被網絡輿論裹挾的時候,總是裝作受害者控訴網絡暴力,而當自己需要的時候,總希望藉助自己的公眾關注度,來引導網絡輿論成為攻擊他人的網絡暴力。
你對曾軼可事件怎麼看?

就在昨天,這個事情經過兩天的發酵,官方北京邊檢發佈了調查通報,對事情調查做了正面的迴應,並表示對於曾某某網上披露民警個人信息及照片的行為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利。
你對曾軼可事件怎麼看?

隨後各大官媒也對曾軼可事件,人民日報快評稱:曾軼可,法律容不得半點侵犯和侮辱。人民日報快評指出“依法配合安全檢查,這是連小學生都知道的常識。為何一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公眾人物,卻無視基本的規章制度?”“明星也好,藝人也罷,沒有任何人有高人一等的特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法治社會的共識。”曾軼可的行為是“企圖利用網絡暴力對執法者報復,更是嚴重的侵權行為。”““公眾人物應該有公眾人物的樣子,言行舉止更應該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執法者腰桿硬,守法者才能心更暖。”國家移民局微博轉載稱:讓執法和腰板更硬。讓守法者心裡更暖。國門神聖,法律莊嚴。昨天深夜人民日報再次短評:“邊檢不是走紅毯,法治面前沒有明向通道。”
你對曾軼可事件怎麼看?

在北京邊檢19日早晨發佈通報以後,想理論網絡煽動網絡暴力的曾軼可在19號的中午才發佈道歉信息:“我承認自己前兩天言行失當,難以相信自己當時竟如此情緒化。”“對自己這一行為造成的影響,我願以個人最大的能力承擔後果”
你對曾軼可事件怎麼看?

這個道歉聲明很明顯是敷衍,是為了迴應網絡輿論而做出的妥協。難以相信自己如此情緒化,是的我也不相信。本來在邊檢不守法已經是自己的不對了,然後把事情在網絡曝光企圖利用網絡暴力報復是錯之二。然後事情真相明瞭,仍然沒有認錯的態度,是錯三。正如網友評論說的那樣:實力詮釋了不作死就不會死。如今長沙音樂節曾軼可的表演被取消,接下來不知道這位歌手還多少工作面臨被取消。希望她能像她道歉裡說的那樣,以個人做大的能力承擔後果。
你對曾軼可事件怎麼看?

最後希望我們都能做一個守法的公民,做一個知錯就改的成年人。畢竟自己作死的人還是少數的。
你對曾軼可事件怎麼看?

文字已输入

現在的明星,太把自己當回事。一個演員而已,一個公眾人物罷了,出門像個王爺王后,稍有不順,醜相百出,好像全國人民都欠他的。

中國名人,都是過去三十多年來,我們整個社會寵出來的;演個戲,好像幹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一天到晚高高在上。

名人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和中國百姓,中國媒體脫不了干係。什麼天后,什麼國民老公,剝掉用於偽裝的那層皮,他們的人品人格,修養為人,還不如一個底層勞動者。

我們回頭回快兩千零一十二年前的每年春晚,趙忽悠上臺,全國人民得給他讓路;春晚,幾乎成了他私人菜地。

是誰慣出來的?我們中國人。

再看看前年李小璐出軌門,網上一片高喊心痛李小璐的老公。

人家出手一千多萬買一輛豪車,眼睛連眨都不眨。他要咱們心疼?私下裡,女人成群!心疼自己吧!名人膨脹到今天這個地步,貢獻最大的是我們這些無知平民百姓。

公眾人物,不把百姓放在眼裡,不尊重法律,都是一些腦殘分子在後面推動。

多少名人功成名就後攜款外逃,誰心疼過我們這白痴?

法國是一個發達國家,1場火災,一大群明星欲捐款。中國上萬平方公里地震,名人土豪有幾個真心捐款?醒醒吧,中國腦殘粉們。別整天捧出一大群鳳姐們,回頭抽國人的巴掌。

舒适的阳光23404

曾軼可太幼稚,幼稚的可笑。邊檢是什麼地方?是代表國家對你出入境進行檢查!是你一個什麼小演員,膽大包天的想挑戰邊檢,實在是不知天高地厚!雖然你老爸是個教師,也可能桃李滿天下,但他沒把自己的女兒教育好,是他這輩子最大的敗筆。我幾乎每年都出入境,因為我只是個小小老百姓,所以,我對邊檢人員總是畢恭畢敬,因為我是守法公民,我個人,要接受國家的檢驗,這是每個公民最起碼的常識和責任義務。別說讓你脫帽,如果懷疑你體內藏違禁物品,還要搜你身,你信不信?!錯了就是錯了,不要強詞奪理掩飾了。誰都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你就是演藝見紅,有點忘乎所以了,自以為高人一等,不把嚴肅的國門當回事。你這麼一耍,代價太大了,有可能影響你的後半生。所以,人,還是夾著點兒尾巴好。

双胞胎加油号

正好剛剛寫了這個話題:

近日,女藝人曾軼可因出入海關前後的不當言行,惹了網友眾怒,也遭到公安部、國家移民管理局、人民日報、檢查日報等網絡點名。

國家移民管理局表示:國門神聖,法律莊嚴!

人民日報指出:過邊檢不是走紅毯,法治面前沒有明星通道。

檢查日報強調:安檢面前人人平等。

曾軼可道歉了。她的不當言行自有法律的評判。但是從曾軼可事件可以看到,3種心態亟需重視和培養。

一、遵守法律法規的心態

並不否認曾軼可在演藝方面的成就,她微博上的百萬粉絲就是最好的證明。但成為公眾人物之後,一言一行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實際上對公眾人物的遵紀守法要求更高了。

前陣子知名男子演唱組合TFBOYS的成員王源吸菸引發網絡熱議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王源也認識到:作為一名公眾人物,今後一定會更加註重自身的言行,希望大家不要效仿的錯誤行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遇事平和的心態

可能曾軼可比較忙,比較著急,所以情緒比較激動,罵人了。據她自己所說:還說我罵你,在你有嚴重錯誤的情況下,我罵你全家又怎樣。

如果曾軼可覺得工作人員有嚴重錯誤,她完全可以向工作人員的上級反映,也可以通過網絡、電話等途徑向公安部、國家移民管理局投訴,甚至通過法院起訴也是她的權利。罵人就不對了,歸根到底還是遇事不平和。

急躁的心態終究會在今後的人生中吃虧。

三、低調謙虛的心態

工作人員的上級講道理,讓曾軼可離開,還好意提醒她是公眾人物,應該小心。本來事情也就到此為止了。但是曾軼可不依不饒,在有百萬粉絲的微博上曝光了整個事件,還發了9張工作人員無碼圖片,包括工作人員的證件照和個人信息,配圖是個吃瓜的表情。

作為公眾人物,曾軼可之前因為快遞問題,曝光了快遞員私人信息,導致粉絲人肉和網絡暴力。這次又想採取同樣方式,曝光工作人員私人信息。究其原因還是其缺乏一個低調謙虛的心態,或者說不嫌事大,希望把小事情搞成大事情,發揮自己巨大的影響力出一口氣。

低調謙虛心態也是一個優秀品格,需要好好培養。低調謙虛並不是要求甘於平庸,不敢發聲。在日常社會交往中保持低調和謙虛,該發聲的時候再發聲,低調謙虛不排斥通過合法合理的手段保護自己的權益,也並不排斥在學習和今後的事業發展中出類拔萃。

不想mushroom

我們不應該一邊倒的謾罵曾軼可,而是應該著力於建立邊檢人員和曾軼可之間一種平衡的關係。我們應該努力達成這樣一種結果,就是通過這件事明白以後遇到這種情況我們的正確行為應該是怎樣的。我覺得曾軼可有錯,但我覺得她也不是不講理的人,所以我覺得雙方都有錯吧~既然是雙方都有錯,我們不應該僅僅是因為邊檢人員的身份去偏向一方啊~邊檢人員和公眾人物都是人啊~我們正確的做法是,引導曾軼可承認錯誤~具體錯在哪裡~以後我們應該怎樣規範自己的行為~然後邊檢人員具體錯在哪裡~有啥改進的地方~最討厭不明白事情經過就亂罵一通的人~也就是過過嘴癮吧,並沒有解決實際問題啊~希望網上不要因為邊檢人員和明星身份的差別就提前把公眾人物做的對的地方抹殺,把邊檢人員做的錯的地方自動忽略,畢竟有時候誤會都是不經意間造成的~我們要關注的是如何規範自己的行為和捍衛自己的權利~

包头土话讲新闻

作為一名公眾人物,最忌諱的就是率性而為。正因為受到更多人的寵愛,就更應該比一般人更加地剋制自己,做好表率。即使是邊檢人員真的有過分的地方,也應該一忍再忍,而不是肆意地發洩,最終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後果,給自己釀成巨大的損失。這首先是經紀人團隊的問題,他們平時沒有把這類問題放到一個更高的層面去做提醒和要求,而作為曾軼可自己也放鬆了對自己言行舉止的嚴格控制,最終釀成這一出悲劇。這也給其他的明星甚至一般的民眾都提了一個醒,任何人在任何的場合都應該最大限度地剋制自己,一言一行都要預判後果,三思而後行,否則很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

365电影放映厅

1.但願此次曾軼可的事件,不僅是對她本人的一個教訓,也對所有藝人提個醒,即便是不那麼大的事,最終產生的影響力,可能也是巨大的,其本身承載的社會意義,也該如此。

2.明星、藝人從很大角度上講,是社會的優秀人才,也是很多小孩、青年的榜樣,在工作的同時,也請千萬記得自己身上的這份社會責任感!

3.同時也提醒很多明星能夠意識到,什麼叫做“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吧。你只是一個普通“公民”不是高人一等的“所謂的大牌”。


你對曾軼可事件怎麼看?
你對曾軼可事件怎麼看?
你對曾軼可事件怎麼看?
野人王老五

就曾軼可事件可以領養出很多明星,從沒有名氣到有了些名氣之後飄飄然的自我感覺良好的感覺,所以說,做人要真誠,要實在,不要飄飄然,哪怕自己有再大的能力,也不要放縱自己,其實話說到如此,也只是說說罷了,也有可能我到他,那個時候也會這樣,所以說,人無完人,有錯誤就改,我們老百姓就是看到一個實在真誠,所以說,在曾軼可事件當中,他應該不要高調,低調的處理此事,會更好,但是喜歡就是喜歡,還會依然喜歡

fantiao

這是平時給她開綠色通道的後遺症,平時做節目,參加活動都有工作人員把他們特殊的待遇,給她辦理好工作。不用她親自動。導致她自己認為自己很紅,所以的好都是理所當然。覺得自己是明星就應該給特殊服務。要她履行義務的時候就得自己是明星,我可以不做怎麼怎麼,所以這次事就是給她一個警醒,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

陈兆辉10

為什麼有那麼多年輕明星耍大牌呢?…老一輩的演員少一些?…原因是年代不同,什麼年代不同呢?,因為老一輩在從辛苦生活歲月中走出來(生活條件),所以對人對事都用尊重和誠意…他(她)們大多在70後左右。但到80後以上的年輕人和明星們(指個別)都生活獨生子女政策下得到家裡的保護和重愛而出來的,所以他(她)對人對事感覺對自己父母一樣我行我素…只得別人要尊重自己,但自己對別是就另外一把事(有些自私)…。所以今後不要說是名人和普通人他們的性格都是家人教育影響出來的…(個人觀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