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天龍屯堡:追尋明朝服飾文化的影子
貴州天龍屯堡:追尋明朝服飾文化的影子
貴州天龍屯堡:追尋明朝服飾文化的影子
貴州天龍屯堡:追尋明朝服飾文化的影子
貴州天龍屯堡:追尋明朝服飾文化的影子
貴州天龍屯堡:追尋明朝服飾文化的影子
貴州天龍屯堡:追尋明朝服飾文化的影子
貴州天龍屯堡:追尋明朝服飾文化的影子
貴州天龍屯堡:追尋明朝服飾文化的影子
貴州天龍屯堡:追尋明朝服飾文化的影子
貴州天龍屯堡:追尋明朝服飾文化的影子
貴州天龍屯堡:追尋明朝服飾文化的影子
貴州天龍屯堡:追尋明朝服飾文化的影子
貴州天龍屯堡:追尋明朝服飾文化的影子
貴州天龍屯堡:追尋明朝服飾文化的影子
貴州天龍屯堡:追尋明朝服飾文化的影子
油城映像
1/15 身穿600年前豔麗的明朝漢族服飾,住著石頭房子,操著一腔濃郁的江南口音,固守著原有的淳樸厚重的民風,這不是影視舞臺的演出,而是活生生的情景再現。走進貴州省平壩縣天龍鎮,就來到了我國至今惟一保存著大明遺風的地方。(更多精彩,敬請關注頭條號\/油城映像)
2/15 貴州天天龍屯堡古鎮聚居著一支與眾不同的漢族群體―――屯堡人,他們的語音、服飾、民居建築及娛樂方式與周圍村寨截然迥異,這一獨特的漢族文化現象被人們稱之為“屯堡文化”。
3/15 在天龍屯堡景區,隨處可見身穿大襟寬袖,藍色長袍的人,他們是地地道道的漢族人!在當地,他們被稱作“屯堡人”。
4/15 身著明代特殊裝束的婦女格外引人矚目,這種裝束通常是樣式為寬袍窄袖並且不加花邊,多以青、藍色為主,圍以黑布裙。
5/15 屯堡人是明朝洪武年間的屯軍後裔,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為加強其在西南的統治,在這裡壘牆築堡,駐軍屯墾。現今的屯堡人都是數百年前從內地遷來的軍士的後代。
6/15 貴州天龍屯堡及周邊類似的屯堡,未婚女子叫“小孃孃”,她們身上穿的偏大襟、寬袖、黑裙的服飾,已經有幾百年的傳承了。
7/15 貴州天龍屯堡及周邊類似的屯堡,未婚女子叫“小孃孃”,她們身上穿的偏大襟、寬袖、黑裙的服飾,已經有幾百年的傳承了。
8/15 天龍屯堡已婚婦女叫“大孃孃”,“大孃孃”剃額修面,前發高束似鳳凰頭,這種服裝來自朱元璋的老家鳳陽,被叫做“鳳陽漢裝”。
9/15 貴州天龍屯堡“大孃孃”,熟練使用手機與外面溝通。.
10/15 穿著深藍的家裡年齡最長地位最高的叫“老孃孃”,孫兒孫女是她的最愛。.
11/15 地戲最主要的表現形式是唱和舞,重要道具就是演員頭戴精美的“臉子”。
12/15 屯堡女人是屯堡文化的忠實守護者, 一身奇異的“鳳陽漢裝”一穿就是六百多年。翻閱《安順府志》會看到這樣的記載, “婦女以銀索綰髻分三綹,長簪鳳陽妝也”。
13/15 身穿對襟藍衣的老漢,悠悠一袋煙,傳承那不變的屯堡文化民俗民情。
14/15 1902年,日本著名考古學家、人類學家,鳥居龍藏先生對貴州進行考察時,途經天龍屯堡,對屯堡人進行仔細考察,在他的遊記中有這樣的記述,“處於偏僻之地,難以接觸到新的文化,依然保留明代江南民俗……”
15/15 天龍屯堡我們還能看到許多穿這種“奇裝異服”的屯堡婦女,屯堡女人這身裝束已經成為研究明代漢族服飾的活資料。屯堡人閒暇時,喜歡圍坐在一起拉家常。貴州安順屯堡人在接受外界物質文明的洗禮時,同樣堅守著自己的傳統,不禁令人敬美讚歎。
2017-04-0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