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的宮廷雅樂中,除了編鐘以外還有哪些樂器?

春秋戰國時期的宮廷雅樂中,除了編鐘以外還有哪些樂器?
4 個回答
蛤蟆的油
2017-07-04

編鐘、笙、竽、磬、鼓、瑟、排簫按照樂器的製作材料,

將樂器分為:金、石、絲、竹、鮑、土、革、木八類

金:以青銅為材料製成的樂器,如鍾、饒、編鐘等。

編鐘,熟悉的曾候乙編鐘,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春秋戰國時期的宮廷雅樂中,除了編鐘以外還有哪些樂器?


石:以石頭為材料製成的樂器,如馨、編磐。

編磐,曾候乙墓葬也有出土,他生前是一個很愛好音律的人。

春秋戰國時期的宮廷雅樂中,除了編鐘以外還有哪些樂器?

絲:以蠶絲為弦製成樂器,如琴、瑟、箏、築等。

瑟形狀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細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聲音階定弦。曾候乙墓葬也有出土,他生前是一個很愛好音律的人。

春秋戰國時期的宮廷雅樂中,除了編鐘以外還有哪些樂器?

竹:以竹子為材料製成的樂器,如笛、蕭、簧、旎等。

簫,分為洞簫和琴簫,皆為單管、豎吹,是一種非常古老的中國古代吹奏樂器。

春秋戰國時期的宮廷雅樂中,除了編鐘以外還有哪些樂器?

鮑:以幹老的鮑瓜(葫蘆狀)為材料,上插簧管制成樂器,如笙等等。

春秋戰國時期的宮廷雅樂中,除了編鐘以外還有哪些樂器?笙是我國古老的簧管樂器。它由笙簧、笙笛、笙鬥三個部分組稱,由笙簧振動引起笙笛內的空氣振動而發音。樂隊中經常使用的是二十一簧和二十四簧高音笙

樱落人殇
2017-06-27

春秋戰國時期的樂器有編鐘、編磬、鼓、竽、琴瑟等。

(一)編鐘。編鐘是中國古代大型打擊樂器。據《戰國曾侯乙編鐘》記載,編鐘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1978年,在湖北隨州南郊擂鼓墩的一座約公元前433年戰國時代的曾侯乙墓考古出土的編鐘,是至今為止所發現的成套編鐘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二)編磬。據史料記載,編磬古代多為宗廟所用。漢代有“四時嘉至磬”的說法,這裡的“嘉至”是西漢宗廟迎神樂名。王國維也曾指出,“鐘磬獨以嘉至名者,以其為廟樂之首也。”編磬是古代漢族樂器一種,用石或玉製作,十六面一組。它的音色,除十二正律外,又加四個半音,演奏打擊時,發出不同音響。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編磬共四十一枚,石制,分上下兩層懸掛,上層十六枚,下層十六枚,另有九枚可隨時調用,這套編磬與編鐘密切配合,可在同一調高上進行合奏或同時轉調演奏。其音響效應“近之則鐘聲亮,遠之則磬音彰”。

(三)鼓。鼓是我國傳統的打擊樂器,按《禮記·明堂位》的記載,在很早的傳說中,“伊耆氏”之時就已有“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由於鼓有良好的共鳴作用,聲音激越雄壯而傳聲很遠,所以很早就被華夏祖先作為軍隊上助威之用。據《太平御覽》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紀》記載,黃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戰中,“黃帝殺夔,以其皮為鼓,聲聞五百”。鼓是一種打擊樂器,在堅固的且一般為圓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雙面蒙上一塊拉緊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擊出聲。鼓在非洲的傳統音樂以及在現代音樂中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樂器。

(四)竽。竽為古簧管樂器,屬於吹奏器,形似笙而較大,管數亦較多。戰國至漢代曾廣泛流傳。《荀子·正名》記有“竽,竹三十六簧,,管樂也。調竽奇聲以耳異”。《韓非子·解老》也曰,“竽也者,五聲之長也,故竽先則鍾瑟皆隨,等唱則諸樂皆和”。竽原三十六管,後減至二十三管,通高78釐米。竽鬥、竽嘴木製,髹絳色漆。

(五)琴瑟。瑟是漢族撥絃樂器,形狀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細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聲音階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稱“五十弦”。《三皇五帝年表》記載,琴瑟均在伏羲時代發明。《禮記·明堂位》曾提到“大瑟小瑟”;《爾雅》曰,“大瑟謂之灑”,“二十七絃。世本,皰犧作五十弦。黃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勝,乃破為二十五絃”,《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也曾提及瑟,“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

大胖妞
2017-06-27

古箏

是一件伴隨我國悠久文化、在這片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早在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的戰國時代,就在當時的秦國(現今的陝西)一帶廣泛流傳,所以又叫秦箏。計算起來,它已經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了。

春秋戰國時期的宮廷雅樂中,除了編鐘以外還有哪些樂器?

古箏是一件古老的民族樂器,戰國時期盛行於“秦”地,司馬遷的《史記》所記載《李斯列轉.諫逐客書》中所引資料,頗有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李斯《諫逐客書中》述及秦國樂舞的一段說:“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叩缶、擊甕而就症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箏乃“真秦之聲也”,故而歷來就有“秦箏”之名,但是若從行文來看,又有值得我們推敲的地方,那就是“擊甕、叩缶”與“鄭衛桑間”對舉,而“彈箏、搏髀”又與“韶於、武象”對舉,因此接下去就有“今棄叩缶,擊甕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的犯戒。這兒的對舉顯然不是為了文采,而所對舉的乃是“樂”於“舞”的形式和內容,所謂“鄭衛之音”,就是“桑間濮上”,乃是鄭過和衛國的民間音樂,就由此可見“叩缶、擊甕”乃是秦國當時的民間音樂,就是“韶虞”就是“韶簫”,也就是孔子聽了後贊之為“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也有說法為:箏是戰國時的一種兵器,用於豎著揮起打人。還有一句古話叫“箏橫為樂,立地成兵”。後來在上面加上琴絃,撥動時發現悅耳動聽,於是發展成樂器。隨著時間的推移,兵器也越來越輕便,箏這種體形龐大、質量不輕的兵器就被遺棄了。所以現在人們見到的箏都是以樂器的形式出現的,形態優美,並附有裝飾。據說此樂為大虞所作。以上所指的乃是音樂;這音樂顯然不是民間音樂,而是宮廷音樂。由此可見,至遲於嬴政當政之時,秦國已用“韶簫”替代了箏,箏當時屬於宮廷所用的樂器了,它理當比缶、甕高雅一些。至於“搏髀”,於之想對舉的乃是“武象”。這《武》,也就是《大武》,乃是樂舞,是周人歌頌武王伐紂的。由此可見,“搏髀”當是秦國的宮廷樂舞。李斯所舉之例,證明秦國宮廷所用的歌、舞、樂都是別國的,為反駁政治上不用客卿張本。其那文已經提及,李斯進呈《諫逐客書》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箏在秦國的流行當是在此之前。箏的產生就相對完善也就理當比李斯書《諫逐客書》要早一些。

 

春秋戰國時期的宮廷雅樂中,除了編鐘以外還有哪些樂器?

 關於箏的命名,有兩種說法,一說乃是有瑟分劈而來,另一說乃是因發音錚錚而得名。《集韻》就持“分瑟為箏”之說:“秦俗薄惡,父子有爭瑟者,人各其半,當時名為箏”。當然除了父子爭瑟的說法而外,還有兄弟爭瑟,以及姊妹爭瑟的說法。這些大同小異的傳說也正好說明這些說法的不可靠。此外就常識而言,瑟分為二就就成了破瑟,豈能算箏?若將瑟破為二而修補成箏,恐怕遠比製作箏、瑟要難吧?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其發音的性質而得名,劉熙《釋名》中“箏,施弦高,箏箏然”,就持此說。說箏因“施弦高”而發音“箏箏然”,這音色顯然乃是對瑟的音色舒緩而言的,這就把箏與瑟聯繫起來了。確實,我們的民族樂器可以因樂器的來源而命名(例如胡琴),也可以因研製方法而命名(例如琵琶),更可以因為音色而得名(例如巴烏),這兒的箏因音色發音“箏(錚)箏然”,而得名也未嘗不可。從後文來看,起初的箏與瑟並不密切,這就失去了箏瑟音色對比的意義,從而使此說顯得難以使人全信。以上所說箏的命名,也涉及到箏的起源。既然“分瑟為箏”之說不可信,那麼出事的箏呀就不是破瑟而成的了。那麼箏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漢.應邵《風俗通》載文:箏,“謹按《禮樂記》,五絃,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從應邵的《風俗通》所載可知,漢以前的箏其制度應為“五絃,築身”,但是當時“並(山)涼(甘肅)二州箏形如瑟”,應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還記下了“蒙恬所造”的傳聞,這又是說明,漢代在西北地區已經流傳瑟形的箏了。唐代的杜佑在《通典.樂四》中說:“箏,秦聲也。傅玄《箏賦序》曰:“以為蒙恬所造”。今觀古箏  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準六合,弦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斯乃仁智之器,豈蒙恬亡國之臣關思哉。並有附註說:“今清樂箏並十有二絃,他樂肯十有三絃。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餘,以代指。”以上兩條資料頗值得我們注意,應邵乃東漢末年(二世紀末,三世紀初)人,他所記的“五絃、築身”,乃是按照《禮樂記》的記載,並非親眼目睹,而他所見的“並、涼二州,箏形如瑟”,卻未提及其他地區箏形是否有異。唐代末年的杜佑,乃是九世紀人,他在《通典》中比較詳細地說明了當時箏完全如瑟的形制,這形制也符合正統禮器的標準。當然,杜佑同時也提出了對“蒙恬造箏”這一傳說的疑問。

  

春秋戰國時期的宮廷雅樂中,除了編鐘以外還有哪些樂器?

箏究竟是否為蒙恬所造?近年有人認為蒙恬乃文武全才,他造箏也完全具有可能性。但是根據年代來看,蒙恬造箏並不具備這種可能性。蒙恬祖父蒙驁,死與公元前240年(秦王政七年),此時蒙恬不過是20多歲的青年,即使青年的蒙恬有制箏的才華,製成後卻要它在短短數年內就流行秦國,併成為當時秦的宮廷樂器,看來不具有這種可能。更有人說,箏乃蒙恬築長城時所造。這一說法就更不具備可能性。因為蒙恬修長城,乃是秦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滅齊國以後之事,這比李斯呈《諫逐客書》至少要晚十六年!亦有說蒙恬所造為“筆”,古繁體“筆”與“箏”近似,因為記載失誤,於是以訛傳訛有此說。

见微而知著
2017-06-28

在西周的初年即制定了雅樂體系,這是中國樂舞文化的一個里程碑。

  樂舞藝術的地位和作用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一部分樂舞就是“雅樂”、“雅舞”,它們一直是中國樂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始終居於正統地位。

  雅樂舞蹈的主要內容是“六大舞”(六代舞)代表六個朝代。有黃帝的《雲門》、堯帝的《大章》、舜帝的《大韶》、夏禹的《大夏》、商湯的《大鑊》、武王的《大武》。春秋戰國時期的宮廷雅樂中,除了編鐘以外還有哪些樂器?

  六大舞又分為“文”、“武”兩類。前四舞屬於“文舞”,後兩舞屬於“武舞”。文舞手持龠翟而舞故稱龠翟舞;武舞手持干鏚而舞,又稱干鏚舞。這兩種舞都和帝王得天下的手段有關,所謂“以文德得天下的作文舞,以武功得天下的作武舞”


1、西周是雅樂最為繁榮的時期 西周是我國奴隸社會的鼎盛時期,在這個時期黃河流域普遍存在農村公社,新的社會關係使經濟得到顯著的發展,為了進一步鞏固統治地位,周統治者在公元前1058年制定並實施了一套完整的禮樂制度。禮樂制度的內核是“禮”,這種“禮”是當時社會關係的總和,即等級制。“禮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禮記》)“禮”成為社會行為規範。禮樂制度的制定使周王朝產生許多繁瑣的典禮活動,在貴族的政治外交、軍事和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著各種禮節儀式,其中很多場面都有音樂配合,使音樂成為等級的標誌。 周代在禮樂制度上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宮廷雅樂體系。所謂雅樂,是指我國古代社會祭祀天地、神靈、祖先等典禮中所演奏的音樂,在周代廣泛用於郊社、宗廟、宮廷儀禮、鄉射和軍事大典等各個方面的儀式。雅樂是春秋戰國才開始稱為雅樂或雅頌之聲的。雅樂的風格,如《樂記》中說“大樂必易,大禮必簡。”參照大成廟祭孔音樂,其特點可謂:典雅莊嚴,篇幅長而規整,節拍緩慢、齊奏為主。多呈現肅穆、安靜、和諧、平正的氣氛。一般包括三大類別:祭祖樂,即六代樂(《雲門》(黃帝時期的樂舞,雲是圖騰物,故名之)、《咸池》(又稱《大咸》,堯時期的樂舞)、《韶》(又稱《大韶》,舜時期的樂舞,孔子謂之“盡善盡美”)、《大夏》(又稱《夏籥》,大禹時期的歌舞)、《大濩》(商湯時期的樂舞)、《大武》(周武王時期的樂舞,歌頌武王伐紂的功德,孔子謂之“盡美而不盡善”));房中樂(宴饗時演奏);詩樂(採風時收集的民歌,經修飾,成為配合典禮的詩篇,並配以音樂)。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落,士(地主)興起,出現了學術下移的文化現象,導致其禮樂制度“禮崩樂壞”。雅樂開始衰落,俗樂興盛。這一時期的民歌和以民歌為基礎的音樂創作相當豐富,但音樂早已失傳,流傳到今天的只是一部分歌詞,現收藏在《詩經》和《楚辭》裡。此時的雅樂主要也是被用作祭祀典禮。這個時期還有值得一說的就是“鄭衛之音”,它是鄭國和衛國的民間音樂,繼承商文化的傳統,作為俗樂的代表,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故危及了雅樂的存在,受到孔子的極力排斥,說它是“靡靡之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