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國第一款重型直升機--直7沒有列裝?

為什麼我國第一款重型直升機--直7沒有列裝?
5 個回答
军史吐槽君
2019-03-22

不是沒有列裝,而是根本沒有研發成功!直7是我國研製的第一款10噸級的重型直升機,最大載重達到5.6噸,當時設計的初衷主要是為了替代載重量只有1噸的直5,並且為洲際導彈試驗任務提供合適的艦載直升機。但是當時直7的技術指標已經嚴重超過了我們的工業水平,不僅要求載重量大,還得具備優秀的高原飛行性能,這在當時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這款直升機的下馬是歷史的必然,當時下馬主要有兩個原因:為什麼我國第一款重型直升機--直7沒有列裝?

第一、直10在研製過程中多采用直5和直6的成熟技術,許多部件都只是進行了簡單的放大和結構加固,在研製成功兩架樣機後,雖然超水平完成了全機靜力測試,但是在測試中發現全機機體結構強度過大,這導致了直10嚴重超重,無法達到最初的設計指標,而且配套的渦軸發動機也遙遙無期,再不下馬也只能白白消耗研發經費。為什麼我國第一款重型直升機--直7沒有列裝?

(直7全機靜力測試)

第二、在直7遭遇嚴重困境的1979年,我國與西方關係改善,從法國引進了超黃蜂直升機,並同步開展了仿製工作—直8,當時我國的經濟實力並不強大,沒有足夠的經費同時進行兩款直升機的研製,因此遭遇困境的直7只能讓步給了難度更低的直8。為什麼我國第一款重型直升機--直7沒有列裝?

(仿製自法國超黃蜂直升機的直8)

直7雖然下馬了,但是在研製過程中鍛鍊了一批技術隊伍,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和技術,所以直8的仿製過程十分順利,這和直7是密切相關的。也正是因為這一步步的積累,走了這麼多的彎路,我國才能在新世紀迎來直升機機型的大爆發,目前真正的10噸級大型通用直升機直20已經成功研製成功!航空工業就是這樣,沒有任何項目是能夠一蹴而就的,一個機型的下馬也並不都是白費功夫,直7如此,運10也是如此,這都是積累和沉澱的必然過程!為什麼我國第一款重型直升機--直7沒有列裝?

(直20進行高原測試)

楠竹一
2019-06-02

為什麼我國第一款重型直升機--直7沒有列裝?1966年直7開始在重型業務製造處(CHDR)開發,但兩年後開發工作轉移到新組建的中直設計研究院(CHAY),CHDR仍然負責組件的製造和裝配[。第一臺原型機(No.6001)於1967年完成,用於靜動測試,並於1968年和1969年12月15日授予第二臺Z-7原型機(No.6002)的官方授權從而展開飛行測試,各地流水線都提前了生產準備。但是飛行試驗表明振動劇烈,尾矩不足,機身過重,旋轉推動系統容易過熱。這些初期問題在開發計劃中未能解決,並於1977年獲得型式認可,然而1972年8月7日原型機又發生致命故障,最終還是取消了。

為什麼我國第一款重型直升機--直7沒有列裝?七十年代末,該機研製任務列為全國重點工程之一。為加速其研製,開始在內部尋找各種意見,良莠不齊。計劃擬用直-7機作為第一種多用途直升機的試驗機,並做了氣/水動模型試驗,但是失敗了。到1971年9月,直-7改進為多種用途的工作停止,繼續作為單一目標的旋翼機研製。1975年5月,直-7原型加工完成了97%,並已裝配成兩架原體測試用機, 1979年,直-7直升機完成了全向護力試驗,並進行了其他十多項試驗,實際飛行開始時,問題也逐漸暴露。

為什麼我國第一款重型直升機--直7沒有列裝?直7作為一款預想中的大重型單旋直升飛機,配備了相對非典型的三引擎配置,設計出不久的新的輪軸發動機安裝在機身頂部,一對渦輪機位於前部並排放置,一個位於主旋翼後部。預定通常配備導航和搜索雷達(ORB-42)和50米救援電纜。甚至配備20毫米大炮,對夜視/激光指示器和個人定位系統。這導致了機體十分之重,而且對材料用法掌握也不盡然好,平白無故提高了成本。

最後的稻草來自於自1975年12月到1977年4月,PLA接收的一批12架SA21直升機。 這些直升機有兩種變型,都能夠滿足目前的需要,之後中方很快就擁有了仿製能力,還在本地製造了一大批該機型,其名稱為Z-8,也就是說直8徹底斷絕了直7翻身的希望。

第一军情
2019-05-29

為什麼我國第一款重型直升機--直7沒有列裝?

按照國際規定,重量達到12噸以上的直升機都叫做重型直升機,目前擁有重型直升機的國家包括中俄美法四國,這四國都擁有獨立研製的能力,其中,我國曾經研發過直7重型直升機,不過可惜早已下馬了。

直7是由中國哈飛製造廠研製,是一款單旋翼帶尾槳式大型運輸直升機。也是我國第一種大型直升機,當初設計要求是能夠適應高溫高寒地區條件,能夠運載一個加強排。1966年正式開始研製,後來經過三年的論證直到1970年3月才批准了研究方案。原本在1975年裝配完成了兩架原型機,準備開始試飛,卻由於“性能不達標,不能進藏”等原因未能成行。該原型機旋翼直徑為21.34米,機身長19.68米,最大飛行速度為250公里一小時,最大航程達到了600公里,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14.4噸,有效載重為5670千克。

但是直7的機體設計太過於結實了。1978年8月進行全機承受能力試驗的時候,得出的數據令人吃驚,當加載超過原本設計載荷的百分之一百三十的時候,機體才能被破壞,正因為它的結構強度太過強大,反而會直接導致整體超重嚴重,降低了直7的飛行性能。由於受制於當時的技術和資金問題,加上發動機和旋翼葉片不能突破,最終直7項目在1979年被擱置,讓人感到遺憾。

雖然直7沒有了,但我國從法國引進了“超黃蜂”大型直升機之後,在其基礎上研製出了直8,並於1985年12月首飛成功,1989年交付中國海軍使用,時至今日,直8系列衍生了很多型號,比如直8A,直8F,直18等。除了進行物資運輸外,還能承擔海上預警等任務,是我軍最重要的機型之一,算是對逝去的直7的緬懷吧。

龙骧虎贲九天游龙
2019-05-30

應該叫做大型直升機吧。20噸以上才能叫重型。

簡而言之,沒有完成研製,發動機也沒有。當時引進了超黃蜂,對比之後發現直7的技術水平太低,而且,當時只造出來機身,最重要的旋翼及傳動系統沒有研製成功。於是直7下馬,所有人員轉入仿製SA321也就是直8。當時技術儲備不足,雖然有研製直七的底子,直8也並不順利。當時國際上主流已經是第三代直升機了,SA321是二代直升機,而且法國也裝備不多。直升機是我國航空技術是落後的領域之一。

黑山老妖37625003
2019-06-25

第一沒有發動機。第二旋翼不行。第三變速器不行。第四機身工藝不行,超重。1975年想研製類似CH53那樣的直升機,我們明顯是畫餅,即使放到現在,重型直升機旋翼和發動機我們依然沒有掌握,變速器可能過關了,但是壽命要打個問號,飛1小時保養幾十個小時的話還是算了吧,40年後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我們都搞不了,當年根本沒可能,下馬是必然的!1975年我們收音機都算高檔電器,手錶縫紉機都算精密儀器沒幾個廠家能保證質量,別說複合材料鈦合金什麼的,就是普通的高強度鋼材我們都沒辦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