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巡撫幕僚”方宗誠墓
安慶“巡撫幕僚”方宗誠墓
安慶“巡撫幕僚”方宗誠墓
安慶“巡撫幕僚”方宗誠墓
安慶“巡撫幕僚”方宗誠墓
安慶“巡撫幕僚”方宗誠墓
安慶“巡撫幕僚”方宗誠墓
安慶“巡撫幕僚”方宗誠墓
安慶“巡撫幕僚”方宗誠墓
安慶“巡撫幕僚”方宗誠墓
安慶“巡撫幕僚”方宗誠墓
安慶“巡撫幕僚”方宗誠墓
安慶“巡撫幕僚”方宗誠墓
安慶“巡撫幕僚”方宗誠墓
安慶“巡撫幕僚”方宗誠墓
安慶“巡撫幕僚”方宗誠墓
安慶卒子
1/15 “卒子游記”第1622篇,本文作為地方文史資料的民間部分,感謝大家的支持。今天卒子介紹的是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大龍山鎮百華社居委方宗誠夫婦墓。此幅方宗誠像為清人所繪。
2/15 方宗誠墓,又稱方柏堂夫婦墓,位於安慶市宜秀區大龍山鎮百華社居委一處山窩之中。原墓位於百華村楊凹村民組,後因修建合安高速,現遷移至百華村斯家大排。
3/15 原墓前原有約五米高的華裱、現不存,一塊墓表,一塊墓碑,墓表毀於文革時期。現墓僅一塊墓碑,兩個墓冢。墓冢坐南朝北,墓碑上半部為四十公分高券頂,下半部尺寸為一米七高、一米寬、十五公分厚,因年代久遠,墓碑碑文嚴重風化,無法辨析。
4/15 方宗誠墓冢長五米,寬近四米,兩個墓冢之間相距約五米。現保存狀況一般,時有盜墓人使用各種器械進行探挖,卻一無所獲。
5/15 方宗誠(1818-1888年),字存之,號柏堂、諸生,清末桐城派著名作家,湘軍與淮軍重要幕僚之一。少有偉志,邑先達耆宿皆願與之遊,山東布政使吳竹如,慕才與之交。後治棗強縣,創敬義書院,官至安徽學政。著有《柏堂經說》、《柏堂文集》、《志學錄》等百餘卷。
6/15 曾國藩說:“近世將才,湖北最多”,其中的塔齊布、羅澤南、李續賓、都興阿、多隆阿、李續宜、楊載福、彭玉麟、鮑超等都是當時名將,曾多年駐守安慶地區。而這些人當中,安慶人的方柏堂又是一位重要幕僚。
7/15 方宗誠(1818—1888)清朝學者,桐城派後期名家之一。字存之,號柏堂,安慶桐城人。官棗強知縣,論學宗程、朱,建正誼講舍、敬義書院,集諸生會講,從遊甚眾,有《柏堂全集》、《志學錄》等。
8/15 方宗誠出身儒學世家,父方鬆,由桐城魯谼遷居縣城西郊毛河,竹籬茅舍,布衣粗食。宗誠少有大志,每日取賈太傅疏及唐宋名篇高聲朗讀。始受學許玉峰,繼師族兄方東樹,遍覽宋元后儒家之言,多有闡發。
9/15 太平天國運動時,其避居魯谼山,不廢講習。著《俟命錄》,研究天時、人事及致亂之源,認為士大夫修身、處事、為政之道,在於本綱常,明正學,選拔人才,效用當世。
10/15 霍山吳竹如任山東布政使時,從友人方魯生處得《俟命錄》,將主要內容函致大學士倭仁,倭仁錄其要為經筵課程。方宗誠由此馳名京都。
11/15 曾國藩駐守安慶與太平軍過手時,曾國藩、胡文忠慕其名皆以禮相聘,但開始方宗誠以辭不受。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河南巡撫嚴樹森應詔疏陳治國方略,方宗誠入嚴幕,奏疏多出其手。
12/15 曾國藩招徠人才,也有的是在“重賞之下”。趙烈文與方宗誠就是其中兩個比較典型的人物。趙烈文是江蘇陽湖人,字惠甫,又字能靜。出身於官宦家庭,其父趙仁基,官至湖北按察使。
13/15 曾國藩駐守安慶時,方宗誠已成為曾國藩的幕僚,其在《 柏堂師友言行錄 》卷三記載:王子懷曾言曾公真有知人之識,咸豐初年,予上振興人才疏,公見之,即再三稱賞,但勸予不要保舉徐仲升( 徐廣縉 )制軍、周敬修( 周天爵 )侍郎辦兵事,說仲紳前辦夷事甚得體,然實無才,留廣東使夷人有所敬畏可以,若辦兵事,底蘊盡露,豈不可惜!敬修之才,但能辦土匪,不能辦賊,其後果如其言。
14/15 曾國藩為直隸總督,推薦方宗誠為棗強縣令。李鴻章繼任總督,與方宗誠亦交往甚密。方宗誠知棗強縣十年,辦鄉塾,興書院,整頓祀典,刻印當地前賢遺著,編修地方誌,興辦義倉,儲糧備荒。每遇災害,及時勘察災情,兼及鄰縣受災情況,如實上報,不避忌嫌。多次請求李鴻章奏免全國錢糧積欠。雖為政一縣,謀慮所言皆宏遠大計,事關全局,李鴻章多采納施行。時深州知州遊智開,興義學,減浮徵,政績頗著。
15/15 方宗誠修髯洪聲,儀表堂堂。清朝光緒六年(1880年)辭官歸隱,與衡陽彭玉麟同遊石鍾、匡廬,並立揚子江岸,吟風弄月,談古敘今。過往行人莫不欽其風采。光緒十三年(1887年),安徽學使侍郎貴恆推崇方宗誠學識情操,奏請賜五品卿銜,獲准。方宗誠學承桐城文派,撰多部書籍,另撰寫、編訂書籍數十種。
201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