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有著百年曆史的支柱產業,如今種植面積逐年萎縮,是啥原因?
這個有著百年曆史的支柱產業,如今種植面積逐年萎縮,是啥原因?
這個有著百年曆史的支柱產業,如今種植面積逐年萎縮,是啥原因?
這個有著百年曆史的支柱產業,如今種植面積逐年萎縮,是啥原因?
這個有著百年曆史的支柱產業,如今種植面積逐年萎縮,是啥原因?
這個有著百年曆史的支柱產業,如今種植面積逐年萎縮,是啥原因?
這個有著百年曆史的支柱產業,如今種植面積逐年萎縮,是啥原因?
這個有著百年曆史的支柱產業,如今種植面積逐年萎縮,是啥原因?
這個有著百年曆史的支柱產業,如今種植面積逐年萎縮,是啥原因?
這個有著百年曆史的支柱產業,如今種植面積逐年萎縮,是啥原因?
這個有著百年曆史的支柱產業,如今種植面積逐年萎縮,是啥原因?
這個有著百年曆史的支柱產業,如今種植面積逐年萎縮,是啥原因?
這個有著百年曆史的支柱產業,如今種植面積逐年萎縮,是啥原因?
身邊百姓事攝影
1/12 各位朋友,歡迎再次來到頭條號“身邊百姓事攝影”,我是小編。每天小編都會給大家帶來一些不同的圖文故事,講述著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普通老百姓的故事,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去年4月16號在永濟市的一個村子拍到的故事,那天夜晚的一場降雨下到早上,雨剛停,永濟市城東街道馬鋪頭村的廉師傅和愛人就出現在自己蒜地裡,趕著收割蒜薹。
2/12 馬鋪頭的蒜是永濟特產,種植歷史已有上百年了,據廉師傅講,他父親說小時候村裡就種蒜,一直到現在。前些年,整個村子裡的地裡都種上了蒜,幾乎沒有種植其他農作物的。
3/12 但如今,大蒜的種植面積大大減少,不及以前的三分之一。廉師傅家今年種了四畝,算是最大的種植戶了。其他家種的大多隻的一小塊,幾分地,夠自己吃和送給親戚朋友就行了,以種植大蒜為生的幾乎很少了。問道為什麼大家都不種大蒜了,廉師傅說,現在年輕人大多不願意種地,雖然一畝大蒜每年能收入四五千元,但除去開支,純收入不到兩千,經濟效益太低了。
4/12 如今年輕人都願意出去打工做生意,真正靠地吃飯的沒有了,留在村裡種地的,都是一些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上有老人,下有孫子,離不開家才種地。
5/12 大蒜種植工序多,而且對時間要求很嚴格,像蒜薹收割只有七八天時間,如果到時候不能收完,就會影響蒜頭生長,對以後大蒜收穫產生很大影響。而大蒜種植工序中大多都需要人工,人工成本太大也是人們不願意種植的原因。為了改變大蒜種植中技術老化的問題,去年廉師傅還專門去江西、山東等地學習新技術,並且引進了新的品種,但因為水土問題,沒能獲得成功,今年只好又用當地的老辦法種植。
6/12 只有一個新工具是得到了改進,增加了勞動效率,就是這個收蒜薹的工具,一個形狀怪異的小鏟子,靠著這個工具,收割蒜薹的速度和勞動強度大大改善。
7/12 大蒜從下種到收穫,從頭年的8月到次年的5月,時間長達十個月。其中選種、栽種、割蒜薹、收蒜,都需要人力手工,以前引進一些種蒜機、收蒜機,都均告失敗,尤其是收蒜機,對大蒜頭的損傷嚴重,不得不放棄機械化。
8/12 由於蒜薹的收割期短,廉師傅家種的多,所以不管下雨他們還是要到地裡趕著收割。僱人費用大,自己多幹點就能省下來。去年他們種了8畝,結果因為收蒜的時候收不過來,最後把兩畝地的蒜全都免費讓村民挖走了。廉師傅說,僱人幹幾天挖不完,免費送半天就沒了。
9/12 這幾天新鮮的蒜薹每斤3元左右,都是當地的菜販子給收走了,以前村裡種的多,外地客商也來收購,現在少了,基本上只有當地的菜商來收。再過十幾天收要收鮮蒜頭了,按照去年的行情,大概4塊錢左右一斤。
10/12 廉師傅的兒子在外地開飯店,平時不在家,也不種地,廉師傅說,兒子都不知道自己家的地在哪兒。他給兒子說你也學著種蒜,以後老了不出去就在家種地,兒子說你不用操心。廉師傅說,等到他們以後不種蒜了,這個沿續百年的產業恐怕也就要消失了。
11/12 附近工廠有人來地裡買蒜薹,廉師傅沒帶秤,就讓她自己到地裡抱一捆回家自己稱。
12/12 臨走,廉師傅死活要給小編拿一把蒜薹回家吃,看著鮮嫩的蒜薹,味道香濃,讓人很有食慾。馬鋪頭大蒜種植中的問題和這個產業的出路在哪裡,希望有經驗的朋友給支支招。(想聽更多故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2019-04-0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