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物業和業主的矛盾,你怎麼看?

現在好多和物業打架的,起訴物業的,不交物業費的,也有物業不作為的,為什麼這個服務行業矛盾這麼多!甚至有的小區物業乾脆不解決矛盾,小區就不管理了。
現在物業和業主的矛盾,你怎麼看?
現在物業和業主的矛盾,你怎麼看?
現在物業和業主的矛盾,你怎麼看?
8 個回答
留研
2017-04-28

現在的房子越長越高,絕大多數都成為了電梯房,若沒有進行有效的物業管理,小區的衛生打掃、小區內的安全、小區的的電梯維護等等都必須通過物業的服務才能正常的運行。物業與業主的矛盾,小區應該成立業主委員會,對物業服務公司形成有效的監督才能真正有效化解雙方之間的矛盾與問題。不成規矩,何成方圓,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物業服務公司與業主委員會雙方合作才能共贏…

精工铺砖13949298753
2017-04-28

其實上面說的還是次要的 , 最主要矛盾是物權法不完善。物業收費的時候是什麼都管,真正到業主出事情的時候與物業無關了。比如說小區丟東西或業主家被盜了,就拿小區丟電動車來說,業主丟了電動車以後去找物業,但物業又變成了協助了,就告到法院也會判與物業無責,那麼請問要保安幹什麼 ,難道保安只管看住樓不丟嗎?如果與物業無責,你想物業會管理好嗎?這樣就存在了反正不是我的東西丟就丟了與我無關,出現這樣的思想管理能上去嗎?所以物業就是錢收了不用擔一點風險。這就是物業與業主最主要的矛盾。 反之如果業主在小區裡丟東西或被盜了,只要業主能提供證據東西是在小區裡丟或被盜的證據。應該物業擔責或最低擔責百分之八十責任。 只要和物業利益有牽連你看物業能管好不能。

我将与你同行
2017-04-28

現在物業公司與業主的矛盾越來越大,很多矛盾不可調和。主要存在這幾個方面:

1,業主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的提高。根據《物權法》的相關規定,小區公共的收益屬於全體業主,如地面公共停車場,小區內的所有廣告及電梯內廣告,地下停車場的收費均為業主所有,有的小區少則幾萬幾十萬,多則上百萬毎年。這些收入沒有業委會的小區很多成為了物業公司的收益和福利。

2,沒有業委會的監督,物業公司更多獲利,沒有人監督,可以隨意處置搶奪業主資源,損害業主的事情時有發生。如亂收費,亂漲價,為了賺取更多金錢,亂收裝修押金卻不管控,獲得押金卻損害其他業主利益,導致違章搭建違法拆牆的普遍發生。

3,超範圍經營。有的物業公司不僅管理小區,還經營小區房屋租賃買賣,獨斷經營。

4,跨界越位。作為物業管家,有時候物業違規代替業主做事,當個體業主反對時,又往往採取打擊報復手段,為了物業自己的利益,很多時候其反對成立業委會,損害了業主合法權益。

5,監督管理機制不完善是矛盾的根本。物業缺乏監管,物業又反對成立業委會來進行監督,所以成立業委會難,個體的業主投訴又困難,矛盾難以調和。

總之,物業公司在維護小區的安全和正確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由於利益超使,又損害了業主利益,矛盾和衝突時有發生,在沒有新的政策出臺和規範其行為的前提下,可能還會糾纏一段時間。

退休老人提个建议
2017-04-29

物業管理的建議

強烈要求國家立法:物業管理公司與開發商脫溝。新建房由街道辦事處或居委會代表管理部門招標或指定臨時物業管理公司,街道或居委會可以收取一定比例招標管理費以便充實管理人員並負責對臨時物業管理公司進行管理,接受業主對臨時物業管理公司的投訴。招標費用在物業費中單列,由全體業主負擔。物業費不能直接交給物業管理公司,由街道或居委會代收,再轉付給物業管理公司。這樣物業管理公司就不會與開發商串通一氣坑害業主,而會服從街道或居委會的管理,為業主服務。幹得不好街道或居委會有權扣罰物業費、重新招標或指定新的臨時物業管理公司。等於為物業管理公司找了一個上級來管理和制約它。現在物業管理公司上級是開發商,能為業主著想嗎?等一二年後入夥戶數達到60%即在街道或居委會主持下成立業主委員會成立,業主委員會有權召標選擇物業管理公司。街道或居委會不再具體管理該樓盤事宜,但仍然是樓盤事務的行政主管。由於有臨時管理的基礎,權威和力度都有了保證。業主與物業管理公司的矛盾會減少很多,物業管理公司也知道誰是它的領導和上級。

月光下的绿树影1
2017-04-28

關鍵是物業就不應該存在!光收錢不管事,衛生費還得另交,車位費,弄個老頭看大門坐著收錢,建議國家取消物業,業主自助管理,水電煤氣供暖本來物業就是不管,房間裡的東西壞了自己花錢修理。很好!

不是兰州人
2017-04-28

主要是目前物業標準太低,什麼人都可以當物業,尤其是在小縣城,物業其實就是開發商找幾個老人充當工作人員,其實他們對物業標準根本不知或不在乎。最重要的一點是政府部門對物業沒有監管,有問題業主沒有地方投訴,所以當物業隨意漲價時,就出現了矛盾,在這強烈建議政府部門成立一個專門監管物業的部門,對他們定期評比檢查,這樣才能緩解矛盾

田博闻1
2017-04-29

很多矛盾都是物業公司造成的,物業公司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總是把自己當作管理者,沒有把自當作為業主服務的。管理與被管理之間的矛盾永遠是存在的,如果以一個服務者的身份對待業主,也許很多矛盾就會避免,也許業主才會體會得你的服務,自然關係就會和諧。

公园旁
2017-04-29

首先物業公司以管理者的姿態的身份的觀念沒有徹底改遍,沒有真正樹立為業主服務的理念。不是和其他物業公司比服務,而是與其物業公司比物業費的高低,行成了惡性循環,物業公司為了多撈錢不顧犧牲業主的利益,說一套做一套,明一套暗一套。自身素質低,不學習,不謙虛,高高在上。只要撈取錢財,不管業主利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