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後,吐蕃軍隊截斷了河西走廊,安西四鎮是什麼時候陷落的?

7 個回答
文史哲趣味谈
2019-08-30

1、河西隴右陷落的過程和影響

710年吐蕃與唐朝和親,但是暫時的修好不能擋住雙方的爭奪,730年代和740年代唐和吐蕃戰爭不斷。安史之亂給了吐蕃良好的機會,吐蕃王乞黎蘇籠獵贊(754-797年在位)在隴右道和河西道逐步向前推進。

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吐蕃攻陷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勝、金天、天成等軍,石堡城、百穀城、雕窠城。

至德元年(757年),吐蕃攻陷西平,西平即鄯州,為隴右道節度使治所所在地。

乾元元年(758年),吐蕃攻陷河源軍(今青海西寧)。

上元元年(760年),吐蕃攻陷廓州。

1、河西隴右陷落的過程和影響

710年吐蕃與唐朝和親,但是暫時的修好不能擋住雙方的爭奪,730年代和740年代唐和吐蕃戰爭不斷。安史之亂給了吐蕃良好的機會,吐蕃王乞黎蘇籠獵贊(754-797年在位)在隴右道和河西道逐步向前推進。

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吐蕃攻陷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勝、金天、天成等軍,石堡城、百穀城、雕窠城。

至德元年(757年),吐蕃攻陷西平,西平即鄯州,為隴右道節度使治所所在地。

乾元元年(758年),吐蕃攻陷河源軍(今青海西寧)。

上元元年(760年),吐蕃攻陷廓州。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相繼攻陷蘭州、河州、洮州、岷州、秦州、成州、渭州等,“盡取河西、隴右之地”。

廣德二年(764年),唐朝大將僕固懷恩叛變,聯合吐蕃、回紇以及党項部族,舉兵攻唐,名將郭子儀說服回紇臨陣倒戈,在奉天之戰大破吐蕃,斬首五萬,生擒萬人。然而河西戰場,唐朝河西節度使楊志烈,兵敗身死,吐蕃攻陷涼州,此後兩年,甘州、肅州、原州等相繼失陷。河西、隴右地區就此全部陷落,安西、北庭的西域唐軍,也被徹底和中原本土隔絕。

而唐與吐蕃的對峙線由祁連山至黃河九曲一線,也被推進到了都城長安西北的鳳翔、寧縣、涇源。吐蕃盡佔河西隴右之地,導致唐前期經營西北的努力變成泡影,更是對唐的邊防和社會產生了極壞的影響。

1、河西隴右陷落的過程和影響

710年吐蕃與唐朝和親,但是暫時的修好不能擋住雙方的爭奪,730年代和740年代唐和吐蕃戰爭不斷。安史之亂給了吐蕃良好的機會,吐蕃王乞黎蘇籠獵贊(754-797年在位)在隴右道和河西道逐步向前推進。

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吐蕃攻陷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勝、金天、天成等軍,石堡城、百穀城、雕窠城。

至德元年(757年),吐蕃攻陷西平,西平即鄯州,為隴右道節度使治所所在地。

乾元元年(758年),吐蕃攻陷河源軍(今青海西寧)。

上元元年(760年),吐蕃攻陷廓州。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相繼攻陷蘭州、河州、洮州、岷州、秦州、成州、渭州等,“盡取河西、隴右之地”。

廣德二年(764年),唐朝大將僕固懷恩叛變,聯合吐蕃、回紇以及党項部族,舉兵攻唐,名將郭子儀說服回紇臨陣倒戈,在奉天之戰大破吐蕃,斬首五萬,生擒萬人。然而河西戰場,唐朝河西節度使楊志烈,兵敗身死,吐蕃攻陷涼州,此後兩年,甘州、肅州、原州等相繼失陷。河西、隴右地區就此全部陷落,安西、北庭的西域唐軍,也被徹底和中原本土隔絕。

而唐與吐蕃的對峙線由祁連山至黃河九曲一線,也被推進到了都城長安西北的鳳翔、寧縣、涇源。吐蕃盡佔河西隴右之地,導致唐前期經營西北的努力變成泡影,更是對唐的邊防和社會產生了極壞的影響。

河西隴右的絲綢之路被阻斷,繞道回紇,被回紇勒索,毫無利潤可言,回紇用馬匹換唐朝的絲綢等物,而馬都是老弱不堪用的。大家知道,糧食生產的農業利潤微薄,而經濟作物的利潤豐厚,絲綢之路的貿易中斷,對唐朝的經濟有一定的打擊。

河西隴右原來是唐朝養馬場,唐太宗和唐高宗時候,養馬達到40萬匹,唐玄宗時候還有27萬匹。馬場損失,導致唐無良馬,而回紇貿易的馬不能用,唐朝的軍事能力下降很大。唐朝晚年的沙陀兵縱橫四海,靠得就是騎兵厲害。

經濟影響軍事,軍事不勝利使地盤和人口又被掠奪,導致經濟更弱,惡性循環是很可怕的。吐蕃進攻唐朝,主要是掠奪財富,但也掠奪人口,作為落後生產力,還保留著奴隸社會的習俗,所攻陷的州郡,老弱斬殺,青壯掠走,對唐朝的生產破壞很大。

杜甫的《兵車行》中說“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然而不開邊,防線拉倒內地,等敵軍到來,殺戮更殘酷,“守在四夷”,能夠將防線外移是最好的。不然自己的子民都無法保護,更不要說去外國貿易的商人了。

最近一個廣告短視頻《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商人說很多年沒有見過大唐的兵了,他們給了食物和水,沒有軍隊保護商路,商業寸步難行。土匪打劫你可以多組織一些保鏢,國家打劫正式軍隊來搶,你就無能無力了。

1、河西隴右陷落的過程和影響

710年吐蕃與唐朝和親,但是暫時的修好不能擋住雙方的爭奪,730年代和740年代唐和吐蕃戰爭不斷。安史之亂給了吐蕃良好的機會,吐蕃王乞黎蘇籠獵贊(754-797年在位)在隴右道和河西道逐步向前推進。

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吐蕃攻陷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勝、金天、天成等軍,石堡城、百穀城、雕窠城。

至德元年(757年),吐蕃攻陷西平,西平即鄯州,為隴右道節度使治所所在地。

乾元元年(758年),吐蕃攻陷河源軍(今青海西寧)。

上元元年(760年),吐蕃攻陷廓州。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相繼攻陷蘭州、河州、洮州、岷州、秦州、成州、渭州等,“盡取河西、隴右之地”。

廣德二年(764年),唐朝大將僕固懷恩叛變,聯合吐蕃、回紇以及党項部族,舉兵攻唐,名將郭子儀說服回紇臨陣倒戈,在奉天之戰大破吐蕃,斬首五萬,生擒萬人。然而河西戰場,唐朝河西節度使楊志烈,兵敗身死,吐蕃攻陷涼州,此後兩年,甘州、肅州、原州等相繼失陷。河西、隴右地區就此全部陷落,安西、北庭的西域唐軍,也被徹底和中原本土隔絕。

而唐與吐蕃的對峙線由祁連山至黃河九曲一線,也被推進到了都城長安西北的鳳翔、寧縣、涇源。吐蕃盡佔河西隴右之地,導致唐前期經營西北的努力變成泡影,更是對唐的邊防和社會產生了極壞的影響。

河西隴右的絲綢之路被阻斷,繞道回紇,被回紇勒索,毫無利潤可言,回紇用馬匹換唐朝的絲綢等物,而馬都是老弱不堪用的。大家知道,糧食生產的農業利潤微薄,而經濟作物的利潤豐厚,絲綢之路的貿易中斷,對唐朝的經濟有一定的打擊。

河西隴右原來是唐朝養馬場,唐太宗和唐高宗時候,養馬達到40萬匹,唐玄宗時候還有27萬匹。馬場損失,導致唐無良馬,而回紇貿易的馬不能用,唐朝的軍事能力下降很大。唐朝晚年的沙陀兵縱橫四海,靠得就是騎兵厲害。

經濟影響軍事,軍事不勝利使地盤和人口又被掠奪,導致經濟更弱,惡性循環是很可怕的。吐蕃進攻唐朝,主要是掠奪財富,但也掠奪人口,作為落後生產力,還保留著奴隸社會的習俗,所攻陷的州郡,老弱斬殺,青壯掠走,對唐朝的生產破壞很大。

杜甫的《兵車行》中說“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然而不開邊,防線拉倒內地,等敵軍到來,殺戮更殘酷,“守在四夷”,能夠將防線外移是最好的。不然自己的子民都無法保護,更不要說去外國貿易的商人了。

最近一個廣告短視頻《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商人說很多年沒有見過大唐的兵了,他們給了食物和水,沒有軍隊保護商路,商業寸步難行。土匪打劫你可以多組織一些保鏢,國家打劫正式軍隊來搶,你就無能無力了。

2、安西四鎮的陷落

安西四鎮:即龜茲﹑于闐﹑焉耆﹑疏勒(公元679年至719年,安西四鎮曾為龜茲﹑于闐﹑碎葉﹑疏勒)。

從764年到777年的十三年中,吐蕃每年秋天都要進攻唐朝長安西北附近。在本庭和西域吐蕃也出兵。

公元780年,吐蕃攻陷瓜州、沙州。

公元788年,吐蕃攻陷鹽州、夏州。

公元790年,原先臣屬於大唐的西突厥別部葛邏祿人,趁機獨立,佔據天山北麓,與吐蕃聯兵,奪取了庭州,至此北庭都護府陷落。

公元791年,于闐、疏勒兩附屬國斷絕與唐朝的關係,轉而臣屬吐蕃。

公元792年,西州、焉耆陷落。

公元796年,吐蕃軍隊圍攻龜茲,欲拔除唐在西域的最後據點。唐守軍據城苦戰,等到回紇懷信可汗的援軍,兩相夾攻,將吐蕃軍隊殺傷大半,屍橫遍野。

在西南四川一帶,763年吐蕃進攻,西川節度使高適不能禦敵。後來朝廷將劍南、東川、西川合為一道,統一指揮,打敗了吐蕃,又聯合南詔,使吐蕃在西南戰爭沒有撈到好處。

為了保護長安,在首都西北建立了鳳翔、涇原、邠寧、鄜坊、銀夏、靈鹽、振武、河東等8個獨立的節鎮,使神策軍和諸方鎮軍隊交錯配置,既可以犄角呼應,也可以監督諸軍,屯駐的兵力達到40萬人。

對於藩鎮割據,唐中央也是疲於應對,後來削藩的願望越來越低,東北藩鎮能阻擋其他少數民族入侵,唐朝還是欣慰的。藩鎮割據,導致大唐中樞實力有限,無力恢復故土,吐蕃揮師向西,大唐安西都護府,被隔絕近半個世紀。

公元808年, 吐蕃軍奪佔西州,安西四鎮最終全部淪陷,安西都護府唐軍,在堅守42年後,終告覆亡。

安西唐軍的孤軍堅守,將吐蕃人佔據完整西域的時間,拖延了幾十年,令其喪失了極寶貴的戰略時機。佔據河西的吐蕃軍隊,兵不解甲,要應付回紇軍的侵擾。

李泌提出“北和回紇,南通雲南,西結大食、天竺,則吐蕃自困”。周邊強敵聯合剿,唐軍持續反擊,佔領區百姓反抗,使得吐蕃奪取關中與巴蜀、進佔中原的野心不得實現,導致內部矛盾滋生,最終土崩瓦解。

1、河西隴右陷落的過程和影響

710年吐蕃與唐朝和親,但是暫時的修好不能擋住雙方的爭奪,730年代和740年代唐和吐蕃戰爭不斷。安史之亂給了吐蕃良好的機會,吐蕃王乞黎蘇籠獵贊(754-797年在位)在隴右道和河西道逐步向前推進。

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吐蕃攻陷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勝、金天、天成等軍,石堡城、百穀城、雕窠城。

至德元年(757年),吐蕃攻陷西平,西平即鄯州,為隴右道節度使治所所在地。

乾元元年(758年),吐蕃攻陷河源軍(今青海西寧)。

上元元年(760年),吐蕃攻陷廓州。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相繼攻陷蘭州、河州、洮州、岷州、秦州、成州、渭州等,“盡取河西、隴右之地”。

廣德二年(764年),唐朝大將僕固懷恩叛變,聯合吐蕃、回紇以及党項部族,舉兵攻唐,名將郭子儀說服回紇臨陣倒戈,在奉天之戰大破吐蕃,斬首五萬,生擒萬人。然而河西戰場,唐朝河西節度使楊志烈,兵敗身死,吐蕃攻陷涼州,此後兩年,甘州、肅州、原州等相繼失陷。河西、隴右地區就此全部陷落,安西、北庭的西域唐軍,也被徹底和中原本土隔絕。

而唐與吐蕃的對峙線由祁連山至黃河九曲一線,也被推進到了都城長安西北的鳳翔、寧縣、涇源。吐蕃盡佔河西隴右之地,導致唐前期經營西北的努力變成泡影,更是對唐的邊防和社會產生了極壞的影響。

河西隴右的絲綢之路被阻斷,繞道回紇,被回紇勒索,毫無利潤可言,回紇用馬匹換唐朝的絲綢等物,而馬都是老弱不堪用的。大家知道,糧食生產的農業利潤微薄,而經濟作物的利潤豐厚,絲綢之路的貿易中斷,對唐朝的經濟有一定的打擊。

河西隴右原來是唐朝養馬場,唐太宗和唐高宗時候,養馬達到40萬匹,唐玄宗時候還有27萬匹。馬場損失,導致唐無良馬,而回紇貿易的馬不能用,唐朝的軍事能力下降很大。唐朝晚年的沙陀兵縱橫四海,靠得就是騎兵厲害。

經濟影響軍事,軍事不勝利使地盤和人口又被掠奪,導致經濟更弱,惡性循環是很可怕的。吐蕃進攻唐朝,主要是掠奪財富,但也掠奪人口,作為落後生產力,還保留著奴隸社會的習俗,所攻陷的州郡,老弱斬殺,青壯掠走,對唐朝的生產破壞很大。

杜甫的《兵車行》中說“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然而不開邊,防線拉倒內地,等敵軍到來,殺戮更殘酷,“守在四夷”,能夠將防線外移是最好的。不然自己的子民都無法保護,更不要說去外國貿易的商人了。

最近一個廣告短視頻《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商人說很多年沒有見過大唐的兵了,他們給了食物和水,沒有軍隊保護商路,商業寸步難行。土匪打劫你可以多組織一些保鏢,國家打劫正式軍隊來搶,你就無能無力了。

2、安西四鎮的陷落

安西四鎮:即龜茲﹑于闐﹑焉耆﹑疏勒(公元679年至719年,安西四鎮曾為龜茲﹑于闐﹑碎葉﹑疏勒)。

從764年到777年的十三年中,吐蕃每年秋天都要進攻唐朝長安西北附近。在本庭和西域吐蕃也出兵。

公元780年,吐蕃攻陷瓜州、沙州。

公元788年,吐蕃攻陷鹽州、夏州。

公元790年,原先臣屬於大唐的西突厥別部葛邏祿人,趁機獨立,佔據天山北麓,與吐蕃聯兵,奪取了庭州,至此北庭都護府陷落。

公元791年,于闐、疏勒兩附屬國斷絕與唐朝的關係,轉而臣屬吐蕃。

公元792年,西州、焉耆陷落。

公元796年,吐蕃軍隊圍攻龜茲,欲拔除唐在西域的最後據點。唐守軍據城苦戰,等到回紇懷信可汗的援軍,兩相夾攻,將吐蕃軍隊殺傷大半,屍橫遍野。

在西南四川一帶,763年吐蕃進攻,西川節度使高適不能禦敵。後來朝廷將劍南、東川、西川合為一道,統一指揮,打敗了吐蕃,又聯合南詔,使吐蕃在西南戰爭沒有撈到好處。

為了保護長安,在首都西北建立了鳳翔、涇原、邠寧、鄜坊、銀夏、靈鹽、振武、河東等8個獨立的節鎮,使神策軍和諸方鎮軍隊交錯配置,既可以犄角呼應,也可以監督諸軍,屯駐的兵力達到40萬人。

對於藩鎮割據,唐中央也是疲於應對,後來削藩的願望越來越低,東北藩鎮能阻擋其他少數民族入侵,唐朝還是欣慰的。藩鎮割據,導致大唐中樞實力有限,無力恢復故土,吐蕃揮師向西,大唐安西都護府,被隔絕近半個世紀。

公元808年, 吐蕃軍奪佔西州,安西四鎮最終全部淪陷,安西都護府唐軍,在堅守42年後,終告覆亡。

安西唐軍的孤軍堅守,將吐蕃人佔據完整西域的時間,拖延了幾十年,令其喪失了極寶貴的戰略時機。佔據河西的吐蕃軍隊,兵不解甲,要應付回紇軍的侵擾。

李泌提出“北和回紇,南通雲南,西結大食、天竺,則吐蕃自困”。周邊強敵聯合剿,唐軍持續反擊,佔領區百姓反抗,使得吐蕃奪取關中與巴蜀、進佔中原的野心不得實現,導致內部矛盾滋生,最終土崩瓦解。

公元851年,唐宣宗決定出兵,收復河湟地區的三關七州(秦州、原州、安樂三州和石門七關)。張義潮率領河西漢民大起兵,驅逐吐蕃守將,陸續收復沙州、瓜州、甘州、肅州、河州、渭州等諸州,受封歸義軍節度使。河西地區重歸大唐版圖。

公元866年,吐蕃國相論恐熱兵敗身死,被傳首長安。歸義軍回鶻將領僕固俊西征,收復吐蕃佔領之輪臺、西州、北庭等地。西域的于闐、疏勒、仲雲等國紛紛驅逐吐蕃守軍。吐蕃二百年擴張所得盡數喪失。

公元869年,吐蕃爆發奴隸大起義,並於公元876年攻入都城邏些,斬殺王公貴族,挖掘歷代王陵,吐蕃帝國被徹底摧毀。然而唐朝末年中原地區內亂頻仍,河西歸義軍也陷入內亂,僕固俊趁勢率領麾下回鶻人自立。

1000年後,左宗棠收復新疆。1884年新疆建省,正式定名新疆省。此前,乾隆平定新疆內亂,故土新歸,所以叫“新疆”。劉錦棠被任命為首任新疆巡撫,新疆政治中心由伊犁移至迪化(今烏魯木齊)。

嘟嘟读读
2019-09-01

一個安西都護府,在主力被抽調;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數千人的唐軍在五十年間打退了土蕃無數次進攻。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渡陰山。安西四鎮的陷落讓每一個人都會為之淚目。數千孤立無援的唐軍面對四十萬土蕃軍隊,一次次打退他們,堅守安西四鎮五十年。安史之亂後,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的兵力被抽掉平叛。只剩下數千唐軍面對四十萬土蕃軍隊。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一個安西都護府,在主力被抽調;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數千人的唐軍在五十年間打退了土蕃無數次進攻。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渡陰山。安西四鎮的陷落讓每一個人都會為之淚目。數千孤立無援的唐軍面對四十萬土蕃軍隊,一次次打退他們,堅守安西四鎮五十年。安史之亂後,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的兵力被抽掉平叛。只剩下數千唐軍面對四十萬土蕃軍隊。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http://news.sina.com.cn/o/2019-08-30/doc-iicezueu2218667.shtml?hasPlayedTime=123.839655

點開可以看這個連接的播放地址。

一個安西都護府,在主力被抽調;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數千人的唐軍在五十年間打退了土蕃無數次進攻。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渡陰山。安西四鎮的陷落讓每一個人都會為之淚目。數千孤立無援的唐軍面對四十萬土蕃軍隊,一次次打退他們,堅守安西四鎮五十年。安史之亂後,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的兵力被抽掉平叛。只剩下數千唐軍面對四十萬土蕃軍隊。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http://news.sina.com.cn/o/2019-08-30/doc-iicezueu2218667.shtml?hasPlayedTime=123.839655

點開可以看這個連接的播放地址。

推薦大家看一個讓無數人淚目的短片,這也是第一次回答中的配圖帶了廣告圖標的: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這是中國銀聯拍攝的一則廣告,以真實歷史背景為題材。看完之後,唏噓不已,中國之所以沒有古中國,就是片中所展示的民族精神。

一個安西都護府,在主力被抽調;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數千人的唐軍在五十年間打退了土蕃無數次進攻。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渡陰山。安西四鎮的陷落讓每一個人都會為之淚目。數千孤立無援的唐軍面對四十萬土蕃軍隊,一次次打退他們,堅守安西四鎮五十年。安史之亂後,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的兵力被抽掉平叛。只剩下數千唐軍面對四十萬土蕃軍隊。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http://news.sina.com.cn/o/2019-08-30/doc-iicezueu2218667.shtml?hasPlayedTime=123.839655

點開可以看這個連接的播放地址。

推薦大家看一個讓無數人淚目的短片,這也是第一次回答中的配圖帶了廣告圖標的: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這是中國銀聯拍攝的一則廣告,以真實歷史背景為題材。看完之後,唏噓不已,中國之所以沒有古中國,就是片中所展示的民族精神。

755年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吐蕃截斷了河西走廊,隨後安西四鎮與唐朝中央斷絕了的聯繫,孤懸西域抵禦著吐蕃的進攻已經孤獨的守了二十五年——完全靠自己。安西郡王郭昕(郭子儀侄子)在五十年中和吐蕃大大小小的戰鬥不停;老百姓和商人渴望能夠與母國中原王朝聯繫上,最終郭郡王的使者在781年借道回鶻回到了長安,這時已經是唐德宗建中年間,得知西域仍然在掌控中。唐德宗震驚不已,激動的唐德宗口述一道聖旨:所有將帥士兵,連升七級。唐朝一片感激,可是唐朝表示對西域已經無能為力,中原的節度使混戰已經初露苗頭。使者最終帶著軍餉回到了龜茲城。在與中原斷絕聯繫的情況下堅守了十八年,808年最終郭郡王堅守龜茲城,滿城皆是白髮兵。在吐蕃的進攻下,竭盡殉國。

一個安西都護府,在主力被抽調;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數千人的唐軍在五十年間打退了土蕃無數次進攻。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渡陰山。安西四鎮的陷落讓每一個人都會為之淚目。數千孤立無援的唐軍面對四十萬土蕃軍隊,一次次打退他們,堅守安西四鎮五十年。安史之亂後,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的兵力被抽掉平叛。只剩下數千唐軍面對四十萬土蕃軍隊。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http://news.sina.com.cn/o/2019-08-30/doc-iicezueu2218667.shtml?hasPlayedTime=123.839655

點開可以看這個連接的播放地址。

推薦大家看一個讓無數人淚目的短片,這也是第一次回答中的配圖帶了廣告圖標的: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這是中國銀聯拍攝的一則廣告,以真實歷史背景為題材。看完之後,唏噓不已,中國之所以沒有古中國,就是片中所展示的民族精神。

755年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吐蕃截斷了河西走廊,隨後安西四鎮與唐朝中央斷絕了的聯繫,孤懸西域抵禦著吐蕃的進攻已經孤獨的守了二十五年——完全靠自己。安西郡王郭昕(郭子儀侄子)在五十年中和吐蕃大大小小的戰鬥不停;老百姓和商人渴望能夠與母國中原王朝聯繫上,最終郭郡王的使者在781年借道回鶻回到了長安,這時已經是唐德宗建中年間,得知西域仍然在掌控中。唐德宗震驚不已,激動的唐德宗口述一道聖旨:所有將帥士兵,連升七級。唐朝一片感激,可是唐朝表示對西域已經無能為力,中原的節度使混戰已經初露苗頭。使者最終帶著軍餉回到了龜茲城。在與中原斷絕聯繫的情況下堅守了十八年,808年最終郭郡王堅守龜茲城,滿城皆是白髮兵。在吐蕃的進攻下,竭盡殉國。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是民族精神,也是香港廢青們所沒有的。

”斷脊之犬,狺狺狂吠,有何面目見二十四代先帝?“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守衛邊關的將士,過去有;現在依然有。

兩個去送軍餉的人,郭元正和盧十四兩個人。

一個安西都護府,在主力被抽調;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數千人的唐軍在五十年間打退了土蕃無數次進攻。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渡陰山。安西四鎮的陷落讓每一個人都會為之淚目。數千孤立無援的唐軍面對四十萬土蕃軍隊,一次次打退他們,堅守安西四鎮五十年。安史之亂後,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的兵力被抽掉平叛。只剩下數千唐軍面對四十萬土蕃軍隊。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http://news.sina.com.cn/o/2019-08-30/doc-iicezueu2218667.shtml?hasPlayedTime=123.839655

點開可以看這個連接的播放地址。

推薦大家看一個讓無數人淚目的短片,這也是第一次回答中的配圖帶了廣告圖標的: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這是中國銀聯拍攝的一則廣告,以真實歷史背景為題材。看完之後,唏噓不已,中國之所以沒有古中國,就是片中所展示的民族精神。

755年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吐蕃截斷了河西走廊,隨後安西四鎮與唐朝中央斷絕了的聯繫,孤懸西域抵禦著吐蕃的進攻已經孤獨的守了二十五年——完全靠自己。安西郡王郭昕(郭子儀侄子)在五十年中和吐蕃大大小小的戰鬥不停;老百姓和商人渴望能夠與母國中原王朝聯繫上,最終郭郡王的使者在781年借道回鶻回到了長安,這時已經是唐德宗建中年間,得知西域仍然在掌控中。唐德宗震驚不已,激動的唐德宗口述一道聖旨:所有將帥士兵,連升七級。唐朝一片感激,可是唐朝表示對西域已經無能為力,中原的節度使混戰已經初露苗頭。使者最終帶著軍餉回到了龜茲城。在與中原斷絕聯繫的情況下堅守了十八年,808年最終郭郡王堅守龜茲城,滿城皆是白髮兵。在吐蕃的進攻下,竭盡殉國。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是民族精神,也是香港廢青們所沒有的。

”斷脊之犬,狺狺狂吠,有何面目見二十四代先帝?“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守衛邊關的將士,過去有;現在依然有。

兩個去送軍餉的人,郭元正和盧十四兩個人。

在路上,或許有時候我們會像盧十四一樣貪心:買個大宅子,娶幾個漂亮老婆,冬天穿貂,夏天穿綢。但是在危亡關頭,我們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當然漢奸除外,如香港的四人幫和廢青們)

一個安西都護府,在主力被抽調;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數千人的唐軍在五十年間打退了土蕃無數次進攻。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渡陰山。安西四鎮的陷落讓每一個人都會為之淚目。數千孤立無援的唐軍面對四十萬土蕃軍隊,一次次打退他們,堅守安西四鎮五十年。安史之亂後,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的兵力被抽掉平叛。只剩下數千唐軍面對四十萬土蕃軍隊。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http://news.sina.com.cn/o/2019-08-30/doc-iicezueu2218667.shtml?hasPlayedTime=123.839655

點開可以看這個連接的播放地址。

推薦大家看一個讓無數人淚目的短片,這也是第一次回答中的配圖帶了廣告圖標的: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這是中國銀聯拍攝的一則廣告,以真實歷史背景為題材。看完之後,唏噓不已,中國之所以沒有古中國,就是片中所展示的民族精神。

755年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吐蕃截斷了河西走廊,隨後安西四鎮與唐朝中央斷絕了的聯繫,孤懸西域抵禦著吐蕃的進攻已經孤獨的守了二十五年——完全靠自己。安西郡王郭昕(郭子儀侄子)在五十年中和吐蕃大大小小的戰鬥不停;老百姓和商人渴望能夠與母國中原王朝聯繫上,最終郭郡王的使者在781年借道回鶻回到了長安,這時已經是唐德宗建中年間,得知西域仍然在掌控中。唐德宗震驚不已,激動的唐德宗口述一道聖旨:所有將帥士兵,連升七級。唐朝一片感激,可是唐朝表示對西域已經無能為力,中原的節度使混戰已經初露苗頭。使者最終帶著軍餉回到了龜茲城。在與中原斷絕聯繫的情況下堅守了十八年,808年最終郭郡王堅守龜茲城,滿城皆是白髮兵。在吐蕃的進攻下,竭盡殉國。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是民族精神,也是香港廢青們所沒有的。

”斷脊之犬,狺狺狂吠,有何面目見二十四代先帝?“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守衛邊關的將士,過去有;現在依然有。

兩個去送軍餉的人,郭元正和盧十四兩個人。

在路上,或許有時候我們會像盧十四一樣貪心:買個大宅子,娶幾個漂亮老婆,冬天穿貂,夏天穿綢。但是在危亡關頭,我們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當然漢奸除外,如香港的四人幫和廢青們)

一個安西都護府,在主力被抽調;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數千人的唐軍在五十年間打退了土蕃無數次進攻。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渡陰山。安西四鎮的陷落讓每一個人都會為之淚目。數千孤立無援的唐軍面對四十萬土蕃軍隊,一次次打退他們,堅守安西四鎮五十年。安史之亂後,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的兵力被抽掉平叛。只剩下數千唐軍面對四十萬土蕃軍隊。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http://news.sina.com.cn/o/2019-08-30/doc-iicezueu2218667.shtml?hasPlayedTime=123.839655

點開可以看這個連接的播放地址。

推薦大家看一個讓無數人淚目的短片,這也是第一次回答中的配圖帶了廣告圖標的: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這是中國銀聯拍攝的一則廣告,以真實歷史背景為題材。看完之後,唏噓不已,中國之所以沒有古中國,就是片中所展示的民族精神。

755年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吐蕃截斷了河西走廊,隨後安西四鎮與唐朝中央斷絕了的聯繫,孤懸西域抵禦著吐蕃的進攻已經孤獨的守了二十五年——完全靠自己。安西郡王郭昕(郭子儀侄子)在五十年中和吐蕃大大小小的戰鬥不停;老百姓和商人渴望能夠與母國中原王朝聯繫上,最終郭郡王的使者在781年借道回鶻回到了長安,這時已經是唐德宗建中年間,得知西域仍然在掌控中。唐德宗震驚不已,激動的唐德宗口述一道聖旨:所有將帥士兵,連升七級。唐朝一片感激,可是唐朝表示對西域已經無能為力,中原的節度使混戰已經初露苗頭。使者最終帶著軍餉回到了龜茲城。在與中原斷絕聯繫的情況下堅守了十八年,808年最終郭郡王堅守龜茲城,滿城皆是白髮兵。在吐蕃的進攻下,竭盡殉國。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是民族精神,也是香港廢青們所沒有的。

”斷脊之犬,狺狺狂吠,有何面目見二十四代先帝?“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守衛邊關的將士,過去有;現在依然有。

兩個去送軍餉的人,郭元正和盧十四兩個人。

在路上,或許有時候我們會像盧十四一樣貪心:買個大宅子,娶幾個漂亮老婆,冬天穿貂,夏天穿綢。但是在危亡關頭,我們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當然漢奸除外,如香港的四人幫和廢青們)

龜茲城中都是白髮兵和滿頭白髮的郭郡王,他們從天寶年間堅守到了現在。

這個世界上有古印度、古埃及、古羅馬、古巴比倫,但是從來不會有古中國,因為中國的精神一直在延續流淌。

网言军事
2019-08-31

安西四鎮是在公元792年前後陸續陷落的。安史之亂爆發後,驚慌失措的唐廷從四面八方急調人馬征討叛軍,當時遠在5000裡以外、負責鎮守西域的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接到靈武即位的唐肅宗詔令後,也立即選拔出1.5萬餘精兵,在至德年間(公元756至758年)分3批開赴關內參戰。

與此同時,由於河西、隴右駐軍大多回師平叛,導致上述防區兵力空虛,與唐帝國長期為敵的吐蕃趁機蠶食,短短兩三年時間就攻陷唐朝數十州,以至於鳳翔(今陝西鳳翔)以西、鄶州(今陝西彬縣)以北的唐朝版圖幾乎全部淪陷,吐蕃兵鋒距長安城最近還不到300裡,大唐國防形勢空前嚴峻,也由此拉開了西域唐軍在與內地(中央政權)長期失聯、孤立無援的困境下堅守唐土30餘載艱苦歷程的序幕。

安西四鎮是在公元792年前後陸續陷落的。安史之亂爆發後,驚慌失措的唐廷從四面八方急調人馬征討叛軍,當時遠在5000裡以外、負責鎮守西域的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接到靈武即位的唐肅宗詔令後,也立即選拔出1.5萬餘精兵,在至德年間(公元756至758年)分3批開赴關內參戰。

與此同時,由於河西、隴右駐軍大多回師平叛,導致上述防區兵力空虛,與唐帝國長期為敵的吐蕃趁機蠶食,短短兩三年時間就攻陷唐朝數十州,以至於鳳翔(今陝西鳳翔)以西、鄶州(今陝西彬縣)以北的唐朝版圖幾乎全部淪陷,吐蕃兵鋒距長安城最近還不到300裡,大唐國防形勢空前嚴峻,也由此拉開了西域唐軍在與內地(中央政權)長期失聯、孤立無援的困境下堅守唐土30餘載艱苦歷程的序幕。

總體來說,安史之亂後唐軍在西域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是公元760至766年,隨著2任河巳西副元帥(主管河西,兼管北庭與安西)楊志烈、楊休明先後死去,河西、北庭、安西3道聯防制度逐漸解體,這一時期吐蕃侵攻、唐軍內訌,西域局勢持續動盪。

第2階段是公元767至786年,在爾朱氏、李元忠(原名曹令忠)、郭昕(大唐名將郭子儀的侄子)等愛國將領主持下,西域社會、經濟秩序逐漸安定,軍心士氣得以恢復,同時唐軍還結好回鶻、沙陀共抗吐蕃,從而維持了長達20年的相對和平時期。

第3階段是公元786至792年,吐蕃趁李元忠等老將紛紛故去之際,出兵猛攻沙陀、回鶻,使西域唐軍頓失外援。雖然這之後回鶻也曾派兵馳救,終究沒能挽救危局。公元790年,北庭失陷。2年後,以西州被吐蕃攻佔為標誌,唐朝勢力基本從西域退出。

那麼,在30多年時間裡,除了回鶻等盟友力挺外,西域唐軍又做了哪些努力來苦撐危局、長期抗敵呢?

安西四鎮是在公元792年前後陸續陷落的。安史之亂爆發後,驚慌失措的唐廷從四面八方急調人馬征討叛軍,當時遠在5000裡以外、負責鎮守西域的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接到靈武即位的唐肅宗詔令後,也立即選拔出1.5萬餘精兵,在至德年間(公元756至758年)分3批開赴關內參戰。

與此同時,由於河西、隴右駐軍大多回師平叛,導致上述防區兵力空虛,與唐帝國長期為敵的吐蕃趁機蠶食,短短兩三年時間就攻陷唐朝數十州,以至於鳳翔(今陝西鳳翔)以西、鄶州(今陝西彬縣)以北的唐朝版圖幾乎全部淪陷,吐蕃兵鋒距長安城最近還不到300裡,大唐國防形勢空前嚴峻,也由此拉開了西域唐軍在與內地(中央政權)長期失聯、孤立無援的困境下堅守唐土30餘載艱苦歷程的序幕。

總體來說,安史之亂後唐軍在西域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是公元760至766年,隨著2任河巳西副元帥(主管河西,兼管北庭與安西)楊志烈、楊休明先後死去,河西、北庭、安西3道聯防制度逐漸解體,這一時期吐蕃侵攻、唐軍內訌,西域局勢持續動盪。

第2階段是公元767至786年,在爾朱氏、李元忠(原名曹令忠)、郭昕(大唐名將郭子儀的侄子)等愛國將領主持下,西域社會、經濟秩序逐漸安定,軍心士氣得以恢復,同時唐軍還結好回鶻、沙陀共抗吐蕃,從而維持了長達20年的相對和平時期。

第3階段是公元786至792年,吐蕃趁李元忠等老將紛紛故去之際,出兵猛攻沙陀、回鶻,使西域唐軍頓失外援。雖然這之後回鶻也曾派兵馳救,終究沒能挽救危局。公元790年,北庭失陷。2年後,以西州被吐蕃攻佔為標誌,唐朝勢力基本從西域退出。

那麼,在30多年時間裡,除了回鶻等盟友力挺外,西域唐軍又做了哪些努力來苦撐危局、長期抗敵呢?

與坊間流傳的“安史之亂後西域唐軍兵力空虛”一說正相反,當時唐朝負責鎮守西北邊疆的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下轄兵力(漢兵+番兵)少說也有6萬至7萬人,即便抽走1.5萬精銳參與平叛,留守部隊仍超過5萬之眾,而且戰鬥力同樣十分強悍。

據敦煌出土文書記載,直到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年),安西4鎮唐軍仍堪稱“驍雄”,部隊列陣後如“排風驟進”,而類似文字在描述安西名將李嗣業的史料中也能看到——史載,李嗣業身先士卒,帶領安西軍陌刀隊“如牆而進”所向披靡,殺得安祿山叛軍“人馬俱碎”大敗而歸。可見,即便孤軍浴血數載後,西域唐軍依然戰力不減當年。

需要指出一點,雖然不少文學作品極力渲染“白髮兵守孤城”的蒼涼悲壯,但實際上安史之亂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西域唐軍雖不乏服役多年、百戰餘生的“蒼首兵”,但普通士卒還是有正常新老交替的,部隊也以青壯年為主。否則的話,光靠一幫大叔甚至老爺子(平均年齡40至50歲),顯然無法抗擊強敵那麼久。當然,老兵的寶貴實戰經驗和“傳幫帶”示範作用,也不容小覷。

那麼,在治下人口不過百萬的西域,唐軍如何補充兵力缺口呢?首先是“子承父業”。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廷下達敕令,允許並鼓勵士卒攜家屬戍邊,還給予田宅獎勵。

安西四鎮是在公元792年前後陸續陷落的。安史之亂爆發後,驚慌失措的唐廷從四面八方急調人馬征討叛軍,當時遠在5000裡以外、負責鎮守西域的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接到靈武即位的唐肅宗詔令後,也立即選拔出1.5萬餘精兵,在至德年間(公元756至758年)分3批開赴關內參戰。

與此同時,由於河西、隴右駐軍大多回師平叛,導致上述防區兵力空虛,與唐帝國長期為敵的吐蕃趁機蠶食,短短兩三年時間就攻陷唐朝數十州,以至於鳳翔(今陝西鳳翔)以西、鄶州(今陝西彬縣)以北的唐朝版圖幾乎全部淪陷,吐蕃兵鋒距長安城最近還不到300裡,大唐國防形勢空前嚴峻,也由此拉開了西域唐軍在與內地(中央政權)長期失聯、孤立無援的困境下堅守唐土30餘載艱苦歷程的序幕。

總體來說,安史之亂後唐軍在西域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是公元760至766年,隨著2任河巳西副元帥(主管河西,兼管北庭與安西)楊志烈、楊休明先後死去,河西、北庭、安西3道聯防制度逐漸解體,這一時期吐蕃侵攻、唐軍內訌,西域局勢持續動盪。

第2階段是公元767至786年,在爾朱氏、李元忠(原名曹令忠)、郭昕(大唐名將郭子儀的侄子)等愛國將領主持下,西域社會、經濟秩序逐漸安定,軍心士氣得以恢復,同時唐軍還結好回鶻、沙陀共抗吐蕃,從而維持了長達20年的相對和平時期。

第3階段是公元786至792年,吐蕃趁李元忠等老將紛紛故去之際,出兵猛攻沙陀、回鶻,使西域唐軍頓失外援。雖然這之後回鶻也曾派兵馳救,終究沒能挽救危局。公元790年,北庭失陷。2年後,以西州被吐蕃攻佔為標誌,唐朝勢力基本從西域退出。

那麼,在30多年時間裡,除了回鶻等盟友力挺外,西域唐軍又做了哪些努力來苦撐危局、長期抗敵呢?

與坊間流傳的“安史之亂後西域唐軍兵力空虛”一說正相反,當時唐朝負責鎮守西北邊疆的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下轄兵力(漢兵+番兵)少說也有6萬至7萬人,即便抽走1.5萬精銳參與平叛,留守部隊仍超過5萬之眾,而且戰鬥力同樣十分強悍。

據敦煌出土文書記載,直到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年),安西4鎮唐軍仍堪稱“驍雄”,部隊列陣後如“排風驟進”,而類似文字在描述安西名將李嗣業的史料中也能看到——史載,李嗣業身先士卒,帶領安西軍陌刀隊“如牆而進”所向披靡,殺得安祿山叛軍“人馬俱碎”大敗而歸。可見,即便孤軍浴血數載後,西域唐軍依然戰力不減當年。

需要指出一點,雖然不少文學作品極力渲染“白髮兵守孤城”的蒼涼悲壯,但實際上安史之亂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西域唐軍雖不乏服役多年、百戰餘生的“蒼首兵”,但普通士卒還是有正常新老交替的,部隊也以青壯年為主。否則的話,光靠一幫大叔甚至老爺子(平均年齡40至50歲),顯然無法抗擊強敵那麼久。當然,老兵的寶貴實戰經驗和“傳幫帶”示範作用,也不容小覷。

那麼,在治下人口不過百萬的西域,唐軍如何補充兵力缺口呢?首先是“子承父業”。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廷下達敕令,允許並鼓勵士卒攜家屬戍邊,還給予田宅獎勵。

從時間來看,公元760年與內地交通被吐蕃切斷之際,西域軍戶已繁衍生息20多年,人口想必增加不少,且很多孩子已成年(按唐制規定,男子16歲服雜役,21歲服兵役),這些新生代給守軍補充了大量新鮮血液,並構成了之後西域唐軍的中堅力量。

除漢人外,當地效忠大唐的少數民族健兒(番兵)踴躍入伍報效,也使得西域唐軍兵力規模沒有隨著時間推移很快衰減。據考證,2大都護府所轄軍隊中,番兵比例能佔到30%至40%。

而在富有傳奇色彩的安西4鎮末任節度使郭昕上位前,坐鎮北庭的曹令忠(出身“昭武九姓”的河東粟特人,後因功被唐廷賜姓改名李元忠)、主持安西軍務的爾朱氏(羯族),都是“如假包換”的胡將。恰恰是這些少數民族將領,誓死效忠唐廷,採取強有力手段穩定住了安史之亂後危機四伏、動盪不安的西域戰略大局。

由於世代戍邊,西域唐軍的鄉土觀念極重,“保衛家園”對於他們來講就是身家性命。舉個“反面例子”——公元783年參與“涇原兵變”的5000叛軍,其主體就是20多年前萬里勤王的西域唐軍餘部(很多人都是父子、叔侄)。他們對於長期逗留內地不能返鄉(西域)頗為不滿,再加上朝廷犒賞不力,結果引爆了這些“棄父母妻子”奔赴國難的老兵心中壓抑許久的怒火,最終釀成禍亂。

安西四鎮是在公元792年前後陸續陷落的。安史之亂爆發後,驚慌失措的唐廷從四面八方急調人馬征討叛軍,當時遠在5000裡以外、負責鎮守西域的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接到靈武即位的唐肅宗詔令後,也立即選拔出1.5萬餘精兵,在至德年間(公元756至758年)分3批開赴關內參戰。

與此同時,由於河西、隴右駐軍大多回師平叛,導致上述防區兵力空虛,與唐帝國長期為敵的吐蕃趁機蠶食,短短兩三年時間就攻陷唐朝數十州,以至於鳳翔(今陝西鳳翔)以西、鄶州(今陝西彬縣)以北的唐朝版圖幾乎全部淪陷,吐蕃兵鋒距長安城最近還不到300裡,大唐國防形勢空前嚴峻,也由此拉開了西域唐軍在與內地(中央政權)長期失聯、孤立無援的困境下堅守唐土30餘載艱苦歷程的序幕。

總體來說,安史之亂後唐軍在西域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是公元760至766年,隨著2任河巳西副元帥(主管河西,兼管北庭與安西)楊志烈、楊休明先後死去,河西、北庭、安西3道聯防制度逐漸解體,這一時期吐蕃侵攻、唐軍內訌,西域局勢持續動盪。

第2階段是公元767至786年,在爾朱氏、李元忠(原名曹令忠)、郭昕(大唐名將郭子儀的侄子)等愛國將領主持下,西域社會、經濟秩序逐漸安定,軍心士氣得以恢復,同時唐軍還結好回鶻、沙陀共抗吐蕃,從而維持了長達20年的相對和平時期。

第3階段是公元786至792年,吐蕃趁李元忠等老將紛紛故去之際,出兵猛攻沙陀、回鶻,使西域唐軍頓失外援。雖然這之後回鶻也曾派兵馳救,終究沒能挽救危局。公元790年,北庭失陷。2年後,以西州被吐蕃攻佔為標誌,唐朝勢力基本從西域退出。

那麼,在30多年時間裡,除了回鶻等盟友力挺外,西域唐軍又做了哪些努力來苦撐危局、長期抗敵呢?

與坊間流傳的“安史之亂後西域唐軍兵力空虛”一說正相反,當時唐朝負責鎮守西北邊疆的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下轄兵力(漢兵+番兵)少說也有6萬至7萬人,即便抽走1.5萬精銳參與平叛,留守部隊仍超過5萬之眾,而且戰鬥力同樣十分強悍。

據敦煌出土文書記載,直到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年),安西4鎮唐軍仍堪稱“驍雄”,部隊列陣後如“排風驟進”,而類似文字在描述安西名將李嗣業的史料中也能看到——史載,李嗣業身先士卒,帶領安西軍陌刀隊“如牆而進”所向披靡,殺得安祿山叛軍“人馬俱碎”大敗而歸。可見,即便孤軍浴血數載後,西域唐軍依然戰力不減當年。

需要指出一點,雖然不少文學作品極力渲染“白髮兵守孤城”的蒼涼悲壯,但實際上安史之亂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西域唐軍雖不乏服役多年、百戰餘生的“蒼首兵”,但普通士卒還是有正常新老交替的,部隊也以青壯年為主。否則的話,光靠一幫大叔甚至老爺子(平均年齡40至50歲),顯然無法抗擊強敵那麼久。當然,老兵的寶貴實戰經驗和“傳幫帶”示範作用,也不容小覷。

那麼,在治下人口不過百萬的西域,唐軍如何補充兵力缺口呢?首先是“子承父業”。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廷下達敕令,允許並鼓勵士卒攜家屬戍邊,還給予田宅獎勵。

從時間來看,公元760年與內地交通被吐蕃切斷之際,西域軍戶已繁衍生息20多年,人口想必增加不少,且很多孩子已成年(按唐制規定,男子16歲服雜役,21歲服兵役),這些新生代給守軍補充了大量新鮮血液,並構成了之後西域唐軍的中堅力量。

除漢人外,當地效忠大唐的少數民族健兒(番兵)踴躍入伍報效,也使得西域唐軍兵力規模沒有隨著時間推移很快衰減。據考證,2大都護府所轄軍隊中,番兵比例能佔到30%至40%。

而在富有傳奇色彩的安西4鎮末任節度使郭昕上位前,坐鎮北庭的曹令忠(出身“昭武九姓”的河東粟特人,後因功被唐廷賜姓改名李元忠)、主持安西軍務的爾朱氏(羯族),都是“如假包換”的胡將。恰恰是這些少數民族將領,誓死效忠唐廷,採取強有力手段穩定住了安史之亂後危機四伏、動盪不安的西域戰略大局。

由於世代戍邊,西域唐軍的鄉土觀念極重,“保衛家園”對於他們來講就是身家性命。舉個“反面例子”——公元783年參與“涇原兵變”的5000叛軍,其主體就是20多年前萬里勤王的西域唐軍餘部(很多人都是父子、叔侄)。他們對於長期逗留內地不能返鄉(西域)頗為不滿,再加上朝廷犒賞不力,結果引爆了這些“棄父母妻子”奔赴國難的老兵心中壓抑許久的怒火,最終釀成禍亂。

值得注意的是,唐帝國前期對西域的有效治理開發,也為當地唐軍長期堅守打下了較為雄厚的民心與物質基礎。史載,唐玄宗開元年間,僅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直轄的屯田面積就達20萬畝,按畝產最低100斤粗略估算,每年至少可收穫糧食2000萬斤,相當於唐軍人均400斤。再算上疏勒、伊吾等屯墾區,當時西域的農業足以保障駐軍衣食無憂。

據宋代《太平廣記》記載,天寶年間(安史之亂爆發前),敦煌地區屯田連獲豐收,除滿足戍邊軍民需求外,大批富餘糧食還經靈州(今寧夏靈武)轉輸,通過黃河順流而下,漕運至太原倉儲藏“以備關中凶年(饑荒)”,鼎盛時期西域屯田糧產量之大可見一斑。

安西四鎮是在公元792年前後陸續陷落的。安史之亂爆發後,驚慌失措的唐廷從四面八方急調人馬征討叛軍,當時遠在5000裡以外、負責鎮守西域的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接到靈武即位的唐肅宗詔令後,也立即選拔出1.5萬餘精兵,在至德年間(公元756至758年)分3批開赴關內參戰。

與此同時,由於河西、隴右駐軍大多回師平叛,導致上述防區兵力空虛,與唐帝國長期為敵的吐蕃趁機蠶食,短短兩三年時間就攻陷唐朝數十州,以至於鳳翔(今陝西鳳翔)以西、鄶州(今陝西彬縣)以北的唐朝版圖幾乎全部淪陷,吐蕃兵鋒距長安城最近還不到300裡,大唐國防形勢空前嚴峻,也由此拉開了西域唐軍在與內地(中央政權)長期失聯、孤立無援的困境下堅守唐土30餘載艱苦歷程的序幕。

總體來說,安史之亂後唐軍在西域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是公元760至766年,隨著2任河巳西副元帥(主管河西,兼管北庭與安西)楊志烈、楊休明先後死去,河西、北庭、安西3道聯防制度逐漸解體,這一時期吐蕃侵攻、唐軍內訌,西域局勢持續動盪。

第2階段是公元767至786年,在爾朱氏、李元忠(原名曹令忠)、郭昕(大唐名將郭子儀的侄子)等愛國將領主持下,西域社會、經濟秩序逐漸安定,軍心士氣得以恢復,同時唐軍還結好回鶻、沙陀共抗吐蕃,從而維持了長達20年的相對和平時期。

第3階段是公元786至792年,吐蕃趁李元忠等老將紛紛故去之際,出兵猛攻沙陀、回鶻,使西域唐軍頓失外援。雖然這之後回鶻也曾派兵馳救,終究沒能挽救危局。公元790年,北庭失陷。2年後,以西州被吐蕃攻佔為標誌,唐朝勢力基本從西域退出。

那麼,在30多年時間裡,除了回鶻等盟友力挺外,西域唐軍又做了哪些努力來苦撐危局、長期抗敵呢?

與坊間流傳的“安史之亂後西域唐軍兵力空虛”一說正相反,當時唐朝負責鎮守西北邊疆的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下轄兵力(漢兵+番兵)少說也有6萬至7萬人,即便抽走1.5萬精銳參與平叛,留守部隊仍超過5萬之眾,而且戰鬥力同樣十分強悍。

據敦煌出土文書記載,直到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年),安西4鎮唐軍仍堪稱“驍雄”,部隊列陣後如“排風驟進”,而類似文字在描述安西名將李嗣業的史料中也能看到——史載,李嗣業身先士卒,帶領安西軍陌刀隊“如牆而進”所向披靡,殺得安祿山叛軍“人馬俱碎”大敗而歸。可見,即便孤軍浴血數載後,西域唐軍依然戰力不減當年。

需要指出一點,雖然不少文學作品極力渲染“白髮兵守孤城”的蒼涼悲壯,但實際上安史之亂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西域唐軍雖不乏服役多年、百戰餘生的“蒼首兵”,但普通士卒還是有正常新老交替的,部隊也以青壯年為主。否則的話,光靠一幫大叔甚至老爺子(平均年齡40至50歲),顯然無法抗擊強敵那麼久。當然,老兵的寶貴實戰經驗和“傳幫帶”示範作用,也不容小覷。

那麼,在治下人口不過百萬的西域,唐軍如何補充兵力缺口呢?首先是“子承父業”。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廷下達敕令,允許並鼓勵士卒攜家屬戍邊,還給予田宅獎勵。

從時間來看,公元760年與內地交通被吐蕃切斷之際,西域軍戶已繁衍生息20多年,人口想必增加不少,且很多孩子已成年(按唐制規定,男子16歲服雜役,21歲服兵役),這些新生代給守軍補充了大量新鮮血液,並構成了之後西域唐軍的中堅力量。

除漢人外,當地效忠大唐的少數民族健兒(番兵)踴躍入伍報效,也使得西域唐軍兵力規模沒有隨著時間推移很快衰減。據考證,2大都護府所轄軍隊中,番兵比例能佔到30%至40%。

而在富有傳奇色彩的安西4鎮末任節度使郭昕上位前,坐鎮北庭的曹令忠(出身“昭武九姓”的河東粟特人,後因功被唐廷賜姓改名李元忠)、主持安西軍務的爾朱氏(羯族),都是“如假包換”的胡將。恰恰是這些少數民族將領,誓死效忠唐廷,採取強有力手段穩定住了安史之亂後危機四伏、動盪不安的西域戰略大局。

由於世代戍邊,西域唐軍的鄉土觀念極重,“保衛家園”對於他們來講就是身家性命。舉個“反面例子”——公元783年參與“涇原兵變”的5000叛軍,其主體就是20多年前萬里勤王的西域唐軍餘部(很多人都是父子、叔侄)。他們對於長期逗留內地不能返鄉(西域)頗為不滿,再加上朝廷犒賞不力,結果引爆了這些“棄父母妻子”奔赴國難的老兵心中壓抑許久的怒火,最終釀成禍亂。

值得注意的是,唐帝國前期對西域的有效治理開發,也為當地唐軍長期堅守打下了較為雄厚的民心與物質基礎。史載,唐玄宗開元年間,僅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直轄的屯田面積就達20萬畝,按畝產最低100斤粗略估算,每年至少可收穫糧食2000萬斤,相當於唐軍人均400斤。再算上疏勒、伊吾等屯墾區,當時西域的農業足以保障駐軍衣食無憂。

據宋代《太平廣記》記載,天寶年間(安史之亂爆發前),敦煌地區屯田連獲豐收,除滿足戍邊軍民需求外,大批富餘糧食還經靈州(今寧夏靈武)轉輸,通過黃河順流而下,漕運至太原倉儲藏“以備關中凶年(饑荒)”,鼎盛時期西域屯田糧產量之大可見一斑。

同時,唐帝國在西域修橋鋪路、佈設驛站/驛館體系(沿交通幹線和重要支線,每隔30裡建一處驛館或驛站),再加上強大駐軍沿途護衛、都護府平息各部族矛盾,很快扭轉了西突厥為害以來的凋敝狀態,使西域商旅往來與物資流通很快復甦,絲綢之路也比以往更加繁榮。

西域唐軍還自力更生鑄造錢幣以充軍資。從上世紀90年代新疆庫車(古稱龜茲,是安西都護府所在地)考古發掘出的大曆元寶、建中通寶等唐代錢幣來看,當時唐軍鑄幣數量很大、流通範圍也很廣,他們利用山區質地優良的銅鐵礦藏和龜茲高超的冶鑄技術,採用唐代宗年號“大曆”並仿照開元通寶的式樣,鑄造了“大曆元寶”。

由於和內地音信不通,直到公元781年安西守軍才經“回鶻道”與唐廷恢復聯繫,並得知唐德宗繼位並改元“建中”,遂又新鑄“建中通寶”。不過,此時西域戰局已逐漸變得對唐軍不利,因形勢所迫、物資匱乏,出土的建中通寶普遍鑄造得比大曆元寶粗劣。

另外,西域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也無形中助了唐軍一臂之力。雖然吐蕃整體實力遠超安西、北庭,但在西北戰區卻難得施展,大大延遲了其進軍步伐。西域和中原不同,這裡的宜居地和農耕區都環繞分佈於塔里木盆地邊緣的大大小小100多個綠洲內,依靠高山融雪灌溉、生存。

安西四鎮是在公元792年前後陸續陷落的。安史之亂爆發後,驚慌失措的唐廷從四面八方急調人馬征討叛軍,當時遠在5000裡以外、負責鎮守西域的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接到靈武即位的唐肅宗詔令後,也立即選拔出1.5萬餘精兵,在至德年間(公元756至758年)分3批開赴關內參戰。

與此同時,由於河西、隴右駐軍大多回師平叛,導致上述防區兵力空虛,與唐帝國長期為敵的吐蕃趁機蠶食,短短兩三年時間就攻陷唐朝數十州,以至於鳳翔(今陝西鳳翔)以西、鄶州(今陝西彬縣)以北的唐朝版圖幾乎全部淪陷,吐蕃兵鋒距長安城最近還不到300裡,大唐國防形勢空前嚴峻,也由此拉開了西域唐軍在與內地(中央政權)長期失聯、孤立無援的困境下堅守唐土30餘載艱苦歷程的序幕。

總體來說,安史之亂後唐軍在西域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是公元760至766年,隨著2任河巳西副元帥(主管河西,兼管北庭與安西)楊志烈、楊休明先後死去,河西、北庭、安西3道聯防制度逐漸解體,這一時期吐蕃侵攻、唐軍內訌,西域局勢持續動盪。

第2階段是公元767至786年,在爾朱氏、李元忠(原名曹令忠)、郭昕(大唐名將郭子儀的侄子)等愛國將領主持下,西域社會、經濟秩序逐漸安定,軍心士氣得以恢復,同時唐軍還結好回鶻、沙陀共抗吐蕃,從而維持了長達20年的相對和平時期。

第3階段是公元786至792年,吐蕃趁李元忠等老將紛紛故去之際,出兵猛攻沙陀、回鶻,使西域唐軍頓失外援。雖然這之後回鶻也曾派兵馳救,終究沒能挽救危局。公元790年,北庭失陷。2年後,以西州被吐蕃攻佔為標誌,唐朝勢力基本從西域退出。

那麼,在30多年時間裡,除了回鶻等盟友力挺外,西域唐軍又做了哪些努力來苦撐危局、長期抗敵呢?

與坊間流傳的“安史之亂後西域唐軍兵力空虛”一說正相反,當時唐朝負責鎮守西北邊疆的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下轄兵力(漢兵+番兵)少說也有6萬至7萬人,即便抽走1.5萬精銳參與平叛,留守部隊仍超過5萬之眾,而且戰鬥力同樣十分強悍。

據敦煌出土文書記載,直到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年),安西4鎮唐軍仍堪稱“驍雄”,部隊列陣後如“排風驟進”,而類似文字在描述安西名將李嗣業的史料中也能看到——史載,李嗣業身先士卒,帶領安西軍陌刀隊“如牆而進”所向披靡,殺得安祿山叛軍“人馬俱碎”大敗而歸。可見,即便孤軍浴血數載後,西域唐軍依然戰力不減當年。

需要指出一點,雖然不少文學作品極力渲染“白髮兵守孤城”的蒼涼悲壯,但實際上安史之亂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西域唐軍雖不乏服役多年、百戰餘生的“蒼首兵”,但普通士卒還是有正常新老交替的,部隊也以青壯年為主。否則的話,光靠一幫大叔甚至老爺子(平均年齡40至50歲),顯然無法抗擊強敵那麼久。當然,老兵的寶貴實戰經驗和“傳幫帶”示範作用,也不容小覷。

那麼,在治下人口不過百萬的西域,唐軍如何補充兵力缺口呢?首先是“子承父業”。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廷下達敕令,允許並鼓勵士卒攜家屬戍邊,還給予田宅獎勵。

從時間來看,公元760年與內地交通被吐蕃切斷之際,西域軍戶已繁衍生息20多年,人口想必增加不少,且很多孩子已成年(按唐制規定,男子16歲服雜役,21歲服兵役),這些新生代給守軍補充了大量新鮮血液,並構成了之後西域唐軍的中堅力量。

除漢人外,當地效忠大唐的少數民族健兒(番兵)踴躍入伍報效,也使得西域唐軍兵力規模沒有隨著時間推移很快衰減。據考證,2大都護府所轄軍隊中,番兵比例能佔到30%至40%。

而在富有傳奇色彩的安西4鎮末任節度使郭昕上位前,坐鎮北庭的曹令忠(出身“昭武九姓”的河東粟特人,後因功被唐廷賜姓改名李元忠)、主持安西軍務的爾朱氏(羯族),都是“如假包換”的胡將。恰恰是這些少數民族將領,誓死效忠唐廷,採取強有力手段穩定住了安史之亂後危機四伏、動盪不安的西域戰略大局。

由於世代戍邊,西域唐軍的鄉土觀念極重,“保衛家園”對於他們來講就是身家性命。舉個“反面例子”——公元783年參與“涇原兵變”的5000叛軍,其主體就是20多年前萬里勤王的西域唐軍餘部(很多人都是父子、叔侄)。他們對於長期逗留內地不能返鄉(西域)頗為不滿,再加上朝廷犒賞不力,結果引爆了這些“棄父母妻子”奔赴國難的老兵心中壓抑許久的怒火,最終釀成禍亂。

值得注意的是,唐帝國前期對西域的有效治理開發,也為當地唐軍長期堅守打下了較為雄厚的民心與物質基礎。史載,唐玄宗開元年間,僅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直轄的屯田面積就達20萬畝,按畝產最低100斤粗略估算,每年至少可收穫糧食2000萬斤,相當於唐軍人均400斤。再算上疏勒、伊吾等屯墾區,當時西域的農業足以保障駐軍衣食無憂。

據宋代《太平廣記》記載,天寶年間(安史之亂爆發前),敦煌地區屯田連獲豐收,除滿足戍邊軍民需求外,大批富餘糧食還經靈州(今寧夏靈武)轉輸,通過黃河順流而下,漕運至太原倉儲藏“以備關中凶年(饑荒)”,鼎盛時期西域屯田糧產量之大可見一斑。

同時,唐帝國在西域修橋鋪路、佈設驛站/驛館體系(沿交通幹線和重要支線,每隔30裡建一處驛館或驛站),再加上強大駐軍沿途護衛、都護府平息各部族矛盾,很快扭轉了西突厥為害以來的凋敝狀態,使西域商旅往來與物資流通很快復甦,絲綢之路也比以往更加繁榮。

西域唐軍還自力更生鑄造錢幣以充軍資。從上世紀90年代新疆庫車(古稱龜茲,是安西都護府所在地)考古發掘出的大曆元寶、建中通寶等唐代錢幣來看,當時唐軍鑄幣數量很大、流通範圍也很廣,他們利用山區質地優良的銅鐵礦藏和龜茲高超的冶鑄技術,採用唐代宗年號“大曆”並仿照開元通寶的式樣,鑄造了“大曆元寶”。

由於和內地音信不通,直到公元781年安西守軍才經“回鶻道”與唐廷恢復聯繫,並得知唐德宗繼位並改元“建中”,遂又新鑄“建中通寶”。不過,此時西域戰局已逐漸變得對唐軍不利,因形勢所迫、物資匱乏,出土的建中通寶普遍鑄造得比大曆元寶粗劣。

另外,西域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也無形中助了唐軍一臂之力。雖然吐蕃整體實力遠超安西、北庭,但在西北戰區卻難得施展,大大延遲了其進軍步伐。西域和中原不同,這裡的宜居地和農耕區都環繞分佈於塔里木盆地邊緣的大大小小100多個綠洲內,依靠高山融雪灌溉、生存。

唐軍只要守住這些綠洲城邦或要塞,就能有效削弱、威脅吐蕃大軍的漫長補給線。而且,吐蕃士卒遠離高原,進入海拔較低、多幹熱風沙而少水草的沙漠瀚海,人馬難免水土不服,這同樣會嚴重影響其戰鬥力。

也正是從這個角度來講,吐蕃人爭奪西域的過程之所以如此漫長(超過120年),與其對外界環境(特別是西域戰區)的適應、熟悉程度不斷加深有直接關聯。

相關史料同樣印證了西域戰局的演變——據《舊唐書》記載,“貞元二年(公元786年),伊西北庭節度使李元忠卒”。以此為轉折點,吐蕃對西域的攻勢驟然提速。同年,唐朝在河西的最後一個據點沙州(敦煌)陷落,吐蕃由此開始將主力轉向西線,發起了針對北庭、安西2大都護府的全面進攻。

隨著公元792年吐蕃陸續攻陷西州、于闐、疏勒、安西等孤立城池,西域唐軍最終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而再此後史料中出現的西域爭奪戰,主角其實已經變成了相互爭雄的吐蕃與回鶻。

安西四鎮是在公元792年前後陸續陷落的。安史之亂爆發後,驚慌失措的唐廷從四面八方急調人馬征討叛軍,當時遠在5000裡以外、負責鎮守西域的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接到靈武即位的唐肅宗詔令後,也立即選拔出1.5萬餘精兵,在至德年間(公元756至758年)分3批開赴關內參戰。

與此同時,由於河西、隴右駐軍大多回師平叛,導致上述防區兵力空虛,與唐帝國長期為敵的吐蕃趁機蠶食,短短兩三年時間就攻陷唐朝數十州,以至於鳳翔(今陝西鳳翔)以西、鄶州(今陝西彬縣)以北的唐朝版圖幾乎全部淪陷,吐蕃兵鋒距長安城最近還不到300裡,大唐國防形勢空前嚴峻,也由此拉開了西域唐軍在與內地(中央政權)長期失聯、孤立無援的困境下堅守唐土30餘載艱苦歷程的序幕。

總體來說,安史之亂後唐軍在西域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是公元760至766年,隨著2任河巳西副元帥(主管河西,兼管北庭與安西)楊志烈、楊休明先後死去,河西、北庭、安西3道聯防制度逐漸解體,這一時期吐蕃侵攻、唐軍內訌,西域局勢持續動盪。

第2階段是公元767至786年,在爾朱氏、李元忠(原名曹令忠)、郭昕(大唐名將郭子儀的侄子)等愛國將領主持下,西域社會、經濟秩序逐漸安定,軍心士氣得以恢復,同時唐軍還結好回鶻、沙陀共抗吐蕃,從而維持了長達20年的相對和平時期。

第3階段是公元786至792年,吐蕃趁李元忠等老將紛紛故去之際,出兵猛攻沙陀、回鶻,使西域唐軍頓失外援。雖然這之後回鶻也曾派兵馳救,終究沒能挽救危局。公元790年,北庭失陷。2年後,以西州被吐蕃攻佔為標誌,唐朝勢力基本從西域退出。

那麼,在30多年時間裡,除了回鶻等盟友力挺外,西域唐軍又做了哪些努力來苦撐危局、長期抗敵呢?

與坊間流傳的“安史之亂後西域唐軍兵力空虛”一說正相反,當時唐朝負責鎮守西北邊疆的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下轄兵力(漢兵+番兵)少說也有6萬至7萬人,即便抽走1.5萬精銳參與平叛,留守部隊仍超過5萬之眾,而且戰鬥力同樣十分強悍。

據敦煌出土文書記載,直到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年),安西4鎮唐軍仍堪稱“驍雄”,部隊列陣後如“排風驟進”,而類似文字在描述安西名將李嗣業的史料中也能看到——史載,李嗣業身先士卒,帶領安西軍陌刀隊“如牆而進”所向披靡,殺得安祿山叛軍“人馬俱碎”大敗而歸。可見,即便孤軍浴血數載後,西域唐軍依然戰力不減當年。

需要指出一點,雖然不少文學作品極力渲染“白髮兵守孤城”的蒼涼悲壯,但實際上安史之亂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西域唐軍雖不乏服役多年、百戰餘生的“蒼首兵”,但普通士卒還是有正常新老交替的,部隊也以青壯年為主。否則的話,光靠一幫大叔甚至老爺子(平均年齡40至50歲),顯然無法抗擊強敵那麼久。當然,老兵的寶貴實戰經驗和“傳幫帶”示範作用,也不容小覷。

那麼,在治下人口不過百萬的西域,唐軍如何補充兵力缺口呢?首先是“子承父業”。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廷下達敕令,允許並鼓勵士卒攜家屬戍邊,還給予田宅獎勵。

從時間來看,公元760年與內地交通被吐蕃切斷之際,西域軍戶已繁衍生息20多年,人口想必增加不少,且很多孩子已成年(按唐制規定,男子16歲服雜役,21歲服兵役),這些新生代給守軍補充了大量新鮮血液,並構成了之後西域唐軍的中堅力量。

除漢人外,當地效忠大唐的少數民族健兒(番兵)踴躍入伍報效,也使得西域唐軍兵力規模沒有隨著時間推移很快衰減。據考證,2大都護府所轄軍隊中,番兵比例能佔到30%至40%。

而在富有傳奇色彩的安西4鎮末任節度使郭昕上位前,坐鎮北庭的曹令忠(出身“昭武九姓”的河東粟特人,後因功被唐廷賜姓改名李元忠)、主持安西軍務的爾朱氏(羯族),都是“如假包換”的胡將。恰恰是這些少數民族將領,誓死效忠唐廷,採取強有力手段穩定住了安史之亂後危機四伏、動盪不安的西域戰略大局。

由於世代戍邊,西域唐軍的鄉土觀念極重,“保衛家園”對於他們來講就是身家性命。舉個“反面例子”——公元783年參與“涇原兵變”的5000叛軍,其主體就是20多年前萬里勤王的西域唐軍餘部(很多人都是父子、叔侄)。他們對於長期逗留內地不能返鄉(西域)頗為不滿,再加上朝廷犒賞不力,結果引爆了這些“棄父母妻子”奔赴國難的老兵心中壓抑許久的怒火,最終釀成禍亂。

值得注意的是,唐帝國前期對西域的有效治理開發,也為當地唐軍長期堅守打下了較為雄厚的民心與物質基礎。史載,唐玄宗開元年間,僅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直轄的屯田面積就達20萬畝,按畝產最低100斤粗略估算,每年至少可收穫糧食2000萬斤,相當於唐軍人均400斤。再算上疏勒、伊吾等屯墾區,當時西域的農業足以保障駐軍衣食無憂。

據宋代《太平廣記》記載,天寶年間(安史之亂爆發前),敦煌地區屯田連獲豐收,除滿足戍邊軍民需求外,大批富餘糧食還經靈州(今寧夏靈武)轉輸,通過黃河順流而下,漕運至太原倉儲藏“以備關中凶年(饑荒)”,鼎盛時期西域屯田糧產量之大可見一斑。

同時,唐帝國在西域修橋鋪路、佈設驛站/驛館體系(沿交通幹線和重要支線,每隔30裡建一處驛館或驛站),再加上強大駐軍沿途護衛、都護府平息各部族矛盾,很快扭轉了西突厥為害以來的凋敝狀態,使西域商旅往來與物資流通很快復甦,絲綢之路也比以往更加繁榮。

西域唐軍還自力更生鑄造錢幣以充軍資。從上世紀90年代新疆庫車(古稱龜茲,是安西都護府所在地)考古發掘出的大曆元寶、建中通寶等唐代錢幣來看,當時唐軍鑄幣數量很大、流通範圍也很廣,他們利用山區質地優良的銅鐵礦藏和龜茲高超的冶鑄技術,採用唐代宗年號“大曆”並仿照開元通寶的式樣,鑄造了“大曆元寶”。

由於和內地音信不通,直到公元781年安西守軍才經“回鶻道”與唐廷恢復聯繫,並得知唐德宗繼位並改元“建中”,遂又新鑄“建中通寶”。不過,此時西域戰局已逐漸變得對唐軍不利,因形勢所迫、物資匱乏,出土的建中通寶普遍鑄造得比大曆元寶粗劣。

另外,西域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也無形中助了唐軍一臂之力。雖然吐蕃整體實力遠超安西、北庭,但在西北戰區卻難得施展,大大延遲了其進軍步伐。西域和中原不同,這裡的宜居地和農耕區都環繞分佈於塔里木盆地邊緣的大大小小100多個綠洲內,依靠高山融雪灌溉、生存。

唐軍只要守住這些綠洲城邦或要塞,就能有效削弱、威脅吐蕃大軍的漫長補給線。而且,吐蕃士卒遠離高原,進入海拔較低、多幹熱風沙而少水草的沙漠瀚海,人馬難免水土不服,這同樣會嚴重影響其戰鬥力。

也正是從這個角度來講,吐蕃人爭奪西域的過程之所以如此漫長(超過120年),與其對外界環境(特別是西域戰區)的適應、熟悉程度不斷加深有直接關聯。

相關史料同樣印證了西域戰局的演變——據《舊唐書》記載,“貞元二年(公元786年),伊西北庭節度使李元忠卒”。以此為轉折點,吐蕃對西域的攻勢驟然提速。同年,唐朝在河西的最後一個據點沙州(敦煌)陷落,吐蕃由此開始將主力轉向西線,發起了針對北庭、安西2大都護府的全面進攻。

隨著公元792年吐蕃陸續攻陷西州、于闐、疏勒、安西等孤立城池,西域唐軍最終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而再此後史料中出現的西域爭奪戰,主角其實已經變成了相互爭雄的吐蕃與回鶻。

最後再多聊幾句——坊間有說法認為,敦煌出土的西州文書中曾發現“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字樣,於是據此推斷直到北庭都護府淪陷13年後,仍有唐軍堅守在西州。這一觀點雖表現了北庭唐軍將士的忠勇與拼死抗爭的悲壯,卻未必與史實相符。

首先,寫有“貞元十九年”的西州典籍並非正規的唐代軍政文書,而是一部大乘佛經,所標年號實為當時抄寫經文的僧人為記錄勘讀次數而加上的批註。

考慮到吐蕃攻佔西域後,出於鞏固統治的需要(當地佛教信徒眾多)而大大提升佛教地位(尊崇為國教),對於寺廟和僧人採取懷柔、寬容政策,以及803年前後西州在吐蕃、回鶻之間反覆易手的混亂局面,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直到吐蕃佔據西州10餘載後,當地僧人還敢私下沿用唐朝年號(回鶻當時是唐朝盟友)。

其次,公元803年爆發的西州爭奪戰,交手雙方是吐蕃與回鶻,而非臆想出來的聯手回鶻的“北庭唐軍餘部”和吐蕃。須知,西州是當時大唐在河西地區的最後據點,公元790年北庭失陷,末任節度使楊襲古帶2000餘殘軍撤到西州,與當地守軍合兵一處,應該還有數千之眾。

安西四鎮是在公元792年前後陸續陷落的。安史之亂爆發後,驚慌失措的唐廷從四面八方急調人馬征討叛軍,當時遠在5000裡以外、負責鎮守西域的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接到靈武即位的唐肅宗詔令後,也立即選拔出1.5萬餘精兵,在至德年間(公元756至758年)分3批開赴關內參戰。

與此同時,由於河西、隴右駐軍大多回師平叛,導致上述防區兵力空虛,與唐帝國長期為敵的吐蕃趁機蠶食,短短兩三年時間就攻陷唐朝數十州,以至於鳳翔(今陝西鳳翔)以西、鄶州(今陝西彬縣)以北的唐朝版圖幾乎全部淪陷,吐蕃兵鋒距長安城最近還不到300裡,大唐國防形勢空前嚴峻,也由此拉開了西域唐軍在與內地(中央政權)長期失聯、孤立無援的困境下堅守唐土30餘載艱苦歷程的序幕。

總體來說,安史之亂後唐軍在西域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是公元760至766年,隨著2任河巳西副元帥(主管河西,兼管北庭與安西)楊志烈、楊休明先後死去,河西、北庭、安西3道聯防制度逐漸解體,這一時期吐蕃侵攻、唐軍內訌,西域局勢持續動盪。

第2階段是公元767至786年,在爾朱氏、李元忠(原名曹令忠)、郭昕(大唐名將郭子儀的侄子)等愛國將領主持下,西域社會、經濟秩序逐漸安定,軍心士氣得以恢復,同時唐軍還結好回鶻、沙陀共抗吐蕃,從而維持了長達20年的相對和平時期。

第3階段是公元786至792年,吐蕃趁李元忠等老將紛紛故去之際,出兵猛攻沙陀、回鶻,使西域唐軍頓失外援。雖然這之後回鶻也曾派兵馳救,終究沒能挽救危局。公元790年,北庭失陷。2年後,以西州被吐蕃攻佔為標誌,唐朝勢力基本從西域退出。

那麼,在30多年時間裡,除了回鶻等盟友力挺外,西域唐軍又做了哪些努力來苦撐危局、長期抗敵呢?

與坊間流傳的“安史之亂後西域唐軍兵力空虛”一說正相反,當時唐朝負責鎮守西北邊疆的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下轄兵力(漢兵+番兵)少說也有6萬至7萬人,即便抽走1.5萬精銳參與平叛,留守部隊仍超過5萬之眾,而且戰鬥力同樣十分強悍。

據敦煌出土文書記載,直到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年),安西4鎮唐軍仍堪稱“驍雄”,部隊列陣後如“排風驟進”,而類似文字在描述安西名將李嗣業的史料中也能看到——史載,李嗣業身先士卒,帶領安西軍陌刀隊“如牆而進”所向披靡,殺得安祿山叛軍“人馬俱碎”大敗而歸。可見,即便孤軍浴血數載後,西域唐軍依然戰力不減當年。

需要指出一點,雖然不少文學作品極力渲染“白髮兵守孤城”的蒼涼悲壯,但實際上安史之亂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西域唐軍雖不乏服役多年、百戰餘生的“蒼首兵”,但普通士卒還是有正常新老交替的,部隊也以青壯年為主。否則的話,光靠一幫大叔甚至老爺子(平均年齡40至50歲),顯然無法抗擊強敵那麼久。當然,老兵的寶貴實戰經驗和“傳幫帶”示範作用,也不容小覷。

那麼,在治下人口不過百萬的西域,唐軍如何補充兵力缺口呢?首先是“子承父業”。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廷下達敕令,允許並鼓勵士卒攜家屬戍邊,還給予田宅獎勵。

從時間來看,公元760年與內地交通被吐蕃切斷之際,西域軍戶已繁衍生息20多年,人口想必增加不少,且很多孩子已成年(按唐制規定,男子16歲服雜役,21歲服兵役),這些新生代給守軍補充了大量新鮮血液,並構成了之後西域唐軍的中堅力量。

除漢人外,當地效忠大唐的少數民族健兒(番兵)踴躍入伍報效,也使得西域唐軍兵力規模沒有隨著時間推移很快衰減。據考證,2大都護府所轄軍隊中,番兵比例能佔到30%至40%。

而在富有傳奇色彩的安西4鎮末任節度使郭昕上位前,坐鎮北庭的曹令忠(出身“昭武九姓”的河東粟特人,後因功被唐廷賜姓改名李元忠)、主持安西軍務的爾朱氏(羯族),都是“如假包換”的胡將。恰恰是這些少數民族將領,誓死效忠唐廷,採取強有力手段穩定住了安史之亂後危機四伏、動盪不安的西域戰略大局。

由於世代戍邊,西域唐軍的鄉土觀念極重,“保衛家園”對於他們來講就是身家性命。舉個“反面例子”——公元783年參與“涇原兵變”的5000叛軍,其主體就是20多年前萬里勤王的西域唐軍餘部(很多人都是父子、叔侄)。他們對於長期逗留內地不能返鄉(西域)頗為不滿,再加上朝廷犒賞不力,結果引爆了這些“棄父母妻子”奔赴國難的老兵心中壓抑許久的怒火,最終釀成禍亂。

值得注意的是,唐帝國前期對西域的有效治理開發,也為當地唐軍長期堅守打下了較為雄厚的民心與物質基礎。史載,唐玄宗開元年間,僅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直轄的屯田面積就達20萬畝,按畝產最低100斤粗略估算,每年至少可收穫糧食2000萬斤,相當於唐軍人均400斤。再算上疏勒、伊吾等屯墾區,當時西域的農業足以保障駐軍衣食無憂。

據宋代《太平廣記》記載,天寶年間(安史之亂爆發前),敦煌地區屯田連獲豐收,除滿足戍邊軍民需求外,大批富餘糧食還經靈州(今寧夏靈武)轉輸,通過黃河順流而下,漕運至太原倉儲藏“以備關中凶年(饑荒)”,鼎盛時期西域屯田糧產量之大可見一斑。

同時,唐帝國在西域修橋鋪路、佈設驛站/驛館體系(沿交通幹線和重要支線,每隔30裡建一處驛館或驛站),再加上強大駐軍沿途護衛、都護府平息各部族矛盾,很快扭轉了西突厥為害以來的凋敝狀態,使西域商旅往來與物資流通很快復甦,絲綢之路也比以往更加繁榮。

西域唐軍還自力更生鑄造錢幣以充軍資。從上世紀90年代新疆庫車(古稱龜茲,是安西都護府所在地)考古發掘出的大曆元寶、建中通寶等唐代錢幣來看,當時唐軍鑄幣數量很大、流通範圍也很廣,他們利用山區質地優良的銅鐵礦藏和龜茲高超的冶鑄技術,採用唐代宗年號“大曆”並仿照開元通寶的式樣,鑄造了“大曆元寶”。

由於和內地音信不通,直到公元781年安西守軍才經“回鶻道”與唐廷恢復聯繫,並得知唐德宗繼位並改元“建中”,遂又新鑄“建中通寶”。不過,此時西域戰局已逐漸變得對唐軍不利,因形勢所迫、物資匱乏,出土的建中通寶普遍鑄造得比大曆元寶粗劣。

另外,西域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也無形中助了唐軍一臂之力。雖然吐蕃整體實力遠超安西、北庭,但在西北戰區卻難得施展,大大延遲了其進軍步伐。西域和中原不同,這裡的宜居地和農耕區都環繞分佈於塔里木盆地邊緣的大大小小100多個綠洲內,依靠高山融雪灌溉、生存。

唐軍只要守住這些綠洲城邦或要塞,就能有效削弱、威脅吐蕃大軍的漫長補給線。而且,吐蕃士卒遠離高原,進入海拔較低、多幹熱風沙而少水草的沙漠瀚海,人馬難免水土不服,這同樣會嚴重影響其戰鬥力。

也正是從這個角度來講,吐蕃人爭奪西域的過程之所以如此漫長(超過120年),與其對外界環境(特別是西域戰區)的適應、熟悉程度不斷加深有直接關聯。

相關史料同樣印證了西域戰局的演變——據《舊唐書》記載,“貞元二年(公元786年),伊西北庭節度使李元忠卒”。以此為轉折點,吐蕃對西域的攻勢驟然提速。同年,唐朝在河西的最後一個據點沙州(敦煌)陷落,吐蕃由此開始將主力轉向西線,發起了針對北庭、安西2大都護府的全面進攻。

隨著公元792年吐蕃陸續攻陷西州、于闐、疏勒、安西等孤立城池,西域唐軍最終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而再此後史料中出現的西域爭奪戰,主角其實已經變成了相互爭雄的吐蕃與回鶻。

最後再多聊幾句——坊間有說法認為,敦煌出土的西州文書中曾發現“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字樣,於是據此推斷直到北庭都護府淪陷13年後,仍有唐軍堅守在西州。這一觀點雖表現了北庭唐軍將士的忠勇與拼死抗爭的悲壯,卻未必與史實相符。

首先,寫有“貞元十九年”的西州典籍並非正規的唐代軍政文書,而是一部大乘佛經,所標年號實為當時抄寫經文的僧人為記錄勘讀次數而加上的批註。

考慮到吐蕃攻佔西域後,出於鞏固統治的需要(當地佛教信徒眾多)而大大提升佛教地位(尊崇為國教),對於寺廟和僧人採取懷柔、寬容政策,以及803年前後西州在吐蕃、回鶻之間反覆易手的混亂局面,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直到吐蕃佔據西州10餘載後,當地僧人還敢私下沿用唐朝年號(回鶻當時是唐朝盟友)。

其次,公元803年爆發的西州爭奪戰,交手雙方是吐蕃與回鶻,而非臆想出來的聯手回鶻的“北庭唐軍餘部”和吐蕃。須知,西州是當時大唐在河西地區的最後據點,公元790年北庭失陷,末任節度使楊襲古帶2000餘殘軍撤到西州,與當地守軍合兵一處,應該還有數千之眾。

然而,此刻西州已不可能再獲得其他唐軍支援(內地部隊過不來,安西唐軍自身難保)。當楊襲古聯絡回鶻發起的第2次北庭之戰失利後,他本人遭回鶻暗算喪生,殘部僅剩百餘人不知所終。但可以肯定,楊襲古帶走的肯定是精銳主力,西州則防禦空虛。正因為如此,公元792年,吐蕃才得以攻佔該城。

很難想象,從公元792年第一次被吐蕃攻陷到803年回鶻發兵西州,這期間還會有一支以老弱病殘為主的所謂“唐軍餘部”不僅奪回西州,並在四面被吐蕃人包圍的情況下堅持達11年之久。顯然,這樣的說法是違背常理的。

第三,吐蕃對西域的統治比較短暫,同化政策也不成功。直到唐朝滅亡(公元907年)多年後,不少西域居民仍奉唐為正朔。比如公元912至966年在位的于闐王尉遲婆跋,始終以“唐之宗屬”為榮,並將改唐朝國姓取名李聖天。這位於闐王不但與同樣尊奉唐廷的沙州歸義軍首領聯姻、結盟,還在北宋建立後主動派使節朝貢稱臣。可見,西域脫離中央政權管轄100多年後,當地心向大唐者尚如此之多,更遑論貞元十九年的那名西州僧人。

安西四鎮是在公元792年前後陸續陷落的。安史之亂爆發後,驚慌失措的唐廷從四面八方急調人馬征討叛軍,當時遠在5000裡以外、負責鎮守西域的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接到靈武即位的唐肅宗詔令後,也立即選拔出1.5萬餘精兵,在至德年間(公元756至758年)分3批開赴關內參戰。

與此同時,由於河西、隴右駐軍大多回師平叛,導致上述防區兵力空虛,與唐帝國長期為敵的吐蕃趁機蠶食,短短兩三年時間就攻陷唐朝數十州,以至於鳳翔(今陝西鳳翔)以西、鄶州(今陝西彬縣)以北的唐朝版圖幾乎全部淪陷,吐蕃兵鋒距長安城最近還不到300裡,大唐國防形勢空前嚴峻,也由此拉開了西域唐軍在與內地(中央政權)長期失聯、孤立無援的困境下堅守唐土30餘載艱苦歷程的序幕。

總體來說,安史之亂後唐軍在西域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是公元760至766年,隨著2任河巳西副元帥(主管河西,兼管北庭與安西)楊志烈、楊休明先後死去,河西、北庭、安西3道聯防制度逐漸解體,這一時期吐蕃侵攻、唐軍內訌,西域局勢持續動盪。

第2階段是公元767至786年,在爾朱氏、李元忠(原名曹令忠)、郭昕(大唐名將郭子儀的侄子)等愛國將領主持下,西域社會、經濟秩序逐漸安定,軍心士氣得以恢復,同時唐軍還結好回鶻、沙陀共抗吐蕃,從而維持了長達20年的相對和平時期。

第3階段是公元786至792年,吐蕃趁李元忠等老將紛紛故去之際,出兵猛攻沙陀、回鶻,使西域唐軍頓失外援。雖然這之後回鶻也曾派兵馳救,終究沒能挽救危局。公元790年,北庭失陷。2年後,以西州被吐蕃攻佔為標誌,唐朝勢力基本從西域退出。

那麼,在30多年時間裡,除了回鶻等盟友力挺外,西域唐軍又做了哪些努力來苦撐危局、長期抗敵呢?

與坊間流傳的“安史之亂後西域唐軍兵力空虛”一說正相反,當時唐朝負責鎮守西北邊疆的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下轄兵力(漢兵+番兵)少說也有6萬至7萬人,即便抽走1.5萬精銳參與平叛,留守部隊仍超過5萬之眾,而且戰鬥力同樣十分強悍。

據敦煌出土文書記載,直到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年),安西4鎮唐軍仍堪稱“驍雄”,部隊列陣後如“排風驟進”,而類似文字在描述安西名將李嗣業的史料中也能看到——史載,李嗣業身先士卒,帶領安西軍陌刀隊“如牆而進”所向披靡,殺得安祿山叛軍“人馬俱碎”大敗而歸。可見,即便孤軍浴血數載後,西域唐軍依然戰力不減當年。

需要指出一點,雖然不少文學作品極力渲染“白髮兵守孤城”的蒼涼悲壯,但實際上安史之亂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西域唐軍雖不乏服役多年、百戰餘生的“蒼首兵”,但普通士卒還是有正常新老交替的,部隊也以青壯年為主。否則的話,光靠一幫大叔甚至老爺子(平均年齡40至50歲),顯然無法抗擊強敵那麼久。當然,老兵的寶貴實戰經驗和“傳幫帶”示範作用,也不容小覷。

那麼,在治下人口不過百萬的西域,唐軍如何補充兵力缺口呢?首先是“子承父業”。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廷下達敕令,允許並鼓勵士卒攜家屬戍邊,還給予田宅獎勵。

從時間來看,公元760年與內地交通被吐蕃切斷之際,西域軍戶已繁衍生息20多年,人口想必增加不少,且很多孩子已成年(按唐制規定,男子16歲服雜役,21歲服兵役),這些新生代給守軍補充了大量新鮮血液,並構成了之後西域唐軍的中堅力量。

除漢人外,當地效忠大唐的少數民族健兒(番兵)踴躍入伍報效,也使得西域唐軍兵力規模沒有隨著時間推移很快衰減。據考證,2大都護府所轄軍隊中,番兵比例能佔到30%至40%。

而在富有傳奇色彩的安西4鎮末任節度使郭昕上位前,坐鎮北庭的曹令忠(出身“昭武九姓”的河東粟特人,後因功被唐廷賜姓改名李元忠)、主持安西軍務的爾朱氏(羯族),都是“如假包換”的胡將。恰恰是這些少數民族將領,誓死效忠唐廷,採取強有力手段穩定住了安史之亂後危機四伏、動盪不安的西域戰略大局。

由於世代戍邊,西域唐軍的鄉土觀念極重,“保衛家園”對於他們來講就是身家性命。舉個“反面例子”——公元783年參與“涇原兵變”的5000叛軍,其主體就是20多年前萬里勤王的西域唐軍餘部(很多人都是父子、叔侄)。他們對於長期逗留內地不能返鄉(西域)頗為不滿,再加上朝廷犒賞不力,結果引爆了這些“棄父母妻子”奔赴國難的老兵心中壓抑許久的怒火,最終釀成禍亂。

值得注意的是,唐帝國前期對西域的有效治理開發,也為當地唐軍長期堅守打下了較為雄厚的民心與物質基礎。史載,唐玄宗開元年間,僅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直轄的屯田面積就達20萬畝,按畝產最低100斤粗略估算,每年至少可收穫糧食2000萬斤,相當於唐軍人均400斤。再算上疏勒、伊吾等屯墾區,當時西域的農業足以保障駐軍衣食無憂。

據宋代《太平廣記》記載,天寶年間(安史之亂爆發前),敦煌地區屯田連獲豐收,除滿足戍邊軍民需求外,大批富餘糧食還經靈州(今寧夏靈武)轉輸,通過黃河順流而下,漕運至太原倉儲藏“以備關中凶年(饑荒)”,鼎盛時期西域屯田糧產量之大可見一斑。

同時,唐帝國在西域修橋鋪路、佈設驛站/驛館體系(沿交通幹線和重要支線,每隔30裡建一處驛館或驛站),再加上強大駐軍沿途護衛、都護府平息各部族矛盾,很快扭轉了西突厥為害以來的凋敝狀態,使西域商旅往來與物資流通很快復甦,絲綢之路也比以往更加繁榮。

西域唐軍還自力更生鑄造錢幣以充軍資。從上世紀90年代新疆庫車(古稱龜茲,是安西都護府所在地)考古發掘出的大曆元寶、建中通寶等唐代錢幣來看,當時唐軍鑄幣數量很大、流通範圍也很廣,他們利用山區質地優良的銅鐵礦藏和龜茲高超的冶鑄技術,採用唐代宗年號“大曆”並仿照開元通寶的式樣,鑄造了“大曆元寶”。

由於和內地音信不通,直到公元781年安西守軍才經“回鶻道”與唐廷恢復聯繫,並得知唐德宗繼位並改元“建中”,遂又新鑄“建中通寶”。不過,此時西域戰局已逐漸變得對唐軍不利,因形勢所迫、物資匱乏,出土的建中通寶普遍鑄造得比大曆元寶粗劣。

另外,西域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也無形中助了唐軍一臂之力。雖然吐蕃整體實力遠超安西、北庭,但在西北戰區卻難得施展,大大延遲了其進軍步伐。西域和中原不同,這裡的宜居地和農耕區都環繞分佈於塔里木盆地邊緣的大大小小100多個綠洲內,依靠高山融雪灌溉、生存。

唐軍只要守住這些綠洲城邦或要塞,就能有效削弱、威脅吐蕃大軍的漫長補給線。而且,吐蕃士卒遠離高原,進入海拔較低、多幹熱風沙而少水草的沙漠瀚海,人馬難免水土不服,這同樣會嚴重影響其戰鬥力。

也正是從這個角度來講,吐蕃人爭奪西域的過程之所以如此漫長(超過120年),與其對外界環境(特別是西域戰區)的適應、熟悉程度不斷加深有直接關聯。

相關史料同樣印證了西域戰局的演變——據《舊唐書》記載,“貞元二年(公元786年),伊西北庭節度使李元忠卒”。以此為轉折點,吐蕃對西域的攻勢驟然提速。同年,唐朝在河西的最後一個據點沙州(敦煌)陷落,吐蕃由此開始將主力轉向西線,發起了針對北庭、安西2大都護府的全面進攻。

隨著公元792年吐蕃陸續攻陷西州、于闐、疏勒、安西等孤立城池,西域唐軍最終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而再此後史料中出現的西域爭奪戰,主角其實已經變成了相互爭雄的吐蕃與回鶻。

最後再多聊幾句——坊間有說法認為,敦煌出土的西州文書中曾發現“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字樣,於是據此推斷直到北庭都護府淪陷13年後,仍有唐軍堅守在西州。這一觀點雖表現了北庭唐軍將士的忠勇與拼死抗爭的悲壯,卻未必與史實相符。

首先,寫有“貞元十九年”的西州典籍並非正規的唐代軍政文書,而是一部大乘佛經,所標年號實為當時抄寫經文的僧人為記錄勘讀次數而加上的批註。

考慮到吐蕃攻佔西域後,出於鞏固統治的需要(當地佛教信徒眾多)而大大提升佛教地位(尊崇為國教),對於寺廟和僧人採取懷柔、寬容政策,以及803年前後西州在吐蕃、回鶻之間反覆易手的混亂局面,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直到吐蕃佔據西州10餘載後,當地僧人還敢私下沿用唐朝年號(回鶻當時是唐朝盟友)。

其次,公元803年爆發的西州爭奪戰,交手雙方是吐蕃與回鶻,而非臆想出來的聯手回鶻的“北庭唐軍餘部”和吐蕃。須知,西州是當時大唐在河西地區的最後據點,公元790年北庭失陷,末任節度使楊襲古帶2000餘殘軍撤到西州,與當地守軍合兵一處,應該還有數千之眾。

然而,此刻西州已不可能再獲得其他唐軍支援(內地部隊過不來,安西唐軍自身難保)。當楊襲古聯絡回鶻發起的第2次北庭之戰失利後,他本人遭回鶻暗算喪生,殘部僅剩百餘人不知所終。但可以肯定,楊襲古帶走的肯定是精銳主力,西州則防禦空虛。正因為如此,公元792年,吐蕃才得以攻佔該城。

很難想象,從公元792年第一次被吐蕃攻陷到803年回鶻發兵西州,這期間還會有一支以老弱病殘為主的所謂“唐軍餘部”不僅奪回西州,並在四面被吐蕃人包圍的情況下堅持達11年之久。顯然,這樣的說法是違背常理的。

第三,吐蕃對西域的統治比較短暫,同化政策也不成功。直到唐朝滅亡(公元907年)多年後,不少西域居民仍奉唐為正朔。比如公元912至966年在位的于闐王尉遲婆跋,始終以“唐之宗屬”為榮,並將改唐朝國姓取名李聖天。這位於闐王不但與同樣尊奉唐廷的沙州歸義軍首領聯姻、結盟,還在北宋建立後主動派使節朝貢稱臣。可見,西域脫離中央政權管轄100多年後,當地心向大唐者尚如此之多,更遑論貞元十九年的那名西州僧人。

至於還有說法認為,堅守安西(龜茲)的唐軍直到元和三年(公元808)才最終兵敗,則主要是根據唐代詩人元稹當時所做《縛戎人》一詩進行的推測。

但問題在於,詩中提及的安西老兵明確講自己少年時代(不超過15歲)“隨父戍安西”,並見證了大唐盛世崩塌(詩曰“天寶未亂猶數載”)、河西走廊被吐蕃攻陷(詩曰“河渭瓜沙眼看沒”,此處“河渭瓜沙”均為唐代河西州名)的全過程,可見他到西域的時間最晚在公元760年,因為之後西域與內地聯絡基本中斷,再無內地戍卒開赴安西。

安西四鎮是在公元792年前後陸續陷落的。安史之亂爆發後,驚慌失措的唐廷從四面八方急調人馬征討叛軍,當時遠在5000裡以外、負責鎮守西域的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接到靈武即位的唐肅宗詔令後,也立即選拔出1.5萬餘精兵,在至德年間(公元756至758年)分3批開赴關內參戰。

與此同時,由於河西、隴右駐軍大多回師平叛,導致上述防區兵力空虛,與唐帝國長期為敵的吐蕃趁機蠶食,短短兩三年時間就攻陷唐朝數十州,以至於鳳翔(今陝西鳳翔)以西、鄶州(今陝西彬縣)以北的唐朝版圖幾乎全部淪陷,吐蕃兵鋒距長安城最近還不到300裡,大唐國防形勢空前嚴峻,也由此拉開了西域唐軍在與內地(中央政權)長期失聯、孤立無援的困境下堅守唐土30餘載艱苦歷程的序幕。

總體來說,安史之亂後唐軍在西域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是公元760至766年,隨著2任河巳西副元帥(主管河西,兼管北庭與安西)楊志烈、楊休明先後死去,河西、北庭、安西3道聯防制度逐漸解體,這一時期吐蕃侵攻、唐軍內訌,西域局勢持續動盪。

第2階段是公元767至786年,在爾朱氏、李元忠(原名曹令忠)、郭昕(大唐名將郭子儀的侄子)等愛國將領主持下,西域社會、經濟秩序逐漸安定,軍心士氣得以恢復,同時唐軍還結好回鶻、沙陀共抗吐蕃,從而維持了長達20年的相對和平時期。

第3階段是公元786至792年,吐蕃趁李元忠等老將紛紛故去之際,出兵猛攻沙陀、回鶻,使西域唐軍頓失外援。雖然這之後回鶻也曾派兵馳救,終究沒能挽救危局。公元790年,北庭失陷。2年後,以西州被吐蕃攻佔為標誌,唐朝勢力基本從西域退出。

那麼,在30多年時間裡,除了回鶻等盟友力挺外,西域唐軍又做了哪些努力來苦撐危局、長期抗敵呢?

與坊間流傳的“安史之亂後西域唐軍兵力空虛”一說正相反,當時唐朝負責鎮守西北邊疆的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下轄兵力(漢兵+番兵)少說也有6萬至7萬人,即便抽走1.5萬精銳參與平叛,留守部隊仍超過5萬之眾,而且戰鬥力同樣十分強悍。

據敦煌出土文書記載,直到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年),安西4鎮唐軍仍堪稱“驍雄”,部隊列陣後如“排風驟進”,而類似文字在描述安西名將李嗣業的史料中也能看到——史載,李嗣業身先士卒,帶領安西軍陌刀隊“如牆而進”所向披靡,殺得安祿山叛軍“人馬俱碎”大敗而歸。可見,即便孤軍浴血數載後,西域唐軍依然戰力不減當年。

需要指出一點,雖然不少文學作品極力渲染“白髮兵守孤城”的蒼涼悲壯,但實際上安史之亂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西域唐軍雖不乏服役多年、百戰餘生的“蒼首兵”,但普通士卒還是有正常新老交替的,部隊也以青壯年為主。否則的話,光靠一幫大叔甚至老爺子(平均年齡40至50歲),顯然無法抗擊強敵那麼久。當然,老兵的寶貴實戰經驗和“傳幫帶”示範作用,也不容小覷。

那麼,在治下人口不過百萬的西域,唐軍如何補充兵力缺口呢?首先是“子承父業”。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廷下達敕令,允許並鼓勵士卒攜家屬戍邊,還給予田宅獎勵。

從時間來看,公元760年與內地交通被吐蕃切斷之際,西域軍戶已繁衍生息20多年,人口想必增加不少,且很多孩子已成年(按唐制規定,男子16歲服雜役,21歲服兵役),這些新生代給守軍補充了大量新鮮血液,並構成了之後西域唐軍的中堅力量。

除漢人外,當地效忠大唐的少數民族健兒(番兵)踴躍入伍報效,也使得西域唐軍兵力規模沒有隨著時間推移很快衰減。據考證,2大都護府所轄軍隊中,番兵比例能佔到30%至40%。

而在富有傳奇色彩的安西4鎮末任節度使郭昕上位前,坐鎮北庭的曹令忠(出身“昭武九姓”的河東粟特人,後因功被唐廷賜姓改名李元忠)、主持安西軍務的爾朱氏(羯族),都是“如假包換”的胡將。恰恰是這些少數民族將領,誓死效忠唐廷,採取強有力手段穩定住了安史之亂後危機四伏、動盪不安的西域戰略大局。

由於世代戍邊,西域唐軍的鄉土觀念極重,“保衛家園”對於他們來講就是身家性命。舉個“反面例子”——公元783年參與“涇原兵變”的5000叛軍,其主體就是20多年前萬里勤王的西域唐軍餘部(很多人都是父子、叔侄)。他們對於長期逗留內地不能返鄉(西域)頗為不滿,再加上朝廷犒賞不力,結果引爆了這些“棄父母妻子”奔赴國難的老兵心中壓抑許久的怒火,最終釀成禍亂。

值得注意的是,唐帝國前期對西域的有效治理開發,也為當地唐軍長期堅守打下了較為雄厚的民心與物質基礎。史載,唐玄宗開元年間,僅安西、北庭2大都護府直轄的屯田面積就達20萬畝,按畝產最低100斤粗略估算,每年至少可收穫糧食2000萬斤,相當於唐軍人均400斤。再算上疏勒、伊吾等屯墾區,當時西域的農業足以保障駐軍衣食無憂。

據宋代《太平廣記》記載,天寶年間(安史之亂爆發前),敦煌地區屯田連獲豐收,除滿足戍邊軍民需求外,大批富餘糧食還經靈州(今寧夏靈武)轉輸,通過黃河順流而下,漕運至太原倉儲藏“以備關中凶年(饑荒)”,鼎盛時期西域屯田糧產量之大可見一斑。

同時,唐帝國在西域修橋鋪路、佈設驛站/驛館體系(沿交通幹線和重要支線,每隔30裡建一處驛館或驛站),再加上強大駐軍沿途護衛、都護府平息各部族矛盾,很快扭轉了西突厥為害以來的凋敝狀態,使西域商旅往來與物資流通很快復甦,絲綢之路也比以往更加繁榮。

西域唐軍還自力更生鑄造錢幣以充軍資。從上世紀90年代新疆庫車(古稱龜茲,是安西都護府所在地)考古發掘出的大曆元寶、建中通寶等唐代錢幣來看,當時唐軍鑄幣數量很大、流通範圍也很廣,他們利用山區質地優良的銅鐵礦藏和龜茲高超的冶鑄技術,採用唐代宗年號“大曆”並仿照開元通寶的式樣,鑄造了“大曆元寶”。

由於和內地音信不通,直到公元781年安西守軍才經“回鶻道”與唐廷恢復聯繫,並得知唐德宗繼位並改元“建中”,遂又新鑄“建中通寶”。不過,此時西域戰局已逐漸變得對唐軍不利,因形勢所迫、物資匱乏,出土的建中通寶普遍鑄造得比大曆元寶粗劣。

另外,西域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也無形中助了唐軍一臂之力。雖然吐蕃整體實力遠超安西、北庭,但在西北戰區卻難得施展,大大延遲了其進軍步伐。西域和中原不同,這裡的宜居地和農耕區都環繞分佈於塔里木盆地邊緣的大大小小100多個綠洲內,依靠高山融雪灌溉、生存。

唐軍只要守住這些綠洲城邦或要塞,就能有效削弱、威脅吐蕃大軍的漫長補給線。而且,吐蕃士卒遠離高原,進入海拔較低、多幹熱風沙而少水草的沙漠瀚海,人馬難免水土不服,這同樣會嚴重影響其戰鬥力。

也正是從這個角度來講,吐蕃人爭奪西域的過程之所以如此漫長(超過120年),與其對外界環境(特別是西域戰區)的適應、熟悉程度不斷加深有直接關聯。

相關史料同樣印證了西域戰局的演變——據《舊唐書》記載,“貞元二年(公元786年),伊西北庭節度使李元忠卒”。以此為轉折點,吐蕃對西域的攻勢驟然提速。同年,唐朝在河西的最後一個據點沙州(敦煌)陷落,吐蕃由此開始將主力轉向西線,發起了針對北庭、安西2大都護府的全面進攻。

隨著公元792年吐蕃陸續攻陷西州、于闐、疏勒、安西等孤立城池,西域唐軍最終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而再此後史料中出現的西域爭奪戰,主角其實已經變成了相互爭雄的吐蕃與回鶻。

最後再多聊幾句——坊間有說法認為,敦煌出土的西州文書中曾發現“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字樣,於是據此推斷直到北庭都護府淪陷13年後,仍有唐軍堅守在西州。這一觀點雖表現了北庭唐軍將士的忠勇與拼死抗爭的悲壯,卻未必與史實相符。

首先,寫有“貞元十九年”的西州典籍並非正規的唐代軍政文書,而是一部大乘佛經,所標年號實為當時抄寫經文的僧人為記錄勘讀次數而加上的批註。

考慮到吐蕃攻佔西域後,出於鞏固統治的需要(當地佛教信徒眾多)而大大提升佛教地位(尊崇為國教),對於寺廟和僧人採取懷柔、寬容政策,以及803年前後西州在吐蕃、回鶻之間反覆易手的混亂局面,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直到吐蕃佔據西州10餘載後,當地僧人還敢私下沿用唐朝年號(回鶻當時是唐朝盟友)。

其次,公元803年爆發的西州爭奪戰,交手雙方是吐蕃與回鶻,而非臆想出來的聯手回鶻的“北庭唐軍餘部”和吐蕃。須知,西州是當時大唐在河西地區的最後據點,公元790年北庭失陷,末任節度使楊襲古帶2000餘殘軍撤到西州,與當地守軍合兵一處,應該還有數千之眾。

然而,此刻西州已不可能再獲得其他唐軍支援(內地部隊過不來,安西唐軍自身難保)。當楊襲古聯絡回鶻發起的第2次北庭之戰失利後,他本人遭回鶻暗算喪生,殘部僅剩百餘人不知所終。但可以肯定,楊襲古帶走的肯定是精銳主力,西州則防禦空虛。正因為如此,公元792年,吐蕃才得以攻佔該城。

很難想象,從公元792年第一次被吐蕃攻陷到803年回鶻發兵西州,這期間還會有一支以老弱病殘為主的所謂“唐軍餘部”不僅奪回西州,並在四面被吐蕃人包圍的情況下堅持達11年之久。顯然,這樣的說法是違背常理的。

第三,吐蕃對西域的統治比較短暫,同化政策也不成功。直到唐朝滅亡(公元907年)多年後,不少西域居民仍奉唐為正朔。比如公元912至966年在位的于闐王尉遲婆跋,始終以“唐之宗屬”為榮,並將改唐朝國姓取名李聖天。這位於闐王不但與同樣尊奉唐廷的沙州歸義軍首領聯姻、結盟,還在北宋建立後主動派使節朝貢稱臣。可見,西域脫離中央政權管轄100多年後,當地心向大唐者尚如此之多,更遑論貞元十九年的那名西州僧人。

至於還有說法認為,堅守安西(龜茲)的唐軍直到元和三年(公元808)才最終兵敗,則主要是根據唐代詩人元稹當時所做《縛戎人》一詩進行的推測。

但問題在於,詩中提及的安西老兵明確講自己少年時代(不超過15歲)“隨父戍安西”,並見證了大唐盛世崩塌(詩曰“天寶未亂猶數載”)、河西走廊被吐蕃攻陷(詩曰“河渭瓜沙眼看沒”,此處“河渭瓜沙”均為唐代河西州名)的全過程,可見他到西域的時間最晚在公元760年,因為之後西域與內地聯絡基本中斷,再無內地戍卒開赴安西。

而安西最終被吐蕃大軍攻陷時,這名老兵仍為“少壯”——理由同樣是詩中所說的吐蕃人將俘獲的唐軍精壯掠走為奴,而將老弱砍掉腳後留下任其自生自滅(詩曰“少壯為俘頭被髡,老翁留居足多刖”),可見其被俘時年齡最多40來歲(古人超過50歲就算年老),以此推斷前者在安西生活、戍邊30年左右,這個時間段也與唐朝軍力在該地區的興衰過程基本吻合。

恰恰從這個例證來看,“西域唐軍最終堅持到公元792年前後”是比較可信的。即便如此,一支困守飛地的孤軍能獨撐危局(從760年算起)達32年之久,已堪稱軍事史上的奇蹟,足以令後人為之擊節感慨、敬佩萬分。

治愈的橙子
2019-08-30

首先,在唐朝的不同時期安西四鎮具體指哪四個鎮子稍有不同。題主問的是安史之亂後的安西四鎮,此時的四鎮指的是:于闐、焉耆、龜茲、疏勒四鎮。

先說答案,按陷落的先後順序是:于闐792年、焉耆大約在793年、龜茲794年、疏勒大約在795年。準確來講,安西四鎮的陷落是在平叛安史之亂後很久才發生的事情。(安史之亂時間:755年12月——763年2月

四鎮陷落的背景

公元755年12月爆發安史之亂,直到公元756年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靈武(寧夏)即位後,安西四鎮屬下的15000兵馬才被調到內地。

首先,在唐朝的不同時期安西四鎮具體指哪四個鎮子稍有不同。題主問的是安史之亂後的安西四鎮,此時的四鎮指的是:于闐、焉耆、龜茲、疏勒四鎮。

先說答案,按陷落的先後順序是:于闐792年、焉耆大約在793年、龜茲794年、疏勒大約在795年。準確來講,安西四鎮的陷落是在平叛安史之亂後很久才發生的事情。(安史之亂時間:755年12月——763年2月

四鎮陷落的背景

公元755年12月爆發安史之亂,直到公元756年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靈武(寧夏)即位後,安西四鎮屬下的15000兵馬才被調到內地。

當時安西四鎮總共24000兵馬,尚有9000兵馬留守,那時候四鎮雖然和唐朝朝廷中斷了聯繫,但是還沒陷落,一直在和吐蕃作戰。

四鎮陷落的具體時間順序

一、于闐

公元792年吐蕃最先佔領了于闐,之後沒過幾年,吐蕃相繼攻佔了安西其他三鎮。雖然史籍中沒有記載其他三鎮的具體陷落時間,但是歷來出土的文書中卻提供了很多材料,從中我們可以證實其他三鎮陷落的時間。

首先,在唐朝的不同時期安西四鎮具體指哪四個鎮子稍有不同。題主問的是安史之亂後的安西四鎮,此時的四鎮指的是:于闐、焉耆、龜茲、疏勒四鎮。

先說答案,按陷落的先後順序是:于闐792年、焉耆大約在793年、龜茲794年、疏勒大約在795年。準確來講,安西四鎮的陷落是在平叛安史之亂後很久才發生的事情。(安史之亂時間:755年12月——763年2月

四鎮陷落的背景

公元755年12月爆發安史之亂,直到公元756年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靈武(寧夏)即位後,安西四鎮屬下的15000兵馬才被調到內地。

當時安西四鎮總共24000兵馬,尚有9000兵馬留守,那時候四鎮雖然和唐朝朝廷中斷了聯繫,但是還沒陷落,一直在和吐蕃作戰。

四鎮陷落的具體時間順序

一、于闐

公元792年吐蕃最先佔領了于闐,之後沒過幾年,吐蕃相繼攻佔了安西其他三鎮。雖然史籍中沒有記載其他三鎮的具體陷落時間,但是歷來出土的文書中卻提供了很多材料,從中我們可以證實其他三鎮陷落的時間。

二、龜茲

根據Hedin 24號漢語于闐語雙語文書:“節度副使都督王(尉遲曜)”以及克孜爾千佛洞文書:“貞元七年”、“貞元十年”可以判定吐蕃攻陷龜茲應該是在794年

首先,在唐朝的不同時期安西四鎮具體指哪四個鎮子稍有不同。題主問的是安史之亂後的安西四鎮,此時的四鎮指的是:于闐、焉耆、龜茲、疏勒四鎮。

先說答案,按陷落的先後順序是:于闐792年、焉耆大約在793年、龜茲794年、疏勒大約在795年。準確來講,安西四鎮的陷落是在平叛安史之亂後很久才發生的事情。(安史之亂時間:755年12月——763年2月

四鎮陷落的背景

公元755年12月爆發安史之亂,直到公元756年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靈武(寧夏)即位後,安西四鎮屬下的15000兵馬才被調到內地。

當時安西四鎮總共24000兵馬,尚有9000兵馬留守,那時候四鎮雖然和唐朝朝廷中斷了聯繫,但是還沒陷落,一直在和吐蕃作戰。

四鎮陷落的具體時間順序

一、于闐

公元792年吐蕃最先佔領了于闐,之後沒過幾年,吐蕃相繼攻佔了安西其他三鎮。雖然史籍中沒有記載其他三鎮的具體陷落時間,但是歷來出土的文書中卻提供了很多材料,從中我們可以證實其他三鎮陷落的時間。

二、龜茲

根據Hedin 24號漢語于闐語雙語文書:“節度副使都督王(尉遲曜)”以及克孜爾千佛洞文書:“貞元七年”、“貞元十年”可以判定吐蕃攻陷龜茲應該是在794年

三、焉耆

其次,我們從下面的吐蕃進攻西域的路線圖可以看出,吐蕃是自南向北先攻佔于闐,然後自東向西,攻佔焉耆,隨後佔領龜茲,所以焉耆被吐蕃攻陷的時間要比龜茲早一些,大概在793年。

首先,在唐朝的不同時期安西四鎮具體指哪四個鎮子稍有不同。題主問的是安史之亂後的安西四鎮,此時的四鎮指的是:于闐、焉耆、龜茲、疏勒四鎮。

先說答案,按陷落的先後順序是:于闐792年、焉耆大約在793年、龜茲794年、疏勒大約在795年。準確來講,安西四鎮的陷落是在平叛安史之亂後很久才發生的事情。(安史之亂時間:755年12月——763年2月

四鎮陷落的背景

公元755年12月爆發安史之亂,直到公元756年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靈武(寧夏)即位後,安西四鎮屬下的15000兵馬才被調到內地。

當時安西四鎮總共24000兵馬,尚有9000兵馬留守,那時候四鎮雖然和唐朝朝廷中斷了聯繫,但是還沒陷落,一直在和吐蕃作戰。

四鎮陷落的具體時間順序

一、于闐

公元792年吐蕃最先佔領了于闐,之後沒過幾年,吐蕃相繼攻佔了安西其他三鎮。雖然史籍中沒有記載其他三鎮的具體陷落時間,但是歷來出土的文書中卻提供了很多材料,從中我們可以證實其他三鎮陷落的時間。

二、龜茲

根據Hedin 24號漢語于闐語雙語文書:“節度副使都督王(尉遲曜)”以及克孜爾千佛洞文書:“貞元七年”、“貞元十年”可以判定吐蕃攻陷龜茲應該是在794年

三、焉耆

其次,我們從下面的吐蕃進攻西域的路線圖可以看出,吐蕃是自南向北先攻佔于闐,然後自東向西,攻佔焉耆,隨後佔領龜茲,所以焉耆被吐蕃攻陷的時間要比龜茲早一些,大概在793年。四、疏勒

最後就是疏勒,史書記載795年回鶻平息自身內亂後,又從吐蕃手裡奪回安西四鎮,所以吐蕃攻陷疏勒最遲不會超過795年

以上就是安史之亂後,安西四鎮陷落的具體時間。

如果回答對您有幫助的話,還請順手點個贊呦~

首先,在唐朝的不同時期安西四鎮具體指哪四個鎮子稍有不同。題主問的是安史之亂後的安西四鎮,此時的四鎮指的是:于闐、焉耆、龜茲、疏勒四鎮。

先說答案,按陷落的先後順序是:于闐792年、焉耆大約在793年、龜茲794年、疏勒大約在795年。準確來講,安西四鎮的陷落是在平叛安史之亂後很久才發生的事情。(安史之亂時間:755年12月——763年2月

四鎮陷落的背景

公元755年12月爆發安史之亂,直到公元756年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靈武(寧夏)即位後,安西四鎮屬下的15000兵馬才被調到內地。

當時安西四鎮總共24000兵馬,尚有9000兵馬留守,那時候四鎮雖然和唐朝朝廷中斷了聯繫,但是還沒陷落,一直在和吐蕃作戰。

四鎮陷落的具體時間順序

一、于闐

公元792年吐蕃最先佔領了于闐,之後沒過幾年,吐蕃相繼攻佔了安西其他三鎮。雖然史籍中沒有記載其他三鎮的具體陷落時間,但是歷來出土的文書中卻提供了很多材料,從中我們可以證實其他三鎮陷落的時間。

二、龜茲

根據Hedin 24號漢語于闐語雙語文書:“節度副使都督王(尉遲曜)”以及克孜爾千佛洞文書:“貞元七年”、“貞元十年”可以判定吐蕃攻陷龜茲應該是在794年

三、焉耆

其次,我們從下面的吐蕃進攻西域的路線圖可以看出,吐蕃是自南向北先攻佔于闐,然後自東向西,攻佔焉耆,隨後佔領龜茲,所以焉耆被吐蕃攻陷的時間要比龜茲早一些,大概在793年。四、疏勒

最後就是疏勒,史書記載795年回鶻平息自身內亂後,又從吐蕃手裡奪回安西四鎮,所以吐蕃攻陷疏勒最遲不會超過795年

以上就是安史之亂後,安西四鎮陷落的具體時間。

如果回答對您有幫助的話,還請順手點個贊呦~


  • 參考資料:《突厥史》、王欽若《冊府元龜》、司馬光《資治通鑑》、范文瀾《中國通史》、榮新江《龍家考》、陳國燦《唐研究.安史亂後的唐二庭四鎮》,張廣達&榮新江《于闐史叢考》、《唐研究.八世紀下半至九世紀初的于闐》。
  • 部分圖片來源於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橙子,橙子會第一時間刪除,感謝大家的閱讀和監督。

清蒸历史
2019-08-29

謝邀~

安史之亂,可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唐代經歷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唐高宗李治的“永徽之治”、女皇武則天的“治宏貞觀,成為了一個國富民強的國家,到唐玄宗李隆基時期達到鼎盛。

封建經濟的急速發展,加劇了土地兼併,百姓多流亡;經過了開元年間的勤政治國,到天寶年間,唐玄宗李隆基開始了他縱情酒色的生活,重用奸臣楊國忠,獨寵貴妃楊玉環,使得唐朝最高統治內部日益腐化;安祿山為求富貴,成了楊玉環的兒子,楊國忠這等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天寶(公元742年正月—756年七月)十四年,即公元755年,安祿山、史思明造反了,史稱“安史之亂”。唐朝百姓已經幾代人沒有見過戰爭了,763年春天,安史之亂雖被平反,但七年零兩個月的戰爭帶來的空前的災難,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混亂,百姓流離失所。

安西四鎮,指唐朝前期在西北地區設置,由安西都護府統轄的四個軍鎮。唐安西四鎮在歷史上存在了一個半世紀,它們對於唐朝政府撫慰西突厥,保護中西陸上交通要道,鞏固唐的西北邊防,都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唐玄宗天寶年間,四鎮分別是:龜茲、于闐、疏、焉耆。四鎮由專設的節度使統領,任命湯嘉惠為四鎮節度使,或稱磧西節度使。當時,西域的主要外敵是大食和吐蕃。

753年前後,正是唐朝經營西域的全盛時期,安史之亂爆發後,李隆基倉皇而逃,其兒子李亨繼位,隨即調集了三支西域唐軍,此外還徵發了西域各國本地的軍隊幫助平叛,其中包括大食國,可見大食國當時並沒有趁虛而入。西域邊兵大批內調,對平定安史之亂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卻大大削弱了唐朝在西域的勢力。西域防禦能力的衰退,給吐蕃提供了入侵的時機。

吐對吐蕃而言,這時唐朝不僅僅是撤回了安西、北庭的邊兵,而且也調回了隴右、河西防備吐蕃的軍隊,入侵隴右、河西要比進攻西城便捷得多,也有利得多,於是吐蕃乘虛陸續佔領隴右﹑河西諸州,安西四鎮與朝廷的通道中斷。在這種形勢之下,西域反而得以保全,孤軍堅守了將近半個世紀之久。

763年(廣德元年)時,吐蕃軍隊已經盡陷蘭、廓、河、都、洮、岷、秦、成、渭等州,佔領了河西、隴右的大部分地區 。此後西域守軍與內地的聯繫斷絕,但仍然奉唐正朔,堅守西域。失聯5年之久的安西四鎮,於768年左右 ,又與朝廷恢復了聯繫,朝野上下對他們“忘身報國”的精神感動得“酸鼻流涕”、唐代宗下詔褒獎,並向西域唐軍通報內地情況,對守軍大加讚揚。

其實就歷代原王朝而言,經營西域不外乎內外兩方面的原因。就內部來說,控制了西域既可張揚國威,又保證了絲綢之路貿易的繁榮;就對外來說,控制了西域就可以牽制和削弱北方遊牧民族的勢力,並進而保障河西,隴右的安全,防止南、北兩個方向遊牧民族勢力的匯合。吐蕃攻陷關隴之後,西域地區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戰略意義,西域的存亡對整個唐朝邊防來說已經沒有多少實際的意義,所以西域雖有“奉國之誠“,朝廷卻因“事勢不及相恤”,不得不採取了任其自生自滅的態度。

781年,四鎮留守郭昕的表奏到達長安,朝廷又任命郭昕為四鎮節度使。

789年,中國高僧悟空回國,途經四鎮,會見了四鎮的鎮守使及四鎮節度使郭昕,說明這時安西四鎮仍為唐守。

790年,吐蕃佔據除西州外的北庭;

792年,吐蕃佔西州,完全佔領北庭,並佔領安西四鎮之一的于闐。

之後幾年,吐蕃佔據安西其他三鎮,目前還沒有資料能說明吐蕃開始佔據安西其他三鎮的確切時間。

有趣的墨子间诂
2019-08-29

建中十一年,實為貞元六年790年,因為西域唐軍不知道又換了年號了。而這一年出了大事兒,北庭唐軍中的主力部隊之一沙陀突厥投降吐蕃背叛唐軍,吐蕃人以三姓葛邏祿、白服突厥為僕從軍,聯絡沙陀突厥,共同攻陷北庭。

北庭求援於回紇,回紇大相頡於迦斯率回紇大軍馳援北庭,被吐蕃、葛邏祿、白服突厥、沙陀突厥聯軍擊潰。北庭節度使楊襲古率北庭唐軍殘餘兩千人逃到西州。

這一年秋天,回紇大相頡於迦斯對馳援北庭失利大感恥辱,於是“悉舉國兵”,徵集了五、六萬重兵再次出擊北庭。楊襲古也趁機率西州唐軍殘餘加入回紇大軍,結果又慘敗於吐蕃之手。回紇損失慘重,頡於迦斯的政治資本幾乎敗了個精光,也給後來被次相骨咄祿(回紇懷信可汗)轟下臺並篡位埋下了伏筆。

北庭之戰

戰敗後,楊襲古的兩千老人兵只剩了一百六十人。本打算再次逃回西州,然而這時候頡於迦斯卻奇怪地告訴楊襲古,表示可以讓他們走回紇道返回唐朝。

楊襲古滿懷希望地走入頡於迦斯的牙帳,卻被頡於迦斯殺害……

頡於迦斯為什麼要殺害楊襲古,史書沒有說明理由。本來是盟友,為什麼要幹這種事?我們只能懷疑,可能是頡於迦斯因為馳援北庭慘敗於吐蕃,損兵折將,幾乎賠光了自己和次相骨咄祿爭權奪利的政治資本,可能就因此石樂志了。把一肚子的憤怒,就這麼發洩在了他馳援的對象——楊襲古身上。

而那一百六十個老兵的結局,史書無載。

然而,我們能欣慰的是,這一百多個老兵,很可能在楊襲古遇害後,繼續返回西州,堅持了十幾年。敦煌文書中有來自西州的經卷文書,出現了“貞元十九年”的字樣。貞元十九年是803年,能繼續使用大唐年號,至少說明不晚於803年,西州依然在唐朝殘軍控制之下。

這可能和骨咄祿的崛起有關。

頡於迦斯慘敗之後,葛邏祿人覺得可以依靠吐蕃推翻回紇,以雪與回紇爭霸漠北失敗後被回紇人趕出漠北的恥辱。於是葛邏祿人以吐蕃為援軍,大軍直取浮圖川。葛邏祿人同時聯絡了北方的黠戛斯人,共同以吐蕃為大哥,做好了消滅回紇的大戰略。

頡幹迦斯的主力已經被吐蕃殲滅,對葛邏祿人的進攻毫無招架之力。在頡幹迦斯的主導下,回紇可汗下令將北庭周圍的所有回紇人內遷於漠北迴紇牙帳南方,幾乎要完全放棄西域了。

這時候,出身於鐵勒小部阿跌部的回紇次相骨咄祿忽然崛起,先迅速擊敗黠戛斯人,然後擊敗葛邏祿人,吐蕃在葛邏祿人戰敗後也撤回兵力。頡幹迦斯自此從史書中消失,795年回紇可汗離奇死亡,骨咄祿將回紇可汗藥羅葛王族打包送給唐朝,然後在得到唐朝支持後篡位自立,是為懷信可汗。

懷信可汗在回紇改朝換代後,回紇得以中興,在懷信可汗之後,繼位的騰裡可汗、保義可汗均在西域保持攻勢,雖然無法奪取安西,但馳援過安西唐軍,能影響半個北庭。可能因此,那一百多個老兵得以熬過最困難的幾年後,能依靠中興的回鶻繼續在西州堅持,直到他們老死後,西州的百姓主動投降了吐蕃。

畢竟,以百姓而言……更容易接受吐蕃這樣的定居政權管理,而不是遊牧政權回紇。直到幾十年之後,張議潮在沙洲起兵,黠戛斯推翻回紇後,回紇難民在僕固俊率領下投靠張議潮,然後僕固俊率回紇難民收復西州。唐朝滅亡後,僕固俊就在西州建立了高昌回鶻王國。

龜茲唐軍殘部統帥,是安西四鎮節度使郭昕。790年北庭大戰時,吐蕃兵力是從東部走甘肅、青海入疆,所以受威脅最重的是北庭。安西雖然也處境艱難,但暫時沒有致命威脅,所以劇中安西能湊錢給北庭寄“軍費”。

安西為什麼處境艱難呢,這根安西所在的地區有關。北庭有三個直轄州,伊州(哈密)、西州(吐魯番)、庭州(昌吉),都有大量編戶齊民,有漢人、龍家(吐火羅)、突厥、回紇、粟特等多民族的編戶齊民。雖然比不上內地甚至可以說對養兵的開支而言是聊勝於無,但至少都是能穩定收稅的,也能補充點兵源。而安西所在區域,基本都是軍管區和羈縻小國區域,非常零散而且沒有直轄州縣區域,沒有穩定稅收,財政完全靠內地支撐,甚至於連兵源都依靠河西隴右的漢人士兵輪戍,當地的兵源極端不穩定,斷絕交通後,基本和等死無異。雖然當地的小國都很支持唐朝,但這裡是小國林立,一盤散沙,合起來都不是吐蕃的對手,更何況還都非常零散,這就使得力量根本無法得到有效整合。(題外話就是,吐蕃衰落後,南疆人也開始相應歸義軍起義,但只有于闐一國復國,于闐得以整合半個安西區域,才有了驅逐吐蕃、和喀喇汗王朝較力的能力)

在吐蕃和回紇爭奪北庭幾次後,尤其是回紇改朝換代後,懷信可汗、騰裡可汗、保義可汗均為英主,吐蕃無力全吞離回紇非常近的北庭。於是吐蕃轉而開始吞併只有唐軍殘餘和零散小國的安西,安西也得到了幾次回紇救援,但回紇救援安西明顯不如北庭賣力,畢竟回紇根基在外蒙,離北庭近,離安西遠。

於是在808年,正好是回紇騰裡可汗過世的那一年,吐蕃趁回紇國喪無暇救援安西之時,攻下了龜茲,安西唐軍殘餘至此完結。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騰裡可汗可能援助了龜茲,可能戰死於吐蕃或者僕從吐蕃的葛邏祿人之手了,畢竟騰裡可汗也死在808年。而騰裡可汗之後,保義可汗瘋狂地往安西方向進攻,甚至一度打穿安西直到費爾干納,但保義可汗卻打完就走,並沒有經營安西的意思,很可能是給騰裡可汗報仇去了。

小迷漫流浪记
2019-08-28

泱泱大唐,文治武功冠絕後世。大唐中期雖然自安史之亂後就開始走下坡路,卻也竭力維持著天朝的體面。公元848年,對於大唐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一年。安史之亂後,吐蕃侵佔河西走廊,安西四鎮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接連淪陷的。時人絕想不到,河西走廊被搶走百年後,竟然還有義民起兵歸順大唐。

泱泱大唐,文治武功冠絕後世。大唐中期雖然自安史之亂後就開始走下坡路,卻也竭力維持著天朝的體面。公元848年,對於大唐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一年。安史之亂後,吐蕃侵佔河西走廊,安西四鎮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接連淪陷的。時人絕想不到,河西走廊被搶走百年後,竟然還有義民起兵歸順大唐。

大唐民風剽悍,甘肅即使被吐蕃霸佔了一百年,百姓的起義卻從未斷絕。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身處吐蕃的漢人處境十分危險。加之吐蕃的民族歧視,甘肅的漢人時刻想著歸順大唐。公元799年,吐蕃漢人的悲慘處境有了轉機。這一年,張議潮出生在甘肅的世族之家,安史之亂前,張氏一族就世代為將,門庭顯赫,其父又官至吐蕃的工部尚書,權勢極重。張議潮雖是尚書的公子,卻和當時大多數漢人一樣,時刻想著重回大唐。在他成長的那些年,正是吐蕃在甘肅統治日益穩固的時代。張議潮少年時代目睹了太多吐蕃欺壓漢人的舊例,這一切都成了促使他歸順的誘因。

泱泱大唐,文治武功冠絕後世。大唐中期雖然自安史之亂後就開始走下坡路,卻也竭力維持著天朝的體面。公元848年,對於大唐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一年。安史之亂後,吐蕃侵佔河西走廊,安西四鎮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接連淪陷的。時人絕想不到,河西走廊被搶走百年後,竟然還有義民起兵歸順大唐。

大唐民風剽悍,甘肅即使被吐蕃霸佔了一百年,百姓的起義卻從未斷絕。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身處吐蕃的漢人處境十分危險。加之吐蕃的民族歧視,甘肅的漢人時刻想著歸順大唐。公元799年,吐蕃漢人的悲慘處境有了轉機。這一年,張議潮出生在甘肅的世族之家,安史之亂前,張氏一族就世代為將,門庭顯赫,其父又官至吐蕃的工部尚書,權勢極重。張議潮雖是尚書的公子,卻和當時大多數漢人一樣,時刻想著重回大唐。在他成長的那些年,正是吐蕃在甘肅統治日益穩固的時代。張議潮少年時代目睹了太多吐蕃欺壓漢人的舊例,這一切都成了促使他歸順的誘因。

為此,張議潮極力拓展他的勢力,為日後的起義做準備。經過多年準備,張議潮有感時機已到,趕走吐蕃守軍,率部起義。因為事發突然,吐蕃尚來不及反應,張議潮就這樣豎起了反抗的大旗。張議潮有感安西四鎮因無軍事援助而敗亡的舊事, 主政伊始,張議潮就組織了好幾波使者聯繫大唐朝廷。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終於有一支使團抵達了長安。當大明宮中的皇帝百官們聽說被吐蕃侵佔百年之久的河西竟然還有心念大唐的義民,都被張議潮等人所感動。

泱泱大唐,文治武功冠絕後世。大唐中期雖然自安史之亂後就開始走下坡路,卻也竭力維持著天朝的體面。公元848年,對於大唐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一年。安史之亂後,吐蕃侵佔河西走廊,安西四鎮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接連淪陷的。時人絕想不到,河西走廊被搶走百年後,竟然還有義民起兵歸順大唐。

大唐民風剽悍,甘肅即使被吐蕃霸佔了一百年,百姓的起義卻從未斷絕。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身處吐蕃的漢人處境十分危險。加之吐蕃的民族歧視,甘肅的漢人時刻想著歸順大唐。公元799年,吐蕃漢人的悲慘處境有了轉機。這一年,張議潮出生在甘肅的世族之家,安史之亂前,張氏一族就世代為將,門庭顯赫,其父又官至吐蕃的工部尚書,權勢極重。張議潮雖是尚書的公子,卻和當時大多數漢人一樣,時刻想著重回大唐。在他成長的那些年,正是吐蕃在甘肅統治日益穩固的時代。張議潮少年時代目睹了太多吐蕃欺壓漢人的舊例,這一切都成了促使他歸順的誘因。

為此,張議潮極力拓展他的勢力,為日後的起義做準備。經過多年準備,張議潮有感時機已到,趕走吐蕃守軍,率部起義。因為事發突然,吐蕃尚來不及反應,張議潮就這樣豎起了反抗的大旗。張議潮有感安西四鎮因無軍事援助而敗亡的舊事, 主政伊始,張議潮就組織了好幾波使者聯繫大唐朝廷。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終於有一支使團抵達了長安。當大明宮中的皇帝百官們聽說被吐蕃侵佔百年之久的河西竟然還有心念大唐的義民,都被張議潮等人所感動。

使團從中原帶來了朝廷加封張議潮等義民的聖旨,義民們連續收復失地,河西走廊再一次回到了大唐的手裡。張議潮收復甘肅全境後並不居功自矜,即刻派親信把甘肅的地圖、戶籍呈送給大唐皇帝。吐蕃自然不甘心失去統治了近百年的河西走廊,張議潮部作為唐軍主力和吐蕃軍隊在涼州打了幾十年的拉鋸戰。公元866年,歸義軍所部陸續為大唐收復了北庭都護府等地。在張議潮的持續打擊下,威風一時的吐蕃帝國日漸衰弱,再也沒有資格對大唐產生威脅。

泱泱大唐,文治武功冠絕後世。大唐中期雖然自安史之亂後就開始走下坡路,卻也竭力維持著天朝的體面。公元848年,對於大唐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一年。安史之亂後,吐蕃侵佔河西走廊,安西四鎮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接連淪陷的。時人絕想不到,河西走廊被搶走百年後,竟然還有義民起兵歸順大唐。

大唐民風剽悍,甘肅即使被吐蕃霸佔了一百年,百姓的起義卻從未斷絕。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身處吐蕃的漢人處境十分危險。加之吐蕃的民族歧視,甘肅的漢人時刻想著歸順大唐。公元799年,吐蕃漢人的悲慘處境有了轉機。這一年,張議潮出生在甘肅的世族之家,安史之亂前,張氏一族就世代為將,門庭顯赫,其父又官至吐蕃的工部尚書,權勢極重。張議潮雖是尚書的公子,卻和當時大多數漢人一樣,時刻想著重回大唐。在他成長的那些年,正是吐蕃在甘肅統治日益穩固的時代。張議潮少年時代目睹了太多吐蕃欺壓漢人的舊例,這一切都成了促使他歸順的誘因。

為此,張議潮極力拓展他的勢力,為日後的起義做準備。經過多年準備,張議潮有感時機已到,趕走吐蕃守軍,率部起義。因為事發突然,吐蕃尚來不及反應,張議潮就這樣豎起了反抗的大旗。張議潮有感安西四鎮因無軍事援助而敗亡的舊事, 主政伊始,張議潮就組織了好幾波使者聯繫大唐朝廷。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終於有一支使團抵達了長安。當大明宮中的皇帝百官們聽說被吐蕃侵佔百年之久的河西竟然還有心念大唐的義民,都被張議潮等人所感動。

使團從中原帶來了朝廷加封張議潮等義民的聖旨,義民們連續收復失地,河西走廊再一次回到了大唐的手裡。張議潮收復甘肅全境後並不居功自矜,即刻派親信把甘肅的地圖、戶籍呈送給大唐皇帝。吐蕃自然不甘心失去統治了近百年的河西走廊,張議潮部作為唐軍主力和吐蕃軍隊在涼州打了幾十年的拉鋸戰。公元866年,歸義軍所部陸續為大唐收復了北庭都護府等地。在張議潮的持續打擊下,威風一時的吐蕃帝國日漸衰弱,再也沒有資格對大唐產生威脅。

張議潮和同時期挾權自重的節度使們相比,簡直是上天賜給大唐的福星。收復甘肅伊始,張議潮就毫不猶豫的把軍政大權都交給了朝廷。公元867年,為了打消朝廷的疑慮,不顧老邁之軀親赴長安做人質。讓筆者神嚮往之的是,彼時的大唐自安史之亂已有百年,距離壽終正寢也不過五十年,宦官權臣當政的大唐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即使在這樣情況下,陌刀卻又一次在張議潮的歸義軍中鑄造了屬於唐騎的榮耀,掃平了混亂不堪的大唐邊境。他是一個應該被後人銘記的民族英雄。參考資料:《中國通史》、《舊五代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