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10 個回答
指尖教育帝国
2019-05-08

對於多年來從事中學教學的小徐老師來說,每次考試無論大考小考,老師都會和學生同時做試卷,做完試卷並自己評閱,找出出錯點,解析錯誤原因。

我相信,不僅是小徐老師,絕大多數老師都和小徐老師一樣,在學生考試時會將考試的題目認真做一遍,以便真切的瞭解每個題的解題思路,並思考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步,這樣在講題時才能給學生講明白。

由此看來,真正在一線教書的老師根本不怕與學生同時考試,只是有科目差異,因為不同的科目教學方法是不一樣的,對有些科目而言,會做題的老師不一定會教書,但會教書的老師一定會教做題方法。

一、對數、理、化老師而言,從來都是解題高手,因為多年來此類老師專精於一科,做過歷年試題,因此瞭解各種各樣的出題套路,所以解題速度又快,方法又多,正確率接近100%。

對數、理、化老師而言,很多老師不做題就沒法講題,特別是對畢業班的老師而言,為了節約畢業班學生們的時間,提高講題速度和精度,絕對不會到班上現看題現做現講,大多都要自己先做一遍題,瞭解了每個題的考查知識點,理順解題思路,才會給學生講。所以這類老師每天的備課任務就是做題,做題,每年不知要做多少題,所以他們完全不用怕和學生一起考試,並電腦閱卷,公佈成績。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二、對英語老師而言,主要考查英語單詞的熟練程度和文章的理解能力,對多年從教的英語老師而言,因為他們的詞彙量更大,閱讀英語文章的量大,因此對他們而言和學生一樣考英語試題,絕對是小菜一碟。

三、對語文老師而言,主要考查基礎知識積累、閱讀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等。

1、對基礎知識的積累,老師絕不比學生差,因為老師每天要給學生講這些東西。

2、閱讀理解能力方面,因閱歷比學生豐富,考點比學生更加精通,答題也會更加規範,得分率絕不會低於學生。

3、對作文而言,很多老師在講作文時就設定各種各樣的生活場景,挖掘生活中不同的題材,並引導學生突出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一個好的作文老師,一定是一個能出口成章的老師,因此寫作文也絕不在話下。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四、對政治老師而言,政治一方面考知識的牽移能力,另一方面考材料的分析判斷能力。而對材料的正確分析判斷,則決定著做題時要牽移哪方面的知識點,也因此決定著做題的正確與否。

對政治老師而言,在講課時更注重對學生思路的引導,而不注重對知識點的記憶,因此很多老師只知識這個題應該答哪些方面的知識,但要他們準確寫下書上的原話,確是有難度的。這也是多年來,很多地方政治要求開卷考試的原因之一。

因此,讓政治老師考政治,選擇題的正確率應該是100%,但對材料分析題,他們有可能可以順利寫下每道題的答題角度,但是如果要求他們寫下每個知識點的原話來,則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如果閉卷考試的話,政治老師可能不能保證考試得分100%,但是也不會比好學生差多少。

五、對於史、地、生老師而言,完全考查書上的知識準確遷移能力,如果是專業教這一科的老師的話,因多年來的知識積累,應該比學生記得更清楚,因此在考試時和同學做同一張試卷,同時電腦判分,並公佈成績也沒問題。

我們學校的老師每次大型考試,同科的老師總要把試卷認真的做一遍,共同訂正答案,看看答案有沒有錯誤,好及時更正過來。這足以說明老師的實力比答案更厲害。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學校根本不用要求老師和學生同時考試,而每個老師確是這樣做的,至於同時電腦判卷,並公佈成績,有真才實學的老師也不會害怕。但是考試成績好的老師一定能教出成績優秀的學生嗎?

小徐老師憑多年的教學經驗,可以明確告訴大家,做題能力好絕不等於教學成績好,因為教學考查的不僅是做題能力,還有組織課堂的能力,把握教學內容重點、難點的能力,打開學生思路的能力,還有講課風格學生是否喜聞樂見的能力等等。由此可見,僅憑強制老師和學生一起考試,並公佈老師分數的方法,來提高老師的教學成績,是片面的,不現實的,也是不懂教學的表現。

晓行致良知
2019-05-10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師生同考,純屬瞎搞!

我剛上班的時候,教育局曾經這樣要求過。期末考試考到哪一科,哪一科的老師就集中到教育局同時開考,不過現場真是笑料百出。

我是剛畢業,久經考場,年輕手快,刷刷答題。旁邊有一位老教師,估計都快退休了,來時就已經開考5分鐘了,坐下後,不忙著做題,先掏出老花鏡來,找了半天才寫上名字,又從手提袋裡拿出一個水杯,擰開蓋,從懷裡掏出一包茶葉倒進水杯,然後問監考的年輕老師:小王,哪裡有熱水?等他老人家忙活完,我都做了一半了。

旁邊一位老教師看來實在憋不住了,掏出煙來點上,剛抽了兩口,監考老師走過來小聲和他交流了一下。他無奈的掐滅了煙,又左顧右盼起來。看到我做得快,說:一會兒做完了借給我抄一下。引起周邊一陣鬨堂大笑。

事後我打聽得知,這兩位老教師想當年可是風雲人物,帶出來的優秀學生數不勝數,自己的教學生涯也非常輝煌,在當地無人不知。可是現在年齡大了,讓他坐在考場裡限時考試,也真是難為他老人家了。

師生同考,僅此一次,以後我再也沒有參加過。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為什麼師生同考的操作被老師普遍吐槽,大多數無疾而終呢?

首先就是不懂教育規律,不切實際,沒弄明白教學和考試是兩碼事。

設計這種操作的管理者至少是個教育的門外漢,他根本就不懂教學和考試是兩碼事。

教學側重於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考試側重於考查對知識和技能的運用,而且有嚴格的格式規範和時間要求。教得好不一定考得好,教的好到考得好之間還有一個考試訓隔著。

老教師對知識的理解肯定沒問題,講起來也頭頭是道,但是要是考試檢測一下,大多數及格都難,因為讀題慢,寫字慢,算不對,不規範,做不完。

如果按這個辦法,我肯定是想當年的優秀教師了,但實際是我初出茅廬,連基本的課還講不好呢!

其次,設計這個辦法的管理者涉嫌侮辱老師,骨子裡根本就不尊重老師。

如果不懂教育規律倒還罷了,姑且算是個能力問題,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種設計實際隱藏著對老師的不尊重,是一種侮辱老師的行為。

我們可以設想一個類似的場景。

體育局為了檢驗教練員的水平,讓劉翔的教練孫海平和劉翔同場競技,師徒兩個一起跑,向全國人民公佈成績。

如果你是孫教練,跑完了之後,會是個什麼感想?

如果體育局用這個成績給教練排隊,分個優良中差,你又作何感想?

管理者的思維裡,把老師等同於學生,我考你的目的很簡單,我不相信你,覺得你平時肯定沒有好好幹,要不你怎麼連學生也考不過呢?

我讓你和學生一起考,讓你和學生一起排名,讓你考砸了的在學生眼裡丟丟人,讓你知恥後勇,讓你以後可得好好幹……

最後,我們討論一下能否通過這種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教育管理部門在老師的管理上目前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的表現就是關懷少、要求多,尊重少、威嚇多。

比如,如今的學校和老師是純粹的聘任關係,工資是國家統一發,績效少的可以忽略不計,現在的老師和學校之間有多少歸屬感呢?

我剛畢業的時候,是看重了這所學校的濃濃的人情味才來到這所學校的。那時候工資不多,福利尚可,多幹活就掙得多;領導逢年過節都要到我們年輕老師宿舍來慰問慰問,除了給點過節物品,像八月十五這種節氣,還要把家在外地回不了家的單身老師拉到飯店裡聚一聚;而遇到颳風下雨的惡劣天氣,領導都帶人來單身宿舍看看有沒有需要維修的地方。說實話,幹得挺帶勁,累點也沒有怨言,感覺學校就是自己的一個家。

現在,管理制度越來越規範了,簽到、簽退更嚴格了,大會小會的開,要求、命令一個一個的下,但是很難見到領導深入群眾了,學校裡也缺少了人情味和歸屬感,教學成績也呵呵了。

就連過個教師節,還要開個會,讓老師認真學習廉潔從教,不要接受禮品,舉出一二三四的例子嚇唬一番。

現在的環境,非但教育之外的人看不起老師,教育系統內的人也開始看不起老師了,讓師生同考就是明證。

很顯然,一個不尊重老師的政策怎麼會激發老師的愛生愛教之心,不引起老師的反抗就不錯了,還談什麼提高教學質量?

結束語:尊師重教,任重道遠,不能口號喊得山響,骨子裡、行動上卻不尊重老師。讓真正愛教育、懂教育、懂老師的管理者來管教育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記得剛剛公佈的統計數字,全國教育局長裡,超過一半是沒有從事過教育的,讓人十分震驚啊!也就怪不得師生同考這種事情屢屢發生了!

救救教育!

剑客谈教育
2019-05-08

有一件真事,我校有次英語考試,出卷教師一時疏忽給錯了答案,結果還真鬧出了笑話。

同年級4名英語教師有兩人自己先做過一遍試卷,所以在閱卷時便發現了答案有誤,他們也比較自信,沒有跟出題教師索要答案。

有兩人直接看答案改的試卷,發下去之後不少程度好的學生髮現了問題,向老師提出了異議。其中一名老師迅速認識到了問題所在,通過講評進行修正,並誠懇地向學生道了歉,由於該老師基本功紮實,又勇於認錯,反倒贏得了學生的信任。而另一名老師就做得不那麼磊落,硬是照著錯誤答案講評了一節課!也難為他竟然能東拉西扯到自圓其說。

下課後,命題人把正確答案送到教師辦公室,4個老師各自對了一下答案,臉上倒看不出來太大變化,心理活動肯定是異常豐富了!

除了機械記憶的題目和特別燒腦的題目,按理說,一份本科目的試卷,授課老師沒有理由做不好做不對,你想啊,一天到晚就搞這一門課,有的還是一輪又一輪,怎麼著也應該熟能生巧了吧?連這點基本功都沒有,還怎麼有底氣站在講臺上面對學生滔滔不絕呢?難道說勇氣都是參考書和答案給的?

有人說教練的本事在於教,而不在於自己能考,他們喜歡舉競技體育的例子。但這個類比並不合適,競技體育裡,教練掌握了先進的理論和訓練方法,就可以充分調動運動員的身體潛能,讓他們在肢體動作的重複加碼練習中,逐漸形成幾乎超過大腦思考速度的下意識反應,等同於形成了肌肉記憶。而教師是在腦思考的範疇內啟發學生,如果自己對於理論知識一知半解甚至理解錯誤,斷不能把學生的思維引到正確的路上去!“師不必賢如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指的不是全體,也不是全部的知識。而是,有些學生有些方面超過老師很正常。比如數學尖子在拔高題上比老師能力強,很正常,但這絕不能成為極少數教師專業水平低下而仍然心安理得的理由。

在我們語文組也有這樣的老師,從來不寫下水作文,真不知道他們指導學生作文口若懸河的本事是從哪裡來的?

我很佩服那些數十年如一日,認真鑽研教材,親自做題寫文章的老師,這是起碼的敬業態度。而那些離開教參,離開教案,離開答案,離開PPT就心慌意亂、手足無措的老師,實在不配“教師”這個稱謂。

有句糙話叫是驢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常年馬放南山刀槍入庫,老師的專業水平也會下降。老師與學生一起考試,能增加緊迫感,讓混進來的南郭先生們不敢再大吹其竽,是件好事。但某些校領導藉機整人,卻是歪嘴和尚唸錯了經。

莱茵河畔金荔枝
2019-05-08

我當了16年的高中教師,還真遇到過一次和學生一起考試。那一年我教高三,我們主抓教學的副校長就提出來所有高三教師都參加市裡的第一次模擬考試,說實話10多年不考試,冷不丁考一下心裡還有點緊張,生怕考不好丟人。我記得當時會議一結束很多老師都非常生氣,但是也無可奈何,沒有人願意考試!最後考完試結果出來,我們同年級一共2個生物老師,我比另一個老師成績高,我們負責人事的老師和我說薑還是老的辣,那個時候心裡有點竊喜。好多人可能覺得老師考的好才能教的好,其實不然,教的好的老師基本會考的好,但是考得好的老師不一定能教的好。

學校讓教師參加考試肯定對教師有個督促作用,能更好的梳理知識,發現易錯點,對試卷分析也會更上一層樓,畢竟多花了時間去分析試卷才能提煉出試卷的精華,考試成績只代表知識水平,授課水平和知識水平並不完全一致,這裡面還有人格魅力,語言魅力,教師對學生的吸引力是授課水平很重要的一環。

學校讓老師考試也是無奈之舉,包括給每個班級排名次,這些都是督促老師在教學上下功夫,老師的工作是個良心活,你付出的時間越多,相當於自己的教學水平就會越好,怎麼去抓重點,押題,老師對知識的整體把握的好,才能讓學生用最短的時間拿到最高的成績,這就是一些知名教師的整個班級成績高的原因。

還有一點就是如果有機會參加一次大型考試的命題,評卷工作,就真的能迅速提高自己,我記得我畢業第二年就參加了省會考的評卷,後來又參加了市高考模擬考試的命題工作,都是受益匪淺,評卷讓你知道學生的形形色色錯誤,命題讓你知道如何把握教材及在試卷中知識點的佔比分配,命題原則等,即使是教了10多年書那次模擬考試的命題還是讓我感覺到自己平時給學生出的期中期末試卷的隨意性。沒有比較你永遠不會知道差距。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静听的小屋
2019-05-08

我參加過兩次。

第一次是剛參加工作一年。市教育局組織全市所有高中老師分科考試,試題是請其他市教研員出的。監考是初中老師,改卷是請出卷的市裡老師改。我估計花了不少錢。不知道有沒有人缺考,我們學校老師都參加了,因為不考要全市通報,且扣工資。

關鍵是我才教完必修一,其它的幾本教材都不熟悉。憑藉大學裡學的一點印象,考了106分,算是中等成績。最高132,最低74。

第二次是2017年秋。學校管教學的校長要求高三老師必須考試。強調說許多名校都有這個制度,我們學校今後也要形成制度,就是老師和學生一起參加二統考試。鴨梨山大啊,本來高二進高三就是末位淘汰制,進了高三,還有教師考試製。然後,在高三教師會上,領導就把這一次考得最好的(按百分制,達到90以上),和考得最差的(按百分制70以下)會上點名。這一次考了個滿分。不過也沒有獎金哈。

下面說這種做法好不好。

我的看法是,不好。組織者一定是不懂教育。

先說這個做法的優點。一是增加老師緊迫感,提高敬業精神,避免部分老師混日子。二是迫使老師做題,有助於提升老師專業知識水平。三是有助於老師更深地領悟考試方向,對命題和預測高考方向有間接幫助。

再說這個做法的弊端。一是增加老師精神壓力。說真的,現在老師工作量大對老師來說還抗得住。而更大的是精神壓力,有時真T M抗不住啊。網上經常報道有老師病倒了,我認為主要是精神把身體壓垮了。二是治標不治本,督促力很微弱,關鍵是這個壓力主要對老實本分的老師壓力大。對那些不在乎或游上水的老師壓力也不是很大。三是一次考試真的不能反映一個老師的教學水平,只能說有一些關聯。

最後來講講我的看法。

一個學校的發展肯定離不開老師、學生,但更重要的是校長。為什麼這麼說呢?

就目前高考只看成績而言,學生成績的好壞首先是生源質量。那麼在生源質量一定的情況下,學校的成績大小就取決於教師和學生的投入度,也就是老師的敬業精神和學生的學習熱情。而這卻不是你想讓他有就有的,有的學校拼命喊口號,那是喊不來的。你讓老師參加考試,也不能真正地獲得這些東西。因為這是一種精神品質。

精神品質是怎麼來的?90%以上取決於校長。校長不是監督老師的,也不是整天巡課看學生是不是上課睡覺的。校長是負責一個學校的文化氛圍建設的。看校長是不是真心實意為老師辦事,為老師解決困難,有沒有高瞻遠矚的眼光,看透教育的本質和未來。

從我國教育歷史來看,凡是學校聲譽隆起的,一定有一個偉大的校長。民國時期這樣的校長非常多,如春暉中學,南開中學,包括清華,北大等。因為那時的校長是真正為了民族復興,祖國強大,不計個人名利得失的。從而老師也專心地教,學生也努力的學。反觀現在很多很多學校的校長,多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和政治前途,所以也只好靠權力的強制了。因為他們不具備那些優良品質和擔當,拿不出來,能拿出手的只有權力。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厚土生金94008563180
2019-05-17

只有狀元的學生,沒有(或者極少)狀元的老師。老師一般是考不過學生的。真實的經歷,某中學民辦教師,數學己教13年,優秀學生也有一大批。1986年,上級有政策,民辦教師要全部轉化,合條件的轉正,不合條件的辭退,大部分被送去學校讀書,拿學歷再轉正。而招民辦教師有專用招生指標,參加當年中考,也就是跟自己教的初三學生同時參考,同樣的試卷,入學後被稱為“民師班”。這位仁兄考出來的數學分是73分(120分的卷面總分),而他的學生有一半多超過了這個分,最高的考了116分。語文也一樣,有一位老民辦,己教了10年初中語文,結果跟學生一同參加中考,考得36分,而他的學生三分之二超過了這個分數,最高考了99分(120分卷)。呵呵,這不奇怪的,如果你去隨機找一個大學教授,甚至是博士生導師,或者找個中科院院士,讓他去參加中考,一般是考不上一所名牌高中的,考名牌大學就更不要想考上了。不信,可以試,如果我輸了,我願去再參加一次高考。

大三老学长
2019-05-16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讓老師和學生一同參加5考試,然後一起電腦閱卷,到時候同學生的分數一起公佈出來,看看是學生考的好還是老師考的好。

按照理論來說,老師比學生更加熟悉考試題目,也更能參透題目中的套路,所以理應比學生考的更好。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在我高三的時候,學校就這樣子實施過,一個年級中,除了出題的老師不用考以外,各個科目的任課老師與學生一同進行考試。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到了出成績的時候,考的最好的並不全都是任課老師,有不少學生的分數都在老師之上,甚至有些老師才勉強能夠考及格。紛紛抱怨說出題的老師出的題目太難了,出題的老師站出來說“題目都符合教學大綱,並未超綱”。

想到有些任課老師在講課的時候經常批評我們說這也不懂那也不懂,現在到他們來考試,終於體會到了被試卷支配的恐懼了吧。不給他們一點顏色瞧瞧,還真的以為我們學生很輕鬆。

理應能夠考的比學生好的,為什麼會落後於學生呢?個人感覺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老師對於此次的考試不放心上,只是隨便應付了事。有一些老師認為與學生一起考試,有損老師的威嚴,覺得是學校領導故意刁難老師。就像是你一個大人讓去和小孩子玩過家家遊戲,有一種侮辱的意味,所以對考試就會有一種抗拒的心理,隨便考應付一下。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第二個原因是老師有心無力。老師的日常不僅僅是教書上課而已,也會有一堆事情要處理。像我們學校經常就是一天兩三個會議,一些小事也要開會,搞半天也得不出來一個結果,效率極其低。還有一些老師忙著做科研,寫論文,評職稱。這些事情下來把一天的時間都擠滿了,嚴重的還影響到了上課的時間。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舉個例子,我的數學是學校的教務處副主任,每年都被評為優秀教師,但是上課的水平真的不敢恭維。上課給我們講題一竅不通,中等難度的題目還要看答案解析才能夠講的出來。試卷後面的大題就直接不講,因為他不懂,還跟我們說沒必要講,把前面的題目搞明白就可以了。後面的題太深奧,講了你們也做不出來。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升到了教務處主任的位置。

第三種是有一些老師本身就是混水摸魚的,自身的水平就不高。這一種的情況就很少,但每個學校都會存在一兩個。可能是新來的老師缺乏教學的經驗又或者是招進來的時候程序有問題,他們是老師中吊車尾的存在。

那麼讓老師和學生一同考試,然後公佈成績對於提高教學質量有幫助嗎?幫助自然是有的。因為老師親自參加考試以後,能夠更為徹底的瞭解題目的難度,題目的考點,和學生一起感同身受,這對於以後的教學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同時也能夠促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幫助老師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但是為什麼不全面推廣呢?因為之前說過了,這種方式有些老師認為是對自己的侮辱,抗拒參加考試。我們學校只搞過一次就不搞了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並且大會上公佈成績就更加不可取了,如果老師考的不是很好,定然會被學生取笑,老師以後上課可能就很困難了。況且教育部嚴禁學生公佈學生考試成績,頂風作案真的可以嗎?

终将长大
2019-05-09

我經歷過兩次這樣的考試,覺得這樣做優劣參半,對老師能力的提升還是有好處的;但是會造成老師和領導層的對立,讓老師有心理負擔,不利於教師情緒的穩定,不利於教學。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第一次是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教生物,學校要進行改革,和學生一起考試,心裡各種忐忑,生怕考不好,要是比學生還差,不是太丟人了嗎,但是結果出乎意料!可能因為剛畢業,各種知識都還在線,我第一,比學生考得好。心裡美滋滋的,覺得很自豪,絲毫沒注意到其他老師複雜的眼神。
第二次是前幾年,彼時,我教語文已經好多年了,學校提倡和學生一起做卷子,為了保持題感和對試題的敏感度,其實我們一直和學生一樣做卷子,但是和學生一起閱卷公佈分數,心裡還是挺不安的。後來成績出來了,我的成績和班裡最好的一樣,都是110+,心裡不是個滋味,有種被扒光了衣服示眾的羞恥感,很不舒服。

下面說說我看法,有好的一面。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1.老師做卷子,非常有必要,可以藉以檢驗自己的能力,發現自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保持對試題的敏感,及時發現考試題型變化的新動向,以學生和老師的雙重角度看試卷,就能發現更多問題。

以語文為例,和學生一起參加考試做卷子,就會思考為什麼出這道題,目的是考查學生什麼,學生可能出現哪方面的紕漏,怎麼教他們解決這一類的問題等等。不做卷子,沒有體會,思考的就不會這麼細緻。

2.另外,和學生參加考試一起做試卷,肯定對老師的工作起到督促作用,因為怕考得差,工作就會更努力一些,在自己的專業上更用心一些,這樣才不至於出糗。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但是這個方法也有不好的方面。

1.沒有人情味,太冷酷了,讓老師和學生一樣接受大家(領導)的檢查,冷冰冰、赤裸裸,讓老師們心生寒意。

2.並且又有故意整治老師之嫌,因為參加考試的都是一線老師,沒有領導(領導基本不擔課,即使擔課,也都是體音美或者安全心理,不用考試)。有的老師就說了,光考老師了,那些不擔課的學校領導怎麼考,這就是搞特權,搞階級分化,就是故意整治老師,我覺得說的很有道理。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其實可以這麼辦。

和學生一起參加考試是可以的,但是這個成績不能公佈,只發給老師個人就可以了,這樣做,一方面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也保護了老師的面子,彰顯了人性化管理,老師心裡舒服沒有情緒,才能更好地工作。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三味聊教育
2019-05-08

與學生同堂考試,平生沒經歷過。

但是,上級統一組織的教師專業學科知識考試,確實參加過兩次。

記得那是95、96年的時候吧,全縣教師每年要統一進行一次所任教學科專業知識考試。局裡統一出試卷,統一監考、統一評卷,並統一公佈教師的考試成績。

我至今也沒弄明白,上面花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所組織的這種考試目的是什麼,意義在哪裡。考完就這考完了,老師們考得優秀的,好象也沒得到什麼嘉獎。倒是一些考得差的,成績不及格的,名聲遠揚。記得我們有位語文老師,因作文沒寫完,不及格,被弄得差不多一學期在老師中抬不起頭來!好在,學生並不知道,否則,就麻煩了

這種考試,也就連續開展了2年。之後再沒舉行。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三味"雖然教了30年的初中政治,但如果現在讓我同我的學生同場考試,心裡還真有點打鼓,沒必勝信心!

我的擔心有三點:

一是,教材已多次改版,內容變化大,要求也變化大。

二是,初中三年6本教材,要死背死記的東西較多。我的記憶能力肯定不如學生。

三、能否考得過學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出題者和評卷者。萬一出題者所出試題重在知識的死記硬背,評卷者評分死扣參考答案,那我必慘無疑!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並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佈分數,能否提高教學質量?

我也承認,對自己所教的政治課各知識點,在背記上我不如學生。我這個老師的優勢就在於比學生看問題、分析問題、總結問題、以及表述問題的能力上,應該強於學生。

總之,我認為,學校組織老師與學生同考,最大的結果可能是:

成績優秀者感受不到榮譽,成績差者必然收穫恥辱!

還有其他什麼意義,網友們說說!

歡迎關注頭條號【三味聊教育】, 讓我們一起從新角度看教育老問題!

老张132996796
2019-05-08

強將手下無弱兵,這樣做對老師要求高了些。不過,就我個人經驗,學校不要求這樣做,我也這樣做了,這也是我從教以來最有成就感的地方。學生做的每份試卷,我都先不看參考答案做一遍,最後再將參考答案上自己考慮不到的答點加上,就行成一份瞭然於胸的答案。這樣在給學生講授過程中,可以輕車熟路地點撥學生答題思路和方法,既節約時間,又提高效率。用這一招,從不佈置課外作業,憑課堂教學學生就考得很不錯了。學生免去課外作業,我除了改期中期末卷外從不改本,師生輕鬆,何樂而不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