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曆幾十年不上朝,為什麼國家還能運轉,沒有奸臣作亂?

1,萬曆三十年不上朝,就不怕朝堂混亂奸臣當道嗎? 2,為什麼萬曆皇權並沒有被架空,淪為傀儡?
6 個回答
谈古论金
2017-06-21

先說說明朝的上朝的情況。

明英宗開始,早朝有二次大變。

宣德十年(1435),明英宗朱祁鎮沖年(9歲)即位,規定早朝奏事必須預進事目,並限制每朝奏事件數,早朝政治功能大為弱化。

隆慶六年(1572),同樣是幼君沖年繼位(即明神宗也就是萬曆帝朱翊鈞),改為每月逢三、六、九日上朝,從此早朝一月只舉行九次,不可再稱“日朝”了,這一日程安排一直延續到明末。

明朝萬曆幾十年不上朝,為什麼國家還能運轉,沒有奸臣作亂?

除了具體形式的變化,明朝後期與前期相比,早朝最根本的變化是它逐漸失去行政功能。宣德以前,“百司皆於早朝奏事”,奏事是早朝最重要的內容。那時,人主親裁萬機,在早朝上發揮著主動作用。

可是這必須有一個先決條件,即“國賴長君”,有一個兼具皇帝和宰相職能的強勢君主。宣德十年正月,宣宗崩逝,接位的英宗還只有9歲,完全不具有當朝處斷政事的能力,甚至朝堂久坐都成問題,早朝制度的缺陷頓時暴露出來。為此如前面提到過的,當時的輔政大臣提出折衷方案:規定每一早朝,止許言八事所奏事目,通政司先一日進呈“面帖”,由內閣預先處分,皇帝只須照答即可

具體是這樣的

內系吏部者,聖旨:“吏部知道。”戶、禮、兵、刑、工等部俱如之。該都察院者,聖旨:“都察院知道。”其雲本司奏者,聖旨:“該衙門知道。”

從此之後,早朝的模式就這麼沿襲下來。成化二十一年(1485),又詔盛暑、祁寒日,奏事毋得過五件。

經過如此刪減,明太祖朱元璋本意起到“公朝決政”的早朝被釜底抽薪,完全架空。

明朝萬曆幾十年不上朝,為什麼國家還能運轉,沒有奸臣作亂?

回到萬曆朝,這時的早朝所行早已皆徇成規,所涉及政事本是空文,再加上禮制森嚴,繁文縟節太多,所謂

大庭之上,體貌森嚴,勢分懸隔,上有懷而不得下問,下有見而不敢上陳。

君臣雙方參政議政主動性都因此受到制約,“徒為觀聽之具”而已。

所以萬曆帝三十年不上朝其實對明朝權力中樞的運轉幾乎沒有任何重大的影響。

不上朝不代表不理政,比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萬曆帝本人的決策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明朝萬曆幾十年不上朝,為什麼國家還能運轉,沒有奸臣作亂?

另外,萬曆帝派太監徵稅,也有體恤從事農業的百姓而試圖從工商和礦業中開闢新財源的意圖,從賦稅正義的角度而言,當時工商業繁盛,政府的賦稅重心需要從農業向工商業轉移,至少做到平衡,也是題中應有之義,但是到了在明朝的財政收入中工商業的比例不到2%。

普遍抗稅行動本質上更像是豪富階層與皇帝的對抗,而文官集團也是站在工商業的立場上的,所以萬曆帝空負“貪財”“與民爭利”的汙名,其實萬曆帝大約就“搜刮”到300萬兩到400萬兩左右,而且他的內庫中錢財實際也是會用於軍費等開支的。

從某種意義上,萬曆帝是被低估的一個明朝皇帝。

至於史家所謂“明之亡,名亡於崇禎,實亡於萬曆”的說法,其實更沒有道理,這裡就不展開了。

吴越qml
2017-06-21

看一下大明王朝1566第一集就知道了,嘉靖和萬曆這祖孫兩幾乎一個樣,剛開始的時候都是勵精圖治,大有作為,到後期都是幾十年不上朝,然後修煉長生不老之術,其實他們的工作並沒有拉下,大明王朝1566第一集中就是由內閣、司禮監和嘉靖九個人召開的年度政治局高級會議,會議的內容就是一年的總結報告和明年的國策,制定好的國策可以通過內閣下達到六部九卿,在逐級下達,還有皇帝的祕書集團司禮監,秉筆和掌印。是沒有必要每天起個大早天天去早朝。真正的老闆在高爾夫球場,董事長應該輕鬆愉快的工作,像雍正一樣累的吐血身亡,好了乾隆舒舒服服一輩子。

U十
2017-06-21

張居正之後,整個文官集團就是奸臣集團!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朝政大都是人事安排,私下都是中飽私囊,萬曆皇帝忙於在宮裡數錢,大臣也在兼併土地,忙於江浙一帶的商業。萬曆時期之所以沒暴發像大規模的農民起來,主要是萬曆朝沒崇禎朝那樣中原連年大旱、蝗災,老百姓還能過日子,哪怕是一天一小碗粥。

手机用户60838848020
2017-06-07

萬曆三十年沒有上朝,國家系統基本上癱瘓了。之所以還能運轉 有一下幾個原因:一,張居正的新政起到一定作用。二,是太監的權利太大,可以批閱奏摺(太監不能當皇帝)。三,朝中各方實力互相牽制,沒有強硬派。四,明帝國的氣數未盡。

那紫微天的妖
2017-06-21

就因為他幾十年不上朝,雖然仍然抓著最高權利。但是把大權交給了文官和宦官手裡。從此文宦集團勢力鬥爭不斷,社會腐敗。民不聊生。從此明朝就全面開始走上了滅亡的不歸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再到後來,到了崇偵年間,李自成等農民起義終於大爆發。明朝滅亡。

观闻录
2017-06-07

當時鬥爭的雙方是皇帝和文官集團,鬥爭的主題是立誰為儲,明代的奸臣作亂都源自皇權的不聞不問或暗中慫恿,前面說了萬曆本人就是鬥爭中的一方,可見他雖數十年不上朝,但朝政他仍在把持,就不會出現武宗和熹宗時那樣比較出名的奸臣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