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深淺的討論?

有沒有人覺得睡覺睡的淺,然後潛意識裡給人的感覺是半睡半醒感覺特別舒服!而睡得太熟,沒有任何知覺一覺到天亮反而醒來的時候會覺得不舒服!睡覺深淺的討論?
1 個回答
智慧养生聊一聊
2017-08-26

睡眠時,腦波大致有五種變化,根據這五種變化,我們可以把睡眠分成五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入睡期。這時候我們開始有很濃的睡意,α波開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振幅很低,變化不規則的緩慢波形。這時只要稍微有一點聲音就會被吵醒,這個階段是屬於淺睡狀態。

過了第一期的淺睡狀態,開始出現有規律的呼吸聲,腦波開始顯得更不規則,而且會有振幅很大以及和緩的兩種波形交替出現。這時如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或周圍有巨大的聲音,腦波就會有所反應,而出現頻率很快的波形,這個階段仍然屬於淺睡狀態。

過到第三期,睡眠逐漸加深,腦波出現0.5到3赫茲的緩波,又稱δ波。這個時候,對外界的反應非常遲鈍,即使搖動身體也只是“唔”的一聲而已。這時已經是接近熟睡的狀態,但不是最深沉的睡眠,姑且稱之為中度的睡眠。

進入第四期之後,腦波變成起伏緩和、波形巨大的丘波。這是最深度睡眠的初期,這個時候別人幾乎叫不醒。睡著了被火燒死的例子都是發生在這個時期。

一般人的睡眠,經過第一期之後,只要15分鐘就可以通過第二期、第三期,進入深睡的第四期。但是,完整的睡眠並不是照這種程序按進行的。在第四期持續一段時間之後,這種波形和我們清醒時的腦波很相像。如果用儀器測量的話,可以發現處在這一睡眠期的人,其肌肉是處於最鬆弛的休息狀態之中,也就是說,這時腦波波形所表示的狀態,和身體實際狀態是完全矛盾的。同時,這時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眼球在眼瞼下急速的左右移動,我們又稱這一睡眠期為雷姆期。為了方便起見,我們把腦波都是緩變化的第二到第四期統一稱為緩波期。

雷姆期的睡眠現象,是生理學家在觀察嬰兒的睡眠時,發現嬰兒在到達某一程度的睡眠後,原先靜止的眼球會突然快移動;後來用儀器測量成人睡眠時的腦波,發現成人也有雷姆期的現象。

泛泛來說,睡眠生物鐘控制著你如何睡覺以及睡的深不深,什麼時候睡還有白天醒來感覺如何。其決定因素比較複雜。例如,從社會學的角度看,在現在社會人的睡眠系統已經被諸如情感、職場、業績等壓力消弱導致睡眠時鐘不正常。從生理角度來看,口腔頜面異變、上呼吸道病變(例如嚴重的炎症)等,都會影響睡眠的深淺程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