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明朝皇帝墓幾乎沒有被盜過,除了定陵人為開發。而清朝墓幾乎都被盜?

10 個回答
穿越再现彼岸
2019-05-25

遙想當年,金朝滅掉北宋,北宋皇帝陵寢被金朝軍隊盜掘,所剩無幾;元朝滅掉南宋,南宋皇帝六陵被元朝官方盜掘,皇帝屍骨無存。現在我們見到的宋朝皇帝陵寢大都是現代建築,墓葬已經蕩然無存了。不過金朝和元朝非常短命,只有100年左右就亡國了,這些王朝犯了漢族人的大忌諱,被漢族人所不齒,這事對新王朝的建立者是一大教訓。(宋太祖永昌陵,只剩下一些石頭雕刻)為何明朝皇帝墓幾乎沒有被盜過,除了定陵人為開發。而清朝墓幾乎都被盜?

為啥明朝皇帝陵寢幾乎沒有被盜?

多爾袞入主北京,建都於北京,聲稱並不是在明朝手中奪取的天下,而是從李自成手中奪取的,對明朝的皇帝陵寢實行保護,也有部分清朝的王爺對明朝皇帝的陵寢虎視眈眈,那是一筆大的財富,不過被多爾袞制止了,不控制的話明朝皇帝陵寢早就盜掘一空了。康熙皇帝即位先後六次親自祭奠明孝陵,這是清朝的國家大政方針,藉此籠絡漢族士紳,共同治理天下,無疑這一政策是深得民心的。

明末李自成等起義軍也沒有盜掘明朝皇帝的陵寢,只是燒燬了安徽鳳陽朱元璋的祖墳地表建築,並沒有盜掘,他們非常忌諱盜掘陵墓,這樣做不得民心。

明朝滅亡後,漢族人對明朝皇帝陵寢也有一種尊敬,也很少有盜墓發生。加之明朝皇帝陵離北京或者南京比較近,而且有人負責看守,盜明朝皇帝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直到清朝滅亡,明朝皇帝陵寢很少有被盜掘的,或者說盜掘未遂,明朝皇帝陵寢附近多有盜賊的盜洞,不過皇帝的陵寢不是那麼容易盜取的。明朝妃子墓就沒有那麼幸運了,被盜掘一空,很少有留下來的,相比於皇帝陵寢,妃子墓容易盜掘的多。(定陵萬曆皇帝寶座照片)為何明朝皇帝墓幾乎沒有被盜過,除了定陵人為開發。而清朝墓幾乎都被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萬曆皇帝的定陵進行公開挖掘,出土了不少文物,此後國家不批准挖掘皇帝陵寢。

清朝皇帝陵寢為啥被盜厲害?

中華民國建立後,為了維護國家和民族統一,政府對清朝的皇帝陵寢也是保護的。無奈出了一個軍閥孫殿英,將清東陵幾乎全部盜掘。罪魁禍首孫殿英沒有受到相應的處罰,這事使得後來很多土匪效仿,軍閥混戰時期,他們趁機盜墓,畢竟離得近的皇帝陵寢的文物保存的的好,能夠賣一個好價錢。(慈禧陵寢內照片)為何明朝皇帝墓幾乎沒有被盜過,除了定陵人為開發。而清朝墓幾乎都被盜?

再者,清朝皇帝的陵寢距離北京或者城市較遠,土匪可以控制人員進出,方便盜墓,民國政府對此也心有餘而力不足,保護措施跟不上。

新中國成立後,盜掘歷代皇帝陵寢的事情才斷絕。

趣道历史
2019-05-23

明朝的墳墓在歷史上最多隻被破壞過表面過,然而真正被挖開盜取裡面的財物還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在明朝末年,朱元璋的祖墳曾經被燒過,還在清朝的時候,乾隆也只是盜用了明朝墳墓地面的建築物料,從本質上來說,他們都只是破壞了表面,談不上盜墓。

為何明朝皇帝墓幾乎沒有被盜過,除了定陵人為開發。而清朝墓幾乎都被盜?

而至於民間盜墓者為什麼沒有去盜取明朝陵墓,大致可以歸結為明朝陵墓修建的比較堅固,一般的盜賊是無法盜取的,清朝官方對明朝陵墓的保護也一直挺好,所以說在整個清朝的統治期間,明朝的陵墓一直沒有盜取。

時間發展到了民國時期,當時的政府更是要好好的保護明朝陵墓,因為他們本就是去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對本是漢人建立的王朝的陵墓更是格外看重,就算他們要盜墓,那必定也是去盜取清朝皇上的陵墓。為何明朝皇帝墓幾乎沒有被盜過,除了定陵人為開發。而清朝墓幾乎都被盜?

以上就是為什麼明朝陵墓沒有被盜的原因。

反觀清朝陵墓,除了順治,雍正,嘉慶,道光4帝陵寢以外,其餘皇上及其宗室成員的陵墓大多已經被盜賊光顧過了。

首先清朝的統治結束之後是長達幾十年的混戰狀態,戰爭之中可能會發生一切的事情,再加上民眾對清朝的憎恨,一旦提起盜墓,首選就是清朝皇上的墓。

為何明朝皇帝墓幾乎沒有被盜過,除了定陵人為開發。而清朝墓幾乎都被盜?

其次,清朝陵墓大多修建在荒無人煙的地帶,加上連年的戰亂,根本沒有任何組織去保護他們的陵墓不被盜取,所以一些軍閥便可以出動大量的軍隊,肆無忌憚的去盜取陵墓。

為何明朝皇帝墓幾乎沒有被盜過,除了定陵人為開發。而清朝墓幾乎都被盜?

最後清朝陵墓修建的位置都比較淺,再加上時代最短,很多參與了清朝陵墓修建的工人和他們的後人都還沒有離世,對陵墓的構造瞭解的一清二楚,這更加為盜墓提供了方便,相比於盜取其他朝代的目的來說,盜取清朝皇陵的技術難度是最低的。

历史小明王
2019-05-23

我是歷史小明王,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清東陵被盜掘在當時絕對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為什麼帝王陵被挖還值得慶賀呢?因為滿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幹這個事的是一生頗具爭議的人物軍閥孫殿英乾的,據他自己說他祖上是明朝太師孫承宗(城破抗清而死全家七十餘口死於滿清屠刀之下),而孫殿英的爹也是因為受到八旗子弟的欺凌被關到監獄活活打死,所以他跟滿清政府是有血海深仇的,這也就不難理解為啥他挖了滿清的祖墳了。

為何明朝皇帝墓幾乎沒有被盜過,除了定陵人為開發。而清朝墓幾乎都被盜?

當時的民國軍閥各自為政,土匪盜賊多如牛毛,孫殿英以匪入軍,所以這改不了搶別人東西的毛病,不管是死人還是活人的,只要是寶貝都是他的最愛。孫殿英率軍到清東陵附近聲稱要展開軍事演習,所以直接封鎖了周邊,後來用炸藥炸開了慈禧,乾隆的陵墓,收穫金銀財寶無數,據說用幾十大車還裝不完。

為何明朝皇帝墓幾乎沒有被盜過,除了定陵人為開發。而清朝墓幾乎都被盜?

事情發生以後震動了滿清遺老,自己的祖墳被挖了還能得了?於是他們狀告蔣介石要求嚴懲孫殿英,但是當年推翻清政府的口號就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加上孫殿英多方打點,這事也就不了了之,為何明朝皇帝墓幾乎沒有被盜過,除了定陵人為開發。而清朝墓幾乎都被盜?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口號是朱元璋喊出來的,明十三陵誰敢動就會遭到天下人的攻擊,所以孫殿英也不是傻瓜,除了萬曆帝的陵墓別郭某人破壞,其他的明朝皇陵保存至今。

史水老鼎
2019-05-23

之所以會出現明朝皇帝陵墓很少被盜而清朝皇帝陵墓屢屢被盜這一現象,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解釋——

一,民族主義使然。

有史以來,中國的民情和國情,向以欺師滅祖、焚宅挖墳為最恨。

朱明王朝,作為土生土長的漢民族政權,即使後來被推翻,但其造成的民憤及民族仇恨並不大。所以明皇陵鮮有被盜。

反觀滿清政權,作為外族入主中原,本就招致自上而下的一致反對。又加之其推行過激的剃髮易服等狹隘的民族政策,所以,清亡後,其皇陵幾乎全被洗劫一空。

二,國家保護使然。

明亡後,滿清開始高壓統治。為使後人垂範,遂對明皇陵嚴加看守和保護。盜墓者不得其手。而等到清朝滅亡之際,則已是軍閥四起,社會亂離。這無形中使盜墓者有機可乘。

三,民俗文化使然。

漢民族民俗,一向對生宅死墓的建造極其重視:既表現在選址於接近人氣處,又表現在對建造皇陵工匠的滅口保密。而滿族墓葬多在山險林密處,又加之保密措施不力,這就給了後來人以盜墓機會……


為何明朝皇帝墓幾乎沒有被盜過,除了定陵人為開發。而清朝墓幾乎都被盜?
天择杂谈
2019-05-23

一是統治階級維護穩定的原因。當年滿清入關,為了儘快統治漢人,不引起動亂,清朝政府對明皇陵專門設有保護措施,這是明皇陵能夠保護較好最主要的原因。

二是皇陵設計的原因。明皇陵從設計上來說非常深,盜掘不易,而清皇陵則較淺,而且距離皇權中心也很遠,容易被盜。

三是清朝是滿族統治,而明朝是漢人統治,從情感上來看,清皇陵更容易被盜,特別是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更是引起對滿人的仇恨。

四是從價值上來,清皇陵更”富足”。明朝是歷史上比較差的一個朝代,國土面積少,周邊國家進貢的也少,而清朝的面積大,尤其是清朝初期還是非常繁榮的,進貢的寶物也多,所以清皇陵更富足,被盜的自然就多。

理智的文艺亲
2019-05-23

其實簡單講就4方面原因

1、官方保護

明代滅亡後,清朝要入主中原,為了留下好印象,所以還是有派官方組織去保護皇陵的。因此明朝皇帝墓很好的度過了這個改朝換代的時代。而清朝滅亡以後,那段時間軍閥混戰,滿清遺老自顧不暇,根本沒有系統的,政府組織去保護皇陵,所以手握軍隊的孫殿英才能毫無阻礙的大規模盜墓,同時無人維護也造成第二次,第三次的清陵被盜。

2、時間關係

明代距離較遠,在中國近代混亂的時代,有些信息已經模糊,比如地宮口的位置,而清代時間較近,一些信息還是較為清楚的,比如有野史說,孫殿英是找到了當時造陵墓的工人,知道了大概方位什麼。具體真實性有待考證,但這方面原因還是有的,個人覺得。

3、民族關係

比如孫殿英盜墓的時候,對外冠冕堂皇的說,要為漢人出氣,出頭,滿人耽誤了國家,也有說孫殿英祖上被清軍殺了,所以報仇血恨什麼的。類似的言論還有很多,總之是鼓吹民族糾紛的那種,所以清代皇陵大都被盜了。明代的皇陵即使有挖掘的貪念,但又不好打臉自己,用這個理由了,所以明代的皇陵挖掘會有更多的顧忌,因此沒有打主意。

4、跟風

孫殿英盜了皇陵以後,基本上都沒有受到實際上懲罰,雖然國內有很多聲討的聲音,但是對於東陵大盜而言毫無影響,就連清室後期也無法對其做什麼,因此後續盜墓者也聞風而動,將東陵繼續掃蕩一遍。這就像有一個運鈔車沒人看守,有群團伙持專業裝備掃蕩了一圈,過了很久警察也不管,剩下觀望的小嘍嘍們就跟上去把剩下的瓜分了。而明代的皇陵就好像是沒人去動,你不動我也不動,就怕動了被群眾扔雞蛋和被抓。

以上個人表述,歡迎討論

Friend007
2019-05-23

這個問題沒那麼深奧,很簡單。

明陵能否被盜,或者保存完整,取決於清朝。

清享國280年,280年的時間,有很多時間可以盜墓,挖陵。那為什麼沒挖?原因簡單,中國是多民族國家,不能為了自己一時痛快,挖陵。這樣會很大程度上破壞民族團結,激起民變,不利於國家穩定和統治。***就連十惡不赦的小日本,佔領東北幾十年,都沒敢挖瀋陽東陵(努爾哈赤)和北陵(皇太極)。難道小日本不知道皇陵裡面有寶貝?呵呵了。是怕激起民變!

反觀清朝滅亡後,清陵能否被盜,就取決於大智若愚的漢人了。孫殿英盜挖清東陵,漢人搖旗吶喊,十分解恨。甚至有人說孫殿英是民族英雄和岳飛成了一個量級的人物。然而這一挖,就是給千千萬萬的同胞挖了墳坑。為什麼這麼說?民族大矛盾出現了,日本人高興了。日本人見機,挑唆溥儀,憤怒的溥儀(祖陵被挖,奇恥大辱),在東北成立偽滿洲國,把中國推向萬丈深淵。最後的結局,大家都知道。千千萬萬的同胞犧牲。

历史学无止境
2019-05-23

明朝作為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不割地不稱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有著極其深厚的民族影響力,在百姓心中認同感強,而且明朝皇帝墓防盜設施堅固,清朝對明十三陵也保護的很好,清官方沒有進行盜挖,是為了正其身,收攏天下士子之心。

清統治時期,每每發生農民起義,大多都是打著反清復明的旗幟,足可見明朝在百姓心中認同感,到了民國時期就更不可能去盜明皇陵了,因為民國軍閥要推翻清朝,不僅要對明皇陵敬畏,還要對其進行妥善保護,而且明皇陵靠近城市地區,不適宜大規模盜墓,這也是軍方忌憚之處。

為何明朝皇帝墓幾乎沒有被盜過,除了定陵人為開發。而清朝墓幾乎都被盜?

反觀清朝,由於閉關鎖國導致了清晚期國弱民貧,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轟開了古老的東方大門,一系列的割地賠款,鴉片荼毒,朝廷無能,地方官員貪婪無度,令中華大地民不聊生,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對於這樣的政府,百姓早已深惡痛絕,恨不得食其肉而寢其皮。

為何明朝皇帝墓幾乎沒有被盜過,除了定陵人為開發。而清朝墓幾乎都被盜?

1912年,晚清政府在經歷幾十年的風雨飄搖後,最終走向了滅亡,取而代之的是漢人建立的民國政府,此時國家只是表面統一,實則軍閥林立,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各地軍閥是絞盡腦汁的收刮民脂民膏,最後把目光投向了富饒的清皇陵。

為何明朝皇帝墓幾乎沒有被盜過,除了定陵人為開發。而清朝墓幾乎都被盜?

清皇陵建於偏遠地區,適合大規模盜墓,而且民眾對於清政府沒什麼認同感,遂引起了軍閥爭相盜墓,其中以孫殿英最為震驚世人,1928年孫殿英以軍演為名在清東陵炸開了慈禧太后等人的墓,將皇陵洗劫一空,慈禧的屍身被士兵凌辱後丟棄在墓棺旁,慈禧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死後二十年會被人如此對待。

以上所說便是小編認為的原因所在,如有疏漏,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随拍记录生活
2019-05-23

明朝皇陵和清朝皇陵,論規模和影響,都在歷代皇陵中享有極高地位,但兩者的境況卻完全不同。明皇陵保存完好,基本未遭到偷盜發掘和破壞。而清朝皇陵保存狀況則慘不忍睹,除了順治孝陵等個別皇陵未被偷盜發掘,其他帝陵全都慘遭盜賊的毀壞。都是皇陵,為何境遇天差地遠?

明朝皇帝陵,由3部分組成,包括安徽鳳陽的明祖陵,南京的明孝陵、明東陵,和京師的十三陵、景泰陵。其中,鳳陽的明朝祖陵埋葬著朱元璋的父母兄嫂,1379年落成。1635年曾遭到張獻忠破壞,地面建築損毀,但未被挖掘。明孝陵埋葬朱元璋本人,1402年竣工。地面建築曾在咸豐年間遭到太平軍破壞,但地宮一直完好如初。京師的十三陵埋葬了明朝大部分帝王,除了萬曆的定陵曾在50年代被考古發掘,其餘均原封未動。

清朝皇陵則破壞嚴重。清皇陵分為河北遵化的清東陵,和易縣的清西陵。東陵包括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皇帝的陵園,以及慈禧的定東陵。西陵包括雍正、嘉慶、道光、光緒的陵園。1928年孫殿英在清東陵大肆挖掘偷盜,給東陵造成毀滅性破壞。17年後,土匪王紹義再度發掘東陵。西陵的崇陵也曾被土匪洗劫。

明清皇陵差別如此懸殊,原因很簡單。明朝滅亡後,清朝入主中原後,由於本身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夷狄之族,擔心中原民心不肯降服,因此竭力要把自己塑造成正統王朝形象。清朝皇帝採取很多措施保護明皇陵,禁止破壞偷盜行為。甚至還一本正經地去朱元璋的孝陵參拜,以示尊敬。清朝滅亡後,天下大亂,清陵保護也無人關注。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明朝帝陵的設計建造水平,遠高於清朝帝陵,大大增加了挖掘難度。明帝陵和清帝陵最顯著的區別就是一個字:深。已經發掘的萬曆定陵,深達27米,墓道彎曲轉折,入口隱祕難尋。而乾陵的裕陵,地宮深度只有9米多,墓道短而筆直。50年代考古專家發掘定陵,光找地宮入口就找了一年。民國期間,大盜侯某曾試圖盜竊天啟皇帝德陵,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找不到入口,悻悻而去。

四九论古今
2019-05-23

第一個原因,地處偏遠。清陵遠離都畿,盜墓案情不能及時發現。與之相較,明十三陵以及孝陵,位處近郊,風吹草動都能及時發現。

當時孫殿英盜墓案,若老殿在十三陵搞什麼【軍事演習】,只怕早就震動京華,完蛋大吉。

又如同為清陵,十三不靠的清東陵幾乎全軍覆沒,地近保定府的清西陵情況就樂觀得多,只有光緒崇陵一座帝陵明確被盜。

然後,工程水平堪憂。以明定陵為例,地宮深達27米,相比之下,清陵地宮是不折不扣的淺葬。更致命的是,明陵墓道口無規矩可尋,當初試掘長陵,專業考古隊忙活了個把月亦一無所獲,尋找明孝陵墓道出動了現代探測設備方才奏功。反觀清陵就耿直得令人瞠目,幾乎一個模子裡刻出:包括墓道在內,所有建築都在中軸線。以帝陵為例,過了方城明樓就是啞巴院,墓道口就在啞巴院琉璃影壁下。刨去孫殿英初盜搞得雞飛狗跳,有了“成功經驗”後,清陵墓道口的位置幾乎是天下皆知。

地宮淺,墓道口位置明瞭,不被盜還等什麼?

除了乾隆裕陵、慈禧定東陵遭官盜,其餘如康熙景陵、咸豐定陵、同治惠陵,均是出動幾十號村民,奮戰一夜即告解決,委實沒有帝陵氣勢。

順便一說,明陵中設置有排水的龍鬚溝,到了清陵反而欠奉,直至道光慕陵方才復置,以至於景陵、裕陵被髮掘時均見水漫金山,成了不折不扣的地下水庫。

帝陵設計的劣化,恐怕也是明清易代後技術倒退的一種表現。

末了一說,所謂的民族主義考量恐怕是多慮了。譬如最打雞血的老歪脖子樹帝——崇禎思陵即慘遭盜掘。明武宗康陵亦遭盜掘,未遂而已。剩下的明代妃子墓更幾乎被一掃而光,民族考量何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