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型貨車和外國到底有多大差距?

就現在國內的重型貨車基本還停留在後斯太爾時代,由於國內公路治理趨於嚴格,汽車的輕量化設計,又有回到153時代的趨勢,就153和斯太爾的各個配置基本就是美國,日本,德國的80年代的水平,那麼,我想問我國的重型貨車和這些發達國家差距在哪? 評論質量差距同時請加上價格對比,因為比如1萬元的國產和10萬元的進口光可允許消耗的製造成本就差距巨大。 希望瞭解到,同等價格下的質量差距/ 最高檔產品和國外最高檔次質量差距
10 個回答

中國的重型貨車最爛的路可以走.外國不行.中國重型貨車五噸可以拉60噸保證不壞能走.外國重型貨車超過10噸保證直接死在貨場沒法行走.除非換鋼板.而且壞的頻率要高出中國N倍.這是設計理想決定的.如果中國的車也象進口車一樣條件使用中國以東風重卡.重汽重卡.一汽重卡為代表的一定不會那項性能差於國外產品.而且.大部的價格國產的只有半價.一分錢一分貨.再說有人說變速箱.東風己經在大規模生產2200牛及以上的變箱.有大馬上的發動機都在成建制的生產規模投產.誰說中國不行.卡車中國應該可以稱得上是世界老大..看一看那一款代表車型不在用自己的品牌.說明中國的重型人有目信.能適應國情.不象乘用車.開放合資都成外國人的孫子了!

作為汽車人應瞭解現況.東風有最好的發動機在49廠東風發動機廠.有最好的變速箱.在東風動力系統公司.有世界頂級的車轎在東風車轎廠.重卡的核心產品都在以東風為代表重型汽車廠裡自己在大規模生產.我不是東風人.我看到了東風要不了幾年將會是設計.製造都會是世界老大!不要以為國外重卡有多牛.中國己經在超越!憑什麼要用買白菜的錢去買白金.還說金子的質量差.中國的重卡現在可以做到生活設施一應具全.而且.完全滿足兩個人在路上很快樂地生活!不信去東風商用看一看.我可以負責任l的告訴你.價格進口的一半.不超載使用壽命是進口的兩倍以上.維護費用進口的五分之一不到.安全性能絕對有超.因為.他的超限10倍設計的!

我在美國開卡車的,我從洛杉磯出發,一星期往返中部地區一趟,卡車不用熄火的,有引擎剎車

系統,有環保系統,馬力強勁,車裡有冰箱,自己配微波爐,上下鋪。路上有很大

的加油站,停車場-可以停放幾百輛卡車。希望,大陸卡車司機們能早日使用上舒適

的車子!願祖國強大!人民安康!

就現在國內的重型貨車基本還停留在後斯太爾時代,由於國內公路治理趨於嚴格,汽車的輕量化設計,又有回到153時代的趨勢,就153和斯太爾的各個配置基本就是美國,日本,德國的80年代的水平,那麼,我國的重型貨車和這些發達國家差距在哪?中國重型貨車和外國到底有多大差距?國內外變速箱差距我們現在的變速箱的成熟箱型還是直齒不帶同步器的,這個在操作上和50年前的老解放是沒有區別的,只是檔位更多、換擋力更輕鬆、傳動能力更強,更不容易壞而已。斜齒和同步器是好東西,但是也不是想裝就能裝上的。斜齒要解決雙中間軸對齒裝配的問題,不然裝起來的雙中間軸斜齒變速箱就根本不轉給你看。同步器裝不好或者設計缺陷,幾萬公里都跑不下來,失效燒燬。好在是,現在我們也能生產斜齒同步器的變速箱,但是也只是投放市場幾千臺而已,時間不過一兩年,是否成熟有待市場驗證。再來看看國外的以德國採埃孚(ZF)生產的變速箱為例中國重型貨車和外國到底有多大差距?單中間軸16擋箱,輸入扭矩2200,帶緩速器中國重型貨車和外國到底有多大差距?中國重型貨車和外國到底有多大差距?三段殼體裝配起來嚴絲合縫!下面是中國生產的鋁殼變速箱,這個是展箱。中國重型貨車和外國到底有多大差距?顧名思義,這個就是用來展覽用的,表面打過膩子後噴的漆,就是這樣還是能看出各箱體接合面有明顯的錯位。那為什麼ZF變速箱殼體沒有錯位基本嚴絲合縫呢,我們來分析一下1為什麼嚴絲合縫?毛坯鑄造精度高,不同生產線上下來的毛坯鑄造後一致性非常高,誤差極小。毛坯就避免了大小不一造成的錯位。2為什麼不會有錯位?不同殼體裝配精度高,裝配基準誤差小,避免了裝配過程中的錯位。3為什麼裝配基準誤差小?因為裝配精度高,因為加工過程中毛坯加工基準定位精度高。4這個樣式在手機上顯示正常哦因為毛坯加工工藝性好。5為什麼加工工藝性好?因為設計有要求,同時毛坯鑄造一致性好,精度高!下面是一個網友的評價中國重型貨車和外國到底有多大差距?那麼如何從工藝系統設計角度來保證裝配的嚴絲合縫?中國重型貨車和外國到底有多大差距?這是變速箱的一段殼體,機械專業的同學都畫過變速器,那麼就明白殼體之間相連是靠兩個銷孔定位的,這個就是裝配基準。這兩個銷孔距離大約是500mm左右,精度要求是正負0.025mm,意思就是說在半米的尺度上兩個孔互相之間位置偏差不能超過一個頭髮絲的直徑。由上可知,從機加工角度來看,加工完成的產品只要合格,產品一致性是相當高的。大家要對我們的加工能力有信心。那什麼原因造成裝配後無法嚴絲合縫呢?我們再來看毛坯製造精度。中國重型貨車和外國到底有多大差距?上圖是德國DIN標中關於鋁合金鑄件的要求,只要誤差在表裡就說明是合格品。來看要求,要想嚴絲合縫,那麼鑄造等級一定要高,就是最左邊這一例。要想嚴絲合縫,那麼裝配後殼體錯位最大能到0.75mm殼體接合面為了密封是要在毛坯基礎上再加工掉1.8mm左右的,兩個殼體分別加工掉1.8mm後,裝配起來仍然嚴絲合縫,說明整個毛坯的餘量控制和加工控制一致性分廠高,各個方向上的毛坯公差都控制在一個非常小的範圍,不服不行啊。中國重型貨車和外國到底有多大差距?加工的完全合格品,即使是圖紙要求圓滑過渡,那麼最大錯位也會達到1.2mm,如果控制不嚴即使在合格的情況下錯位一般會在08-1mm!你問一套模具多錢?國內一種殼體壓鑄模具大約300萬左右,進口的更貴。國內模具很難得做到這個標準。整套模具費用大約需要1500萬左右,因為是三個殼體三套模具。這還是一種系列產品的模具費用,有4個系列,模具費用大約6000萬吧。然後就是加工中公差均分的方法,想要毛坯公差均分,那麼就要增加一道工序,用毛坯外形定位加工定位基準。我們現在是毛坯直接定位,因為我們沒有嚴絲合縫的要求,所以就省了這一道序。增加這道序不貴,大約100萬就行。為了嚴絲合縫,拯救強迫症,老闆就要多投入6000多萬,估計明天老闆不做走人了!

國內很多長途貨運公司都用四大卡車公司的產品,就以深圳為例吧,我在深圳見過的長途貨運拖車很多都是奔馳、MAN、斯堪尼亞還有沃爾沃的,其中斯堪尼亞最多,而且絕大部門都是掛香港牌照,為什麼那麼多的貨運公司都選擇進口卡車呢,我覺得應該是進口卡車各方面的性能質量都很好吧,不然誰會選擇花大價錢買進口卡車

你沒接觸過養車人,你不知道這裡面的關鍵差別在哪。中國的重載貨車,尤其是那些土石方翻斗車,它們的平均使用壽命如何你知道嗎?平時運營成本都怎麼計算你知道嗎?


我來打個比方,一輛一汽重卡翻斗車,出廠後的落地價格大約50多萬,設計載荷是15噸。當你把車子開出來之後記住,直接右轉,幹嘛?加高護欄!還有水箱等一系列非廠家設計部件。完成改造之後,這輛車的載重能力就會達到60噸了!

這樣一算,你跑一趟活,相當於原設計跑4趟了!

這輛帥氣的大翻鬥最美麗的青春壯年,只能保持3年!

一般的老闆養它3年後就賣掉了,因為它平時的工作情況就是邊幹活邊修理!過了3年保不齊就要大修,一個大修過後,又進去很多成本,再用它幹活完全不划算,都是給修理廠賺錢了!

3年車齡的大翻鬥,也就值10多萬!

這個就是當前的產業現狀,各方面在這裡都有帳可以算,也就可以維持下去。雖然大卡車的命運比較悲催。


你認為廠家會有什麼動機去改變或提高車輛的科技和性能嗎?價格是一方面,能否適應這種產業維持模式才是最主要的因素!!!!


前面說完了,最後說一句沒用的廢話!你猜猜,這個產業裡面,利潤最大的是誰…………

中國不是造不出好東西,以我個人看濰柴發動機保養好,用好油,開個六年不用修是沒問題的,可誰能買來一級濰柴發動機,買不到,全部用軍工了,國內給你們造好車了,五六十萬一個車頭,質量有保證,很的人會想,快頂進口價格了,還不如買進口,一分價錢一分貨,想用白菜買肉能到嗎?還有,現在人只想多拉,想買輕量型,鋼材薄了鐵皮輕了,車橋換l小了,哪樣的車能用嗎?再有就是司機們大多是三十到五十歲之間,那個年代造成普通文化水平低,幹別的不行,前幾年看到賺錢都跟風買車,加上國家政策不穩定,新政策執行力不夠,造成國內市場混亂,狼多肉少,只能買不好車了,更別說豪華國產車及進口車了,形成國內高品質車沒市場,這樣哪個汽車廠家去造高品車。誰要不服開進口上山西陝北拉煤試試試那路況,最多兩年保管壞!!!1

不得不承認,國外的重卡產業發展時間比國內的長,技術積累相對多一些,更重要的是,國外重卡從設計到生產,再到路試,改進,定型量產,都遵循一套嚴格的流程。

我之前就是中國重汽的一名員工(離職不足一年,離職原因是轉行,並非與公司有過結,在此實話實說,不粉不黑),大家可能也聽說了前幾年中國重汽與德國曼集團合作,引進曼公司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前後橋技術生產“曼”系列重卡。曼公司的工程師多次到重汽進行考核,對重汽的生產管理方面諸多不滿(國有企業,大家自己腦補),重汽應對曼公司專家的考核,請客送禮人家是不吃這一套的,只能臨時抱佛腳,提前三五天時間從廠區大門到道路,從車間通道到各種機床,一遍一遍的打掃衛生,各個部門連夜加班“造”各種文件記錄(比如TS16949,ISO14001,ISO18001)。這都在其次,最關鍵的是,提前讓各個毛坯件的供貨商遴選一部分質量較高的毛坯件擺到工位上,專家現場考核當天都是用的經過挑選的毛坯件進行加工,說白了就是表演!

提到外購件,其他重卡公司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中國重汽生產的卡車,車身上約有40%的零部件的毛坯件是外購(我專指機械零部件,如變速箱,主減速器齒輪,發動機曲軸,連桿,活塞,像風擋玻璃,儀表盤,內飾件不在此類),好吧,零部件外購業內也算正常,但要知道,這些供貨商絕大多數是隻有十幾臺機床,百十名工人的小作坊,為什麼這樣的小作坊能為重汽這樣的大公司供貨?作為國有企業,大家自己腦補。

另外一點,德國曼公司向市場推出一部新型號卡車,從最初設計到初步定型大約一年,之後生產五十輛左右的路試車,進行大約兩年,總計至少三千六百百萬公里(每輛車每天約一千公里)的路試,發現問題繼續改進,改進後還要生產約二百至三百輛樣車,免費交給他們的長期客戶使用約兩年,聽取客戶的改進意見之後才最終定型,投放市場。而重汽從取得曼公司的技術資料,到向市場投放第一代使用曼公司的技術的汕德卡,總計用了兩年時間。要知道,使用曼公司的技術生產本土卡車,是需要根據國內的路況,油品,國內汽車零部件供貨商的技術水平,駕駛者駕駛習慣進行諸多改進的,這一系列改進,真的就能合理匹配嗎?

以上是我在重汽工作十年的所見所聞,手機打字不容易,言語順序可能有些亂,但沒有一言之虛。國內的重卡企業都是國有企業,其本質上應該都與重汽差不多,想要買車的朋友三思吧。

我覺著這個問題太適合我來回答了,我從事重型卡車行業6年,而且在一線研發生產基地,而且是國內某重型卡車公司工作。總起來說國產重卡存在的問題是第一,技術水平落後,比歐美落後好幾代,第二卡車的製造工藝落後,卡車在進入銷售渠道前,沒有不需要檢修的,有一些卡車裝配起來在廠區轉到檢修線之間的路把車軸跑掉的,輪子跑掉的都有第三卡車行業人才凋零,經常是幾十個人圍著車找毛病,真正能看出有毛病的就那麼一兩個其他都是混子,第四雖然車的成本對於進口車性價比高,但是投入產出效應差。第五過分依賴國外已經淘汰或者已經不用的製造平臺,沒有自己的技術儲備,所謂的技術革新,我個人感覺都是些不疼不癢,脫褲子放屁的革新,沒有自己的技術,全靠引進國外淘汰的技術。第六 組裝廠工人素質普遍低,這也造成了車的質量和製造工藝不過關,工人培訓能力差,第七研發投入太低,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重型製造業利潤低導致。。。反正差距應該類似於90年代初中國軍事實力和美國軍事實力的差距的感覺,一般出口只能給第三世界的第三世界國家,而國內大型企業需要的卡車基本都是進口,因為國產卡車達不到他們的要求,究其原因就是落後,生產幾萬臺車的利潤不如一年只生產900多臺卡車的美國帕卡差得遠

二十年是有的,2千年時我擁有奔馳的2031,三菱的415及419,解放J6及華菱。先說奔馳吧,省油,耐操,馬力是最小的,只有310匹但起步及跑起來是除三菱外最好的,這車用了16年到報廢,除換過幾次離合片及燈泡外從未修過,真的省心。三菱也是部好車就是油耗大點,每百公里47,48升。8DC9孖T那臺起步要加油才能起步走,8DC11那臺就好很多,就是拉6,70噸的時侯沒8DC9孖T那臺跑得快。解放的350馬力油耗不大43左右,大問題沒有,就是小問題多了點,吉車還可以,重東跑不起。華菱325馬力康明斯機頭油耗最大,且跑不起。另燥音是沒法比的。












拉貨來說不是很大,我開車來說30頓重卡拉過70車橋不斷爬坡沒問題,以前解放10頓拉15頓就爬坡就上不去,究其原因發動機不行,變速箱不行!現在發動機雖說改變了,但是還是不行,但是現在變速箱以法士特為首的造的很好,有多好爬坡掛檔,省油價位便宜,包修10萬公里!!別的高仿不是容易損壞就是掛檔有問題!國外進口價格是國產三倍,別說質量好,維修貴沒配件!車橋車架斯太爾,還行!但是大行工程車輛不行,容易散架,究其原因國產民企材料技術不過關!普通差距是人家車輛用油比我們好。車體環境好!有冰箱空調洗浴,變速箱是自動變速箱,有減去箱或緩速器發動機好一個檔次噪音不大,其他一樣,車橋什麼不如中國。但是車輛價格70萬以上,國產30萬加5-6萬就可以配齊自動變速器緩速器和減速機!但是軍用國產火箭車能國產,就是不能民用,成本和保密是主要,國產徐工和三一工程機械做的很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