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10 個回答
巴山夜雨涮锅
2018-11-06

陸遜被孫權逼死,主要有以下原因:(1)功高震主,孫權難安(2)勸諫孫權的不當行為,等於打老大臉(3)插手了孫權立後嗣的事情,犯了大忌。

先說第一條,功高震主。

陸遜的功勞是不用多說了,大的就有夷陵之戰大敗劉備,石亭之戰打破曹休,先後導致劉備和曹休掛掉,可以說在東吳絕無僅有。小的方面來說,陸遜很多政策都得士卒百姓的人心,甚至被俘虜的魏國人都很尊重他。

這樣一個人擺在孫權身邊,難免讓孫權產生想法。要知道,孫權的胸襟,比起劉備曹操終究還是有差距,尤其上了年紀後更甚。孫權的一大短板是軍事才能很差,不像劉備曹操都自己很能打仗,能鎮住下人。孫權綽號“孫十萬”,就是形容其十萬人被張遼八百人打退,軍事水平是不怎麼好的,因此對部下那些能征慣戰的統帥級人物有所忌憚。所以我們看到很奇怪的,周瑜大破曹操後兩年,36歲死,呂蒙大破關羽後當年,40歲死。陸遜同志要倖免也難。

更何況,陸遜還是孫策的女婿。孫權從哥哥死後繼位,對孫策的一黨恐怕多少還是不能完全放心的。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再說第二條,多次勸諫孫權的不當行為,打老大臉。

歷史上我們常可以看到,君主要幹某件事,大臣說不能幹,幹了要壞。這其實就是打臉。最聰明的老大,聽了你的話就真不幹了。曹操這種,不聽你的,然後幹了,幹成功了,回頭還說我這是僥倖冒險,你勸諫的是對的,這叫頂級胸襟。最怕那種老大不聽你的,幹了,然後幹錯了。這時候你就算一句話不說,往那兒一站,就是在打老大的臉,同僚們看見你就會想起老大的錯誤。

而孫權中老年以後,糊塗事情是很多的。很多次都被陸遜這樣打臉。


比如孫權想派人去臺灣,陸遜就說,現在天下三分,戰亂不斷,為了取臺灣而浪費民力是沒什麼好處的。裡面還專門提到了“昔桓王(孫策)創基,兵不一旅,而開大業。”孫權不聽,派人去臺灣,結果雖然抓回了一些土著人口,但途中病死的士兵都比這些人數量多,虧大發了。這臉打得啪啪的。


後來周祗想去鄱陽招募士兵,陸遜認為這樣可能會引發變亂,但孫權還是聽了周祗的,果然引發了叛亂,席捲數郡。後來被陸遜鎮壓下去,順便還從叛軍中招募了八千精兵。臉又是啪啪的。

中書典校呂壹仗著孫權的寵幸,作威作福,陸遜經常哭著勸告,後來孫權殺了呂壹,深以自責。

有這些事情,只怕孫權看到陸遜,想心平氣和也難了。


再說第三條,立後嗣的問題。

孫權的長子孫登在241年去世後,改立三子孫和為太子,但同時又把四子孫霸立為魯王,給與兩個兒子同樣的權力和尊崇。陸遜對此很是擔憂,認為太子是繼承人,這個事情必須專一,不能腳踏兩隻船,不然就會引發禍亂。這讓孫權很不爽,因為孫權自己大約是比較喜歡魯王孫霸的。陸遜再三再四地寫信勸諫,孫權都不聽。陸遜又要求當面見孫權辯論這個事情,孫權不許他來。這樣君臣矛盾就激化了。245年,孫權更開始打擊太子一黨,殺的殺,關的關。陸遜的親戚子弟顧譚、顧承、姚信等都因為此時被流放,陸遜的朋友,太子太傅吾粲更因為多次與陸遜寫信,死在監獄中。孫權還經常派太監去責罵陸遜,陸遜最後氣死了。

對君主來說,立後嗣既是家事,又是國事,大約也是最討厭被人干涉的事情,尤其自己要做的不那麼理直氣壯的時候。孫權扶持魯王孫霸,最怕人踩尾巴,陸遜偏偏踩個沒完。估計孫權其實當時是更傾向孫霸的,又擔心陸遜這個態度,對孫霸日後不利,所以派人去罵他:你丫到底啥意思?把陸遜活活氣死了。

事實上到了250年,孫和跟孫霸的矛盾激化,孫權一怒之下,廢黜了孫和,殺了孫霸,反而便宜了孫亮……


(歡迎關注巴山夜雨涮鍋,更多精彩三國話題共享)

白这个颜色
2018-08-30

孫權與陸遜的矛盾,非一日之寒。要從周瑜死後說起,二喬之美,天下皆知,陸遜英俊,文韜武略不遜周瑜。瑜死後,遜常入府安慰,美女英雄,難逃情理之中。小喬愛上了陸遜。東吳皆知,孫權也不以為意。大喬常常過府去看妹妹小喬,與妹妹密議,孫權有九子,大喬想讓自己的兒子登上寶座。此時,陸遜已為東吳宰相。想請陸遜相助。一日,陸遜去與小喬私會,小喬室內燈燭全無,遜輕車熟路,直入臥榻,魚水之歡後,忽然燭亮,遜嚇得魂不附體,原來自己懷裡擁抱的是一絲不掛的大喬。大喬曰:若能扶持自己的兒子登上皇位,j姐妹二人心甘情願服侍將軍。遜無奈,只能答應。後陸遜捲入東吳皇室之爭,孫權一生常常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想來陸遜的死也值了,曹操發瘋愛二喬,終未實現,陸遜真應了做鬼也風流的名言,別說孫權殺他,傻子也不會放過他。

狐狸晨曦
2018-08-29

孫權陸遜曾是一對相知相得數十年,同心協力打贏夷陵大戰,配合默契留下許多佳話逸事的君臣,最終卻以悲劇收場。他們的衝突根源是由他們各自出生的宗族立場決定的,終不以其個人意志為轉移。

孫權與陸遜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孫吳政權的致命傷,就是政治根基不足,統治合法性嚴重缺失。

孫氏一門出身寒微,孫堅之父僅僅是個瓜農,此前三代以上皆不可考,論家世,別說和太尉之子曹操比,就算和比起本身是漢室宗親、祖父舉孝廉當過縣令的劉備比,都相差甚遠。

孫堅孫策這父子兩代,皆靠攻殺朝官、殺戮名士而立國開基。孫策為袁術部將時領兵攻打廬江,陸遜的堂祖父,陸家家主、廬江太守陸康與之苦戰兩年,病亡於戰陣中,陸氏宗族上百口,一半人死於艱苦的圍城戰和後來的流離遷徙。孫陸兩家,因此結下血海深仇

陸遜當時年僅十三歲,就要幫年僅九歲的堂叔陸績(陸康之子)支撐門戶,率領族人返回吳郡。豈知不久後,大仇人孫策兵取江東,陸氏一族不得不從此在仇人眼皮底下討生活,此時他們對孫氏的觀感,自是可想而知。

孫策遇刺後,張昭受命託孤,輔佐孫權繼領江東,與包括陸氏在內的江東大族力求和解。孫權將自己的侄女、也是孫策的女兒嫁給陸遜,並將他作為東吳的後備骨幹苦心栽培,讓孫陸兩家得以在表面上化仇為親。但雙方內心的芥蒂,又怎是一樁婚事就能化解的?

陸績後來被孫權派遣到新徵服的交州鬱林郡為太守,實為流放蠻荒,三十歲出頭就英年早逝。陸績臨終仍自言“有漢室志士吳郡陸績”,拒不承認自己是孫氏的臣子,還狠狠立下六十年後南北必混一(也就暗喻孫氏滅亡)的預言。

陸家家主,陸遜之叔:陸績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等到孫策之子孫紹已成年,並一度承襲了“吳侯”之位,大約在孫權稱“吳王”期間,被改封為“上虞侯”,可見孫權對其的防範。而作為孫策女婿、孫紹姊夫的陸遜,又多了一層被孫權猜忌的理由。

孫權極信任的大將呂蒙,曾經高度讚揚陸遜之才,在詐病襲關羽時推薦他代替自己的職位。可是到荊州戰役,陸遜已經立下分路軍阻斷峽口,打垮關羽留守軍數萬的大功後,呂蒙臨死前推薦代替自己的,卻變成了孫權的發小兼死黨朱然,這樣的變更,本身就意味深長了。

【權問:“誰可代卿者?”蒙對曰:“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而未有遠名,非羽所忌,無復是過。若用之,當令外自韜隱,內察形便,然後可克。”】
【權問曰:“卿如不起,誰可代者?”蒙對曰:“朱然膽守有餘,愚以為可任。”蒙卒。】

夷陵之戰期間,劉備遣吳班誘敵時,東吳諸將請戰不成,都認為陸遜膽小畏敵,才會連退百里,不敢出戰,因此“各懷憤恨”。

這正說明陸遜雖有卓絕才能,但在吳軍中威信嚴重不足,已經年過四十還被諸將藐視,對比26歲即以中護軍與張昭共掌軍政大事的周瑜,可說天壤之別。這也深刻體現了吳軍中眾多孫氏嫡系的淮泗及寒門將領,對陸遜這個江東大族代表的本能排斥。

【諸將並欲迎擊備,遜以為不可,曰:“備舉軍東下,銳氣始盛,且乘高守險,難可卒攻,攻之縱下,猶難盡克,若有不利,損我大勢,非小故也。今但且獎厲將士,廣施方略,以觀其變。若此間是平原曠野,當恐有顛沛交馳之憂,今緣山行軍,勢不得展,自當罷於木石之間,徐制其弊耳。”諸將不解,以為遜畏之,各懷憤恨。】——《吳書》

陸遜火燒夷陵,大破劉備,被東吳軍民視為如同周郎復生的江東守護神,但出生江東大族的陸遜,和周瑜實有本質差別:周瑜食邑四個縣,私兵部曲不過數千,而陸遜食邑只有一個縣,招募的私兵部曲竟已破萬。

以孫權這樣歷史上出了名的雄猜之主,對陸遜如此做派,又怎麼可能真的心神無二,信賴無間呢?

孫權在位晚年,任用呂壹,挑起“二宮之亂”,迫害陸遜、顧雍等出身江東士族的賢臣,更多不是他當真老糊塗了,如何昏庸暴虐,而是身為出生漢末之人,看不清之後的歷史大勢,不明白其後整整三百多年的士族門閥天下,正是歷史發展必然,才和陸遜為代表江東士族,做了一場持續幾十年的唐吉柯德戰風車的鬥爭。徒自損耗國力,摧殘人才,埋下東吳的滅亡的隱患。這是其歷史侷限性所致。

東吳大帝:孫權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其實孫權要是少自作聰明瞎折騰,痛痛快快順應歷史潮流,“孫與陸共天下”,向江東士族全面投誠,而不是與其內耗不休。沒準東吳還真能順順當當地多維持幾十年,熬到西晉自我爆炸,五胡亂華,衣冠南渡之時,那之後接收源源不斷的北人,就可以代替歷史上的東晉,延命上百年了。

畢竟東吳與東晉、宋齊樑陳並稱南方六朝,作為六朝的開啟亦是秦大一統後,第一個成功割據江南的政權。

而後來東晉能立國的關鍵,無非也是王導這個奇才居中調度,協調好了南渡世家和江南士族的關係,以南渡世家控制中樞,地方權益盡委於當地士族的利益分配,取得各方面一致支持。至於本身只是遠支宗親的晉元帝司馬睿,僅僅是個招牌幌子罷了。其本人可是對當地士族謙虛表示,寄居他人國土,不好意思的。

換言之,短短三十年,西晉朝野還並沒有真正將江南當做自己的國土,某種程度上,東晉亦是東吳借屍還魂。

虹猫大侠
2018-02-17

感謝邀請!~

孫權逼死陸遜基於兩點:

一、功高震主,權力巨大。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從吳蜀之戰啟用,打敗劉備,解決東吳最大的危機,陸遜在東吳軍界地位是當之無愧No.1。先後封大將軍,上大將軍(地位高於三公)。已經到了沒有官可封的地步。後來孫權發動了幾次戰爭。依然保持逢戰不勝優良傳統(🤔軍事上沒有半點長進)。陸遜表現則是進退有度。孫權如果想有所作為,在軍事上必須全面依賴陸遜。這是孫權不願意看到的,權力太大,曹操獻帝就是前車之鑑(性質相近)。

二、四大家族打破平衡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江東四大家族顧、陸、朱、張,在東吳朝廷身居要職,多年來互相聯姻,不說鐵板一塊,也是互相支持,隨著老丞相顧雍去世,陸遜成了四大家族的領軍人物。並順利接班。這就了不得了,軍事政治集一身,意見相同還好,一旦意見相左,滿朝文武大部分都支持陸遜的情況下,孫權心裡估計就一萬個MMP飄過,這皇帝當的就不痛快了。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更要命的是關於孫和和孫霸的儲位之爭,孫權私下說的話,很快就能傳出去,這讓孫權驚出一身冷汗,如果陸遜有謀反的想法,孫權還真沒辦法控制。所以他想讓朝堂各勢力平衡,陸遜就必須除去。而陸遜的重要性也不如以前大,此時的局勢是三足鼎立,東吳雖進取不足,防守還是有餘的。沒有陸遜也照樣守得住。

恒信建筑装饰999
2018-02-03

孫權為何一定要逼死陸遜?這裡告訴你真相,我本人也是非常喜歡《三國》的:下面是我個人的觀點,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有不對的地方還望大家多多指教!

孫權曾經跟心腹諸葛瑾討論曹丕去世之後的曹魏形勢。談話中,孫權說,曹丕去世,曹睿接班,比之父輩祖輩萬不及一。曹操曹丕留下的那些老人,比如陳群之流。這些人曹睿就鎮不住,今後曹魏一定會臣強主弱,大權旁落。同時,孫權還在這裡批評了陸遜的觀點。陸遜認為曹睿即位,實行仁政,君臣團結,曹魏這麼良性發展對於我們江東來說是巨大隱患。孫權認為陸遜沒看到根本。沒看懂曹睿實行減稅等小恩小惠是因為自己威望不足,希望以此收攬人心。曹睿越弱那曹睿手下的那些身經百戰的牛人就會欺上瞞下,篡權奪利。其實,從這番話中,我們能看到孫權擔心的。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孫權覺不僅僅是替對手擔憂。孫權擔心的曹魏臣強主弱的形勢會發生在江東。畢竟江東日後也有陸遜這樣的牛人。新主鎮不住這些牛人。那會如何。陸遜雖然功勞大。但是陸遜跟孫權的分歧也不小啊。陸遜不但消極參加孫權發動的伐魏之戰,甚至在石亭之戰中也否定朱桓的大膽包抄的建議,只求小勝,擊敗曹休而非殲滅戰。曹休十萬人馬最終也就損失五分一二。誘擊曹休是孫權與周魴苦心經營已久的苦肉計。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陸遜雖指揮了這一戰,但成績並沒那麼巨大。如果細細品味,孫權的四個大都督,其到後期都變得格外小心,,這其中本就有權力頂端的博弈問題。陸遜威望大,能文能武,還深度介入江東繼承人問題,,孫權能不擔心自己的接班人也成為第二個“臣強主弱”的曹睿?陸遜是背後“偷襲”江陵的主導者之一。陸遜在欺騙關羽的過程中“示弱”裝孫子裝得極為傳神。這些都很嚇人。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所以,這些原因導致了陸遜必死的緣故!大家還有其他看法嗎?

三国逐鹿
2018-10-07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孫權為何要將陸遜逼死?

三分多是英雄俊,又顯江南陸遜高。陸遜原名陸議,字伯言,東吳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陸遜於建安八年(203年),到孫權府中任職,因其精於謀略,善於用兵,深受孫權賞識。建安十四年,孫權命呂蒙偷襲荊州,陸遜協助,偷襲成功。彰武二年(222年),陸遜以大都督的身份在夷陵地區火燒劉備連營,成功化解東吳的危機。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黃龍元年,在孫權獲得石亭之戰的勝利後,封賞陸遜為大將軍,並命其輔佐太子孫登,管轄武昌。然而孫權雖然交給陸遜軍事大權,卻不給政治權利,並任命顧雍為丞相。後來因孫權於陸遜不合,屢次發生爭執,陸遜多次收到孫權的指責,最終憤憤而死,可以說孫權親手將陸遜逼死,這究竟是為何,以下筆者做簡要分析。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首先陸遜作為江東世家大族,黨羽眾多,嚴重威脅到孫權的統治地位。他的從祖是魯康,被任命為廬江太守,魯康有個兒子叫魯績,又被任命為鬱林太守,魯績又有子叫魯瑁,被選為尚書。陸遜的兒子陸凱被任命為建武校尉,次子魯胤,北任命為膠州刺史,因此陸遜家族世代為官,黨羽眾多。而陸遜本人也深受世家大族的擁戴,在朝廷內有深受百官擁戴,孫權本來就是個善於猜忌的人,再加上後來陸遜功高蓋主,孫權更加不能容忍陸遜威望日益增大,故而將陸遜逼死。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其次陸遜官居大都督,有架空孫權的可能,再加上陸遜一直鎮守武昌,威望大增,孫權要除之後快。陸遜自夷陵之戰後,就被任命為大都督,因為陸遜的才能,孫權也一直對其忍讓。再加上大都督總理一切軍事要務,基本上有把孫權架空的意思。早年孫權任命周瑜、魯肅為大都督,就飽受其害,孫權本人有時候也要聽命於大都督,而軍隊自然也掌握在陸遜的手中,萬一陸遜謀反後果不堪設想。再加上陸遜本人一直駐守武昌,吳國的軍政要員,上到太子下至諸葛瑾潘俊等都與陸遜交好,孫權為了防禦陸遜謀反,故而將其逼死。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再次陸遜為孫策的女婿,本來是為了加強君臣之間的關係,但後來陸遜卻能功高震主,再加上陸遜參與了太子之爭,孫權對其更加深惡痛絕,故而將其逼死。陸遜為孫策的女婿,也算是孫家的姻親了,但孫權卻擔心陸遜的權利日益增大,無法駕馭,就算孫權勉強能控制陸遜,但孫權的後代們卻真正是無法駕馭了,漢朝就有很多外戚專政的。最重要的是陸遜參與了太子之爭,孫權想擁戴孫亮為太子,但陸遜卻聯合百官一起擁戴原來的太子,這讓孫權非常惱怒,在加上擔心後代無法壓制陸遜,因此在有生之年,孫權要把陸遜逼死。

你是如何看待孫權和陸遜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每日趣评
2018-04-30

孫權逼死陸遜確有其事,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陸遜一不小心趟了渾水。什麼渾水呢?孫權與大臣楊竺私下祕商廢除太子之事,而這件事情被人捅了出去。於是孫權徹查告密之人,陸遜也是嫌疑人之一。那麼陸遜是怎麼被孫權逼死的呢?書上是這樣記載的:

權累遣中使責讓遜,遜憤恚致卒,時年六十三,家無餘財。出自《三國志》

也就是說孫權多次遣使責備訓斥陸遜,陸遜悲憤難當,被氣死。因此可以說是孫權硬生生的逼死了陸遜。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陸遜有王佐之才,孫權一向和陸遜關係甚好,為什麼要逼死陸遜呢?太子之爭到底是怎麼回事?洩密事件又是怎麼回事?聽我慢慢分析!

孫權有七個兒子,三個女兒。女兒和太子之爭無關,就不展開說了,主要說兒子。二兒子孫慮死於公元232年,死時只有二十歲。當時的太子是大兒子孫登,不巧的是,孫登也於公元241年病亡,時年三十三歲。

太子孫登病亡後,按照年齡大小的順序,孫權的三兒子孫和成為太子。孫和的母親是王夫人。孫和成為太子引起四子孫霸的不滿。於是孫霸陣營的許多大臣蓄謀陷害太子孫和。

孫權晚年病重無法前去太廟祭祀,於是派太子孫和前去。孫和祭祀完太廟順便拐到太子妃叔叔的家中聊聊家常。這時有人告密,誣告太子孫和在太子妃家族中密謀篡位事宜,意圖對孫權不利。還說孫和的母親王夫人看到孫權臥病在床,面露喜色。

太子不得與大臣結黨營私,因此孫和的行為被孫權所懷疑。孫和的母親王夫人也被孫權召去訓斥。王夫人羞憤難當自殺。從此太子開始憂心自己的地位不保。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孫權自從這件事情之後開始有廢黜太子的打算,於是私下找到楊竺,詢問楊竺的意見。楊竺說四子魯王孫霸文武兼備,可以執掌國事。於是孫權許諾要改立孫霸為太子。

權時見楊竺,闢左右而論霸之才,竺深述霸有文武英姿,宜為嫡嗣,於是權乃許立焉。出自《吳錄》

事有湊巧,當時太子的一個下人正好藏在屋內的床下,孫權和楊竺的密談都被這個下人一字不差的聽到了。這個下人隨即彙報給了太子孫和。

孫和很著急,於是找到陸遜的族人陸胤密商,太子委託陸胤說服陸遜上書保太子之位。陸遜知道這件事情之後也很著急,廢長立幼是古之大忌,於是陸遜上書孫權阻止廢太子之舉:

遜上疏陳:「太子正統,宜有盤石之固,魯王籓臣,當使寵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獲安。謹叩頭流血以聞。」

陸遜三番四次上書,孫權置之不理。陸遜又請求覲見孫權,孫權不見。其實這時的孫權很納悶,到底是誰把廢太子的事情給捅出去的?孫權第一時間想到了楊竺,因為當時是密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沒有第三人知道。

楊竺感到很冤枉,說自己誰都沒有告訴。於是孫權讓楊竺查一下,到底是誰告的密。楊竺就說最近只看到陸胤和太子走的很近,一定是他告的密。孫權又召陸遜過來問話,陸遜直言不諱說是陸胤告訴他孫權要廢太子。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這時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陸胤,而陸胤知道這件事情也是因為太子告訴他的,於是為了保護太子,陸胤便對審問他的人說:是楊竺告訴我的。孫權本來就懷疑楊竺,因為楊竺是當時唯一一個參與對話的人(孫權不知道床下藏有太子的人),於是孫權讓人嚴刑拷打楊竺。

後來,楊竺受不了酷刑的折磨,招了假供,自汙說確實是自己告的密。隨後楊竺被斬。

竺不勝痛毒,服是所道。初權疑竺洩之,及服,以為果然,乃斬竺。

於是這件羅生門事件畫上了句號,楊竺被斬,真相被埋沒。但是孫和的太子之位也沒有保住。孫權隨後對陸遜及其太子的支持者展開了清理:

而遜外生顧譚、顧承、姚信,並以親附太子,枉見流徙。太子太傅吾粲坐數與遜交書,下獄死。

陸遜也被孫權派人數次責問,陸遜失寵,屋漏偏逢連夜雨,這時有人誣告陸遜的侄子在芍陂之役誇大軍功謀取官位,這件事情也連累到陸遜。陸遜在孫權和大臣的輪番攻擊誣告下,生了重病,不久便死了。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孫權的三兒子孫和與四兒子孫霸爭奪太子之位,陸遜上書為太子爭位,而這時孫權是傾向於廢黜太子的,這樣的話陸遜就逆了龍鱗,終於在這場太子之爭中以被逼死收場,結局可悲可嘆!

這次太子之爭的結局是:太子孫和被廢,魯王孫霸被賜死。孫權最小的兒子孫亮被立為太子。

本回答獨發於悟空問答,覺得寫得好請隨手點贊,謝謝!

喜歡請隨手關注我的頭條號,謝謝!

十年荆轲一梦
2018-05-13

晚年孫權疑心太大。1、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2、東吳孫權稱帝后期,孫權與東吳重臣陸遜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最後基於陸遜是“世江東大族”,以及為身後之計,恐嗣主駕馭不了陸遜等因素考慮,有計劃地剪除陸遜親黨,如相繼流放陸遜外甥顧譚、顧承、姚信,誅死“數與遜交書”的吾粲,最後再“累遣中使責讓遜”,以至於“遜憤恚致卒”,逼死了陸遜。

3、東吳朝廷舉國分為兩大派:一派擁護太子,一派擁護魯王,陸遜是擁護太子的,陸遜一而再再而三地給孫權寫信保太子,而且要求和孫權見面談一次,孫權不聽,不談,還不斷地派人到陸遜那裡去責備陸遜,與此同時,陸遜的幾個外甥因為擁護太子被撤職流放,就是陸遜周圍的人流放的流放,被殺的被殺,陸遜不斷接到孫權的責備,於是陸遜非常憂鬱,非常的氣憤,最後活活氣死――――――――――――――路過的大大們點個關注,謝謝了

小崔畅说历史
2018-12-13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虎嘯龍吟

最近熱播的歷史劇《虎嘯龍吟》中,公元228年,東吳的大都督陸遜利用地形優勢,以區區五萬人馬在石亭擊敗曹休的十餘萬大軍,直接將曹丕的四位託孤大臣乾死一位,也為司馬懿掃滅了一個政敵,看到這裡,我就對這位於荊州計擒關羽、於夷陵燒敗劉備致其抑鬱而死的東吳名將推崇備至,同時我更期待蜀國的諸葛亮拖死司馬懿的另一政敵曹真,直至冢虎司馬懿與臥龍諸葛亮的巔峰對決!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北伐的諸葛亮

不過,鑑於電視劇播出緩慢,所以今天我想探討的是,十餘年後的公元245年,建功立業頗多的陸遜卻被吳帝孫權逼死!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在石亭大敗曹休的東吳名將陸遜

這是為什麼呢?

本人認為,孫權逼死陸遜,主要在於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晚年的孫權性情暴戾猜忌嗜殺,而早年能對孫權獵虎、酗酒、一意孤行等不當行為進行勸阻的張昭、顧雍、諸葛瑾等大臣們早已逝世,這導致孫權對內瘋狂殺人時更加肆無忌憚。

青壯年時的孫權於即位初期,在用兵上雖進攻不足但防守有餘,在治國上雖越漢粗安但和諧安定,在用人上雖軍權旁落但知人善任,在外交上雖朝魏暮蜀但左右逢源。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壯年時意氣風發的孫權

在統兵作戰方面,孫權有周瑜統兵先詐降再火攻,則奸雄曹操鎩羽於赤壁;有呂蒙統兵先示弱再偷襲,則悍將關羽兵敗身死於荊州;有陸遜統兵先誘敵再後發制人,則梟雄劉備、宿將曹休先後敗愧致死;有賀齊、諸葛恪統兵,則久平不定的山越集體投降化敵為友……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直言敢諫的骨鯁老臣張昭

在生活作風方面,孫權之有張昭,猶如唐太宗之有魏徵,壯年氣盛的他,雖有熱衷獵虎之弊習,卻無太康失國之患;雖有酗酒無度之歪風,卻無紂王飲酒誤國之禍;雖有一意孤行致使將士枉死遼東之愚舉,卻無惱羞成怒冤殺賢臣之惡行……

一言以蔽之,生子當如孫仲謀,這是當時最牛的曹操對壯年孫權的高度評價,也是對孫權前半生的精確概括。

然而,是人都會老,是老都會昏庸。晚年的曹操如此(對付關羽時想遷都),晚年的劉備如此(對付陸遜時大意),晚年的孫權,更是難以例外。

晚年的孫權,重用校事呂壹監視百官,搞得朝野上下人人自危;既立太子又寵愛魯王,導致朝野百官結黨互鬥家國不寧;廢掉賢德儲君冊立孤弱幼子埋下死後亂國禍源;借兩宮之爭大肆屠殺江東豪族埋下亡國禍根……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懂得與孫權相處的賢相顧雍

可惜,晚年的孫權在胡作非為時,已沒有張昭、顧雍、諸葛瑾等賢臣勸諫規正,而老資歷的陸遜在頻繁上疏勸諫孫權時,孫權感受到的不是張昭那種倚老賣老不聽不敬老不愛賢的無可奈何,不是顧雍那種沉靜規諫老成謀國的心安理得,不是諸葛瑾那種肝膽相照生死不負的君臣相得。相反,晚年猜忌成性的孫權,感受到的是陸遜倚仗軍功仗勢欺人的氣勢咄咄,感受到的是陸遜干預帝王家事意圖將來圖謀不軌的磨刀霍霍,感受到的是陸遜勾結諸多江東豪族結黨營私的暗影綽綽,感受到的是……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屢戰屢勝的東吳名將陸遜

總之,陸遜以前立的軍功有多大,陸遜與江東豪族聯姻勾連的範圍有多廣泛,老年時患得患失的孫權對他的猜忌忌憚就有多深。

正是晚年孫權的猜忌成性殺人如麻,陸遜被皇帝使者逼迫時,眾多大臣才緘默不言幸災樂禍,正是晚年孫權對陸遜的忌憚防範萬分深刻,陸遜才會被孫權使者逼迫數次至死。

其二,陸遜捲入了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的儲位之爭,為了防止自己死後,在儲君幼弱的情況下,吳國出現類似蜀國諸葛亮、魏國曹爽司馬懿之類專權獨斷的權臣,孫權特意將功高震主的陸遜逼死。

公元241年,吳帝孫權的長子,也即太子孫登英年早逝,而其次子孫慮,更是在十年前就掛了。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孫權賢明但英年早逝的長子孫登

不得已,孫權只好立三子孫和為新任太子,可是,孫和的儲位沒有大哥孫登那麼穩若磐石。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寬和賢德的孫和

因為孫權的女兒孫魯班一直在挑撥孫和與父皇的矛盾,同時,孫魯班力挺魯王孫霸,想支持孫霸,進而將孫和取而代之。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名為大虎實則確為母老虎的孫魯班

為什麼孫魯班想搞掉孫和換上孫霸呢?

原來,孫魯班的母親是步練師,雖然已經逝世,但死後她被孫權追封為皇后。不過,在孫登早死,孫和繼任為太子的情況下,母以子貴,孫和的母親王夫人極有可能取代步練師成為新任皇后,而之所以王夫人一直沒有如願,皆因孫魯班為了維護母親權位而一直在孫權面前詆譭王夫人。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孫魯班之母步練師

孫魯班清楚地認識到,等到孫權去世孫和繼位,孫和的母親王夫人就會榮登太后之位,到時,因為自己從中作梗而一直無法榮登後位的王夫人一定不會放過自己。

所以孫魯班不希望孫和長期佔據儲位,所以想力挺孫霸取代孫和,這樣,她在將來才能高枕無憂。

正是在孫魯班的挑撥離間和搬弄是非下,孫權對太子孫和日漸冷落疏遠,對魯王孫霸則有意親近且刻意使其具備和孫和同樣的待遇。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驕橫的魯王孫霸

如同晚年的曹操在次子曹丕和四子曹植身上搞公平競爭儲位一樣,孫權在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之間搞公平待遇,也使吳國百官分別支持孫和與孫霸。

據史書記載,因為太子孫和的位居儲位卻不受寵以及魯王孫霸的屈居王位卻與太子待遇相同,導致將軍大臣舉國中分,即支持孫和的大臣和支持孫霸的大臣各佔吳國官場的半數,國家黨同伐異的政治鬥爭亦由此而起。

孫權清楚地知道,蜀國自劉備死後,便改姓諸葛了,只是因為諸葛亮兢兢業業沒空篡位,蜀國才又改姓劉。而魏國在魏帝曹睿死後,繼位之君孤獨幼弱,所以魏國是改姓掌權者曹爽的秦氏(曹爽的祖父叫秦邵,其父曹真是曹操養子)還是改姓重臣司馬懿的司馬氏,目前還無法確定,但能確定的一點,就是魏國絕不再姓曹。

正是看到西面的蜀國和北方的魏國皆因先帝駕崩、新君孤弱而出現過改朝換代之危,所以孫權才會既封寬厚仁慈的孫和為太子,又給驕橫跋扈的孫霸以相同待遇,以防止將來的新君孤弱局面,所以孫權才會對文能治國武能安邦的重臣陸遜忌憚三分。

誠然,孫權也知道,陸遜對自己絕無非分之想,但是,陸遜對看上去仁弱的孫和,對看上去外強中乾的孫霸有沒有非分之想呢?一旦自己死後,孫和與孫霸能否鎮得住陸遜及一班江東豪族呢?孫氏江山會不會在自己死後也面臨改朝換代的危機呢?

這些,孫權不確定。

但孫權能確定的是,孫和與孫霸不團結,兩子為爭儲君之位,已經各自勾聯起一半的大臣們開始勾心鬥角,開始黨同伐異。

如果自己死後,陸遜及江東豪族們利用孫和與孫霸的兄弟鬩牆鷸蚌相爭,來個後發制人的漁人得利,那孫氏江山就極有可能易手於異姓!

這是孫權能確定且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孫權才會防患於未然地先發制人,去逼迫陸遜自裁。

公元245年,孫權派使者帶著莫須有罪名的罪狀書,三番四次去武昌責問陸遜,已年屆63歲的陸遜不堪受辱,憋屈至死。

陸遜之死,並不是因為他有謀反之心,而是因為他捲入了孫和與孫霸的儲位之爭,他雖沒有謀反之可能,但卻有在孫和、孫霸兄弟鬩牆後漁翁得利專權獨斷的可能,而只要有這種可能在,東吳的世家大族們就有凌駕皇族孫氏繼而改朝換代的可能。

正是在這種可能的逼迫下,孫權才會輪番逼迫陸遜直至將其逼死。

其三,逼死陸遜,只是孫權長久打壓江東世家大族的一個典型和延續,因為陸遜就是江東豪族。

長期以來,孫策、孫權之所以能夠在江東立足,主要在於他們獲得了以朱陸顧張為首的江東豪族們的鼎力支持。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被江東豪族暗殺的孫策

不過,孫策、孫權的屢次北伐卻大大傷害了江東豪族們的利益,因為屢次北伐,若勝了,獲得北方土地的將會是追隨孫策、孫權的北方人(如張昭、呂範、魯肅、呂蒙、諸葛瑾等),若敗了,承擔損失的卻是江東豪族們(如朱據、陸遜、顧雍、張溫)。

因此,矢志北伐的孫策才死得蹊蹺,孫策名義上是死於許貢門客之手,但仔細研究會發現,孫策,極有可能是被江東豪族們暗中指使刺客刺殺的,孫權剛即位時,需要後者鼎力支持,所以他才會對江東豪族們的殺兄之舉睜隻眼閉隻眼。

不過,隨著統治的日趨穩固和想佔據淮南繼而問鼎中原的野心日益膨脹,孫權極想擺脫江東豪族們的屢屢阻撓。

此外,荊州牧劉表死後,荊州豪族們(蔡瑁、蒯越)對劉表兒子劉琮的出賣和脅迫,也令孫權對江東豪族們在自己死後出賣、脅迫自己兒子的這一可能心存恐懼和忌憚。

所以,為了報復江東豪族們的弒兄之舉,為了擺脫江東豪族們對北伐的束縛阻撓,為了防止江東豪族們對子孫的出賣脅迫,孫權對江東豪族們進行了長期的打壓和迫害。

在這一背景下研究孫和與孫霸的兩宮之爭,可以發現:

支持孫和的大臣們,有時任丞相的陸遜(朱陸顧張“吳郡四姓”之一),顧譚、顧承兄弟(“吳郡四姓”之一,已故重臣顧雍的孫子),朱據(“吳郡四姓”之一),張休(徐州人,已故重臣張昭次子),諸葛恪(徐州人,已故重臣諸葛瑾的兒子),滕胤(青州人),朱績(朱然的兒子,與“吳郡四姓”中的朱氏非同族),吾粲(江東吳郡人)等人。

而支持孫霸的大臣們,則有步騭(徐州人,諸葛瑾的摯友),全琮(孫魯班夫君,江東吳郡豪族,不屬於“吳郡四姓”),呂岱(徐州人),呂據(豫州人,呂範之子),孫弘(江東會稽人),楊竺(徐州人)等人。

對比兩黨,支持太子黨的人員中,江東豪族吳郡四姓居重居多,支持魯王黨的人員中,江北士人居多。

因此,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的儲位之爭,從本質上看,不過是孫權利用兩方臣子們的捕風捉影和互相攻訐,進一步打壓迫害江東豪族們的延續。

公元244年,孫弘與全琮共同上疏彈劾太子黨張休、顧承虛報戰功,孫權聞奏,立刻將張休、顧承抓捕下獄。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孫魯班夫君全琮

緊接著,孫權逼迫顧承的哥哥顧譚,令其想要保全家族就應該主動認罪。

顧譚不從。

孫權勃然大怒,將張休賜死,將顧譚、顧承兄弟流放交州。

順便一提,顧譚、顧承兄弟既是江東豪族中的顧氏家族,又是江東豪族陸遜的外甥,孫權此舉可謂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果然,在一次孫權與魯王黨羽楊竺的對話中,孫和黨羽通過宮內內侍偵查到孫權的廢長立幼之念。

於是,為了保全自己,孫和暗中派陸遜侄子陸胤到武昌向手握重兵的陸遜求援,同時,孫和的老師吾粲也一邊祕密聯繫陸遜一起挽救太子,一邊上疏勸諫孫權不要廢長立幼。

身在武昌本來對朝中事知曉甚少的陸遜得知太子處境堪憂後,便多次向孫權上疏,請求孫權明確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的尊卑,恩寵太子,疏遠魯王,確保國家和諧安泰。

孫權看到陸遜的上疏,立刻便知曉朝中宮中皆有人與陸遜互通消息,這觸犯了他的大忌。

同時,魯王黨羽楊竺彈劾太子太傅吾粲勾結手握兵權的藩鎮外臣陸遜,似欲意圖不軌。

孫權得報,立刻將吾粲處死。

此後,楊竺又向孫權進言,陸遜知曉宮中內情,其侄子陸胤肯定也有通風報信之嫌。

孫權思之有理,便立刻將陸胤捉拿入獄,同時,楊竺拿出早已擬就的彈劾陸遜的“罪名”奏表。

孫權閱後,便正合己意地派侍中孫弘攜彈劾奏表到武昌質問陸遜,陸遜起初沉默不言,孫權得報,便派數撥使者輪番逼迫陸遜回覆奏表。

結果,由於吳都建業屯駐著陸遜家族的大部分人口,為了陸氏家族的安全和繁盛,即使手握重兵,用兵如神的陸遜仍選擇以死明志表明忠心。

至此,在孫權的打壓下,吳郡張氏(張溫)、顧氏(顧譚、顧承)、陸氏(陸遜、陸抗)均受重創。

陸遜死後,孫權又拿出罪狀書質問其子陸抗。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虎父無犬子的東吳名將陸抗

陸抗強壓怒火,就那些莫須有的罪狀,他不卑不亢地逐條辯駁,孫權得聞回覆後幡然“醒悟”,並垂淚將罪狀書燒燬,以示對吳郡陸氏的繼續信任重用之意。

與此同時,經過嚴刑拷打,陸遜侄子陸胤誣告楊竺是通風報信之人。

結果,害人終害己的楊竺被孫權懷疑下獄,並被屈打成招含冤屈死。

總之,孫權逼死陸遜,不是孫權打壓迫害江東豪族的開始,也不是他打壓迫害後者的結束,陸遜之死,只是孫權長久打壓迫害江東豪族的一個延續和典型。

綜上所述,孫權逼死陸遜,主要在於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晚年的孫權性情暴戾猜忌嗜殺,而早年能對孫權獵虎、酗酒、一意孤行等不當行為進行勸阻的張昭、顧雍、諸葛瑾等大臣們早已逝世,這導致孫權對內瘋狂殺人時更加肆無忌憚;

其二,陸遜捲入了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的儲位之爭,為了防止自己死後,在儲君幼弱的情況下,吳國出現類似蜀國諸葛亮、魏國曹爽司馬懿之類專權獨斷的權臣,孫權特意將功高震主的陸遜逼死;

其三,逼死陸遜,只是孫權長久打壓江東世家大族的一個典型和延續,因為陸遜就是江東豪族。

互联网笔记
2018-03-21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在東南沿海這片土地上,也出現了不少英雄人物,最後三國鼎立,創建了吳國。吳國是秦朝之後,第一個成功割據的江南政權。而吳國的第一個皇帝孫權,也是一個英雄人物,在小時候就顯出了才能,曹操感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也。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東吳和曹魏不太一樣,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大都督總攬軍政大權。而大都督則相當於東吳的丞相,和蜀漢的諸葛亮同樣重要。東吳的大都督第一任是周瑜,第二任是呂蒙,第三任是呂蒙,第四任就是陸遜。陸遜很有才能,年紀輕輕便通過夷陵之戰威震天下,打敗了征戰一輩子的劉備。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1,陸遜和孫權背後是一個無法調和的矛盾。三國時期,世家大族掌握著重要的力量。也就是說,做官做皇帝都是要看出身的。陸遜代表世家大族,而孫權祖上連劉備都不如。曹魏也有皇權與世家大族的對抗,最終歷史選擇了司馬懿。而陸遜只能被殺。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2,陸遜功高震主,在夷陵之戰大勝之後。陸遜威望很高,長期掌管著吳國的軍政大權。並且他還是孫權的。他娶了孫權的侄女,也就是皇親國戚。但是,孫權的皇位有點岌岌可危了。畢竟,他的位置是他哥哥給的。而陸遜有威望,有兵權,還是哥哥的女婿,當然引起孫權的猜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