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太原沒去山西省博是你的遺憾,且看這些青銅國寶
到太原沒去山西省博是你的遺憾,且看這些青銅國寶
到太原沒去山西省博是你的遺憾,且看這些青銅國寶
到太原沒去山西省博是你的遺憾,且看這些青銅國寶
到太原沒去山西省博是你的遺憾,且看這些青銅國寶
到太原沒去山西省博是你的遺憾,且看這些青銅國寶
到太原沒去山西省博是你的遺憾,且看這些青銅國寶
到太原沒去山西省博是你的遺憾,且看這些青銅國寶
到太原沒去山西省博是你的遺憾,且看這些青銅國寶
到太原沒去山西省博是你的遺憾,且看這些青銅國寶
到太原沒去山西省博是你的遺憾,且看這些青銅國寶
到太原沒去山西省博是你的遺憾,且看這些青銅國寶
到太原沒去山西省博是你的遺憾,且看這些青銅國寶
到太原沒去山西省博是你的遺憾,且看這些青銅國寶
到太原沒去山西省博是你的遺憾,且看這些青銅國寶
到太原沒去山西省博是你的遺憾,且看這些青銅國寶
到太原沒去山西省博是你的遺憾,且看這些青銅國寶
到太原沒去山西省博是你的遺憾,且看這些青銅國寶
到太原沒去山西省博是你的遺憾,且看這些青銅國寶
到太原沒去山西省博是你的遺憾,且看這些青銅國寶
小企9999的吃喝玩樂
1/19 雲雷地乳釘紋瓿\n商\n高20.5釐米,腹徑29釐米\n1957年石樓縣後蘭家溝村出土\n盛水器或盛酒器
2/19 發個細節感受一下。\n真不敢相信商代的東西保存這麼好!
3/19 龍形觥\n商\n高19釐米,長43釐米,寬13.4釐米,1959年石樓縣桃花者村出土\n酒器:頭部的流造型獨特
4/19 同上\n模仿的動物原型可能是鱷魚。\n可是,那個年代中原地區的工匠有見過鱷魚嗎?
5/19 獸形觥\n商\n高21.5釐米,長24釐米\n1976年靈石縣旌介村出土\n整器均以雷紋為地,滿花浮雕,立體感強
6/19 寢孿方鼎\n商(前16-前11世紀)\n山西省曲沃縣曲村出土\n
7/19 一般情況下,方鼎的等級比圓鼎高。\n寢孿方鼎銘文釋意:商王康丁賞賜侄子寢孿的銅鼎,用於祭祀寢孿的父親稟辛。
8/19 鴞卣\n商\n高19.7釐米,口長徑12釐米,短徑8.6釐米\n1956年石樓縣二郎坡村出土\n盛酒器\n形如兩鴞相背而立。蓋為雙鴞首,環目,尖喙,彎眉,蓋中央置四阿頂方柱鈕,飾雷紋。腹作雙鴞身,子口微斂,垂鼓腹飾捲曲羽翼紋。身下為四爪,兩兩相背。蓋腹相合,兩鴞昂首背立。商代晚期青銅器精品。不僅實用,也是精美的藝術品。\n這個鳥尊與國家博物館那尊“婦好”鴞尊比,少了幾分威武,卻多了幾分趣萌的親切。
9/19 舞堖\n商\n殘長29釐米,柄長11釐米\n1976年石樓縣曹家垣村出土\n商代晚期“方國”青銅樂器。舞動時發出聲響,極富北方草原民族特色。
10/19 鳥尊(山西省博鎮館之寶)\n西周(公元前11世紀一前771年)\n山西省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114號墓出土\n鳥是西周時期晉國的圖騰,是連接人與天神的神物。鳥與象,是西周時期最流行的肖形裝飾,尤為晉人所鍾愛。大鳥回眸,小鳥偎依,巨象縮首構思奇特,想象卓絕,華美的造型藝術和精巧的實用功能,完美組合於此尊,使之成為中國青銅藝術中罕見的珍品。
11/19 上圖鳥尊的背部細節\n鳥尊銘“晉侯作向太室寶尊彝”,表明這是晉侯宗廟祭祀的禮器。《周禮〉曾記載宗廟禮器有“六尊六彝”“鳥彝”即為其中之一。據考證,這件國寶的擁有者是唐叔虞之子晉侯燮父所擁有的一件高規格祭祀禮器。\n燮父開始稱“晉侯”,並將唐國改名為“晉”,燮父為第一位晉侯,開創了晉國將近600年的煌煌偉業。
12/19 晉侯(臣斤)壺\n曲沃縣北趙村8號晉獻侯墓出土\n盛酒器\n長頸,象鼻形獸頭套環雙耳,鼓腹,圈足。蓋部為高浮雕鏤空波曲形裝飾,蓋面飾體軀交纏的吐舌龍紋;頸部上下依次飾獸目交連紋、波曲紋和鱗紋,腹部飾雙體龍紋,龍首為高浮雕,圈足飾獸目交連紋。蓋內鑄銘4行26字,“唯九月初吉庚午,晉侯 (pí)作尊壺,用享於文祖皇考,萬億永寶用”。晉獻侯(臣斤)是唯一能與《史記•晉世家》記載姓名相吻合的一位晉侯。
13/19 青銅提樑卣(you)\n西周\n有樑圓圈足圓形口小腹大\n酒器
14/19 刖人守囿車\n西周\n高9.1釐米,長13.7釐米,寬11.3釐米\n1989年聞喜縣上郭村出土。\n請注意,這輛可以滾動的車子是一個可以用來裝東西的青銅盒。“刖人”就是被砍斷一條腿的人(在右側),看守這輛載著動物的馬戲團一般的車子。
15/19 匏壺\n春秋\n高40.8釐米,最大腹徑18.2釐米\n1988年太原市金勝村趙卿墓出土\n盛酒器
16/19 上圖匏壺的頂蓋細節
17/19 銅犧立人擎盤\n戰國\n高14.5釐米,長18釐米,盤徑14釐米,重1.38公斤\n1965年長治市分水嶺出土
18/19 夔鳳紋罍\n春秋\n通高36.3釐米,最大徑37.8釐米\n1988年太原市金勝村趙卿墓出土\n方脣外侈,小口,束頸,溜肩,圓腹,下腹內收成平底。肩部兩對對稱的鋪首銜環,大小不一。自器口至下腹部以綯索紋帶為界分別裝飾斜三角回紋、夔鳳紋、蟠螭紋、竊曲紋和垂葉紋。器型端莊,紋飾採用高浮雕形式構圖,清晰美觀。為晉國青銅器上乘之作。
19/19 上圖細節
2019-07-06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