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最強縣級市,相當0.5個陽江,比0.2箇中山還強,是你家鄉嗎?
廣東最強縣級市,相當0.5個陽江,比0.2箇中山還強,是你家鄉嗎?
廣東最強縣級市,相當0.5個陽江,比0.2箇中山還強,是你家鄉嗎?
廣東最強縣級市,相當0.5個陽江,比0.2箇中山還強,是你家鄉嗎?
廣東最強縣級市,相當0.5個陽江,比0.2箇中山還強,是你家鄉嗎?
廣東最強縣級市,相當0.5個陽江,比0.2箇中山還強,是你家鄉嗎?
廣東最強縣級市,相當0.5個陽江,比0.2箇中山還強,是你家鄉嗎?
廣東最強縣級市,相當0.5個陽江,比0.2箇中山還強,是你家鄉嗎?
廣東最強縣級市,相當0.5個陽江,比0.2箇中山還強,是你家鄉嗎?
廣東最強縣級市,相當0.5個陽江,比0.2箇中山還強,是你家鄉嗎?
廣東最強縣級市,相當0.5個陽江,比0.2箇中山還強,是你家鄉嗎?
大頭頭不大
1/10 廣東省,以嶺南東道、廣南東路得名,簡稱“粵”,省會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與海南隔海相望,劃分為珠三角、粵東、粵西和粵北四個區域,下轄21個地級市(其中副省級城市2個),119個縣級行政區(60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36個縣、3個自治縣)。
2/10 廣東省在秦以前,作為中華民族先民的南越族人民已從事農業活動,是中國歷史上商品性農業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最早出現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省份之一。自1989年起,廣東國內生產總值在中國30個省市中,連續佔居第一位 。廣東省已成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經濟總量佔全國的1\/8,並超越香港和臺灣,成為中國經濟規模最大,經濟綜合競爭力、金融實力最強省份,並已達到中上等收入國家水平、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3/10 在廣東有一個縣級市非常厲害,實力很強,相當於0.5個陽江、0.3個肇慶,比0.2箇中山還強!被稱為廣東最強縣級市。你知道是哪個縣級市嗎?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吧,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了解廣東這個最強的縣級市,說不定就是你的家鄉!
4/10 這個縣級市就是普寧市,普寧(Puning),廣東省轄縣級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西緣;東北接榕城區,與揭東區隔河相望,南鄰惠來縣,西北連揭西縣,東毗汕頭市潮陽區和潮南區,西南接陸豐市。普寧是中國著名僑鄉,全市有旅居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同胞約195萬人,遍佈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5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97.1億元,經濟總量位居廣東各縣之首。
5/10 普寧的發展速度非常快,發展潛力巨大,若以GDP為評判縣域經濟實力的唯一標準,那廣東目前最強的縣級市為普寧市!截止2017年,普寧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94.57億元,超過省內博羅、惠東等縣市,位居全省第一。同期,省內陽江市GDP為1408億元,肇慶市GDP為2200億元,中山市GDP為3450億元,也就是說普寧的實力相當於0.5個陽江、0.3個肇慶,比0.2箇中山還強!
6/10 服裝和醫藥是當地兩大支柱產業,中國最大的襯衣生產基地,華南最大的中藥材基地,粵東最大的服裝、菸草、茶葉、水果、紡織品等集散地,粵東的客運貨運交通中轉站。 普寧是聞名國內外的商貿名城,中國百強縣,中國中藥名城試點城市,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海西經濟區重要組成部分。普寧擁有粵東最大的陸路口岸,擁有地級市經濟管理權限,是廣東省財政省直管縣試點城市。
7/10 普寧是著名僑鄉,全市有旅居海外的華僑和港澳臺同胞195萬人,遍佈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遠昔紅頭船漂洋過海的年代起,海外僑胞心繫故園,熱心家鄉事業的赤子之情便代代相傳,不僅為家鄉的建設、發展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物質支持,也為普寧瞭解世界、走向世界鋪設了虹橋;先後湧現出莊世平、方方這樣傑出的國家僑務工作領導者。
8/10 普寧是聞名國內外的商貿名城,服裝和醫藥是當地兩大支柱產業,粵東最大的服裝、中藥材、紡織品、茶葉、菸草市場。“十一五”以來,全市經濟發展迅猛,中心城區規模不斷擴大,區域輻射能力顯著提升,全市上下緊緊圍繞建成“商貿流通之都、先進製造業基地、粵東區域次中心城市、宜商宜工宜居宜業大城市”定位,以交通基礎設施、產業園區和中心城區“三大建設”為抓手,以市場帶動經濟,以項目帶動發展,奮力開創普寧振興發展新局面。
9/10 醫藥產業是普寧最具活力和潛力的支柱產業,全市有醫藥生產、加工、批發、零售企業130多家,藥品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4家,藥品批發企業85家,零售企業626家,上市公司康美藥業入選中國製藥工業10強和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普寧中藥材專業市場是全國17家國家級定點中藥材專業市場之一,場內經營商戶410戶,經營品種規格1000多個,年成交額25億元,是全國首個“中國中藥名城”試點城市。
10/10 普寧市是廣東省革命老區,境內分佈有眾多歷史文物、古蹟和革命文物遺址,經發掘管理,現查明普寧市有:古文化遺址13處、古墓葬8處、古建築11處、名勝古蹟7處、古碑刻18處、革命遺址39處、革命紀念建築物5處、革命烈士墓6處、館藏革命文獻遺物200多件。
2018-10-2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