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劉封當皇帝,姜維能否再興蜀漢,一統江山?

10 個回答
历史云顶
2019-09-04

被剖腹挖膽的蜀漢大將,胸懷凌雲志,卻慘死於曹魏

很多朋友都對三國那段時期的歷史比較感興趣,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其中蜀漢的權勢相對於魏和吳來說,就顯得有些薄弱了,有很多的因素共同影響著局勢的發展,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在於人才的篩選和抉擇,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蜀漢大將姜維。

被剖腹挖膽的蜀漢大將,胸懷凌雲志,卻慘死於曹魏

很多朋友都對三國那段時期的歷史比較感興趣,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其中蜀漢的權勢相對於魏和吳來說,就顯得有些薄弱了,有很多的因素共同影響著局勢的發展,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在於人才的篩選和抉擇,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蜀漢大將姜維。

從小信奉儒學的姜維,有幸受到諸葛亮的任用賞識,在諸葛亮死後,開始在政治舞臺上大放異彩。劉備託孤於諸葛亮後,諸葛亮在對劉禪的勸誡中,為他推薦了一系列具有真才實學的人,致力於幫助劉禪進一步更好穩固政權。在著名將領費禕死後,姜維開始掌握軍事大權,成為蜀漢時期軍事上的重要領導者。

被剖腹挖膽的蜀漢大將,胸懷凌雲志,卻慘死於曹魏

很多朋友都對三國那段時期的歷史比較感興趣,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其中蜀漢的權勢相對於魏和吳來說,就顯得有些薄弱了,有很多的因素共同影響著局勢的發展,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在於人才的篩選和抉擇,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蜀漢大將姜維。

從小信奉儒學的姜維,有幸受到諸葛亮的任用賞識,在諸葛亮死後,開始在政治舞臺上大放異彩。劉備託孤於諸葛亮後,諸葛亮在對劉禪的勸誡中,為他推薦了一系列具有真才實學的人,致力於幫助劉禪進一步更好穩固政權。在著名將領費禕死後,姜維開始掌握軍事大權,成為蜀漢時期軍事上的重要領導者。

姜維最初其實並不歸屬於蜀漢,只是在機緣巧合之下,受到了當時領導的排擠與懷疑,恰逢遇到諸葛亮這一有內涵的伯樂,為之後的生平提供了一些基本鋪墊。作為諸葛亮派系一手提拔上來的軍隊將領,姜維對於諸葛亮,自然也是感恩戴德,諸葛亮死後,姜維積極踐行著諸葛亮對於疆域拓展上的主張,多次對曹魏進行討伐,力圖早日幫助劉禪興復漢室。

被剖腹挖膽的蜀漢大將,胸懷凌雲志,卻慘死於曹魏

很多朋友都對三國那段時期的歷史比較感興趣,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其中蜀漢的權勢相對於魏和吳來說,就顯得有些薄弱了,有很多的因素共同影響著局勢的發展,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在於人才的篩選和抉擇,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蜀漢大將姜維。

從小信奉儒學的姜維,有幸受到諸葛亮的任用賞識,在諸葛亮死後,開始在政治舞臺上大放異彩。劉備託孤於諸葛亮後,諸葛亮在對劉禪的勸誡中,為他推薦了一系列具有真才實學的人,致力於幫助劉禪進一步更好穩固政權。在著名將領費禕死後,姜維開始掌握軍事大權,成為蜀漢時期軍事上的重要領導者。

姜維最初其實並不歸屬於蜀漢,只是在機緣巧合之下,受到了當時領導的排擠與懷疑,恰逢遇到諸葛亮這一有內涵的伯樂,為之後的生平提供了一些基本鋪墊。作為諸葛亮派系一手提拔上來的軍隊將領,姜維對於諸葛亮,自然也是感恩戴德,諸葛亮死後,姜維積極踐行著諸葛亮對於疆域拓展上的主張,多次對曹魏進行討伐,力圖早日幫助劉禪興復漢室。

在前後多次討伐曹魏中,雙方的實力不相上下,在姜維的帶領之下蜀漢獲得兩次大勝和三次小勝。對於當時的曹魏來說,非常痛恨姜維這號人物,姜維也算是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三天兩頭就跑去攻打曹魏,一時間分散了曹魏的精力,曹魏陷入到精疲力竭的狀態之中。

被剖腹挖膽的蜀漢大將,胸懷凌雲志,卻慘死於曹魏

很多朋友都對三國那段時期的歷史比較感興趣,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其中蜀漢的權勢相對於魏和吳來說,就顯得有些薄弱了,有很多的因素共同影響著局勢的發展,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在於人才的篩選和抉擇,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蜀漢大將姜維。

從小信奉儒學的姜維,有幸受到諸葛亮的任用賞識,在諸葛亮死後,開始在政治舞臺上大放異彩。劉備託孤於諸葛亮後,諸葛亮在對劉禪的勸誡中,為他推薦了一系列具有真才實學的人,致力於幫助劉禪進一步更好穩固政權。在著名將領費禕死後,姜維開始掌握軍事大權,成為蜀漢時期軍事上的重要領導者。

姜維最初其實並不歸屬於蜀漢,只是在機緣巧合之下,受到了當時領導的排擠與懷疑,恰逢遇到諸葛亮這一有內涵的伯樂,為之後的生平提供了一些基本鋪墊。作為諸葛亮派系一手提拔上來的軍隊將領,姜維對於諸葛亮,自然也是感恩戴德,諸葛亮死後,姜維積極踐行著諸葛亮對於疆域拓展上的主張,多次對曹魏進行討伐,力圖早日幫助劉禪興復漢室。

在前後多次討伐曹魏中,雙方的實力不相上下,在姜維的帶領之下蜀漢獲得兩次大勝和三次小勝。對於當時的曹魏來說,非常痛恨姜維這號人物,姜維也算是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三天兩頭就跑去攻打曹魏,一時間分散了曹魏的精力,曹魏陷入到精疲力竭的狀態之中。

這裡我們要著重提到的,是姜維在洮西之戰中獲得的大勝,對於地方勢力的削弱作用是十分可觀的,根據當時的史料記載,曹魏在那場戰爭中光是死傷數就要以萬來計數。姜維在軍事上展現出來的天賦與智慧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境界。

後來在由司馬昭發動的戰爭中,姜維一方明顯不佔什麼優勢,面對來自鍾會、鄧艾、諸葛緒這三路的聯合堵截。姜維使出渾身解數,先後在圍堵中有所突破。不過姜維最後還是沒有預料到,鄧艾竟然偷渡陰平,逼迫劉禪投降,至此姜維的討伐之路也基本面臨著走向了終結。

被剖腹挖膽的蜀漢大將,胸懷凌雲志,卻慘死於曹魏

很多朋友都對三國那段時期的歷史比較感興趣,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其中蜀漢的權勢相對於魏和吳來說,就顯得有些薄弱了,有很多的因素共同影響著局勢的發展,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在於人才的篩選和抉擇,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蜀漢大將姜維。

從小信奉儒學的姜維,有幸受到諸葛亮的任用賞識,在諸葛亮死後,開始在政治舞臺上大放異彩。劉備託孤於諸葛亮後,諸葛亮在對劉禪的勸誡中,為他推薦了一系列具有真才實學的人,致力於幫助劉禪進一步更好穩固政權。在著名將領費禕死後,姜維開始掌握軍事大權,成為蜀漢時期軍事上的重要領導者。

姜維最初其實並不歸屬於蜀漢,只是在機緣巧合之下,受到了當時領導的排擠與懷疑,恰逢遇到諸葛亮這一有內涵的伯樂,為之後的生平提供了一些基本鋪墊。作為諸葛亮派系一手提拔上來的軍隊將領,姜維對於諸葛亮,自然也是感恩戴德,諸葛亮死後,姜維積極踐行著諸葛亮對於疆域拓展上的主張,多次對曹魏進行討伐,力圖早日幫助劉禪興復漢室。

在前後多次討伐曹魏中,雙方的實力不相上下,在姜維的帶領之下蜀漢獲得兩次大勝和三次小勝。對於當時的曹魏來說,非常痛恨姜維這號人物,姜維也算是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三天兩頭就跑去攻打曹魏,一時間分散了曹魏的精力,曹魏陷入到精疲力竭的狀態之中。

這裡我們要著重提到的,是姜維在洮西之戰中獲得的大勝,對於地方勢力的削弱作用是十分可觀的,根據當時的史料記載,曹魏在那場戰爭中光是死傷數就要以萬來計數。姜維在軍事上展現出來的天賦與智慧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境界。

後來在由司馬昭發動的戰爭中,姜維一方明顯不佔什麼優勢,面對來自鍾會、鄧艾、諸葛緒這三路的聯合堵截。姜維使出渾身解數,先後在圍堵中有所突破。不過姜維最後還是沒有預料到,鄧艾竟然偷渡陰平,逼迫劉禪投降,至此姜維的討伐之路也基本面臨著走向了終結。

劉禪在投降後,就勸說姜維也投降,姜維豈能輕易放棄自己的抱負,假裝表示願意投降於鄧艾,並在私底下接受鍾會的邀請,希望藉助鍾會的力量去進行造反,推翻曹魏政權,再將鍾會滅口。不過最後消息走漏,姜維還沒有實施自己的計劃,就被曹魏誅殺了,曹魏手短極其殘忍,甚至還將姜維剖腹挖膽,似乎要將對於姜維的憤恨都一齊發洩而出。

不得不說的是,姜維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優秀的獎勵的將領,但是似乎又有些生不逢時,所處的局勢並不是那麼有利於他去實現自己的抱負。但是有一點我們可以深信不疑的是,姜維這一生,也算是充滿意義了,對於諸葛亮的知遇之恩,也是格外感念。

上将嗳福斯
2019-12-31

這倆人沒一個能成大業的。

第一,劉封不是創業之主。

諸葛亮對劉封的評價就是“剛猛”。

大凡創業之主,都是寬厚或者假裝寬厚,只有這樣才能得人死力。

這倆人沒一個能成大業的。

第一,劉封不是創業之主。

諸葛亮對劉封的評價就是“剛猛”。

大凡創業之主,都是寬厚或者假裝寬厚,只有這樣才能得人死力。

開國的那這個皇帝,哪個不是能屈能伸、智計深沉?一味剛猛,必然壞事。

劉封的性格很不成熟,小肚雞腸,不能容人。欺壓同僚孟達,故意不救關羽,衝動好殺,剛愎自用。

這倆人沒一個能成大業的。

第一,劉封不是創業之主。

諸葛亮對劉封的評價就是“剛猛”。

大凡創業之主,都是寬厚或者假裝寬厚,只有這樣才能得人死力。

開國的那這個皇帝,哪個不是能屈能伸、智計深沉?一味剛猛,必然壞事。

劉封的性格很不成熟,小肚雞腸,不能容人。欺壓同僚孟達,故意不救關羽,衝動好殺,剛愎自用。

這樣的性格當了皇帝,手下的大臣動輒得咎,蜀國必然人心浮動,早晚自己完蛋。又連年發動對魏國的戰爭,不敗才怪。

第二,姜維志大才疏。

很多人都是這樣,心比天高、命比紙薄。說到底,是志大才疏。

這倆人沒一個能成大業的。

第一,劉封不是創業之主。

諸葛亮對劉封的評價就是“剛猛”。

大凡創業之主,都是寬厚或者假裝寬厚,只有這樣才能得人死力。

開國的那這個皇帝,哪個不是能屈能伸、智計深沉?一味剛猛,必然壞事。

劉封的性格很不成熟,小肚雞腸,不能容人。欺壓同僚孟達,故意不救關羽,衝動好殺,剛愎自用。

這樣的性格當了皇帝,手下的大臣動輒得咎,蜀國必然人心浮動,早晚自己完蛋。又連年發動對魏國的戰爭,不敗才怪。

第二,姜維志大才疏。

很多人都是這樣,心比天高、命比紙薄。說到底,是志大才疏。

姜維九伐中原,沒有取得任何重大勝利。相反還耗盡了蜀國的財力。勞而無功。比起諸葛亮,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啊。

假如是劉封和姜維搭檔,蜀國很快就會亡國。

祥子谈历史
2019-01-16

從234年(蜀漢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病逝五丈原開始,到264年(曹魏景元五年、或鹹熙元年、或東吳永安七年、或元興元年)姜維策反鍾會後被曹魏眾將亂刃分屍的三十年間,姜維繼承諸葛武侯遺志,數度北伐,經歷大小戰役十一場,其中大勝兩場、小勝三場、不克四場、大敗一場、中敗一場。

由此可見,姜維實乃將帥之才也。雖然他以弱勢國力加弱勢兵將,面對兵力補給佔據明顯優勢的曹魏,對戰曹魏主動守禦的城池關隘,卻能做到勝多敗少,無論是軍資消耗,還是人員傷亡,曹魏也明顯多於蜀漢。

從234年(蜀漢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病逝五丈原開始,到264年(曹魏景元五年、或鹹熙元年、或東吳永安七年、或元興元年)姜維策反鍾會後被曹魏眾將亂刃分屍的三十年間,姜維繼承諸葛武侯遺志,數度北伐,經歷大小戰役十一場,其中大勝兩場、小勝三場、不克四場、大敗一場、中敗一場。

由此可見,姜維實乃將帥之才也。雖然他以弱勢國力加弱勢兵將,面對兵力補給佔據明顯優勢的曹魏,對戰曹魏主動守禦的城池關隘,卻能做到勝多敗少,無論是軍資消耗,還是人員傷亡,曹魏也明顯多於蜀漢。

同時,經過一場場的北伐戰役,姜維竟然將之前諸葛亮時期的北伐基點從秦嶺西縣和子午谷一線,推進到西縣以北的金城和渭水南岸的芒水一線了,並且多次挫敗曹爽、王經等曹魏大將,從而將魏軍逼退到了秦嶺一線,不得寸進。後因功授封司馬、鎮西大將軍兼涼州刺史、衛將軍、大將軍等職,外加朝廷授予符節。

此外,進入蜀漢後期,蜀漢的優秀將領已所剩無幾,僅有廖化、王平、張翼、降將夏侯霸等不足一手之之人可用。就算在人才嚴重匱乏凋落的情況下,依然難以阻擋其北伐的夢想,而這個夢想則是劉備生前的最大遺願,也是諸葛武侯臨終之際的遺言。

如此戰績,可見其才能之高。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姜維如此為國殫精竭慮、拋灑熱血,卻因劉禪昏庸無道、荒淫糜爛,致使宦官黃皓弄權,朝廷上下賢人漸離,小人日聚。為此,姜維直言上諫,卻因此得罪小人黃皓,並致令後主心中甚是不悅,進而對姜維頗有微詞。

見此,祕書令郤正深恐後主見責姜維,遂向姜維提議“將軍若危,國家隨滅,不若外避沓中屯田,一者在外掌握兵權,人不能圖;二者可以避禍;三者可令魏人不敢漢中。”

姜維聽後,深以為然,遂往沓中屯田避禍。

從234年(蜀漢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病逝五丈原開始,到264年(曹魏景元五年、或鹹熙元年、或東吳永安七年、或元興元年)姜維策反鍾會後被曹魏眾將亂刃分屍的三十年間,姜維繼承諸葛武侯遺志,數度北伐,經歷大小戰役十一場,其中大勝兩場、小勝三場、不克四場、大敗一場、中敗一場。

由此可見,姜維實乃將帥之才也。雖然他以弱勢國力加弱勢兵將,面對兵力補給佔據明顯優勢的曹魏,對戰曹魏主動守禦的城池關隘,卻能做到勝多敗少,無論是軍資消耗,還是人員傷亡,曹魏也明顯多於蜀漢。

同時,經過一場場的北伐戰役,姜維竟然將之前諸葛亮時期的北伐基點從秦嶺西縣和子午谷一線,推進到西縣以北的金城和渭水南岸的芒水一線了,並且多次挫敗曹爽、王經等曹魏大將,從而將魏軍逼退到了秦嶺一線,不得寸進。後因功授封司馬、鎮西大將軍兼涼州刺史、衛將軍、大將軍等職,外加朝廷授予符節。

此外,進入蜀漢後期,蜀漢的優秀將領已所剩無幾,僅有廖化、王平、張翼、降將夏侯霸等不足一手之之人可用。就算在人才嚴重匱乏凋落的情況下,依然難以阻擋其北伐的夢想,而這個夢想則是劉備生前的最大遺願,也是諸葛武侯臨終之際的遺言。

如此戰績,可見其才能之高。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姜維如此為國殫精竭慮、拋灑熱血,卻因劉禪昏庸無道、荒淫糜爛,致使宦官黃皓弄權,朝廷上下賢人漸離,小人日聚。為此,姜維直言上諫,卻因此得罪小人黃皓,並致令後主心中甚是不悅,進而對姜維頗有微詞。

見此,祕書令郤正深恐後主見責姜維,遂向姜維提議“將軍若危,國家隨滅,不若外避沓中屯田,一者在外掌握兵權,人不能圖;二者可以避禍;三者可令魏人不敢漢中。”

姜維聽後,深以為然,遂往沓中屯田避禍。

司馬昭聞探報後,心驚不已,打算依照賈充之計派遣殺手欲行刺殺姜維。但是,荀顗斷言“今蜀主劉禪溺於酒色,信用黃皓,大臣皆有避禍之心。姜維在沓中屯田,正是避禍之計也。若令大將伐之,無有不勝,何必用刺客乎?”

於是,公元263年司馬昭派遣鍾會、鄧艾兩路大軍,進擊漢中,欲滅蜀漢。但是,如此緊要關口,手握重兵的大將軍姜維卻身處數百里外的沓中(今甘肅省舟曲縣)駐守屯田。

倉促之下,當姜維率領大軍趕到劍閣要地擋住鍾會主力大軍之時,鄧艾卻出奇兵險過陰平小道,經江油直達蜀漢國都成都。

這時,正謀脫困之策的姜維,卻突然收到了後主投降的消息,直如驚雷,令諸將抱怨萬分。就算面對幾成死局的情況下,姜維依然不曾放棄,計劃策反鍾會,再徐後圖。

正所謂,天不從人願。最終因為鍾會不聽其言,斬殺眾魏將,才導致計劃失敗,姜維也被亂刃分屍。

從234年(蜀漢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病逝五丈原開始,到264年(曹魏景元五年、或鹹熙元年、或東吳永安七年、或元興元年)姜維策反鍾會後被曹魏眾將亂刃分屍的三十年間,姜維繼承諸葛武侯遺志,數度北伐,經歷大小戰役十一場,其中大勝兩場、小勝三場、不克四場、大敗一場、中敗一場。

由此可見,姜維實乃將帥之才也。雖然他以弱勢國力加弱勢兵將,面對兵力補給佔據明顯優勢的曹魏,對戰曹魏主動守禦的城池關隘,卻能做到勝多敗少,無論是軍資消耗,還是人員傷亡,曹魏也明顯多於蜀漢。

同時,經過一場場的北伐戰役,姜維竟然將之前諸葛亮時期的北伐基點從秦嶺西縣和子午谷一線,推進到西縣以北的金城和渭水南岸的芒水一線了,並且多次挫敗曹爽、王經等曹魏大將,從而將魏軍逼退到了秦嶺一線,不得寸進。後因功授封司馬、鎮西大將軍兼涼州刺史、衛將軍、大將軍等職,外加朝廷授予符節。

此外,進入蜀漢後期,蜀漢的優秀將領已所剩無幾,僅有廖化、王平、張翼、降將夏侯霸等不足一手之之人可用。就算在人才嚴重匱乏凋落的情況下,依然難以阻擋其北伐的夢想,而這個夢想則是劉備生前的最大遺願,也是諸葛武侯臨終之際的遺言。

如此戰績,可見其才能之高。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姜維如此為國殫精竭慮、拋灑熱血,卻因劉禪昏庸無道、荒淫糜爛,致使宦官黃皓弄權,朝廷上下賢人漸離,小人日聚。為此,姜維直言上諫,卻因此得罪小人黃皓,並致令後主心中甚是不悅,進而對姜維頗有微詞。

見此,祕書令郤正深恐後主見責姜維,遂向姜維提議“將軍若危,國家隨滅,不若外避沓中屯田,一者在外掌握兵權,人不能圖;二者可以避禍;三者可令魏人不敢漢中。”

姜維聽後,深以為然,遂往沓中屯田避禍。

司馬昭聞探報後,心驚不已,打算依照賈充之計派遣殺手欲行刺殺姜維。但是,荀顗斷言“今蜀主劉禪溺於酒色,信用黃皓,大臣皆有避禍之心。姜維在沓中屯田,正是避禍之計也。若令大將伐之,無有不勝,何必用刺客乎?”

於是,公元263年司馬昭派遣鍾會、鄧艾兩路大軍,進擊漢中,欲滅蜀漢。但是,如此緊要關口,手握重兵的大將軍姜維卻身處數百里外的沓中(今甘肅省舟曲縣)駐守屯田。

倉促之下,當姜維率領大軍趕到劍閣要地擋住鍾會主力大軍之時,鄧艾卻出奇兵險過陰平小道,經江油直達蜀漢國都成都。

這時,正謀脫困之策的姜維,卻突然收到了後主投降的消息,直如驚雷,令諸將抱怨萬分。就算面對幾成死局的情況下,姜維依然不曾放棄,計劃策反鍾會,再徐後圖。

正所謂,天不從人願。最終因為鍾會不聽其言,斬殺眾魏將,才導致計劃失敗,姜維也被亂刃分屍。

對此,許多人都曾設想,如果當初阿斗早夭,由劉封繼承帝業,也許姜維會中興蜀漢,一統天下。

其實不然。正的謂:創業難,守業更難。劉封雖然稍有武藝、氣力過人,也曾隨同劉備征戰四方多立戰功,但其性格剛猛,一無守成之主的胸襟,與同為守將的孟達矛盾頗深;二無高瞻遠矚的眼光,為一己之安危,放棄敗退麥城的關羽;三無識人用人之能(一方霸主必備之能),一生都沒有為劉備推薦過一位可之才;四無贏取眾將之心之能,無論是諸葛亮或叔父關羽,都不怎麼看好他。

古話說得好:兵雄雄一個,將雄雄一窩。以劉封種種表現,並非英明之主之才,或許還不如一個完全放權給諸葛亮的劉禪更加大度,又怎麼可能帶領姜維一統天下呢。

對此,大家怎麼看?

圖片來源網絡

电视剧里看历史
2019-12-26

誠邀,如題。讓劉封當皇帝,姜維能否再興蜀漢,一統天下。小編認為這也還是不可能的。原因在於蜀漢和曹魏的巨大國力差異。

誠邀,如題。讓劉封當皇帝,姜維能否再興蜀漢,一統天下。小編認為這也還是不可能的。原因在於蜀漢和曹魏的巨大國力差異。

熟悉三國的朋友們都知道,東漢末年,天下紛亂,大壞蛋曹操趁機起兵,在二十年的時間內連破徐州,司隸,後又打敗袁紹奪得冀州,青州,幽州,幷州,天下十三州曹魏打下了9州,東漢的六成州郡人口盡歸曹操,到了三國時期,曹魏已經有戶440萬人,帶甲精兵四十萬,天下老大之勢已經定了。

那麼所謂“劉封”執政的蜀漢呢?

蜀漢鼎盛時期也不過只有益州,南中,以及北邊涼州的幾個郡。戶口不過90萬,軍隊10萬人,平均9個百姓供養一個士卒,國防壓力太大而且,十萬人簡直太少,根本不能與曹魏40萬大軍交鋒,從兵馬屬地而言,蜀漢無論誰執政,也沒有勝利的希望,如果你說可以以少勝多,那麼諸葛亮時期的蜀漢為何也沒能一統天下呢?蓋天下大勢也,非人類能改變。

誠邀,如題。讓劉封當皇帝,姜維能否再興蜀漢,一統天下。小編認為這也還是不可能的。原因在於蜀漢和曹魏的巨大國力差異。

熟悉三國的朋友們都知道,東漢末年,天下紛亂,大壞蛋曹操趁機起兵,在二十年的時間內連破徐州,司隸,後又打敗袁紹奪得冀州,青州,幽州,幷州,天下十三州曹魏打下了9州,東漢的六成州郡人口盡歸曹操,到了三國時期,曹魏已經有戶440萬人,帶甲精兵四十萬,天下老大之勢已經定了。

那麼所謂“劉封”執政的蜀漢呢?

蜀漢鼎盛時期也不過只有益州,南中,以及北邊涼州的幾個郡。戶口不過90萬,軍隊10萬人,平均9個百姓供養一個士卒,國防壓力太大而且,十萬人簡直太少,根本不能與曹魏40萬大軍交鋒,從兵馬屬地而言,蜀漢無論誰執政,也沒有勝利的希望,如果你說可以以少勝多,那麼諸葛亮時期的蜀漢為何也沒能一統天下呢?蓋天下大勢也,非人類能改變。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傲视苍穹39
2019-12-27

謝邀!

“讓劉封當皇帝,姜維能否再興蜀漢,一統江山?”這個假設,只能是蜀漢的災難!先不說劉封的身份是養子,因為如果劉備沒有兒子的話,也會輪到劉封當皇帝。按諸葛亮和劉封兩人的性格、行事作風來看;不是諸葛亮殺了劉封,就是劉封殺了諸葛亮!不要說統一天下,蜀漢還能存在多少年都是未知數。試分析看看;

首先說劉封;劉備平定漢中後,劉備就封了他為“副軍將軍”。這個稱號已經非常的明確;劉備的意思就是;我是老大,我的養子劉封就是老二,地位尚在關羽之上。意圖很明確;漢中、上庸由劉封統管。益州、荊州由他自己統管。關羽是非常的不識趣,不知劉備的用意;攻打襄樊時,居然“命令”劉封增援。如果關羽知趣,只是“請求”劉封增援,劉封或許還有可能發兵。所以,說關羽“死於傲”也不為過!從這點看,劉封跟關羽的關係,即使不像《三國演義》的描述有矛盾,兩人平常也是毫無情分的。這也襯出關羽雖傲,劉封更傲!他的這個“傲”,更反映在對待孟達的問題上。孟達雖然人品不怎麼樣,可如果不是劉封的逼迫,也不至於反叛。畢竟他和法正一樣,是迎接劉備入川的三位發起人之一,還是和法正齊名的名士。這樣一個“開國大功臣”,連出行有鳴鑼開道吹鼓手的榮耀,都被劉封剝奪了。可見劉封的目中無人!

再說與諸葛亮的關係,但看諸葛亮極力攛掇劉備殺劉封;就能看出平常兩人的關係,也是非常不好的,至少是沒有任何情分,甚至是相互忌憚的。劉封對諸葛亮,肯定也是看不起的。作為“副統帥”時,劉封都看不起諸葛亮。成為皇帝后的劉封,就更加不會重用諸葛亮。而諸葛亮又是丞相,還是劉備的託孤重臣。諸葛亮的性格,連劉備的話他也不怎麼聽,何況劉封的話?而且,諸葛亮的行事作風,一直就是大權獨攬,任人唯親的。連同為託孤重臣的李嚴,都被諸葛亮剝奪了軍權,排除出了軍政核心圈外。這種做法,劉封能容忍嗎?會甘心做個傀儡嗎?這一點上,兩人的矛盾就已經不可調和。鬥下去的後果就是;如果諸葛亮是真的忠臣,要麼就是諸葛亮聯合太后的權威,廢了劉封。如果諸葛亮的忠心隨環境而變,諸葛亮就會殺了劉封。要麼,就是劉封在權謀中獲得勝利,找由頭殺了諸葛亮。

以劉封的性格,殺了諸葛亮後,他會像劉備一樣凡事親征。這就會與魏延形成交集;劉封傲,魏延也不含糊。而且,魏延的軍事能力在劉封之上,可政治上卻又很白痴。兩個傲氣的人,政治上都很白痴的人碰到一起,這軍隊想打勝仗就有點懸了。趙雲政治上強,可劉封連關羽都不買賬,趙雲更不在劉封眼裡。而李嚴又是劉備託以“管內外軍事”的大臣,還有他益州派的實力在。這就形成了一國三公,成了三國中的“小三國”了。而諸葛亮既死,東吳自然是敵非友。一東一北兩邊夾攻,蜀漢還有生存的可能嗎?還輪不到姜維,蜀漢就一命嗚呼了!

优己
2019-12-26

不能!劉禪這個人智商可能不是很高但是情商絕對槓槓的,蜀漢政權內部派系十分混亂,劉禪能夠把持朝政時間長達39年,這絕對也是種一種才能。從某種意義上看,劉封不如劉禪。

首先,劉封雖然比劉禪聰明一點,但是仍然不是很聰明的那種,不然他就不會死了。當時即便是用膝蓋去想也知道劉備偏心於劉禪,想要立劉禪為繼承人,劉封這個義子怎麼也不可能在劉備活著的時候被立為帝位繼承人,所以,劉封如果足夠聰明就應該請立劉禪為世子,這樣等於公開放棄爭奪帝位,劉備肯定是會半推半就答應的,這樣劉封的命就保住了。

其次,劉封的情商不夠高。劉封跟劉備的嫡系人員相對都不夠融洽,比如諸葛亮、關羽都主張劉備早殺劉封。這是跟劉封什麼仇什麼恨?就裡肯定也有劉封自己的原因。如果他能夠像曹丕一樣巴結好曹操的那些重臣,至少那些人不會落井下石。

最後,劉封的才能主要展現在軍事領域,劉封自己就是一員悍將。但是他的才能會跟諸葛亮衝突,假如劉封即位諸葛亮就沒法掌控軍政大權了,那樣會在朝廷內互相掣肘,反而有可能削弱。

韶华倾梦
2019-12-27

感謝悟空問答的誠摯邀請

其一,劉封的名義不順。通查典籍,可知劉封是劉備的養子,劉備之所以收劉封,一方面是當時的劉備還沒有子嗣(或者說子嗣小,怕夭折),這時就需要一個兒子來穩住麾下的文臣武將的心;另一方面,劉備看重了劉封背後的荊州勢力,想要靠他來作為自己亂世中的其中資本。所以,劉備看重的是劉封背後的能量,而不是想要劉封來繼承自己的家業,否則也不會是取名為“封”,而自己的親生兒子為“禪”了,同時更不會在關羽死後,劉備惱怒的把責任推給了劉封和孟達。因此,在這一方面上,劉封的跟腳都是靠劉備給予的,但這福利也是有代價的。故而,劉封不可能登上帝位。

而假設他能登上帝位,劉封也會因為這個名分問題,壓不住那些跟隨劉備的老臣,也指揮不動他們,甚至會導致蜀國內亂,兄弟相殘。

其二,劉封的才能遠遠達不到帝王的標準。劉封是有智謀的,也是統兵打戰的好能手,但是這份智謀只能是用在小規模戰爭,或者是兩三個人的陰謀之下,而涉及到國家層面的戰爭或者政治漩渦,劉封是吃虧的。

因為自家沒有學過權謀和帝王之術,劉備又不可能教會他,所以,就算給他帝王之位,也只是虛有其表,根本統御不了百臣,也強大不了自己的國家。

其三,後三國中,蜀國的危機。到了後三國,還是拼人才和國家綜合實力的時候。而這兩種因素,在蜀國中都是比較墊底的。劉封這人只會打戰,又不會挖掘人才,更談不上培養人才。在這麼喜戰的皇帝之下,國家肯定會飛速消耗,中堅力量根本更不上,這樣會加速蜀國的滅亡。

所以,假設劉封登上帝位,也許蜀國會比在劉禪的通知下滅亡的更快!

文说三国
2019-12-27

先不說這個假設是否成立。

首先劉封對劉備的忠誠這是不可否認的,

從大義層面劉封也沒有太大問題,

但是恣意嬌縱的人是成不了大氣的,這是千古定律,

因此,結論不成立。 不用去分析他掌權後與諸葛或姜維及諸人怎麼合作的問題, 劉禪弱沒錯,但至少大局上知道放權,這是個很重要的品質。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一贰一橙
2019-12-26

不可能,先不說劉封能不能做皇帝,就算劉備心胸大度到把江山拱手讓給一個外姓將領,劉封加上姜維也是守不住蜀漢的。

當時的蜀漢內部派系林立,盤根交錯,憑著劉封的勇猛,只會更加窮兵黷武,加速蜀漢的滅亡而已。

不可能,先不說劉封能不能做皇帝,就算劉備心胸大度到把江山拱手讓給一個外姓將領,劉封加上姜維也是守不住蜀漢的。

當時的蜀漢內部派系林立,盤根交錯,憑著劉封的勇猛,只會更加窮兵黷武,加速蜀漢的滅亡而已。

劉封之才在于軍事,而不在內政

一個國家想要延續,發展,離不開兩方面:內政,軍事。可劉封僅僅注重于軍事,而不懂內政,劉備當初升他為副軍將軍,讓他鎮守上庸,管轄徵北大將軍申耽等人就是看中了他的軍事才能。

如果劉封做了皇帝的話,難道還每次都御駕親征嗎?看看劉備,才御駕親征了一次就害得蜀漢元氣大傷,孫權也老是御駕親征,結果每次都止步合淝城下,還得了個“孫十萬”的“美稱”。反倒曹丕,曹叡兩父子是真精明,御駕親征都是做做樣子而已。曹丕徵孫權,止步在徐州,曹叡徵諸葛亮,止步在長安,給前線戰士打打氣就可以了,不用事事都自己冒險。

自古以來,能做皇帝的不一定會打仗,可劉封偏偏就是一個打仗的主兒,這在混亂的局勢裡還能有所作為。可三國後期局勢已經明朗,國家之間打的是外交,是經濟,是政治,窮兵黷武只會加速蜀漢的滅亡。諸葛亮就算興兵北伐,朝廷內部依舊安排了內政人員,確保後方的安穩和物資的供給。就別說了一個喜歡冒險的姜維,一個血氣方剛的劉封了,把整個蜀漢都壓上賭桌的事,這兩位還真的就幹得出來。

不可能,先不說劉封能不能做皇帝,就算劉備心胸大度到把江山拱手讓給一個外姓將領,劉封加上姜維也是守不住蜀漢的。

當時的蜀漢內部派系林立,盤根交錯,憑著劉封的勇猛,只會更加窮兵黷武,加速蜀漢的滅亡而已。

劉封之才在于軍事,而不在內政

一個國家想要延續,發展,離不開兩方面:內政,軍事。可劉封僅僅注重于軍事,而不懂內政,劉備當初升他為副軍將軍,讓他鎮守上庸,管轄徵北大將軍申耽等人就是看中了他的軍事才能。

如果劉封做了皇帝的話,難道還每次都御駕親征嗎?看看劉備,才御駕親征了一次就害得蜀漢元氣大傷,孫權也老是御駕親征,結果每次都止步合淝城下,還得了個“孫十萬”的“美稱”。反倒曹丕,曹叡兩父子是真精明,御駕親征都是做做樣子而已。曹丕徵孫權,止步在徐州,曹叡徵諸葛亮,止步在長安,給前線戰士打打氣就可以了,不用事事都自己冒險。

自古以來,能做皇帝的不一定會打仗,可劉封偏偏就是一個打仗的主兒,這在混亂的局勢裡還能有所作為。可三國後期局勢已經明朗,國家之間打的是外交,是經濟,是政治,窮兵黷武只會加速蜀漢的滅亡。諸葛亮就算興兵北伐,朝廷內部依舊安排了內政人員,確保後方的安穩和物資的供給。就別說了一個喜歡冒險的姜維,一個血氣方剛的劉封了,把整個蜀漢都壓上賭桌的事,這兩位還真的就幹得出來。

劉封沒有容人之量,比不上劉禪

作為國家的最高領導者,劉禪可以容忍諸葛亮把持內外政事,軍事長達十五年之久,而沒給諸葛亮使過絆子,這就難能可貴了。相比之下,劉封卻連孟達都容不下,就別提這個事事都要管的諸葛亮了。諸葛亮勸劉備殺劉封的原因就是:“劉封剛猛,後世難以御之”。

要是讓劉封做了皇帝,憑他對自己軍事方面的自信,和心高氣傲的個性,就算不御駕親征,也會像諸葛亮一樣,給一大堆“錦囊妙計”,活活地把勝局給掰成敗局。像近代的一位領導人一樣,活活把數百萬軍隊掰垮了。

所以劉封不適合做皇帝,他適合做大將,要是他沒死的話,諸葛亮又何至於只有魏延,姜維,王平等人能用呢?不過這都是諸葛亮自己造的孽,有苦也只能自己吞了。

不可能,先不說劉封能不能做皇帝,就算劉備心胸大度到把江山拱手讓給一個外姓將領,劉封加上姜維也是守不住蜀漢的。

當時的蜀漢內部派系林立,盤根交錯,憑著劉封的勇猛,只會更加窮兵黷武,加速蜀漢的滅亡而已。

劉封之才在于軍事,而不在內政

一個國家想要延續,發展,離不開兩方面:內政,軍事。可劉封僅僅注重于軍事,而不懂內政,劉備當初升他為副軍將軍,讓他鎮守上庸,管轄徵北大將軍申耽等人就是看中了他的軍事才能。

如果劉封做了皇帝的話,難道還每次都御駕親征嗎?看看劉備,才御駕親征了一次就害得蜀漢元氣大傷,孫權也老是御駕親征,結果每次都止步合淝城下,還得了個“孫十萬”的“美稱”。反倒曹丕,曹叡兩父子是真精明,御駕親征都是做做樣子而已。曹丕徵孫權,止步在徐州,曹叡徵諸葛亮,止步在長安,給前線戰士打打氣就可以了,不用事事都自己冒險。

自古以來,能做皇帝的不一定會打仗,可劉封偏偏就是一個打仗的主兒,這在混亂的局勢裡還能有所作為。可三國後期局勢已經明朗,國家之間打的是外交,是經濟,是政治,窮兵黷武只會加速蜀漢的滅亡。諸葛亮就算興兵北伐,朝廷內部依舊安排了內政人員,確保後方的安穩和物資的供給。就別說了一個喜歡冒險的姜維,一個血氣方剛的劉封了,把整個蜀漢都壓上賭桌的事,這兩位還真的就幹得出來。

劉封沒有容人之量,比不上劉禪

作為國家的最高領導者,劉禪可以容忍諸葛亮把持內外政事,軍事長達十五年之久,而沒給諸葛亮使過絆子,這就難能可貴了。相比之下,劉封卻連孟達都容不下,就別提這個事事都要管的諸葛亮了。諸葛亮勸劉備殺劉封的原因就是:“劉封剛猛,後世難以御之”。

要是讓劉封做了皇帝,憑他對自己軍事方面的自信,和心高氣傲的個性,就算不御駕親征,也會像諸葛亮一樣,給一大堆“錦囊妙計”,活活地把勝局給掰成敗局。像近代的一位領導人一樣,活活把數百萬軍隊掰垮了。

所以劉封不適合做皇帝,他適合做大將,要是他沒死的話,諸葛亮又何至於只有魏延,姜維,王平等人能用呢?不過這都是諸葛亮自己造的孽,有苦也只能自己吞了。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評論!!!

文章來源/那隻胖狐狸

芬达雪碧117
2019-12-26

劉封的能力不見得在劉禪之上,他連一個孟達都搞不定,更不可能超過曹丕曹叡。說實話,即使劉備諸葛都延長20年壽命,蜀漢也無法一統中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