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孩子撒謊是本能,如何讓TA說出真相?

4 個回答
轩老师谈教育
2019-06-20

我認為孩子撒謊是為了實現願望或者逃避責罰。想讓孩子說出真相,家長應該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給ta正確的引導,處理好後續的教育工作。

據說孩子撒謊是本能,如何讓TA說出真相?

如果發現孩子說謊,家長一定要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

很多家長一聽說孩子說謊,氣得暴跳如雷,對孩子非打即罵。這樣的方式可能把孩子嚇得更加不敢說出真相了,所以即使知道孩子說謊也一定要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

  1. 給孩子申訴的機會。不要一上來就是劈頭蓋臉地指責,聽聽孩子說謊的理由。這樣孩子情緒上容易放鬆,有助於繼續詢問和引導。
  2. 先表達對孩子的理解。即使孩子說謊了,我們也應該表示出可以理解和接受。當你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和ta對話的時候,更容易取得孩子的信任。
  3. 暫時不對孩子的行為做出評價。即使孩子承認說謊了,也不要簡單地定義孩子錯了,可以和孩子進一步分析撒謊可能造成的危害,讓孩子自己去體會。

據說孩子撒謊是本能,如何讓TA說出真相?

用引導代替責罰。

狼來了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聽說過,也可以把這個故事分享給孩子,目的是讓孩子自己明白說謊的後果和危害。有時孩子因為害怕受到責罰,就會用一個又一個謊言來掩蓋最初的那個謊言,這樣我們就更難獲得真相。

我們可以直接和孩子保證:說實話不會懲罰ta,不說實話還要浪費很多時間處理這件事情。一般孩子在權衡利弊之後會主動交代。

案例:記得一個學生用假成績騙家長,開始和她溝通的時候很困難。後來我和家長都保證不再追究她的責任,只要她坦白事情的真相即可。她在確認之後很快就承認了錯誤。

用信任和寬容來對待說過謊的孩子。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說過謊,就選擇了不再信任。無論孩子說什麼,做什麼,家長都一次又一次地求證。這樣非常容易傷害孩子的感情,讓孩子總是生活在說過謊話的陰影中,內心充滿著愧疚感。

如果孩子已經承認了錯誤,以後一定要對孩子表現出對ta的信任和寬容,並提出自己的期待:媽媽相信你再也不會說謊,你是個好孩子!這樣孩子能夠很快的走出陰影,心無負擔地面對未來的生活!

據說孩子撒謊是本能,如何讓TA說出真相?

總結: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的說過謊話,說謊話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面對謊話的態度。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坦然的面對自己的錯誤,勇敢地承認,並保證以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這樣孩子才會不斷地進步和成長。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您!

夏至未至冬已至
2019-06-20

首先需要消除孩子的恐慌情緒,讓孩子明白誠實並不會受到懲罰,反而會得到讚賞和誇獎;

其次要讓孩子明白撒謊是一種極其不好的習慣真諦,不但會讓包括父母在內的人討厭,而且還會對自己今後的發展產生非常消極的影響:

最後就是跟孩子約法三章,如果孩子誠實,就給予一定的獎勵,反之則會受到責罰。

這裡需要說一句,要讓孩子靈活掌握尺度,切不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死板的人,要讓孩子明白“善意的謊言”的真諦。


據說孩子撒謊是本能,如何讓TA說出真相?
據說孩子撒謊是本能,如何讓TA說出真相?
不忘初心
2019-06-20

小孩子撒謊,很多時候是一種本能反應。

有些家長來會說,發現自己家孩子長大後開始學會撒謊了,當面戳穿他的時候他又不承認,現在孩子有事都隱瞞起來,不知道該怎麼溝通?

首先我們需要強調一下,無意撒謊那不叫撒謊,故意撒謊才叫撒謊。

那麼一個孩子長到幾歲,才開始有撒謊的能力呢?

其實一般來說,五歲以內的孩子基本上是不懂得撒謊的。這個階段的孩子,大腦還沒發展出比較高級的情感例如羞恥感,他沒有能力去捏造一個真實的事情。

因此很多時候,他所謂的“撒謊”只是一種應對的本能反應,或者說是一種趨利避害的生存策略。

比如在《媽媽是超人3》裡面,賈靜雯正在教她的兩個女兒唱歌,沒想到姐姐咘咘突然起身將妹妹波妞一把推到在地。

賈靜雯的表情馬上就嚴肅起來,追問咘咘為什麼要推倒妹妹,咘咘就說:“我想抱抱她”。

很明顯,咘咘在這裡採取了一種本能的反應。她看到媽媽生氣了,就想要掩蓋掉這個事情,讓自己能夠避免承擔後果,或者是接受懲罰。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孩子撒謊最初的動機就是趨利避害,避免懲罰。而一般到了七歲以後,孩子才有可能是有意識地去撒謊、故意捏造事實。

如果孩子學會經常對你這樣撒謊的話,你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給孩子的環境太嚴厲太苛刻了?或者作為父母,你是不是對孩子也是缺乏真誠的,也會對孩子撒謊?

父母處理不當,孩子只會收得更緊

有些時候,父母也很難分辨孩子到底是不是有意地撒謊;但無論如何面對孩子撒謊,父母最不應該作出的反應,就是發洩情緒去譴責他。

比如發現了之後,很生氣地啪一個耳光過去。當下一次再發生類似事情的時候,孩子知道自己要被這樣羞辱和捱打,他就只有一條路了,那就是撒謊。

在我們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還有一個常見的誤區,就是希望孩子馬上改正成為一個完美的人,比如要求完全誠實、一個謊都不能說。

這是以高道德的標準去要求孩子,然而很多父母有可能自己都做不到,卻希望孩子去做到,這倒是值得我們去反思的一個地方。在這裡面,是否有你自己潛意識的願望,並且投射到孩子的身上?

孩子撒謊,要跟他溝通這3個原則

孩子在七歲以前,很多所謂的撒謊其實是本能性的。所以我等到我孩子差不多6歲的時候,才告訴他這3點:

1.不要撒謊,有什麼都可以說出來。

2.為自己做的事情負責。

3.同樣地去尊重自己和別人。

我常跟我兒子說,沒問題的,哪怕你把天捅了一個窟窿也沒關係,我們都可以討論。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我要給他提供一個“途徑”,不讓他那麼害怕,害怕到要撒謊。

當你給了孩子一個有可能去澄清的機會,或者是一個可以讓他改正自己過失的環境時,他才不需要用撒謊的方式來逃避。

比如我小兒子3歲多的時候,有一次覺得插在電腦上面那個一閃一閃的U盤很好玩,就丟馬桶裡了,他還拉著我去看。

我當時就崩潰了,但是我想如果馬上把他打一頓以後,他就學會撒謊了。

因為我知道這不是他的錯,所以我後來只是告訴他,爸爸電腦上面的東西不能動。

我問他如果我把你喜歡的玩具扔掉了,你會不會難過?他說會,然後我說,是的,所以你扔掉爸爸的東西,爸爸也會難過,他就學會了,他也不會再犯類似的錯,然後申請被“懲罰”。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五歲以內不叫撒謊,這是生存策略。等到七歲左右的時候,你就要分清楚,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撒謊。

如果是有意識的撒謊,我們就要檢點一下,在和孩子互動的過程中間,是不是做出了一些錯誤的反應,比如過分的嚴厲、不允許他試錯、或者不聽解釋就懲罰他,才要他用撒謊的方式來應對。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不成為一個撒謊的人,那麼就要對他真誠一些,並且要在懲罰上面,給予他一些他可以承受的成本。

比如我對我的兒子,在我懲罰他之前,我會先跟他說清楚情況,為什麼要懲罰他,他才會像一個男子漢一樣去接受懲罰,這就是一個心理教育的過程。

總結一下,就是:

孩子撒謊,是本能還是故意?也許我們做父母的要反思。

溝通的三原則,給孩子留有跟你溝通的空間

發生事情先溝通,讓孩子不產生恐懼。

懲罰前,先說清楚情況和為什麼要懲罰,這是一個心理教育過程。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娃娃的模仿能力超強,俗話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在家做好榜樣是最重要的,一起成長學習,加油!


據說孩子撒謊是本能,如何讓TA說出真相?
李明的乱
2019-06-20

撒謊是人的本性,作為家長,您應該嘗試引導,而不是想辦法讓孩子說出說了什麼慌。

不止孩子,作為成年人,我們在生活中,說著各種各樣的謊話。

做好引導,慢慢隨著孩子的成長,自己有了一定判斷,自然不會“說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