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男足為何被稱作“歐洲中國隊”?它與中國男足有哪些相似之處?

英格蘭男足常被媒體稱作“歐洲中國隊”,那麼英格蘭隊的實力到底如何?它與中國男足有哪些相似之處?
英格蘭男足為何被稱作“歐洲中國隊”?它與中國男足有哪些相似之處?
英格蘭男足為何被稱作“歐洲中國隊”?它與中國男足有哪些相似之處?
4 個回答
最爱切尔西
2017-09-10

英格蘭男足為何被稱作“歐洲中國隊”?它與中國男足有哪些相似之處?

不知何時起,英格蘭男足就被稱作是“歐洲中國隊”,作為現代足球鼻祖的英國,除了1966年的世界盃冠軍和1968年歐洲盃季軍之外,在大賽上的成績可以用“相當慘烈”來形容,今年的歐洲盃,更是輸給了“火山多於職業球員”的冰島,堪稱“史上最慘”。

英格蘭男足為何被稱作“歐洲中國隊”?它與中國男足有哪些相似之處?

英格蘭男足與中國男足這兩位難兄難弟,其相似之說有起源說、球衣說、三無說,但英格蘭男足被稱為“歐洲中國隊”,主要有兩個原因。

英格蘭男足為何被稱作“歐洲中國隊”?它與中國男足有哪些相似之處?

第一個呢,就是“經驗寶寶”的地位。講道理,英國和中國都有超級聯賽在身,英超中更是有眾多好手,如魯尼、傑梅因·迪福、格倫·強森等等名將,但是在歐洲盃中,三獅軍團陷入了淘汰賽“夢魘”,1960年15屆歐洲盃,就只贏過一場淘汰賽,搖身一變成了“三喵軍團”。

英格蘭男足為何被稱作“歐洲中國隊”?它與中國男足有哪些相似之處?

相比之下,中國男足的亞洲盃成績可是好多了,兩屆亞軍,一屆季軍,從總體來說,只有個別屆的亞洲盃未能進入八強。兩隻曾經輝煌過的隊伍,如今都在各大賽中苦苦掙扎,關鍵時刻總是屢屢掉鏈子。

英格蘭男足為何被稱作“歐洲中國隊”?它與中國男足有哪些相似之處?

第二個原因,就是都擁有喜歡“搞事”的足協和龐大的粉絲量。英足總和中國足協也是一對“難兄難弟”,“官僚主義”、“無能”這兩個帽子一直死死扣在二者的頭上,“臨陣換將”也是屢見不鮮,每次出現總被粉絲們噴得體無完膚。說到粉絲,兩家的粉絲對本國球隊的感情也是一樣的,愛之深責之切,輸了以後各種噴,只不過英格蘭球迷更加血氣方剛一些。

英格蘭男足為何被稱作“歐洲中國隊”?它與中國男足有哪些相似之處?

最愛切爾西 黃薈潔 原創作品

北半球王涛
2017-05-12

這個問題實在太好,歐洲中國隊也實在太適合英格蘭,下面我來說說我理解的原因:

1.英格蘭聯賽商業化之後,出現了強隊靠外援,弱隊也靠外援的現象,當年英格蘭超級聯賽剛剛興起的時候,還有很多不錯的本土球員,隨著切爾西的金元足球開始,更是徹底排擠了本土球員。在貝克漢姆、斯科爾斯、雙德之後,英格蘭本土大牌球員屈指可數,於是出現了聯賽繁榮國家隊衰落的跡象,和中國足球現狀真是一模一樣。廣州恆大之所以能夠奪亞冠、奪眼球,靠的不就是大牌外援和教練嗎?

2.中國聯賽和英格蘭聯賽聯賽一樣,都經歷了從甲級到超級的過程,其實有啥區別?就是叫法不同而已,當國家隊成績不好的時候,超級這個詞就有點諷刺意味了。

3.足協官僚,政策昏庸。這一點我都懶得多說,中國足球這塊的經驗教訓太多了,中國足協選擇卡馬喬,和當年英足總選擇埃裡克森真是一樣一樣一樣的啊,英足總迫於錢一直不敢解約埃裡克森,中國足協乾脆解約賴賬。

4.英格蘭屢屢成為大賽經典比賽和經典進球的背景板。世界上無數經典比賽,都是對陣英格蘭,英阿大戰就是其中之一,上帝之手、連過五人、薩內蒂的任意球配合等等,中國隊則屢屢成為各種預選賽的背景板,當然英格蘭也有多次大賽預選賽無緣,淪為看客的地步。

5.媒體都發達:國家隊不行,媒體都很八卦,無孔不入。英國的《太陽報》,中國的所有足球媒體,都差不多,為了流量,都是八卦都是淚。

体育新观察
2017-09-06

兩隊相似點如下。

1.都是足球的鼻祖:中國有蹴鞠,英國是現代足球的鼻祖。

2.總是遇到剋星:中國之前恐韓恐伊,現在又很多年沒有贏過曰本;英格蘭的最有名的苦主就是德國和瑞典。

3.都擁有多支“勁旅”,中國有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澳門,英國有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

4.都屬於三無球隊(無技術、無戰術、無意識)。

5.都喜歡早早開始吹捧本土希望之星。其實青訓很差勁。

6.腳下技術都很粗糙,都以身高、頭球見長。

7.球迷數量眾多,每次輸球都被全國球迷罵,也被同情。

8.都有黃金一代,白金一代,超白金一代,最後結局都比較悲劇。

9.都是偽一流球隊、名聲在外:中國以前是準亞洲一流強隊,現在是亞洲三流;英格蘭以前是準歐洲一流強隊,現在是歐洲二流。

10.聯賽都很火,國家隊都很衰。

11.聯賽裡的外籍球員在世界大賽上都表現出色。

12.關鍵時刻掉鏈子:中國每逢打平即可出線時,一定打死出不了線;英格蘭遇關鍵比賽必定輸球。

但是,這就是英格蘭。在它身上,總是希望與失望同在,歡樂與痛苦雜陳。你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它,最終卻是遍體鱗傷,數年如一日,基本如此。就像是中國隊,任憑闌干拍遍,杜鵑啼血,都像玻璃瓶一樣脆弱不堪,擋不住回家。所以,英格蘭被稱作“歐洲的中國隊”。

懂球女王说足球
2017-09-06

1、這個梗主要出現在小組賽最後一輪打平即可出線的情況下,英格蘭和中國隊習慣性的掉鏈子,然後小組賽慘遭淘汰。

1983年,曾雪麟率隊赴曼谷爭取洛杉磯奧運會入場券,在對韓國隊時都沒有輸球,最後只要打平泰國隊即大功告成,可是在滂沱大雨中,中國隊以0:1敗給弱於自己的對手。

1985年5月19日世界盃外圍小組賽,中國隊打平香港即可小組出線,但在不贏兩個不算贏的狂熱情緒下,中國隊個個像急火火的敢死隊隊員,雖然場面上佔盡優勢,最終出人意料地以1:2失利,並釀成了震驚中外的“5·19”事件。這也是打平即可出線而未能出線的最著名的“戰役”。

在高豐文的任期內沒有出現打平即可出線而最終翻車的戰役,相反有在客場不勝不能出線的“華山一條路”,那次卻涉險成功,進軍漢城。但後來的兩個“黑色三分鐘”也是與那些遺憾的結局殊途同歸,可見中國足球真是個破筐,什麼樣的失敗都可以往裡裝。接下來徐根寶執政,1992年在吉隆坡只要最後一役戰平韓國便可進軍巴塞羅那,徐根寶也信誓旦旦地喊出“橫下一條心,一定要出線”,沒想到9分鐘就被灌了個3:0。

戚務生出任國家隊、國奧隊主教練後,也在吉隆坡遭遇最後一戰打平可以進軍亞特蘭大的決戰,沒想到以0:3的大比分敗北。這是中國足球在進軍世界盃和奧運會時所碰到的大戰役,歷史居然一次次地重演,如今又讓一致被看好的中青隊重蹈覆轍。“打平即可總是輸”像瘟疫一樣傳染著一代又一代國腳、國奧腳與國青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