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10 個回答
张生全精彩历史
2019-04-21

長平之戰,趙孝成王其實也並不是無緣無故把廉頗換下來的。有人說,他之所以用趙括代替廉頗,是中了范雎的反間計。實際上,趙孝成王並沒有那麼弱智,絕不可能聽到國民的一些議論,說什麼“秦軍怕的是趙括,而不是廉頗”,就信以為真。畢竟趙括幾乎從來沒有帶兵打過仗,根本就沒有打仗的經驗,更沒有打勝過虎狼一樣的秦軍。所謂“秦軍害怕趙括”之類的話,顯然是空穴來風。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趙孝成王劇照)

事實上,趙孝成王之所以一定要換下廉頗,至少有四點原因。

一是廉頗在和秦軍作戰以來,屢戰屢敗。不僅基本上沒什麼勝利,而且還丟掉了都尉城和故谷城兩個重要的戰略據點。這一點,讓趙孝成王很不滿,認為廉頗是因為年老而畏懼作戰。

二是戰事拉得太長,趙國的糧草不足,根本沒辦法繼續和秦軍打消耗戰。唯有速戰速決,才是結束戰爭的上策。

三是由於之前趙孝成王曾派人和秦國議和,讓魏國、楚國等國家認為趙國已經和秦國聯合起來了,甚至目的是他們魏國和楚國。所以他們不可能派軍援助趙國,讓趙國的作戰非常孤立。除了和秦國硬拼,沒有別的辦法。

四是趙孝成王輸不起。這場戰爭之所以能夠打起來,是因為趙國接受了韓國上黨郡的十七座城市。本來,韓國是要把整個上黨郡割給秦國議和的,但是上黨郡的人不願意,跑來投奔趙國。當時有人對趙孝成王說,這是一個燙手山芋,最好別接收。但是趙孝成王貪圖十七座城,接了下來。因此秦國生氣,才來挑戰趙國。如果趙國接了這一盤子,最終打敗了,它的國際影響力就會大大下降。所以,對於趙孝成王來說,這是一場必須要打勝的戰爭。而廉頗堅守的做法,趙孝成王認為,是不可能有打勝希望的。所以他一定要換願意進攻的趙括。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廉頗劇照)

那麼,如果趙孝成王不讓趙括介入,就一直讓廉頗守下去,最終能打勝嗎?

我認為,其實勝利的希望還是很大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一,廉頗只要不出戰,秦軍就攻不下來。

廉頗向來以能守城出名。其實,當初在接受上黨郡的時候,平原君趙勝就對趙孝成王說,我們接過來,不怕,廉頗以守城出名,只要讓廉頗去守住,就沒問題了。

可是在打起來以後,急於求成的趙孝成王完全忘了這句話。完全忘了接受上黨郡十七座城市的保證,是廉頗能守。

後來,當秦國舉國攻打趙國邯鄲的時候,邯鄲城能夠不被秦國攻破,就是有兩點很重要。一是廉頗能守住,二是趙勝能找來救兵。

所以說,當年讓廉頗堅持守城,他一定就能守住。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趙括劇照)

其二,趙國糧草不足,其實秦國糧草更不足。

趙孝成王一定要打,是因為糧草存在困難。但其實說起來,秦軍在糧草問題上,困難更大。因為秦軍是遠道而來,本來糧草運輸就很成問題。對於他們來說,最希望的就是速戰速決,最怕的就是趙國和他們耗,打持久戰。所以,只要廉頗把城守住,秦軍就沒辦法了。就算再丟一座城,畢竟還可以賺十四座城。就算丟了十六座城,趙國還賺一座城。總之,怎麼算,趙國都不吃虧。

其三,只要廉頗繼續守城,秦國就不會換上白起。

秦王當時對白起的使用也是兩難。他害怕白起功勞太大,因此並不是什麼戰役都會用白起。在這場和趙國爭奪的戰鬥中,秦王的期許,也許就是隻要能夠打下幾座城就可以了。他也知道趙國當時十分強大,短時間內,不可能拿下趙國。所以,能打一時算一時,只要場面上不是太吃虧,對待趙國就可以留到以後。

因為有這樣一種考慮,因此他輕易不會使用白起。

只要不使用白起,憑廉頗和秦軍對峙,秦軍最終是打不過廉頗的。

而且,只要廉頗咬牙挺住了,接下來,秦軍堅持不了,要撤退,偏頗就有希望了。那時候,重新把秦軍佔領的城市奪回來,也不是不可能。

(參考資料:《史記》)

刘愚愚
2019-07-18

兩千兩百七十九年前的長平之戰,可說是中國歷史的一個轉折點。

一方面,這場戰役可說是先秦以前,中國境內最大的一場內戰。作為列國中最具有統一實力的秦趙兩方,各傾舉國之力總出兵100多萬,結果秦軍死傷過半慘勝,數十萬趙國壯士被活埋,煩冤鬼哭於黃土之中,西周以來近八百年累積而建的洪範九疇意識、禮樂文明制度被徹底擊碎。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另一方面,秦國也經次役消滅了最大敵手趙國的有生力量,倘若沒有長平之戰的摧毀式對抗,趙國完全可以保住精銳之師與秦周旋較量,不可能傾覆亡國,而嬴政是否可以一統天下尚未可知,整個華夏的歷史可能會另外重寫。

過去自《史記》以來的史書在討論這場戰役時,多把責任推給趙國將領趙括一人身上,認為是他的“紙上談兵”直接導致了戰敗,是罪魁禍首,比如宋末史家胡三省就說“趙之禍不在於受上黨,而在於用趙括”。

以我淺薄的認知看來,這當然是不公平的,宋人周密說韓侂冑“身隕之後,眾惡歸焉,然其間是非,亦未盡然”,此理同樣適用在趙括身上。實際上,以事後諸葛亮的眼光回顧,可以推斷,趙國的罹難,是由一系列的原因、失誤所造成的,讓一個人背起所有黑鍋有失公允。

因為,這根本就是一場必亡之戰,唯一可以挽救的不過就是失敗的輕重問題。


一,趙國整體的戰略部署準備不足,一開始就是倉促應戰,已為敗局埋下伏筆。

任何一個大規模的作戰,戰略部署的周密,防禍於未然,善後於未萌,都是前提工作。而趙國完全只是臨機應對,“起跑線上就已經輸掉”。

長平之戰前,按照當代史學家林劍鳴《秦史稿》的統計分析,整體國力上趙國雖略遜於秦,但就軍事實力而言雙方基本旗鼓相當。

但因事發突然,趙國的準備不足,開始就為後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並不會因為廉頗還是趙括領兵而改換局面,唯一可說的就是要是廉頗帶兵的話,以他的持重和經驗,可能不至於全軍覆沒而已。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圖:長平之戰遺址屍骨坑)

長平之戰的直接導火索是趙國接手韓國上黨,秦國出兵攻韓國,趙國只是馳援,屬於被逼無奈的戰略防禦,並不曾想到戰火會蔓延到趙國境內,並演變為各傾國力你死我活的大決戰。所以趙國在前中期都只是倉促應戰,臨機應對,小打小鬧,軍事目標與手段都很有限,沒有一個完備且周密的計劃安排。

這是戰略預估和部署的嚴重失誤。


二,趙國就長平周邊的地勢、兵種、援助而言都處在極大的劣勢,基本上無論由誰帶兵都敗局已定。

趙國的軍事力量之強,主要強在騎兵。由於過去百年它長期的作戰對象,都是北方遊牧民族,所以它的兵種訓練主要都投放在騎兵之上,作戰經驗也基本是圍繞著平原場地而發的。

可偏偏長平之地,周邊三五十公里,都是山嶺、河谷、關隘等環繞。這種地形限制下:1,趙軍只適合大規模突擊作戰的奇兵根本就寸步難行,而秦軍的輕重步兵混合編隊則如魚得水;2,秦在戰前已佔據太行山以南黃河以北等地,糧食、救兵可以暢通無助源源不斷抵達,實際對此地已形成一個半包圍的態勢,且修築了大量長城,可以輕而易舉斷絕趙軍的糧食和軍事補給,讓趙軍完全成為甕中之鱉,事實也正是如此。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因此,在戰事初期,趙國主將廉頗固守防禦,既是計劃中事,也是不得已而然之舉。

但是,這樣的守備工作根本無法在長期堅持下去,無論是誰領兵,不管是廉頗還是趙括,最終都得主動出擊,接著迎接失敗。原因在於當時的趙國,因為百萬大軍的三年對峙,巨大的消耗已導致舉國“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必須得謀求速戰以求脫困境,而且主動攻擊或有一線勝機,即便戰敗也可消耗大量秦敵有生力量,遠勝不戰自敗。

所以,史稱趙孝成王因為聽信秦國離間計一意孤行任命趙括代替廉頗,恐怕沒那麼大腦簡單,最大的原因應該是國內形勢的不得已使然;而即便還是廉頗領軍,也必然會如趙括一樣選擇出戰,這也是形勢所迫。也就是說,當時的情勢下,守,大家都知道是明智的,但是耗不起;戰,是投薪於火,朝野不會不明白,但勢必得如此。這根本就不是廉頗與趙括誰領兵的問題。


三,現代評價趙括的軍事才能,並非如史書所寫那般無能,實際也是卓越的軍事將領,只不過戰不逢時

一般意見認為長平之戰,趙軍傾覆,將領趙括的無能是最重要的原因;經過《史記》等正史的渲染,趙括也因“紙上談兵”的罵名,遺臭萬年,也被嘲笑千年至今。

而實際而言,這可能是誇張的。趙括不但不無能,且軍事才能確實卓越,只因條件實在劣勢,且不幸遇上的對手是“戰神”白起,功敗垂成成為必然,但也無法而因此說他無能重大。

一方面,從兩軍傷亡對比上看,秦之勝也是慘勝。關於秦此次出戰的總兵力,歷代史書並無記載,學者靳生禾、謝鴻喜等統計為35萬至50萬之間,50萬也是秦國當時所能出動的最大限度,而秦軍此戰死亡人數是有記錄的,即在25萬到30萬之間,戰後白起自己也明言,“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這個戰死人數絕大部分是在趙括接替統帥後所有的,是趙括髮動總攻,兩軍在丹河兩岸拼死決戰造成的;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圖:古長平之戰發生地現況)

而趙國方面,根據統計,趙括接替統帥時趙軍最多隻能有30萬,史書如杜佑《通典》也說了其死亡人數:“其時馬服子與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之。軍大敗,卒20餘萬人降,皆坑之”,也就是說,趙方當時被坑殺人數為20餘萬人。綜合各種數據,趙括是以戰死10萬人的代價,殺死秦軍20多萬人。假設史書給出的數據都是比較可靠的,就趙括的戰績而言,可說是秦軍的強勁對手,秦國的勝利也是拼死掙扎的慘淡僥勝而已。

另一方面,青年將才趙括的不幸,還在於他遇上的敵手,是戰國時代最大的軍事天才白起。在《史記》等書中,白起堪稱“戰神”一般的絕代名將,先後帶領著秦軍擊潰楚、韓、魏、趙助強敵,斬首近100萬,而據呂思勉等人研究,秦統一前歷代統合起來的斬首人數總共才180多萬,此人的才幹、威望、戰績遠超時流,戰國名將尚無人能望其項背,廉頗就戰績而言也遠非其對手。

長平之戰中,白起是被祕密啟用的。公元前262年,無往不勝的白起將要出山領兵長平的前夕,秦軍還是嚴密封鎖此消息,趙國將領趙括還矇在鼓裡。但即便就是這樣,長平之戰依然是白起一生所指揮的所有戰事中,所受損失最慘重的,也是戰國時期秦國所有戰事中損失最慘重的。這一點,也可以說明趙括的軍事才能本身就是卓越的。


總結:

長平之戰,無論就形勢而言,還是就條件而論,趙軍可說一開始就敗局已定。這根本就不是將領是廉頗還是趙括所能挽救的。趙括可能是冥冥之中被選定為加速趙國滅亡的那個人。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長平之戰第二年,即公元前259年,一個嬰兒在趙國邯鄲老城呱呱墜地。這個人,才是最後真正親手埋葬趙國的那個人。這個人,“名為政,姓趙氏”,即後世熟悉的秦始皇嬴政。

2018,7,17,晚閒敲

团团文史
2019-05-11

長平之戰,是戰國後期決定天下歸屬的一次關鍵決戰。這場戰爭,既讓白起背上了“殺神”的罵名,也 讓趙括蒙受了“紙上談兵”的不白之冤,更讓人感到無限遺憾的是,如果趙國如果當初堅持用廉頗為將 ,是否就能擊敗秦軍呢?

一、長平之戰的背景

公元前263年,秦國進攻韓國,韓國請和,並獻出了上黨地區全部17城給秦國。而上黨軍民卻不願意投 降秦國,守將馮亭甚至直接給趙國寫信,表示願意將上黨獻給趙國。 趙孝成王一時陷入了兩難的境地,要上黨吧,肯定會得罪了秦國,給秦國以出兵伐趙的口實,而趙國此 時沒有實力擊敗秦國。而如果不要上黨,那麼太行山天險將都被秦國所據。

如果是這樣,秦軍一旦突破 太行山任何山口,就可以在河北平原上橫行無忌,直抵趙國都城邯鄲。而趙國如果控制上黨,就等於在 山西地區有了重要的補給基地,也為抵禦秦國提供了緩衝地帶。 因此,經過反覆商量,趙孝成王決定接收上黨地區。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二、長平之戰的經過 接收上黨,就等於跟秦國宣戰

秦昭襄王派兵進攻上黨。趙孝成王派廉頗率軍進抵長平,準備抵禦秦軍進攻。公元前260年,秦將王齕進攻長平,廉頗迎敵,卻屢次敗北。於是,經驗豐富的廉頗,此時選擇了避而不戰,堅守不出,耗光秦軍的銳氣。 秦軍幾次挑戰,廉頗不為所動。

秦昭襄王也耗不起,於是他聽從丞相范雎的“反間計”,在趙國散佈謠言說:秦國最害怕的,是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趙孝成王於是走馬換將,用趙括換掉了廉頗。最後,趙括主動率軍出擊,而秦昭襄王則暗地裡將秦國主將換成了白起。結果,白起紮好口袋,等趙括往埋伏裡鑽。在被圍46天后,趙括在突圍中被殺,手下40萬人被秦軍坑殺。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三、長平之戰為何是趙國必敗的戰役

從歷史記載來看,是趙孝成王對秦昭襄王散步的謠言信以為真,馬上用趙括更換了廉頗,才導致長平之戰的失敗,如果繼續用廉頗堅守,或許能擊敗秦軍,可事實上,並非如此。趙國之敗,敗在國力,敗在軍力,趙孝成王臨陣換帥,實屬迫不得已。

01 從後勤補給上看,秦國佔盡優勢

雖然從地圖上看,趙國都城邯鄲距離長平戰場的距離更近些。可是,從補給效率上看,卻是秦國佔盡優勢。從秦國關中地區,到長平戰場運糧,只需要走渭水,直達函谷關,然後經水路直到孟州一代的黃河渡口。從這些渡口到長平,多為平原丘陵,運輸十分方便。

而反觀趙國,從邯鄲往長平運糧,無水路可走,只能走陸路,還要經過險峻的太行山區,運輸成本極高。因此,即便兩軍不直接交鋒,就那麼耗著,趙國本來就國力弱小,根本無法跟秦國耗下去。

更何況,就這麼經年累月的耗下去,青壯年勞力無法回鄉務農,還要張嘴吃飯,趙國的農業生產也要大受影響。因此,這就註定了廉頗的堅守戰術,不可能長久。即便沒有趙括,趙孝成王也會讓廉頗速戰速決。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02 從國際關係上看,趙國孤立無援

長平之戰開始後,趙孝成王馬上派人向周邊的齊國、燕國、楚國、魏國求援。這本來是一條退敵妙計,比廉頗的堅守不出還管用。可是,戰國末期的六國,已經智商集體下線了,他們不懂脣亡齒寒的道理,竟然還在各懷鬼胎、內鬥不斷。

楚國、魏國都在觀望,等到兩邊都精疲力盡之時,好趁火打劫。而齊國一直奉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燕國則乾脆一口拒絕了趙國的求援。就這樣,東方六國,除了韓國已經被打殘,其餘各國均對趙國見死不救。趙孝成王只能與秦國死磕了。

因此,與其等到前線的糧食吃完,士兵們不戰自潰,還不如換上一支生力軍,打一打試一試,有人說,為何不用廉頗擔任攻擊任務呢?答案是,經過戰爭初期幾場敗北,趙孝成王已經不再信任廉頗了。

而即便還是廉頗領軍,他也難逃失敗的命運。所以,說趙括“紙上談兵”其實也是冤枉了他,讓他率軍出擊,其實是趙孝成王的軍令。

汉史趣闻
2019-12-08

長平之戰,趙國不換趙括,廉頗絕對可以能守得住長平。更何況那時候的廉頗已經守城守了三年的時間了。這麼長的時間,秦國拿廉頗一點辦法都沒有。不得不說,這就是名將廉頗的功勞。

因為秦國是侵略國,長期對峙對於秦國來說,害處更大。所以,秦國很想速戰速決,對於他們來說,若是在攻不破城池,他們也就該選擇撤退了。

可是,讓秦國撤退,他們多少又覺得很遺憾,畢竟已經打了三年了。現在走的話,這算是什麼,功虧一簣。

秦國明白若是廉頗不換,他們想打贏這一場仗是絕對不可能的。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所以,他們不得不想其他辦法了。他想的這個辦法,當然就是讓趙王換將了。最好把這個打不著的廉頗給換走。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秦國開始大肆收買趙國的重臣,並且在軍營裡散步謠言。說秦國最怕的將軍是趙國的趙括將軍。

這個廉頗太慫了,就是一個縮頭烏龜。你看秦軍都打到家門口了,他廉頗連出城都不敢,只知道想烏龜一樣把頭縮在殼子裡。

久而久之,這個謠言經驗傳遍了整個趙國。連趙王都覺得太窩囊了,這個廉頗太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這個廉頗真的是讓趙國丟盡了臉面。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趙王開始找到趙括商議,讓他換廉頗的。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趙括是個誇誇其談的傢伙,他的父親趙奢活著的時候,就說過趙括肯定不是打仗的料,並且囑咐妻子,若是趙王讓趙括帶兵打仗,千萬不能答應。

這樣會給趙國帶來災難的。

結果,趙王知道這個情況的時候,他並不聽。他覺得趙括就是大將,趙國除了他之外,沒有人能打敗秦國。

趙王還是讓趙括換了廉頗,廉頗很沮喪地離開了戰場。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秦國換上了最能打的將軍白起,趙括這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小白,怎麼可能是白起的對手呢?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兩軍對壘,趙括主動發動攻擊,中了白起的計。

白起先是斷了趙括的糧道,然後把趙括的軍隊給截成了兩段,讓他們收尾不能相呼應。

趙括在斷糧的情況下,想突圍出去,結果沒有成功,趙括被亂軍殺死。趙括一死,趙軍就投降了秦國,結果白起把四十萬趙國大軍全部給坑殺了。

所以說若是廉頗不被換下來,廉頗肯定是能把長平給守住的。

要不秦國也不會使用離間計,讓趙王換將了。

他們實在是拿廉頗沒有辦法呀,廉頗就是一個硬骨頭,光噁心就能把他們給噁心死。

剧透历史
2019-10-11

一直以來,“紙上談兵”的典故,使得初出茅廬的趙括,為長平之戰趙國的慘敗揹負了最大的黑鍋。在這場秦、趙兩國賭上國運的生死決戰中,難道真的只是趙括改變廉頗的固守對峙戰術,才給趙國帶來了滅頂之災嗎?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秦趙雙方總共投入兵力百餘萬,陳兵長平對攻三年,彼此都未能突破對方的防線,可見廉頗的壁壘固守戰術的確取得了阻滯秦軍虎狼之師的效果。

此時,戰爭進行到戰略對峙階段,就逐漸轉為了秦、趙兩國綜合國力的比拼對耗。這當中最關鍵的因素,最後落在了軍隊的糧食供應上。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秦國在孝公時期,由商鞅主持,對全國上下進行一系列的變法調整,將秦國打造成了嚴密的“耕戰體制”,以軍功爵位刺激全體秦人要麼上戰場斬敵首獲軍功、要麼在土地上多耕作換爵位。耕戰激勵導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從此秦國在農業發展和軍事建設兩方面均取得了強勁的動力。

趙國在趙武靈王時期,也進行了一場名為“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武裝力量的迅速膨脹,不僅支撐趙國獨自吞併了中山國,更使得趙武靈王萌生了繞開函谷關,利用趙國騎兵遠途奔襲的機動作戰優勢,從北方攻入關中腹地滅掉秦國的戰略構想。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由此可見,秦、趙兩國在軍事力量對比上大致騎虎相當。但趙國地處河北遊牧和農耕交錯地帶,農業經濟並不發達,跟兼具關中平原和蜀地沃野的秦國對耗起來,自然是最先吃不消糧食消耗的一方。

既然趙國國內缺乏糧食供應,那可不可以將目光投向其它列國呢?

實際上,趙國也曾向東邊的齊國借糧以繼續支撐長平的戰事。但從齊國的角度來看,趙國卻是不折不扣的仇敵,怎麼可能還會肯借給他糧食!原來不久前秦、趙、韓、魏、燕五國曾經一同策劃“五國合縱伐齊”,齊國差點滅亡。

田單復國後,齊王田建幾十年間奉行“聯秦”戰略,用以牽制地緣強國趙國,這與秦國的遠交近攻不謀而合。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趙國向齊國借糧的失敗,從側面暴露出長平之戰趙國是倉促應戰,戰前缺乏相關的周密準備,至少沒有預計到戰事竟然會演變成持續長達三年的對耗局面。否則早該開展積極的外交,或者解決趙軍的糧食後勤供應,或者拉攏別國合縱逼退秦國。

長平之戰後,趙國平原君聯合魏國信陵君、楚國春申君,三國聯合在邯鄲之戰中一舉擊敗、逼降秦軍2萬餘人。可見,若是趙國在長平對峙階段一方面由己方正面牽制秦軍主力,另一方面通過外交聯絡他國對秦國形成戰略進攻態勢,陳兵函谷關外,就極有可能重現孫臏“圍魏救趙”的經典戰例。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國內消耗難以支撐,齊國借糧也告失敗,外交上又不去營造合縱攻秦的有利態勢,趙國註定要受困於全國糧食消耗殆盡的危局,從而迫不得已干涉前線戰事,用主張進攻的趙括替換堅持固守的廉頗。

趙括的出擊,固然陷入了白起的合圍圈套。但作為軍事統帥,趙括並沒有貪生怕死,危急關頭更是親自披掛上陣率軍突圍,中秦軍弩箭戰死。此戰,趙軍前後戰損25萬,50餘萬秦軍也是折損近半、元氣大傷,多年內只得龜縮回函谷關內休養生息。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對於俘虜的20餘萬趙軍和原長平韓人,根據秦相範睢以消滅敵方有生力量為目標的“攻人”戰略,白起將其盡數屠戮坑殺。

至此,秦、趙雙雄的戰國末期格局正式被打破,秦國一家獨大,統一六國的霸業再無懸念,只剩下時間問題。

羽评郡主
2019-02-16

其實這個問題大家一直都很關注,我的理解是趙括完全就是紙上談兵的人,如果廉頗繼續任將就能守得住,認為守不住的網友先別急著噴我,可以繼續往下看看我的論點。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長平之戰

我先從雙方的國力進行分析,長平之戰兵力總和達百萬,後勤補給是最大問題,所以這場戰爭也意味著是雙方綜合國力的一場對決。

一:經濟實力對比

秦國經濟上:秦國地處雍州,土地好,秦孝公商鞅變法後,秦國迅速富強起來。之後幾世經營,兵強國富。長平之戰將發生時,秦北有胡宛之利,南有巴蜀之饒,東控潼關之險,獎勵耕戰,故戰爭經濟十分雄厚,各種戰略物資的儲備非常充足。且水利發達,常以水道運送軍需。

趙國經濟上:趙國地處冀州,土地不如秦國,人多地少,雖然地廣但是耕地面積較少,農商並重,對農業不是很重視,在諸多國家當中農業發展不算太好,但經過趙武靈王改革,胡服騎射之後國力強盛,但這次改革只針對軍事方面,侷限性大,但也為和秦國對戰奠定了基礎。

二:軍事實力對比

秦軍有“虎賁之士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秦將士個個英勇善戰,戰馬優良,有虎狼之師之稱,後期可以說是戰爭的超級大國。

趙軍有“帶甲之士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以弩弓騎兵見長,趙組建騎兵部隊較早,故趙騎兵訓練有素,軍事素養較高,經驗豐富。如此看來,趙國軍事實力略弱於秦,至多與秦持平。

綜上所述,秦趙兩國實力均衡,但戰國略弱於秦國,注意是略弱。

下面我們再來說說趙括為何戰敗,如果不換廉頗則能堅守陣地。

一:趙國使用趙括為何會敗?

1.戰爭指導上,趙括急於求勝,錯誤的堅持進攻方針。改變了廉頗原有的防禦部署和軍中的規矩。

2.棄用了名將廉頗,中了秦國的離間計(秦國說最怕的不是廉頗,而是趙奢之子趙括),秦國祕密換白起為將。

3.趙括驕傲自大,輕敵,白起看出了這些後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獲得戰爭的勝利。

4.趙括軍中威望並不高,趙王換將時不顧藺相如的勸阻,其母親就曾諫言過,稱其子名不副實。事實證明就是這樣。

5.趙王意圖求和,秦國優待趙國使者,稱其答應求和,使得其他國家沒有援助趙國。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二:為何說如果繼續使用廉頗為將則能守住?

1.廉頗一開始也是採取攻防並用的措施,在連續被攻破都尉城和故谷城之後,意識到秦國攻勢太快,便依靠地理優勢,命令士兵固守營壘,以逸待勞,疲憊秦軍。事實上這樣做是有效果的,兩軍對峙,對於遙遠的秦國來說,不能速戰速決,就意味著失敗,而攻勢一旦受挫,往往就會導致士氣的凋敗和進攻實力的摧折。秦軍主將王齕長期求戰不得,秦軍所面臨的高山夜寒,糧草不繼,士卒病傷等不利條件,都使他為久困長平而深深憂慮。

2.名將廉頗也算是老謀深算,在長平構築了東西兩個壁壘,秦軍雖然攻破了西壘,但最後一道防線久久不能攻破,在幾次攻堅戰後趙國雖然傷亡不小,但秦軍也好不到哪去,雙方也算是平分秋色。

3.如果趙國不換將,繼續使用廉頗,堅守不出,在糧草補給上也強於秦國,雖說趙國糧草不如秦國,但秦國路途遙遠,如果不能及時攻破,秦國必定無心戀戰,遲則生變。

4.兩國對峙,時間一旦過於長久,雙方就會罷兵休戰,如果繼續對戰,還有其他國家必然會逐漸強大,對於秦國來說肯定是不可行的。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綜上所述,繼續使用廉頗為將,肯定可以守住,不至於慘敗,但一個逐漸衰弱的趙國和一個逐漸強大的對戰,秦國統一是必然的,只是會推遲幾年或者十幾年都有可能,因為秦變法徹底,經六世,其他國家都只能望其項背。

實屬個人意見!如有不同,還請指點!謝謝關注評論。(圖片來源於網絡)

内求安己
2019-12-10

“趙孝成王”再咬咬牙,堅持堅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還是有機會拖垮秦國的。
以“長平”之險要,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而毋庸置疑,“廉頗老將軍”絕對能守得住。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秦國之所以在趙國散佈謠言,混淆視聽,是因為拖不起了。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長平”在今天的山西省高平市西北。秦國深入趙國作戰,補給線拉得太長。雖然有“渭河——黃河”一線水路運輸,但細細考慮“船隻、水流”問題,怕是作用沒那麼大。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實屬“遠水解不了近渴”,而“補給線”就是“生命線”,在冷兵器時代更是“戰場勝敗”的關鍵。

趙國的臨陣換將,也是因為扛不住了。戰爭的消耗太大了,還是糧草問題。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儘管戰線在本國境內,可得跨越太行山運糧,也是有困難的。

縱算秦國糧草比趙國充足,可秦兵比趙兵多了十多萬。光這多出來的“十萬用度”,在千里輾轉之下,也夠秦國喝一壺。

這“一長一消”之間,雙方優勢都將不復存在!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當“長平之戰”發展到如此地步,不再是“將帥才能”、“兵馬之多”來決定勝負存亡”,而是最高統治者“狹路相逢”的勇氣和魄力來決定戰爭走向。

正是“趙孝成王”的搖擺不定和缺乏“破釜沉舟”的氣概,斷送了“廉頗”,葬送了“趙國”!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如若“老將廉頗”指揮到底,很可能將“白起”耗死在“長平”。就像“司馬懿把諸葛亮活生生地耗死在‘五丈原’ ”一樣!

纵使庙宇坍塌
2019-05-10

紙上談兵:執行者的無奈

提起趙括大家能想到什麼?恐怕就是那個只會紙上談兵的蠢材罷了,他指揮的長平之戰的失敗直接把趙國送進了墳墓。《史記》裡說,在秦趙長平之戰的時候,廉頗堅守不戰,讓秦軍一點招兒都沒有,於是秦國間諜在趙國的微博和朋友圈散佈針對廉頗的謠言,結果來回轉發就被趙王看到了。趙王果然就信了,罷免了經驗豐富的老將廉頗,啟用了少不更事、只會耍嘴皮子的趙括,最後導致趙軍全軍覆沒。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但歷史真的是這樣的嗎?趙括這口“鍋”,一背就背了兩千多年。

其實真實歷史全然不是那麼回事:首先我們按時間推算,趙括那個時候應該是三十多奔四十的歲數,而且在此之前,他一直在他父親——名將趙奢的麾下做參謀,趙國對秦國不多的幾場勝仗,比如麥丘、闕於,趙括基本都參與了。

要是論對秦軍的作戰經驗,其實趙括反倒比廉頗強,所以趙括根本就不是什麼有名無實的毛頭小子。

其次,長平之戰無論換誰打,對趙國來說最後的結果都差不多,趙括手裡的這個結局也許說不上最好,但也肯定不是最壞。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有一句話叫“謀定而後動”,就是說凡事你只有想好了,計劃周全了,才能行動。讓手腳跑在腦子前面,這絕不是一個好習慣。要是放在國家或者是企業層面這就叫戰略決策。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事情的成敗,在最開始的謀劃階段就已經基本確定了。

長平之戰最開始和趙國一點關係都沒有。

戰國中後期,秦國一直覬覦韓國手中的戰略要地上黨,為了奪取這片土地,秦國大將白起率領秦軍和韓國連續打了三年仗。三年之間,秦軍奪城十餘座,斬首五萬多,徹底切斷了上黨郡與韓國本土的聯繫。

韓王徹底被打絕望了,同意把上黨郡十七城全部割讓給秦國。結果上黨太守馮亭卻來了一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沒按照韓王的命令向秦國投降,而是跑到趙國,向趙王提出願意把上黨郡獻給趙國。

當時趙孝成王登基還不到四年。接到馮亭的信以後,趙王的叔叔趙豹就表示堅決反對。理由很簡單,秦國為了上黨整整打了三年,中間付出的人力、物力、財力不計其數,如果被趙國憑空“摘了桃子”,以秦國的國力,人家自然不肯善擺干休,打仗就是必然的。

面對強秦,趙國只要開戰,肯定就是全面戰爭。這也就意味著一旦你打輸了,那連家底兒都得賠進去。而秦強趙弱,打輸還是大概率事件。

可是趙王卻一意孤行,要定了上黨。他眼裡看到的只是白得了上黨那十七座城。這就好比有個人看中一個特別豪華的鋼琴,也不管自家能不能擺得開,非要買回來。發現擺不開怎麼辦呢,那就買大房子,錢不夠就賣房,貸款……

在決定開戰時,趙王其實就是光看見了“高回報率”,對秦趙兩國的經濟實力、社會動員能力、軍隊後勤保障能力等等究竟差了多少,根本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可以說是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完全是“盲人瞎馬”的架勢。

不但決策不行,趙王選的將也不怎麼樣。廉頗除了資歷老,並不算多出色的將領,和秦軍打仗的經驗遠不如趙括。趙軍在廉頗的率領下從韓國人手裡接管了上黨郡十七城,結果面對秦軍的攻勢,廉頗一座也沒守住。

丟了城不算,趙軍一跑出來馬上又被秦軍圍困在了長平,也就是現在山西省的高平市,長平之戰的名字就是由此而來的。到了長平,趙軍築起兩道防線,第一道很快就被秦軍攻破了,廉頗只能守著最後一道防線消極避戰,這就是所謂的堅守不戰,你出去根本打不過人家。

這一路把廉頗打得滿地找假牙的不是名將白起,而是一個叫王齕的將領,這個人在史書中記載得不多,爵位是左庶長,只能算是中偏上,並不算是特別冒尖的將領。

到目前為止,我們發現秦國最早的戰略目標已經實現了,上黨郡已經完全被秦軍佔領,而且此時趙王已經派使臣來向秦國求和了。趙王想和,但是秦昭襄王不這麼想,他看到了一個大大的機會擺在面前。

當時趙國是六個諸侯國裡,唯一還能主動和秦國打一打的國家,此時趙軍四十多萬被秦軍困在長平,對秦王來說,這是一個從天上掉下來的機會。一個國家最寶貴的資源不是土地,而是人口。這四十五萬人不光是士兵,還是寶貴的青壯年勞動力,如果能把他們全殲於長平戰場,那趙國就徹底被打廢了。

後面的事我們在這裡不再細說,總之在仗真打起來以後,趙孝成王才意識到,自己的後勤不如人家,社會動員能力不如人家,家底兒更不如人家。更重要的是,趙王的眼界遠遠不如秦昭襄王嬴稷。最開始秦王本來就是打算要個上黨郡,可是局勢一發生變化,嬴稷馬上就能跟著調整部署,抓住這個稍縱即逝的機會。

在面對還沒到手的誘惑時,趙孝成王腦子就迷糊了,嬴稷面對已經到手的勝利,還能保持頭腦清醒,時刻不忘最終要的是什麼,這就是眼界和格局的差距,這個差距,是任何勤奮和運氣都無法抵消的。

事前決策,需要頭腦清醒、冷靜;而事中決策,還需要能在機會出現時殺伐決斷,果斷行事。要成事,這兩者缺一不可。所謂“天予不取,反受其害”就是說,天上一般不會掉餡餅,一旦掉了不接著是會遭報應的。拿長平之戰來說,如果秦國不利用稍縱即逝的機會一舉殲滅趙軍,那麼趙國日後緩過勁,必然會找機會雪恥報仇,這四十多萬人日後必然是秦國的心腹大患。

從趙國的角度來說,這時候長平已經是一個死局了。廉頗在前線損兵折將,連吃敗仗不說,最後還給趙王出了一個極不靠譜的主意:堅守不戰、以拖待變。可趙國的家底遠沒有秦國厚實,廉頗在長平拖了整整兩年,秦國沒什麼事,趙國的國庫倒是已經見底兒了。再讓老頭兒這麼拖下去,不但前線的趙軍要餓死,後方的趙國人也要吃不上飯了。

一直到這個時候,趙孝成王才想起來,後方還有個和秦軍打過仗的趙括。這個時候的趙軍其實就剩下少半條命了:損兵折將、連吃敗仗、士氣低落,所能依託的只有一條防線,後勤已經被秦軍切斷了,而且就算沒切斷,後方也沒糧食了——總之,是沒時間、沒空間、沒資源。

這個局面,誰來指揮都破不了。我們想象一下,這個時候讓人能感覺到的,其實是悲壯。趙王不知道,但趙括自己肯定知道這是有去無回。趙括的母親在趙王面前竭力貶低自己的兒子,實在攔不住了,又讓趙王承諾一旦戰敗追究責任,不能殃及趙括的家人。

趙國換上了趙括,秦國也換上了武安君白起。這裡面的邏輯就很有意思了,之前廉頗被王齕打得那麼慘,要是趙括真的那麼差,秦國人幹嗎還把國寶級的名將搬出來?

趙括到了前線,唯一能做的就是主動出擊,最後賭一把。趙括的主動出擊以失敗告終,趙軍被秦軍在一條河谷中圍困了四十六天。最後,趙括帶領殘餘趙軍對秦軍防線發起了自殺式衝鋒,趙括本人在衝鋒中被秦軍亂箭穿身,死在了戰場上。

從軍人的氣節、操守來講,趙括並沒有任何可以指責的地方,當時如果趙括選擇投降,憑他手裡剩下的十幾、二十萬人馬,完全可以給自己謀個好出路。按照史書記載,這一戰雖然以趙軍失敗而告終,但秦軍也傷亡慘重,短時期內無力再戰。能用一支殘破之師打出這樣的局面,顯然,趙括的軍事素養並不差。

而真正可悲的是,無論是趙孝成王還是老將廉頗,都沒有承擔一絲責任,所有戰敗的責任都落在了戰死沙場的趙括一人身上,可以說這君臣二人之前是無能,這時候簡直就是無恥了!如此頭腦,如此胸襟,這樣的領導者,誰會甘於為你效力?

無論是作為領導者,還是作為一般人,趙孝成王絕對是一個我們需要時刻警示自己的反面典型。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史话海说
2019-06-13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秦國趙國為爭奪韓國的上黨郡而爆發的一場戰役,最後秦國慘勝,趙國慘敗。因其規模之宏大,戰況之慘烈,被稱為中國古代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長平之戰佈防圖

長平之戰打響於公元前262年春夏之交,先期以秦將王齕與趙將廉頗對陣,二人隔丹河相持三年,以公元前260年秦換白起與趙換趙括為轉折點,戰役於當年以白起圍殲趙軍而結束。

如果說趙國有機會的話,那最應該在王齕與廉頗的相持初期。秦國的強大自然毋庸諱言,但趙國實力也不十分弱,在當時的七雄中可以算得上是第二的。而且在公元前269年,趙國曾經於閼與之戰中由名將趙奢擊敗秦軍,因此趙軍在心理上至少是不怵秦軍的。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清人繪趙奢像

但僅在軍事上,趙國的最好局面估計也就是相持了。趙國最大的機會在於外交戰線。秦國獨大,除燕國與秦交好之外,其餘五國均怨秦久矣。如果趙國操作得當,本來是可以爭取幾國的支援,或圍魏救趙,或直接支援前線,總不至於最後落得個“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

而在歷史上,趙國也確實在外交戰線做了努力。在廉頗放棄丹河西岸防線退守東岸之後,趙國朝廷朝廷了外交戰略的辯論,但主題卻是如何與秦媾和。當時有上卿虞信指出,如果確信長平必敗且欲與秦媾和,那麼有必要爭取楚魏的支持,以合縱壓力迫和秦國。“發使以重寶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寶,必入吾使。趙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合縱也,且必恐。如此,則媾乃可為也。”這在戰略上講是正確的,畢竟,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也是不可能得到的。這是趙國的第一次機會。

然而趙孝成王選擇了兩線出擊,一面發使臣與秦求和,另一面向楚魏求援。這就是首鼠兩端了,楚魏很難決斷的,如果你求和成功了,那來援的楚魏將無地自處。虞信也做了預測:“楚魏以趙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則媾不可得成也”。果然,秦國欣然接受了趙國的求和請求,並昭告六國。楚魏也果然拒絕發兵。趙國完全被孤立了。

外交的失敗與後勤壓力迫使趙國決定速戰速決。方法便是換將,換掉主張堅守相持的廉頗。這本來是趙國的第二次機會,但這個機會比之先前就要渺茫一些了。趙國其實是有其他名將的,樂毅當時在趙國,趙孝成王彷彿不太相信他,不敢重用,但還有一位後來挽救趙國的名將——李牧。李牧是當之無愧的名將,在長平之戰後,曾經屢次大敗秦軍。以李牧後來的戰線看,未必沒有機會解了長平之圍,但也僅僅是有機會而已,畢竟,當力量差距到了一定程度,智謀就沒用了。然而趙國也沒有選李牧,而是派了個廢物點心趙括。趙括的水平他父親趙奢早有定論:“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而當時臥病在床的藺相如也極力勸阻,但趙王一意孤行,堅持派趙括上陣。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清人繪李牧像

於是,趙括便把數十萬趙軍帶入了鬼門關。

自趙括出任統率,趙國就徹底沒有機會了。當長平趙軍被白起合圍之後,趙國還在外交戰線上做過一次努力,仍然是企圖一面與秦求和,一面向楚魏求援。當時局面已經很清晰了,趙軍的覆滅基本已成定局,無論如何秦國也不可能議和,楚魏也不可能援救。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長平之戰遺址之骸骨坑

於是長平之戰趙括敗亡,損失45萬精銳勁卒,後又遭遇邯鄲圍困戰,幾被破城。這些其實都是趙國的戰略失誤造成的。

长亭晚茶叶
2019-09-07

感謝邀答,關於長平之戰,趙國唯一正確的選擇是一個字:守 !!!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前262年),韓國連續2年被秦國名將白起攻打,於是獻上黨郡給趙國,

在分析了局勢後,趙王派平原君去上黨接收,同時派廉頗率軍駐守長平;

趙國做決策的初衷就是為了防禦本土,當時局面是天下諸侯,遲早與秦都必有一戰,既然不可避免,不如利用上黨郡加大趙國的戰略縱深;可見,趙國對接收上黨後必然導致的秦國進攻,思想上是積極準備,戰略上是主動防禦的;甚至對秦軍主將白起的戰術特點也做了準確分析,針對性的派出善於防守的廉頗為主將,趙國初期的決策是正確的;

從軍隊數量上看:

秦軍40萬,而趙軍20萬,戰力和人數均有絕對優勢,基於防守的戰略思維,雖然上黨易手,直至保衛長平,廉頗沒有在乎一城一地之失,最後乾脆堅壁不出的死守,現在大家都知道這是成功的。因為在青銅兵器時代,攻城缺乏器械,沒有5倍的兵力,很難突破防禦,假設趙軍動員20萬人防守,秦軍理論上需要動員100萬人攻城;如果城防堅固,佔據天險,就會出現斯巴達300勇士能抵禦數萬波斯大軍的經典案例;

從軍需補給上看:

長平要塞背靠首都邯鄲,趙軍在糧草和人員的補給上,具有天然優勢,因此廉頗20萬趙軍,佔據丘陵有利地形,對抗王齕40萬秦軍能夠長期相持。當然戰爭雙方都會因持久戰,大量損耗國力,但秦軍戰線長,因此會更受傷,事實上秦國已經對王齕久困長平2年而不能勝,感到憂慮;

王齕的秦軍已疲累,趙國也看到了這點,所以趙王屢次要求廉頗出戰。

為什麼增兵?

可以說到此時,趙軍的防禦戰術己然奏效。再看秦軍,所能做的最多不過只有騷擾趙國其他地區而己。

然而趙王急於扭轉被動局勢,於是向長平增兵,而且一下就達20萬之眾,顯然是想轉守為攻,廉頗也奉命主動進攻王齕,但屢次被秦軍打敗,這時候尷尬就出現了;

趙王傾國之力,增兵二十萬於長平造成了糟糕的連鎖反應:

一,趙軍雖有40萬但隨著主動出戰不利,整體士氣反而低落了

二,前線士兵數量倍增,影響了農業生產,整個趙國都發生了糧草供給困難問題,趙國乞食於齊,求援於楚,均告失敗。

三,長期相持,諸侯不救,主動向秦國譴使媾和,又不成,趙王甚至打算親自帶兵尋求決戰;

至此因增兵導致長平之戰的局面業己惡化。從長期堅守轉向快速出擊,這是趙國君主所定的戰略決策,歷史不能讓作為執行者的趙括或廉頗負主要責任;

結論:長平不增兵,趙國糧草供給的軟肋就不會出現,只要堅持堅壁防禦這一戰略思想,無論是否換將也能守住。
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為什麼?

======資料參考========

A、《史記·白起列傳》:

((前263),白起攻(韓)行道,絕之。(前262),伐韓之野王。野王降秦,上黨道絕。其守馮亭與民謀日:“鄭道已絕,韓必不可得為民。秦兵日進,韓不能應,不如以上黨歸趙。趙若受我,秦怒,必攻趙。趙被兵,必親韓。韓趙為一,則可以當秦。”因使人報趙。趙孝成王與平陽君、平原君計之。平陽君日:“不如勿受。受之,禍大於所得。”平原君日:“無故得一郡,受之便。”趙受之,因封馮亭為華陽君。……

(前260),秦使左庶長王 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以按據上黨民。四月,齕攻趙。趙使廉頗將。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趙王數以為讓。而秦相應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趙為反問,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趙王既怒廉頗軍多失亡,軍數敗,又反堅壁不敢戰,而又聞秦反間之言,因使趙括代廉頗將以擊秦。

秦聞馬服子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而王 為尉裨將,令軍中有敢洩武安君將者斬。趙括至,則出兵擊秦軍。秦軍詳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趙軍逐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於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而秦出輕兵擊之。趙戰不利,因築壁堅守,以待救至。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其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日:“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B、《戰國策·齊策二·秦攻趙長平》記載:秦攻趙長平,齊、楚救之。秦計日:“齊、楚救趙,親,則將退兵;不親,則且遂攻之。”趙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蘇秦謂齊王日:“不如聽之,以卻秦兵,不聽則秦兵不卻,是秦之計中,而齊燕之計過矣。且趙之於燕、齊,隱蔽也,齒之有脣也,脣亡則齒寒。今日亡趙,則明日及齊、楚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