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7旬老人大石磙上顯功夫,這手藝即將失傳
農村7旬老人大石磙上顯功夫,這手藝即將失傳
農村7旬老人大石磙上顯功夫,這手藝即將失傳
農村7旬老人大石磙上顯功夫,這手藝即將失傳
農村7旬老人大石磙上顯功夫,這手藝即將失傳
農村7旬老人大石磙上顯功夫,這手藝即將失傳
農村7旬老人大石磙上顯功夫,這手藝即將失傳
農村7旬老人大石磙上顯功夫,這手藝即將失傳
農村7旬老人大石磙上顯功夫,這手藝即將失傳
農村7旬老人大石磙上顯功夫,這手藝即將失傳
農村7旬老人大石磙上顯功夫,這手藝即將失傳
鄉土河南
1/10 在豫西南一個小村莊,這位七十多歲的老人正站在石磙上,拄著一根棍子踩著石磙往前走,石磙的下面壓著葦子篾,是一種編席子的材料。馬大爺做這手藝已經五十多年了,家裡這個大石磙也在他的腳下踩了五十多年。
2/10 用葦子編的席,曾經廣泛流行於北方農村,炎熱的夏天,人們覺得睡在這種席子上特別涼快。如果晚上打麥場裡有風,孩子們總是抱著葦子席和被單子一起湊熱鬧。
3/10 馬大爺所在的村莊,曾經家家戶戶都編這種席,男孩子十來歲就已學會。但是到了今天,整個村莊就他一人在編,因為一張就賣20多元,還得搭一天功夫,大家都覺得不合算。
4/10 編葦子席是從這根葦子開始忙起,老人用了一個專用的工具,葦子從工具裡穿過去正好分成三片。
5/10 分成片的葦子還需要用水泡過,晾乾之後才能像剛才那樣用石磙壓,壓的目的就是讓葦子篾能夠平整,要不弧形的也沒法動手編。
6/10 壓過之後的葦子篾,還要用刀刮乾淨,這樣是防止將來席子上會有刺,這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工序,一道也不能省。
7/10 馬大爺年輕的時候,一天可以編兩張席,如今歲數大了,踩石磙還沒問題,但是眼睛不好使了,從早忙到晚只能出一張。
8/10 編席子就是手上的活兒,但是人一整天都要蹲在那裡,時間長了他的腿部和背部都有疾病,年齡越大疼的越厲害。
9/10 跟這門手藝相伴的,就是他手裡這些鐵製的工具,過去附近的街上有鐵匠專門做這些,一把能用好多年,如今鐵匠鋪也不在了,工具都成了絕版。
10/10 馬大爺家裡還有幾捆葦子,他說編完也就準備收手了,別人出去打一天工一百多元,他編一張席子連工帶料才賣二十多元,現在做這個還會被人恥笑,因為掙的實在太少了。攝影記錄 | 張根棟(圖文鄉土河南原創,剽竊必究)
2017-05-1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