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阿里雲張建鋒認為“城市大腦是過去十年做的最重要的三件事

為什麼阿里雲張建鋒認為“城市大腦是過去十年做的最重要的三件事

2016年,阿里雲城市大腦從杭州起步,很快成為“國家級”平臺。2017年底,城市大腦被列為首批四大新一代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之一,被認為是人工智能的“登月計劃”,將成為接下來10年機器智能最重要的研究平臺。

作為阿里雲智能總裁、城市大腦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負責人,張建鋒表示,阿里雲在過去十年主要做了三件事,其中之一便是研發了城市AI平臺——城市大腦。

城市大腦這三年,從杭州走向世界

據聯合國統計數據,到2050年全球將有三分之二,即50億人生活在城市裡,衍生出土地、空間、基礎設施、資源不足等種種問題。以交通為例,城市道路容量嚴重不足,目前全國32個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個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2016年,杭州政府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要為城市植入一個人工智能中樞。在蕭山區的部分路段的初步試驗中,城市大腦通過智能調節紅綠燈,車輛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這是國內首次出現“城市大腦”的概念和實踐。

一年後,杭州城市大腦1.0接管128個信號燈路口,試點區域通行時間減少15.3%,蕭山救護車到達現場的時間縮短一半,並實現視頻實時報警,準確率達95%以上。兩年後,城市大腦2.0的管轄範圍擴大28倍,覆蓋420平方公里,相當於65個西湖,實時指揮200多名交警的日常工作。在全國最擁堵城市排行榜上,杭州從2016年第5名下降到2018年第57名。

現在,杭州成為了史上第一個能數清路面實時通行車輛數量的城市。當路面出現交通事故,無需市民主動報警,信息就會自動推送到事故最近的交警機動隊,及時趕到現場處理問題。

作為全國標杆,現在杭州城市大腦已經步入3.0建設。AI指揮交通的面積將繼續擴大,覆蓋到臨安、富陽、桐廬、建德、淳安等,真正實現大杭州的統一指揮。而杭州城131萬輛車的“停車難”問題也有望解決。

改善交通僅僅是城市大腦的最初實踐,更為重要的是探索了一條城市管理的全新方法,是中國城市獻給世界的禮物。

目前,阿里雲已在交通治理、消防應急、環境治理、城市精細化管理、區域經濟管理、城市規劃等領域進行了探索,並先後在杭州、衢州、蘇州、澳門、吉隆坡等境內外十幾個城市落地,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例如在距離杭州3000公里外的馬來西亞吉隆坡,復刻了杭州城市大腦指揮救護車的經驗,當地救護車趕到事故點的時間縮短了48.9%。

積極“被集成”,城市大腦培育行業生態

自2016年起至今,阿里雲在近三年的探索過程中,已經實現了城市大腦智能能力的產品化。從計算平臺、數據資源平臺到應用支撐平臺,針對城市大腦的業務場景不斷沉澱和完善產品。合作伙伴可以基於城市大腦成熟的平臺和產品,快速集成,完成最後一公里的服務。

在前不久的2019阿里雲峰會·北京上,張建鋒首次提出“被集成”戰略。事實上,這一戰略已經在城市大腦的建設中落地。他表示:“城市大腦是一個新興行業、增量應用,以前沒有玩家,必須由我們先做一些樣板工程、標杆案例,然後要複製、大規模推廣,這需要大家一起來幹。”

目前,城市大腦在交通領域的核心能力,包括交通地圖與數據智能服務、高精地圖與高精定位、視覺智能服務、物聯網接入等,均已成為業內主要集成商與軟件開發商普遍認可的能力。

為什麼阿里雲張建鋒認為“城市大腦是過去十年做的最重要的三件事

包括銀江股份、數夢工場、半雲科技、神馬集成等,都是城市大腦的參與建設單位,通過“集成”阿里雲的能力,構建應用層,助力城市實現“移動便民”、“一碼通城”、“數字身份”、“公共交通優化”、“公共安全保障”等服務。

達摩院加持,城市大腦技術領先世界

作為世界領先的雲計算服務商,阿里雲強大的計算能力和AI技術積累奠定了城市大腦的先發優勢,飽經全球最大電商錘鍊的大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是其獨特優勢。

為什麼阿里雲張建鋒認為“城市大腦是過去十年做的最重要的三件事

2018年11月,阿里雲事業群升級為阿里雲智能事業群。在2019阿里雲峰會·北京上,張建鋒表示,升級後的阿里雲智能是達摩院加持的雲,整個阿里巴巴的技術變成阿里雲的一部分,而達摩院的先進技術將成為雲智能的一個基礎部分。他提出,未來城市大腦將獲得更強大的技術支撐。

目前城市大腦有大量技術來自達摩院。達摩院旗下設有“城市大腦實驗室”,可以視作阿里雲城市大腦的技術底座之一,致力於通過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打通城市數據管道,發掘數據價值,構建城市新的基礎設施,將聚焦在多模態大數據感知、城市交通預測與干預、城市大規模並行異構計算、城市複雜環境感知與理解、城市視覺搜索引擎、城市市政規劃和公共資源分析等領域的機器智能技術研究。

在過去三年的研發過程中,城市大腦已催生出多項世界級技術:三項技術論文同時入選國際頂級學術會議ACM Multimedia;多次刷新全球權威機器視覺算法測評平臺KITTI的世界紀錄;城市圖搜準確率達99%以上;孵化出天曜、天擎、天機、天鷹等多款領先的機器視覺智能產品。

接下來,藉助阿里巴巴芯片的技術能力,城市大腦還能實現更多智能化場景。張建鋒也表示,以城市大腦為代表的物聯網,為AI芯片提供了重要的應用場景。今年八九月份達摩院自研的芯片就將發佈,有望應用到城市大腦的智能化場景中。

下一波創新機會將來自城市大腦

在經過計算平臺化、移動互聯網的兩波科技浪潮洗禮後,張建鋒認為下一波創新機會將來自三個領域:智聯網、人機自然交互、機器智能這三大領域,“我們做的城市大腦,就是希望把城市裡面所有的物體連接起來,小到井蓋、電線杆,再到馬路、紅綠燈,都能夠通過IoT連接起來。但光連接是不夠的,還要去感知、處理數據,最終還要實時做出決策、控制,這才是有價值的智聯網。”

未來有了大腦的城市,將擁有比現在多100萬倍的數據,卻只需要消耗現在1/10的水和電。在不增加城市道路建設壓力的前提下,城市大腦正用數據挖一條看不見的路,成為未來智能城市的基礎設施。

用新的城市基礎設施取代原本古老的修橋建路,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型資源(數據)去改造傳統資源,用智能化的機器去解決依靠人腦無法解決的城市治理和發展問題,這一切都使得城市大腦成為中國城市“獻給世界的禮物”,為全球城市的治理提供頗具價值的參考模式。

權威調研機構IDC也認為,杭州城市大腦的創新應用在交通領域打造了一種全新的建設模式,也改變了智慧城市的傳統思路。在由其評選的2018年度亞太區智慧城市大獎中,杭州城市大腦獲交通組大獎。

在雄安,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與阿里雲正在進行一種全新的嘗試,聯手打造“未來城市實驗室”,用人工智能參與到新城建設。

100年前,倫敦向世界輸出了地鐵,巴黎輸出了下水道,紐約輸出了電網,而今天阿里雲向世界輸出了城市大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