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關於蘋果公司的logo,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未經證實的傳聞:喬布斯設計它,是為了紀念一個人...

這個人死的時候,床邊放著一顆咬過的蘋果,蘋果上有劇毒...

這個人,是人工智能領域的先驅:艾倫·圖靈。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艾倫·圖靈


這部電影,講述了圖靈的故事:《模仿遊戲》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1939年初秋,德國閃襲波蘭,二戰爆發,英國對德宣戰。

英格蘭南部,布萊切利園,一名27歲的年輕人,獲得了一份神祕的工作:破譯軸心國加密電報。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這裡彙集了一大批數學、邏輯學、語言學等領域的精英,然而,在這群學霸中,有年輕人,光彩奪目。

他的履歷上這樣寫著: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博士學位,24歲發表劃時代論文。

這篇論文有多牛逼?

簡單來說,沒有這篇論文,就沒有我們現在的電腦和人工智能。

這個年輕人就是:艾倫·圖靈。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圖靈是個天才,然而他覺得這不算什麼。

他說:牛頓發現二項式定理的時候,才22歲。愛因斯坦寫出那改變世界的四頁論文時,才26歲。在這方面,我勉強及格。

在布萊切利園,圖靈被委以重任:破解恩尼格瑪。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什麼是恩尼格瑪?

德軍的每一條情報,每一次空軍轟炸、潛艇突襲的時間、地點、戰術安排…都會通過一個叫“恩尼格瑪密碼機”的裝置加密,無線電傳輸。

也就是說,只要有一臺無線電設備,即使是小學生也能夠截獲信息,但這些信息是亂碼,沒人知道它的含義。

盟軍折騰了半天,才發現,要破解密碼,唯一的辦法是:一個一個試。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恩尼格瑪密碼機


可怕的是,它有15900億億種可能。

159後面,跟著18個0...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如果10個人一起檢驗,每分鐘試一種,每天24小時不停地試,試完每種組合,需要多少天呢?

不是多少天的問題,而是多少年的問題。

2000萬年。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所以在當時,美軍、俄軍、法軍、德軍…都認為恩尼格瑪牢不可破。

而圖靈和他的團隊,就是要挑戰這種不可能。

圖靈有一個想法:製造出一部機器,在20分鐘內解碼,只有機器才有可能打敗另一臺機器。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但這樣一臺機器,要耗資十萬英鎊,好不容易,他說服了時任英國首相丘吉爾,終於實施計劃…

機器造出來了,可惜的是,它的計算速度,達不到預期。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圖靈開始沒日沒夜地思考,如何讓機器運算得快一點…

直到有一天,他無意中發現,成千上萬的訊息裡,有一個始終不變的詞語,如果確定了這個詞語,便可以大大減少機器的運算,快速得到答案。

很快,他意識到,這個不變的詞語是:希特勒萬歲。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這部《模仿遊戲》於2014年在英國、美國上映,次年登陸中國院線,一上映便引發觀影狂潮。

目前豆瓣8.6分,位列豆瓣電影TOP250的第180位。獲得奧斯卡8項提名,並最終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電影改編自《艾倫·圖靈傳》,部分情節有虛構成分...

比如,圖靈用初戀的名字給機器命名,是虛構的。

比如,電影過於強調圖靈個人貢獻…

這些虛構成分,引發了一些爭議。但是,很多人是通過這部不太客觀的電影,開始認識圖靈...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很羞愧,看完電影,才知道圖靈,跑去讀《圖靈傳》,而我的父母、朋友,都不認識圖靈。 從這個角度講,我認為這部電影十分成功。

圖靈,1912年出生於英國倫敦。從小就表現出對數字和智力遊戲的狂熱,15歲就搞懂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圖靈的中學老師說:我給學生們出難題,圖靈總能不假思索,立即得出正確答案。可是當我要他給出計算過程時,他卻回答不出,那必須要運用幾個還沒學過的公式。幾天後,他竟然把公式推導了出來。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1931年,圖靈考進了劍橋大學攻讀數學,成為這裡最優秀的畢業生。

1936年,他來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數學博士學位,研究邏輯學、代數、數論…

也就是這一年,圖靈在權威數學雜誌上,發表了《可計算數字及其在判斷性問題中的應用》引起廣泛關注。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在論文的附錄裡,他描述了一種可以輔助數學研究的機器,後來被人稱為“圖靈機”。這為現代計算機的邏輯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礎。

圖靈因此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能之父。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正如電影演繹的一樣,在二戰爆發後,圖靈應召到英國外交部通信處從事軍事工作,協助軍方破譯敵方密碼。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阿登戰役、諾曼底登陸…

圖靈的團隊幫助二戰盟友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每天都在決定著別人的生死。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有歷史學家說:圖靈的貢獻,使戰爭縮短了至少兩年,拯救了超過一千四百萬人的生命,甚至說是拯救了整個英國都不為過。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當人們談論到這場史詩般的戰爭時,想起的是:數以萬計的軍隊,灑滿鮮血的戰場,無數沉入海底的戰艦,佈滿天空投下炸彈的飛機…

很少有人知道,有個數學家,在英國南部的一個村莊裡,默默奉獻自己的一切。

他不僅沒有得到應得的榮耀,他存在過的痕跡,最終都以保護國家機密為由,全部銷燬…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1952年,圖靈因同性戀身份,被控“明顯的猥褻和性顛倒行為”罪。

起因是,圖靈的同性伴侶,闖進他的家中盜竊...

圖靈報了警,在警察詢問案情時,他如實交代了他倆的關係...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在當時的很多國家,同性戀是有罪的,同性戀身份是被世人所鄙視和唾棄的,人們覺得同性戀者淫亂、骯髒、十惡不赦。

而圖靈天真的以為,這只是個人隱私,沒什麼大不了的...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但事實是,當時保守的英國政府,無法容忍任何同性戀行為。(誰能想到,現在的英國已經成了著名的腐國…)

他們給了圖靈兩個選擇:要麼在監獄裡蹲兩年,要麼接受化學閹割,用激素療法“糾正”性取向。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圖靈不願意在監獄裡浪費兩年時光,於是,他選擇:接受化學閹割。

但激素療法卻產生了副作用:胸部發育、意志消沉、脾氣暴躁、身體孱弱...

1954年6月7日,在持續了一年扭曲的治療之後,圖靈咬下一顆塗有氰化鉀的蘋果,結束了自己傳奇、偉大而又屈辱的一生,年僅41歲。

這個曾經拯救世界的人,卻被這個世界厭棄,最終失去了生命...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直到半個世紀後的2009年,英國計算機科學家康明發起了為圖靈平反的在線請願,請願簽名人數超過3萬。

當時的英國政府及首相,發表正式的道歉聲明。

圖靈在去世的55年之後,終於得到了公平對待。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2013年,英國女王向圖靈頒發了皇家赦免令。

英國司法部長宣佈:圖靈的晚年生活因為其同性取向而被迫蒙上陰影,我們認為當時的判決是不公的,這種歧視現象如今已經得到廢除。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在電影《模仿遊戲》中,圖靈的扮演者,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說:唯一有資格赦免任何的人,只能是圖靈自己…這是一段恥辱的歷史。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豆瓣上有一條點贊超高的評論:天才總是天真地迎向這個庸人佔領的世界。世界待他們,卻如一盆髒水兜頭澆下。人類,大約是進步了,但人性,從未進步。



計算機科學之父,開創時代的天才,卻被這個世界親手毀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