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基納彎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納彎河段剛好也是現代埃及的基納省(Qena Governarate)的範圍,該行政區囊括了不少旅遊名勝。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基納彎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納彎河段剛好也是現代埃及的基納省(Qena Governarate)的範圍,該行政區囊括了不少旅遊名勝。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今日的基納市風光(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就在這段旅途的中段,有一條從底比斯發端的遠古商路,它一直延伸到涅伽達和阿拜多斯,與繞道的尼羅河同行。

現代看,這條古商路穿越了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替盧克索市(Luxor,盧克索和古代的底比斯是同一個地方)的工場運送雪花石膏的車隊偶爾會取道這裡,還有那些被趕往開羅集市販賣的駱駝,這些駱駝的主人多是些身穿白袍的努比亞人,手中握著銀柄的駝鞭。

但是在我們的時光機對準的年代,也就是大約公元前3200年,這片土地仍然有足夠的水源,社區在這裡得以繁衍,放牧和耕作。

然後,慢慢地,這裡一天比一天干旱,定居者逐漸離棄了它,只剩下沙漠旅人樂於從這裡經過,踏足它。

下圖是涅伽達文化時期就存在的商隊路線其中的一條,穿越了該文化的中心地帶。在這張圖裡用圓圈標出的是巖畫的位置,我們後面會說到的幾處巖畫就在這其中。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基納彎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納彎河段剛好也是現代埃及的基納省(Qena Governarate)的範圍,該行政區囊括了不少旅遊名勝。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今日的基納市風光(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就在這段旅途的中段,有一條從底比斯發端的遠古商路,它一直延伸到涅伽達和阿拜多斯,與繞道的尼羅河同行。

現代看,這條古商路穿越了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替盧克索市(Luxor,盧克索和古代的底比斯是同一個地方)的工場運送雪花石膏的車隊偶爾會取道這裡,還有那些被趕往開羅集市販賣的駱駝,這些駱駝的主人多是些身穿白袍的努比亞人,手中握著銀柄的駝鞭。

但是在我們的時光機對準的年代,也就是大約公元前3200年,這片土地仍然有足夠的水源,社區在這裡得以繁衍,放牧和耕作。

然後,慢慢地,這裡一天比一天干旱,定居者逐漸離棄了它,只剩下沙漠旅人樂於從這裡經過,踏足它。

下圖是涅伽達文化時期就存在的商隊路線其中的一條,穿越了該文化的中心地帶。在這張圖裡用圓圈標出的是巖畫的位置,我們後面會說到的幾處巖畫就在這其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涅伽達古商路之一(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

在沙漠的石灰石山崖上,一些巖畫如幽靈般浮現。它們的線條和構圖可以用“漫不經心”來形容,可能是某些史前商隊留下的吧。

這兒遍地都是燧石,由於石灰石比燧石的硬度低很多,因此隨手撿起一塊燧石就可以在柔軟的山崖上開始“創作”。

這些作品們看上去像是某種記號、家族徽志或臨時日記;在這裡大概刻著60多個圖案,其中包括:一些朱鷺和別的水鳥、隼鷹和蛇、一隻蠍子、一個安放在杆子頂部的牛頭骨,還有一些人類的造型。

其中有一個人的形態是一手握著梨形棒,一手拿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是我們之前已經多次看到過的那些可憐人——戰俘。

下圖是這些沙漠巖畫其中一幅的局部,這個畫面的高度大概是41釐米。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基納彎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納彎河段剛好也是現代埃及的基納省(Qena Governarate)的範圍,該行政區囊括了不少旅遊名勝。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今日的基納市風光(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就在這段旅途的中段,有一條從底比斯發端的遠古商路,它一直延伸到涅伽達和阿拜多斯,與繞道的尼羅河同行。

現代看,這條古商路穿越了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替盧克索市(Luxor,盧克索和古代的底比斯是同一個地方)的工場運送雪花石膏的車隊偶爾會取道這裡,還有那些被趕往開羅集市販賣的駱駝,這些駱駝的主人多是些身穿白袍的努比亞人,手中握著銀柄的駝鞭。

但是在我們的時光機對準的年代,也就是大約公元前3200年,這片土地仍然有足夠的水源,社區在這裡得以繁衍,放牧和耕作。

然後,慢慢地,這裡一天比一天干旱,定居者逐漸離棄了它,只剩下沙漠旅人樂於從這裡經過,踏足它。

下圖是涅伽達文化時期就存在的商隊路線其中的一條,穿越了該文化的中心地帶。在這張圖裡用圓圈標出的是巖畫的位置,我們後面會說到的幾處巖畫就在這其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涅伽達古商路之一(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

在沙漠的石灰石山崖上,一些巖畫如幽靈般浮現。它們的線條和構圖可以用“漫不經心”來形容,可能是某些史前商隊留下的吧。

這兒遍地都是燧石,由於石灰石比燧石的硬度低很多,因此隨手撿起一塊燧石就可以在柔軟的山崖上開始“創作”。

這些作品們看上去像是某種記號、家族徽志或臨時日記;在這裡大概刻著60多個圖案,其中包括:一些朱鷺和別的水鳥、隼鷹和蛇、一隻蠍子、一個安放在杆子頂部的牛頭骨,還有一些人類的造型。

其中有一個人的形態是一手握著梨形棒,一手拿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是我們之前已經多次看到過的那些可憐人——戰俘。

下圖是這些沙漠巖畫其中一幅的局部,這個畫面的高度大概是41釐米。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沙漠巖畫局部(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gy

在整個尼羅河谷內都找到了風格與此相似的塗鴉或巖畫,所以我們頗有信心地認為它們都是產自同一時代、同一文化的作品。

這些作品們的創造時間大概介乎公元前3500年到3000年之間,與那些讓我們驚歎的儀式性調色板應該是同期的。當然,它們的藝術造詣與我們看過的那些調色板當然不可比,那些個調色板必定出自大師之手吧。但是這些巖畫和那些調色板的內在邏輯和敘述方式顯然是一致的。

這是某些史前埃及人“到此一遊”之作?還是具有更深遠的含義?畢竟,它們刻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彷彿在向所有路經的人宣示著某種信息。

從埃及直到努比亞(相當於今天蘇丹一帶)和庫什(Kush,相當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雖然尼羅河一脈相連,但是卻隔著三個所謂的“大瀑布”,這些大瀑布附近其實是天然的險灘,這裡亂石密佈、水流凶險,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埃及文明與“化外蠻夷”的天然界線。

在這些大瀑布附近劃地盤宣示主權,是歷代埃及法老樂此不疲的事情。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基納彎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納彎河段剛好也是現代埃及的基納省(Qena Governarate)的範圍,該行政區囊括了不少旅遊名勝。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今日的基納市風光(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就在這段旅途的中段,有一條從底比斯發端的遠古商路,它一直延伸到涅伽達和阿拜多斯,與繞道的尼羅河同行。

現代看,這條古商路穿越了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替盧克索市(Luxor,盧克索和古代的底比斯是同一個地方)的工場運送雪花石膏的車隊偶爾會取道這裡,還有那些被趕往開羅集市販賣的駱駝,這些駱駝的主人多是些身穿白袍的努比亞人,手中握著銀柄的駝鞭。

但是在我們的時光機對準的年代,也就是大約公元前3200年,這片土地仍然有足夠的水源,社區在這裡得以繁衍,放牧和耕作。

然後,慢慢地,這裡一天比一天干旱,定居者逐漸離棄了它,只剩下沙漠旅人樂於從這裡經過,踏足它。

下圖是涅伽達文化時期就存在的商隊路線其中的一條,穿越了該文化的中心地帶。在這張圖裡用圓圈標出的是巖畫的位置,我們後面會說到的幾處巖畫就在這其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涅伽達古商路之一(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

在沙漠的石灰石山崖上,一些巖畫如幽靈般浮現。它們的線條和構圖可以用“漫不經心”來形容,可能是某些史前商隊留下的吧。

這兒遍地都是燧石,由於石灰石比燧石的硬度低很多,因此隨手撿起一塊燧石就可以在柔軟的山崖上開始“創作”。

這些作品們看上去像是某種記號、家族徽志或臨時日記;在這裡大概刻著60多個圖案,其中包括:一些朱鷺和別的水鳥、隼鷹和蛇、一隻蠍子、一個安放在杆子頂部的牛頭骨,還有一些人類的造型。

其中有一個人的形態是一手握著梨形棒,一手拿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是我們之前已經多次看到過的那些可憐人——戰俘。

下圖是這些沙漠巖畫其中一幅的局部,這個畫面的高度大概是41釐米。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沙漠巖畫局部(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gy

在整個尼羅河谷內都找到了風格與此相似的塗鴉或巖畫,所以我們頗有信心地認為它們都是產自同一時代、同一文化的作品。

這些作品們的創造時間大概介乎公元前3500年到3000年之間,與那些讓我們驚歎的儀式性調色板應該是同期的。當然,它們的藝術造詣與我們看過的那些調色板當然不可比,那些個調色板必定出自大師之手吧。但是這些巖畫和那些調色板的內在邏輯和敘述方式顯然是一致的。

這是某些史前埃及人“到此一遊”之作?還是具有更深遠的含義?畢竟,它們刻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彷彿在向所有路經的人宣示著某種信息。

從埃及直到努比亞(相當於今天蘇丹一帶)和庫什(Kush,相當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雖然尼羅河一脈相連,但是卻隔著三個所謂的“大瀑布”,這些大瀑布附近其實是天然的險灘,這裡亂石密佈、水流凶險,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埃及文明與“化外蠻夷”的天然界線。

在這些大瀑布附近劃地盤宣示主權,是歷代埃及法老樂此不疲的事情。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一張老照片中的第二大瀑布(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從剛才的古商路再往西走400英里便是努比亞,那兒已經遠離了涅伽達文化圈——但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一塊能眺望尼羅河第二大瀑布(The Second Cataract)的岩石上,出現了類似的塗鴉:一隻蠍子正用它的鉗子抓住一個被縛的戰俘,在蠍子旁站著兩個人似乎是它的士兵,其中一個士兵手持弓箭。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基納彎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納彎河段剛好也是現代埃及的基納省(Qena Governarate)的範圍,該行政區囊括了不少旅遊名勝。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今日的基納市風光(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就在這段旅途的中段,有一條從底比斯發端的遠古商路,它一直延伸到涅伽達和阿拜多斯,與繞道的尼羅河同行。

現代看,這條古商路穿越了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替盧克索市(Luxor,盧克索和古代的底比斯是同一個地方)的工場運送雪花石膏的車隊偶爾會取道這裡,還有那些被趕往開羅集市販賣的駱駝,這些駱駝的主人多是些身穿白袍的努比亞人,手中握著銀柄的駝鞭。

但是在我們的時光機對準的年代,也就是大約公元前3200年,這片土地仍然有足夠的水源,社區在這裡得以繁衍,放牧和耕作。

然後,慢慢地,這裡一天比一天干旱,定居者逐漸離棄了它,只剩下沙漠旅人樂於從這裡經過,踏足它。

下圖是涅伽達文化時期就存在的商隊路線其中的一條,穿越了該文化的中心地帶。在這張圖裡用圓圈標出的是巖畫的位置,我們後面會說到的幾處巖畫就在這其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涅伽達古商路之一(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

在沙漠的石灰石山崖上,一些巖畫如幽靈般浮現。它們的線條和構圖可以用“漫不經心”來形容,可能是某些史前商隊留下的吧。

這兒遍地都是燧石,由於石灰石比燧石的硬度低很多,因此隨手撿起一塊燧石就可以在柔軟的山崖上開始“創作”。

這些作品們看上去像是某種記號、家族徽志或臨時日記;在這裡大概刻著60多個圖案,其中包括:一些朱鷺和別的水鳥、隼鷹和蛇、一隻蠍子、一個安放在杆子頂部的牛頭骨,還有一些人類的造型。

其中有一個人的形態是一手握著梨形棒,一手拿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是我們之前已經多次看到過的那些可憐人——戰俘。

下圖是這些沙漠巖畫其中一幅的局部,這個畫面的高度大概是41釐米。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沙漠巖畫局部(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gy

在整個尼羅河谷內都找到了風格與此相似的塗鴉或巖畫,所以我們頗有信心地認為它們都是產自同一時代、同一文化的作品。

這些作品們的創造時間大概介乎公元前3500年到3000年之間,與那些讓我們驚歎的儀式性調色板應該是同期的。當然,它們的藝術造詣與我們看過的那些調色板當然不可比,那些個調色板必定出自大師之手吧。但是這些巖畫和那些調色板的內在邏輯和敘述方式顯然是一致的。

這是某些史前埃及人“到此一遊”之作?還是具有更深遠的含義?畢竟,它們刻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彷彿在向所有路經的人宣示著某種信息。

從埃及直到努比亞(相當於今天蘇丹一帶)和庫什(Kush,相當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雖然尼羅河一脈相連,但是卻隔著三個所謂的“大瀑布”,這些大瀑布附近其實是天然的險灘,這裡亂石密佈、水流凶險,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埃及文明與“化外蠻夷”的天然界線。

在這些大瀑布附近劃地盤宣示主權,是歷代埃及法老樂此不疲的事情。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一張老照片中的第二大瀑布(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從剛才的古商路再往西走400英里便是努比亞,那兒已經遠離了涅伽達文化圈——但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一塊能眺望尼羅河第二大瀑布(The Second Cataract)的岩石上,出現了類似的塗鴉:一隻蠍子正用它的鉗子抓住一個被縛的戰俘,在蠍子旁站著兩個人似乎是它的士兵,其中一個士兵手持弓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第二大瀑布附近的蠍子與戰俘巖畫(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

好了,我們已經看到了兩處巖畫塗鴉,它們顯然主題一致,而且都被刻畫在有意思的位置,可以說具有戰略意義。

這其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東西:蠍子

蠍子代表的,可能是一個族群、一個神靈、甚至是一個人。而事實上,我們知道的最早可以稱得上是“法老”的人物當中,剛好就有一個人被稱為“蠍子王”(King Scorpion)

於是,這兩幅巖畫可能是一場史前征戰的功勳碑,亦或是一種警告:蠍王陛下君臨此地,凡刻有蠍子圖案的地方都是陛下的勢力範圍,看哪,陛下孔武有力,不服從他的人必將遭到梨形棒砸頭的可怕命運……

嗯,目前為止,這一切都只是腦補,但是又那麼巧地,確實存在一件極有可能和我們的腦補相互印證的文物,這就是我們這次要重點介紹的:蠍王權標頭(The Scorpion Macehead)。


蠍王權標頭以及蠍王的謎團

在1897-1898年的考古季度中,我們的老朋友詹姆斯·奎貝爾(James Edward Quibell,英國埃及學家)在考察希拉孔波利斯時,找到了一個“大坑”,裡面亂七八糟堆放著從史前時期到法老時期的一些珍貴物品。

其中就包括了我們多次提到的納爾邁調色板、納爾邁權標頭,和這個蠍王權標頭。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基納彎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納彎河段剛好也是現代埃及的基納省(Qena Governarate)的範圍,該行政區囊括了不少旅遊名勝。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今日的基納市風光(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就在這段旅途的中段,有一條從底比斯發端的遠古商路,它一直延伸到涅伽達和阿拜多斯,與繞道的尼羅河同行。

現代看,這條古商路穿越了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替盧克索市(Luxor,盧克索和古代的底比斯是同一個地方)的工場運送雪花石膏的車隊偶爾會取道這裡,還有那些被趕往開羅集市販賣的駱駝,這些駱駝的主人多是些身穿白袍的努比亞人,手中握著銀柄的駝鞭。

但是在我們的時光機對準的年代,也就是大約公元前3200年,這片土地仍然有足夠的水源,社區在這裡得以繁衍,放牧和耕作。

然後,慢慢地,這裡一天比一天干旱,定居者逐漸離棄了它,只剩下沙漠旅人樂於從這裡經過,踏足它。

下圖是涅伽達文化時期就存在的商隊路線其中的一條,穿越了該文化的中心地帶。在這張圖裡用圓圈標出的是巖畫的位置,我們後面會說到的幾處巖畫就在這其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涅伽達古商路之一(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

在沙漠的石灰石山崖上,一些巖畫如幽靈般浮現。它們的線條和構圖可以用“漫不經心”來形容,可能是某些史前商隊留下的吧。

這兒遍地都是燧石,由於石灰石比燧石的硬度低很多,因此隨手撿起一塊燧石就可以在柔軟的山崖上開始“創作”。

這些作品們看上去像是某種記號、家族徽志或臨時日記;在這裡大概刻著60多個圖案,其中包括:一些朱鷺和別的水鳥、隼鷹和蛇、一隻蠍子、一個安放在杆子頂部的牛頭骨,還有一些人類的造型。

其中有一個人的形態是一手握著梨形棒,一手拿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是我們之前已經多次看到過的那些可憐人——戰俘。

下圖是這些沙漠巖畫其中一幅的局部,這個畫面的高度大概是41釐米。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沙漠巖畫局部(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gy

在整個尼羅河谷內都找到了風格與此相似的塗鴉或巖畫,所以我們頗有信心地認為它們都是產自同一時代、同一文化的作品。

這些作品們的創造時間大概介乎公元前3500年到3000年之間,與那些讓我們驚歎的儀式性調色板應該是同期的。當然,它們的藝術造詣與我們看過的那些調色板當然不可比,那些個調色板必定出自大師之手吧。但是這些巖畫和那些調色板的內在邏輯和敘述方式顯然是一致的。

這是某些史前埃及人“到此一遊”之作?還是具有更深遠的含義?畢竟,它們刻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彷彿在向所有路經的人宣示著某種信息。

從埃及直到努比亞(相當於今天蘇丹一帶)和庫什(Kush,相當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雖然尼羅河一脈相連,但是卻隔著三個所謂的“大瀑布”,這些大瀑布附近其實是天然的險灘,這裡亂石密佈、水流凶險,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埃及文明與“化外蠻夷”的天然界線。

在這些大瀑布附近劃地盤宣示主權,是歷代埃及法老樂此不疲的事情。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一張老照片中的第二大瀑布(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從剛才的古商路再往西走400英里便是努比亞,那兒已經遠離了涅伽達文化圈——但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一塊能眺望尼羅河第二大瀑布(The Second Cataract)的岩石上,出現了類似的塗鴉:一隻蠍子正用它的鉗子抓住一個被縛的戰俘,在蠍子旁站著兩個人似乎是它的士兵,其中一個士兵手持弓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第二大瀑布附近的蠍子與戰俘巖畫(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

好了,我們已經看到了兩處巖畫塗鴉,它們顯然主題一致,而且都被刻畫在有意思的位置,可以說具有戰略意義。

這其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東西:蠍子

蠍子代表的,可能是一個族群、一個神靈、甚至是一個人。而事實上,我們知道的最早可以稱得上是“法老”的人物當中,剛好就有一個人被稱為“蠍子王”(King Scorpion)

於是,這兩幅巖畫可能是一場史前征戰的功勳碑,亦或是一種警告:蠍王陛下君臨此地,凡刻有蠍子圖案的地方都是陛下的勢力範圍,看哪,陛下孔武有力,不服從他的人必將遭到梨形棒砸頭的可怕命運……

嗯,目前為止,這一切都只是腦補,但是又那麼巧地,確實存在一件極有可能和我們的腦補相互印證的文物,這就是我們這次要重點介紹的:蠍王權標頭(The Scorpion Macehead)。


蠍王權標頭以及蠍王的謎團

在1897-1898年的考古季度中,我們的老朋友詹姆斯·奎貝爾(James Edward Quibell,英國埃及學家)在考察希拉孔波利斯時,找到了一個“大坑”,裡面亂七八糟堆放著從史前時期到法老時期的一些珍貴物品。

其中就包括了我們多次提到的納爾邁調色板、納爾邁權標頭,和這個蠍王權標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現存阿什莫林博物館(圖片來源:Atlas van het Oude Egypte)

蠍王權標頭高25釐米,用一塊漂亮的石灰石雕成,表面佈滿浮雕,劃分成了上中下三條飾帶。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基納彎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納彎河段剛好也是現代埃及的基納省(Qena Governarate)的範圍,該行政區囊括了不少旅遊名勝。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今日的基納市風光(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就在這段旅途的中段,有一條從底比斯發端的遠古商路,它一直延伸到涅伽達和阿拜多斯,與繞道的尼羅河同行。

現代看,這條古商路穿越了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替盧克索市(Luxor,盧克索和古代的底比斯是同一個地方)的工場運送雪花石膏的車隊偶爾會取道這裡,還有那些被趕往開羅集市販賣的駱駝,這些駱駝的主人多是些身穿白袍的努比亞人,手中握著銀柄的駝鞭。

但是在我們的時光機對準的年代,也就是大約公元前3200年,這片土地仍然有足夠的水源,社區在這裡得以繁衍,放牧和耕作。

然後,慢慢地,這裡一天比一天干旱,定居者逐漸離棄了它,只剩下沙漠旅人樂於從這裡經過,踏足它。

下圖是涅伽達文化時期就存在的商隊路線其中的一條,穿越了該文化的中心地帶。在這張圖裡用圓圈標出的是巖畫的位置,我們後面會說到的幾處巖畫就在這其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涅伽達古商路之一(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

在沙漠的石灰石山崖上,一些巖畫如幽靈般浮現。它們的線條和構圖可以用“漫不經心”來形容,可能是某些史前商隊留下的吧。

這兒遍地都是燧石,由於石灰石比燧石的硬度低很多,因此隨手撿起一塊燧石就可以在柔軟的山崖上開始“創作”。

這些作品們看上去像是某種記號、家族徽志或臨時日記;在這裡大概刻著60多個圖案,其中包括:一些朱鷺和別的水鳥、隼鷹和蛇、一隻蠍子、一個安放在杆子頂部的牛頭骨,還有一些人類的造型。

其中有一個人的形態是一手握著梨形棒,一手拿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是我們之前已經多次看到過的那些可憐人——戰俘。

下圖是這些沙漠巖畫其中一幅的局部,這個畫面的高度大概是41釐米。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沙漠巖畫局部(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gy

在整個尼羅河谷內都找到了風格與此相似的塗鴉或巖畫,所以我們頗有信心地認為它們都是產自同一時代、同一文化的作品。

這些作品們的創造時間大概介乎公元前3500年到3000年之間,與那些讓我們驚歎的儀式性調色板應該是同期的。當然,它們的藝術造詣與我們看過的那些調色板當然不可比,那些個調色板必定出自大師之手吧。但是這些巖畫和那些調色板的內在邏輯和敘述方式顯然是一致的。

這是某些史前埃及人“到此一遊”之作?還是具有更深遠的含義?畢竟,它們刻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彷彿在向所有路經的人宣示著某種信息。

從埃及直到努比亞(相當於今天蘇丹一帶)和庫什(Kush,相當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雖然尼羅河一脈相連,但是卻隔著三個所謂的“大瀑布”,這些大瀑布附近其實是天然的險灘,這裡亂石密佈、水流凶險,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埃及文明與“化外蠻夷”的天然界線。

在這些大瀑布附近劃地盤宣示主權,是歷代埃及法老樂此不疲的事情。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一張老照片中的第二大瀑布(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從剛才的古商路再往西走400英里便是努比亞,那兒已經遠離了涅伽達文化圈——但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一塊能眺望尼羅河第二大瀑布(The Second Cataract)的岩石上,出現了類似的塗鴉:一隻蠍子正用它的鉗子抓住一個被縛的戰俘,在蠍子旁站著兩個人似乎是它的士兵,其中一個士兵手持弓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第二大瀑布附近的蠍子與戰俘巖畫(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

好了,我們已經看到了兩處巖畫塗鴉,它們顯然主題一致,而且都被刻畫在有意思的位置,可以說具有戰略意義。

這其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東西:蠍子

蠍子代表的,可能是一個族群、一個神靈、甚至是一個人。而事實上,我們知道的最早可以稱得上是“法老”的人物當中,剛好就有一個人被稱為“蠍子王”(King Scorpion)

於是,這兩幅巖畫可能是一場史前征戰的功勳碑,亦或是一種警告:蠍王陛下君臨此地,凡刻有蠍子圖案的地方都是陛下的勢力範圍,看哪,陛下孔武有力,不服從他的人必將遭到梨形棒砸頭的可怕命運……

嗯,目前為止,這一切都只是腦補,但是又那麼巧地,確實存在一件極有可能和我們的腦補相互印證的文物,這就是我們這次要重點介紹的:蠍王權標頭(The Scorpion Macehead)。


蠍王權標頭以及蠍王的謎團

在1897-1898年的考古季度中,我們的老朋友詹姆斯·奎貝爾(James Edward Quibell,英國埃及學家)在考察希拉孔波利斯時,找到了一個“大坑”,裡面亂七八糟堆放著從史前時期到法老時期的一些珍貴物品。

其中就包括了我們多次提到的納爾邁調色板、納爾邁權標頭,和這個蠍王權標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現存阿什莫林博物館(圖片來源:Atlas van het Oude Egypte)

蠍王權標頭高25釐米,用一塊漂亮的石灰石雕成,表面佈滿浮雕,劃分成了上中下三條飾帶。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的浮雕飾帶圖案(圖片來源:Protodynastic Egypt)

照老規矩,我們姑且按照從上而下的順序把飾帶稱為A,B和C。

面積最大的部分是位於中間的飾帶B。這部分刻畫的,是一位偉岸的統治者,他帶著白色王冠,穿著短裙,身後還繫著一條牛尾巴(還記得我們講過的國王很“牛”嗎?),毫無疑問是國王本人的形象。

在他的額頭前方,刻著我們曾經看到過的七瓣的玫瑰花和一隻蠍子——因此,他的名字可能就叫“蠍子”。

這種玫瑰在納爾邁調色板上就出現過,確切意思不明,有學者認為可能代表“尊貴者”或“領主”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從前王朝到第1王朝,這種花經常和統治者的形象一起出現,到了第1王朝末年卻消失了;但是在第3王朝末期又再次出現了這種圖案,而到這時它不再被統治者獨佔,而是經常作為貴族和高官的標誌了。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基納彎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納彎河段剛好也是現代埃及的基納省(Qena Governarate)的範圍,該行政區囊括了不少旅遊名勝。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今日的基納市風光(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就在這段旅途的中段,有一條從底比斯發端的遠古商路,它一直延伸到涅伽達和阿拜多斯,與繞道的尼羅河同行。

現代看,這條古商路穿越了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替盧克索市(Luxor,盧克索和古代的底比斯是同一個地方)的工場運送雪花石膏的車隊偶爾會取道這裡,還有那些被趕往開羅集市販賣的駱駝,這些駱駝的主人多是些身穿白袍的努比亞人,手中握著銀柄的駝鞭。

但是在我們的時光機對準的年代,也就是大約公元前3200年,這片土地仍然有足夠的水源,社區在這裡得以繁衍,放牧和耕作。

然後,慢慢地,這裡一天比一天干旱,定居者逐漸離棄了它,只剩下沙漠旅人樂於從這裡經過,踏足它。

下圖是涅伽達文化時期就存在的商隊路線其中的一條,穿越了該文化的中心地帶。在這張圖裡用圓圈標出的是巖畫的位置,我們後面會說到的幾處巖畫就在這其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涅伽達古商路之一(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

在沙漠的石灰石山崖上,一些巖畫如幽靈般浮現。它們的線條和構圖可以用“漫不經心”來形容,可能是某些史前商隊留下的吧。

這兒遍地都是燧石,由於石灰石比燧石的硬度低很多,因此隨手撿起一塊燧石就可以在柔軟的山崖上開始“創作”。

這些作品們看上去像是某種記號、家族徽志或臨時日記;在這裡大概刻著60多個圖案,其中包括:一些朱鷺和別的水鳥、隼鷹和蛇、一隻蠍子、一個安放在杆子頂部的牛頭骨,還有一些人類的造型。

其中有一個人的形態是一手握著梨形棒,一手拿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是我們之前已經多次看到過的那些可憐人——戰俘。

下圖是這些沙漠巖畫其中一幅的局部,這個畫面的高度大概是41釐米。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沙漠巖畫局部(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gy

在整個尼羅河谷內都找到了風格與此相似的塗鴉或巖畫,所以我們頗有信心地認為它們都是產自同一時代、同一文化的作品。

這些作品們的創造時間大概介乎公元前3500年到3000年之間,與那些讓我們驚歎的儀式性調色板應該是同期的。當然,它們的藝術造詣與我們看過的那些調色板當然不可比,那些個調色板必定出自大師之手吧。但是這些巖畫和那些調色板的內在邏輯和敘述方式顯然是一致的。

這是某些史前埃及人“到此一遊”之作?還是具有更深遠的含義?畢竟,它們刻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彷彿在向所有路經的人宣示著某種信息。

從埃及直到努比亞(相當於今天蘇丹一帶)和庫什(Kush,相當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雖然尼羅河一脈相連,但是卻隔著三個所謂的“大瀑布”,這些大瀑布附近其實是天然的險灘,這裡亂石密佈、水流凶險,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埃及文明與“化外蠻夷”的天然界線。

在這些大瀑布附近劃地盤宣示主權,是歷代埃及法老樂此不疲的事情。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一張老照片中的第二大瀑布(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從剛才的古商路再往西走400英里便是努比亞,那兒已經遠離了涅伽達文化圈——但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一塊能眺望尼羅河第二大瀑布(The Second Cataract)的岩石上,出現了類似的塗鴉:一隻蠍子正用它的鉗子抓住一個被縛的戰俘,在蠍子旁站著兩個人似乎是它的士兵,其中一個士兵手持弓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第二大瀑布附近的蠍子與戰俘巖畫(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

好了,我們已經看到了兩處巖畫塗鴉,它們顯然主題一致,而且都被刻畫在有意思的位置,可以說具有戰略意義。

這其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東西:蠍子

蠍子代表的,可能是一個族群、一個神靈、甚至是一個人。而事實上,我們知道的最早可以稱得上是“法老”的人物當中,剛好就有一個人被稱為“蠍子王”(King Scorpion)

於是,這兩幅巖畫可能是一場史前征戰的功勳碑,亦或是一種警告:蠍王陛下君臨此地,凡刻有蠍子圖案的地方都是陛下的勢力範圍,看哪,陛下孔武有力,不服從他的人必將遭到梨形棒砸頭的可怕命運……

嗯,目前為止,這一切都只是腦補,但是又那麼巧地,確實存在一件極有可能和我們的腦補相互印證的文物,這就是我們這次要重點介紹的:蠍王權標頭(The Scorpion Macehead)。


蠍王權標頭以及蠍王的謎團

在1897-1898年的考古季度中,我們的老朋友詹姆斯·奎貝爾(James Edward Quibell,英國埃及學家)在考察希拉孔波利斯時,找到了一個“大坑”,裡面亂七八糟堆放著從史前時期到法老時期的一些珍貴物品。

其中就包括了我們多次提到的納爾邁調色板、納爾邁權標頭,和這個蠍王權標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現存阿什莫林博物館(圖片來源:Atlas van het Oude Egypte)

蠍王權標頭高25釐米,用一塊漂亮的石灰石雕成,表面佈滿浮雕,劃分成了上中下三條飾帶。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的浮雕飾帶圖案(圖片來源:Protodynastic Egypt)

照老規矩,我們姑且按照從上而下的順序把飾帶稱為A,B和C。

面積最大的部分是位於中間的飾帶B。這部分刻畫的,是一位偉岸的統治者,他帶著白色王冠,穿著短裙,身後還繫著一條牛尾巴(還記得我們講過的國王很“牛”嗎?),毫無疑問是國王本人的形象。

在他的額頭前方,刻著我們曾經看到過的七瓣的玫瑰花和一隻蠍子——因此,他的名字可能就叫“蠍子”。

這種玫瑰在納爾邁調色板上就出現過,確切意思不明,有學者認為可能代表“尊貴者”或“領主”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從前王朝到第1王朝,這種花經常和統治者的形象一起出現,到了第1王朝末年卻消失了;但是在第3王朝末期又再次出現了這種圖案,而到這時它不再被統治者獨佔,而是經常作為貴族和高官的標誌了。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細部,留意藍色字標出的東西和國王身後的扇子

我們繼續細看這個權標頭吧。蠍王邁開大步穩穩地站著,他身後是兩把扇子,像極了後來壁畫中常見的那些宮廷鴕鳥羽毛扇。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基納彎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納彎河段剛好也是現代埃及的基納省(Qena Governarate)的範圍,該行政區囊括了不少旅遊名勝。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今日的基納市風光(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就在這段旅途的中段,有一條從底比斯發端的遠古商路,它一直延伸到涅伽達和阿拜多斯,與繞道的尼羅河同行。

現代看,這條古商路穿越了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替盧克索市(Luxor,盧克索和古代的底比斯是同一個地方)的工場運送雪花石膏的車隊偶爾會取道這裡,還有那些被趕往開羅集市販賣的駱駝,這些駱駝的主人多是些身穿白袍的努比亞人,手中握著銀柄的駝鞭。

但是在我們的時光機對準的年代,也就是大約公元前3200年,這片土地仍然有足夠的水源,社區在這裡得以繁衍,放牧和耕作。

然後,慢慢地,這裡一天比一天干旱,定居者逐漸離棄了它,只剩下沙漠旅人樂於從這裡經過,踏足它。

下圖是涅伽達文化時期就存在的商隊路線其中的一條,穿越了該文化的中心地帶。在這張圖裡用圓圈標出的是巖畫的位置,我們後面會說到的幾處巖畫就在這其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涅伽達古商路之一(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

在沙漠的石灰石山崖上,一些巖畫如幽靈般浮現。它們的線條和構圖可以用“漫不經心”來形容,可能是某些史前商隊留下的吧。

這兒遍地都是燧石,由於石灰石比燧石的硬度低很多,因此隨手撿起一塊燧石就可以在柔軟的山崖上開始“創作”。

這些作品們看上去像是某種記號、家族徽志或臨時日記;在這裡大概刻著60多個圖案,其中包括:一些朱鷺和別的水鳥、隼鷹和蛇、一隻蠍子、一個安放在杆子頂部的牛頭骨,還有一些人類的造型。

其中有一個人的形態是一手握著梨形棒,一手拿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是我們之前已經多次看到過的那些可憐人——戰俘。

下圖是這些沙漠巖畫其中一幅的局部,這個畫面的高度大概是41釐米。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沙漠巖畫局部(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gy

在整個尼羅河谷內都找到了風格與此相似的塗鴉或巖畫,所以我們頗有信心地認為它們都是產自同一時代、同一文化的作品。

這些作品們的創造時間大概介乎公元前3500年到3000年之間,與那些讓我們驚歎的儀式性調色板應該是同期的。當然,它們的藝術造詣與我們看過的那些調色板當然不可比,那些個調色板必定出自大師之手吧。但是這些巖畫和那些調色板的內在邏輯和敘述方式顯然是一致的。

這是某些史前埃及人“到此一遊”之作?還是具有更深遠的含義?畢竟,它們刻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彷彿在向所有路經的人宣示著某種信息。

從埃及直到努比亞(相當於今天蘇丹一帶)和庫什(Kush,相當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雖然尼羅河一脈相連,但是卻隔著三個所謂的“大瀑布”,這些大瀑布附近其實是天然的險灘,這裡亂石密佈、水流凶險,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埃及文明與“化外蠻夷”的天然界線。

在這些大瀑布附近劃地盤宣示主權,是歷代埃及法老樂此不疲的事情。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一張老照片中的第二大瀑布(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從剛才的古商路再往西走400英里便是努比亞,那兒已經遠離了涅伽達文化圈——但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一塊能眺望尼羅河第二大瀑布(The Second Cataract)的岩石上,出現了類似的塗鴉:一隻蠍子正用它的鉗子抓住一個被縛的戰俘,在蠍子旁站著兩個人似乎是它的士兵,其中一個士兵手持弓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第二大瀑布附近的蠍子與戰俘巖畫(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

好了,我們已經看到了兩處巖畫塗鴉,它們顯然主題一致,而且都被刻畫在有意思的位置,可以說具有戰略意義。

這其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東西:蠍子

蠍子代表的,可能是一個族群、一個神靈、甚至是一個人。而事實上,我們知道的最早可以稱得上是“法老”的人物當中,剛好就有一個人被稱為“蠍子王”(King Scorpion)

於是,這兩幅巖畫可能是一場史前征戰的功勳碑,亦或是一種警告:蠍王陛下君臨此地,凡刻有蠍子圖案的地方都是陛下的勢力範圍,看哪,陛下孔武有力,不服從他的人必將遭到梨形棒砸頭的可怕命運……

嗯,目前為止,這一切都只是腦補,但是又那麼巧地,確實存在一件極有可能和我們的腦補相互印證的文物,這就是我們這次要重點介紹的:蠍王權標頭(The Scorpion Macehead)。


蠍王權標頭以及蠍王的謎團

在1897-1898年的考古季度中,我們的老朋友詹姆斯·奎貝爾(James Edward Quibell,英國埃及學家)在考察希拉孔波利斯時,找到了一個“大坑”,裡面亂七八糟堆放著從史前時期到法老時期的一些珍貴物品。

其中就包括了我們多次提到的納爾邁調色板、納爾邁權標頭,和這個蠍王權標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現存阿什莫林博物館(圖片來源:Atlas van het Oude Egypte)

蠍王權標頭高25釐米,用一塊漂亮的石灰石雕成,表面佈滿浮雕,劃分成了上中下三條飾帶。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的浮雕飾帶圖案(圖片來源:Protodynastic Egypt)

照老規矩,我們姑且按照從上而下的順序把飾帶稱為A,B和C。

面積最大的部分是位於中間的飾帶B。這部分刻畫的,是一位偉岸的統治者,他帶著白色王冠,穿著短裙,身後還繫著一條牛尾巴(還記得我們講過的國王很“牛”嗎?),毫無疑問是國王本人的形象。

在他的額頭前方,刻著我們曾經看到過的七瓣的玫瑰花和一隻蠍子——因此,他的名字可能就叫“蠍子”。

這種玫瑰在納爾邁調色板上就出現過,確切意思不明,有學者認為可能代表“尊貴者”或“領主”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從前王朝到第1王朝,這種花經常和統治者的形象一起出現,到了第1王朝末年卻消失了;但是在第3王朝末期又再次出現了這種圖案,而到這時它不再被統治者獨佔,而是經常作為貴族和高官的標誌了。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細部,留意藍色字標出的東西和國王身後的扇子

我們繼續細看這個權標頭吧。蠍王邁開大步穩穩地站著,他身後是兩把扇子,像極了後來壁畫中常見的那些宮廷鴕鳥羽毛扇。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法老時期典型的鴕鳥羽毛扇子,是王室的象徵(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蠍王用兩隻手拿著一個鋤頭。關於蠍王拿著鋤頭是在幹什麼也存在一些不同的推測。

有學者認為他顯然是在疏通河道,畢竟保障農業生產自古就是埃及法老的職責。

也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在為某種宗教建築(例如神廟)舉行奠基禮。

蠍王腳下刻著水波,他跟前是一位比他矮小很多的人僕人(古埃及藝術中人物的大小比例是根據他的身份地位來決定的),這個僕人拿著一個籃子或者簸箕,可能在播種(一路跟著從之前的文章看過來的鐵桿粉絲們,還記得我們講過俄塞里斯的真實身份麼?)。因此這個畫面記錄的也可能是一個開耕儀式,由蠍王本人蔘與其中。

但是,這個權標頭想表達的可不僅僅是“蠍王陛下保障了豐收”這一概念。

接下來我們把目光移向位於最上面的飾帶A,會看到一些有趣的東西。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基納彎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納彎河段剛好也是現代埃及的基納省(Qena Governarate)的範圍,該行政區囊括了不少旅遊名勝。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今日的基納市風光(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就在這段旅途的中段,有一條從底比斯發端的遠古商路,它一直延伸到涅伽達和阿拜多斯,與繞道的尼羅河同行。

現代看,這條古商路穿越了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替盧克索市(Luxor,盧克索和古代的底比斯是同一個地方)的工場運送雪花石膏的車隊偶爾會取道這裡,還有那些被趕往開羅集市販賣的駱駝,這些駱駝的主人多是些身穿白袍的努比亞人,手中握著銀柄的駝鞭。

但是在我們的時光機對準的年代,也就是大約公元前3200年,這片土地仍然有足夠的水源,社區在這裡得以繁衍,放牧和耕作。

然後,慢慢地,這裡一天比一天干旱,定居者逐漸離棄了它,只剩下沙漠旅人樂於從這裡經過,踏足它。

下圖是涅伽達文化時期就存在的商隊路線其中的一條,穿越了該文化的中心地帶。在這張圖裡用圓圈標出的是巖畫的位置,我們後面會說到的幾處巖畫就在這其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涅伽達古商路之一(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

在沙漠的石灰石山崖上,一些巖畫如幽靈般浮現。它們的線條和構圖可以用“漫不經心”來形容,可能是某些史前商隊留下的吧。

這兒遍地都是燧石,由於石灰石比燧石的硬度低很多,因此隨手撿起一塊燧石就可以在柔軟的山崖上開始“創作”。

這些作品們看上去像是某種記號、家族徽志或臨時日記;在這裡大概刻著60多個圖案,其中包括:一些朱鷺和別的水鳥、隼鷹和蛇、一隻蠍子、一個安放在杆子頂部的牛頭骨,還有一些人類的造型。

其中有一個人的形態是一手握著梨形棒,一手拿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是我們之前已經多次看到過的那些可憐人——戰俘。

下圖是這些沙漠巖畫其中一幅的局部,這個畫面的高度大概是41釐米。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沙漠巖畫局部(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gy

在整個尼羅河谷內都找到了風格與此相似的塗鴉或巖畫,所以我們頗有信心地認為它們都是產自同一時代、同一文化的作品。

這些作品們的創造時間大概介乎公元前3500年到3000年之間,與那些讓我們驚歎的儀式性調色板應該是同期的。當然,它們的藝術造詣與我們看過的那些調色板當然不可比,那些個調色板必定出自大師之手吧。但是這些巖畫和那些調色板的內在邏輯和敘述方式顯然是一致的。

這是某些史前埃及人“到此一遊”之作?還是具有更深遠的含義?畢竟,它們刻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彷彿在向所有路經的人宣示著某種信息。

從埃及直到努比亞(相當於今天蘇丹一帶)和庫什(Kush,相當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雖然尼羅河一脈相連,但是卻隔著三個所謂的“大瀑布”,這些大瀑布附近其實是天然的險灘,這裡亂石密佈、水流凶險,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埃及文明與“化外蠻夷”的天然界線。

在這些大瀑布附近劃地盤宣示主權,是歷代埃及法老樂此不疲的事情。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一張老照片中的第二大瀑布(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從剛才的古商路再往西走400英里便是努比亞,那兒已經遠離了涅伽達文化圈——但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一塊能眺望尼羅河第二大瀑布(The Second Cataract)的岩石上,出現了類似的塗鴉:一隻蠍子正用它的鉗子抓住一個被縛的戰俘,在蠍子旁站著兩個人似乎是它的士兵,其中一個士兵手持弓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第二大瀑布附近的蠍子與戰俘巖畫(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

好了,我們已經看到了兩處巖畫塗鴉,它們顯然主題一致,而且都被刻畫在有意思的位置,可以說具有戰略意義。

這其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東西:蠍子

蠍子代表的,可能是一個族群、一個神靈、甚至是一個人。而事實上,我們知道的最早可以稱得上是“法老”的人物當中,剛好就有一個人被稱為“蠍子王”(King Scorpion)

於是,這兩幅巖畫可能是一場史前征戰的功勳碑,亦或是一種警告:蠍王陛下君臨此地,凡刻有蠍子圖案的地方都是陛下的勢力範圍,看哪,陛下孔武有力,不服從他的人必將遭到梨形棒砸頭的可怕命運……

嗯,目前為止,這一切都只是腦補,但是又那麼巧地,確實存在一件極有可能和我們的腦補相互印證的文物,這就是我們這次要重點介紹的:蠍王權標頭(The Scorpion Macehead)。


蠍王權標頭以及蠍王的謎團

在1897-1898年的考古季度中,我們的老朋友詹姆斯·奎貝爾(James Edward Quibell,英國埃及學家)在考察希拉孔波利斯時,找到了一個“大坑”,裡面亂七八糟堆放著從史前時期到法老時期的一些珍貴物品。

其中就包括了我們多次提到的納爾邁調色板、納爾邁權標頭,和這個蠍王權標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現存阿什莫林博物館(圖片來源:Atlas van het Oude Egypte)

蠍王權標頭高25釐米,用一塊漂亮的石灰石雕成,表面佈滿浮雕,劃分成了上中下三條飾帶。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的浮雕飾帶圖案(圖片來源:Protodynastic Egypt)

照老規矩,我們姑且按照從上而下的順序把飾帶稱為A,B和C。

面積最大的部分是位於中間的飾帶B。這部分刻畫的,是一位偉岸的統治者,他帶著白色王冠,穿著短裙,身後還繫著一條牛尾巴(還記得我們講過的國王很“牛”嗎?),毫無疑問是國王本人的形象。

在他的額頭前方,刻著我們曾經看到過的七瓣的玫瑰花和一隻蠍子——因此,他的名字可能就叫“蠍子”。

這種玫瑰在納爾邁調色板上就出現過,確切意思不明,有學者認為可能代表“尊貴者”或“領主”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從前王朝到第1王朝,這種花經常和統治者的形象一起出現,到了第1王朝末年卻消失了;但是在第3王朝末期又再次出現了這種圖案,而到這時它不再被統治者獨佔,而是經常作為貴族和高官的標誌了。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細部,留意藍色字標出的東西和國王身後的扇子

我們繼續細看這個權標頭吧。蠍王邁開大步穩穩地站著,他身後是兩把扇子,像極了後來壁畫中常見的那些宮廷鴕鳥羽毛扇。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法老時期典型的鴕鳥羽毛扇子,是王室的象徵(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蠍王用兩隻手拿著一個鋤頭。關於蠍王拿著鋤頭是在幹什麼也存在一些不同的推測。

有學者認為他顯然是在疏通河道,畢竟保障農業生產自古就是埃及法老的職責。

也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在為某種宗教建築(例如神廟)舉行奠基禮。

蠍王腳下刻著水波,他跟前是一位比他矮小很多的人僕人(古埃及藝術中人物的大小比例是根據他的身份地位來決定的),這個僕人拿著一個籃子或者簸箕,可能在播種(一路跟著從之前的文章看過來的鐵桿粉絲們,還記得我們講過俄塞里斯的真實身份麼?)。因此這個畫面記錄的也可能是一個開耕儀式,由蠍王本人蔘與其中。

但是,這個權標頭想表達的可不僅僅是“蠍王陛下保障了豐收”這一概念。

接下來我們把目光移向位於最上面的飾帶A,會看到一些有趣的東西。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飾帶A(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在這裡出現了前王朝時期常見的那種高杆,杆子上是神靈或省份的徽志。但是這一次,每根杆子都垂下來一根繩子,繩子末端是一張網,網裡面是鳳頭麥雞

古埃及又一個經典藝術主題就這樣橫空出世,鳳頭麥雞在古埃及語中是Rekhet,它們以後會經常用來代表埃及的敵人或者底層人民,我們可以大致把鳳頭麥雞等同於“賤民”。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基納彎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納彎河段剛好也是現代埃及的基納省(Qena Governarate)的範圍,該行政區囊括了不少旅遊名勝。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今日的基納市風光(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就在這段旅途的中段,有一條從底比斯發端的遠古商路,它一直延伸到涅伽達和阿拜多斯,與繞道的尼羅河同行。

現代看,這條古商路穿越了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替盧克索市(Luxor,盧克索和古代的底比斯是同一個地方)的工場運送雪花石膏的車隊偶爾會取道這裡,還有那些被趕往開羅集市販賣的駱駝,這些駱駝的主人多是些身穿白袍的努比亞人,手中握著銀柄的駝鞭。

但是在我們的時光機對準的年代,也就是大約公元前3200年,這片土地仍然有足夠的水源,社區在這裡得以繁衍,放牧和耕作。

然後,慢慢地,這裡一天比一天干旱,定居者逐漸離棄了它,只剩下沙漠旅人樂於從這裡經過,踏足它。

下圖是涅伽達文化時期就存在的商隊路線其中的一條,穿越了該文化的中心地帶。在這張圖裡用圓圈標出的是巖畫的位置,我們後面會說到的幾處巖畫就在這其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涅伽達古商路之一(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

在沙漠的石灰石山崖上,一些巖畫如幽靈般浮現。它們的線條和構圖可以用“漫不經心”來形容,可能是某些史前商隊留下的吧。

這兒遍地都是燧石,由於石灰石比燧石的硬度低很多,因此隨手撿起一塊燧石就可以在柔軟的山崖上開始“創作”。

這些作品們看上去像是某種記號、家族徽志或臨時日記;在這裡大概刻著60多個圖案,其中包括:一些朱鷺和別的水鳥、隼鷹和蛇、一隻蠍子、一個安放在杆子頂部的牛頭骨,還有一些人類的造型。

其中有一個人的形態是一手握著梨形棒,一手拿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是我們之前已經多次看到過的那些可憐人——戰俘。

下圖是這些沙漠巖畫其中一幅的局部,這個畫面的高度大概是41釐米。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沙漠巖畫局部(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gy

在整個尼羅河谷內都找到了風格與此相似的塗鴉或巖畫,所以我們頗有信心地認為它們都是產自同一時代、同一文化的作品。

這些作品們的創造時間大概介乎公元前3500年到3000年之間,與那些讓我們驚歎的儀式性調色板應該是同期的。當然,它們的藝術造詣與我們看過的那些調色板當然不可比,那些個調色板必定出自大師之手吧。但是這些巖畫和那些調色板的內在邏輯和敘述方式顯然是一致的。

這是某些史前埃及人“到此一遊”之作?還是具有更深遠的含義?畢竟,它們刻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彷彿在向所有路經的人宣示著某種信息。

從埃及直到努比亞(相當於今天蘇丹一帶)和庫什(Kush,相當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雖然尼羅河一脈相連,但是卻隔著三個所謂的“大瀑布”,這些大瀑布附近其實是天然的險灘,這裡亂石密佈、水流凶險,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埃及文明與“化外蠻夷”的天然界線。

在這些大瀑布附近劃地盤宣示主權,是歷代埃及法老樂此不疲的事情。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一張老照片中的第二大瀑布(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從剛才的古商路再往西走400英里便是努比亞,那兒已經遠離了涅伽達文化圈——但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一塊能眺望尼羅河第二大瀑布(The Second Cataract)的岩石上,出現了類似的塗鴉:一隻蠍子正用它的鉗子抓住一個被縛的戰俘,在蠍子旁站著兩個人似乎是它的士兵,其中一個士兵手持弓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第二大瀑布附近的蠍子與戰俘巖畫(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

好了,我們已經看到了兩處巖畫塗鴉,它們顯然主題一致,而且都被刻畫在有意思的位置,可以說具有戰略意義。

這其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東西:蠍子

蠍子代表的,可能是一個族群、一個神靈、甚至是一個人。而事實上,我們知道的最早可以稱得上是“法老”的人物當中,剛好就有一個人被稱為“蠍子王”(King Scorpion)

於是,這兩幅巖畫可能是一場史前征戰的功勳碑,亦或是一種警告:蠍王陛下君臨此地,凡刻有蠍子圖案的地方都是陛下的勢力範圍,看哪,陛下孔武有力,不服從他的人必將遭到梨形棒砸頭的可怕命運……

嗯,目前為止,這一切都只是腦補,但是又那麼巧地,確實存在一件極有可能和我們的腦補相互印證的文物,這就是我們這次要重點介紹的:蠍王權標頭(The Scorpion Macehead)。


蠍王權標頭以及蠍王的謎團

在1897-1898年的考古季度中,我們的老朋友詹姆斯·奎貝爾(James Edward Quibell,英國埃及學家)在考察希拉孔波利斯時,找到了一個“大坑”,裡面亂七八糟堆放著從史前時期到法老時期的一些珍貴物品。

其中就包括了我們多次提到的納爾邁調色板、納爾邁權標頭,和這個蠍王權標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現存阿什莫林博物館(圖片來源:Atlas van het Oude Egypte)

蠍王權標頭高25釐米,用一塊漂亮的石灰石雕成,表面佈滿浮雕,劃分成了上中下三條飾帶。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的浮雕飾帶圖案(圖片來源:Protodynastic Egypt)

照老規矩,我們姑且按照從上而下的順序把飾帶稱為A,B和C。

面積最大的部分是位於中間的飾帶B。這部分刻畫的,是一位偉岸的統治者,他帶著白色王冠,穿著短裙,身後還繫著一條牛尾巴(還記得我們講過的國王很“牛”嗎?),毫無疑問是國王本人的形象。

在他的額頭前方,刻著我們曾經看到過的七瓣的玫瑰花和一隻蠍子——因此,他的名字可能就叫“蠍子”。

這種玫瑰在納爾邁調色板上就出現過,確切意思不明,有學者認為可能代表“尊貴者”或“領主”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從前王朝到第1王朝,這種花經常和統治者的形象一起出現,到了第1王朝末年卻消失了;但是在第3王朝末期又再次出現了這種圖案,而到這時它不再被統治者獨佔,而是經常作為貴族和高官的標誌了。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細部,留意藍色字標出的東西和國王身後的扇子

我們繼續細看這個權標頭吧。蠍王邁開大步穩穩地站著,他身後是兩把扇子,像極了後來壁畫中常見的那些宮廷鴕鳥羽毛扇。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法老時期典型的鴕鳥羽毛扇子,是王室的象徵(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蠍王用兩隻手拿著一個鋤頭。關於蠍王拿著鋤頭是在幹什麼也存在一些不同的推測。

有學者認為他顯然是在疏通河道,畢竟保障農業生產自古就是埃及法老的職責。

也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在為某種宗教建築(例如神廟)舉行奠基禮。

蠍王腳下刻著水波,他跟前是一位比他矮小很多的人僕人(古埃及藝術中人物的大小比例是根據他的身份地位來決定的),這個僕人拿著一個籃子或者簸箕,可能在播種(一路跟著從之前的文章看過來的鐵桿粉絲們,還記得我們講過俄塞里斯的真實身份麼?)。因此這個畫面記錄的也可能是一個開耕儀式,由蠍王本人蔘與其中。

但是,這個權標頭想表達的可不僅僅是“蠍王陛下保障了豐收”這一概念。

接下來我們把目光移向位於最上面的飾帶A,會看到一些有趣的東西。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飾帶A(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在這裡出現了前王朝時期常見的那種高杆,杆子上是神靈或省份的徽志。但是這一次,每根杆子都垂下來一根繩子,繩子末端是一張網,網裡面是鳳頭麥雞

古埃及又一個經典藝術主題就這樣橫空出世,鳳頭麥雞在古埃及語中是Rekhet,它們以後會經常用來代表埃及的敵人或者底層人民,我們可以大致把鳳頭麥雞等同於“賤民”。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鳳頭麥雞本尊(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明明鳳頭麥雞長的這麼漂亮為什麼會在古埃及有這樣的代表意義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基納彎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納彎河段剛好也是現代埃及的基納省(Qena Governarate)的範圍,該行政區囊括了不少旅遊名勝。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今日的基納市風光(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就在這段旅途的中段,有一條從底比斯發端的遠古商路,它一直延伸到涅伽達和阿拜多斯,與繞道的尼羅河同行。

現代看,這條古商路穿越了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替盧克索市(Luxor,盧克索和古代的底比斯是同一個地方)的工場運送雪花石膏的車隊偶爾會取道這裡,還有那些被趕往開羅集市販賣的駱駝,這些駱駝的主人多是些身穿白袍的努比亞人,手中握著銀柄的駝鞭。

但是在我們的時光機對準的年代,也就是大約公元前3200年,這片土地仍然有足夠的水源,社區在這裡得以繁衍,放牧和耕作。

然後,慢慢地,這裡一天比一天干旱,定居者逐漸離棄了它,只剩下沙漠旅人樂於從這裡經過,踏足它。

下圖是涅伽達文化時期就存在的商隊路線其中的一條,穿越了該文化的中心地帶。在這張圖裡用圓圈標出的是巖畫的位置,我們後面會說到的幾處巖畫就在這其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涅伽達古商路之一(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

在沙漠的石灰石山崖上,一些巖畫如幽靈般浮現。它們的線條和構圖可以用“漫不經心”來形容,可能是某些史前商隊留下的吧。

這兒遍地都是燧石,由於石灰石比燧石的硬度低很多,因此隨手撿起一塊燧石就可以在柔軟的山崖上開始“創作”。

這些作品們看上去像是某種記號、家族徽志或臨時日記;在這裡大概刻著60多個圖案,其中包括:一些朱鷺和別的水鳥、隼鷹和蛇、一隻蠍子、一個安放在杆子頂部的牛頭骨,還有一些人類的造型。

其中有一個人的形態是一手握著梨形棒,一手拿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是我們之前已經多次看到過的那些可憐人——戰俘。

下圖是這些沙漠巖畫其中一幅的局部,這個畫面的高度大概是41釐米。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沙漠巖畫局部(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gy

在整個尼羅河谷內都找到了風格與此相似的塗鴉或巖畫,所以我們頗有信心地認為它們都是產自同一時代、同一文化的作品。

這些作品們的創造時間大概介乎公元前3500年到3000年之間,與那些讓我們驚歎的儀式性調色板應該是同期的。當然,它們的藝術造詣與我們看過的那些調色板當然不可比,那些個調色板必定出自大師之手吧。但是這些巖畫和那些調色板的內在邏輯和敘述方式顯然是一致的。

這是某些史前埃及人“到此一遊”之作?還是具有更深遠的含義?畢竟,它們刻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彷彿在向所有路經的人宣示著某種信息。

從埃及直到努比亞(相當於今天蘇丹一帶)和庫什(Kush,相當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雖然尼羅河一脈相連,但是卻隔著三個所謂的“大瀑布”,這些大瀑布附近其實是天然的險灘,這裡亂石密佈、水流凶險,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埃及文明與“化外蠻夷”的天然界線。

在這些大瀑布附近劃地盤宣示主權,是歷代埃及法老樂此不疲的事情。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一張老照片中的第二大瀑布(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從剛才的古商路再往西走400英里便是努比亞,那兒已經遠離了涅伽達文化圈——但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一塊能眺望尼羅河第二大瀑布(The Second Cataract)的岩石上,出現了類似的塗鴉:一隻蠍子正用它的鉗子抓住一個被縛的戰俘,在蠍子旁站著兩個人似乎是它的士兵,其中一個士兵手持弓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第二大瀑布附近的蠍子與戰俘巖畫(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

好了,我們已經看到了兩處巖畫塗鴉,它們顯然主題一致,而且都被刻畫在有意思的位置,可以說具有戰略意義。

這其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東西:蠍子

蠍子代表的,可能是一個族群、一個神靈、甚至是一個人。而事實上,我們知道的最早可以稱得上是“法老”的人物當中,剛好就有一個人被稱為“蠍子王”(King Scorpion)

於是,這兩幅巖畫可能是一場史前征戰的功勳碑,亦或是一種警告:蠍王陛下君臨此地,凡刻有蠍子圖案的地方都是陛下的勢力範圍,看哪,陛下孔武有力,不服從他的人必將遭到梨形棒砸頭的可怕命運……

嗯,目前為止,這一切都只是腦補,但是又那麼巧地,確實存在一件極有可能和我們的腦補相互印證的文物,這就是我們這次要重點介紹的:蠍王權標頭(The Scorpion Macehead)。


蠍王權標頭以及蠍王的謎團

在1897-1898年的考古季度中,我們的老朋友詹姆斯·奎貝爾(James Edward Quibell,英國埃及學家)在考察希拉孔波利斯時,找到了一個“大坑”,裡面亂七八糟堆放著從史前時期到法老時期的一些珍貴物品。

其中就包括了我們多次提到的納爾邁調色板、納爾邁權標頭,和這個蠍王權標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現存阿什莫林博物館(圖片來源:Atlas van het Oude Egypte)

蠍王權標頭高25釐米,用一塊漂亮的石灰石雕成,表面佈滿浮雕,劃分成了上中下三條飾帶。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的浮雕飾帶圖案(圖片來源:Protodynastic Egypt)

照老規矩,我們姑且按照從上而下的順序把飾帶稱為A,B和C。

面積最大的部分是位於中間的飾帶B。這部分刻畫的,是一位偉岸的統治者,他帶著白色王冠,穿著短裙,身後還繫著一條牛尾巴(還記得我們講過的國王很“牛”嗎?),毫無疑問是國王本人的形象。

在他的額頭前方,刻著我們曾經看到過的七瓣的玫瑰花和一隻蠍子——因此,他的名字可能就叫“蠍子”。

這種玫瑰在納爾邁調色板上就出現過,確切意思不明,有學者認為可能代表“尊貴者”或“領主”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從前王朝到第1王朝,這種花經常和統治者的形象一起出現,到了第1王朝末年卻消失了;但是在第3王朝末期又再次出現了這種圖案,而到這時它不再被統治者獨佔,而是經常作為貴族和高官的標誌了。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細部,留意藍色字標出的東西和國王身後的扇子

我們繼續細看這個權標頭吧。蠍王邁開大步穩穩地站著,他身後是兩把扇子,像極了後來壁畫中常見的那些宮廷鴕鳥羽毛扇。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法老時期典型的鴕鳥羽毛扇子,是王室的象徵(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蠍王用兩隻手拿著一個鋤頭。關於蠍王拿著鋤頭是在幹什麼也存在一些不同的推測。

有學者認為他顯然是在疏通河道,畢竟保障農業生產自古就是埃及法老的職責。

也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在為某種宗教建築(例如神廟)舉行奠基禮。

蠍王腳下刻著水波,他跟前是一位比他矮小很多的人僕人(古埃及藝術中人物的大小比例是根據他的身份地位來決定的),這個僕人拿著一個籃子或者簸箕,可能在播種(一路跟著從之前的文章看過來的鐵桿粉絲們,還記得我們講過俄塞里斯的真實身份麼?)。因此這個畫面記錄的也可能是一個開耕儀式,由蠍王本人蔘與其中。

但是,這個權標頭想表達的可不僅僅是“蠍王陛下保障了豐收”這一概念。

接下來我們把目光移向位於最上面的飾帶A,會看到一些有趣的東西。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飾帶A(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在這裡出現了前王朝時期常見的那種高杆,杆子上是神靈或省份的徽志。但是這一次,每根杆子都垂下來一根繩子,繩子末端是一張網,網裡面是鳳頭麥雞

古埃及又一個經典藝術主題就這樣橫空出世,鳳頭麥雞在古埃及語中是Rekhet,它們以後會經常用來代表埃及的敵人或者底層人民,我們可以大致把鳳頭麥雞等同於“賤民”。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鳳頭麥雞本尊(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明明鳳頭麥雞長的這麼漂亮為什麼會在古埃及有這樣的代表意義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綁在高杆上的鳳頭麥雞無疑是蠍王在宣佈:他已經打敗了一切和他作對的人。

飾帶C破損得非常厲害,刻畫的可能是河岸上的生活風情。


蠍王可以說是埃及歷史上又一虛無縹緲的角色,他的存在就只有我們上面提到的那些粗糙的巖畫以及這個權標頭能證明,嗯,還有一些來自阿拜多斯墓中的有趣小物品很可能也屬於他,那是我們下一趟要去的地方。

關於蠍王的生平幾乎全是埃及學家們推敲和腦補出來的,甚至有人認為埃及歷史上出現過兩位叫“蠍子”的統治者,還把他們稱為“蠍王一世”(King Scorpion I)和“蠍王二世”(King Scorpion II)——但是這種理論目前還沒有找到充分的證據。

芹菜覺得還有一種理論值得關注,那就是:所謂蠍王很可能和我們的老朋友,那個“憤怒的鯰魚”——納爾邁是同一個人,這從他們的物品中毫無二致的藝術風格可見一斑;反正,埃及的法老愛給自己起多少個名字都可以,也許他在某些場合叫自己做鯰魚納爾邁,在另外某些場合則樂於當蠍子也說不定^_^。同樣值得一提的是,蠍王和納爾邁王的物品是總是一起出土的。

蠍王與納爾邁鯰魚王的形象對比,可以看出兩人真的很像。當然這也可能是藝術風格已經高度程式化的結果。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基納彎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納彎河段剛好也是現代埃及的基納省(Qena Governarate)的範圍,該行政區囊括了不少旅遊名勝。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今日的基納市風光(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就在這段旅途的中段,有一條從底比斯發端的遠古商路,它一直延伸到涅伽達和阿拜多斯,與繞道的尼羅河同行。

現代看,這條古商路穿越了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替盧克索市(Luxor,盧克索和古代的底比斯是同一個地方)的工場運送雪花石膏的車隊偶爾會取道這裡,還有那些被趕往開羅集市販賣的駱駝,這些駱駝的主人多是些身穿白袍的努比亞人,手中握著銀柄的駝鞭。

但是在我們的時光機對準的年代,也就是大約公元前3200年,這片土地仍然有足夠的水源,社區在這裡得以繁衍,放牧和耕作。

然後,慢慢地,這裡一天比一天干旱,定居者逐漸離棄了它,只剩下沙漠旅人樂於從這裡經過,踏足它。

下圖是涅伽達文化時期就存在的商隊路線其中的一條,穿越了該文化的中心地帶。在這張圖裡用圓圈標出的是巖畫的位置,我們後面會說到的幾處巖畫就在這其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涅伽達古商路之一(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

在沙漠的石灰石山崖上,一些巖畫如幽靈般浮現。它們的線條和構圖可以用“漫不經心”來形容,可能是某些史前商隊留下的吧。

這兒遍地都是燧石,由於石灰石比燧石的硬度低很多,因此隨手撿起一塊燧石就可以在柔軟的山崖上開始“創作”。

這些作品們看上去像是某種記號、家族徽志或臨時日記;在這裡大概刻著60多個圖案,其中包括:一些朱鷺和別的水鳥、隼鷹和蛇、一隻蠍子、一個安放在杆子頂部的牛頭骨,還有一些人類的造型。

其中有一個人的形態是一手握著梨形棒,一手拿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是我們之前已經多次看到過的那些可憐人——戰俘。

下圖是這些沙漠巖畫其中一幅的局部,這個畫面的高度大概是41釐米。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沙漠巖畫局部(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gy

在整個尼羅河谷內都找到了風格與此相似的塗鴉或巖畫,所以我們頗有信心地認為它們都是產自同一時代、同一文化的作品。

這些作品們的創造時間大概介乎公元前3500年到3000年之間,與那些讓我們驚歎的儀式性調色板應該是同期的。當然,它們的藝術造詣與我們看過的那些調色板當然不可比,那些個調色板必定出自大師之手吧。但是這些巖畫和那些調色板的內在邏輯和敘述方式顯然是一致的。

這是某些史前埃及人“到此一遊”之作?還是具有更深遠的含義?畢竟,它們刻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彷彿在向所有路經的人宣示著某種信息。

從埃及直到努比亞(相當於今天蘇丹一帶)和庫什(Kush,相當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雖然尼羅河一脈相連,但是卻隔著三個所謂的“大瀑布”,這些大瀑布附近其實是天然的險灘,這裡亂石密佈、水流凶險,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埃及文明與“化外蠻夷”的天然界線。

在這些大瀑布附近劃地盤宣示主權,是歷代埃及法老樂此不疲的事情。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一張老照片中的第二大瀑布(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從剛才的古商路再往西走400英里便是努比亞,那兒已經遠離了涅伽達文化圈——但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一塊能眺望尼羅河第二大瀑布(The Second Cataract)的岩石上,出現了類似的塗鴉:一隻蠍子正用它的鉗子抓住一個被縛的戰俘,在蠍子旁站著兩個人似乎是它的士兵,其中一個士兵手持弓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第二大瀑布附近的蠍子與戰俘巖畫(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

好了,我們已經看到了兩處巖畫塗鴉,它們顯然主題一致,而且都被刻畫在有意思的位置,可以說具有戰略意義。

這其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東西:蠍子

蠍子代表的,可能是一個族群、一個神靈、甚至是一個人。而事實上,我們知道的最早可以稱得上是“法老”的人物當中,剛好就有一個人被稱為“蠍子王”(King Scorpion)

於是,這兩幅巖畫可能是一場史前征戰的功勳碑,亦或是一種警告:蠍王陛下君臨此地,凡刻有蠍子圖案的地方都是陛下的勢力範圍,看哪,陛下孔武有力,不服從他的人必將遭到梨形棒砸頭的可怕命運……

嗯,目前為止,這一切都只是腦補,但是又那麼巧地,確實存在一件極有可能和我們的腦補相互印證的文物,這就是我們這次要重點介紹的:蠍王權標頭(The Scorpion Macehead)。


蠍王權標頭以及蠍王的謎團

在1897-1898年的考古季度中,我們的老朋友詹姆斯·奎貝爾(James Edward Quibell,英國埃及學家)在考察希拉孔波利斯時,找到了一個“大坑”,裡面亂七八糟堆放著從史前時期到法老時期的一些珍貴物品。

其中就包括了我們多次提到的納爾邁調色板、納爾邁權標頭,和這個蠍王權標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現存阿什莫林博物館(圖片來源:Atlas van het Oude Egypte)

蠍王權標頭高25釐米,用一塊漂亮的石灰石雕成,表面佈滿浮雕,劃分成了上中下三條飾帶。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的浮雕飾帶圖案(圖片來源:Protodynastic Egypt)

照老規矩,我們姑且按照從上而下的順序把飾帶稱為A,B和C。

面積最大的部分是位於中間的飾帶B。這部分刻畫的,是一位偉岸的統治者,他帶著白色王冠,穿著短裙,身後還繫著一條牛尾巴(還記得我們講過的國王很“牛”嗎?),毫無疑問是國王本人的形象。

在他的額頭前方,刻著我們曾經看到過的七瓣的玫瑰花和一隻蠍子——因此,他的名字可能就叫“蠍子”。

這種玫瑰在納爾邁調色板上就出現過,確切意思不明,有學者認為可能代表“尊貴者”或“領主”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從前王朝到第1王朝,這種花經常和統治者的形象一起出現,到了第1王朝末年卻消失了;但是在第3王朝末期又再次出現了這種圖案,而到這時它不再被統治者獨佔,而是經常作為貴族和高官的標誌了。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細部,留意藍色字標出的東西和國王身後的扇子

我們繼續細看這個權標頭吧。蠍王邁開大步穩穩地站著,他身後是兩把扇子,像極了後來壁畫中常見的那些宮廷鴕鳥羽毛扇。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法老時期典型的鴕鳥羽毛扇子,是王室的象徵(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蠍王用兩隻手拿著一個鋤頭。關於蠍王拿著鋤頭是在幹什麼也存在一些不同的推測。

有學者認為他顯然是在疏通河道,畢竟保障農業生產自古就是埃及法老的職責。

也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在為某種宗教建築(例如神廟)舉行奠基禮。

蠍王腳下刻著水波,他跟前是一位比他矮小很多的人僕人(古埃及藝術中人物的大小比例是根據他的身份地位來決定的),這個僕人拿著一個籃子或者簸箕,可能在播種(一路跟著從之前的文章看過來的鐵桿粉絲們,還記得我們講過俄塞里斯的真實身份麼?)。因此這個畫面記錄的也可能是一個開耕儀式,由蠍王本人蔘與其中。

但是,這個權標頭想表達的可不僅僅是“蠍王陛下保障了豐收”這一概念。

接下來我們把目光移向位於最上面的飾帶A,會看到一些有趣的東西。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飾帶A(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在這裡出現了前王朝時期常見的那種高杆,杆子上是神靈或省份的徽志。但是這一次,每根杆子都垂下來一根繩子,繩子末端是一張網,網裡面是鳳頭麥雞

古埃及又一個經典藝術主題就這樣橫空出世,鳳頭麥雞在古埃及語中是Rekhet,它們以後會經常用來代表埃及的敵人或者底層人民,我們可以大致把鳳頭麥雞等同於“賤民”。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鳳頭麥雞本尊(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明明鳳頭麥雞長的這麼漂亮為什麼會在古埃及有這樣的代表意義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綁在高杆上的鳳頭麥雞無疑是蠍王在宣佈:他已經打敗了一切和他作對的人。

飾帶C破損得非常厲害,刻畫的可能是河岸上的生活風情。


蠍王可以說是埃及歷史上又一虛無縹緲的角色,他的存在就只有我們上面提到的那些粗糙的巖畫以及這個權標頭能證明,嗯,還有一些來自阿拜多斯墓中的有趣小物品很可能也屬於他,那是我們下一趟要去的地方。

關於蠍王的生平幾乎全是埃及學家們推敲和腦補出來的,甚至有人認為埃及歷史上出現過兩位叫“蠍子”的統治者,還把他們稱為“蠍王一世”(King Scorpion I)和“蠍王二世”(King Scorpion II)——但是這種理論目前還沒有找到充分的證據。

芹菜覺得還有一種理論值得關注,那就是:所謂蠍王很可能和我們的老朋友,那個“憤怒的鯰魚”——納爾邁是同一個人,這從他們的物品中毫無二致的藝術風格可見一斑;反正,埃及的法老愛給自己起多少個名字都可以,也許他在某些場合叫自己做鯰魚納爾邁,在另外某些場合則樂於當蠍子也說不定^_^。同樣值得一提的是,蠍王和納爾邁王的物品是總是一起出土的。

蠍王與納爾邁鯰魚王的形象對比,可以看出兩人真的很像。當然這也可能是藝術風格已經高度程式化的結果。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與納爾邁鯰魚王的形象對比

也有不少學者認為蠍王是納爾邁的祖先或者前任。

下一次,我們再次啟程,追著蠍王的蹤跡,前往阿拜多斯。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基納彎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納彎河段剛好也是現代埃及的基納省(Qena Governarate)的範圍,該行政區囊括了不少旅遊名勝。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今日的基納市風光(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就在這段旅途的中段,有一條從底比斯發端的遠古商路,它一直延伸到涅伽達和阿拜多斯,與繞道的尼羅河同行。

現代看,這條古商路穿越了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替盧克索市(Luxor,盧克索和古代的底比斯是同一個地方)的工場運送雪花石膏的車隊偶爾會取道這裡,還有那些被趕往開羅集市販賣的駱駝,這些駱駝的主人多是些身穿白袍的努比亞人,手中握著銀柄的駝鞭。

但是在我們的時光機對準的年代,也就是大約公元前3200年,這片土地仍然有足夠的水源,社區在這裡得以繁衍,放牧和耕作。

然後,慢慢地,這裡一天比一天干旱,定居者逐漸離棄了它,只剩下沙漠旅人樂於從這裡經過,踏足它。

下圖是涅伽達文化時期就存在的商隊路線其中的一條,穿越了該文化的中心地帶。在這張圖裡用圓圈標出的是巖畫的位置,我們後面會說到的幾處巖畫就在這其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涅伽達古商路之一(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

在沙漠的石灰石山崖上,一些巖畫如幽靈般浮現。它們的線條和構圖可以用“漫不經心”來形容,可能是某些史前商隊留下的吧。

這兒遍地都是燧石,由於石灰石比燧石的硬度低很多,因此隨手撿起一塊燧石就可以在柔軟的山崖上開始“創作”。

這些作品們看上去像是某種記號、家族徽志或臨時日記;在這裡大概刻著60多個圖案,其中包括:一些朱鷺和別的水鳥、隼鷹和蛇、一隻蠍子、一個安放在杆子頂部的牛頭骨,還有一些人類的造型。

其中有一個人的形態是一手握著梨形棒,一手拿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是我們之前已經多次看到過的那些可憐人——戰俘。

下圖是這些沙漠巖畫其中一幅的局部,這個畫面的高度大概是41釐米。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沙漠巖畫局部(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gy

在整個尼羅河谷內都找到了風格與此相似的塗鴉或巖畫,所以我們頗有信心地認為它們都是產自同一時代、同一文化的作品。

這些作品們的創造時間大概介乎公元前3500年到3000年之間,與那些讓我們驚歎的儀式性調色板應該是同期的。當然,它們的藝術造詣與我們看過的那些調色板當然不可比,那些個調色板必定出自大師之手吧。但是這些巖畫和那些調色板的內在邏輯和敘述方式顯然是一致的。

這是某些史前埃及人“到此一遊”之作?還是具有更深遠的含義?畢竟,它們刻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彷彿在向所有路經的人宣示著某種信息。

從埃及直到努比亞(相當於今天蘇丹一帶)和庫什(Kush,相當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雖然尼羅河一脈相連,但是卻隔著三個所謂的“大瀑布”,這些大瀑布附近其實是天然的險灘,這裡亂石密佈、水流凶險,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埃及文明與“化外蠻夷”的天然界線。

在這些大瀑布附近劃地盤宣示主權,是歷代埃及法老樂此不疲的事情。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一張老照片中的第二大瀑布(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從剛才的古商路再往西走400英里便是努比亞,那兒已經遠離了涅伽達文化圈——但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一塊能眺望尼羅河第二大瀑布(The Second Cataract)的岩石上,出現了類似的塗鴉:一隻蠍子正用它的鉗子抓住一個被縛的戰俘,在蠍子旁站著兩個人似乎是它的士兵,其中一個士兵手持弓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第二大瀑布附近的蠍子與戰俘巖畫(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

好了,我們已經看到了兩處巖畫塗鴉,它們顯然主題一致,而且都被刻畫在有意思的位置,可以說具有戰略意義。

這其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東西:蠍子

蠍子代表的,可能是一個族群、一個神靈、甚至是一個人。而事實上,我們知道的最早可以稱得上是“法老”的人物當中,剛好就有一個人被稱為“蠍子王”(King Scorpion)

於是,這兩幅巖畫可能是一場史前征戰的功勳碑,亦或是一種警告:蠍王陛下君臨此地,凡刻有蠍子圖案的地方都是陛下的勢力範圍,看哪,陛下孔武有力,不服從他的人必將遭到梨形棒砸頭的可怕命運……

嗯,目前為止,這一切都只是腦補,但是又那麼巧地,確實存在一件極有可能和我們的腦補相互印證的文物,這就是我們這次要重點介紹的:蠍王權標頭(The Scorpion Macehead)。


蠍王權標頭以及蠍王的謎團

在1897-1898年的考古季度中,我們的老朋友詹姆斯·奎貝爾(James Edward Quibell,英國埃及學家)在考察希拉孔波利斯時,找到了一個“大坑”,裡面亂七八糟堆放著從史前時期到法老時期的一些珍貴物品。

其中就包括了我們多次提到的納爾邁調色板、納爾邁權標頭,和這個蠍王權標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現存阿什莫林博物館(圖片來源:Atlas van het Oude Egypte)

蠍王權標頭高25釐米,用一塊漂亮的石灰石雕成,表面佈滿浮雕,劃分成了上中下三條飾帶。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的浮雕飾帶圖案(圖片來源:Protodynastic Egypt)

照老規矩,我們姑且按照從上而下的順序把飾帶稱為A,B和C。

面積最大的部分是位於中間的飾帶B。這部分刻畫的,是一位偉岸的統治者,他帶著白色王冠,穿著短裙,身後還繫著一條牛尾巴(還記得我們講過的國王很“牛”嗎?),毫無疑問是國王本人的形象。

在他的額頭前方,刻著我們曾經看到過的七瓣的玫瑰花和一隻蠍子——因此,他的名字可能就叫“蠍子”。

這種玫瑰在納爾邁調色板上就出現過,確切意思不明,有學者認為可能代表“尊貴者”或“領主”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從前王朝到第1王朝,這種花經常和統治者的形象一起出現,到了第1王朝末年卻消失了;但是在第3王朝末期又再次出現了這種圖案,而到這時它不再被統治者獨佔,而是經常作為貴族和高官的標誌了。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細部,留意藍色字標出的東西和國王身後的扇子

我們繼續細看這個權標頭吧。蠍王邁開大步穩穩地站著,他身後是兩把扇子,像極了後來壁畫中常見的那些宮廷鴕鳥羽毛扇。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法老時期典型的鴕鳥羽毛扇子,是王室的象徵(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蠍王用兩隻手拿著一個鋤頭。關於蠍王拿著鋤頭是在幹什麼也存在一些不同的推測。

有學者認為他顯然是在疏通河道,畢竟保障農業生產自古就是埃及法老的職責。

也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在為某種宗教建築(例如神廟)舉行奠基禮。

蠍王腳下刻著水波,他跟前是一位比他矮小很多的人僕人(古埃及藝術中人物的大小比例是根據他的身份地位來決定的),這個僕人拿著一個籃子或者簸箕,可能在播種(一路跟著從之前的文章看過來的鐵桿粉絲們,還記得我們講過俄塞里斯的真實身份麼?)。因此這個畫面記錄的也可能是一個開耕儀式,由蠍王本人蔘與其中。

但是,這個權標頭想表達的可不僅僅是“蠍王陛下保障了豐收”這一概念。

接下來我們把目光移向位於最上面的飾帶A,會看到一些有趣的東西。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飾帶A(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在這裡出現了前王朝時期常見的那種高杆,杆子上是神靈或省份的徽志。但是這一次,每根杆子都垂下來一根繩子,繩子末端是一張網,網裡面是鳳頭麥雞

古埃及又一個經典藝術主題就這樣橫空出世,鳳頭麥雞在古埃及語中是Rekhet,它們以後會經常用來代表埃及的敵人或者底層人民,我們可以大致把鳳頭麥雞等同於“賤民”。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鳳頭麥雞本尊(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明明鳳頭麥雞長的這麼漂亮為什麼會在古埃及有這樣的代表意義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綁在高杆上的鳳頭麥雞無疑是蠍王在宣佈:他已經打敗了一切和他作對的人。

飾帶C破損得非常厲害,刻畫的可能是河岸上的生活風情。


蠍王可以說是埃及歷史上又一虛無縹緲的角色,他的存在就只有我們上面提到的那些粗糙的巖畫以及這個權標頭能證明,嗯,還有一些來自阿拜多斯墓中的有趣小物品很可能也屬於他,那是我們下一趟要去的地方。

關於蠍王的生平幾乎全是埃及學家們推敲和腦補出來的,甚至有人認為埃及歷史上出現過兩位叫“蠍子”的統治者,還把他們稱為“蠍王一世”(King Scorpion I)和“蠍王二世”(King Scorpion II)——但是這種理論目前還沒有找到充分的證據。

芹菜覺得還有一種理論值得關注,那就是:所謂蠍王很可能和我們的老朋友,那個“憤怒的鯰魚”——納爾邁是同一個人,這從他們的物品中毫無二致的藝術風格可見一斑;反正,埃及的法老愛給自己起多少個名字都可以,也許他在某些場合叫自己做鯰魚納爾邁,在另外某些場合則樂於當蠍子也說不定^_^。同樣值得一提的是,蠍王和納爾邁王的物品是總是一起出土的。

蠍王與納爾邁鯰魚王的形象對比,可以看出兩人真的很像。當然這也可能是藝術風格已經高度程式化的結果。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與納爾邁鯰魚王的形象對比

也有不少學者認為蠍王是納爾邁的祖先或者前任。

下一次,我們再次啟程,追著蠍王的蹤跡,前往阿拜多斯。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電影《蠍子王》海報

嗯,對了,巨石強森初踏影壇時,就曾在《木乃伊2》和《蠍子王》中扮演過蠍王。不過這故事純粹虛構,和歷史沒有半毛錢關係……最後,我們來看看巨石版的蠍王劇照吧。(為何某些圖那麼喜感呢)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基納彎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納彎河段剛好也是現代埃及的基納省(Qena Governarate)的範圍,該行政區囊括了不少旅遊名勝。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今日的基納市風光(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就在這段旅途的中段,有一條從底比斯發端的遠古商路,它一直延伸到涅伽達和阿拜多斯,與繞道的尼羅河同行。

現代看,這條古商路穿越了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替盧克索市(Luxor,盧克索和古代的底比斯是同一個地方)的工場運送雪花石膏的車隊偶爾會取道這裡,還有那些被趕往開羅集市販賣的駱駝,這些駱駝的主人多是些身穿白袍的努比亞人,手中握著銀柄的駝鞭。

但是在我們的時光機對準的年代,也就是大約公元前3200年,這片土地仍然有足夠的水源,社區在這裡得以繁衍,放牧和耕作。

然後,慢慢地,這裡一天比一天干旱,定居者逐漸離棄了它,只剩下沙漠旅人樂於從這裡經過,踏足它。

下圖是涅伽達文化時期就存在的商隊路線其中的一條,穿越了該文化的中心地帶。在這張圖裡用圓圈標出的是巖畫的位置,我們後面會說到的幾處巖畫就在這其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涅伽達古商路之一(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

在沙漠的石灰石山崖上,一些巖畫如幽靈般浮現。它們的線條和構圖可以用“漫不經心”來形容,可能是某些史前商隊留下的吧。

這兒遍地都是燧石,由於石灰石比燧石的硬度低很多,因此隨手撿起一塊燧石就可以在柔軟的山崖上開始“創作”。

這些作品們看上去像是某種記號、家族徽志或臨時日記;在這裡大概刻著60多個圖案,其中包括:一些朱鷺和別的水鳥、隼鷹和蛇、一隻蠍子、一個安放在杆子頂部的牛頭骨,還有一些人類的造型。

其中有一個人的形態是一手握著梨形棒,一手拿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是我們之前已經多次看到過的那些可憐人——戰俘。

下圖是這些沙漠巖畫其中一幅的局部,這個畫面的高度大概是41釐米。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沙漠巖畫局部(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gy

在整個尼羅河谷內都找到了風格與此相似的塗鴉或巖畫,所以我們頗有信心地認為它們都是產自同一時代、同一文化的作品。

這些作品們的創造時間大概介乎公元前3500年到3000年之間,與那些讓我們驚歎的儀式性調色板應該是同期的。當然,它們的藝術造詣與我們看過的那些調色板當然不可比,那些個調色板必定出自大師之手吧。但是這些巖畫和那些調色板的內在邏輯和敘述方式顯然是一致的。

這是某些史前埃及人“到此一遊”之作?還是具有更深遠的含義?畢竟,它們刻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彷彿在向所有路經的人宣示著某種信息。

從埃及直到努比亞(相當於今天蘇丹一帶)和庫什(Kush,相當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雖然尼羅河一脈相連,但是卻隔著三個所謂的“大瀑布”,這些大瀑布附近其實是天然的險灘,這裡亂石密佈、水流凶險,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埃及文明與“化外蠻夷”的天然界線。

在這些大瀑布附近劃地盤宣示主權,是歷代埃及法老樂此不疲的事情。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一張老照片中的第二大瀑布(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從剛才的古商路再往西走400英里便是努比亞,那兒已經遠離了涅伽達文化圈——但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一塊能眺望尼羅河第二大瀑布(The Second Cataract)的岩石上,出現了類似的塗鴉:一隻蠍子正用它的鉗子抓住一個被縛的戰俘,在蠍子旁站著兩個人似乎是它的士兵,其中一個士兵手持弓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第二大瀑布附近的蠍子與戰俘巖畫(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

好了,我們已經看到了兩處巖畫塗鴉,它們顯然主題一致,而且都被刻畫在有意思的位置,可以說具有戰略意義。

這其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東西:蠍子

蠍子代表的,可能是一個族群、一個神靈、甚至是一個人。而事實上,我們知道的最早可以稱得上是“法老”的人物當中,剛好就有一個人被稱為“蠍子王”(King Scorpion)

於是,這兩幅巖畫可能是一場史前征戰的功勳碑,亦或是一種警告:蠍王陛下君臨此地,凡刻有蠍子圖案的地方都是陛下的勢力範圍,看哪,陛下孔武有力,不服從他的人必將遭到梨形棒砸頭的可怕命運……

嗯,目前為止,這一切都只是腦補,但是又那麼巧地,確實存在一件極有可能和我們的腦補相互印證的文物,這就是我們這次要重點介紹的:蠍王權標頭(The Scorpion Macehead)。


蠍王權標頭以及蠍王的謎團

在1897-1898年的考古季度中,我們的老朋友詹姆斯·奎貝爾(James Edward Quibell,英國埃及學家)在考察希拉孔波利斯時,找到了一個“大坑”,裡面亂七八糟堆放著從史前時期到法老時期的一些珍貴物品。

其中就包括了我們多次提到的納爾邁調色板、納爾邁權標頭,和這個蠍王權標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現存阿什莫林博物館(圖片來源:Atlas van het Oude Egypte)

蠍王權標頭高25釐米,用一塊漂亮的石灰石雕成,表面佈滿浮雕,劃分成了上中下三條飾帶。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的浮雕飾帶圖案(圖片來源:Protodynastic Egypt)

照老規矩,我們姑且按照從上而下的順序把飾帶稱為A,B和C。

面積最大的部分是位於中間的飾帶B。這部分刻畫的,是一位偉岸的統治者,他帶著白色王冠,穿著短裙,身後還繫著一條牛尾巴(還記得我們講過的國王很“牛”嗎?),毫無疑問是國王本人的形象。

在他的額頭前方,刻著我們曾經看到過的七瓣的玫瑰花和一隻蠍子——因此,他的名字可能就叫“蠍子”。

這種玫瑰在納爾邁調色板上就出現過,確切意思不明,有學者認為可能代表“尊貴者”或“領主”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從前王朝到第1王朝,這種花經常和統治者的形象一起出現,到了第1王朝末年卻消失了;但是在第3王朝末期又再次出現了這種圖案,而到這時它不再被統治者獨佔,而是經常作為貴族和高官的標誌了。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細部,留意藍色字標出的東西和國王身後的扇子

我們繼續細看這個權標頭吧。蠍王邁開大步穩穩地站著,他身後是兩把扇子,像極了後來壁畫中常見的那些宮廷鴕鳥羽毛扇。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法老時期典型的鴕鳥羽毛扇子,是王室的象徵(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蠍王用兩隻手拿著一個鋤頭。關於蠍王拿著鋤頭是在幹什麼也存在一些不同的推測。

有學者認為他顯然是在疏通河道,畢竟保障農業生產自古就是埃及法老的職責。

也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在為某種宗教建築(例如神廟)舉行奠基禮。

蠍王腳下刻著水波,他跟前是一位比他矮小很多的人僕人(古埃及藝術中人物的大小比例是根據他的身份地位來決定的),這個僕人拿著一個籃子或者簸箕,可能在播種(一路跟著從之前的文章看過來的鐵桿粉絲們,還記得我們講過俄塞里斯的真實身份麼?)。因此這個畫面記錄的也可能是一個開耕儀式,由蠍王本人蔘與其中。

但是,這個權標頭想表達的可不僅僅是“蠍王陛下保障了豐收”這一概念。

接下來我們把目光移向位於最上面的飾帶A,會看到一些有趣的東西。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飾帶A(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在這裡出現了前王朝時期常見的那種高杆,杆子上是神靈或省份的徽志。但是這一次,每根杆子都垂下來一根繩子,繩子末端是一張網,網裡面是鳳頭麥雞

古埃及又一個經典藝術主題就這樣橫空出世,鳳頭麥雞在古埃及語中是Rekhet,它們以後會經常用來代表埃及的敵人或者底層人民,我們可以大致把鳳頭麥雞等同於“賤民”。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鳳頭麥雞本尊(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明明鳳頭麥雞長的這麼漂亮為什麼會在古埃及有這樣的代表意義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綁在高杆上的鳳頭麥雞無疑是蠍王在宣佈:他已經打敗了一切和他作對的人。

飾帶C破損得非常厲害,刻畫的可能是河岸上的生活風情。


蠍王可以說是埃及歷史上又一虛無縹緲的角色,他的存在就只有我們上面提到的那些粗糙的巖畫以及這個權標頭能證明,嗯,還有一些來自阿拜多斯墓中的有趣小物品很可能也屬於他,那是我們下一趟要去的地方。

關於蠍王的生平幾乎全是埃及學家們推敲和腦補出來的,甚至有人認為埃及歷史上出現過兩位叫“蠍子”的統治者,還把他們稱為“蠍王一世”(King Scorpion I)和“蠍王二世”(King Scorpion II)——但是這種理論目前還沒有找到充分的證據。

芹菜覺得還有一種理論值得關注,那就是:所謂蠍王很可能和我們的老朋友,那個“憤怒的鯰魚”——納爾邁是同一個人,這從他們的物品中毫無二致的藝術風格可見一斑;反正,埃及的法老愛給自己起多少個名字都可以,也許他在某些場合叫自己做鯰魚納爾邁,在另外某些場合則樂於當蠍子也說不定^_^。同樣值得一提的是,蠍王和納爾邁王的物品是總是一起出土的。

蠍王與納爾邁鯰魚王的形象對比,可以看出兩人真的很像。當然這也可能是藝術風格已經高度程式化的結果。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與納爾邁鯰魚王的形象對比

也有不少學者認為蠍王是納爾邁的祖先或者前任。

下一次,我們再次啟程,追著蠍王的蹤跡,前往阿拜多斯。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電影《蠍子王》海報

嗯,對了,巨石強森初踏影壇時,就曾在《木乃伊2》和《蠍子王》中扮演過蠍王。不過這故事純粹虛構,和歷史沒有半毛錢關係……最後,我們來看看巨石版的蠍王劇照吧。(為何某些圖那麼喜感呢)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基納彎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納彎河段剛好也是現代埃及的基納省(Qena Governarate)的範圍,該行政區囊括了不少旅遊名勝。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今日的基納市風光(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就在這段旅途的中段,有一條從底比斯發端的遠古商路,它一直延伸到涅伽達和阿拜多斯,與繞道的尼羅河同行。

現代看,這條古商路穿越了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替盧克索市(Luxor,盧克索和古代的底比斯是同一個地方)的工場運送雪花石膏的車隊偶爾會取道這裡,還有那些被趕往開羅集市販賣的駱駝,這些駱駝的主人多是些身穿白袍的努比亞人,手中握著銀柄的駝鞭。

但是在我們的時光機對準的年代,也就是大約公元前3200年,這片土地仍然有足夠的水源,社區在這裡得以繁衍,放牧和耕作。

然後,慢慢地,這裡一天比一天干旱,定居者逐漸離棄了它,只剩下沙漠旅人樂於從這裡經過,踏足它。

下圖是涅伽達文化時期就存在的商隊路線其中的一條,穿越了該文化的中心地帶。在這張圖裡用圓圈標出的是巖畫的位置,我們後面會說到的幾處巖畫就在這其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涅伽達古商路之一(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

在沙漠的石灰石山崖上,一些巖畫如幽靈般浮現。它們的線條和構圖可以用“漫不經心”來形容,可能是某些史前商隊留下的吧。

這兒遍地都是燧石,由於石灰石比燧石的硬度低很多,因此隨手撿起一塊燧石就可以在柔軟的山崖上開始“創作”。

這些作品們看上去像是某種記號、家族徽志或臨時日記;在這裡大概刻著60多個圖案,其中包括:一些朱鷺和別的水鳥、隼鷹和蛇、一隻蠍子、一個安放在杆子頂部的牛頭骨,還有一些人類的造型。

其中有一個人的形態是一手握著梨形棒,一手拿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是我們之前已經多次看到過的那些可憐人——戰俘。

下圖是這些沙漠巖畫其中一幅的局部,這個畫面的高度大概是41釐米。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沙漠巖畫局部(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gy

在整個尼羅河谷內都找到了風格與此相似的塗鴉或巖畫,所以我們頗有信心地認為它們都是產自同一時代、同一文化的作品。

這些作品們的創造時間大概介乎公元前3500年到3000年之間,與那些讓我們驚歎的儀式性調色板應該是同期的。當然,它們的藝術造詣與我們看過的那些調色板當然不可比,那些個調色板必定出自大師之手吧。但是這些巖畫和那些調色板的內在邏輯和敘述方式顯然是一致的。

這是某些史前埃及人“到此一遊”之作?還是具有更深遠的含義?畢竟,它們刻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彷彿在向所有路經的人宣示著某種信息。

從埃及直到努比亞(相當於今天蘇丹一帶)和庫什(Kush,相當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雖然尼羅河一脈相連,但是卻隔著三個所謂的“大瀑布”,這些大瀑布附近其實是天然的險灘,這裡亂石密佈、水流凶險,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埃及文明與“化外蠻夷”的天然界線。

在這些大瀑布附近劃地盤宣示主權,是歷代埃及法老樂此不疲的事情。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一張老照片中的第二大瀑布(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從剛才的古商路再往西走400英里便是努比亞,那兒已經遠離了涅伽達文化圈——但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一塊能眺望尼羅河第二大瀑布(The Second Cataract)的岩石上,出現了類似的塗鴉:一隻蠍子正用它的鉗子抓住一個被縛的戰俘,在蠍子旁站著兩個人似乎是它的士兵,其中一個士兵手持弓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第二大瀑布附近的蠍子與戰俘巖畫(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

好了,我們已經看到了兩處巖畫塗鴉,它們顯然主題一致,而且都被刻畫在有意思的位置,可以說具有戰略意義。

這其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東西:蠍子

蠍子代表的,可能是一個族群、一個神靈、甚至是一個人。而事實上,我們知道的最早可以稱得上是“法老”的人物當中,剛好就有一個人被稱為“蠍子王”(King Scorpion)

於是,這兩幅巖畫可能是一場史前征戰的功勳碑,亦或是一種警告:蠍王陛下君臨此地,凡刻有蠍子圖案的地方都是陛下的勢力範圍,看哪,陛下孔武有力,不服從他的人必將遭到梨形棒砸頭的可怕命運……

嗯,目前為止,這一切都只是腦補,但是又那麼巧地,確實存在一件極有可能和我們的腦補相互印證的文物,這就是我們這次要重點介紹的:蠍王權標頭(The Scorpion Macehead)。


蠍王權標頭以及蠍王的謎團

在1897-1898年的考古季度中,我們的老朋友詹姆斯·奎貝爾(James Edward Quibell,英國埃及學家)在考察希拉孔波利斯時,找到了一個“大坑”,裡面亂七八糟堆放著從史前時期到法老時期的一些珍貴物品。

其中就包括了我們多次提到的納爾邁調色板、納爾邁權標頭,和這個蠍王權標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現存阿什莫林博物館(圖片來源:Atlas van het Oude Egypte)

蠍王權標頭高25釐米,用一塊漂亮的石灰石雕成,表面佈滿浮雕,劃分成了上中下三條飾帶。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的浮雕飾帶圖案(圖片來源:Protodynastic Egypt)

照老規矩,我們姑且按照從上而下的順序把飾帶稱為A,B和C。

面積最大的部分是位於中間的飾帶B。這部分刻畫的,是一位偉岸的統治者,他帶著白色王冠,穿著短裙,身後還繫著一條牛尾巴(還記得我們講過的國王很“牛”嗎?),毫無疑問是國王本人的形象。

在他的額頭前方,刻著我們曾經看到過的七瓣的玫瑰花和一隻蠍子——因此,他的名字可能就叫“蠍子”。

這種玫瑰在納爾邁調色板上就出現過,確切意思不明,有學者認為可能代表“尊貴者”或“領主”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從前王朝到第1王朝,這種花經常和統治者的形象一起出現,到了第1王朝末年卻消失了;但是在第3王朝末期又再次出現了這種圖案,而到這時它不再被統治者獨佔,而是經常作為貴族和高官的標誌了。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細部,留意藍色字標出的東西和國王身後的扇子

我們繼續細看這個權標頭吧。蠍王邁開大步穩穩地站著,他身後是兩把扇子,像極了後來壁畫中常見的那些宮廷鴕鳥羽毛扇。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法老時期典型的鴕鳥羽毛扇子,是王室的象徵(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蠍王用兩隻手拿著一個鋤頭。關於蠍王拿著鋤頭是在幹什麼也存在一些不同的推測。

有學者認為他顯然是在疏通河道,畢竟保障農業生產自古就是埃及法老的職責。

也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在為某種宗教建築(例如神廟)舉行奠基禮。

蠍王腳下刻著水波,他跟前是一位比他矮小很多的人僕人(古埃及藝術中人物的大小比例是根據他的身份地位來決定的),這個僕人拿著一個籃子或者簸箕,可能在播種(一路跟著從之前的文章看過來的鐵桿粉絲們,還記得我們講過俄塞里斯的真實身份麼?)。因此這個畫面記錄的也可能是一個開耕儀式,由蠍王本人蔘與其中。

但是,這個權標頭想表達的可不僅僅是“蠍王陛下保障了豐收”這一概念。

接下來我們把目光移向位於最上面的飾帶A,會看到一些有趣的東西。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飾帶A(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在這裡出現了前王朝時期常見的那種高杆,杆子上是神靈或省份的徽志。但是這一次,每根杆子都垂下來一根繩子,繩子末端是一張網,網裡面是鳳頭麥雞

古埃及又一個經典藝術主題就這樣橫空出世,鳳頭麥雞在古埃及語中是Rekhet,它們以後會經常用來代表埃及的敵人或者底層人民,我們可以大致把鳳頭麥雞等同於“賤民”。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鳳頭麥雞本尊(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明明鳳頭麥雞長的這麼漂亮為什麼會在古埃及有這樣的代表意義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綁在高杆上的鳳頭麥雞無疑是蠍王在宣佈:他已經打敗了一切和他作對的人。

飾帶C破損得非常厲害,刻畫的可能是河岸上的生活風情。


蠍王可以說是埃及歷史上又一虛無縹緲的角色,他的存在就只有我們上面提到的那些粗糙的巖畫以及這個權標頭能證明,嗯,還有一些來自阿拜多斯墓中的有趣小物品很可能也屬於他,那是我們下一趟要去的地方。

關於蠍王的生平幾乎全是埃及學家們推敲和腦補出來的,甚至有人認為埃及歷史上出現過兩位叫“蠍子”的統治者,還把他們稱為“蠍王一世”(King Scorpion I)和“蠍王二世”(King Scorpion II)——但是這種理論目前還沒有找到充分的證據。

芹菜覺得還有一種理論值得關注,那就是:所謂蠍王很可能和我們的老朋友,那個“憤怒的鯰魚”——納爾邁是同一個人,這從他們的物品中毫無二致的藝術風格可見一斑;反正,埃及的法老愛給自己起多少個名字都可以,也許他在某些場合叫自己做鯰魚納爾邁,在另外某些場合則樂於當蠍子也說不定^_^。同樣值得一提的是,蠍王和納爾邁王的物品是總是一起出土的。

蠍王與納爾邁鯰魚王的形象對比,可以看出兩人真的很像。當然這也可能是藝術風格已經高度程式化的結果。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與納爾邁鯰魚王的形象對比

也有不少學者認為蠍王是納爾邁的祖先或者前任。

下一次,我們再次啟程,追著蠍王的蹤跡,前往阿拜多斯。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電影《蠍子王》海報

嗯,對了,巨石強森初踏影壇時,就曾在《木乃伊2》和《蠍子王》中扮演過蠍王。不過這故事純粹虛構,和歷史沒有半毛錢關係……最後,我們來看看巨石版的蠍王劇照吧。(為何某些圖那麼喜感呢)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基納彎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納彎河段剛好也是現代埃及的基納省(Qena Governarate)的範圍,該行政區囊括了不少旅遊名勝。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今日的基納市風光(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就在這段旅途的中段,有一條從底比斯發端的遠古商路,它一直延伸到涅伽達和阿拜多斯,與繞道的尼羅河同行。

現代看,這條古商路穿越了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替盧克索市(Luxor,盧克索和古代的底比斯是同一個地方)的工場運送雪花石膏的車隊偶爾會取道這裡,還有那些被趕往開羅集市販賣的駱駝,這些駱駝的主人多是些身穿白袍的努比亞人,手中握著銀柄的駝鞭。

但是在我們的時光機對準的年代,也就是大約公元前3200年,這片土地仍然有足夠的水源,社區在這裡得以繁衍,放牧和耕作。

然後,慢慢地,這裡一天比一天干旱,定居者逐漸離棄了它,只剩下沙漠旅人樂於從這裡經過,踏足它。

下圖是涅伽達文化時期就存在的商隊路線其中的一條,穿越了該文化的中心地帶。在這張圖裡用圓圈標出的是巖畫的位置,我們後面會說到的幾處巖畫就在這其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涅伽達古商路之一(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

在沙漠的石灰石山崖上,一些巖畫如幽靈般浮現。它們的線條和構圖可以用“漫不經心”來形容,可能是某些史前商隊留下的吧。

這兒遍地都是燧石,由於石灰石比燧石的硬度低很多,因此隨手撿起一塊燧石就可以在柔軟的山崖上開始“創作”。

這些作品們看上去像是某種記號、家族徽志或臨時日記;在這裡大概刻著60多個圖案,其中包括:一些朱鷺和別的水鳥、隼鷹和蛇、一隻蠍子、一個安放在杆子頂部的牛頭骨,還有一些人類的造型。

其中有一個人的形態是一手握著梨形棒,一手拿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是我們之前已經多次看到過的那些可憐人——戰俘。

下圖是這些沙漠巖畫其中一幅的局部,這個畫面的高度大概是41釐米。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沙漠巖畫局部(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gy

在整個尼羅河谷內都找到了風格與此相似的塗鴉或巖畫,所以我們頗有信心地認為它們都是產自同一時代、同一文化的作品。

這些作品們的創造時間大概介乎公元前3500年到3000年之間,與那些讓我們驚歎的儀式性調色板應該是同期的。當然,它們的藝術造詣與我們看過的那些調色板當然不可比,那些個調色板必定出自大師之手吧。但是這些巖畫和那些調色板的內在邏輯和敘述方式顯然是一致的。

這是某些史前埃及人“到此一遊”之作?還是具有更深遠的含義?畢竟,它們刻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彷彿在向所有路經的人宣示著某種信息。

從埃及直到努比亞(相當於今天蘇丹一帶)和庫什(Kush,相當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雖然尼羅河一脈相連,但是卻隔著三個所謂的“大瀑布”,這些大瀑布附近其實是天然的險灘,這裡亂石密佈、水流凶險,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埃及文明與“化外蠻夷”的天然界線。

在這些大瀑布附近劃地盤宣示主權,是歷代埃及法老樂此不疲的事情。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一張老照片中的第二大瀑布(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從剛才的古商路再往西走400英里便是努比亞,那兒已經遠離了涅伽達文化圈——但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一塊能眺望尼羅河第二大瀑布(The Second Cataract)的岩石上,出現了類似的塗鴉:一隻蠍子正用它的鉗子抓住一個被縛的戰俘,在蠍子旁站著兩個人似乎是它的士兵,其中一個士兵手持弓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第二大瀑布附近的蠍子與戰俘巖畫(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

好了,我們已經看到了兩處巖畫塗鴉,它們顯然主題一致,而且都被刻畫在有意思的位置,可以說具有戰略意義。

這其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東西:蠍子

蠍子代表的,可能是一個族群、一個神靈、甚至是一個人。而事實上,我們知道的最早可以稱得上是“法老”的人物當中,剛好就有一個人被稱為“蠍子王”(King Scorpion)

於是,這兩幅巖畫可能是一場史前征戰的功勳碑,亦或是一種警告:蠍王陛下君臨此地,凡刻有蠍子圖案的地方都是陛下的勢力範圍,看哪,陛下孔武有力,不服從他的人必將遭到梨形棒砸頭的可怕命運……

嗯,目前為止,這一切都只是腦補,但是又那麼巧地,確實存在一件極有可能和我們的腦補相互印證的文物,這就是我們這次要重點介紹的:蠍王權標頭(The Scorpion Macehead)。


蠍王權標頭以及蠍王的謎團

在1897-1898年的考古季度中,我們的老朋友詹姆斯·奎貝爾(James Edward Quibell,英國埃及學家)在考察希拉孔波利斯時,找到了一個“大坑”,裡面亂七八糟堆放著從史前時期到法老時期的一些珍貴物品。

其中就包括了我們多次提到的納爾邁調色板、納爾邁權標頭,和這個蠍王權標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現存阿什莫林博物館(圖片來源:Atlas van het Oude Egypte)

蠍王權標頭高25釐米,用一塊漂亮的石灰石雕成,表面佈滿浮雕,劃分成了上中下三條飾帶。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的浮雕飾帶圖案(圖片來源:Protodynastic Egypt)

照老規矩,我們姑且按照從上而下的順序把飾帶稱為A,B和C。

面積最大的部分是位於中間的飾帶B。這部分刻畫的,是一位偉岸的統治者,他帶著白色王冠,穿著短裙,身後還繫著一條牛尾巴(還記得我們講過的國王很“牛”嗎?),毫無疑問是國王本人的形象。

在他的額頭前方,刻著我們曾經看到過的七瓣的玫瑰花和一隻蠍子——因此,他的名字可能就叫“蠍子”。

這種玫瑰在納爾邁調色板上就出現過,確切意思不明,有學者認為可能代表“尊貴者”或“領主”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從前王朝到第1王朝,這種花經常和統治者的形象一起出現,到了第1王朝末年卻消失了;但是在第3王朝末期又再次出現了這種圖案,而到這時它不再被統治者獨佔,而是經常作為貴族和高官的標誌了。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細部,留意藍色字標出的東西和國王身後的扇子

我們繼續細看這個權標頭吧。蠍王邁開大步穩穩地站著,他身後是兩把扇子,像極了後來壁畫中常見的那些宮廷鴕鳥羽毛扇。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法老時期典型的鴕鳥羽毛扇子,是王室的象徵(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蠍王用兩隻手拿著一個鋤頭。關於蠍王拿著鋤頭是在幹什麼也存在一些不同的推測。

有學者認為他顯然是在疏通河道,畢竟保障農業生產自古就是埃及法老的職責。

也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在為某種宗教建築(例如神廟)舉行奠基禮。

蠍王腳下刻著水波,他跟前是一位比他矮小很多的人僕人(古埃及藝術中人物的大小比例是根據他的身份地位來決定的),這個僕人拿著一個籃子或者簸箕,可能在播種(一路跟著從之前的文章看過來的鐵桿粉絲們,還記得我們講過俄塞里斯的真實身份麼?)。因此這個畫面記錄的也可能是一個開耕儀式,由蠍王本人蔘與其中。

但是,這個權標頭想表達的可不僅僅是“蠍王陛下保障了豐收”這一概念。

接下來我們把目光移向位於最上面的飾帶A,會看到一些有趣的東西。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飾帶A(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在這裡出現了前王朝時期常見的那種高杆,杆子上是神靈或省份的徽志。但是這一次,每根杆子都垂下來一根繩子,繩子末端是一張網,網裡面是鳳頭麥雞

古埃及又一個經典藝術主題就這樣橫空出世,鳳頭麥雞在古埃及語中是Rekhet,它們以後會經常用來代表埃及的敵人或者底層人民,我們可以大致把鳳頭麥雞等同於“賤民”。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鳳頭麥雞本尊(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明明鳳頭麥雞長的這麼漂亮為什麼會在古埃及有這樣的代表意義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綁在高杆上的鳳頭麥雞無疑是蠍王在宣佈:他已經打敗了一切和他作對的人。

飾帶C破損得非常厲害,刻畫的可能是河岸上的生活風情。


蠍王可以說是埃及歷史上又一虛無縹緲的角色,他的存在就只有我們上面提到的那些粗糙的巖畫以及這個權標頭能證明,嗯,還有一些來自阿拜多斯墓中的有趣小物品很可能也屬於他,那是我們下一趟要去的地方。

關於蠍王的生平幾乎全是埃及學家們推敲和腦補出來的,甚至有人認為埃及歷史上出現過兩位叫“蠍子”的統治者,還把他們稱為“蠍王一世”(King Scorpion I)和“蠍王二世”(King Scorpion II)——但是這種理論目前還沒有找到充分的證據。

芹菜覺得還有一種理論值得關注,那就是:所謂蠍王很可能和我們的老朋友,那個“憤怒的鯰魚”——納爾邁是同一個人,這從他們的物品中毫無二致的藝術風格可見一斑;反正,埃及的法老愛給自己起多少個名字都可以,也許他在某些場合叫自己做鯰魚納爾邁,在另外某些場合則樂於當蠍子也說不定^_^。同樣值得一提的是,蠍王和納爾邁王的物品是總是一起出土的。

蠍王與納爾邁鯰魚王的形象對比,可以看出兩人真的很像。當然這也可能是藝術風格已經高度程式化的結果。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與納爾邁鯰魚王的形象對比

也有不少學者認為蠍王是納爾邁的祖先或者前任。

下一次,我們再次啟程,追著蠍王的蹤跡,前往阿拜多斯。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電影《蠍子王》海報

嗯,對了,巨石強森初踏影壇時,就曾在《木乃伊2》和《蠍子王》中扮演過蠍王。不過這故事純粹虛構,和歷史沒有半毛錢關係……最後,我們來看看巨石版的蠍王劇照吧。(為何某些圖那麼喜感呢)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基納彎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納彎河段剛好也是現代埃及的基納省(Qena Governarate)的範圍,該行政區囊括了不少旅遊名勝。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今日的基納市風光(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就在這段旅途的中段,有一條從底比斯發端的遠古商路,它一直延伸到涅伽達和阿拜多斯,與繞道的尼羅河同行。

現代看,這條古商路穿越了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替盧克索市(Luxor,盧克索和古代的底比斯是同一個地方)的工場運送雪花石膏的車隊偶爾會取道這裡,還有那些被趕往開羅集市販賣的駱駝,這些駱駝的主人多是些身穿白袍的努比亞人,手中握著銀柄的駝鞭。

但是在我們的時光機對準的年代,也就是大約公元前3200年,這片土地仍然有足夠的水源,社區在這裡得以繁衍,放牧和耕作。

然後,慢慢地,這裡一天比一天干旱,定居者逐漸離棄了它,只剩下沙漠旅人樂於從這裡經過,踏足它。

下圖是涅伽達文化時期就存在的商隊路線其中的一條,穿越了該文化的中心地帶。在這張圖裡用圓圈標出的是巖畫的位置,我們後面會說到的幾處巖畫就在這其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涅伽達古商路之一(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

在沙漠的石灰石山崖上,一些巖畫如幽靈般浮現。它們的線條和構圖可以用“漫不經心”來形容,可能是某些史前商隊留下的吧。

這兒遍地都是燧石,由於石灰石比燧石的硬度低很多,因此隨手撿起一塊燧石就可以在柔軟的山崖上開始“創作”。

這些作品們看上去像是某種記號、家族徽志或臨時日記;在這裡大概刻著60多個圖案,其中包括:一些朱鷺和別的水鳥、隼鷹和蛇、一隻蠍子、一個安放在杆子頂部的牛頭骨,還有一些人類的造型。

其中有一個人的形態是一手握著梨形棒,一手拿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是我們之前已經多次看到過的那些可憐人——戰俘。

下圖是這些沙漠巖畫其中一幅的局部,這個畫面的高度大概是41釐米。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沙漠巖畫局部(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gy

在整個尼羅河谷內都找到了風格與此相似的塗鴉或巖畫,所以我們頗有信心地認為它們都是產自同一時代、同一文化的作品。

這些作品們的創造時間大概介乎公元前3500年到3000年之間,與那些讓我們驚歎的儀式性調色板應該是同期的。當然,它們的藝術造詣與我們看過的那些調色板當然不可比,那些個調色板必定出自大師之手吧。但是這些巖畫和那些調色板的內在邏輯和敘述方式顯然是一致的。

這是某些史前埃及人“到此一遊”之作?還是具有更深遠的含義?畢竟,它們刻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彷彿在向所有路經的人宣示著某種信息。

從埃及直到努比亞(相當於今天蘇丹一帶)和庫什(Kush,相當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雖然尼羅河一脈相連,但是卻隔著三個所謂的“大瀑布”,這些大瀑布附近其實是天然的險灘,這裡亂石密佈、水流凶險,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埃及文明與“化外蠻夷”的天然界線。

在這些大瀑布附近劃地盤宣示主權,是歷代埃及法老樂此不疲的事情。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一張老照片中的第二大瀑布(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從剛才的古商路再往西走400英里便是努比亞,那兒已經遠離了涅伽達文化圈——但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一塊能眺望尼羅河第二大瀑布(The Second Cataract)的岩石上,出現了類似的塗鴉:一隻蠍子正用它的鉗子抓住一個被縛的戰俘,在蠍子旁站著兩個人似乎是它的士兵,其中一個士兵手持弓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第二大瀑布附近的蠍子與戰俘巖畫(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

好了,我們已經看到了兩處巖畫塗鴉,它們顯然主題一致,而且都被刻畫在有意思的位置,可以說具有戰略意義。

這其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東西:蠍子

蠍子代表的,可能是一個族群、一個神靈、甚至是一個人。而事實上,我們知道的最早可以稱得上是“法老”的人物當中,剛好就有一個人被稱為“蠍子王”(King Scorpion)

於是,這兩幅巖畫可能是一場史前征戰的功勳碑,亦或是一種警告:蠍王陛下君臨此地,凡刻有蠍子圖案的地方都是陛下的勢力範圍,看哪,陛下孔武有力,不服從他的人必將遭到梨形棒砸頭的可怕命運……

嗯,目前為止,這一切都只是腦補,但是又那麼巧地,確實存在一件極有可能和我們的腦補相互印證的文物,這就是我們這次要重點介紹的:蠍王權標頭(The Scorpion Macehead)。


蠍王權標頭以及蠍王的謎團

在1897-1898年的考古季度中,我們的老朋友詹姆斯·奎貝爾(James Edward Quibell,英國埃及學家)在考察希拉孔波利斯時,找到了一個“大坑”,裡面亂七八糟堆放著從史前時期到法老時期的一些珍貴物品。

其中就包括了我們多次提到的納爾邁調色板、納爾邁權標頭,和這個蠍王權標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現存阿什莫林博物館(圖片來源:Atlas van het Oude Egypte)

蠍王權標頭高25釐米,用一塊漂亮的石灰石雕成,表面佈滿浮雕,劃分成了上中下三條飾帶。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的浮雕飾帶圖案(圖片來源:Protodynastic Egypt)

照老規矩,我們姑且按照從上而下的順序把飾帶稱為A,B和C。

面積最大的部分是位於中間的飾帶B。這部分刻畫的,是一位偉岸的統治者,他帶著白色王冠,穿著短裙,身後還繫著一條牛尾巴(還記得我們講過的國王很“牛”嗎?),毫無疑問是國王本人的形象。

在他的額頭前方,刻著我們曾經看到過的七瓣的玫瑰花和一隻蠍子——因此,他的名字可能就叫“蠍子”。

這種玫瑰在納爾邁調色板上就出現過,確切意思不明,有學者認為可能代表“尊貴者”或“領主”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從前王朝到第1王朝,這種花經常和統治者的形象一起出現,到了第1王朝末年卻消失了;但是在第3王朝末期又再次出現了這種圖案,而到這時它不再被統治者獨佔,而是經常作為貴族和高官的標誌了。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細部,留意藍色字標出的東西和國王身後的扇子

我們繼續細看這個權標頭吧。蠍王邁開大步穩穩地站著,他身後是兩把扇子,像極了後來壁畫中常見的那些宮廷鴕鳥羽毛扇。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法老時期典型的鴕鳥羽毛扇子,是王室的象徵(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蠍王用兩隻手拿著一個鋤頭。關於蠍王拿著鋤頭是在幹什麼也存在一些不同的推測。

有學者認為他顯然是在疏通河道,畢竟保障農業生產自古就是埃及法老的職責。

也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在為某種宗教建築(例如神廟)舉行奠基禮。

蠍王腳下刻著水波,他跟前是一位比他矮小很多的人僕人(古埃及藝術中人物的大小比例是根據他的身份地位來決定的),這個僕人拿著一個籃子或者簸箕,可能在播種(一路跟著從之前的文章看過來的鐵桿粉絲們,還記得我們講過俄塞里斯的真實身份麼?)。因此這個畫面記錄的也可能是一個開耕儀式,由蠍王本人蔘與其中。

但是,這個權標頭想表達的可不僅僅是“蠍王陛下保障了豐收”這一概念。

接下來我們把目光移向位於最上面的飾帶A,會看到一些有趣的東西。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飾帶A(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在這裡出現了前王朝時期常見的那種高杆,杆子上是神靈或省份的徽志。但是這一次,每根杆子都垂下來一根繩子,繩子末端是一張網,網裡面是鳳頭麥雞

古埃及又一個經典藝術主題就這樣橫空出世,鳳頭麥雞在古埃及語中是Rekhet,它們以後會經常用來代表埃及的敵人或者底層人民,我們可以大致把鳳頭麥雞等同於“賤民”。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鳳頭麥雞本尊(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明明鳳頭麥雞長的這麼漂亮為什麼會在古埃及有這樣的代表意義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綁在高杆上的鳳頭麥雞無疑是蠍王在宣佈:他已經打敗了一切和他作對的人。

飾帶C破損得非常厲害,刻畫的可能是河岸上的生活風情。


蠍王可以說是埃及歷史上又一虛無縹緲的角色,他的存在就只有我們上面提到的那些粗糙的巖畫以及這個權標頭能證明,嗯,還有一些來自阿拜多斯墓中的有趣小物品很可能也屬於他,那是我們下一趟要去的地方。

關於蠍王的生平幾乎全是埃及學家們推敲和腦補出來的,甚至有人認為埃及歷史上出現過兩位叫“蠍子”的統治者,還把他們稱為“蠍王一世”(King Scorpion I)和“蠍王二世”(King Scorpion II)——但是這種理論目前還沒有找到充分的證據。

芹菜覺得還有一種理論值得關注,那就是:所謂蠍王很可能和我們的老朋友,那個“憤怒的鯰魚”——納爾邁是同一個人,這從他們的物品中毫無二致的藝術風格可見一斑;反正,埃及的法老愛給自己起多少個名字都可以,也許他在某些場合叫自己做鯰魚納爾邁,在另外某些場合則樂於當蠍子也說不定^_^。同樣值得一提的是,蠍王和納爾邁王的物品是總是一起出土的。

蠍王與納爾邁鯰魚王的形象對比,可以看出兩人真的很像。當然這也可能是藝術風格已經高度程式化的結果。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與納爾邁鯰魚王的形象對比

也有不少學者認為蠍王是納爾邁的祖先或者前任。

下一次,我們再次啟程,追著蠍王的蹤跡,前往阿拜多斯。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電影《蠍子王》海報

嗯,對了,巨石強森初踏影壇時,就曾在《木乃伊2》和《蠍子王》中扮演過蠍王。不過這故事純粹虛構,和歷史沒有半毛錢關係……最後,我們來看看巨石版的蠍王劇照吧。(為何某些圖那麼喜感呢)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基納彎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納彎河段剛好也是現代埃及的基納省(Qena Governarate)的範圍,該行政區囊括了不少旅遊名勝。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今日的基納市風光(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就在這段旅途的中段,有一條從底比斯發端的遠古商路,它一直延伸到涅伽達和阿拜多斯,與繞道的尼羅河同行。

現代看,這條古商路穿越了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替盧克索市(Luxor,盧克索和古代的底比斯是同一個地方)的工場運送雪花石膏的車隊偶爾會取道這裡,還有那些被趕往開羅集市販賣的駱駝,這些駱駝的主人多是些身穿白袍的努比亞人,手中握著銀柄的駝鞭。

但是在我們的時光機對準的年代,也就是大約公元前3200年,這片土地仍然有足夠的水源,社區在這裡得以繁衍,放牧和耕作。

然後,慢慢地,這裡一天比一天干旱,定居者逐漸離棄了它,只剩下沙漠旅人樂於從這裡經過,踏足它。

下圖是涅伽達文化時期就存在的商隊路線其中的一條,穿越了該文化的中心地帶。在這張圖裡用圓圈標出的是巖畫的位置,我們後面會說到的幾處巖畫就在這其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涅伽達古商路之一(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

在沙漠的石灰石山崖上,一些巖畫如幽靈般浮現。它們的線條和構圖可以用“漫不經心”來形容,可能是某些史前商隊留下的吧。

這兒遍地都是燧石,由於石灰石比燧石的硬度低很多,因此隨手撿起一塊燧石就可以在柔軟的山崖上開始“創作”。

這些作品們看上去像是某種記號、家族徽志或臨時日記;在這裡大概刻著60多個圖案,其中包括:一些朱鷺和別的水鳥、隼鷹和蛇、一隻蠍子、一個安放在杆子頂部的牛頭骨,還有一些人類的造型。

其中有一個人的形態是一手握著梨形棒,一手拿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是我們之前已經多次看到過的那些可憐人——戰俘。

下圖是這些沙漠巖畫其中一幅的局部,這個畫面的高度大概是41釐米。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沙漠巖畫局部(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gy

在整個尼羅河谷內都找到了風格與此相似的塗鴉或巖畫,所以我們頗有信心地認為它們都是產自同一時代、同一文化的作品。

這些作品們的創造時間大概介乎公元前3500年到3000年之間,與那些讓我們驚歎的儀式性調色板應該是同期的。當然,它們的藝術造詣與我們看過的那些調色板當然不可比,那些個調色板必定出自大師之手吧。但是這些巖畫和那些調色板的內在邏輯和敘述方式顯然是一致的。

這是某些史前埃及人“到此一遊”之作?還是具有更深遠的含義?畢竟,它們刻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彷彿在向所有路經的人宣示著某種信息。

從埃及直到努比亞(相當於今天蘇丹一帶)和庫什(Kush,相當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雖然尼羅河一脈相連,但是卻隔著三個所謂的“大瀑布”,這些大瀑布附近其實是天然的險灘,這裡亂石密佈、水流凶險,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埃及文明與“化外蠻夷”的天然界線。

在這些大瀑布附近劃地盤宣示主權,是歷代埃及法老樂此不疲的事情。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一張老照片中的第二大瀑布(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從剛才的古商路再往西走400英里便是努比亞,那兒已經遠離了涅伽達文化圈——但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一塊能眺望尼羅河第二大瀑布(The Second Cataract)的岩石上,出現了類似的塗鴉:一隻蠍子正用它的鉗子抓住一個被縛的戰俘,在蠍子旁站著兩個人似乎是它的士兵,其中一個士兵手持弓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第二大瀑布附近的蠍子與戰俘巖畫(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

好了,我們已經看到了兩處巖畫塗鴉,它們顯然主題一致,而且都被刻畫在有意思的位置,可以說具有戰略意義。

這其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東西:蠍子

蠍子代表的,可能是一個族群、一個神靈、甚至是一個人。而事實上,我們知道的最早可以稱得上是“法老”的人物當中,剛好就有一個人被稱為“蠍子王”(King Scorpion)

於是,這兩幅巖畫可能是一場史前征戰的功勳碑,亦或是一種警告:蠍王陛下君臨此地,凡刻有蠍子圖案的地方都是陛下的勢力範圍,看哪,陛下孔武有力,不服從他的人必將遭到梨形棒砸頭的可怕命運……

嗯,目前為止,這一切都只是腦補,但是又那麼巧地,確實存在一件極有可能和我們的腦補相互印證的文物,這就是我們這次要重點介紹的:蠍王權標頭(The Scorpion Macehead)。


蠍王權標頭以及蠍王的謎團

在1897-1898年的考古季度中,我們的老朋友詹姆斯·奎貝爾(James Edward Quibell,英國埃及學家)在考察希拉孔波利斯時,找到了一個“大坑”,裡面亂七八糟堆放著從史前時期到法老時期的一些珍貴物品。

其中就包括了我們多次提到的納爾邁調色板、納爾邁權標頭,和這個蠍王權標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現存阿什莫林博物館(圖片來源:Atlas van het Oude Egypte)

蠍王權標頭高25釐米,用一塊漂亮的石灰石雕成,表面佈滿浮雕,劃分成了上中下三條飾帶。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的浮雕飾帶圖案(圖片來源:Protodynastic Egypt)

照老規矩,我們姑且按照從上而下的順序把飾帶稱為A,B和C。

面積最大的部分是位於中間的飾帶B。這部分刻畫的,是一位偉岸的統治者,他帶著白色王冠,穿著短裙,身後還繫著一條牛尾巴(還記得我們講過的國王很“牛”嗎?),毫無疑問是國王本人的形象。

在他的額頭前方,刻著我們曾經看到過的七瓣的玫瑰花和一隻蠍子——因此,他的名字可能就叫“蠍子”。

這種玫瑰在納爾邁調色板上就出現過,確切意思不明,有學者認為可能代表“尊貴者”或“領主”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從前王朝到第1王朝,這種花經常和統治者的形象一起出現,到了第1王朝末年卻消失了;但是在第3王朝末期又再次出現了這種圖案,而到這時它不再被統治者獨佔,而是經常作為貴族和高官的標誌了。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細部,留意藍色字標出的東西和國王身後的扇子

我們繼續細看這個權標頭吧。蠍王邁開大步穩穩地站著,他身後是兩把扇子,像極了後來壁畫中常見的那些宮廷鴕鳥羽毛扇。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法老時期典型的鴕鳥羽毛扇子,是王室的象徵(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蠍王用兩隻手拿著一個鋤頭。關於蠍王拿著鋤頭是在幹什麼也存在一些不同的推測。

有學者認為他顯然是在疏通河道,畢竟保障農業生產自古就是埃及法老的職責。

也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在為某種宗教建築(例如神廟)舉行奠基禮。

蠍王腳下刻著水波,他跟前是一位比他矮小很多的人僕人(古埃及藝術中人物的大小比例是根據他的身份地位來決定的),這個僕人拿著一個籃子或者簸箕,可能在播種(一路跟著從之前的文章看過來的鐵桿粉絲們,還記得我們講過俄塞里斯的真實身份麼?)。因此這個畫面記錄的也可能是一個開耕儀式,由蠍王本人蔘與其中。

但是,這個權標頭想表達的可不僅僅是“蠍王陛下保障了豐收”這一概念。

接下來我們把目光移向位於最上面的飾帶A,會看到一些有趣的東西。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飾帶A(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在這裡出現了前王朝時期常見的那種高杆,杆子上是神靈或省份的徽志。但是這一次,每根杆子都垂下來一根繩子,繩子末端是一張網,網裡面是鳳頭麥雞

古埃及又一個經典藝術主題就這樣橫空出世,鳳頭麥雞在古埃及語中是Rekhet,它們以後會經常用來代表埃及的敵人或者底層人民,我們可以大致把鳳頭麥雞等同於“賤民”。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鳳頭麥雞本尊(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明明鳳頭麥雞長的這麼漂亮為什麼會在古埃及有這樣的代表意義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綁在高杆上的鳳頭麥雞無疑是蠍王在宣佈:他已經打敗了一切和他作對的人。

飾帶C破損得非常厲害,刻畫的可能是河岸上的生活風情。


蠍王可以說是埃及歷史上又一虛無縹緲的角色,他的存在就只有我們上面提到的那些粗糙的巖畫以及這個權標頭能證明,嗯,還有一些來自阿拜多斯墓中的有趣小物品很可能也屬於他,那是我們下一趟要去的地方。

關於蠍王的生平幾乎全是埃及學家們推敲和腦補出來的,甚至有人認為埃及歷史上出現過兩位叫“蠍子”的統治者,還把他們稱為“蠍王一世”(King Scorpion I)和“蠍王二世”(King Scorpion II)——但是這種理論目前還沒有找到充分的證據。

芹菜覺得還有一種理論值得關注,那就是:所謂蠍王很可能和我們的老朋友,那個“憤怒的鯰魚”——納爾邁是同一個人,這從他們的物品中毫無二致的藝術風格可見一斑;反正,埃及的法老愛給自己起多少個名字都可以,也許他在某些場合叫自己做鯰魚納爾邁,在另外某些場合則樂於當蠍子也說不定^_^。同樣值得一提的是,蠍王和納爾邁王的物品是總是一起出土的。

蠍王與納爾邁鯰魚王的形象對比,可以看出兩人真的很像。當然這也可能是藝術風格已經高度程式化的結果。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與納爾邁鯰魚王的形象對比

也有不少學者認為蠍王是納爾邁的祖先或者前任。

下一次,我們再次啟程,追著蠍王的蹤跡,前往阿拜多斯。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電影《蠍子王》海報

嗯,對了,巨石強森初踏影壇時,就曾在《木乃伊2》和《蠍子王》中扮演過蠍王。不過這故事純粹虛構,和歷史沒有半毛錢關係……最後,我們來看看巨石版的蠍王劇照吧。(為何某些圖那麼喜感呢)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哇,不得不說這個蠍王的手辦真的是很贊啊!!!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基納彎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納彎河段剛好也是現代埃及的基納省(Qena Governarate)的範圍,該行政區囊括了不少旅遊名勝。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今日的基納市風光(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就在這段旅途的中段,有一條從底比斯發端的遠古商路,它一直延伸到涅伽達和阿拜多斯,與繞道的尼羅河同行。

現代看,這條古商路穿越了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替盧克索市(Luxor,盧克索和古代的底比斯是同一個地方)的工場運送雪花石膏的車隊偶爾會取道這裡,還有那些被趕往開羅集市販賣的駱駝,這些駱駝的主人多是些身穿白袍的努比亞人,手中握著銀柄的駝鞭。

但是在我們的時光機對準的年代,也就是大約公元前3200年,這片土地仍然有足夠的水源,社區在這裡得以繁衍,放牧和耕作。

然後,慢慢地,這裡一天比一天干旱,定居者逐漸離棄了它,只剩下沙漠旅人樂於從這裡經過,踏足它。

下圖是涅伽達文化時期就存在的商隊路線其中的一條,穿越了該文化的中心地帶。在這張圖裡用圓圈標出的是巖畫的位置,我們後面會說到的幾處巖畫就在這其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涅伽達古商路之一(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

在沙漠的石灰石山崖上,一些巖畫如幽靈般浮現。它們的線條和構圖可以用“漫不經心”來形容,可能是某些史前商隊留下的吧。

這兒遍地都是燧石,由於石灰石比燧石的硬度低很多,因此隨手撿起一塊燧石就可以在柔軟的山崖上開始“創作”。

這些作品們看上去像是某種記號、家族徽志或臨時日記;在這裡大概刻著60多個圖案,其中包括:一些朱鷺和別的水鳥、隼鷹和蛇、一隻蠍子、一個安放在杆子頂部的牛頭骨,還有一些人類的造型。

其中有一個人的形態是一手握著梨形棒,一手拿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是我們之前已經多次看到過的那些可憐人——戰俘。

下圖是這些沙漠巖畫其中一幅的局部,這個畫面的高度大概是41釐米。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沙漠巖畫局部(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gy

在整個尼羅河谷內都找到了風格與此相似的塗鴉或巖畫,所以我們頗有信心地認為它們都是產自同一時代、同一文化的作品。

這些作品們的創造時間大概介乎公元前3500年到3000年之間,與那些讓我們驚歎的儀式性調色板應該是同期的。當然,它們的藝術造詣與我們看過的那些調色板當然不可比,那些個調色板必定出自大師之手吧。但是這些巖畫和那些調色板的內在邏輯和敘述方式顯然是一致的。

這是某些史前埃及人“到此一遊”之作?還是具有更深遠的含義?畢竟,它們刻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彷彿在向所有路經的人宣示著某種信息。

從埃及直到努比亞(相當於今天蘇丹一帶)和庫什(Kush,相當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雖然尼羅河一脈相連,但是卻隔著三個所謂的“大瀑布”,這些大瀑布附近其實是天然的險灘,這裡亂石密佈、水流凶險,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埃及文明與“化外蠻夷”的天然界線。

在這些大瀑布附近劃地盤宣示主權,是歷代埃及法老樂此不疲的事情。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一張老照片中的第二大瀑布(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從剛才的古商路再往西走400英里便是努比亞,那兒已經遠離了涅伽達文化圈——但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一塊能眺望尼羅河第二大瀑布(The Second Cataract)的岩石上,出現了類似的塗鴉:一隻蠍子正用它的鉗子抓住一個被縛的戰俘,在蠍子旁站著兩個人似乎是它的士兵,其中一個士兵手持弓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第二大瀑布附近的蠍子與戰俘巖畫(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

好了,我們已經看到了兩處巖畫塗鴉,它們顯然主題一致,而且都被刻畫在有意思的位置,可以說具有戰略意義。

這其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東西:蠍子

蠍子代表的,可能是一個族群、一個神靈、甚至是一個人。而事實上,我們知道的最早可以稱得上是“法老”的人物當中,剛好就有一個人被稱為“蠍子王”(King Scorpion)

於是,這兩幅巖畫可能是一場史前征戰的功勳碑,亦或是一種警告:蠍王陛下君臨此地,凡刻有蠍子圖案的地方都是陛下的勢力範圍,看哪,陛下孔武有力,不服從他的人必將遭到梨形棒砸頭的可怕命運……

嗯,目前為止,這一切都只是腦補,但是又那麼巧地,確實存在一件極有可能和我們的腦補相互印證的文物,這就是我們這次要重點介紹的:蠍王權標頭(The Scorpion Macehead)。


蠍王權標頭以及蠍王的謎團

在1897-1898年的考古季度中,我們的老朋友詹姆斯·奎貝爾(James Edward Quibell,英國埃及學家)在考察希拉孔波利斯時,找到了一個“大坑”,裡面亂七八糟堆放著從史前時期到法老時期的一些珍貴物品。

其中就包括了我們多次提到的納爾邁調色板、納爾邁權標頭,和這個蠍王權標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現存阿什莫林博物館(圖片來源:Atlas van het Oude Egypte)

蠍王權標頭高25釐米,用一塊漂亮的石灰石雕成,表面佈滿浮雕,劃分成了上中下三條飾帶。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的浮雕飾帶圖案(圖片來源:Protodynastic Egypt)

照老規矩,我們姑且按照從上而下的順序把飾帶稱為A,B和C。

面積最大的部分是位於中間的飾帶B。這部分刻畫的,是一位偉岸的統治者,他帶著白色王冠,穿著短裙,身後還繫著一條牛尾巴(還記得我們講過的國王很“牛”嗎?),毫無疑問是國王本人的形象。

在他的額頭前方,刻著我們曾經看到過的七瓣的玫瑰花和一隻蠍子——因此,他的名字可能就叫“蠍子”。

這種玫瑰在納爾邁調色板上就出現過,確切意思不明,有學者認為可能代表“尊貴者”或“領主”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從前王朝到第1王朝,這種花經常和統治者的形象一起出現,到了第1王朝末年卻消失了;但是在第3王朝末期又再次出現了這種圖案,而到這時它不再被統治者獨佔,而是經常作為貴族和高官的標誌了。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細部,留意藍色字標出的東西和國王身後的扇子

我們繼續細看這個權標頭吧。蠍王邁開大步穩穩地站著,他身後是兩把扇子,像極了後來壁畫中常見的那些宮廷鴕鳥羽毛扇。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法老時期典型的鴕鳥羽毛扇子,是王室的象徵(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蠍王用兩隻手拿著一個鋤頭。關於蠍王拿著鋤頭是在幹什麼也存在一些不同的推測。

有學者認為他顯然是在疏通河道,畢竟保障農業生產自古就是埃及法老的職責。

也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在為某種宗教建築(例如神廟)舉行奠基禮。

蠍王腳下刻著水波,他跟前是一位比他矮小很多的人僕人(古埃及藝術中人物的大小比例是根據他的身份地位來決定的),這個僕人拿著一個籃子或者簸箕,可能在播種(一路跟著從之前的文章看過來的鐵桿粉絲們,還記得我們講過俄塞里斯的真實身份麼?)。因此這個畫面記錄的也可能是一個開耕儀式,由蠍王本人蔘與其中。

但是,這個權標頭想表達的可不僅僅是“蠍王陛下保障了豐收”這一概念。

接下來我們把目光移向位於最上面的飾帶A,會看到一些有趣的東西。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飾帶A(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在這裡出現了前王朝時期常見的那種高杆,杆子上是神靈或省份的徽志。但是這一次,每根杆子都垂下來一根繩子,繩子末端是一張網,網裡面是鳳頭麥雞

古埃及又一個經典藝術主題就這樣橫空出世,鳳頭麥雞在古埃及語中是Rekhet,它們以後會經常用來代表埃及的敵人或者底層人民,我們可以大致把鳳頭麥雞等同於“賤民”。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鳳頭麥雞本尊(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明明鳳頭麥雞長的這麼漂亮為什麼會在古埃及有這樣的代表意義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綁在高杆上的鳳頭麥雞無疑是蠍王在宣佈:他已經打敗了一切和他作對的人。

飾帶C破損得非常厲害,刻畫的可能是河岸上的生活風情。


蠍王可以說是埃及歷史上又一虛無縹緲的角色,他的存在就只有我們上面提到的那些粗糙的巖畫以及這個權標頭能證明,嗯,還有一些來自阿拜多斯墓中的有趣小物品很可能也屬於他,那是我們下一趟要去的地方。

關於蠍王的生平幾乎全是埃及學家們推敲和腦補出來的,甚至有人認為埃及歷史上出現過兩位叫“蠍子”的統治者,還把他們稱為“蠍王一世”(King Scorpion I)和“蠍王二世”(King Scorpion II)——但是這種理論目前還沒有找到充分的證據。

芹菜覺得還有一種理論值得關注,那就是:所謂蠍王很可能和我們的老朋友,那個“憤怒的鯰魚”——納爾邁是同一個人,這從他們的物品中毫無二致的藝術風格可見一斑;反正,埃及的法老愛給自己起多少個名字都可以,也許他在某些場合叫自己做鯰魚納爾邁,在另外某些場合則樂於當蠍子也說不定^_^。同樣值得一提的是,蠍王和納爾邁王的物品是總是一起出土的。

蠍王與納爾邁鯰魚王的形象對比,可以看出兩人真的很像。當然這也可能是藝術風格已經高度程式化的結果。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與納爾邁鯰魚王的形象對比

也有不少學者認為蠍王是納爾邁的祖先或者前任。

下一次,我們再次啟程,追著蠍王的蹤跡,前往阿拜多斯。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電影《蠍子王》海報

嗯,對了,巨石強森初踏影壇時,就曾在《木乃伊2》和《蠍子王》中扮演過蠍王。不過這故事純粹虛構,和歷史沒有半毛錢關係……最後,我們來看看巨石版的蠍王劇照吧。(為何某些圖那麼喜感呢)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哇,不得不說這個蠍王的手辦真的是很贊啊!!!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未完待續

作者:芹菜法老 & Pepi太后

我們的文章在各平臺同步更新,搜索“尼羅河畔洗爪爪”即可找到我們。

欲知後事如何,請關注我們繼續聽故事。

"

尼羅河一路向北,流向大海。

在上埃及的某個地方,他忽然一頭扎向東邊,把一片沙漠中的高地環繞了四分之三圈。

今天,我們把尼羅河的這段“繞道”稱為“基納彎”(Qena Bend)——它長約100英里,穿越了幾個涅伽達文化的心臟地帶,也途徑了一大堆有名的法老埃及遺址。

例如位於涅伽達下游的底比斯(Thebes)、科普特斯(Coptos)、丹德拉(Dendera)、納·哈瑪迪(Nag Hammadi)和讓人魂牽夢縈的阿拜多斯(Abydos)。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基納彎地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基納彎河段剛好也是現代埃及的基納省(Qena Governarate)的範圍,該行政區囊括了不少旅遊名勝。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今日的基納市風光(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就在這段旅途的中段,有一條從底比斯發端的遠古商路,它一直延伸到涅伽達和阿拜多斯,與繞道的尼羅河同行。

現代看,這條古商路穿越了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替盧克索市(Luxor,盧克索和古代的底比斯是同一個地方)的工場運送雪花石膏的車隊偶爾會取道這裡,還有那些被趕往開羅集市販賣的駱駝,這些駱駝的主人多是些身穿白袍的努比亞人,手中握著銀柄的駝鞭。

但是在我們的時光機對準的年代,也就是大約公元前3200年,這片土地仍然有足夠的水源,社區在這裡得以繁衍,放牧和耕作。

然後,慢慢地,這裡一天比一天干旱,定居者逐漸離棄了它,只剩下沙漠旅人樂於從這裡經過,踏足它。

下圖是涅伽達文化時期就存在的商隊路線其中的一條,穿越了該文化的中心地帶。在這張圖裡用圓圈標出的是巖畫的位置,我們後面會說到的幾處巖畫就在這其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涅伽達古商路之一(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

在沙漠的石灰石山崖上,一些巖畫如幽靈般浮現。它們的線條和構圖可以用“漫不經心”來形容,可能是某些史前商隊留下的吧。

這兒遍地都是燧石,由於石灰石比燧石的硬度低很多,因此隨手撿起一塊燧石就可以在柔軟的山崖上開始“創作”。

這些作品們看上去像是某種記號、家族徽志或臨時日記;在這裡大概刻著60多個圖案,其中包括:一些朱鷺和別的水鳥、隼鷹和蛇、一隻蠍子、一個安放在杆子頂部的牛頭骨,還有一些人類的造型。

其中有一個人的形態是一手握著梨形棒,一手拿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是我們之前已經多次看到過的那些可憐人——戰俘。

下圖是這些沙漠巖畫其中一幅的局部,這個畫面的高度大概是41釐米。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沙漠巖畫局部(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cient Egy

在整個尼羅河谷內都找到了風格與此相似的塗鴉或巖畫,所以我們頗有信心地認為它們都是產自同一時代、同一文化的作品。

這些作品們的創造時間大概介乎公元前3500年到3000年之間,與那些讓我們驚歎的儀式性調色板應該是同期的。當然,它們的藝術造詣與我們看過的那些調色板當然不可比,那些個調色板必定出自大師之手吧。但是這些巖畫和那些調色板的內在邏輯和敘述方式顯然是一致的。

這是某些史前埃及人“到此一遊”之作?還是具有更深遠的含義?畢竟,它們刻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彷彿在向所有路經的人宣示著某種信息。

從埃及直到努比亞(相當於今天蘇丹一帶)和庫什(Kush,相當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雖然尼羅河一脈相連,但是卻隔著三個所謂的“大瀑布”,這些大瀑布附近其實是天然的險灘,這裡亂石密佈、水流凶險,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埃及文明與“化外蠻夷”的天然界線。

在這些大瀑布附近劃地盤宣示主權,是歷代埃及法老樂此不疲的事情。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一張老照片中的第二大瀑布(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從剛才的古商路再往西走400英里便是努比亞,那兒已經遠離了涅伽達文化圈——但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一塊能眺望尼羅河第二大瀑布(The Second Cataract)的岩石上,出現了類似的塗鴉:一隻蠍子正用它的鉗子抓住一個被縛的戰俘,在蠍子旁站著兩個人似乎是它的士兵,其中一個士兵手持弓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第二大瀑布附近的蠍子與戰俘巖畫(圖片來源:John Romer,A History of An

好了,我們已經看到了兩處巖畫塗鴉,它們顯然主題一致,而且都被刻畫在有意思的位置,可以說具有戰略意義。

這其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東西:蠍子

蠍子代表的,可能是一個族群、一個神靈、甚至是一個人。而事實上,我們知道的最早可以稱得上是“法老”的人物當中,剛好就有一個人被稱為“蠍子王”(King Scorpion)

於是,這兩幅巖畫可能是一場史前征戰的功勳碑,亦或是一種警告:蠍王陛下君臨此地,凡刻有蠍子圖案的地方都是陛下的勢力範圍,看哪,陛下孔武有力,不服從他的人必將遭到梨形棒砸頭的可怕命運……

嗯,目前為止,這一切都只是腦補,但是又那麼巧地,確實存在一件極有可能和我們的腦補相互印證的文物,這就是我們這次要重點介紹的:蠍王權標頭(The Scorpion Macehead)。


蠍王權標頭以及蠍王的謎團

在1897-1898年的考古季度中,我們的老朋友詹姆斯·奎貝爾(James Edward Quibell,英國埃及學家)在考察希拉孔波利斯時,找到了一個“大坑”,裡面亂七八糟堆放著從史前時期到法老時期的一些珍貴物品。

其中就包括了我們多次提到的納爾邁調色板、納爾邁權標頭,和這個蠍王權標頭。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現存阿什莫林博物館(圖片來源:Atlas van het Oude Egypte)

蠍王權標頭高25釐米,用一塊漂亮的石灰石雕成,表面佈滿浮雕,劃分成了上中下三條飾帶。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的浮雕飾帶圖案(圖片來源:Protodynastic Egypt)

照老規矩,我們姑且按照從上而下的順序把飾帶稱為A,B和C。

面積最大的部分是位於中間的飾帶B。這部分刻畫的,是一位偉岸的統治者,他帶著白色王冠,穿著短裙,身後還繫著一條牛尾巴(還記得我們講過的國王很“牛”嗎?),毫無疑問是國王本人的形象。

在他的額頭前方,刻著我們曾經看到過的七瓣的玫瑰花和一隻蠍子——因此,他的名字可能就叫“蠍子”。

這種玫瑰在納爾邁調色板上就出現過,確切意思不明,有學者認為可能代表“尊貴者”或“領主”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從前王朝到第1王朝,這種花經常和統治者的形象一起出現,到了第1王朝末年卻消失了;但是在第3王朝末期又再次出現了這種圖案,而到這時它不再被統治者獨佔,而是經常作為貴族和高官的標誌了。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權標頭細部,留意藍色字標出的東西和國王身後的扇子

我們繼續細看這個權標頭吧。蠍王邁開大步穩穩地站著,他身後是兩把扇子,像極了後來壁畫中常見的那些宮廷鴕鳥羽毛扇。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法老時期典型的鴕鳥羽毛扇子,是王室的象徵(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蠍王用兩隻手拿著一個鋤頭。關於蠍王拿著鋤頭是在幹什麼也存在一些不同的推測。

有學者認為他顯然是在疏通河道,畢竟保障農業生產自古就是埃及法老的職責。

也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在為某種宗教建築(例如神廟)舉行奠基禮。

蠍王腳下刻著水波,他跟前是一位比他矮小很多的人僕人(古埃及藝術中人物的大小比例是根據他的身份地位來決定的),這個僕人拿著一個籃子或者簸箕,可能在播種(一路跟著從之前的文章看過來的鐵桿粉絲們,還記得我們講過俄塞里斯的真實身份麼?)。因此這個畫面記錄的也可能是一個開耕儀式,由蠍王本人蔘與其中。

但是,這個權標頭想表達的可不僅僅是“蠍王陛下保障了豐收”這一概念。

接下來我們把目光移向位於最上面的飾帶A,會看到一些有趣的東西。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飾帶A(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在這裡出現了前王朝時期常見的那種高杆,杆子上是神靈或省份的徽志。但是這一次,每根杆子都垂下來一根繩子,繩子末端是一張網,網裡面是鳳頭麥雞

古埃及又一個經典藝術主題就這樣橫空出世,鳳頭麥雞在古埃及語中是Rekhet,它們以後會經常用來代表埃及的敵人或者底層人民,我們可以大致把鳳頭麥雞等同於“賤民”。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鳳頭麥雞本尊(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明明鳳頭麥雞長的這麼漂亮為什麼會在古埃及有這樣的代表意義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綁在高杆上的鳳頭麥雞無疑是蠍王在宣佈:他已經打敗了一切和他作對的人。

飾帶C破損得非常厲害,刻畫的可能是河岸上的生活風情。


蠍王可以說是埃及歷史上又一虛無縹緲的角色,他的存在就只有我們上面提到的那些粗糙的巖畫以及這個權標頭能證明,嗯,還有一些來自阿拜多斯墓中的有趣小物品很可能也屬於他,那是我們下一趟要去的地方。

關於蠍王的生平幾乎全是埃及學家們推敲和腦補出來的,甚至有人認為埃及歷史上出現過兩位叫“蠍子”的統治者,還把他們稱為“蠍王一世”(King Scorpion I)和“蠍王二世”(King Scorpion II)——但是這種理論目前還沒有找到充分的證據。

芹菜覺得還有一種理論值得關注,那就是:所謂蠍王很可能和我們的老朋友,那個“憤怒的鯰魚”——納爾邁是同一個人,這從他們的物品中毫無二致的藝術風格可見一斑;反正,埃及的法老愛給自己起多少個名字都可以,也許他在某些場合叫自己做鯰魚納爾邁,在另外某些場合則樂於當蠍子也說不定^_^。同樣值得一提的是,蠍王和納爾邁王的物品是總是一起出土的。

蠍王與納爾邁鯰魚王的形象對比,可以看出兩人真的很像。當然這也可能是藝術風格已經高度程式化的結果。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蠍王與納爾邁鯰魚王的形象對比

也有不少學者認為蠍王是納爾邁的祖先或者前任。

下一次,我們再次啟程,追著蠍王的蹤跡,前往阿拜多斯。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插圖:電影《蠍子王》海報

嗯,對了,巨石強森初踏影壇時,就曾在《木乃伊2》和《蠍子王》中扮演過蠍王。不過這故事純粹虛構,和歷史沒有半毛錢關係……最後,我們來看看巨石版的蠍王劇照吧。(為何某些圖那麼喜感呢)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哇,不得不說這個蠍王的手辦真的是很贊啊!!!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未完待續

作者:芹菜法老 & Pepi太后

我們的文章在各平臺同步更新,搜索“尼羅河畔洗爪爪”即可找到我們。

欲知後事如何,請關注我們繼續聽故事。

史前埃及人在路上隨便亂畫“到此一遊”塗鴉,甚至還畫了個蠍子

關注我們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