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

胡塞爾曾經把存在規定為在全適性中被感知到的東西。這特別容易理解,所謂全適性,就是指意向對象的充實和確證。一個例子:我尋找著我的筆,當我找到的那一刻,我就感知到了存在,因為意向之筆變成了實在之筆。需注意:存在之感不是靜態的,而是隨著充實的增加而增加,也可能被進一步的經驗否定。你在遠處看見你的筆,待你走近一些,你越來越確定那是你的筆,存在感也隨之增加了;但待你走得很近,你發現搞錯了,那隻不過是擺在桌上的黑色木條。從而,之前的存在感——筆的實在感被否定,而換之以木條的實在感。

如此,存在其實是一種信仰,即:相信某某東西是真實的、實在的(real)。就在這個意義上,存在與真理變成了一個東西。存在感,就是真理感。因為真理也不是別的,就是意指對象的直觀充實。如果嚴格按照胡塞爾的思路,我們發現,真理和存在其實就是在命題轉化為事態的過程中可以被消去的東西。未獲得真理之前是這樣的:張三說“雪是白的”;獲得真理之後,命題變成了事態:雪是白的。真理和存在的達成,便是“張三說”以及雙引號的消去。胡塞爾的真理理論和塔斯基的真理理論其實是同源的。

胡塞爾《邏輯研究》中最核心的突破是對“直觀”的突破:不僅可以有個體直觀,而且還能有本質直觀和範疇直觀。直觀可謂胡塞爾現象學的核心原則,因為所謂的充實,就是直觀。說胡塞爾的哲學是徹底的經驗論,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因為現象學之證據的唯一要求,就是直觀:一切直觀之物都是現象學的合理證據;反之,一切不是直觀的東西都不是現象學的證據,必須剔除在現象學範圍之外。

範疇直觀給了海德格爾很好的刺激,因為海德格爾自以為通過範疇直觀,他苦苦追問的“存在”總算可以現身了。還是舉個例子:鋼筆是黑顏色的。對鋼筆的直觀是個體直觀,對黑顏色的直觀也是個體直觀,但對鋼筆之黑顏色的直觀卻是範疇直觀。因為鋼筆之黑色涉及到了個體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涉及到了句法:鋼筆“是”黑顏色的。海德格爾認為,在這樣的範疇直觀中,我們其實直觀到了關係,也即作為系詞的“是”。從而,也直觀到了系詞意義上的存在。這裡需要注意:西方世界中作為系詞的“是”與“存在”是同一個詞:being/das Sein。還需要注意:現象學意義上的範疇,其實就是引入了句法的事態。範疇直觀,不僅是說直觀到了系詞和句法本身,而是直觀到了包含著句法和關係的事態。

若海德格爾嚴格按照胡塞爾的思路,那麼,他所謂的存在就很好搞懂。無非,把個體的充實和確證換成了對事態和關係的充實和確證。存在,依然是種信仰和設定。但海德格爾就是在這裡跑偏的。且偏得合情合理,偏得深刻。

他把關係意義上的存在,也即命題意義上的存在理解為“揭示”(Entdecken)。這確是合乎事理的,對個體進行連接,道清關係,不就是“揭示”、釐清了個體之真理嘛。之所以說這個理解深刻,是因為存在從此被動詞化了。原本是對作為事態的結果的感知,如今則變成了揭示著的過程本身。我們還得小心體會這個偏差。

胡塞爾原來關注的是意向主體和意向對象之間的指涉和充實關係。說實在的,主體和對象的關係是胡塞爾現象學的核心。而經海德格爾引入“揭示”後,關注的核心變成了關聯著揭示的無蔽和遮蔽:揭示之前便是遮蔽,揭示之後自然就是無蔽。而揭示本身,則就是“去蔽”(Entbergen)。這便是海德格爾沿用一生的真理概念:去蔽和揭示。

但海德格爾並不停留於此。海德格爾之所以為海德格爾,在於他追問了以下別人壓根兒想不到要追問的問題:去蔽是如何可能的?或者說,真理是如何可能的?這才是海德格爾特別是其後期的核心課題。簡單來說,去蔽之所以可能,是因為“敞開性”(openness)。敞開性處在什麼位置?我準備用海德格爾著名的森林之喻來回答:一片森林,我們之所以能看到其隱隱綽綽的內部,不僅是因為光線的照射,而是首先因為森林事先有了林中空地也即敞開之地,若無此敞開之地,光線是無論如何都進不來的。故而,真理便是有前提的,其前提便是敞開性。只有有了敞開性,才能去蔽。

推薦

復旦政治哲學通識課

《如何理解政治:25部經典重識西方文明》

"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

胡塞爾曾經把存在規定為在全適性中被感知到的東西。這特別容易理解,所謂全適性,就是指意向對象的充實和確證。一個例子:我尋找著我的筆,當我找到的那一刻,我就感知到了存在,因為意向之筆變成了實在之筆。需注意:存在之感不是靜態的,而是隨著充實的增加而增加,也可能被進一步的經驗否定。你在遠處看見你的筆,待你走近一些,你越來越確定那是你的筆,存在感也隨之增加了;但待你走得很近,你發現搞錯了,那隻不過是擺在桌上的黑色木條。從而,之前的存在感——筆的實在感被否定,而換之以木條的實在感。

如此,存在其實是一種信仰,即:相信某某東西是真實的、實在的(real)。就在這個意義上,存在與真理變成了一個東西。存在感,就是真理感。因為真理也不是別的,就是意指對象的直觀充實。如果嚴格按照胡塞爾的思路,我們發現,真理和存在其實就是在命題轉化為事態的過程中可以被消去的東西。未獲得真理之前是這樣的:張三說“雪是白的”;獲得真理之後,命題變成了事態:雪是白的。真理和存在的達成,便是“張三說”以及雙引號的消去。胡塞爾的真理理論和塔斯基的真理理論其實是同源的。

胡塞爾《邏輯研究》中最核心的突破是對“直觀”的突破:不僅可以有個體直觀,而且還能有本質直觀和範疇直觀。直觀可謂胡塞爾現象學的核心原則,因為所謂的充實,就是直觀。說胡塞爾的哲學是徹底的經驗論,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因為現象學之證據的唯一要求,就是直觀:一切直觀之物都是現象學的合理證據;反之,一切不是直觀的東西都不是現象學的證據,必須剔除在現象學範圍之外。

範疇直觀給了海德格爾很好的刺激,因為海德格爾自以為通過範疇直觀,他苦苦追問的“存在”總算可以現身了。還是舉個例子:鋼筆是黑顏色的。對鋼筆的直觀是個體直觀,對黑顏色的直觀也是個體直觀,但對鋼筆之黑顏色的直觀卻是範疇直觀。因為鋼筆之黑色涉及到了個體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涉及到了句法:鋼筆“是”黑顏色的。海德格爾認為,在這樣的範疇直觀中,我們其實直觀到了關係,也即作為系詞的“是”。從而,也直觀到了系詞意義上的存在。這裡需要注意:西方世界中作為系詞的“是”與“存在”是同一個詞:being/das Sein。還需要注意:現象學意義上的範疇,其實就是引入了句法的事態。範疇直觀,不僅是說直觀到了系詞和句法本身,而是直觀到了包含著句法和關係的事態。

若海德格爾嚴格按照胡塞爾的思路,那麼,他所謂的存在就很好搞懂。無非,把個體的充實和確證換成了對事態和關係的充實和確證。存在,依然是種信仰和設定。但海德格爾就是在這裡跑偏的。且偏得合情合理,偏得深刻。

他把關係意義上的存在,也即命題意義上的存在理解為“揭示”(Entdecken)。這確是合乎事理的,對個體進行連接,道清關係,不就是“揭示”、釐清了個體之真理嘛。之所以說這個理解深刻,是因為存在從此被動詞化了。原本是對作為事態的結果的感知,如今則變成了揭示著的過程本身。我們還得小心體會這個偏差。

胡塞爾原來關注的是意向主體和意向對象之間的指涉和充實關係。說實在的,主體和對象的關係是胡塞爾現象學的核心。而經海德格爾引入“揭示”後,關注的核心變成了關聯著揭示的無蔽和遮蔽:揭示之前便是遮蔽,揭示之後自然就是無蔽。而揭示本身,則就是“去蔽”(Entbergen)。這便是海德格爾沿用一生的真理概念:去蔽和揭示。

但海德格爾並不停留於此。海德格爾之所以為海德格爾,在於他追問了以下別人壓根兒想不到要追問的問題:去蔽是如何可能的?或者說,真理是如何可能的?這才是海德格爾特別是其後期的核心課題。簡單來說,去蔽之所以可能,是因為“敞開性”(openness)。敞開性處在什麼位置?我準備用海德格爾著名的森林之喻來回答:一片森林,我們之所以能看到其隱隱綽綽的內部,不僅是因為光線的照射,而是首先因為森林事先有了林中空地也即敞開之地,若無此敞開之地,光線是無論如何都進不來的。故而,真理便是有前提的,其前提便是敞開性。只有有了敞開性,才能去蔽。

推薦

復旦政治哲學通識課

《如何理解政治:25部經典重識西方文明》

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

胡塞爾曾經把存在規定為在全適性中被感知到的東西。這特別容易理解,所謂全適性,就是指意向對象的充實和確證。一個例子:我尋找著我的筆,當我找到的那一刻,我就感知到了存在,因為意向之筆變成了實在之筆。需注意:存在之感不是靜態的,而是隨著充實的增加而增加,也可能被進一步的經驗否定。你在遠處看見你的筆,待你走近一些,你越來越確定那是你的筆,存在感也隨之增加了;但待你走得很近,你發現搞錯了,那隻不過是擺在桌上的黑色木條。從而,之前的存在感——筆的實在感被否定,而換之以木條的實在感。

如此,存在其實是一種信仰,即:相信某某東西是真實的、實在的(real)。就在這個意義上,存在與真理變成了一個東西。存在感,就是真理感。因為真理也不是別的,就是意指對象的直觀充實。如果嚴格按照胡塞爾的思路,我們發現,真理和存在其實就是在命題轉化為事態的過程中可以被消去的東西。未獲得真理之前是這樣的:張三說“雪是白的”;獲得真理之後,命題變成了事態:雪是白的。真理和存在的達成,便是“張三說”以及雙引號的消去。胡塞爾的真理理論和塔斯基的真理理論其實是同源的。

胡塞爾《邏輯研究》中最核心的突破是對“直觀”的突破:不僅可以有個體直觀,而且還能有本質直觀和範疇直觀。直觀可謂胡塞爾現象學的核心原則,因為所謂的充實,就是直觀。說胡塞爾的哲學是徹底的經驗論,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因為現象學之證據的唯一要求,就是直觀:一切直觀之物都是現象學的合理證據;反之,一切不是直觀的東西都不是現象學的證據,必須剔除在現象學範圍之外。

範疇直觀給了海德格爾很好的刺激,因為海德格爾自以為通過範疇直觀,他苦苦追問的“存在”總算可以現身了。還是舉個例子:鋼筆是黑顏色的。對鋼筆的直觀是個體直觀,對黑顏色的直觀也是個體直觀,但對鋼筆之黑顏色的直觀卻是範疇直觀。因為鋼筆之黑色涉及到了個體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涉及到了句法:鋼筆“是”黑顏色的。海德格爾認為,在這樣的範疇直觀中,我們其實直觀到了關係,也即作為系詞的“是”。從而,也直觀到了系詞意義上的存在。這裡需要注意:西方世界中作為系詞的“是”與“存在”是同一個詞:being/das Sein。還需要注意:現象學意義上的範疇,其實就是引入了句法的事態。範疇直觀,不僅是說直觀到了系詞和句法本身,而是直觀到了包含著句法和關係的事態。

若海德格爾嚴格按照胡塞爾的思路,那麼,他所謂的存在就很好搞懂。無非,把個體的充實和確證換成了對事態和關係的充實和確證。存在,依然是種信仰和設定。但海德格爾就是在這裡跑偏的。且偏得合情合理,偏得深刻。

他把關係意義上的存在,也即命題意義上的存在理解為“揭示”(Entdecken)。這確是合乎事理的,對個體進行連接,道清關係,不就是“揭示”、釐清了個體之真理嘛。之所以說這個理解深刻,是因為存在從此被動詞化了。原本是對作為事態的結果的感知,如今則變成了揭示著的過程本身。我們還得小心體會這個偏差。

胡塞爾原來關注的是意向主體和意向對象之間的指涉和充實關係。說實在的,主體和對象的關係是胡塞爾現象學的核心。而經海德格爾引入“揭示”後,關注的核心變成了關聯著揭示的無蔽和遮蔽:揭示之前便是遮蔽,揭示之後自然就是無蔽。而揭示本身,則就是“去蔽”(Entbergen)。這便是海德格爾沿用一生的真理概念:去蔽和揭示。

但海德格爾並不停留於此。海德格爾之所以為海德格爾,在於他追問了以下別人壓根兒想不到要追問的問題:去蔽是如何可能的?或者說,真理是如何可能的?這才是海德格爾特別是其後期的核心課題。簡單來說,去蔽之所以可能,是因為“敞開性”(openness)。敞開性處在什麼位置?我準備用海德格爾著名的森林之喻來回答:一片森林,我們之所以能看到其隱隱綽綽的內部,不僅是因為光線的照射,而是首先因為森林事先有了林中空地也即敞開之地,若無此敞開之地,光線是無論如何都進不來的。故而,真理便是有前提的,其前提便是敞開性。只有有了敞開性,才能去蔽。

推薦

復旦政治哲學通識課

《如何理解政治:25部經典重識西方文明》

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

課程特色

多學科交叉

哲學、歷史、文學、法學

關鍵詞

公民、城邦、民主、國家、共和、君主、革命、政黨

人物

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馬基雅維利、霍布斯、托克維爾、韋伯等

解讀著作

柏拉圖《理想國》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

西塞羅《論義務》

奧古斯丁《上帝之城》

霍布斯《利維坦》

盧梭《社會契約論》

韋伯《學術與政治》等25部重要著作

梳理邏輯

波斯、雅典、羅馬、美國、法國等帝國崛起與衰落的內在邏輯

課程大綱

"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

胡塞爾曾經把存在規定為在全適性中被感知到的東西。這特別容易理解,所謂全適性,就是指意向對象的充實和確證。一個例子:我尋找著我的筆,當我找到的那一刻,我就感知到了存在,因為意向之筆變成了實在之筆。需注意:存在之感不是靜態的,而是隨著充實的增加而增加,也可能被進一步的經驗否定。你在遠處看見你的筆,待你走近一些,你越來越確定那是你的筆,存在感也隨之增加了;但待你走得很近,你發現搞錯了,那隻不過是擺在桌上的黑色木條。從而,之前的存在感——筆的實在感被否定,而換之以木條的實在感。

如此,存在其實是一種信仰,即:相信某某東西是真實的、實在的(real)。就在這個意義上,存在與真理變成了一個東西。存在感,就是真理感。因為真理也不是別的,就是意指對象的直觀充實。如果嚴格按照胡塞爾的思路,我們發現,真理和存在其實就是在命題轉化為事態的過程中可以被消去的東西。未獲得真理之前是這樣的:張三說“雪是白的”;獲得真理之後,命題變成了事態:雪是白的。真理和存在的達成,便是“張三說”以及雙引號的消去。胡塞爾的真理理論和塔斯基的真理理論其實是同源的。

胡塞爾《邏輯研究》中最核心的突破是對“直觀”的突破:不僅可以有個體直觀,而且還能有本質直觀和範疇直觀。直觀可謂胡塞爾現象學的核心原則,因為所謂的充實,就是直觀。說胡塞爾的哲學是徹底的經驗論,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因為現象學之證據的唯一要求,就是直觀:一切直觀之物都是現象學的合理證據;反之,一切不是直觀的東西都不是現象學的證據,必須剔除在現象學範圍之外。

範疇直觀給了海德格爾很好的刺激,因為海德格爾自以為通過範疇直觀,他苦苦追問的“存在”總算可以現身了。還是舉個例子:鋼筆是黑顏色的。對鋼筆的直觀是個體直觀,對黑顏色的直觀也是個體直觀,但對鋼筆之黑顏色的直觀卻是範疇直觀。因為鋼筆之黑色涉及到了個體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涉及到了句法:鋼筆“是”黑顏色的。海德格爾認為,在這樣的範疇直觀中,我們其實直觀到了關係,也即作為系詞的“是”。從而,也直觀到了系詞意義上的存在。這裡需要注意:西方世界中作為系詞的“是”與“存在”是同一個詞:being/das Sein。還需要注意:現象學意義上的範疇,其實就是引入了句法的事態。範疇直觀,不僅是說直觀到了系詞和句法本身,而是直觀到了包含著句法和關係的事態。

若海德格爾嚴格按照胡塞爾的思路,那麼,他所謂的存在就很好搞懂。無非,把個體的充實和確證換成了對事態和關係的充實和確證。存在,依然是種信仰和設定。但海德格爾就是在這裡跑偏的。且偏得合情合理,偏得深刻。

他把關係意義上的存在,也即命題意義上的存在理解為“揭示”(Entdecken)。這確是合乎事理的,對個體進行連接,道清關係,不就是“揭示”、釐清了個體之真理嘛。之所以說這個理解深刻,是因為存在從此被動詞化了。原本是對作為事態的結果的感知,如今則變成了揭示著的過程本身。我們還得小心體會這個偏差。

胡塞爾原來關注的是意向主體和意向對象之間的指涉和充實關係。說實在的,主體和對象的關係是胡塞爾現象學的核心。而經海德格爾引入“揭示”後,關注的核心變成了關聯著揭示的無蔽和遮蔽:揭示之前便是遮蔽,揭示之後自然就是無蔽。而揭示本身,則就是“去蔽”(Entbergen)。這便是海德格爾沿用一生的真理概念:去蔽和揭示。

但海德格爾並不停留於此。海德格爾之所以為海德格爾,在於他追問了以下別人壓根兒想不到要追問的問題:去蔽是如何可能的?或者說,真理是如何可能的?這才是海德格爾特別是其後期的核心課題。簡單來說,去蔽之所以可能,是因為“敞開性”(openness)。敞開性處在什麼位置?我準備用海德格爾著名的森林之喻來回答:一片森林,我們之所以能看到其隱隱綽綽的內部,不僅是因為光線的照射,而是首先因為森林事先有了林中空地也即敞開之地,若無此敞開之地,光線是無論如何都進不來的。故而,真理便是有前提的,其前提便是敞開性。只有有了敞開性,才能去蔽。

推薦

復旦政治哲學通識課

《如何理解政治:25部經典重識西方文明》

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

課程特色

多學科交叉

哲學、歷史、文學、法學

關鍵詞

公民、城邦、民主、國家、共和、君主、革命、政黨

人物

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馬基雅維利、霍布斯、托克維爾、韋伯等

解讀著作

柏拉圖《理想國》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

西塞羅《論義務》

奧古斯丁《上帝之城》

霍布斯《利維坦》

盧梭《社會契約論》

韋伯《學術與政治》等25部重要著作

梳理邏輯

波斯、雅典、羅馬、美國、法國等帝國崛起與衰落的內在邏輯

課程大綱

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

胡塞爾曾經把存在規定為在全適性中被感知到的東西。這特別容易理解,所謂全適性,就是指意向對象的充實和確證。一個例子:我尋找著我的筆,當我找到的那一刻,我就感知到了存在,因為意向之筆變成了實在之筆。需注意:存在之感不是靜態的,而是隨著充實的增加而增加,也可能被進一步的經驗否定。你在遠處看見你的筆,待你走近一些,你越來越確定那是你的筆,存在感也隨之增加了;但待你走得很近,你發現搞錯了,那隻不過是擺在桌上的黑色木條。從而,之前的存在感——筆的實在感被否定,而換之以木條的實在感。

如此,存在其實是一種信仰,即:相信某某東西是真實的、實在的(real)。就在這個意義上,存在與真理變成了一個東西。存在感,就是真理感。因為真理也不是別的,就是意指對象的直觀充實。如果嚴格按照胡塞爾的思路,我們發現,真理和存在其實就是在命題轉化為事態的過程中可以被消去的東西。未獲得真理之前是這樣的:張三說“雪是白的”;獲得真理之後,命題變成了事態:雪是白的。真理和存在的達成,便是“張三說”以及雙引號的消去。胡塞爾的真理理論和塔斯基的真理理論其實是同源的。

胡塞爾《邏輯研究》中最核心的突破是對“直觀”的突破:不僅可以有個體直觀,而且還能有本質直觀和範疇直觀。直觀可謂胡塞爾現象學的核心原則,因為所謂的充實,就是直觀。說胡塞爾的哲學是徹底的經驗論,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因為現象學之證據的唯一要求,就是直觀:一切直觀之物都是現象學的合理證據;反之,一切不是直觀的東西都不是現象學的證據,必須剔除在現象學範圍之外。

範疇直觀給了海德格爾很好的刺激,因為海德格爾自以為通過範疇直觀,他苦苦追問的“存在”總算可以現身了。還是舉個例子:鋼筆是黑顏色的。對鋼筆的直觀是個體直觀,對黑顏色的直觀也是個體直觀,但對鋼筆之黑顏色的直觀卻是範疇直觀。因為鋼筆之黑色涉及到了個體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涉及到了句法:鋼筆“是”黑顏色的。海德格爾認為,在這樣的範疇直觀中,我們其實直觀到了關係,也即作為系詞的“是”。從而,也直觀到了系詞意義上的存在。這裡需要注意:西方世界中作為系詞的“是”與“存在”是同一個詞:being/das Sein。還需要注意:現象學意義上的範疇,其實就是引入了句法的事態。範疇直觀,不僅是說直觀到了系詞和句法本身,而是直觀到了包含著句法和關係的事態。

若海德格爾嚴格按照胡塞爾的思路,那麼,他所謂的存在就很好搞懂。無非,把個體的充實和確證換成了對事態和關係的充實和確證。存在,依然是種信仰和設定。但海德格爾就是在這裡跑偏的。且偏得合情合理,偏得深刻。

他把關係意義上的存在,也即命題意義上的存在理解為“揭示”(Entdecken)。這確是合乎事理的,對個體進行連接,道清關係,不就是“揭示”、釐清了個體之真理嘛。之所以說這個理解深刻,是因為存在從此被動詞化了。原本是對作為事態的結果的感知,如今則變成了揭示著的過程本身。我們還得小心體會這個偏差。

胡塞爾原來關注的是意向主體和意向對象之間的指涉和充實關係。說實在的,主體和對象的關係是胡塞爾現象學的核心。而經海德格爾引入“揭示”後,關注的核心變成了關聯著揭示的無蔽和遮蔽:揭示之前便是遮蔽,揭示之後自然就是無蔽。而揭示本身,則就是“去蔽”(Entbergen)。這便是海德格爾沿用一生的真理概念:去蔽和揭示。

但海德格爾並不停留於此。海德格爾之所以為海德格爾,在於他追問了以下別人壓根兒想不到要追問的問題:去蔽是如何可能的?或者說,真理是如何可能的?這才是海德格爾特別是其後期的核心課題。簡單來說,去蔽之所以可能,是因為“敞開性”(openness)。敞開性處在什麼位置?我準備用海德格爾著名的森林之喻來回答:一片森林,我們之所以能看到其隱隱綽綽的內部,不僅是因為光線的照射,而是首先因為森林事先有了林中空地也即敞開之地,若無此敞開之地,光線是無論如何都進不來的。故而,真理便是有前提的,其前提便是敞開性。只有有了敞開性,才能去蔽。

推薦

復旦政治哲學通識課

《如何理解政治:25部經典重識西方文明》

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

課程特色

多學科交叉

哲學、歷史、文學、法學

關鍵詞

公民、城邦、民主、國家、共和、君主、革命、政黨

人物

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馬基雅維利、霍布斯、托克維爾、韋伯等

解讀著作

柏拉圖《理想國》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

西塞羅《論義務》

奧古斯丁《上帝之城》

霍布斯《利維坦》

盧梭《社會契約論》

韋伯《學術與政治》等25部重要著作

梳理邏輯

波斯、雅典、羅馬、美國、法國等帝國崛起與衰落的內在邏輯

課程大綱

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

胡塞爾曾經把存在規定為在全適性中被感知到的東西。這特別容易理解,所謂全適性,就是指意向對象的充實和確證。一個例子:我尋找著我的筆,當我找到的那一刻,我就感知到了存在,因為意向之筆變成了實在之筆。需注意:存在之感不是靜態的,而是隨著充實的增加而增加,也可能被進一步的經驗否定。你在遠處看見你的筆,待你走近一些,你越來越確定那是你的筆,存在感也隨之增加了;但待你走得很近,你發現搞錯了,那隻不過是擺在桌上的黑色木條。從而,之前的存在感——筆的實在感被否定,而換之以木條的實在感。

如此,存在其實是一種信仰,即:相信某某東西是真實的、實在的(real)。就在這個意義上,存在與真理變成了一個東西。存在感,就是真理感。因為真理也不是別的,就是意指對象的直觀充實。如果嚴格按照胡塞爾的思路,我們發現,真理和存在其實就是在命題轉化為事態的過程中可以被消去的東西。未獲得真理之前是這樣的:張三說“雪是白的”;獲得真理之後,命題變成了事態:雪是白的。真理和存在的達成,便是“張三說”以及雙引號的消去。胡塞爾的真理理論和塔斯基的真理理論其實是同源的。

胡塞爾《邏輯研究》中最核心的突破是對“直觀”的突破:不僅可以有個體直觀,而且還能有本質直觀和範疇直觀。直觀可謂胡塞爾現象學的核心原則,因為所謂的充實,就是直觀。說胡塞爾的哲學是徹底的經驗論,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因為現象學之證據的唯一要求,就是直觀:一切直觀之物都是現象學的合理證據;反之,一切不是直觀的東西都不是現象學的證據,必須剔除在現象學範圍之外。

範疇直觀給了海德格爾很好的刺激,因為海德格爾自以為通過範疇直觀,他苦苦追問的“存在”總算可以現身了。還是舉個例子:鋼筆是黑顏色的。對鋼筆的直觀是個體直觀,對黑顏色的直觀也是個體直觀,但對鋼筆之黑顏色的直觀卻是範疇直觀。因為鋼筆之黑色涉及到了個體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涉及到了句法:鋼筆“是”黑顏色的。海德格爾認為,在這樣的範疇直觀中,我們其實直觀到了關係,也即作為系詞的“是”。從而,也直觀到了系詞意義上的存在。這裡需要注意:西方世界中作為系詞的“是”與“存在”是同一個詞:being/das Sein。還需要注意:現象學意義上的範疇,其實就是引入了句法的事態。範疇直觀,不僅是說直觀到了系詞和句法本身,而是直觀到了包含著句法和關係的事態。

若海德格爾嚴格按照胡塞爾的思路,那麼,他所謂的存在就很好搞懂。無非,把個體的充實和確證換成了對事態和關係的充實和確證。存在,依然是種信仰和設定。但海德格爾就是在這裡跑偏的。且偏得合情合理,偏得深刻。

他把關係意義上的存在,也即命題意義上的存在理解為“揭示”(Entdecken)。這確是合乎事理的,對個體進行連接,道清關係,不就是“揭示”、釐清了個體之真理嘛。之所以說這個理解深刻,是因為存在從此被動詞化了。原本是對作為事態的結果的感知,如今則變成了揭示著的過程本身。我們還得小心體會這個偏差。

胡塞爾原來關注的是意向主體和意向對象之間的指涉和充實關係。說實在的,主體和對象的關係是胡塞爾現象學的核心。而經海德格爾引入“揭示”後,關注的核心變成了關聯著揭示的無蔽和遮蔽:揭示之前便是遮蔽,揭示之後自然就是無蔽。而揭示本身,則就是“去蔽”(Entbergen)。這便是海德格爾沿用一生的真理概念:去蔽和揭示。

但海德格爾並不停留於此。海德格爾之所以為海德格爾,在於他追問了以下別人壓根兒想不到要追問的問題:去蔽是如何可能的?或者說,真理是如何可能的?這才是海德格爾特別是其後期的核心課題。簡單來說,去蔽之所以可能,是因為“敞開性”(openness)。敞開性處在什麼位置?我準備用海德格爾著名的森林之喻來回答:一片森林,我們之所以能看到其隱隱綽綽的內部,不僅是因為光線的照射,而是首先因為森林事先有了林中空地也即敞開之地,若無此敞開之地,光線是無論如何都進不來的。故而,真理便是有前提的,其前提便是敞開性。只有有了敞開性,才能去蔽。

推薦

復旦政治哲學通識課

《如何理解政治:25部經典重識西方文明》

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

課程特色

多學科交叉

哲學、歷史、文學、法學

關鍵詞

公民、城邦、民主、國家、共和、君主、革命、政黨

人物

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馬基雅維利、霍布斯、托克維爾、韋伯等

解讀著作

柏拉圖《理想國》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

西塞羅《論義務》

奧古斯丁《上帝之城》

霍布斯《利維坦》

盧梭《社會契約論》

韋伯《學術與政治》等25部重要著作

梳理邏輯

波斯、雅典、羅馬、美國、法國等帝國崛起與衰落的內在邏輯

課程大綱

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

胡塞爾曾經把存在規定為在全適性中被感知到的東西。這特別容易理解,所謂全適性,就是指意向對象的充實和確證。一個例子:我尋找著我的筆,當我找到的那一刻,我就感知到了存在,因為意向之筆變成了實在之筆。需注意:存在之感不是靜態的,而是隨著充實的增加而增加,也可能被進一步的經驗否定。你在遠處看見你的筆,待你走近一些,你越來越確定那是你的筆,存在感也隨之增加了;但待你走得很近,你發現搞錯了,那隻不過是擺在桌上的黑色木條。從而,之前的存在感——筆的實在感被否定,而換之以木條的實在感。

如此,存在其實是一種信仰,即:相信某某東西是真實的、實在的(real)。就在這個意義上,存在與真理變成了一個東西。存在感,就是真理感。因為真理也不是別的,就是意指對象的直觀充實。如果嚴格按照胡塞爾的思路,我們發現,真理和存在其實就是在命題轉化為事態的過程中可以被消去的東西。未獲得真理之前是這樣的:張三說“雪是白的”;獲得真理之後,命題變成了事態:雪是白的。真理和存在的達成,便是“張三說”以及雙引號的消去。胡塞爾的真理理論和塔斯基的真理理論其實是同源的。

胡塞爾《邏輯研究》中最核心的突破是對“直觀”的突破:不僅可以有個體直觀,而且還能有本質直觀和範疇直觀。直觀可謂胡塞爾現象學的核心原則,因為所謂的充實,就是直觀。說胡塞爾的哲學是徹底的經驗論,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因為現象學之證據的唯一要求,就是直觀:一切直觀之物都是現象學的合理證據;反之,一切不是直觀的東西都不是現象學的證據,必須剔除在現象學範圍之外。

範疇直觀給了海德格爾很好的刺激,因為海德格爾自以為通過範疇直觀,他苦苦追問的“存在”總算可以現身了。還是舉個例子:鋼筆是黑顏色的。對鋼筆的直觀是個體直觀,對黑顏色的直觀也是個體直觀,但對鋼筆之黑顏色的直觀卻是範疇直觀。因為鋼筆之黑色涉及到了個體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涉及到了句法:鋼筆“是”黑顏色的。海德格爾認為,在這樣的範疇直觀中,我們其實直觀到了關係,也即作為系詞的“是”。從而,也直觀到了系詞意義上的存在。這裡需要注意:西方世界中作為系詞的“是”與“存在”是同一個詞:being/das Sein。還需要注意:現象學意義上的範疇,其實就是引入了句法的事態。範疇直觀,不僅是說直觀到了系詞和句法本身,而是直觀到了包含著句法和關係的事態。

若海德格爾嚴格按照胡塞爾的思路,那麼,他所謂的存在就很好搞懂。無非,把個體的充實和確證換成了對事態和關係的充實和確證。存在,依然是種信仰和設定。但海德格爾就是在這裡跑偏的。且偏得合情合理,偏得深刻。

他把關係意義上的存在,也即命題意義上的存在理解為“揭示”(Entdecken)。這確是合乎事理的,對個體進行連接,道清關係,不就是“揭示”、釐清了個體之真理嘛。之所以說這個理解深刻,是因為存在從此被動詞化了。原本是對作為事態的結果的感知,如今則變成了揭示著的過程本身。我們還得小心體會這個偏差。

胡塞爾原來關注的是意向主體和意向對象之間的指涉和充實關係。說實在的,主體和對象的關係是胡塞爾現象學的核心。而經海德格爾引入“揭示”後,關注的核心變成了關聯著揭示的無蔽和遮蔽:揭示之前便是遮蔽,揭示之後自然就是無蔽。而揭示本身,則就是“去蔽”(Entbergen)。這便是海德格爾沿用一生的真理概念:去蔽和揭示。

但海德格爾並不停留於此。海德格爾之所以為海德格爾,在於他追問了以下別人壓根兒想不到要追問的問題:去蔽是如何可能的?或者說,真理是如何可能的?這才是海德格爾特別是其後期的核心課題。簡單來說,去蔽之所以可能,是因為“敞開性”(openness)。敞開性處在什麼位置?我準備用海德格爾著名的森林之喻來回答:一片森林,我們之所以能看到其隱隱綽綽的內部,不僅是因為光線的照射,而是首先因為森林事先有了林中空地也即敞開之地,若無此敞開之地,光線是無論如何都進不來的。故而,真理便是有前提的,其前提便是敞開性。只有有了敞開性,才能去蔽。

推薦

復旦政治哲學通識課

《如何理解政治:25部經典重識西方文明》

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

課程特色

多學科交叉

哲學、歷史、文學、法學

關鍵詞

公民、城邦、民主、國家、共和、君主、革命、政黨

人物

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馬基雅維利、霍布斯、托克維爾、韋伯等

解讀著作

柏拉圖《理想國》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

西塞羅《論義務》

奧古斯丁《上帝之城》

霍布斯《利維坦》

盧梭《社會契約論》

韋伯《學術與政治》等25部重要著作

梳理邏輯

波斯、雅典、羅馬、美國、法國等帝國崛起與衰落的內在邏輯

課程大綱

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

胡塞爾曾經把存在規定為在全適性中被感知到的東西。這特別容易理解,所謂全適性,就是指意向對象的充實和確證。一個例子:我尋找著我的筆,當我找到的那一刻,我就感知到了存在,因為意向之筆變成了實在之筆。需注意:存在之感不是靜態的,而是隨著充實的增加而增加,也可能被進一步的經驗否定。你在遠處看見你的筆,待你走近一些,你越來越確定那是你的筆,存在感也隨之增加了;但待你走得很近,你發現搞錯了,那隻不過是擺在桌上的黑色木條。從而,之前的存在感——筆的實在感被否定,而換之以木條的實在感。

如此,存在其實是一種信仰,即:相信某某東西是真實的、實在的(real)。就在這個意義上,存在與真理變成了一個東西。存在感,就是真理感。因為真理也不是別的,就是意指對象的直觀充實。如果嚴格按照胡塞爾的思路,我們發現,真理和存在其實就是在命題轉化為事態的過程中可以被消去的東西。未獲得真理之前是這樣的:張三說“雪是白的”;獲得真理之後,命題變成了事態:雪是白的。真理和存在的達成,便是“張三說”以及雙引號的消去。胡塞爾的真理理論和塔斯基的真理理論其實是同源的。

胡塞爾《邏輯研究》中最核心的突破是對“直觀”的突破:不僅可以有個體直觀,而且還能有本質直觀和範疇直觀。直觀可謂胡塞爾現象學的核心原則,因為所謂的充實,就是直觀。說胡塞爾的哲學是徹底的經驗論,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因為現象學之證據的唯一要求,就是直觀:一切直觀之物都是現象學的合理證據;反之,一切不是直觀的東西都不是現象學的證據,必須剔除在現象學範圍之外。

範疇直觀給了海德格爾很好的刺激,因為海德格爾自以為通過範疇直觀,他苦苦追問的“存在”總算可以現身了。還是舉個例子:鋼筆是黑顏色的。對鋼筆的直觀是個體直觀,對黑顏色的直觀也是個體直觀,但對鋼筆之黑顏色的直觀卻是範疇直觀。因為鋼筆之黑色涉及到了個體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涉及到了句法:鋼筆“是”黑顏色的。海德格爾認為,在這樣的範疇直觀中,我們其實直觀到了關係,也即作為系詞的“是”。從而,也直觀到了系詞意義上的存在。這裡需要注意:西方世界中作為系詞的“是”與“存在”是同一個詞:being/das Sein。還需要注意:現象學意義上的範疇,其實就是引入了句法的事態。範疇直觀,不僅是說直觀到了系詞和句法本身,而是直觀到了包含著句法和關係的事態。

若海德格爾嚴格按照胡塞爾的思路,那麼,他所謂的存在就很好搞懂。無非,把個體的充實和確證換成了對事態和關係的充實和確證。存在,依然是種信仰和設定。但海德格爾就是在這裡跑偏的。且偏得合情合理,偏得深刻。

他把關係意義上的存在,也即命題意義上的存在理解為“揭示”(Entdecken)。這確是合乎事理的,對個體進行連接,道清關係,不就是“揭示”、釐清了個體之真理嘛。之所以說這個理解深刻,是因為存在從此被動詞化了。原本是對作為事態的結果的感知,如今則變成了揭示著的過程本身。我們還得小心體會這個偏差。

胡塞爾原來關注的是意向主體和意向對象之間的指涉和充實關係。說實在的,主體和對象的關係是胡塞爾現象學的核心。而經海德格爾引入“揭示”後,關注的核心變成了關聯著揭示的無蔽和遮蔽:揭示之前便是遮蔽,揭示之後自然就是無蔽。而揭示本身,則就是“去蔽”(Entbergen)。這便是海德格爾沿用一生的真理概念:去蔽和揭示。

但海德格爾並不停留於此。海德格爾之所以為海德格爾,在於他追問了以下別人壓根兒想不到要追問的問題:去蔽是如何可能的?或者說,真理是如何可能的?這才是海德格爾特別是其後期的核心課題。簡單來說,去蔽之所以可能,是因為“敞開性”(openness)。敞開性處在什麼位置?我準備用海德格爾著名的森林之喻來回答:一片森林,我們之所以能看到其隱隱綽綽的內部,不僅是因為光線的照射,而是首先因為森林事先有了林中空地也即敞開之地,若無此敞開之地,光線是無論如何都進不來的。故而,真理便是有前提的,其前提便是敞開性。只有有了敞開性,才能去蔽。

推薦

復旦政治哲學通識課

《如何理解政治:25部經典重識西方文明》

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

課程特色

多學科交叉

哲學、歷史、文學、法學

關鍵詞

公民、城邦、民主、國家、共和、君主、革命、政黨

人物

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馬基雅維利、霍布斯、托克維爾、韋伯等

解讀著作

柏拉圖《理想國》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

西塞羅《論義務》

奧古斯丁《上帝之城》

霍布斯《利維坦》

盧梭《社會契約論》

韋伯《學術與政治》等25部重要著作

梳理邏輯

波斯、雅典、羅馬、美國、法國等帝國崛起與衰落的內在邏輯

課程大綱

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

胡塞爾曾經把存在規定為在全適性中被感知到的東西。這特別容易理解,所謂全適性,就是指意向對象的充實和確證。一個例子:我尋找著我的筆,當我找到的那一刻,我就感知到了存在,因為意向之筆變成了實在之筆。需注意:存在之感不是靜態的,而是隨著充實的增加而增加,也可能被進一步的經驗否定。你在遠處看見你的筆,待你走近一些,你越來越確定那是你的筆,存在感也隨之增加了;但待你走得很近,你發現搞錯了,那隻不過是擺在桌上的黑色木條。從而,之前的存在感——筆的實在感被否定,而換之以木條的實在感。

如此,存在其實是一種信仰,即:相信某某東西是真實的、實在的(real)。就在這個意義上,存在與真理變成了一個東西。存在感,就是真理感。因為真理也不是別的,就是意指對象的直觀充實。如果嚴格按照胡塞爾的思路,我們發現,真理和存在其實就是在命題轉化為事態的過程中可以被消去的東西。未獲得真理之前是這樣的:張三說“雪是白的”;獲得真理之後,命題變成了事態:雪是白的。真理和存在的達成,便是“張三說”以及雙引號的消去。胡塞爾的真理理論和塔斯基的真理理論其實是同源的。

胡塞爾《邏輯研究》中最核心的突破是對“直觀”的突破:不僅可以有個體直觀,而且還能有本質直觀和範疇直觀。直觀可謂胡塞爾現象學的核心原則,因為所謂的充實,就是直觀。說胡塞爾的哲學是徹底的經驗論,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因為現象學之證據的唯一要求,就是直觀:一切直觀之物都是現象學的合理證據;反之,一切不是直觀的東西都不是現象學的證據,必須剔除在現象學範圍之外。

範疇直觀給了海德格爾很好的刺激,因為海德格爾自以為通過範疇直觀,他苦苦追問的“存在”總算可以現身了。還是舉個例子:鋼筆是黑顏色的。對鋼筆的直觀是個體直觀,對黑顏色的直觀也是個體直觀,但對鋼筆之黑顏色的直觀卻是範疇直觀。因為鋼筆之黑色涉及到了個體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涉及到了句法:鋼筆“是”黑顏色的。海德格爾認為,在這樣的範疇直觀中,我們其實直觀到了關係,也即作為系詞的“是”。從而,也直觀到了系詞意義上的存在。這裡需要注意:西方世界中作為系詞的“是”與“存在”是同一個詞:being/das Sein。還需要注意:現象學意義上的範疇,其實就是引入了句法的事態。範疇直觀,不僅是說直觀到了系詞和句法本身,而是直觀到了包含著句法和關係的事態。

若海德格爾嚴格按照胡塞爾的思路,那麼,他所謂的存在就很好搞懂。無非,把個體的充實和確證換成了對事態和關係的充實和確證。存在,依然是種信仰和設定。但海德格爾就是在這裡跑偏的。且偏得合情合理,偏得深刻。

他把關係意義上的存在,也即命題意義上的存在理解為“揭示”(Entdecken)。這確是合乎事理的,對個體進行連接,道清關係,不就是“揭示”、釐清了個體之真理嘛。之所以說這個理解深刻,是因為存在從此被動詞化了。原本是對作為事態的結果的感知,如今則變成了揭示著的過程本身。我們還得小心體會這個偏差。

胡塞爾原來關注的是意向主體和意向對象之間的指涉和充實關係。說實在的,主體和對象的關係是胡塞爾現象學的核心。而經海德格爾引入“揭示”後,關注的核心變成了關聯著揭示的無蔽和遮蔽:揭示之前便是遮蔽,揭示之後自然就是無蔽。而揭示本身,則就是“去蔽”(Entbergen)。這便是海德格爾沿用一生的真理概念:去蔽和揭示。

但海德格爾並不停留於此。海德格爾之所以為海德格爾,在於他追問了以下別人壓根兒想不到要追問的問題:去蔽是如何可能的?或者說,真理是如何可能的?這才是海德格爾特別是其後期的核心課題。簡單來說,去蔽之所以可能,是因為“敞開性”(openness)。敞開性處在什麼位置?我準備用海德格爾著名的森林之喻來回答:一片森林,我們之所以能看到其隱隱綽綽的內部,不僅是因為光線的照射,而是首先因為森林事先有了林中空地也即敞開之地,若無此敞開之地,光線是無論如何都進不來的。故而,真理便是有前提的,其前提便是敞開性。只有有了敞開性,才能去蔽。

推薦

復旦政治哲學通識課

《如何理解政治:25部經典重識西方文明》

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

課程特色

多學科交叉

哲學、歷史、文學、法學

關鍵詞

公民、城邦、民主、國家、共和、君主、革命、政黨

人物

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馬基雅維利、霍布斯、托克維爾、韋伯等

解讀著作

柏拉圖《理想國》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

西塞羅《論義務》

奧古斯丁《上帝之城》

霍布斯《利維坦》

盧梭《社會契約論》

韋伯《學術與政治》等25部重要著作

梳理邏輯

波斯、雅典、羅馬、美國、法國等帝國崛起與衰落的內在邏輯

課程大綱

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胡塞爾的直觀與海德格爾的跑偏

課程上新 · 限時福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