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heard疑案追聲》:一次逆向人格投射測試

Steam 解謎遊戲 Bilibili 心理學 一隻古零 2019-04-03
《Unheard疑案追聲》:一次逆向人格投射測試

《疑案追聲》封面

最近一款國產全新的解謎遊戲《Unheard疑案追聲》在Steam迅速走紅,不僅在Steam全球熱銷榜單位列第四,還穩坐中國區熱銷榜當第二的位置。拋開這些現有的成就不談,它的開發商也是大有來頭:由Bilibili和NEXT Studios聯合發行。甚至不止Steam,這款主打聽覺探案的解謎遊戲在bilibili遊戲中心和TapTap上也分別獲得了9.8分和10分的特別好評。

放眼望去,其實許多獨立解謎遊戲的路數都大同小異。破案,解謎,對話,推理。偏偏NEXT Studios團隊在這種普遍相同中,找到了不一樣的點:以聲示人。正如NEXT Studios的製作人張哲川所說,“不一樣”也意味著“不確定”。正是這種對“不確定”的熱忱,造就了今天好評如潮的《疑案追聲》。

《Unheard疑案追聲》:一次逆向人格投射測試

遊戲界面走簡潔風

全新的體驗方式,獨特的探案角度,極具敘事樂趣的劇本。NEXT Studios團隊規避了視覺錯誤的干擾,選擇了側耳傾聽這種獨一無二的模式。但是如果眼睛會騙人,如何辨別聲音不會說謊呢?這就需要玩家動用合乎邏輯的推理能力了。一遍又遍回放,是搭建推理框架的過程;反覆對比分析,是斟酌細節的關鍵點。

其實這款遊戲最吸引我的地方,並不是前期宣傳造勢的部分:先“聲”奪人,別開“聲”面這種。而是在精神病院裡,通過記者這個角色所傳達出的一些東西:TAT主題統覺測試。主題統覺測驗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簡稱TAT)屬於投射法個人測驗,是美國心理學家亨利•默瑞於1935年發明的。雖然遊戲形式很重要,吸引玩家才是第一步。但作為一個偵探迷,我更看重解謎遊戲的內涵。而《疑犯追聲》裡體現的這種內涵是非常深刻的。

《Unheard疑案追聲》:一次逆向人格投射測試

《疑案追聲》遊戲的突出特色

從雙胞胎伊始,遊戲主人公作為使用聽覺破案的偵探,就有一份窺探他人日常對話的責任。直到玩家依次通過空畫框,烏鴉,劇院,到最終章精神病院的時候,才會意識到,這些所有行為導向,其實都是一場另類的TAT主題統覺測試。只不過與心理學中的TAT“看圖說話”相比,《疑案追聲》給予玩家一種“聽話說圖”的模式。同樣的,要想完成整個測試,也需要耗費4、5個小時才能完成。

在很多朋友對環環相扣的故事劇情表示細思極恐的時候,我只能表示這是解謎遊戲的基本操作。而這場看似逆向推理的TAT主題統覺測試,則是很多朋友遲遲未能發現最精彩的部分。聽覺探案的過程,廣播式的音頻表演和沉浸式的多線敘事手法,竊聽與跟蹤的破案特色,乃至於整個引導玩家發現故事真相的流程,都在通過聲音錄像激發玩家投射出內心的幻想和精神活動。

《Unheard疑案追聲》:一次逆向人格投射測試

最終章遊戲界面

毫無疑問,NEXT Studios團隊正是通過整個遊戲體驗過程來完成這次主題統覺測試。玩家揭開謎題的每一個細節和走向,都受當下對遊戲知覺的影響。呈現在遊戲結尾的真相,則無疑成為每個玩家內心和自我的X光片。包含著每個玩家的個人意識,和潛意識的真實反映。

《Unheard疑案追聲》:一次逆向人格投射測試

每次出現這個畫面,我都很想拿起那根菸

換言之,當我們在《疑案追聲》裡,通過分析錄音還原事實時,常常會不自覺地把埋藏在自己內心的衝突和慾望等穿插在故事的情節中宣洩出來。往廣義的方面講,也會將個人的心理歷程、心理品質投射在所還原的故事之中。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玩家還原事件的過程,都有不同的描繪情境和發生原因。將來會朝著什麼方向演變下去,亦或者可能產生的最終結果。

《Unheard疑案追聲》:一次逆向人格投射測試

好的遊戲總是讓人回味悠長

順便提一句,根據TAT測試能夠大致瞭解被測驗者的心理問題,人生閱歷,和人格結構。剛剛結束,或者即將結束《疑案追聲》探案遊戲的你,準備好深度剖析自己了嗎?沒準備好也沒關係,開放式的隨機選擇結局暗示著NEXT Studios團隊還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只要熱度不減,相信很快能等到《疑案追聲2》發行的那一天。喜歡的話歡迎點贊轉發關注我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