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Steam 人生第一份工作 獨立遊戲 17173遊戲網 2019-08-08
"

從去年開始,一大批像是《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這樣的國產獨立遊戲登陸了Steam並且取得成功。如今,《月圓之夜》也跟隨著前輩們的腳步,登陸了Steam還有Wegame這些大型平臺。


"

從去年開始,一大批像是《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這樣的國產獨立遊戲登陸了Steam並且取得成功。如今,《月圓之夜》也跟隨著前輩們的腳步,登陸了Steam還有Wegame這些大型平臺。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其實早在登陸Steam前,《月圓之夜》這個遊戲在國內已經小有名氣。比起常見的“Rougelike”這一描述,我更喜歡用“DBG”這個稱呼來形容這個遊戲。

DBG,全稱“Deck Building Game”,即牌庫構築遊戲。玩家需要按照遊戲規則,一邊打牌一邊構築自己的牌庫。而《月圓之夜》就要求玩家在冒險中通過寶箱,鐵匠鋪和商店構築自己的卡組。


"

從去年開始,一大批像是《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這樣的國產獨立遊戲登陸了Steam並且取得成功。如今,《月圓之夜》也跟隨著前輩們的腳步,登陸了Steam還有Wegame這些大型平臺。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其實早在登陸Steam前,《月圓之夜》這個遊戲在國內已經小有名氣。比起常見的“Rougelike”這一描述,我更喜歡用“DBG”這個稱呼來形容這個遊戲。

DBG,全稱“Deck Building Game”,即牌庫構築遊戲。玩家需要按照遊戲規則,一邊打牌一邊構築自己的牌庫。而《月圓之夜》就要求玩家在冒險中通過寶箱,鐵匠鋪和商店構築自己的卡組。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至於“Rougelike”常見的隨機生成和無法存檔這些要素,在《月圓之夜》裡也有所體現。同時只能保留三種事件的規則也強迫玩家必須做出取捨。


"

從去年開始,一大批像是《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這樣的國產獨立遊戲登陸了Steam並且取得成功。如今,《月圓之夜》也跟隨著前輩們的腳步,登陸了Steam還有Wegame這些大型平臺。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其實早在登陸Steam前,《月圓之夜》這個遊戲在國內已經小有名氣。比起常見的“Rougelike”這一描述,我更喜歡用“DBG”這個稱呼來形容這個遊戲。

DBG,全稱“Deck Building Game”,即牌庫構築遊戲。玩家需要按照遊戲規則,一邊打牌一邊構築自己的牌庫。而《月圓之夜》就要求玩家在冒險中通過寶箱,鐵匠鋪和商店構築自己的卡組。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至於“Rougelike”常見的隨機生成和無法存檔這些要素,在《月圓之夜》裡也有所體現。同時只能保留三種事件的規則也強迫玩家必須做出取捨。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在發售之後,《月圓之夜》爬到了ios收費榜的第二位。後來《月圓之夜》還推出了各種“擴展包”,甚至在新版本更新時登頂過收費榜。


"

從去年開始,一大批像是《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這樣的國產獨立遊戲登陸了Steam並且取得成功。如今,《月圓之夜》也跟隨著前輩們的腳步,登陸了Steam還有Wegame這些大型平臺。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其實早在登陸Steam前,《月圓之夜》這個遊戲在國內已經小有名氣。比起常見的“Rougelike”這一描述,我更喜歡用“DBG”這個稱呼來形容這個遊戲。

DBG,全稱“Deck Building Game”,即牌庫構築遊戲。玩家需要按照遊戲規則,一邊打牌一邊構築自己的牌庫。而《月圓之夜》就要求玩家在冒險中通過寶箱,鐵匠鋪和商店構築自己的卡組。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至於“Rougelike”常見的隨機生成和無法存檔這些要素,在《月圓之夜》裡也有所體現。同時只能保留三種事件的規則也強迫玩家必須做出取捨。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在發售之後,《月圓之夜》爬到了ios收費榜的第二位。後來《月圓之夜》還推出了各種“擴展包”,甚至在新版本更新時登頂過收費榜。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麼一個在國內手遊市場混的如魚得水,在玩家裡口碑十分正面的遊戲,在登陸Steam之後收到的好評卻不超過一半呢?


"

從去年開始,一大批像是《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這樣的國產獨立遊戲登陸了Steam並且取得成功。如今,《月圓之夜》也跟隨著前輩們的腳步,登陸了Steam還有Wegame這些大型平臺。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其實早在登陸Steam前,《月圓之夜》這個遊戲在國內已經小有名氣。比起常見的“Rougelike”這一描述,我更喜歡用“DBG”這個稱呼來形容這個遊戲。

DBG,全稱“Deck Building Game”,即牌庫構築遊戲。玩家需要按照遊戲規則,一邊打牌一邊構築自己的牌庫。而《月圓之夜》就要求玩家在冒險中通過寶箱,鐵匠鋪和商店構築自己的卡組。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至於“Rougelike”常見的隨機生成和無法存檔這些要素,在《月圓之夜》裡也有所體現。同時只能保留三種事件的規則也強迫玩家必須做出取捨。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在發售之後,《月圓之夜》爬到了ios收費榜的第二位。後來《月圓之夜》還推出了各種“擴展包”,甚至在新版本更新時登頂過收費榜。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麼一個在國內手遊市場混的如魚得水,在玩家裡口碑十分正面的遊戲,在登陸Steam之後收到的好評卻不超過一半呢?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在體驗了一段時間之後,我認為Steam版本《月圓之夜》並沒有改變這個遊戲本身最大的問題:遊戲體驗曲線不好。

更進一步的說,《月圓之夜》對於新手來說有一定的上手門檻。摸不到套路的話可能就會因為連續的死亡而感到挫敗,在體驗到遊戲樂趣之前就退坑。


"

從去年開始,一大批像是《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這樣的國產獨立遊戲登陸了Steam並且取得成功。如今,《月圓之夜》也跟隨著前輩們的腳步,登陸了Steam還有Wegame這些大型平臺。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其實早在登陸Steam前,《月圓之夜》這個遊戲在國內已經小有名氣。比起常見的“Rougelike”這一描述,我更喜歡用“DBG”這個稱呼來形容這個遊戲。

DBG,全稱“Deck Building Game”,即牌庫構築遊戲。玩家需要按照遊戲規則,一邊打牌一邊構築自己的牌庫。而《月圓之夜》就要求玩家在冒險中通過寶箱,鐵匠鋪和商店構築自己的卡組。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至於“Rougelike”常見的隨機生成和無法存檔這些要素,在《月圓之夜》裡也有所體現。同時只能保留三種事件的規則也強迫玩家必須做出取捨。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在發售之後,《月圓之夜》爬到了ios收費榜的第二位。後來《月圓之夜》還推出了各種“擴展包”,甚至在新版本更新時登頂過收費榜。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麼一個在國內手遊市場混的如魚得水,在玩家裡口碑十分正面的遊戲,在登陸Steam之後收到的好評卻不超過一半呢?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在體驗了一段時間之後,我認為Steam版本《月圓之夜》並沒有改變這個遊戲本身最大的問題:遊戲體驗曲線不好。

更進一步的說,《月圓之夜》對於新手來說有一定的上手門檻。摸不到套路的話可能就會因為連續的死亡而感到挫敗,在體驗到遊戲樂趣之前就退坑。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但對於已經摸到了遊戲套路的老手,《月圓之夜》的整體難度又相對不高。如果以通關作為目的,《月圓之夜》的挑戰性其實比《殺戮尖塔》這樣的前輩要低一些。


"

從去年開始,一大批像是《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這樣的國產獨立遊戲登陸了Steam並且取得成功。如今,《月圓之夜》也跟隨著前輩們的腳步,登陸了Steam還有Wegame這些大型平臺。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其實早在登陸Steam前,《月圓之夜》這個遊戲在國內已經小有名氣。比起常見的“Rougelike”這一描述,我更喜歡用“DBG”這個稱呼來形容這個遊戲。

DBG,全稱“Deck Building Game”,即牌庫構築遊戲。玩家需要按照遊戲規則,一邊打牌一邊構築自己的牌庫。而《月圓之夜》就要求玩家在冒險中通過寶箱,鐵匠鋪和商店構築自己的卡組。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至於“Rougelike”常見的隨機生成和無法存檔這些要素,在《月圓之夜》裡也有所體現。同時只能保留三種事件的規則也強迫玩家必須做出取捨。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在發售之後,《月圓之夜》爬到了ios收費榜的第二位。後來《月圓之夜》還推出了各種“擴展包”,甚至在新版本更新時登頂過收費榜。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麼一個在國內手遊市場混的如魚得水,在玩家裡口碑十分正面的遊戲,在登陸Steam之後收到的好評卻不超過一半呢?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在體驗了一段時間之後,我認為Steam版本《月圓之夜》並沒有改變這個遊戲本身最大的問題:遊戲體驗曲線不好。

更進一步的說,《月圓之夜》對於新手來說有一定的上手門檻。摸不到套路的話可能就會因為連續的死亡而感到挫敗,在體驗到遊戲樂趣之前就退坑。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但對於已經摸到了遊戲套路的老手,《月圓之夜》的整體難度又相對不高。如果以通關作為目的,《月圓之夜》的挑戰性其實比《殺戮尖塔》這樣的前輩要低一些。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而這兩個問題,在《月圓之夜》登陸Steam之後,都集中爆發了。

先說新手體驗。在登陸Steam之後,《月圓之夜》因為本體免費獲得了比需要收費的手機版更高的曝光度,也吸引了很多本來沒接觸過這類遊戲的玩家。

根據我的觀察,我周圍就有很多萌新買了《月圓之夜》,然後因為“玩不懂”而得體驗不到DBG和Rougelike的樂趣,馬上就被勸退了。


"

從去年開始,一大批像是《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這樣的國產獨立遊戲登陸了Steam並且取得成功。如今,《月圓之夜》也跟隨著前輩們的腳步,登陸了Steam還有Wegame這些大型平臺。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其實早在登陸Steam前,《月圓之夜》這個遊戲在國內已經小有名氣。比起常見的“Rougelike”這一描述,我更喜歡用“DBG”這個稱呼來形容這個遊戲。

DBG,全稱“Deck Building Game”,即牌庫構築遊戲。玩家需要按照遊戲規則,一邊打牌一邊構築自己的牌庫。而《月圓之夜》就要求玩家在冒險中通過寶箱,鐵匠鋪和商店構築自己的卡組。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至於“Rougelike”常見的隨機生成和無法存檔這些要素,在《月圓之夜》裡也有所體現。同時只能保留三種事件的規則也強迫玩家必須做出取捨。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在發售之後,《月圓之夜》爬到了ios收費榜的第二位。後來《月圓之夜》還推出了各種“擴展包”,甚至在新版本更新時登頂過收費榜。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麼一個在國內手遊市場混的如魚得水,在玩家裡口碑十分正面的遊戲,在登陸Steam之後收到的好評卻不超過一半呢?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在體驗了一段時間之後,我認為Steam版本《月圓之夜》並沒有改變這個遊戲本身最大的問題:遊戲體驗曲線不好。

更進一步的說,《月圓之夜》對於新手來說有一定的上手門檻。摸不到套路的話可能就會因為連續的死亡而感到挫敗,在體驗到遊戲樂趣之前就退坑。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但對於已經摸到了遊戲套路的老手,《月圓之夜》的整體難度又相對不高。如果以通關作為目的,《月圓之夜》的挑戰性其實比《殺戮尖塔》這樣的前輩要低一些。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而這兩個問題,在《月圓之夜》登陸Steam之後,都集中爆發了。

先說新手體驗。在登陸Steam之後,《月圓之夜》因為本體免費獲得了比需要收費的手機版更高的曝光度,也吸引了很多本來沒接觸過這類遊戲的玩家。

根據我的觀察,我周圍就有很多萌新買了《月圓之夜》,然後因為“玩不懂”而得體驗不到DBG和Rougelike的樂趣,馬上就被勸退了。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而對於摸透了套路的老玩家而言,《月圓之夜》本身的難度又不高,很容易就可以通關。這個時候,老玩家最迫切需求的就是“新職業”或者其他新東西。


"

從去年開始,一大批像是《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這樣的國產獨立遊戲登陸了Steam並且取得成功。如今,《月圓之夜》也跟隨著前輩們的腳步,登陸了Steam還有Wegame這些大型平臺。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其實早在登陸Steam前,《月圓之夜》這個遊戲在國內已經小有名氣。比起常見的“Rougelike”這一描述,我更喜歡用“DBG”這個稱呼來形容這個遊戲。

DBG,全稱“Deck Building Game”,即牌庫構築遊戲。玩家需要按照遊戲規則,一邊打牌一邊構築自己的牌庫。而《月圓之夜》就要求玩家在冒險中通過寶箱,鐵匠鋪和商店構築自己的卡組。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至於“Rougelike”常見的隨機生成和無法存檔這些要素,在《月圓之夜》裡也有所體現。同時只能保留三種事件的規則也強迫玩家必須做出取捨。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在發售之後,《月圓之夜》爬到了ios收費榜的第二位。後來《月圓之夜》還推出了各種“擴展包”,甚至在新版本更新時登頂過收費榜。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麼一個在國內手遊市場混的如魚得水,在玩家裡口碑十分正面的遊戲,在登陸Steam之後收到的好評卻不超過一半呢?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在體驗了一段時間之後,我認為Steam版本《月圓之夜》並沒有改變這個遊戲本身最大的問題:遊戲體驗曲線不好。

更進一步的說,《月圓之夜》對於新手來說有一定的上手門檻。摸不到套路的話可能就會因為連續的死亡而感到挫敗,在體驗到遊戲樂趣之前就退坑。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但對於已經摸到了遊戲套路的老手,《月圓之夜》的整體難度又相對不高。如果以通關作為目的,《月圓之夜》的挑戰性其實比《殺戮尖塔》這樣的前輩要低一些。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而這兩個問題,在《月圓之夜》登陸Steam之後,都集中爆發了。

先說新手體驗。在登陸Steam之後,《月圓之夜》因為本體免費獲得了比需要收費的手機版更高的曝光度,也吸引了很多本來沒接觸過這類遊戲的玩家。

根據我的觀察,我周圍就有很多萌新買了《月圓之夜》,然後因為“玩不懂”而得體驗不到DBG和Rougelike的樂趣,馬上就被勸退了。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而對於摸透了套路的老玩家而言,《月圓之夜》本身的難度又不高,很容易就可以通關。這個時候,老玩家最迫切需求的就是“新職業”或者其他新東西。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可惜的是,Steam版的《月圓之夜》在遊戲內容上可以說照搬了手遊版,而付費DLC也和手遊一樣,並沒有添加什麼新的遊戲內容。老玩家“沒有誠意圈錢”的評價大概就來自於此。


"

從去年開始,一大批像是《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這樣的國產獨立遊戲登陸了Steam並且取得成功。如今,《月圓之夜》也跟隨著前輩們的腳步,登陸了Steam還有Wegame這些大型平臺。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其實早在登陸Steam前,《月圓之夜》這個遊戲在國內已經小有名氣。比起常見的“Rougelike”這一描述,我更喜歡用“DBG”這個稱呼來形容這個遊戲。

DBG,全稱“Deck Building Game”,即牌庫構築遊戲。玩家需要按照遊戲規則,一邊打牌一邊構築自己的牌庫。而《月圓之夜》就要求玩家在冒險中通過寶箱,鐵匠鋪和商店構築自己的卡組。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至於“Rougelike”常見的隨機生成和無法存檔這些要素,在《月圓之夜》裡也有所體現。同時只能保留三種事件的規則也強迫玩家必須做出取捨。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在發售之後,《月圓之夜》爬到了ios收費榜的第二位。後來《月圓之夜》還推出了各種“擴展包”,甚至在新版本更新時登頂過收費榜。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麼一個在國內手遊市場混的如魚得水,在玩家裡口碑十分正面的遊戲,在登陸Steam之後收到的好評卻不超過一半呢?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在體驗了一段時間之後,我認為Steam版本《月圓之夜》並沒有改變這個遊戲本身最大的問題:遊戲體驗曲線不好。

更進一步的說,《月圓之夜》對於新手來說有一定的上手門檻。摸不到套路的話可能就會因為連續的死亡而感到挫敗,在體驗到遊戲樂趣之前就退坑。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但對於已經摸到了遊戲套路的老手,《月圓之夜》的整體難度又相對不高。如果以通關作為目的,《月圓之夜》的挑戰性其實比《殺戮尖塔》這樣的前輩要低一些。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而這兩個問題,在《月圓之夜》登陸Steam之後,都集中爆發了。

先說新手體驗。在登陸Steam之後,《月圓之夜》因為本體免費獲得了比需要收費的手機版更高的曝光度,也吸引了很多本來沒接觸過這類遊戲的玩家。

根據我的觀察,我周圍就有很多萌新買了《月圓之夜》,然後因為“玩不懂”而得體驗不到DBG和Rougelike的樂趣,馬上就被勸退了。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而對於摸透了套路的老玩家而言,《月圓之夜》本身的難度又不高,很容易就可以通關。這個時候,老玩家最迫切需求的就是“新職業”或者其他新東西。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可惜的是,Steam版的《月圓之夜》在遊戲內容上可以說照搬了手遊版,而付費DLC也和手遊一樣,並沒有添加什麼新的遊戲內容。老玩家“沒有誠意圈錢”的評價大概就來自於此。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關於《月圓之夜》本體的內容就到此為止了。接下來,我想針對一件事情說說我個人的看法:手遊登上Steam是帶著原罪的,這種困境並不是《月圓之夜》獨有。

因為相對於端游來說,絕大多數手遊的玩法都是瞄準“碎片時間”的,也剛好切合手遊用戶“沒事玩兩把”的心態;但是Steam上的很多玩家都是奔著“一杯茶一包煙,一款遊戲打一天”去的。


"

從去年開始,一大批像是《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這樣的國產獨立遊戲登陸了Steam並且取得成功。如今,《月圓之夜》也跟隨著前輩們的腳步,登陸了Steam還有Wegame這些大型平臺。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其實早在登陸Steam前,《月圓之夜》這個遊戲在國內已經小有名氣。比起常見的“Rougelike”這一描述,我更喜歡用“DBG”這個稱呼來形容這個遊戲。

DBG,全稱“Deck Building Game”,即牌庫構築遊戲。玩家需要按照遊戲規則,一邊打牌一邊構築自己的牌庫。而《月圓之夜》就要求玩家在冒險中通過寶箱,鐵匠鋪和商店構築自己的卡組。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至於“Rougelike”常見的隨機生成和無法存檔這些要素,在《月圓之夜》裡也有所體現。同時只能保留三種事件的規則也強迫玩家必須做出取捨。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在發售之後,《月圓之夜》爬到了ios收費榜的第二位。後來《月圓之夜》還推出了各種“擴展包”,甚至在新版本更新時登頂過收費榜。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麼一個在國內手遊市場混的如魚得水,在玩家裡口碑十分正面的遊戲,在登陸Steam之後收到的好評卻不超過一半呢?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在體驗了一段時間之後,我認為Steam版本《月圓之夜》並沒有改變這個遊戲本身最大的問題:遊戲體驗曲線不好。

更進一步的說,《月圓之夜》對於新手來說有一定的上手門檻。摸不到套路的話可能就會因為連續的死亡而感到挫敗,在體驗到遊戲樂趣之前就退坑。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但對於已經摸到了遊戲套路的老手,《月圓之夜》的整體難度又相對不高。如果以通關作為目的,《月圓之夜》的挑戰性其實比《殺戮尖塔》這樣的前輩要低一些。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而這兩個問題,在《月圓之夜》登陸Steam之後,都集中爆發了。

先說新手體驗。在登陸Steam之後,《月圓之夜》因為本體免費獲得了比需要收費的手機版更高的曝光度,也吸引了很多本來沒接觸過這類遊戲的玩家。

根據我的觀察,我周圍就有很多萌新買了《月圓之夜》,然後因為“玩不懂”而得體驗不到DBG和Rougelike的樂趣,馬上就被勸退了。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而對於摸透了套路的老玩家而言,《月圓之夜》本身的難度又不高,很容易就可以通關。這個時候,老玩家最迫切需求的就是“新職業”或者其他新東西。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可惜的是,Steam版的《月圓之夜》在遊戲內容上可以說照搬了手遊版,而付費DLC也和手遊一樣,並沒有添加什麼新的遊戲內容。老玩家“沒有誠意圈錢”的評價大概就來自於此。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關於《月圓之夜》本體的內容就到此為止了。接下來,我想針對一件事情說說我個人的看法:手遊登上Steam是帶著原罪的,這種困境並不是《月圓之夜》獨有。

因為相對於端游來說,絕大多數手遊的玩法都是瞄準“碎片時間”的,也剛好切合手遊用戶“沒事玩兩把”的心態;但是Steam上的很多玩家都是奔著“一杯茶一包煙,一款遊戲打一天”去的。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這種先天的需求衝突,讓Steam上的PC玩家對於手遊玩法的接受度就很低。尤其是一些在手機上人氣很高的遊戲,到了Steam玩家眼裡就是“名不副實”。


"

從去年開始,一大批像是《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這樣的國產獨立遊戲登陸了Steam並且取得成功。如今,《月圓之夜》也跟隨著前輩們的腳步,登陸了Steam還有Wegame這些大型平臺。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其實早在登陸Steam前,《月圓之夜》這個遊戲在國內已經小有名氣。比起常見的“Rougelike”這一描述,我更喜歡用“DBG”這個稱呼來形容這個遊戲。

DBG,全稱“Deck Building Game”,即牌庫構築遊戲。玩家需要按照遊戲規則,一邊打牌一邊構築自己的牌庫。而《月圓之夜》就要求玩家在冒險中通過寶箱,鐵匠鋪和商店構築自己的卡組。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至於“Rougelike”常見的隨機生成和無法存檔這些要素,在《月圓之夜》裡也有所體現。同時只能保留三種事件的規則也強迫玩家必須做出取捨。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在發售之後,《月圓之夜》爬到了ios收費榜的第二位。後來《月圓之夜》還推出了各種“擴展包”,甚至在新版本更新時登頂過收費榜。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麼一個在國內手遊市場混的如魚得水,在玩家裡口碑十分正面的遊戲,在登陸Steam之後收到的好評卻不超過一半呢?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在體驗了一段時間之後,我認為Steam版本《月圓之夜》並沒有改變這個遊戲本身最大的問題:遊戲體驗曲線不好。

更進一步的說,《月圓之夜》對於新手來說有一定的上手門檻。摸不到套路的話可能就會因為連續的死亡而感到挫敗,在體驗到遊戲樂趣之前就退坑。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但對於已經摸到了遊戲套路的老手,《月圓之夜》的整體難度又相對不高。如果以通關作為目的,《月圓之夜》的挑戰性其實比《殺戮尖塔》這樣的前輩要低一些。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而這兩個問題,在《月圓之夜》登陸Steam之後,都集中爆發了。

先說新手體驗。在登陸Steam之後,《月圓之夜》因為本體免費獲得了比需要收費的手機版更高的曝光度,也吸引了很多本來沒接觸過這類遊戲的玩家。

根據我的觀察,我周圍就有很多萌新買了《月圓之夜》,然後因為“玩不懂”而得體驗不到DBG和Rougelike的樂趣,馬上就被勸退了。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而對於摸透了套路的老玩家而言,《月圓之夜》本身的難度又不高,很容易就可以通關。這個時候,老玩家最迫切需求的就是“新職業”或者其他新東西。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可惜的是,Steam版的《月圓之夜》在遊戲內容上可以說照搬了手遊版,而付費DLC也和手遊一樣,並沒有添加什麼新的遊戲內容。老玩家“沒有誠意圈錢”的評價大概就來自於此。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關於《月圓之夜》本體的內容就到此為止了。接下來,我想針對一件事情說說我個人的看法:手遊登上Steam是帶著原罪的,這種困境並不是《月圓之夜》獨有。

因為相對於端游來說,絕大多數手遊的玩法都是瞄準“碎片時間”的,也剛好切合手遊用戶“沒事玩兩把”的心態;但是Steam上的很多玩家都是奔著“一杯茶一包煙,一款遊戲打一天”去的。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這種先天的需求衝突,讓Steam上的PC玩家對於手遊玩法的接受度就很低。尤其是一些在手機上人氣很高的遊戲,到了Steam玩家眼裡就是“名不副實”。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而對於遊戲公司來講,把手遊搬上Steam也同樣面臨問題。如果僅僅是做一個移植,除了Steam玩家有意見之外,體驗不到新內容的手遊老粉絲肯定也不高興。

但反過來說,如果要為PC版本加入新內容的話,廠商又如何避免手遊玩家覺得自己被“區別對待”的問題呢?


"

從去年開始,一大批像是《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這樣的國產獨立遊戲登陸了Steam並且取得成功。如今,《月圓之夜》也跟隨著前輩們的腳步,登陸了Steam還有Wegame這些大型平臺。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其實早在登陸Steam前,《月圓之夜》這個遊戲在國內已經小有名氣。比起常見的“Rougelike”這一描述,我更喜歡用“DBG”這個稱呼來形容這個遊戲。

DBG,全稱“Deck Building Game”,即牌庫構築遊戲。玩家需要按照遊戲規則,一邊打牌一邊構築自己的牌庫。而《月圓之夜》就要求玩家在冒險中通過寶箱,鐵匠鋪和商店構築自己的卡組。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至於“Rougelike”常見的隨機生成和無法存檔這些要素,在《月圓之夜》裡也有所體現。同時只能保留三種事件的規則也強迫玩家必須做出取捨。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在發售之後,《月圓之夜》爬到了ios收費榜的第二位。後來《月圓之夜》還推出了各種“擴展包”,甚至在新版本更新時登頂過收費榜。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麼一個在國內手遊市場混的如魚得水,在玩家裡口碑十分正面的遊戲,在登陸Steam之後收到的好評卻不超過一半呢?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在體驗了一段時間之後,我認為Steam版本《月圓之夜》並沒有改變這個遊戲本身最大的問題:遊戲體驗曲線不好。

更進一步的說,《月圓之夜》對於新手來說有一定的上手門檻。摸不到套路的話可能就會因為連續的死亡而感到挫敗,在體驗到遊戲樂趣之前就退坑。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但對於已經摸到了遊戲套路的老手,《月圓之夜》的整體難度又相對不高。如果以通關作為目的,《月圓之夜》的挑戰性其實比《殺戮尖塔》這樣的前輩要低一些。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而這兩個問題,在《月圓之夜》登陸Steam之後,都集中爆發了。

先說新手體驗。在登陸Steam之後,《月圓之夜》因為本體免費獲得了比需要收費的手機版更高的曝光度,也吸引了很多本來沒接觸過這類遊戲的玩家。

根據我的觀察,我周圍就有很多萌新買了《月圓之夜》,然後因為“玩不懂”而得體驗不到DBG和Rougelike的樂趣,馬上就被勸退了。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而對於摸透了套路的老玩家而言,《月圓之夜》本身的難度又不高,很容易就可以通關。這個時候,老玩家最迫切需求的就是“新職業”或者其他新東西。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可惜的是,Steam版的《月圓之夜》在遊戲內容上可以說照搬了手遊版,而付費DLC也和手遊一樣,並沒有添加什麼新的遊戲內容。老玩家“沒有誠意圈錢”的評價大概就來自於此。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關於《月圓之夜》本體的內容就到此為止了。接下來,我想針對一件事情說說我個人的看法:手遊登上Steam是帶著原罪的,這種困境並不是《月圓之夜》獨有。

因為相對於端游來說,絕大多數手遊的玩法都是瞄準“碎片時間”的,也剛好切合手遊用戶“沒事玩兩把”的心態;但是Steam上的很多玩家都是奔著“一杯茶一包煙,一款遊戲打一天”去的。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這種先天的需求衝突,讓Steam上的PC玩家對於手遊玩法的接受度就很低。尤其是一些在手機上人氣很高的遊戲,到了Steam玩家眼裡就是“名不副實”。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而對於遊戲公司來講,把手遊搬上Steam也同樣面臨問題。如果僅僅是做一個移植,除了Steam玩家有意見之外,體驗不到新內容的手遊老粉絲肯定也不高興。

但反過來說,如果要為PC版本加入新內容的話,廠商又如何避免手遊玩家覺得自己被“區別對待”的問題呢?


這就是鄙視鏈?這款遊戲是手遊玩家心中神作,上架Steam卻被狂噴


所以在我看來,《月圓之夜》算是一個生動的“教學案例”。要如何平衡不同平臺玩家之間不一樣的需求,這會是所有手遊廠商想要發展壯大面臨的共同問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