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期我們簡單地說了下電子行業的投資策略,本期我們將繼續TMT這個大方向,簡單地講一下下半年計算機行業的投資策略。

這次雖然是19年度的半年度策略,但其實與年初的TMT行業策略中計算機部分的策略並無太大差異,僅有小部分新增內容,如果您是追求短線利潤、尋求打板的人士,那麼很遺憾本篇的文章無助於您的投資;如果您是擁有充足研究資源的機構人士(當然這樣的人士也不會看我們的公眾號),那麼很遺憾本篇涉及研究的部分非常的淺顯,也無助於您的組合搭建。

我對計算機行業的研究還是停留在較為淺顯的層次,因此尚未找到一個通用的大邏輯進行研究,針對下半年以及未來3-5年的投資機會,我建議關注“一短三長”,“一短”指的是雲計算中的SaaS,“三長”指的是信息安全、自主可控和醫療信息化,其中自主可控和信息安全可以合併為一個整體來看,更遠期地就要看邊緣計算帶來的各種應用場景如工業互聯網、車聯網、泛物聯網等,以及基於雲計算技術上衍生的各種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應用。

先看雲計算,這是我們非常看好的一個細分行業。就市場空間來看,根據中國信通院的報告,2018年我國雲計算整體市場規模達962.8億元,同比增長39.2%。其中,公有云市場規模達到437億元,同比增長65.2%,預計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31億元;私有云市場規模達525億元,同比增長23.1%,預計到2022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172億元。從細分結構上看,2018年,IaaS市場規模達到270億元,同比增長了81.8%;PaaS 市場規模為22億元,同比增長87.9%。未來幾年企業對大數據、遊戲和微服務等PaaS產品的需求量將持續增長,PaaS 市場規模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速;SaaS市場規模達到145 億元,同比增長了38.9%,增速較穩定。其中我們重點關注的是SaaS,SaaS是指廠商將應用統一部署在其服務器上,客戶根據實際需要向廠商訂購及支付費用,並通過互聯網最終獲得服務的模式。相比於傳統軟件,SaaS最大的特點在於其多租戶架構,對多租戶的資源複用能夠有效降低開發和運維成本,實現持續快速的升級迭代。

從需求端看,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持續推進,SaaS相比傳統軟件的優勢愈發凸顯,SaaS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擁有了區別於傳統軟件的獨特優勢。例如在當前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企業追求隨時隨地辦公,SaaS產品相比傳統軟件能夠提供更優秀的移動辦公體驗。又例如我國有大量對信息化建設具有持續需求的中小企業難以負擔傳統IT設施的採購以及後期維護的高昂費用,SaaS訂閱模式可有效降低企業獲取IT系統的成本。目前中國企業級SaaS市場主要由三類玩家構成,即新興SaaS創業公司、傳統軟件廠商和2C互聯網巨頭。其中,傳統軟件廠商從事企業信息化時間最久,客戶基礎和業務積累最為深厚,也是我們最為看好的一些廠商。如以金蝶、用友、廣聯達為代表的一眾傳統軟件廠商這些年積極向雲轉型,SaaS產品收入貢獻比例持續增加。這是因為這些廠商大都處於成熟期,面臨的下游市場增速較為平穩,客觀上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而這些廠商的中大型客戶對新模式、高性能的業務存在新的需求,傳統軟件難以滿足。基於此,傳統軟件廠商具備多年業務積累,對客戶需求理解深入,且擁有穩定的客戶群體、完備的銷售和服務體系。在既有軟件產品的基礎上推出SaaS產品,能夠快速實現存量客戶轉化。綜上,參考艾瑞的數據,預計中國SaaS市場規模佔全球的比例將由2017年的4.1%增加至2021年的8.4%。

從SaaS客戶的分佈上看,不同規模的客戶對於SaaS的需求並不相同,數量眾多的小微企業青睞按需訂購的應用模式,這類企業單位客戶價值不高,但總體數量龐大,需要的是高度標準化的SaaS產品。中型企業的需求相比於小微企業更加要求定製化,但其付費能力依然不及大型企業,因此需要SaaS廠商以SaaS+PaaS的模式提供行業解決方案。對於國內稀缺的大型企業來說,其業務和組織架構複雜,通常建有成熟的IT系統,這類企業,對SaaS產品的需求集中在創新型業務上,在SaaS+PaaS的基礎上廠商還需要輔以更多定製化的增值服務才能撬動大型企業。

除了SaaS之外,現在PaaS的重要性也開始凸顯,對比美國厚中臺富生態的雲產業,國內雲產業則呈現薄中臺窄生態的特點,根據信通院的數據,2018年國內PaaS市場規模為22 億元,遠小於SaaS市場規模,但增速確接近90%,正呈現出高速增長的趨勢。PaaS是對上層SaaS應用的重要支撐,當前IM、音視頻、電子簽名等領域已經出現廠商將業務或應用模塊抽象和沉澱為PaaS層能力,方便SaaS廠商進行快速開發。同時,部分SaaS廠商自身也在利用PaaS平臺提供內外部的連接能力,以生態體系形成獨有的競爭壁壘。

之後我們看信息安全,這裡重點關注“等保2.0”帶來的增量需求,以及行業本身新的盈利模式的出現。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是指對國家祕密信息、法人和其他組織及公民的專有信息以及公開信息和存儲、傳輸、處理這些信息的信息系統分等級實行安全保護,對信息系統中使用的信息安全產品實行按等級管理,對信息系統中發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級響應、處置。等保1.0時代的工作是五個規定動作,定級、備案、建設整改、等級測評和監督檢查。在等保2.0時代,除了滿足以上五個以外,把風險評估、安全監測、通報預警,案事件調查、數據防護、自主可控、供應鏈安全、效果評價、綜治考核等方面的工作都納入到等級保護的範圍之內。與等保1.0相比,等保2.0主要變化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等級保護已經從原有的規定上升到了法律層面,未來等保2.0的執行力度和強制力度將加大。整體執行上更加嚴格,對於違反相關法律規定的輕則警告重則罰款;二是等級保護首次加入了“未知攻擊”的檢測、SOC等主動防禦的要求,以前信息安全以防火牆、殺病毒、IDS等被動防禦為主,隨著安全威脅的升級,等保制度也積極響應,提出主動防禦上的要求,這將有望帶動威脅情報、態勢感知、APT攻擊檢測與防護和SOC等主動防禦產品的需求增加;三是信息系統除了需要滿足通用要求的,還要滿足雲計算、移動互聯、大數據、工業控制等領域的擴展要求;四是等保2.0也首次增加了外包運維管理的管理要求,這也從側面體現了等保2.0對安全服務的認可。因此,等保2.0範圍更廣、力度更大且對新興領域安全提出要求,這有望帶動信息安全整體市場需求增加,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威脅情報、態勢感知、SOC等主動防禦領域、雲安全、數據安全和工控安全等新興安全領域和安全服務領域。

市場空間方面,參考市場對“等保2.0”帶來的市場空間增量的計算,這一數值在250-300億左右,對比2018年中國信息安全整體500億左右的市場空間,可見“等保2.0”有望帶來50%以上的市場增量。這裡面可以重點關注一下態勢感知,態勢感知改變了傳統的被動防禦策略,對各種安全威脅進行主動防禦。根據安全牛的估算,2017年國內態勢感知市場規模約計20億,佔整個安全市場的5%左右,預計到2020年,態勢感知市場將達到50億元左右,複合增速高達36%。

接下來我們看自主可控,這部分內容在年初策略中提到過,目前來看沒有什麼值得更新的內容,大體邏輯就是利用我國獨有的客戶資源強制推行IT設備的國產化,從傳統的硬件如PC機服務器等到軟件層面的操作系統、數據庫、應用軟件等。目前看我國在操作系統、數據庫等領域與海外廠商仍存在差距,在應用軟件如ERP方面則可通過雲化的方式實現替代。

最後我們看醫療信息化,這部分年初我沒有提及,是因為我對這部分內容研究更為淺顯,這裡僅做一些簡要介紹。醫療信息化即醫療服務的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是指通過計算機科學和現代網絡通信技術及數據庫技術,為各醫院之間以及醫院所屬各部門之間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提取和數據交換,並滿足所有授權用戶的功能需求。目前,我國醫療信息化的建設重點集中在以電子病歷為核心臨床信息系統。電子病歷是臨床信息系統最核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可以作為一個平臺,與HIS、PACS、LIS、RIS 等系統的無縫接入整合,從而達到信息資源共享使用。電子病歷系統是採用HL7標準及XML的方式處理交互文件,要求每個數據結點都可查析分析,進行有效的數擾挖掘。醫院通過電子病歷以電子化方式記錄患者就診的信息,包括門診病歷和住院病歷。其中,既有結構化信息,也有非結構化的自由文本,以及圖形圖像信息。主要涉及病人信息的採集、存儲、傳輸、質量控制、統計和利用。電子病歷在醫療中作為主要的信息源,核心價值不單純在於病歷的無紙化存儲和電子化記錄,還可實現質量控制、循證醫學、臨床路徑、疾病監測等功能,其共享性好,使用方便,有益於提高醫療安全水平和質控能力,同時還可提供有保健價值的健康檔案,是區域協同醫療信息化的重要數據庫。因此,電子病歷是實現院內、院外“數據互聯互通”的核心,也是實現區域醫療信息化的關鍵。

電子病歷是具有分級標準的,從政策上看,國家衛健委組織制定併發布了《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管理辦法(試行)》和《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標準(試行)》,並提出到2019年,所有三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3級以上;到2020年,所有三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4級以上,二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3級以上。根據衛計委統計數據,2018年6月份,全國一共31710家醫院,其中三級醫院2439家,二級醫院8569家。根據2018中華醫院信息網絡大會的相關信息,在電子病歷方面,國內三級醫院平均應用水平為2.11級,二級醫院平均應用水平為0.83級。從市場空間上看,參考市場上的測算,國內電子病歷市場空間約在350-400億左右。

由於合規限制雖然我們不能推薦個股,但我們可以通過別的方式提供我們的選股思路,主要是從財務角度進行選股,往後會有針對某一細分行業通過對比不同上市公司財務狀況進行選股的思路的介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