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所作為國內P2P網貸行業的龍頭,相關牌照卻未能落地?'

"
"
陸金所作為國內P2P網貸行業的龍頭,相關牌照卻未能落地?

出品:中訪網零度調研

研究員:馬東

2019年7月,互聯網金融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聯合召開了網絡信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座談會,會議明確了網貸專項整治的時間表,並且把三季度整治工作的重點放在繼續嚴格落實降機構數量、降行業規模、降涉及人數的“三降”要求。利用合規檢查、多方監測系統分析核驗等手段對機構進行穿透式核查,加大良性退出力度。

四季度將逐一對在線運營機構進行分類管理,多措並舉化解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按照“成熟一家,納入一家”的原則,將整改基本合格機構納入監管試點。

隨著監管的加強,P2P退出和轉型還會繼續加速。

p2p那些事兒

1 什麼是P2P?

P2P是英文peer to peer lending 的縮寫,即個人對個人(夥伴對夥伴)。又稱點對點網絡借款,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

由網絡信貸公司(第三方公司、網站)作為中介平臺,藉助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提供信息發佈和交易實現的網絡平臺,把借、貸雙方對接起來實現各自的借貸需求。屬於互聯網金融產品的一種。

它的社會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滿足個人資金需求、(2)發展個人信用體系和(3)提高社會閒散資金利用率。借款人在平臺發放借款標,投資者進行競標向借款人放貸,由借貸雙方自由競價,平臺撮合成交,在借貸過程中,資料與資金、合同、手續等全部通過網絡實現。

但在實際操作中,P2P模式有明顯的缺陷,尤其在經濟下行週期中,個人投資者風險難以分散,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首先,平臺方不能設立資金池、不能為借款人提供擔保,每一筆交易需要一一對應,即使平臺方對投資者投資每個項目的金額設定上限,如果該項目發生兌付問題,投資者的風險仍然不能得到有效分散。(2)其次,網貸平臺只承擔信息中介作用,不承擔信用中介作用,不能為平臺上的項目兜底,個別風險事件發生後容易造成投資人信心的大面積崩塌,形成流動性風險。(3)最後,從海外網貸平臺發展的經驗來看,資金端也有機構化的趨勢。在經濟景氣的情況下,投資者能在網點平臺上獲取較高的回報,但經濟下行週期中,個人投資者無法對風險進行有效分散,或將面臨嚴重損失。

近年來,P2P行業發生了一系列提現困難、跑路、暴雷等惡性事件,極大地降低了客戶的信任感,客戶信任感的缺失使P2P平臺融資端面臨較大困難。

2 p2p降溫

2011年9月,貝爾創投事件、淘金貸事件等層出不窮,這些案列的發生導致一些投資者血本無歸。

2013年上線的平臺融易融(後更名為自由金服),2015年1月獲海外風投振東投資的1000萬美元投資,2015年7月出現“提現困難”。

2016年8月,銀監會向各家銀行下發了《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不僅對開展存管業務的銀行提出了一定的資質要求,對於接入的平臺也提出了在工商登記註冊地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完成備案登記、按照通信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申請獲得相應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等五項要求。最受業內關注的一條是,存管銀行不應外包或由合作機構承擔,不得委託網貸機構和第三方機構代開出借人和借款人交易結算資金賬戶。

2016年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8年以來,P2P頻現爆雷潮,光上海地區P2P違約規模已超2000億。2018年8月8日,全國互金整治辦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深圳市互金整治辦下發了《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P2P平臺儘快報送老賴信息。

根據相關部門2019年7月會議精神,網貸平臺備案的再度延期,監管思維轉換為“監管試點”,並且提出三季度嚴格執行“三降”要求,合規檢查進展快的地區要開啟“回頭看”。

因此,P2P網貸的市場反應也大不如前,包括P2P網貸行業成交量、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走勢、P2P網貸行業貸款餘額等多項關鍵數據均呈現下跌趨勢,行業發展收縮之勢由此可見一斑。當然,這與P2P行業近年來的發展形勢也基本相符合。

依靠大樹的陸金所,為何傳出放棄P2P業務?

陸金所,中國平安集團旗下的綜合型互聯網金融理財平臺,業務種類多,有銀行理財、基金、貸款、P2P多種功能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公司,2019年3月,陸金所完成了C輪融資,投後估值達到394億美元。

毋庸置疑,陸金所是國內P2P行業的龍頭。陸金所全稱“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9月在上海成立,註冊資本9.37億元,是平安集團旗下的互聯網財富管理平臺。

7月18日,根據相關報道,中國平安旗下的陸金所計劃退出P2P業務,對於該消息的真實性,陸金所平臺迴應是配合監管“三降”要求現有產品和權益並未受影響,公司已經開始申請消費金融相關牌照。

P2P業務曾經是陸金所的核心業務,隨著市場環境和監管要求的變化,陸金所不斷調整業務結構,目前P2P在陸金所的業務中佔比雖有降低,但陸金所的P2P平臺依然是行業老大,根據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陸金服(陸金所的P2P平臺)的綜合評級排名行業第一。根據零壹財經的數據,待還餘額排名第一。截至6月底,陸金服的待還餘額為984.3億元,遠超第二名玖富普惠的480.1億元。

陸金所背靠平安集團,成為國內的P2P行業龍頭。但由於P2P的牌照遲遲未能落地,儘管近年來一直有上市計劃傳出,但網貸行業監管收緊、去槓桿和經濟下行導致風險暴露等問題影響了陸金所的上市進程,上市計劃一再推遲。

陸金所轉型,走向何方?

作為國內P2P行業的龍頭企業,謀求上市一直是陸金所追求的目標,但由於P2P牌照受監管影響未能落地,這不但影響了陸金所的上市進程,也對其業務轉型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根據報道,2014年左右,陸金所管理層就開始為IPO進行佈局,最先選擇美國作為上市地點,並進行了考察。不過,赴美IPO的計劃最終並沒有如願成行。2016年年底,陸金所再次開始籌備IPO,這一次將地點定在了香港。但計劃趕不上變化,由於國內金融監管趨嚴,加上去槓桿、去泡沫的大環境使得P2P暴雷的現象頻發,陸金所的上市計劃再次落空。

經歷了兩次失敗的IPO,從2018年上半年開始,陸金所聘請了5家投行準備再次赴港IPO,此次IPO對於陸金所來說或許是最後的機會,勢在必得。但恰逢此時傳出陸金所“退出P2P行業”及“申請消費金融牌照”的消息。

也就是說,在“P2P備案”較難完成的背景下,用P2P平臺的形式上市幾無可能,無論是對機構還是交易所,嚴峻的形勢使其不會輕易觸碰P2P這樣一個沾上就會惹麻煩的業務。P2P業務在陸金所佔比仍然不小,備案多次延期一定程度影響了陸金所估值,此外,遲遲沒有備案的陸金所可能也缺乏保證出借人資金安全的機制。

當然,如果陸金所選擇轉型消費金融併成功取得牌照,那麼此舉將掃清陸金所上市進程中關於“持牌”的重要障礙,並極有可能成為陸金所第三次上市的鋪路石。

對此,財媒智庫上市公司經營策略研究中心主任魚樵告訴中訪網:“陸金所退出p2p是為上市掃除障礙。眾所周知,p2p平臺屢現提現困難、跑路、爆雷等問題,用戶信任不復存在,這會對p2p平臺融資造成不利影響。另外,P2P業務可能因壞賬等因素拉低陸金所的估值,如果轉型消費金融,會為其上市帶來更高的溢價空間。甩掉p2p業務對陸金所自身發展也沒有大礙,陸金所多年積累的金融科技技術和依靠平安集團的生態戰略,反而讓它更有能力和資本甩掉p2p業務,以謀求更好的發展。”

兩次IPO未果,在P2P行業受到嚴格監管的背景下,為謀求第三次上市,是繼續堅守P2P模式,還是轉型消費金融,站在岔路口的陸金所必須做出抉擇。(注:本文有參考部分網絡公開資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