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測試大宗交易和集合競價 操作細則業內仍存爭議

IPO 新三板 私募 投資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20
新三板測試大宗交易和集合競價 操作細則業內仍存爭議新三板測試大宗交易和集合競價 操作細則業內仍存爭議

每經記者 許自然 每經記者 張禕 每經實習編輯 畢陸名

“流動性”難題已是新三板老生常談的話題,箇中原由自是眾說紛紜,其中就涉及現有的交易制度。自去年以來,集合競價和大宗交易便被市場人士視為是解決新三板“流動性”困境的重要利器之一。

近日有多位券商新三板做市部門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目前正在配合全國股轉進行系統測試,對接兩個接口。南方地區一家大型券商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測試的案例看,與大宗交易和集合競價交易有關,但目前只是處於系統測試階段,還沒有接到需要執行新交易制度的正式通知。

記者就上述消息,向全國股轉有關工作人員求證,對方表示暫不清楚此事。

越來越多的新三板企業奔赴IPO,提前佈局至關重要。關注公眾號“NBD財訪”進入微信平臺,獲取最優質新三板公司董事長的深度訪談,在此前專訪的企業中,金宏氣體等公司的IPO申請已獲證監會受理,確成硅化等6家公司已進行IPO輔導。

●多家券商參與系統測試

日前,有券商新三板做市業務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現在正在配合全國股轉做系統測試,從測試的內容看,與大宗交易和集合競價交易有關,“但現在尚處於測試階段,進行系統的開發升級,正式制度還沒有出來。”另外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券商人士也向記者證實了上述說法,這家券商目前也正在進行相關係統測試。

據Choice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新三板交投活躍度逐漸升溫,在此期間,日均成交股票數量維持在1100只以上,3月7日共計1342家新三板掛牌公司股票發生交易,創下歷史最高。與此同時,新三板日均成交股數佔全部掛牌公司總數的比重也由2016年的9.25%升至10.2%。

2017年以來,新三板交易活躍度逐漸提升,三板做市及三板成指也迎來一波上漲行情。三板做市指數震盪上揚,並於3月29日上探八個月以來的新高1162.54點,一季度最後一個交易日收於1159.68點,累計漲幅達4.28%。

面對越來越龐大的企業體量和交易日益分化的現象,業內人士期盼,新三板分層和再分層應配套差異化交易制度。

去年以來,高層密集發聲。多位監管人士在不同場合都談及了新三板下一步要進行的改革。

2016年10月末,全國股轉副總經理隋強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全國股轉正在進行一攬子綜合交易制度改革的方案制定。他稱,至於市場非常關心的競價交易制度以及大宗交易制度,都將在這個改革方案內有所涉及。

此外,2016年11月23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趙爭平也表示,作為一個獨立市場,新三板起步晚,發展時間短,市場基礎建設還有許多工作要做,相關的制度安排還需要細化完善,這些都是發展中的問題、成長中的煩惱,我們將和市場各方一道,綜合施策,妥善解決。

2016年堪稱新三板“制度改革年”。分層方案的正式實施、私募做市業務試點工作正式啟動、明確11種強制摘牌情形、推出負面清單政策等一系列有利於市場發展的重磅政策出臺或得以正式實施。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一些新三板政策紅利的逐漸落地,2017年可能是新三板市場突圍解困之年,政策力度會更加給力。

●市場期盼完善交易制度

不少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的新三板對交易的需求可謂是暗流湧動,一方面解禁的限售股有批量流動的意願,而大批到期的基金產品也需要擇機退出,這兩種因素相互疊加,使得現有的交易機制已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

2017年4月18日的Choice數據顯示,新三板2017全年解禁的限售股數量相較2016年增長了24.65%,總股本達到1330.19億股,僅在今年3月,解禁股本就有160億股。而新三板快速擴容的三年進程中,隨之成立的一批基金理財產品也已顯現出密集到期的跡象。Choice數據顯示,目前成立日期可查的8370只新三板相關基金理財產品中,有3536只成立於2015年,4114只成立於2016年。到期日期可查的534只產品中,有204只在今年到期。業內人士告訴記者,2015年初那段時期成立的基金的期限,大多是在2~3年期,因此今年有大量基金存在退出的訴求。

某新三板私募人士告訴記者,他所在機構的一些基金產品正在陸續退出,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做市轉讓的股票,大量拋售很容易導致股價下跌,協議轉讓的股票,需要通過在同行中或者市場中間人去尋找接盤方,費時費力。

“對於做市企業來說,如果股東有一兩千萬元市值的股票想轉讓,不但時間長,而且對股價的衝擊也比較大。”一家做市轉讓的創新層公司董祕表示,現在新三板日成交量低迷,大部分做市企業的日成交額沒有超過100萬元,加上做市商的庫存股又有限,股東想要大量轉讓股票比較困難,如果是流動性不好的公司,股東稍微賣多一點,股價就有可能下跌十幾個點,因此有股東大額股權轉讓需求的做市企業將轉讓方式變更回了協議轉讓。

然而,協議轉讓也不再是保證大額股權交易順暢的“靈丹妙藥”了。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院指出,日前全國股轉對協議轉讓股票的最高漲跌幅設限,對部分協議轉讓公司股東大額股權轉讓造成了不便,特別是目前股價過低的協議轉讓股票,股東已無法按照正常價格進行交易。因此必須考慮靠設立大宗交易制度,以完善現行交易制度。

●業內:不能完全照搬A股

針對券商提到的從測試內容可能是大宗交易和集合競價,不少業內大咖也對其模式設計猜想了一番。

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院認為,在制定新三板大宗交易制度的細則上應更加嚴謹和細緻,既要考慮到新三板交易的特點,又要設限禁止大股東在大宗交易有涉嫌利益輸送等不規範行為。

“A股的大宗交易制度已經相當成熟和規範了,新三板可以採取‘拿來主義’,根據新三板的特殊性稍加修改和完善。”南山投資創始合夥人周運南認為,新三板企業分化很大,如果在新三板推行大宗交易,門檻定高了可能有部分企業無法享受大宗交易便利,定低了投資者借道大宗交易就削弱了盤內交易的活躍。他建議在界定上,可以設立三個並行指標,比如不低於10萬股,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50萬元,或者不低於總股本的百分之一。

除了大宗交易外,集合競價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企巢新三板學院院長程曉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主板主要採用連續競價交易,由投資人自主定價,是因為主板大多是傳統企業,比較容易估值,而新三板上大多是一些高科技初創型企業,很難評估價值,所以做市其實就是一種“競價”形式,由做市商通過雙向報價來告訴大家公司的價值。在他看來,新三板應該以做市為核心,同時可以在開盤以前集合競價,這樣有助於提高交易效率,改善流動性。

深圳久久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軍表示,股票市場擁有正常流動性的前提包括供應和需求關係平衡、提供交易場所、交易通道、交易工具等諸多因素,如果新三板交易制度能得到進一步完善,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市場流動性的改善。

不過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院則認為,新三板交易制度的完善應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首先解決大宗交易的問題,然後再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競價交易的試點。而且監管層在競價交易的推出上會更加謹慎,需要事先進行全面的論證與調研,預計競價交易將有可能與再分層制度同步推出。

上海銀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新三板業務部總經理李高推測,競價交易可能會在創新層做市的企業中進行,競價也不是說完全放開,可能會在盤前盤後,比如大概開盤前09:15~09:25之間,集中地去做競價交易,另外收盤時再去做競價。

如果新三板交易制度得到進一步調整和完善,投資邏輯是否會隨之發生變化呢?周運南認為,新三板股票的交易機會主要取決於企業本身業績,受外部其他因素影響不會像A股那樣敏感,即使交易方式真的有所改變,但投資的大邏輯不會變,還是要追逐合規性強、成長性強的優質企業進行價值投資,短線投機機會會越來越少,“如果有了集合競價和盤後大宗交易,即使還同時保留協議轉讓,我也不必全天候4小時盯在交易軟件前了,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去公司現場調研企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