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谷歌無人駕駛車Waymo測試現場,L4真的要來了!

直擊谷歌無人駕駛車Waymo測試現場,L4真的要來了!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無人駕駛汽車子公司Waymo於當地時間週一在加州測試場向公眾展示了其無人駕駛技術。Waymo的代表表示,目前Waymo已經可以到達L4級別,但拒絕透露何時會商業化無人駕駛技術,或者會最先應用在哪個領域。

L4級別自動駕駛汽車的試運行

這次演示的部分內容包括在該公司測試設施中,被邀請的人可在Waymo無人駕駛汽車中體驗10分鐘、行駛3.2公里車程,車上沒有司機。

直擊谷歌無人駕駛車Waymo測試現場,L4真的要來了!

此次測試在城堡空軍基地進行,這是一處軍事訓練基地。為了測試,Waymo在這裡建立了一個包括街道,交通圈,車道,人行橫道,甚至是鐵路交叉口在內的網絡,以便為其汽車製造各種各樣的場景。

Waymo讓許多員工在這輛車周圍駕駛其他汽車或騎自行車,還有人故意在其前面穿越街道。至少在這樣的環境中,Waymo的汽車可以泰然自若地處理一切。

除了測試出現行人,騎行者,打電話的人等現實場景外,Waymo還通過向馬路中間隨機擺放紙箱觀察汽車的反應。 整個過程中,汽車都可以很自然的處理這些“事故”。

Waymo已經對其汽車如何使用視覺和語言暗示來保證乘客安全,並與乘客保持交流進行了大量的思考。在前排座位的後面有2個屏幕,顯示了你所乘坐車輛感知周圍環境的圖像以及其他東西,比如其他汽車、行人、交通錐以及紅燈等。

直擊谷歌無人駕駛車Waymo測試現場,L4真的要來了!

該屏幕的設計目的是讓乘客知道,汽車知道周圍發生了什麼,並且根據汽車的行駛情況,可以看到明顯的變化。例如,如果汽車試圖右轉,那麼視角就會轉向左側,以顯示更多的道路,以及從那個方向駛來的車輛情況。

但是這些屏幕也能顯示更多信息。它們可能會顯示該區域的限速情況,或者快速地向人們解釋這款車是在“禮讓行人”。當你到達目的地時,屏幕會告訴你:“我們已經到了。”

直擊谷歌無人駕駛車Waymo測試現場,L4真的要來了!

Waymo用戶體驗設計負責人賴安·鮑威爾(Ryan Powell)說,屏幕上的信息是為了建立信任,所以人們會覺得Waymo是個安全可靠、值得信賴的司機。”

發展迅速的原因是成本的大幅降低

今年1月中旬時,Waymo首席執行官約翰•克拉夫西克(John Krafcik)曾在演講中說到:該公司把無人駕駛汽車關鍵部件激光雷達(lidar)的成本削減了90%。

激光雷達是無人駕駛汽車造價最昂貴的零部件。克拉夫西克在演講中提到,數年前一套激光雷達的成本是7.5萬美元。激光雷達一般置於汽車的頂端,其向四周發射激光,就汽車周圍的情況繪製高分辨率的地圖。

克拉夫西克還表示,Waymo同時還在研發自主的無人駕駛汽車硬件,以確保其能夠實現規模化。隨著規模化的發展,我們能做得更好,讓這項技術被成千上萬的人使用。

直擊谷歌無人駕駛車Waymo測試現場,L4真的要來了!

如果Waymo真的能夠將激光雷達的成本削減90%以上,那麼目前該零部件的價格就應該在7500美元左右。在早期無人駕駛汽車原型產品上,Waymo所使用的是Velodyne生產的激光雷達。

自從與Waymo合作之後,Velodyne已經將其激光雷達的價格下調,根據所發出的激光多少,其售價從8000美元至3萬美元不等。福特和中國互聯網企業百度已向Velodyne投資了1.5億美元,以推動他們無人駕駛汽車項目的發展。

未來仍存在諸多挑戰,關鍵問題待解決

儘管Waymo的自動駕駛汽車表現不錯,但在技術和其它方面,該公司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首先,Waymo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大多是在相對溫和的氣候條件下進行的,而在冬天的氣候條件下,並沒有太多的駕駛經驗。他們正試圖解決這一問題。該公司上週宣佈即將在密歇根州開始測試汽車,具體看他們如何處理遇到冰、雨夾雪和雪的情況。

直擊谷歌無人駕駛車Waymo測試現場,L4真的要來了!

其次,另一個關鍵問題在於自動駕駛汽車如何處理現實生活中的突發事件。 Waymo也一直在嘗試解決這個問題。除了讓汽車在真實的街道上行駛,Waymo還通過在其設施中運行潛在的場景,然後使用這些場景數據在其山景城總部進行計算機模擬運算。

此外,還存在著許多非技術的問題,不僅僅是它將如何推廣自己的技術,還包括如何讓政府監管部門相信無人駕駛汽車已經準備好要上路了。一些社會問題也需要進行仔細考慮,比如,自動駕駛汽車的推出對就業產生怎樣的影響。

接著是公眾。這是一個公開的問題,公眾是否已經準備好接受機器人汽車?即使他們對這個想法很開放,Waymo的數據表明有半數人願意接受無人駕駛汽車,但關於如何使用這些汽車,這些車輛將如何工作以及如何處理特定駕駛場景等,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僅僅在這個領域,Waymo似乎有很多工作要做。

當詢問Waymo汽車如何處理可能阻礙交通的特殊情況時,該公司代表給出了相互矛盾的答案。有人甚至建議說,在遇到障礙物之前,汽車可能不會移動,直到前方的障礙物被清除。小智君猜測Waymo的工程師們會找到更好的答案。但他們可能會發現,在無人駕駛汽車的未來中,要想解決在道路上行駛的非技術性障礙,與應對技術障礙同樣困難。

【本文系人工智能觀察作者AI小智君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並註明出處,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