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職業體育要不要人情味

關注|職業體育要不要人情味

馬布裡和北京首鋼分手了,這消息引起的震動,應該不限於北京城。畢竟,北京隊是一支總冠軍球隊,4年3冠,這可不是一般球隊能夠做到的。倘問創造這一成績的最大功臣是誰?答案只有一個,就是馬布裡(主教練閔鹿蕾甚至不無誇張地表示過,球隊可以沒有他,但不能沒有馬布裡)。過去6年,“馬政委”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英雄。如今,他高舉CBA總冠軍鼎的雕像仍立在五棵松體育館外。而馬布裡也投桃報李,以實際行動(比如坐地鐵、聽相聲、說北京話等)贏得了球迷的心,也融入了這座城市。

關注|職業體育要不要人情味

一個外援成為一座城市的英雄,這樣的事情在CBA並不常見。馬布裡做到了。

這自然是馬布裡個人的成功,對CBA聯賽也未見得是件壞事,但我們似乎不宜誇大它的意義。一個外援成為主宰的聯賽沒什麼可以誇耀的,在一個低水平層面競爭中依靠外援一己之力拿到的冠軍,固然也是冠軍,但總覺得讓人少些什麼。馬布裡來到中國時,已經進入了職業生涯的暮年,他有多麼驍勇多麼神奇,CBA就有多麼虛弱多麼低端。這麼看待問題,可能有些消極,卻是事實——冰冷的事實。CBA裡,一兩個外援改變一支球隊的事太多了,上個賽季的上海隊也差點成功了。

我當然理解北京球迷的心情,也理解北京媒體對於俱樂部“冷漠”的質疑。牽手6年,15分鐘便分手,這的確有些令人難以接受,卻是職業體育的常態。NBA有句名言說得好,生意就是生意。談得攏就牽手,談不攏就分手,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馬布裡有馬布裡的訴求,俱樂部有俱樂部的考慮,如果雙方找不到共同點,那又何必強求在一起?俗話說得好,強扭的瓜不甜。首鋼隊這個“瓜”甜不甜,俱樂部最清楚,球迷和媒體還真說了不算。

關注|職業體育要不要人情味

或問:職業體育就不要人情味了嗎?當然要,不過職業體育的人情味體現在許多方面,有關球員交易,還應該是市場說了算。北京首鋼俱樂部方面,目前首要考慮的是球隊重建,而非續寫馬布裡在中國的故事。

我想,他們也想留下馬布裡,就像是俱樂部副總經理謝海田所言,“他(馬布裡)是俱樂部的功勳球員,我們也希望他這個符號能長時間留在俱樂部。”但他們不會為了一個“符號”,而犧牲對於好成績的爭取。畢竟,以CBA俱樂部的財力,像NBA小牛俱樂部那樣一直和老臣諾維茨基續約,並不現實。

要我說,北京首鋼此次斷然和馬布裡分手,其實乃明智之舉,也可以說是契約精神的體現。按合同辦事而非一味照顧人情,不是契約精神又是什麼?

當然,北京首鋼可以選擇一個更好的分手方式。15分鐘的發佈會,照本宣科一紙決定,已經讓人有草草之感,“北京籃球不屬於任何小團體”之類的表述,更讓人有不好的聯想。在那樣的場合做如此表示,的確太生硬太小氣了些,某些記者有“冷漠”之說,也就不足為奇。如果再翻起李根在球員通道里領總冠軍戒指的陳年往事,人們有關這支球隊“缺乏人情味”的印象,可能就愈發固化。對於目前正在謀求東山再起的北京首鋼來說,這顯然是一個並不太妙的消息。

職業化和人情味,在某些局部的確是有矛盾的,但在更廣的層面上,完全可以做到和諧共生、二者兼顧。因為體育其實就是人的活動,有人的地方,自然都要體現對於人的尊重。君不見,NBA有各種制度,比如名人堂、球衣告別儀式、社區服務日、球員公益活動等,非常規範,也很富於人情味。我們的CBA俱樂部之所以給人以“冷漠”、缺乏人情味的印象,說白了,還是因為體育觀念的缺位。

22歲的CBA成人了,但距離真正的成熟,還早呢。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點擊底部“閱讀原文”可訪問原文鏈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