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實踐教學 為學生成長築基

3D打印 民主 造紙 打印機 光明網 2017-06-17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近年來,昌邑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依託基地先進配套設施,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課程活動,為學生搭建“自主、探究、實踐、創新”的平臺,著力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成為區域中小學生實踐基地建設發展的成功樣板。

加大投入 打造一流的硬件設施

基地建設,硬件先行。一流的硬件設施是實踐基地建設發展的根本,也是開展各類實踐活動的有力支撐。學校圍繞加快硬件轉型升級,先後多方籌集資金近200萬元用於基礎建設;通過政府招標,投入100萬元對學生宿舍、教室、操場等進行大規模整修改造,使整個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投入100餘萬元加大新課程開發力度,對已有課程進行拓展升級,併購置配備無人機、3D打印機等全新課程儀器,基本實現教學設施現代化;投入25萬餘元大規模清理校園環境,形成綠色溫馨的學習環境;為保證學生在校安全,學校投入3萬餘元安裝了校園監控系統,進行24小時動態監控,實現校園監控無縫隙、全覆蓋,有效杜絕各類安全隱患的發生;投入28萬元更換變壓器、優化供電線路、供水管道及照明設施,為學生生活學習提供有力保障;圍繞強化學生“舌尖上的安全”,投資10萬餘元進行餐廳升級改造,為學生提供乾淨舒適的就餐環境。

創新管理 增強學校發展的新動能

學校內部管理、教學質量是教育永恆的主題和生命線。學校立足教育發展新形勢,以建立現代學校制度為核心,著力推進教育管理改革創新,全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創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現代教育發展之路。

教育管理創新,修訂完善學校章程,制定相關制度,進一步提升了學校科學化、規範化管理水平。與此同時,學校完善民主管理制度,簽訂責任狀,加大對領導班子的監督力度。依法自主辦學,在全校開展縣管校聘教師交流輪崗工作,通過競聘方式使教師走上中層幹部崗位,同時通過選崗使教師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形成了人盡其用、各施所長的生動局面。另外通過縣管校聘,確立領導管理層,明確分工,使每位教師都有施展自己才華的舞臺,激發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熱情。

總之,實踐基地形成了以“落實目標責任”為核心,以“規範化、制度化、民主化、文明化、開放化”為主要內容,以“科學、民主、高效、和諧”為基本特徵的目標管理辦法,學校現代管理基本形成。

拓展課程 豐富基地實踐育人體系

實踐基地,重在實踐。課程是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石,是提升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質量載體。學校創辦以來,始終把建設豐富多元、特色鮮明的課程體系放在首位。

學校立足時代科技發展的最前沿,開設3D創客課程,配備了6臺打印機和兩臺掃描儀,學生通過操作3D打印筆,更加方便、安全地體會3D打印機的工作原理和過程,將自己的創意由理想變成現實。同時,學校還建有科技館和地震屋,通過讓學生親身參與體驗具有互動性、趣味性的展品,有效地激發了他們對現代科學的興趣,真正讓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

此外,基地本著“創新、實踐”的教學特點,確立了以“讓學生在實踐中領悟民族文化精髓”的行動標杆,開展各種與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相關的實踐課程。針對造紙術的沒落,學校專門開設了與傳統手工造紙有關的實踐課程——造紙工藝。生活中的料理機、瀝水籃、筷子等作為工具,並且利用廢舊報紙、紙殼作為原材料,結合傳統的手工造紙方法和現代環保理念與美學,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實踐中感受紙張所留存在手中的溫度。在推進中國傳統文化進校園的研究進程中,開設了篆刻工藝實踐課程。讓學生從印稿設計、操刀治印、修改調整、拓印親自動手操作,體會書法與雕刻相結合的藝術形式。中華民族五千年輝煌的歷史文化,印刷術便是這輝煌歷史文化中濃重的一筆。開設活字印刷實踐課讓學生在排版、塗墨、上紙、印刷等實際操作中瞭解中國這項偉大的傳統技術。學校還開設了禮儀教育課程,讓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養成待人接物的傳統美德與優良習慣。

在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學校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如觀看各類教育影視資料、遊戲競賽、才藝展示等。學校每期都為學生精心編排一場生動的篝火晚會,為學生提供一個交流、展示才能的舞臺,給學生留下難忘的經歷和美好的回憶。

學校發展日新月異,辦學特色漸趨顯露,辦學品位不斷提升,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昌邑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以生為本,善於創新,特色鮮明,追求卓越的精神,詮釋著教育的真諦。展望未來,任重道遠。學校正以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再創輝煌,為建設“家長信任、社會滿意”的品牌學校一路奮進。 文/圖 本報記者 齊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