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套路”中的神來之筆

莫扎特:“套路”中的神來之筆今天我們繼續講莫扎特,主要講講如何理解莫扎特的音樂風格。

1. 莫扎特作為維也納古典樂派最偉大的代表之一,創作了各類體裁的音樂作品,協奏曲、奏鳴曲、交響曲、小夜曲等等,成為後來古典音樂的主要形式,總體呈現出典雅、甜美的特徵。莫扎特出版的作品有626部,作品編號KV,常簡寫為K. ,《安魂曲》是他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最著名的作品。

2. 初次接觸莫扎特的音樂,一般產生的第一個認識是典雅。莫扎特的音樂中永遠不會有太極端的東西出現,哪怕非常高興,或是非常憂傷,都會表現得非常隱忍,絕不會出現激烈的情緒。與他相反的是貝多芬,在貝多芬的音樂中常常充滿了極度的喜悅與悲傷。莫扎特音樂中的中庸和適度,給人以典雅的感受。而這一點,非常符合莫扎特服務的上流社會的需求。

3. 莫扎特的音樂線條簡單,非常流暢。他的音樂中通常不會有太多的音,是以一種舉重若輕的方式作曲,用適量的音詮釋作品。對於莫扎特而言,他所用的每一個音都是必要的,都是剛剛好,絕不會出現多餘或者欠缺的情況。因此,莫扎特的音樂是非常從容、得體的音樂,渾然天成。

4. 莫扎特的音樂會帶給人甜美的感受,與貝多芬、勃拉姆斯等作曲家音樂中的掙扎、糾結不同,莫扎特不允許“醜陋”的音符出現在自己的音樂中。例如歌劇,一般都會有複雜的情節,也有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而莫扎特譜寫的歌劇中,哪怕是表現反派角色、小人物,旋律都極為優美。因此,甜美的聽感始終貫穿在他的音樂之中。莫扎特:“套路”中的神來之筆

5. 莫扎特音樂中精神層次的追求,可以用 “ 宿命論 ” 來概括。雖然整體音樂風格都是甜美典雅的,但莫扎特偶爾也會有陰暗憂傷的作品,而在這些極少數的小調作品中,就表現出了強烈的“宿命論”氣息。貝多芬在音樂中是以一個鬥士的形象出現,最喜歡以壓抑緊張作為開端,勝利光輝作為結局,而莫扎特的音樂如果以憂傷開篇,結尾一定也是悲傷的,他用這種方式表現無法逃脫命運安排的主題。

6. 莫扎特的音樂精妙之處在於好聽卻不明顯,只在關鍵處閃光。如果你不集中精神去聽莫扎特的作品,可能會有一種“無聊”感,因為他的曲子有非常明顯的“套路”,甚至經常會聽到同樣的結尾。而這種看似缺乏創意的方式,實際是藝術最高的層次。真正的藝術不必用全曲“刷存在感”,只需有一兩處精彩的地方,給人以作品經得起推敲的感受,就已經極為了不起了,這也正是莫扎特的偉大之處。

7. 莫扎特的音樂中,總是冷不丁地冒出一句神來之筆,用極為精妙的旋律抓住人心。例如莫扎特一共有27部鋼琴協奏曲,基本無法避免一定程度上的“套路化”,但是莫扎特可以在相對類似的框架之下,在每一首鋼琴協奏曲中,都寫出極為獨特的樂句,非常出彩。

8. 莫扎特的音樂表面“套路化”,深層次的變化卻是極為豐富的,這一點凸顯了藝術的真諦。現如今火熱的人工智能技術,之所以無法代替藝術,就是因為如莫扎特神來之筆的部分才是藝術的本質。也許技術可以模擬“套路”的部分,但卻永遠無法獲取那些超出公式、計算之外的藝術閃光點。

這是一部1984年上映的影片《莫扎特傳》,英文名 Amadeus,就是取自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名字。這部電影曾獲得八項奧斯卡獎,三個多小時的電影,極為精彩。開頭充滿戲劇性,結尾也是發人深省,你在其中能夠感受到極為複雜的情緒,就連反派角色都非常吸引人,甚至令人落淚。莫扎特:“套路”中的神來之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