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房產稅徵收方法,從第三套房子開始

我國有13億人口,4億多戶。大概估計,其中80%是有一套房子的普通家庭(包括農村的房子,小產權什麼的),15%是有兩套房子的小康家庭,5%是有三套以上房子的富裕家庭。向一套房子的家庭收房產稅,沒有意義。國家知道普通老百姓過的什麼樣的日子。即使他們順順當當的交了,對於國家也是弊大於利。因為這樣會抑制消費,得不償失。向有兩套房子的家庭收房產稅。從道理上講,應該收。但是在實際操作上不能收。如果收第二套房的房產稅,會有兩方面的不良後果。一是,馬上會有大量的房產拋盤,會造成房價快速下跌,這與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方針不符。二是,收第二套房的房產稅會打擊民眾買房的熱情,進而打擊房地產投資,最終打擊土地財政。

我國有13億人口,4億多戶。大概估計,其中80%是有一套房子的普通家庭(包括農村的房子,小產權什麼的),15%是有兩套房子的小康家庭,5%是有三套以上房子的富裕家庭。向一套房子的家庭收房產稅,沒有意義。國家知道普通老百姓過的什麼樣的日子。即使他們順順當當的交了,對於國家也是弊大於利。因為這樣會抑制消費,得不償失。向有兩套房子的家庭收房產稅。從道理上講,應該收。但是在實際操作上不能收。如果收第二套房的房產稅,會有兩方面的不良後果。一是,馬上會有大量的房產拋盤,會造成房價快速下跌,這與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方針不符。二是,收第二套房的房產稅會打擊民眾買房的熱情,進而打擊房地產投資,最終打擊土地財政。

合理的房產稅徵收方法,從第三套房子開始

儘管說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房產稅要代替土地出讓金。但是,從全局考慮,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和財稅改革都需要時間。這就決定房產稅代替土地出讓金需要溫和的推進。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不應該暴風驟雨式的。所以,為了保住房地產投資(相當程度是保證實體經濟不大幅下降)和土地財政,不能對第二套房子收房產稅。而且,一個家庭一輩子只有一套房子,有點太“經濟適用” 了。和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符合,和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不符合。國家應該從長遠考慮,從政策上提前留有餘量,讓老百姓有一個擁有兩套房子的夢想。

我國有13億人口,4億多戶。大概估計,其中80%是有一套房子的普通家庭(包括農村的房子,小產權什麼的),15%是有兩套房子的小康家庭,5%是有三套以上房子的富裕家庭。向一套房子的家庭收房產稅,沒有意義。國家知道普通老百姓過的什麼樣的日子。即使他們順順當當的交了,對於國家也是弊大於利。因為這樣會抑制消費,得不償失。向有兩套房子的家庭收房產稅。從道理上講,應該收。但是在實際操作上不能收。如果收第二套房的房產稅,會有兩方面的不良後果。一是,馬上會有大量的房產拋盤,會造成房價快速下跌,這與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方針不符。二是,收第二套房的房產稅會打擊民眾買房的熱情,進而打擊房地產投資,最終打擊土地財政。

合理的房產稅徵收方法,從第三套房子開始

儘管說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房產稅要代替土地出讓金。但是,從全局考慮,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和財稅改革都需要時間。這就決定房產稅代替土地出讓金需要溫和的推進。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不應該暴風驟雨式的。所以,為了保住房地產投資(相當程度是保證實體經濟不大幅下降)和土地財政,不能對第二套房子收房產稅。而且,一個家庭一輩子只有一套房子,有點太“經濟適用” 了。和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符合,和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不符合。國家應該從長遠考慮,從政策上提前留有餘量,讓老百姓有一個擁有兩套房子的夢想。

合理的房產稅徵收方法,從第三套房子開始

有三套房子以上的家庭才是房產稅的真正徵收目標。這5%的富裕家庭,人數少能量大。他們從社會攫取財富的速度太快,徵收房產稅能減緩他們財富的增長速度。讓他們財富增長的速度慢一些,讓貧富分化逆轉一些,對於整個國家是一件好事。而且這些家庭,是國家發展的最大受益者,向他們收房產稅,合情合理。

這5%的家庭能收到多少錢呢?4億戶的5%是2000萬戶。按每戶收10萬塊錢算,能收2萬億。2016年,全國的土地出讓金才3.5萬億。按每戶收20萬塊錢算,能收4萬億。就超過2016年全國的土地出讓金了。對於這些家庭來說一年交10、20萬的房產稅,毫無壓力。

我國有13億人口,4億多戶。大概估計,其中80%是有一套房子的普通家庭(包括農村的房子,小產權什麼的),15%是有兩套房子的小康家庭,5%是有三套以上房子的富裕家庭。向一套房子的家庭收房產稅,沒有意義。國家知道普通老百姓過的什麼樣的日子。即使他們順順當當的交了,對於國家也是弊大於利。因為這樣會抑制消費,得不償失。向有兩套房子的家庭收房產稅。從道理上講,應該收。但是在實際操作上不能收。如果收第二套房的房產稅,會有兩方面的不良後果。一是,馬上會有大量的房產拋盤,會造成房價快速下跌,這與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方針不符。二是,收第二套房的房產稅會打擊民眾買房的熱情,進而打擊房地產投資,最終打擊土地財政。

合理的房產稅徵收方法,從第三套房子開始

儘管說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房產稅要代替土地出讓金。但是,從全局考慮,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和財稅改革都需要時間。這就決定房產稅代替土地出讓金需要溫和的推進。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不應該暴風驟雨式的。所以,為了保住房地產投資(相當程度是保證實體經濟不大幅下降)和土地財政,不能對第二套房子收房產稅。而且,一個家庭一輩子只有一套房子,有點太“經濟適用” 了。和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符合,和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不符合。國家應該從長遠考慮,從政策上提前留有餘量,讓老百姓有一個擁有兩套房子的夢想。

合理的房產稅徵收方法,從第三套房子開始

有三套房子以上的家庭才是房產稅的真正徵收目標。這5%的富裕家庭,人數少能量大。他們從社會攫取財富的速度太快,徵收房產稅能減緩他們財富的增長速度。讓他們財富增長的速度慢一些,讓貧富分化逆轉一些,對於整個國家是一件好事。而且這些家庭,是國家發展的最大受益者,向他們收房產稅,合情合理。

這5%的家庭能收到多少錢呢?4億戶的5%是2000萬戶。按每戶收10萬塊錢算,能收2萬億。2016年,全國的土地出讓金才3.5萬億。按每戶收20萬塊錢算,能收4萬億。就超過2016年全國的土地出讓金了。對於這些家庭來說一年交10、20萬的房產稅,毫無壓力。

合理的房產稅徵收方法,從第三套房子開始

具體的房產稅徵收係數,我只能猜一猜。如果第3套以上,全按1%收。基本上一年的房租能抵上房產稅。這5%的家庭不賠不賺,也沒有拋售房子的壓力,對房地產市場基本沒有影響。另一個問題:他們會不會漲房租,轉嫁房產稅?我認為不會。一方面收房產稅以後,會把以前的空置房逼出來進入租賃市場。另一方面,國家建設公租房,也是在加大可以出租的房子的供應。房產租賃市場應該是供大於求的,這樣房租就漲不起來。

我國有13億人口,4億多戶。大概估計,其中80%是有一套房子的普通家庭(包括農村的房子,小產權什麼的),15%是有兩套房子的小康家庭,5%是有三套以上房子的富裕家庭。向一套房子的家庭收房產稅,沒有意義。國家知道普通老百姓過的什麼樣的日子。即使他們順順當當的交了,對於國家也是弊大於利。因為這樣會抑制消費,得不償失。向有兩套房子的家庭收房產稅。從道理上講,應該收。但是在實際操作上不能收。如果收第二套房的房產稅,會有兩方面的不良後果。一是,馬上會有大量的房產拋盤,會造成房價快速下跌,這與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方針不符。二是,收第二套房的房產稅會打擊民眾買房的熱情,進而打擊房地產投資,最終打擊土地財政。

合理的房產稅徵收方法,從第三套房子開始

儘管說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房產稅要代替土地出讓金。但是,從全局考慮,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和財稅改革都需要時間。這就決定房產稅代替土地出讓金需要溫和的推進。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不應該暴風驟雨式的。所以,為了保住房地產投資(相當程度是保證實體經濟不大幅下降)和土地財政,不能對第二套房子收房產稅。而且,一個家庭一輩子只有一套房子,有點太“經濟適用” 了。和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符合,和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不符合。國家應該從長遠考慮,從政策上提前留有餘量,讓老百姓有一個擁有兩套房子的夢想。

合理的房產稅徵收方法,從第三套房子開始

有三套房子以上的家庭才是房產稅的真正徵收目標。這5%的富裕家庭,人數少能量大。他們從社會攫取財富的速度太快,徵收房產稅能減緩他們財富的增長速度。讓他們財富增長的速度慢一些,讓貧富分化逆轉一些,對於整個國家是一件好事。而且這些家庭,是國家發展的最大受益者,向他們收房產稅,合情合理。

這5%的家庭能收到多少錢呢?4億戶的5%是2000萬戶。按每戶收10萬塊錢算,能收2萬億。2016年,全國的土地出讓金才3.5萬億。按每戶收20萬塊錢算,能收4萬億。就超過2016年全國的土地出讓金了。對於這些家庭來說一年交10、20萬的房產稅,毫無壓力。

合理的房產稅徵收方法,從第三套房子開始

具體的房產稅徵收係數,我只能猜一猜。如果第3套以上,全按1%收。基本上一年的房租能抵上房產稅。這5%的家庭不賠不賺,也沒有拋售房子的壓力,對房地產市場基本沒有影響。另一個問題:他們會不會漲房租,轉嫁房產稅?我認為不會。一方面收房產稅以後,會把以前的空置房逼出來進入租賃市場。另一方面,國家建設公租房,也是在加大可以出租的房子的供應。房產租賃市場應該是供大於求的,這樣房租就漲不起來。

合理的房產稅徵收方法,從第三套房子開始

如果要加大力度,多收錢,還可以加大徵收係數。比如按照,第3到第5套,收1%房產稅。第6到第10套,收2%。第10套以上,收3%。具體系數可調節,慢慢加。以保證房產拋盤不大,房價平穩。總的來說,用房產稅代替土地出讓金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土地出讓金比例逐漸下降,最終房產稅的金額和土地出讓金會達到一個穩定的比例。產權房和租房最終也會有一個穩定的比例,各種家庭各安天命,各得其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