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中有一祖傳寶貝,專家建議上交國家,此人直接霸氣拒絕

文 | 陳飛

提要:明朝建立之初,元末亂世帶來的損失需要朱元璋進行大量的修復工作,可這仗剛打完,百萬士兵該何去何從呢?北邊元兵依舊虎視眈眈,東南沿海、嶺南地區都可能出現戰事,這些士兵絕不能衣錦還鄉,還要堅守在他們的崗位上。這就出現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糧食。依照古代的生產水平,大量的勞動力進入軍隊後農業發展將陷入停滯甚至倒退,百萬兵雖然驍勇善戰,可沒了糧食怎麼打仗?於是,朱元璋吸取中國歷史屯田經驗,建立一種寓兵於農,守屯結合的衛所制度。從而實現了他“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的主張。

老人家中有一祖傳寶貝,專家建議上交國家,此人直接霸氣拒絕

衛所制度主要就是在各省的都指揮使司設立衛、所這樣的小區域,各省的都指揮使司又由中央的五軍都督府劃片管轄(雲南都指揮使司隸屬於中央右軍都督府)。都指揮使司下轄若干個衛,衛下轄一定數量的千戶所和百戶所。每每遇到戰事,中央命令可以迅速分化,下達到地方;和平時期,各衛、所就可以自主展開耕種活動,給自己賺吃的。

老人家中有一祖傳寶貝,專家建議上交國家,此人直接霸氣拒絕

這樣的制度也為後來的清朝所沿襲,清朝統治者面臨的問題更加嚴峻,他需要軍隊來鎮壓各地反清復明的勢力。因此,各地都設置了巡撫、總督,專門把持軍政大權,而指揮作戰的,就是一個個武官總兵了。總兵官本為差遣的名稱,無品級,遇有戰事,總兵佩將印出戰,事畢繳還,後漸成常駐武官。由於是戰時指揮官的身份,總兵的資格審核十分嚴格,全國大概就只有83個登記在冊的總兵。如此重要的職位,當然會有一個身份標誌,就是一塊總兵腰牌,能夠起到調兵遣將、任免軍官的作用。到了現代,腰牌已經消失於歷史長流,只存在於史書上了。

老人家中有一祖傳寶貝,專家建議上交國家,此人直接霸氣拒絕

不過,湖南省湘鄉市一位72歲的老人易邵白自稱家中有一塊清朝總兵腰牌。老人家跟媒體說過,他家祖上是曾國藩湘軍派系的總兵,咸豐皇帝統治時期因為協助王錱創建“老湘營”有功,被誥封為一品建威將軍,遼東總兵的身份。所以,他家能夠流傳下來一塊總兵腰牌。易家之後雖然沒落了,可經濟條件還是十分可觀的,這位老人家的爺爺、父親都還會收藏木雕、古書。早年他們家的藏書可以擺滿一棟二層小樓,可隨著家境的變化,大部分的收藏品都被變賣出去。如今,只剩下這塊可以作為榮耀來看待的總兵腰牌了。若非有些感情,這塊腰牌可能都無法保住。

老人家中有一祖傳寶貝,專家建議上交國家,此人直接霸氣拒絕

那麼這塊總兵腰牌是真是假呢?有專家來鑑定過,這塊鍍銀的腰牌有手掌大小,正面刻有一個“令”字,背面刻有“總兵腰牌”四個字。從材質上來看,的確符合史書上記載的用料,相關的篆刻方式也符合史料記載。更難能可貴的是,專家認為這種代代相傳,能夠確定當初腰牌的實際擁有者是十分不容易的,畢竟過了這麼多年,這塊腰牌可以成為我們研究清朝歷史的文物,具備豐富的歷史文物價值。所以專家建議老人能夠將其上交至博物館,能夠更好地保存腰牌,為了相關部門提供研究數據。不過,家族最窘迫的時候都不曾放棄這塊腰牌,易邵白老人自然也不會同意這個建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