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如一日只為一顆“中國心”!中國總師讓美歐意外,俄送大禮來

“飛機研製,動力先行”,這句行話說明了航空發動機之於飛機的重要性,同時也說明了航空發動機研製週期之長、系統之複雜,很多航空人幹了一輩子也沒幹成一個型號。

航空發動機集成了現代工業最先進的技術成果,能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工業基礎和科技水平。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研發自主航空發動機迫在眉睫,因為在這方面,我們有沒有什麼基礎,這也就意味著,中國的戰機要受制於人,這樣的戰機也沒有戰鬥力。

外國更是嘲諷:沒有俄羅斯的發動機,中國的飛機只能趴窩。

為了讓中國戰鷹能更好的飛上藍天,張恩和發誓:“為了讓中國戰機擁有一顆強健的‘中國心’拼了!”

30年如一日只為一顆“中國心”!中國總師讓美歐意外,俄送大禮來

幾十年裡,張恩和作為總設計師,帶領團隊,克服了設計、材料、工藝方面的重重阻礙,解決了裝配、試驗、試飛等過程的道道難題,終於給我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帶來了一顆“救心丹”。

而太行發動機就是張恩和團隊的心血之作,2015年太行發動機已批量裝備部隊,經歷了30多艱辛研製,太行發動機終於圓滿收官。

中國也從此的成為世界上少數的能研製航空發動機的國家。

太行的出現讓我國保障了第三代戰鬥機的動力裝置的需要,解決了困擾我國航空發動機的瓶頸。

作為太行的總師,張恩和總是衝在研製工作的最前面,每一次試驗,張恩和都必然到場;每一個數據,他都瞭如指掌。

30年如一日只為一顆“中國心”!中國總師讓美歐意外,俄送大禮來

有一次為了驗證太行是否符合裝機要求,張恩和爬上2米多高的試驗檯,因太過於專注工作,一個不小心就踩空摔了下來,當場頭破血流昏迷不醒,而當他在醫院醒來的時候,第一句話問的就是發動機。

正是像張恩和總是一樣的工作者對工作的堅持和認真,中國的航空發動機才能有如此大的進步。

正因為如此,一向對我國進行航空發動機領域嚴苛封鎖的俄羅斯突然出售中國400臺蘇35航空發動機F117S,原本俄羅斯只打算出售96臺,但是卻一改前態的出售中國大量先進發動機。

在俄羅斯看來,中國的航空發動機進步太快了,原先殲20用的是俄製發動機,但是現在中國的WS15發動機已經是換裝了殲20,俄羅斯認為再用過去保守的姿態看待中國那麼損失最大的將是自己。如果不抓緊機會推銷,那麼很可能錯失絕佳贏取訂單賺取利潤的機會。

30年如一日只為一顆“中國心”!中國總師讓美歐意外,俄送大禮來

這種情況,歐洲沒想到,美國沒想到,日本更是瞠目結舌!

法國指出,由於歐洲緊跟美國對中國實施嚴格技術封鎖,已經讓歐洲遭遇了極大損失,這也讓歐洲內部出現了很多不同意見。

美日則是表示對俄羅斯態度改變表示擔憂,指出俄羅斯曾經堅決不讓步的航發這次主動出售,表面上是為了賺錢,但實際上突出了中國航發的極大進步。美媒指出,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在質疑對中國的封鎖,這對美國很不利。

中國千年文明、千年領先,怎麼可能因為西方的封鎖就讓中國永遠落後,中國文化、血性、信仰等都決定了我們裝備復興是必然,真的不要再羨慕西方了!(ht)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