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制度,不成方圓

中國有句俗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也就是規章制度,是員工應該遵守的,用來規範員工行為的規則、條文,它保證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項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

沒有制度,不成方圓

中國有句俗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也就是規章制度,是員工應該遵守的,用來規範員工行為的規則、條文,它保證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項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每週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裡全是涼的。

沒有制度,不成方圓

中國有句俗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也就是規章制度,是員工應該遵守的,用來規範員工行為的規則、條文,它保證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項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每週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裡全是涼的。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儘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分粥裡的幾種情況對應的現實企業之間的關係:

沒有制度,不成方圓

中國有句俗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也就是規章制度,是員工應該遵守的,用來規範員工行為的規則、條文,它保證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項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每週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裡全是涼的。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儘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分粥裡的幾種情況對應的現實企業之間的關係: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方法一:擬定一個人負責分粥。這很像那些國家有硬性指標的,比如財政撥款、汽車牌照等涉及有指標(名額)的事情。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

方法二:大家輪流主持分粥。這就像是市場經濟,每個人坐在老闆的位置上的時候就很少替員工考慮,而到了員工都離開他,企業破產之後,他也就沒有好日子過了。因為大家都可以分"粥",所以只要一個產品好,有市場,大家都會跟風一擁而上,無序競爭,造成產品積壓,導致了資源浪費。

沒有制度,不成方圓

中國有句俗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也就是規章制度,是員工應該遵守的,用來規範員工行為的規則、條文,它保證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項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每週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裡全是涼的。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儘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分粥裡的幾種情況對應的現實企業之間的關係: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方法一:擬定一個人負責分粥。這很像那些國家有硬性指標的,比如財政撥款、汽車牌照等涉及有指標(名額)的事情。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

方法二:大家輪流主持分粥。這就像是市場經濟,每個人坐在老闆的位置上的時候就很少替員工考慮,而到了員工都離開他,企業破產之後,他也就沒有好日子過了。因為大家都可以分"粥",所以只要一個產品好,有市場,大家都會跟風一擁而上,無序競爭,造成產品積壓,導致了資源浪費。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方法三:大家選舉一個信得過的人主持分粥。這就像是搞項目招投標,或產品拍賣一樣,看上去是公平的,但這位主持者的個人修為決定了公平的真實性和長久性。像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公正一樣,連彩票也可以造假,可見這種大家信得過的所謂的公正和公平的水平了。其實那些因貪腐而被"下馬"的官員,開始的時候其實都是為老百姓做出過一些事情的,而後來是禁不住溜鬚拍馬的人的請客送禮,慢慢失去了公正公平。成為國家和人民的罪人。

方法四:選舉一個分粥委員會和一個監督委員會,形成監督和制約。現實中要做到這樣還是很難的,因為要做到這樣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言論自由。其實這有點像美國的兩黨制,在朝黨是分粥委員會,在野黨是監督委員會。這樣做也會造成很大的浪費,大家都知道美國四年一次的競選費用是驚人的多。而在國內要做到這樣還得有段時間。

沒有制度,不成方圓

中國有句俗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也就是規章制度,是員工應該遵守的,用來規範員工行為的規則、條文,它保證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項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每週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裡全是涼的。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儘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分粥裡的幾種情況對應的現實企業之間的關係: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方法一:擬定一個人負責分粥。這很像那些國家有硬性指標的,比如財政撥款、汽車牌照等涉及有指標(名額)的事情。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

方法二:大家輪流主持分粥。這就像是市場經濟,每個人坐在老闆的位置上的時候就很少替員工考慮,而到了員工都離開他,企業破產之後,他也就沒有好日子過了。因為大家都可以分"粥",所以只要一個產品好,有市場,大家都會跟風一擁而上,無序競爭,造成產品積壓,導致了資源浪費。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方法三:大家選舉一個信得過的人主持分粥。這就像是搞項目招投標,或產品拍賣一樣,看上去是公平的,但這位主持者的個人修為決定了公平的真實性和長久性。像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公正一樣,連彩票也可以造假,可見這種大家信得過的所謂的公正和公平的水平了。其實那些因貪腐而被"下馬"的官員,開始的時候其實都是為老百姓做出過一些事情的,而後來是禁不住溜鬚拍馬的人的請客送禮,慢慢失去了公正公平。成為國家和人民的罪人。

方法四:選舉一個分粥委員會和一個監督委員會,形成監督和制約。現實中要做到這樣還是很難的,因為要做到這樣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言論自由。其實這有點像美國的兩黨制,在朝黨是分粥委員會,在野黨是監督委員會。這樣做也會造成很大的浪費,大家都知道美國四年一次的競選費用是驚人的多。而在國內要做到這樣還得有段時間。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方法五:每個人輪流值日分粥,分粥的那個人要最後一個領粥,令人驚奇的是,在這種制度下,每隻碗裡的粥每次都是一樣多,就像用科學儀器量過一樣。每個主持分粥的人都認識到,如果碗裡的粥分得不相同,他確定無疑將享有那份最少的。誠信的制度正是在此基礎上完善出來的。雖然現在還不是很完美,但已經很有創造性了。

因為分配的方法不同,結果導致習氣不同。不同的分粥方式對照使用不同制度的企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企業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制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

沒有制度,不成方圓

中國有句俗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也就是規章制度,是員工應該遵守的,用來規範員工行為的規則、條文,它保證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項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每週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裡全是涼的。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儘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分粥裡的幾種情況對應的現實企業之間的關係: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方法一:擬定一個人負責分粥。這很像那些國家有硬性指標的,比如財政撥款、汽車牌照等涉及有指標(名額)的事情。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

方法二:大家輪流主持分粥。這就像是市場經濟,每個人坐在老闆的位置上的時候就很少替員工考慮,而到了員工都離開他,企業破產之後,他也就沒有好日子過了。因為大家都可以分"粥",所以只要一個產品好,有市場,大家都會跟風一擁而上,無序競爭,造成產品積壓,導致了資源浪費。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方法三:大家選舉一個信得過的人主持分粥。這就像是搞項目招投標,或產品拍賣一樣,看上去是公平的,但這位主持者的個人修為決定了公平的真實性和長久性。像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公正一樣,連彩票也可以造假,可見這種大家信得過的所謂的公正和公平的水平了。其實那些因貪腐而被"下馬"的官員,開始的時候其實都是為老百姓做出過一些事情的,而後來是禁不住溜鬚拍馬的人的請客送禮,慢慢失去了公正公平。成為國家和人民的罪人。

方法四:選舉一個分粥委員會和一個監督委員會,形成監督和制約。現實中要做到這樣還是很難的,因為要做到這樣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言論自由。其實這有點像美國的兩黨制,在朝黨是分粥委員會,在野黨是監督委員會。這樣做也會造成很大的浪費,大家都知道美國四年一次的競選費用是驚人的多。而在國內要做到這樣還得有段時間。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方法五:每個人輪流值日分粥,分粥的那個人要最後一個領粥,令人驚奇的是,在這種制度下,每隻碗裡的粥每次都是一樣多,就像用科學儀器量過一樣。每個主持分粥的人都認識到,如果碗裡的粥分得不相同,他確定無疑將享有那份最少的。誠信的制度正是在此基礎上完善出來的。雖然現在還不是很完美,但已經很有創造性了。

因為分配的方法不同,結果導致習氣不同。不同的分粥方式對照使用不同制度的企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企業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制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制度建設大致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制定公共規則;二是保證規則執行;三是堅持公平原則。一個組織或團體內部的制度建設水平和機制創新水平直接決定著組織或團體的發展水平,適當的制度會極大地強化激勵的有效性。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很多管理者都希望企業的制度能從牆上走下來,走進員工們的心裡,落實到實際的工作中,從而因為選擇和執行正確的路徑而形成好的路徑依賴。然而在現實工作中,結果往往不是那樣好,員工們陽奉陰違,能少做就不多做,儘可能地不承擔責任,鑽制度的空子等,讓管理者們很苦惱。

沒有制度,不成方圓

中國有句俗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也就是規章制度,是員工應該遵守的,用來規範員工行為的規則、條文,它保證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項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每週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裡全是涼的。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儘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分粥裡的幾種情況對應的現實企業之間的關係: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方法一:擬定一個人負責分粥。這很像那些國家有硬性指標的,比如財政撥款、汽車牌照等涉及有指標(名額)的事情。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

方法二:大家輪流主持分粥。這就像是市場經濟,每個人坐在老闆的位置上的時候就很少替員工考慮,而到了員工都離開他,企業破產之後,他也就沒有好日子過了。因為大家都可以分"粥",所以只要一個產品好,有市場,大家都會跟風一擁而上,無序競爭,造成產品積壓,導致了資源浪費。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方法三:大家選舉一個信得過的人主持分粥。這就像是搞項目招投標,或產品拍賣一樣,看上去是公平的,但這位主持者的個人修為決定了公平的真實性和長久性。像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公正一樣,連彩票也可以造假,可見這種大家信得過的所謂的公正和公平的水平了。其實那些因貪腐而被"下馬"的官員,開始的時候其實都是為老百姓做出過一些事情的,而後來是禁不住溜鬚拍馬的人的請客送禮,慢慢失去了公正公平。成為國家和人民的罪人。

方法四:選舉一個分粥委員會和一個監督委員會,形成監督和制約。現實中要做到這樣還是很難的,因為要做到這樣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言論自由。其實這有點像美國的兩黨制,在朝黨是分粥委員會,在野黨是監督委員會。這樣做也會造成很大的浪費,大家都知道美國四年一次的競選費用是驚人的多。而在國內要做到這樣還得有段時間。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方法五:每個人輪流值日分粥,分粥的那個人要最後一個領粥,令人驚奇的是,在這種制度下,每隻碗裡的粥每次都是一樣多,就像用科學儀器量過一樣。每個主持分粥的人都認識到,如果碗裡的粥分得不相同,他確定無疑將享有那份最少的。誠信的制度正是在此基礎上完善出來的。雖然現在還不是很完美,但已經很有創造性了。

因為分配的方法不同,結果導致習氣不同。不同的分粥方式對照使用不同制度的企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企業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制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制度建設大致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制定公共規則;二是保證規則執行;三是堅持公平原則。一個組織或團體內部的制度建設水平和機制創新水平直接決定著組織或團體的發展水平,適當的制度會極大地強化激勵的有效性。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很多管理者都希望企業的制度能從牆上走下來,走進員工們的心裡,落實到實際的工作中,從而因為選擇和執行正確的路徑而形成好的路徑依賴。然而在現實工作中,結果往往不是那樣好,員工們陽奉陰違,能少做就不多做,儘可能地不承擔責任,鑽制度的空子等,讓管理者們很苦惱。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四川有一家著名的製藥企業,曾經花了幾十萬元請專家、教授制定了一本非常詳細的企業文化制度大全。該制度引經據典,洋洋灑灑幾十萬字。其中一位教授對自己的作品非常滿意,在大學課堂上作為案例講解,聽課的企業家們都很羨慕,教授講到得意之處,請這個企業的一位高管將他提練的概括企業文化的經典用一句話複述一下,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這句不足10個字的經典之作,卻沒有被這位高管說完整,教授也很尷尬;課後,這位高管向同學們解釋,企業並沒有組織大家進行培訓學習,更談不到落實了。

現在的一些民營企業,也將制度的制定細緻到了規範員工的具體動作,把員工當成做事的工具,天長日久,員工形成了這一環節的路徑依賴,按照工作流程做好本職工作,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設計和創新是管理者和專家們的事。

沒有制度,不成方圓

中國有句俗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也就是規章制度,是員工應該遵守的,用來規範員工行為的規則、條文,它保證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項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每週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裡全是涼的。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儘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分粥裡的幾種情況對應的現實企業之間的關係: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方法一:擬定一個人負責分粥。這很像那些國家有硬性指標的,比如財政撥款、汽車牌照等涉及有指標(名額)的事情。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

方法二:大家輪流主持分粥。這就像是市場經濟,每個人坐在老闆的位置上的時候就很少替員工考慮,而到了員工都離開他,企業破產之後,他也就沒有好日子過了。因為大家都可以分"粥",所以只要一個產品好,有市場,大家都會跟風一擁而上,無序競爭,造成產品積壓,導致了資源浪費。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方法三:大家選舉一個信得過的人主持分粥。這就像是搞項目招投標,或產品拍賣一樣,看上去是公平的,但這位主持者的個人修為決定了公平的真實性和長久性。像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公正一樣,連彩票也可以造假,可見這種大家信得過的所謂的公正和公平的水平了。其實那些因貪腐而被"下馬"的官員,開始的時候其實都是為老百姓做出過一些事情的,而後來是禁不住溜鬚拍馬的人的請客送禮,慢慢失去了公正公平。成為國家和人民的罪人。

方法四:選舉一個分粥委員會和一個監督委員會,形成監督和制約。現實中要做到這樣還是很難的,因為要做到這樣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言論自由。其實這有點像美國的兩黨制,在朝黨是分粥委員會,在野黨是監督委員會。這樣做也會造成很大的浪費,大家都知道美國四年一次的競選費用是驚人的多。而在國內要做到這樣還得有段時間。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方法五:每個人輪流值日分粥,分粥的那個人要最後一個領粥,令人驚奇的是,在這種制度下,每隻碗裡的粥每次都是一樣多,就像用科學儀器量過一樣。每個主持分粥的人都認識到,如果碗裡的粥分得不相同,他確定無疑將享有那份最少的。誠信的制度正是在此基礎上完善出來的。雖然現在還不是很完美,但已經很有創造性了。

因為分配的方法不同,結果導致習氣不同。不同的分粥方式對照使用不同制度的企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企業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制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制度建設大致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制定公共規則;二是保證規則執行;三是堅持公平原則。一個組織或團體內部的制度建設水平和機制創新水平直接決定著組織或團體的發展水平,適當的制度會極大地強化激勵的有效性。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很多管理者都希望企業的制度能從牆上走下來,走進員工們的心裡,落實到實際的工作中,從而因為選擇和執行正確的路徑而形成好的路徑依賴。然而在現實工作中,結果往往不是那樣好,員工們陽奉陰違,能少做就不多做,儘可能地不承擔責任,鑽制度的空子等,讓管理者們很苦惱。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四川有一家著名的製藥企業,曾經花了幾十萬元請專家、教授制定了一本非常詳細的企業文化制度大全。該制度引經據典,洋洋灑灑幾十萬字。其中一位教授對自己的作品非常滿意,在大學課堂上作為案例講解,聽課的企業家們都很羨慕,教授講到得意之處,請這個企業的一位高管將他提練的概括企業文化的經典用一句話複述一下,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這句不足10個字的經典之作,卻沒有被這位高管說完整,教授也很尷尬;課後,這位高管向同學們解釋,企業並沒有組織大家進行培訓學習,更談不到落實了。

現在的一些民營企業,也將制度的制定細緻到了規範員工的具體動作,把員工當成做事的工具,天長日久,員工形成了這一環節的路徑依賴,按照工作流程做好本職工作,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設計和創新是管理者和專家們的事。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路徑依賴"對制度變遷具有極強的制約作用,並且是影響企業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關鍵因素。如果路徑選擇正確,制度變遷就會沿著預定的方向推進和發展,並能極大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來從事企業效益最大化的活動,形成良性循環局面,促進企業的經濟增長和健康發展。


沒有制度,不成方圓

中國有句俗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也就是規章制度,是員工應該遵守的,用來規範員工行為的規則、條文,它保證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項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每週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裡全是涼的。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儘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分粥裡的幾種情況對應的現實企業之間的關係: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方法一:擬定一個人負責分粥。這很像那些國家有硬性指標的,比如財政撥款、汽車牌照等涉及有指標(名額)的事情。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

方法二:大家輪流主持分粥。這就像是市場經濟,每個人坐在老闆的位置上的時候就很少替員工考慮,而到了員工都離開他,企業破產之後,他也就沒有好日子過了。因為大家都可以分"粥",所以只要一個產品好,有市場,大家都會跟風一擁而上,無序競爭,造成產品積壓,導致了資源浪費。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方法三:大家選舉一個信得過的人主持分粥。這就像是搞項目招投標,或產品拍賣一樣,看上去是公平的,但這位主持者的個人修為決定了公平的真實性和長久性。像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公正一樣,連彩票也可以造假,可見這種大家信得過的所謂的公正和公平的水平了。其實那些因貪腐而被"下馬"的官員,開始的時候其實都是為老百姓做出過一些事情的,而後來是禁不住溜鬚拍馬的人的請客送禮,慢慢失去了公正公平。成為國家和人民的罪人。

方法四:選舉一個分粥委員會和一個監督委員會,形成監督和制約。現實中要做到這樣還是很難的,因為要做到這樣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言論自由。其實這有點像美國的兩黨制,在朝黨是分粥委員會,在野黨是監督委員會。這樣做也會造成很大的浪費,大家都知道美國四年一次的競選費用是驚人的多。而在國內要做到這樣還得有段時間。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方法五:每個人輪流值日分粥,分粥的那個人要最後一個領粥,令人驚奇的是,在這種制度下,每隻碗裡的粥每次都是一樣多,就像用科學儀器量過一樣。每個主持分粥的人都認識到,如果碗裡的粥分得不相同,他確定無疑將享有那份最少的。誠信的制度正是在此基礎上完善出來的。雖然現在還不是很完美,但已經很有創造性了。

因為分配的方法不同,結果導致習氣不同。不同的分粥方式對照使用不同制度的企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企業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制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制度建設大致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制定公共規則;二是保證規則執行;三是堅持公平原則。一個組織或團體內部的制度建設水平和機制創新水平直接決定著組織或團體的發展水平,適當的制度會極大地強化激勵的有效性。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很多管理者都希望企業的制度能從牆上走下來,走進員工們的心裡,落實到實際的工作中,從而因為選擇和執行正確的路徑而形成好的路徑依賴。然而在現實工作中,結果往往不是那樣好,員工們陽奉陰違,能少做就不多做,儘可能地不承擔責任,鑽制度的空子等,讓管理者們很苦惱。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四川有一家著名的製藥企業,曾經花了幾十萬元請專家、教授制定了一本非常詳細的企業文化制度大全。該制度引經據典,洋洋灑灑幾十萬字。其中一位教授對自己的作品非常滿意,在大學課堂上作為案例講解,聽課的企業家們都很羨慕,教授講到得意之處,請這個企業的一位高管將他提練的概括企業文化的經典用一句話複述一下,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這句不足10個字的經典之作,卻沒有被這位高管說完整,教授也很尷尬;課後,這位高管向同學們解釋,企業並沒有組織大家進行培訓學習,更談不到落實了。

現在的一些民營企業,也將制度的制定細緻到了規範員工的具體動作,把員工當成做事的工具,天長日久,員工形成了這一環節的路徑依賴,按照工作流程做好本職工作,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設計和創新是管理者和專家們的事。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路徑依賴"對制度變遷具有極強的制約作用,並且是影響企業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關鍵因素。如果路徑選擇正確,制度變遷就會沿著預定的方向推進和發展,並能極大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來從事企業效益最大化的活動,形成良性循環局面,促進企業的經濟增長和健康發展。


管理打天下,制度定江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