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吉林日報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合辦

據統計,我國靜脈功能不好的人群佔比40%,靜脈曲張發病率也達到了6%-8%。關於靜脈曲張,雖然病情常見,但是科普性不強,很多人還將靜脈曲張與脈管炎等混為一談。

本期專家

曹忠文:副主任醫師,省前衛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青年專家學術委員會委員,從事血管外科臨床工作22年。省內最早開展靜脈曲張激光或射頻腔內閉合術等微創治療,對複雜疑難的下肢靜脈性潰瘍治療居省內領先。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吉林日報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合辦

據統計,我國靜脈功能不好的人群佔比40%,靜脈曲張發病率也達到了6%-8%。關於靜脈曲張,雖然病情常見,但是科普性不強,很多人還將靜脈曲張與脈管炎等混為一談。

本期專家

曹忠文:副主任醫師,省前衛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青年專家學術委員會委員,從事血管外科臨床工作22年。省內最早開展靜脈曲張激光或射頻腔內閉合術等微創治療,對複雜疑難的下肢靜脈性潰瘍治療居省內領先。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關於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的形成

靜脈曲張是慢性靜脈疾病的一種表現,是由於一些原因導致靜脈壓增高,進而造成下肢靜脈管壁變薄、擴張、靜脈瓣膜進一步損壞,最後靜脈迂曲成團的一種病症。實際上,靜脈曲張是管壁形態學的改變,正常均勻的、走形清晰的血管發生嚴重扭曲和擴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吉林日報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合辦

據統計,我國靜脈功能不好的人群佔比40%,靜脈曲張發病率也達到了6%-8%。關於靜脈曲張,雖然病情常見,但是科普性不強,很多人還將靜脈曲張與脈管炎等混為一談。

本期專家

曹忠文:副主任醫師,省前衛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青年專家學術委員會委員,從事血管外科臨床工作22年。省內最早開展靜脈曲張激光或射頻腔內閉合術等微創治療,對複雜疑難的下肢靜脈性潰瘍治療居省內領先。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關於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的形成

靜脈曲張是慢性靜脈疾病的一種表現,是由於一些原因導致靜脈壓增高,進而造成下肢靜脈管壁變薄、擴張、靜脈瓣膜進一步損壞,最後靜脈迂曲成團的一種病症。實際上,靜脈曲張是管壁形態學的改變,正常均勻的、走形清晰的血管發生嚴重扭曲和擴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從本質而言,靜脈曲張是一種血液倒流性疾病,在人體靜脈正常發育過程中,靜脈裡的瓣膜起到單向閥的作用,保證血液只往一個方向流動,不允許逆流,如果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好,或者瓣膜功能缺失,血液就像通過直管一樣,逆向流動,導致靜脈擴張,進而形成靜脈曲張。

遺傳因素佔主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吉林日報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合辦

據統計,我國靜脈功能不好的人群佔比40%,靜脈曲張發病率也達到了6%-8%。關於靜脈曲張,雖然病情常見,但是科普性不強,很多人還將靜脈曲張與脈管炎等混為一談。

本期專家

曹忠文:副主任醫師,省前衛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青年專家學術委員會委員,從事血管外科臨床工作22年。省內最早開展靜脈曲張激光或射頻腔內閉合術等微創治療,對複雜疑難的下肢靜脈性潰瘍治療居省內領先。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關於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的形成

靜脈曲張是慢性靜脈疾病的一種表現,是由於一些原因導致靜脈壓增高,進而造成下肢靜脈管壁變薄、擴張、靜脈瓣膜進一步損壞,最後靜脈迂曲成團的一種病症。實際上,靜脈曲張是管壁形態學的改變,正常均勻的、走形清晰的血管發生嚴重扭曲和擴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從本質而言,靜脈曲張是一種血液倒流性疾病,在人體靜脈正常發育過程中,靜脈裡的瓣膜起到單向閥的作用,保證血液只往一個方向流動,不允許逆流,如果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好,或者瓣膜功能缺失,血液就像通過直管一樣,逆向流動,導致靜脈擴張,進而形成靜脈曲張。

遺傳因素佔主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全與瓣膜發育不全有關,其中遺傳因素佔主導,這是靜脈曲張最重要的因素,遺傳靜脈瓣膜發育不全或者功能不全,導致血液倒流引起靜脈曲張。父母均患靜脈曲張的子女一般比正常人患靜脈曲張的比例高出4到5倍。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吉林日報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合辦

據統計,我國靜脈功能不好的人群佔比40%,靜脈曲張發病率也達到了6%-8%。關於靜脈曲張,雖然病情常見,但是科普性不強,很多人還將靜脈曲張與脈管炎等混為一談。

本期專家

曹忠文:副主任醫師,省前衛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青年專家學術委員會委員,從事血管外科臨床工作22年。省內最早開展靜脈曲張激光或射頻腔內閉合術等微創治療,對複雜疑難的下肢靜脈性潰瘍治療居省內領先。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關於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的形成

靜脈曲張是慢性靜脈疾病的一種表現,是由於一些原因導致靜脈壓增高,進而造成下肢靜脈管壁變薄、擴張、靜脈瓣膜進一步損壞,最後靜脈迂曲成團的一種病症。實際上,靜脈曲張是管壁形態學的改變,正常均勻的、走形清晰的血管發生嚴重扭曲和擴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從本質而言,靜脈曲張是一種血液倒流性疾病,在人體靜脈正常發育過程中,靜脈裡的瓣膜起到單向閥的作用,保證血液只往一個方向流動,不允許逆流,如果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好,或者瓣膜功能缺失,血液就像通過直管一樣,逆向流動,導致靜脈擴張,進而形成靜脈曲張。

遺傳因素佔主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全與瓣膜發育不全有關,其中遺傳因素佔主導,這是靜脈曲張最重要的因素,遺傳靜脈瓣膜發育不全或者功能不全,導致血液倒流引起靜脈曲張。父母均患靜脈曲張的子女一般比正常人患靜脈曲張的比例高出4到5倍。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次要原因是長期站立、泡涼水、受涼、慢性疾病、長期咳嗽、便祕等,會損傷靜脈血管。世界上多數醫療中心研究認為女性發病率多於男性,但臨床看來並不太明顯。大多數發病在成年以後,即30歲之後。而且肥胖、腰圍增大者患病率高。妊娠,包括多次妊娠的女性是靜脈曲張的高危人群,且女性主要在懷孕之後發病,胎兒在盆腔內逐漸長大,壓迫髂靜脈導致下肢靜脈壓增高,瓣膜進一步破壞導致靜脈曲張。

當心常見併發症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吉林日報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合辦

據統計,我國靜脈功能不好的人群佔比40%,靜脈曲張發病率也達到了6%-8%。關於靜脈曲張,雖然病情常見,但是科普性不強,很多人還將靜脈曲張與脈管炎等混為一談。

本期專家

曹忠文:副主任醫師,省前衛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青年專家學術委員會委員,從事血管外科臨床工作22年。省內最早開展靜脈曲張激光或射頻腔內閉合術等微創治療,對複雜疑難的下肢靜脈性潰瘍治療居省內領先。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關於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的形成

靜脈曲張是慢性靜脈疾病的一種表現,是由於一些原因導致靜脈壓增高,進而造成下肢靜脈管壁變薄、擴張、靜脈瓣膜進一步損壞,最後靜脈迂曲成團的一種病症。實際上,靜脈曲張是管壁形態學的改變,正常均勻的、走形清晰的血管發生嚴重扭曲和擴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從本質而言,靜脈曲張是一種血液倒流性疾病,在人體靜脈正常發育過程中,靜脈裡的瓣膜起到單向閥的作用,保證血液只往一個方向流動,不允許逆流,如果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好,或者瓣膜功能缺失,血液就像通過直管一樣,逆向流動,導致靜脈擴張,進而形成靜脈曲張。

遺傳因素佔主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全與瓣膜發育不全有關,其中遺傳因素佔主導,這是靜脈曲張最重要的因素,遺傳靜脈瓣膜發育不全或者功能不全,導致血液倒流引起靜脈曲張。父母均患靜脈曲張的子女一般比正常人患靜脈曲張的比例高出4到5倍。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次要原因是長期站立、泡涼水、受涼、慢性疾病、長期咳嗽、便祕等,會損傷靜脈血管。世界上多數醫療中心研究認為女性發病率多於男性,但臨床看來並不太明顯。大多數發病在成年以後,即30歲之後。而且肥胖、腰圍增大者患病率高。妊娠,包括多次妊娠的女性是靜脈曲張的高危人群,且女性主要在懷孕之後發病,胎兒在盆腔內逐漸長大,壓迫髂靜脈導致下肢靜脈壓增高,瓣膜進一步破壞導致靜脈曲張。

當心常見併發症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一、血栓性靜脈炎。如果是在曲張靜脈的部位出現皮膚紅腫、疼痛、發熱、發硬,這些改變多是血栓性靜脈炎。這種併發症如不及時治療,會使血栓範圍擴大,如果血栓擴大至深靜脈,極易出現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從而導致猝死。

二、瘀滯性皮炎。這是靜脈曲張特有的一種皮膚病變,以腿部皮膚瘙癢、褐色及深褐色色素沉著、皮疹、皮膚增厚光亮或者脫屑,這是長期靜脈曲張的必然結果,多好發於足踝部,是腿部靜脈內血液淤積,靜脈壓力增高的標誌。這種皮膚變化導致皮膚修復功能下降,損傷後癒合困難且容易出現皮下脂肪變性,也是皮膚潰爛的先兆。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吉林日報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合辦

據統計,我國靜脈功能不好的人群佔比40%,靜脈曲張發病率也達到了6%-8%。關於靜脈曲張,雖然病情常見,但是科普性不強,很多人還將靜脈曲張與脈管炎等混為一談。

本期專家

曹忠文:副主任醫師,省前衛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青年專家學術委員會委員,從事血管外科臨床工作22年。省內最早開展靜脈曲張激光或射頻腔內閉合術等微創治療,對複雜疑難的下肢靜脈性潰瘍治療居省內領先。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關於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的形成

靜脈曲張是慢性靜脈疾病的一種表現,是由於一些原因導致靜脈壓增高,進而造成下肢靜脈管壁變薄、擴張、靜脈瓣膜進一步損壞,最後靜脈迂曲成團的一種病症。實際上,靜脈曲張是管壁形態學的改變,正常均勻的、走形清晰的血管發生嚴重扭曲和擴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從本質而言,靜脈曲張是一種血液倒流性疾病,在人體靜脈正常發育過程中,靜脈裡的瓣膜起到單向閥的作用,保證血液只往一個方向流動,不允許逆流,如果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好,或者瓣膜功能缺失,血液就像通過直管一樣,逆向流動,導致靜脈擴張,進而形成靜脈曲張。

遺傳因素佔主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全與瓣膜發育不全有關,其中遺傳因素佔主導,這是靜脈曲張最重要的因素,遺傳靜脈瓣膜發育不全或者功能不全,導致血液倒流引起靜脈曲張。父母均患靜脈曲張的子女一般比正常人患靜脈曲張的比例高出4到5倍。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次要原因是長期站立、泡涼水、受涼、慢性疾病、長期咳嗽、便祕等,會損傷靜脈血管。世界上多數醫療中心研究認為女性發病率多於男性,但臨床看來並不太明顯。大多數發病在成年以後,即30歲之後。而且肥胖、腰圍增大者患病率高。妊娠,包括多次妊娠的女性是靜脈曲張的高危人群,且女性主要在懷孕之後發病,胎兒在盆腔內逐漸長大,壓迫髂靜脈導致下肢靜脈壓增高,瓣膜進一步破壞導致靜脈曲張。

當心常見併發症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一、血栓性靜脈炎。如果是在曲張靜脈的部位出現皮膚紅腫、疼痛、發熱、發硬,這些改變多是血栓性靜脈炎。這種併發症如不及時治療,會使血栓範圍擴大,如果血栓擴大至深靜脈,極易出現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從而導致猝死。

二、瘀滯性皮炎。這是靜脈曲張特有的一種皮膚病變,以腿部皮膚瘙癢、褐色及深褐色色素沉著、皮疹、皮膚增厚光亮或者脫屑,這是長期靜脈曲張的必然結果,多好發於足踝部,是腿部靜脈內血液淤積,靜脈壓力增高的標誌。這種皮膚變化導致皮膚修復功能下降,損傷後癒合困難且容易出現皮下脂肪變性,也是皮膚潰爛的先兆。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三、下肢靜脈潰瘍。也被稱為“老爛腿”,這是長期靜脈曲張導致的嚴重後果,出現不易癒合的皮膚潰瘍,且常合併嚴重感染和潰瘍長期不癒合導致其他病變。

四、大出血。如果潰瘍感染或腐蝕靜脈導致靜脈破裂會引起嚴重的出血併發症,如發現不及時會導致出血性休克等嚴重後果。

靜脈曲張≠脈管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吉林日報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合辦

據統計,我國靜脈功能不好的人群佔比40%,靜脈曲張發病率也達到了6%-8%。關於靜脈曲張,雖然病情常見,但是科普性不強,很多人還將靜脈曲張與脈管炎等混為一談。

本期專家

曹忠文:副主任醫師,省前衛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青年專家學術委員會委員,從事血管外科臨床工作22年。省內最早開展靜脈曲張激光或射頻腔內閉合術等微創治療,對複雜疑難的下肢靜脈性潰瘍治療居省內領先。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關於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的形成

靜脈曲張是慢性靜脈疾病的一種表現,是由於一些原因導致靜脈壓增高,進而造成下肢靜脈管壁變薄、擴張、靜脈瓣膜進一步損壞,最後靜脈迂曲成團的一種病症。實際上,靜脈曲張是管壁形態學的改變,正常均勻的、走形清晰的血管發生嚴重扭曲和擴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從本質而言,靜脈曲張是一種血液倒流性疾病,在人體靜脈正常發育過程中,靜脈裡的瓣膜起到單向閥的作用,保證血液只往一個方向流動,不允許逆流,如果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好,或者瓣膜功能缺失,血液就像通過直管一樣,逆向流動,導致靜脈擴張,進而形成靜脈曲張。

遺傳因素佔主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全與瓣膜發育不全有關,其中遺傳因素佔主導,這是靜脈曲張最重要的因素,遺傳靜脈瓣膜發育不全或者功能不全,導致血液倒流引起靜脈曲張。父母均患靜脈曲張的子女一般比正常人患靜脈曲張的比例高出4到5倍。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次要原因是長期站立、泡涼水、受涼、慢性疾病、長期咳嗽、便祕等,會損傷靜脈血管。世界上多數醫療中心研究認為女性發病率多於男性,但臨床看來並不太明顯。大多數發病在成年以後,即30歲之後。而且肥胖、腰圍增大者患病率高。妊娠,包括多次妊娠的女性是靜脈曲張的高危人群,且女性主要在懷孕之後發病,胎兒在盆腔內逐漸長大,壓迫髂靜脈導致下肢靜脈壓增高,瓣膜進一步破壞導致靜脈曲張。

當心常見併發症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一、血栓性靜脈炎。如果是在曲張靜脈的部位出現皮膚紅腫、疼痛、發熱、發硬,這些改變多是血栓性靜脈炎。這種併發症如不及時治療,會使血栓範圍擴大,如果血栓擴大至深靜脈,極易出現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從而導致猝死。

二、瘀滯性皮炎。這是靜脈曲張特有的一種皮膚病變,以腿部皮膚瘙癢、褐色及深褐色色素沉著、皮疹、皮膚增厚光亮或者脫屑,這是長期靜脈曲張的必然結果,多好發於足踝部,是腿部靜脈內血液淤積,靜脈壓力增高的標誌。這種皮膚變化導致皮膚修復功能下降,損傷後癒合困難且容易出現皮下脂肪變性,也是皮膚潰爛的先兆。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三、下肢靜脈潰瘍。也被稱為“老爛腿”,這是長期靜脈曲張導致的嚴重後果,出現不易癒合的皮膚潰瘍,且常合併嚴重感染和潰瘍長期不癒合導致其他病變。

四、大出血。如果潰瘍感染或腐蝕靜脈導致靜脈破裂會引起嚴重的出血併發症,如發現不及時會導致出血性休克等嚴重後果。

靜脈曲張≠脈管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曲張雖是老生常談的疾病,但仍然有很多患者將靜脈曲張和脈管炎混為一談。簡而言之,脈管炎是病因不十分清晰的免疫系統疾病,多是青年人發病,與吸菸及受寒有關,脈管炎多為中小動靜脈都受累及的血管炎性病變,以肢體末梢蒼白或發紺、皮溫低、怕涼、疼痛和間歇性跛行為主要症狀,需要進一步超聲或血管造影等檢查後,再經專科醫生診斷。

如何預防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吉林日報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合辦

據統計,我國靜脈功能不好的人群佔比40%,靜脈曲張發病率也達到了6%-8%。關於靜脈曲張,雖然病情常見,但是科普性不強,很多人還將靜脈曲張與脈管炎等混為一談。

本期專家

曹忠文:副主任醫師,省前衛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青年專家學術委員會委員,從事血管外科臨床工作22年。省內最早開展靜脈曲張激光或射頻腔內閉合術等微創治療,對複雜疑難的下肢靜脈性潰瘍治療居省內領先。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關於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的形成

靜脈曲張是慢性靜脈疾病的一種表現,是由於一些原因導致靜脈壓增高,進而造成下肢靜脈管壁變薄、擴張、靜脈瓣膜進一步損壞,最後靜脈迂曲成團的一種病症。實際上,靜脈曲張是管壁形態學的改變,正常均勻的、走形清晰的血管發生嚴重扭曲和擴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從本質而言,靜脈曲張是一種血液倒流性疾病,在人體靜脈正常發育過程中,靜脈裡的瓣膜起到單向閥的作用,保證血液只往一個方向流動,不允許逆流,如果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好,或者瓣膜功能缺失,血液就像通過直管一樣,逆向流動,導致靜脈擴張,進而形成靜脈曲張。

遺傳因素佔主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全與瓣膜發育不全有關,其中遺傳因素佔主導,這是靜脈曲張最重要的因素,遺傳靜脈瓣膜發育不全或者功能不全,導致血液倒流引起靜脈曲張。父母均患靜脈曲張的子女一般比正常人患靜脈曲張的比例高出4到5倍。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次要原因是長期站立、泡涼水、受涼、慢性疾病、長期咳嗽、便祕等,會損傷靜脈血管。世界上多數醫療中心研究認為女性發病率多於男性,但臨床看來並不太明顯。大多數發病在成年以後,即30歲之後。而且肥胖、腰圍增大者患病率高。妊娠,包括多次妊娠的女性是靜脈曲張的高危人群,且女性主要在懷孕之後發病,胎兒在盆腔內逐漸長大,壓迫髂靜脈導致下肢靜脈壓增高,瓣膜進一步破壞導致靜脈曲張。

當心常見併發症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一、血栓性靜脈炎。如果是在曲張靜脈的部位出現皮膚紅腫、疼痛、發熱、發硬,這些改變多是血栓性靜脈炎。這種併發症如不及時治療,會使血栓範圍擴大,如果血栓擴大至深靜脈,極易出現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從而導致猝死。

二、瘀滯性皮炎。這是靜脈曲張特有的一種皮膚病變,以腿部皮膚瘙癢、褐色及深褐色色素沉著、皮疹、皮膚增厚光亮或者脫屑,這是長期靜脈曲張的必然結果,多好發於足踝部,是腿部靜脈內血液淤積,靜脈壓力增高的標誌。這種皮膚變化導致皮膚修復功能下降,損傷後癒合困難且容易出現皮下脂肪變性,也是皮膚潰爛的先兆。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三、下肢靜脈潰瘍。也被稱為“老爛腿”,這是長期靜脈曲張導致的嚴重後果,出現不易癒合的皮膚潰瘍,且常合併嚴重感染和潰瘍長期不癒合導致其他病變。

四、大出血。如果潰瘍感染或腐蝕靜脈導致靜脈破裂會引起嚴重的出血併發症,如發現不及時會導致出血性休克等嚴重後果。

靜脈曲張≠脈管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曲張雖是老生常談的疾病,但仍然有很多患者將靜脈曲張和脈管炎混為一談。簡而言之,脈管炎是病因不十分清晰的免疫系統疾病,多是青年人發病,與吸菸及受寒有關,脈管炎多為中小動靜脈都受累及的血管炎性病變,以肢體末梢蒼白或發紺、皮溫低、怕涼、疼痛和間歇性跛行為主要症狀,需要進一步超聲或血管造影等檢查後,再經專科醫生診斷。

如何預防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曲張患者需要注意儘量避免久站,多做釋放活動;經常抬高患肢,避免小腿受傷;經常做踝關節屈伸運動,這個很有用,發揮肌肉泵的作用,擠壓血液迴流,尤其坐辦公室、坐飛機的人,每次做15到20次,可較有效地預防靜脈血栓;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早期穿彈力襪預防。對於術後患者,恢復過程中最好要穿一到兩年的彈力襪,逐漸增加活動,根據醫囑適當應用抗凝藥物預防深靜脈血栓發生等。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吉林日報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合辦

據統計,我國靜脈功能不好的人群佔比40%,靜脈曲張發病率也達到了6%-8%。關於靜脈曲張,雖然病情常見,但是科普性不強,很多人還將靜脈曲張與脈管炎等混為一談。

本期專家

曹忠文:副主任醫師,省前衛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青年專家學術委員會委員,從事血管外科臨床工作22年。省內最早開展靜脈曲張激光或射頻腔內閉合術等微創治療,對複雜疑難的下肢靜脈性潰瘍治療居省內領先。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關於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的形成

靜脈曲張是慢性靜脈疾病的一種表現,是由於一些原因導致靜脈壓增高,進而造成下肢靜脈管壁變薄、擴張、靜脈瓣膜進一步損壞,最後靜脈迂曲成團的一種病症。實際上,靜脈曲張是管壁形態學的改變,正常均勻的、走形清晰的血管發生嚴重扭曲和擴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從本質而言,靜脈曲張是一種血液倒流性疾病,在人體靜脈正常發育過程中,靜脈裡的瓣膜起到單向閥的作用,保證血液只往一個方向流動,不允許逆流,如果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好,或者瓣膜功能缺失,血液就像通過直管一樣,逆向流動,導致靜脈擴張,進而形成靜脈曲張。

遺傳因素佔主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全與瓣膜發育不全有關,其中遺傳因素佔主導,這是靜脈曲張最重要的因素,遺傳靜脈瓣膜發育不全或者功能不全,導致血液倒流引起靜脈曲張。父母均患靜脈曲張的子女一般比正常人患靜脈曲張的比例高出4到5倍。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次要原因是長期站立、泡涼水、受涼、慢性疾病、長期咳嗽、便祕等,會損傷靜脈血管。世界上多數醫療中心研究認為女性發病率多於男性,但臨床看來並不太明顯。大多數發病在成年以後,即30歲之後。而且肥胖、腰圍增大者患病率高。妊娠,包括多次妊娠的女性是靜脈曲張的高危人群,且女性主要在懷孕之後發病,胎兒在盆腔內逐漸長大,壓迫髂靜脈導致下肢靜脈壓增高,瓣膜進一步破壞導致靜脈曲張。

當心常見併發症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一、血栓性靜脈炎。如果是在曲張靜脈的部位出現皮膚紅腫、疼痛、發熱、發硬,這些改變多是血栓性靜脈炎。這種併發症如不及時治療,會使血栓範圍擴大,如果血栓擴大至深靜脈,極易出現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從而導致猝死。

二、瘀滯性皮炎。這是靜脈曲張特有的一種皮膚病變,以腿部皮膚瘙癢、褐色及深褐色色素沉著、皮疹、皮膚增厚光亮或者脫屑,這是長期靜脈曲張的必然結果,多好發於足踝部,是腿部靜脈內血液淤積,靜脈壓力增高的標誌。這種皮膚變化導致皮膚修復功能下降,損傷後癒合困難且容易出現皮下脂肪變性,也是皮膚潰爛的先兆。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三、下肢靜脈潰瘍。也被稱為“老爛腿”,這是長期靜脈曲張導致的嚴重後果,出現不易癒合的皮膚潰瘍,且常合併嚴重感染和潰瘍長期不癒合導致其他病變。

四、大出血。如果潰瘍感染或腐蝕靜脈導致靜脈破裂會引起嚴重的出血併發症,如發現不及時會導致出血性休克等嚴重後果。

靜脈曲張≠脈管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曲張雖是老生常談的疾病,但仍然有很多患者將靜脈曲張和脈管炎混為一談。簡而言之,脈管炎是病因不十分清晰的免疫系統疾病,多是青年人發病,與吸菸及受寒有關,脈管炎多為中小動靜脈都受累及的血管炎性病變,以肢體末梢蒼白或發紺、皮溫低、怕涼、疼痛和間歇性跛行為主要症狀,需要進一步超聲或血管造影等檢查後,再經專科醫生診斷。

如何預防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曲張患者需要注意儘量避免久站,多做釋放活動;經常抬高患肢,避免小腿受傷;經常做踝關節屈伸運動,這個很有用,發揮肌肉泵的作用,擠壓血液迴流,尤其坐辦公室、坐飛機的人,每次做15到20次,可較有效地預防靜脈血栓;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早期穿彈力襪預防。對於術後患者,恢復過程中最好要穿一到兩年的彈力襪,逐漸增加活動,根據醫囑適當應用抗凝藥物預防深靜脈血栓發生等。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這些常識要了解

可以熱水泡腳或蒸桑拿嗎

熱水泡腳和蒸桑拿都屬於增高溫度的一種方式,對身體沒有壞處,但通過這種方式治療靜脈曲張卻是行不通的。對於靜脈曲張較嚴重者,熱水泡腳後最好用涼水將患肢冷卻一下或抬高一會兒,以促進瘀滯血液迴流。這是因為溫度增高會導致毛細血管及靜脈擴張,血液在靜脈血管內瘀滯加重,導致迴心血量減少,進而使靜脈團溫度增高、病變加重,還會容易導致血栓等併發症。因此熱水泡腳後用涼水衝一衝或患肢抬高、輕度按摩,使血液迴流,靜脈壓力減低是非常重要的。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吉林日報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合辦

據統計,我國靜脈功能不好的人群佔比40%,靜脈曲張發病率也達到了6%-8%。關於靜脈曲張,雖然病情常見,但是科普性不強,很多人還將靜脈曲張與脈管炎等混為一談。

本期專家

曹忠文:副主任醫師,省前衛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青年專家學術委員會委員,從事血管外科臨床工作22年。省內最早開展靜脈曲張激光或射頻腔內閉合術等微創治療,對複雜疑難的下肢靜脈性潰瘍治療居省內領先。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關於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的形成

靜脈曲張是慢性靜脈疾病的一種表現,是由於一些原因導致靜脈壓增高,進而造成下肢靜脈管壁變薄、擴張、靜脈瓣膜進一步損壞,最後靜脈迂曲成團的一種病症。實際上,靜脈曲張是管壁形態學的改變,正常均勻的、走形清晰的血管發生嚴重扭曲和擴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從本質而言,靜脈曲張是一種血液倒流性疾病,在人體靜脈正常發育過程中,靜脈裡的瓣膜起到單向閥的作用,保證血液只往一個方向流動,不允許逆流,如果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好,或者瓣膜功能缺失,血液就像通過直管一樣,逆向流動,導致靜脈擴張,進而形成靜脈曲張。

遺傳因素佔主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全與瓣膜發育不全有關,其中遺傳因素佔主導,這是靜脈曲張最重要的因素,遺傳靜脈瓣膜發育不全或者功能不全,導致血液倒流引起靜脈曲張。父母均患靜脈曲張的子女一般比正常人患靜脈曲張的比例高出4到5倍。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次要原因是長期站立、泡涼水、受涼、慢性疾病、長期咳嗽、便祕等,會損傷靜脈血管。世界上多數醫療中心研究認為女性發病率多於男性,但臨床看來並不太明顯。大多數發病在成年以後,即30歲之後。而且肥胖、腰圍增大者患病率高。妊娠,包括多次妊娠的女性是靜脈曲張的高危人群,且女性主要在懷孕之後發病,胎兒在盆腔內逐漸長大,壓迫髂靜脈導致下肢靜脈壓增高,瓣膜進一步破壞導致靜脈曲張。

當心常見併發症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一、血栓性靜脈炎。如果是在曲張靜脈的部位出現皮膚紅腫、疼痛、發熱、發硬,這些改變多是血栓性靜脈炎。這種併發症如不及時治療,會使血栓範圍擴大,如果血栓擴大至深靜脈,極易出現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從而導致猝死。

二、瘀滯性皮炎。這是靜脈曲張特有的一種皮膚病變,以腿部皮膚瘙癢、褐色及深褐色色素沉著、皮疹、皮膚增厚光亮或者脫屑,這是長期靜脈曲張的必然結果,多好發於足踝部,是腿部靜脈內血液淤積,靜脈壓力增高的標誌。這種皮膚變化導致皮膚修復功能下降,損傷後癒合困難且容易出現皮下脂肪變性,也是皮膚潰爛的先兆。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三、下肢靜脈潰瘍。也被稱為“老爛腿”,這是長期靜脈曲張導致的嚴重後果,出現不易癒合的皮膚潰瘍,且常合併嚴重感染和潰瘍長期不癒合導致其他病變。

四、大出血。如果潰瘍感染或腐蝕靜脈導致靜脈破裂會引起嚴重的出血併發症,如發現不及時會導致出血性休克等嚴重後果。

靜脈曲張≠脈管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曲張雖是老生常談的疾病,但仍然有很多患者將靜脈曲張和脈管炎混為一談。簡而言之,脈管炎是病因不十分清晰的免疫系統疾病,多是青年人發病,與吸菸及受寒有關,脈管炎多為中小動靜脈都受累及的血管炎性病變,以肢體末梢蒼白或發紺、皮溫低、怕涼、疼痛和間歇性跛行為主要症狀,需要進一步超聲或血管造影等檢查後,再經專科醫生診斷。

如何預防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曲張患者需要注意儘量避免久站,多做釋放活動;經常抬高患肢,避免小腿受傷;經常做踝關節屈伸運動,這個很有用,發揮肌肉泵的作用,擠壓血液迴流,尤其坐辦公室、坐飛機的人,每次做15到20次,可較有效地預防靜脈血栓;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早期穿彈力襪預防。對於術後患者,恢復過程中最好要穿一到兩年的彈力襪,逐漸增加活動,根據醫囑適當應用抗凝藥物預防深靜脈血栓發生等。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這些常識要了解

可以熱水泡腳或蒸桑拿嗎

熱水泡腳和蒸桑拿都屬於增高溫度的一種方式,對身體沒有壞處,但通過這種方式治療靜脈曲張卻是行不通的。對於靜脈曲張較嚴重者,熱水泡腳後最好用涼水將患肢冷卻一下或抬高一會兒,以促進瘀滯血液迴流。這是因為溫度增高會導致毛細血管及靜脈擴張,血液在靜脈血管內瘀滯加重,導致迴心血量減少,進而使靜脈團溫度增高、病變加重,還會容易導致血栓等併發症。因此熱水泡腳後用涼水衝一衝或患肢抬高、輕度按摩,使血液迴流,靜脈壓力減低是非常重要的。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硬化劑能根治靜脈曲張嗎

硬化劑治療確實是靜脈曲張治療的一種手段,最早由西方國家採用,但原始目的是用於治療靜脈曲張手術後殘餘的小靜脈或者網狀靜脈曲張的治療,並不是用於靜脈曲張整體的治療。直至目前仍然推薦應用於治療手術後殘留的支流靜脈及網狀靜脈曲張的補充治療,特別有經驗的醫生在逐漸嘗試應用於較大口徑靜脈曲張的治療。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吉林日報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合辦

據統計,我國靜脈功能不好的人群佔比40%,靜脈曲張發病率也達到了6%-8%。關於靜脈曲張,雖然病情常見,但是科普性不強,很多人還將靜脈曲張與脈管炎等混為一談。

本期專家

曹忠文:副主任醫師,省前衛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青年專家學術委員會委員,從事血管外科臨床工作22年。省內最早開展靜脈曲張激光或射頻腔內閉合術等微創治療,對複雜疑難的下肢靜脈性潰瘍治療居省內領先。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關於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的形成

靜脈曲張是慢性靜脈疾病的一種表現,是由於一些原因導致靜脈壓增高,進而造成下肢靜脈管壁變薄、擴張、靜脈瓣膜進一步損壞,最後靜脈迂曲成團的一種病症。實際上,靜脈曲張是管壁形態學的改變,正常均勻的、走形清晰的血管發生嚴重扭曲和擴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從本質而言,靜脈曲張是一種血液倒流性疾病,在人體靜脈正常發育過程中,靜脈裡的瓣膜起到單向閥的作用,保證血液只往一個方向流動,不允許逆流,如果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好,或者瓣膜功能缺失,血液就像通過直管一樣,逆向流動,導致靜脈擴張,進而形成靜脈曲張。

遺傳因素佔主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全與瓣膜發育不全有關,其中遺傳因素佔主導,這是靜脈曲張最重要的因素,遺傳靜脈瓣膜發育不全或者功能不全,導致血液倒流引起靜脈曲張。父母均患靜脈曲張的子女一般比正常人患靜脈曲張的比例高出4到5倍。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次要原因是長期站立、泡涼水、受涼、慢性疾病、長期咳嗽、便祕等,會損傷靜脈血管。世界上多數醫療中心研究認為女性發病率多於男性,但臨床看來並不太明顯。大多數發病在成年以後,即30歲之後。而且肥胖、腰圍增大者患病率高。妊娠,包括多次妊娠的女性是靜脈曲張的高危人群,且女性主要在懷孕之後發病,胎兒在盆腔內逐漸長大,壓迫髂靜脈導致下肢靜脈壓增高,瓣膜進一步破壞導致靜脈曲張。

當心常見併發症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一、血栓性靜脈炎。如果是在曲張靜脈的部位出現皮膚紅腫、疼痛、發熱、發硬,這些改變多是血栓性靜脈炎。這種併發症如不及時治療,會使血栓範圍擴大,如果血栓擴大至深靜脈,極易出現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從而導致猝死。

二、瘀滯性皮炎。這是靜脈曲張特有的一種皮膚病變,以腿部皮膚瘙癢、褐色及深褐色色素沉著、皮疹、皮膚增厚光亮或者脫屑,這是長期靜脈曲張的必然結果,多好發於足踝部,是腿部靜脈內血液淤積,靜脈壓力增高的標誌。這種皮膚變化導致皮膚修復功能下降,損傷後癒合困難且容易出現皮下脂肪變性,也是皮膚潰爛的先兆。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三、下肢靜脈潰瘍。也被稱為“老爛腿”,這是長期靜脈曲張導致的嚴重後果,出現不易癒合的皮膚潰瘍,且常合併嚴重感染和潰瘍長期不癒合導致其他病變。

四、大出血。如果潰瘍感染或腐蝕靜脈導致靜脈破裂會引起嚴重的出血併發症,如發現不及時會導致出血性休克等嚴重後果。

靜脈曲張≠脈管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曲張雖是老生常談的疾病,但仍然有很多患者將靜脈曲張和脈管炎混為一談。簡而言之,脈管炎是病因不十分清晰的免疫系統疾病,多是青年人發病,與吸菸及受寒有關,脈管炎多為中小動靜脈都受累及的血管炎性病變,以肢體末梢蒼白或發紺、皮溫低、怕涼、疼痛和間歇性跛行為主要症狀,需要進一步超聲或血管造影等檢查後,再經專科醫生診斷。

如何預防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曲張患者需要注意儘量避免久站,多做釋放活動;經常抬高患肢,避免小腿受傷;經常做踝關節屈伸運動,這個很有用,發揮肌肉泵的作用,擠壓血液迴流,尤其坐辦公室、坐飛機的人,每次做15到20次,可較有效地預防靜脈血栓;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早期穿彈力襪預防。對於術後患者,恢復過程中最好要穿一到兩年的彈力襪,逐漸增加活動,根據醫囑適當應用抗凝藥物預防深靜脈血栓發生等。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這些常識要了解

可以熱水泡腳或蒸桑拿嗎

熱水泡腳和蒸桑拿都屬於增高溫度的一種方式,對身體沒有壞處,但通過這種方式治療靜脈曲張卻是行不通的。對於靜脈曲張較嚴重者,熱水泡腳後最好用涼水將患肢冷卻一下或抬高一會兒,以促進瘀滯血液迴流。這是因為溫度增高會導致毛細血管及靜脈擴張,血液在靜脈血管內瘀滯加重,導致迴心血量減少,進而使靜脈團溫度增高、病變加重,還會容易導致血栓等併發症。因此熱水泡腳後用涼水衝一衝或患肢抬高、輕度按摩,使血液迴流,靜脈壓力減低是非常重要的。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硬化劑能根治靜脈曲張嗎

硬化劑治療確實是靜脈曲張治療的一種手段,最早由西方國家採用,但原始目的是用於治療靜脈曲張手術後殘餘的小靜脈或者網狀靜脈曲張的治療,並不是用於靜脈曲張整體的治療。直至目前仍然推薦應用於治療手術後殘留的支流靜脈及網狀靜脈曲張的補充治療,特別有經驗的醫生在逐漸嘗試應用於較大口徑靜脈曲張的治療。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八十年代以來,我國民間就有很多醫生藉口納米、微創等高科技,打著根治的旗號,其實就是採用注射硬化劑治療的方式欺騙患者。其根本只能減輕症狀,並不能完全根治靜脈曲張。因為靜脈曲張有多個發病的根源,多數為大隱靜脈主幹反流,它發源於腹股溝,所以硬化劑治療不可能從根源處理靜脈曲張,慢慢還會出現復發的情況,最終還可能會造成血栓性靜脈炎等負面影響。

放血療法不可信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吉林日報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合辦

據統計,我國靜脈功能不好的人群佔比40%,靜脈曲張發病率也達到了6%-8%。關於靜脈曲張,雖然病情常見,但是科普性不強,很多人還將靜脈曲張與脈管炎等混為一談。

本期專家

曹忠文:副主任醫師,省前衛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青年專家學術委員會委員,從事血管外科臨床工作22年。省內最早開展靜脈曲張激光或射頻腔內閉合術等微創治療,對複雜疑難的下肢靜脈性潰瘍治療居省內領先。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關於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的形成

靜脈曲張是慢性靜脈疾病的一種表現,是由於一些原因導致靜脈壓增高,進而造成下肢靜脈管壁變薄、擴張、靜脈瓣膜進一步損壞,最後靜脈迂曲成團的一種病症。實際上,靜脈曲張是管壁形態學的改變,正常均勻的、走形清晰的血管發生嚴重扭曲和擴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從本質而言,靜脈曲張是一種血液倒流性疾病,在人體靜脈正常發育過程中,靜脈裡的瓣膜起到單向閥的作用,保證血液只往一個方向流動,不允許逆流,如果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好,或者瓣膜功能缺失,血液就像通過直管一樣,逆向流動,導致靜脈擴張,進而形成靜脈曲張。

遺傳因素佔主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全與瓣膜發育不全有關,其中遺傳因素佔主導,這是靜脈曲張最重要的因素,遺傳靜脈瓣膜發育不全或者功能不全,導致血液倒流引起靜脈曲張。父母均患靜脈曲張的子女一般比正常人患靜脈曲張的比例高出4到5倍。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次要原因是長期站立、泡涼水、受涼、慢性疾病、長期咳嗽、便祕等,會損傷靜脈血管。世界上多數醫療中心研究認為女性發病率多於男性,但臨床看來並不太明顯。大多數發病在成年以後,即30歲之後。而且肥胖、腰圍增大者患病率高。妊娠,包括多次妊娠的女性是靜脈曲張的高危人群,且女性主要在懷孕之後發病,胎兒在盆腔內逐漸長大,壓迫髂靜脈導致下肢靜脈壓增高,瓣膜進一步破壞導致靜脈曲張。

當心常見併發症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一、血栓性靜脈炎。如果是在曲張靜脈的部位出現皮膚紅腫、疼痛、發熱、發硬,這些改變多是血栓性靜脈炎。這種併發症如不及時治療,會使血栓範圍擴大,如果血栓擴大至深靜脈,極易出現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從而導致猝死。

二、瘀滯性皮炎。這是靜脈曲張特有的一種皮膚病變,以腿部皮膚瘙癢、褐色及深褐色色素沉著、皮疹、皮膚增厚光亮或者脫屑,這是長期靜脈曲張的必然結果,多好發於足踝部,是腿部靜脈內血液淤積,靜脈壓力增高的標誌。這種皮膚變化導致皮膚修復功能下降,損傷後癒合困難且容易出現皮下脂肪變性,也是皮膚潰爛的先兆。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三、下肢靜脈潰瘍。也被稱為“老爛腿”,這是長期靜脈曲張導致的嚴重後果,出現不易癒合的皮膚潰瘍,且常合併嚴重感染和潰瘍長期不癒合導致其他病變。

四、大出血。如果潰瘍感染或腐蝕靜脈導致靜脈破裂會引起嚴重的出血併發症,如發現不及時會導致出血性休克等嚴重後果。

靜脈曲張≠脈管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曲張雖是老生常談的疾病,但仍然有很多患者將靜脈曲張和脈管炎混為一談。簡而言之,脈管炎是病因不十分清晰的免疫系統疾病,多是青年人發病,與吸菸及受寒有關,脈管炎多為中小動靜脈都受累及的血管炎性病變,以肢體末梢蒼白或發紺、皮溫低、怕涼、疼痛和間歇性跛行為主要症狀,需要進一步超聲或血管造影等檢查後,再經專科醫生診斷。

如何預防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曲張患者需要注意儘量避免久站,多做釋放活動;經常抬高患肢,避免小腿受傷;經常做踝關節屈伸運動,這個很有用,發揮肌肉泵的作用,擠壓血液迴流,尤其坐辦公室、坐飛機的人,每次做15到20次,可較有效地預防靜脈血栓;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早期穿彈力襪預防。對於術後患者,恢復過程中最好要穿一到兩年的彈力襪,逐漸增加活動,根據醫囑適當應用抗凝藥物預防深靜脈血栓發生等。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這些常識要了解

可以熱水泡腳或蒸桑拿嗎

熱水泡腳和蒸桑拿都屬於增高溫度的一種方式,對身體沒有壞處,但通過這種方式治療靜脈曲張卻是行不通的。對於靜脈曲張較嚴重者,熱水泡腳後最好用涼水將患肢冷卻一下或抬高一會兒,以促進瘀滯血液迴流。這是因為溫度增高會導致毛細血管及靜脈擴張,血液在靜脈血管內瘀滯加重,導致迴心血量減少,進而使靜脈團溫度增高、病變加重,還會容易導致血栓等併發症。因此熱水泡腳後用涼水衝一衝或患肢抬高、輕度按摩,使血液迴流,靜脈壓力減低是非常重要的。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硬化劑能根治靜脈曲張嗎

硬化劑治療確實是靜脈曲張治療的一種手段,最早由西方國家採用,但原始目的是用於治療靜脈曲張手術後殘餘的小靜脈或者網狀靜脈曲張的治療,並不是用於靜脈曲張整體的治療。直至目前仍然推薦應用於治療手術後殘留的支流靜脈及網狀靜脈曲張的補充治療,特別有經驗的醫生在逐漸嘗試應用於較大口徑靜脈曲張的治療。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八十年代以來,我國民間就有很多醫生藉口納米、微創等高科技,打著根治的旗號,其實就是採用注射硬化劑治療的方式欺騙患者。其根本只能減輕症狀,並不能完全根治靜脈曲張。因為靜脈曲張有多個發病的根源,多數為大隱靜脈主幹反流,它發源於腹股溝,所以硬化劑治療不可能從根源處理靜脈曲張,慢慢還會出現復發的情況,最終還可能會造成血栓性靜脈炎等負面影響。

放血療法不可信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通過放血療法來治療靜脈曲張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因為人全身的血管是連通的,血是從心臟輸出來,參加循環的血液流動,除非把人的血全部放幹了,病變的血管才能乾涸,否則一直是靜脈曲張的狀態。所以,放出部分血根本不起作用。而且靜脈曲張是管壁形態學的改變,單純的放血療法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

得了靜脈曲張就要少走路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吉林日報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合辦

據統計,我國靜脈功能不好的人群佔比40%,靜脈曲張發病率也達到了6%-8%。關於靜脈曲張,雖然病情常見,但是科普性不強,很多人還將靜脈曲張與脈管炎等混為一談。

本期專家

曹忠文:副主任醫師,省前衛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青年專家學術委員會委員,從事血管外科臨床工作22年。省內最早開展靜脈曲張激光或射頻腔內閉合術等微創治療,對複雜疑難的下肢靜脈性潰瘍治療居省內領先。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關於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的形成

靜脈曲張是慢性靜脈疾病的一種表現,是由於一些原因導致靜脈壓增高,進而造成下肢靜脈管壁變薄、擴張、靜脈瓣膜進一步損壞,最後靜脈迂曲成團的一種病症。實際上,靜脈曲張是管壁形態學的改變,正常均勻的、走形清晰的血管發生嚴重扭曲和擴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從本質而言,靜脈曲張是一種血液倒流性疾病,在人體靜脈正常發育過程中,靜脈裡的瓣膜起到單向閥的作用,保證血液只往一個方向流動,不允許逆流,如果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好,或者瓣膜功能缺失,血液就像通過直管一樣,逆向流動,導致靜脈擴張,進而形成靜脈曲張。

遺傳因素佔主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全與瓣膜發育不全有關,其中遺傳因素佔主導,這是靜脈曲張最重要的因素,遺傳靜脈瓣膜發育不全或者功能不全,導致血液倒流引起靜脈曲張。父母均患靜脈曲張的子女一般比正常人患靜脈曲張的比例高出4到5倍。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次要原因是長期站立、泡涼水、受涼、慢性疾病、長期咳嗽、便祕等,會損傷靜脈血管。世界上多數醫療中心研究認為女性發病率多於男性,但臨床看來並不太明顯。大多數發病在成年以後,即30歲之後。而且肥胖、腰圍增大者患病率高。妊娠,包括多次妊娠的女性是靜脈曲張的高危人群,且女性主要在懷孕之後發病,胎兒在盆腔內逐漸長大,壓迫髂靜脈導致下肢靜脈壓增高,瓣膜進一步破壞導致靜脈曲張。

當心常見併發症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一、血栓性靜脈炎。如果是在曲張靜脈的部位出現皮膚紅腫、疼痛、發熱、發硬,這些改變多是血栓性靜脈炎。這種併發症如不及時治療,會使血栓範圍擴大,如果血栓擴大至深靜脈,極易出現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從而導致猝死。

二、瘀滯性皮炎。這是靜脈曲張特有的一種皮膚病變,以腿部皮膚瘙癢、褐色及深褐色色素沉著、皮疹、皮膚增厚光亮或者脫屑,這是長期靜脈曲張的必然結果,多好發於足踝部,是腿部靜脈內血液淤積,靜脈壓力增高的標誌。這種皮膚變化導致皮膚修復功能下降,損傷後癒合困難且容易出現皮下脂肪變性,也是皮膚潰爛的先兆。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三、下肢靜脈潰瘍。也被稱為“老爛腿”,這是長期靜脈曲張導致的嚴重後果,出現不易癒合的皮膚潰瘍,且常合併嚴重感染和潰瘍長期不癒合導致其他病變。

四、大出血。如果潰瘍感染或腐蝕靜脈導致靜脈破裂會引起嚴重的出血併發症,如發現不及時會導致出血性休克等嚴重後果。

靜脈曲張≠脈管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曲張雖是老生常談的疾病,但仍然有很多患者將靜脈曲張和脈管炎混為一談。簡而言之,脈管炎是病因不十分清晰的免疫系統疾病,多是青年人發病,與吸菸及受寒有關,脈管炎多為中小動靜脈都受累及的血管炎性病變,以肢體末梢蒼白或發紺、皮溫低、怕涼、疼痛和間歇性跛行為主要症狀,需要進一步超聲或血管造影等檢查後,再經專科醫生診斷。

如何預防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曲張患者需要注意儘量避免久站,多做釋放活動;經常抬高患肢,避免小腿受傷;經常做踝關節屈伸運動,這個很有用,發揮肌肉泵的作用,擠壓血液迴流,尤其坐辦公室、坐飛機的人,每次做15到20次,可較有效地預防靜脈血栓;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早期穿彈力襪預防。對於術後患者,恢復過程中最好要穿一到兩年的彈力襪,逐漸增加活動,根據醫囑適當應用抗凝藥物預防深靜脈血栓發生等。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這些常識要了解

可以熱水泡腳或蒸桑拿嗎

熱水泡腳和蒸桑拿都屬於增高溫度的一種方式,對身體沒有壞處,但通過這種方式治療靜脈曲張卻是行不通的。對於靜脈曲張較嚴重者,熱水泡腳後最好用涼水將患肢冷卻一下或抬高一會兒,以促進瘀滯血液迴流。這是因為溫度增高會導致毛細血管及靜脈擴張,血液在靜脈血管內瘀滯加重,導致迴心血量減少,進而使靜脈團溫度增高、病變加重,還會容易導致血栓等併發症。因此熱水泡腳後用涼水衝一衝或患肢抬高、輕度按摩,使血液迴流,靜脈壓力減低是非常重要的。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硬化劑能根治靜脈曲張嗎

硬化劑治療確實是靜脈曲張治療的一種手段,最早由西方國家採用,但原始目的是用於治療靜脈曲張手術後殘餘的小靜脈或者網狀靜脈曲張的治療,並不是用於靜脈曲張整體的治療。直至目前仍然推薦應用於治療手術後殘留的支流靜脈及網狀靜脈曲張的補充治療,特別有經驗的醫生在逐漸嘗試應用於較大口徑靜脈曲張的治療。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八十年代以來,我國民間就有很多醫生藉口納米、微創等高科技,打著根治的旗號,其實就是採用注射硬化劑治療的方式欺騙患者。其根本只能減輕症狀,並不能完全根治靜脈曲張。因為靜脈曲張有多個發病的根源,多數為大隱靜脈主幹反流,它發源於腹股溝,所以硬化劑治療不可能從根源處理靜脈曲張,慢慢還會出現復發的情況,最終還可能會造成血栓性靜脈炎等負面影響。

放血療法不可信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通過放血療法來治療靜脈曲張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因為人全身的血管是連通的,血是從心臟輸出來,參加循環的血液流動,除非把人的血全部放幹了,病變的血管才能乾涸,否則一直是靜脈曲張的狀態。所以,放出部分血根本不起作用。而且靜脈曲張是管壁形態學的改變,單純的放血療法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

得了靜脈曲張就要少走路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該說法不科學。因為人的下肢靜脈血可以從低處克服重力,而行走時小腿肌肉的節律性收縮,可以起類似泵的作用促進靜脈血迴流。當長時間站立或保持坐位時,小腿肌肉缺乏收縮,則容易造成靜脈血淤滯。因此,適當的行走是有利於靜脈血迴流的,當然也不可運動時間過長,以免對下肢靜脈造成負擔。

靜脈曲張的治療

手術治療最有效

早期可以通過穿彈力醫療襪,減少久站、適當鍛鍊等方式預防,延緩病情進展。當靜脈曲張明顯,尤其出現皮膚改變等症狀時應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有悠久的歷史,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傳統手術也叫做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剝脫術,把根部結紮掉,把遠端的曲張靜脈拿掉,雖然損傷大,但療效還是很好的。2000年以後激光等腔內治療引入我國,通過靜脈穿刺導入激光、射頻等發射導管灼傷血管使其萎縮閉合,但是早期的治療病例複發率很高,以後激光產品逐漸改進,但有些仍然會術後復發。目前還有最新的環形激光、新改進的射頻導管等更加優良的產品應用於臨床。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吉林日報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合辦

據統計,我國靜脈功能不好的人群佔比40%,靜脈曲張發病率也達到了6%-8%。關於靜脈曲張,雖然病情常見,但是科普性不強,很多人還將靜脈曲張與脈管炎等混為一談。

本期專家

曹忠文:副主任醫師,省前衛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青年專家學術委員會委員,從事血管外科臨床工作22年。省內最早開展靜脈曲張激光或射頻腔內閉合術等微創治療,對複雜疑難的下肢靜脈性潰瘍治療居省內領先。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關於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的形成

靜脈曲張是慢性靜脈疾病的一種表現,是由於一些原因導致靜脈壓增高,進而造成下肢靜脈管壁變薄、擴張、靜脈瓣膜進一步損壞,最後靜脈迂曲成團的一種病症。實際上,靜脈曲張是管壁形態學的改變,正常均勻的、走形清晰的血管發生嚴重扭曲和擴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從本質而言,靜脈曲張是一種血液倒流性疾病,在人體靜脈正常發育過程中,靜脈裡的瓣膜起到單向閥的作用,保證血液只往一個方向流動,不允許逆流,如果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好,或者瓣膜功能缺失,血液就像通過直管一樣,逆向流動,導致靜脈擴張,進而形成靜脈曲張。

遺傳因素佔主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全與瓣膜發育不全有關,其中遺傳因素佔主導,這是靜脈曲張最重要的因素,遺傳靜脈瓣膜發育不全或者功能不全,導致血液倒流引起靜脈曲張。父母均患靜脈曲張的子女一般比正常人患靜脈曲張的比例高出4到5倍。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次要原因是長期站立、泡涼水、受涼、慢性疾病、長期咳嗽、便祕等,會損傷靜脈血管。世界上多數醫療中心研究認為女性發病率多於男性,但臨床看來並不太明顯。大多數發病在成年以後,即30歲之後。而且肥胖、腰圍增大者患病率高。妊娠,包括多次妊娠的女性是靜脈曲張的高危人群,且女性主要在懷孕之後發病,胎兒在盆腔內逐漸長大,壓迫髂靜脈導致下肢靜脈壓增高,瓣膜進一步破壞導致靜脈曲張。

當心常見併發症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一、血栓性靜脈炎。如果是在曲張靜脈的部位出現皮膚紅腫、疼痛、發熱、發硬,這些改變多是血栓性靜脈炎。這種併發症如不及時治療,會使血栓範圍擴大,如果血栓擴大至深靜脈,極易出現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從而導致猝死。

二、瘀滯性皮炎。這是靜脈曲張特有的一種皮膚病變,以腿部皮膚瘙癢、褐色及深褐色色素沉著、皮疹、皮膚增厚光亮或者脫屑,這是長期靜脈曲張的必然結果,多好發於足踝部,是腿部靜脈內血液淤積,靜脈壓力增高的標誌。這種皮膚變化導致皮膚修復功能下降,損傷後癒合困難且容易出現皮下脂肪變性,也是皮膚潰爛的先兆。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三、下肢靜脈潰瘍。也被稱為“老爛腿”,這是長期靜脈曲張導致的嚴重後果,出現不易癒合的皮膚潰瘍,且常合併嚴重感染和潰瘍長期不癒合導致其他病變。

四、大出血。如果潰瘍感染或腐蝕靜脈導致靜脈破裂會引起嚴重的出血併發症,如發現不及時會導致出血性休克等嚴重後果。

靜脈曲張≠脈管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曲張雖是老生常談的疾病,但仍然有很多患者將靜脈曲張和脈管炎混為一談。簡而言之,脈管炎是病因不十分清晰的免疫系統疾病,多是青年人發病,與吸菸及受寒有關,脈管炎多為中小動靜脈都受累及的血管炎性病變,以肢體末梢蒼白或發紺、皮溫低、怕涼、疼痛和間歇性跛行為主要症狀,需要進一步超聲或血管造影等檢查後,再經專科醫生診斷。

如何預防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曲張患者需要注意儘量避免久站,多做釋放活動;經常抬高患肢,避免小腿受傷;經常做踝關節屈伸運動,這個很有用,發揮肌肉泵的作用,擠壓血液迴流,尤其坐辦公室、坐飛機的人,每次做15到20次,可較有效地預防靜脈血栓;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早期穿彈力襪預防。對於術後患者,恢復過程中最好要穿一到兩年的彈力襪,逐漸增加活動,根據醫囑適當應用抗凝藥物預防深靜脈血栓發生等。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這些常識要了解

可以熱水泡腳或蒸桑拿嗎

熱水泡腳和蒸桑拿都屬於增高溫度的一種方式,對身體沒有壞處,但通過這種方式治療靜脈曲張卻是行不通的。對於靜脈曲張較嚴重者,熱水泡腳後最好用涼水將患肢冷卻一下或抬高一會兒,以促進瘀滯血液迴流。這是因為溫度增高會導致毛細血管及靜脈擴張,血液在靜脈血管內瘀滯加重,導致迴心血量減少,進而使靜脈團溫度增高、病變加重,還會容易導致血栓等併發症。因此熱水泡腳後用涼水衝一衝或患肢抬高、輕度按摩,使血液迴流,靜脈壓力減低是非常重要的。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硬化劑能根治靜脈曲張嗎

硬化劑治療確實是靜脈曲張治療的一種手段,最早由西方國家採用,但原始目的是用於治療靜脈曲張手術後殘餘的小靜脈或者網狀靜脈曲張的治療,並不是用於靜脈曲張整體的治療。直至目前仍然推薦應用於治療手術後殘留的支流靜脈及網狀靜脈曲張的補充治療,特別有經驗的醫生在逐漸嘗試應用於較大口徑靜脈曲張的治療。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八十年代以來,我國民間就有很多醫生藉口納米、微創等高科技,打著根治的旗號,其實就是採用注射硬化劑治療的方式欺騙患者。其根本只能減輕症狀,並不能完全根治靜脈曲張。因為靜脈曲張有多個發病的根源,多數為大隱靜脈主幹反流,它發源於腹股溝,所以硬化劑治療不可能從根源處理靜脈曲張,慢慢還會出現復發的情況,最終還可能會造成血栓性靜脈炎等負面影響。

放血療法不可信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通過放血療法來治療靜脈曲張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因為人全身的血管是連通的,血是從心臟輸出來,參加循環的血液流動,除非把人的血全部放幹了,病變的血管才能乾涸,否則一直是靜脈曲張的狀態。所以,放出部分血根本不起作用。而且靜脈曲張是管壁形態學的改變,單純的放血療法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

得了靜脈曲張就要少走路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該說法不科學。因為人的下肢靜脈血可以從低處克服重力,而行走時小腿肌肉的節律性收縮,可以起類似泵的作用促進靜脈血迴流。當長時間站立或保持坐位時,小腿肌肉缺乏收縮,則容易造成靜脈血淤滯。因此,適當的行走是有利於靜脈血迴流的,當然也不可運動時間過長,以免對下肢靜脈造成負擔。

靜脈曲張的治療

手術治療最有效

早期可以通過穿彈力醫療襪,減少久站、適當鍛鍊等方式預防,延緩病情進展。當靜脈曲張明顯,尤其出現皮膚改變等症狀時應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有悠久的歷史,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傳統手術也叫做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剝脫術,把根部結紮掉,把遠端的曲張靜脈拿掉,雖然損傷大,但療效還是很好的。2000年以後激光等腔內治療引入我國,通過靜脈穿刺導入激光、射頻等發射導管灼傷血管使其萎縮閉合,但是早期的治療病例複發率很高,以後激光產品逐漸改進,但有些仍然會術後復發。目前還有最新的環形激光、新改進的射頻導管等更加優良的產品應用於臨床。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小彈力襪有大作用

靜脈曲張襪也就是醫用彈力襪,被稱作“循環驅動襪”,在外國已經有一百年的歷史,用壓力來治療下肢靜脈疾病,也是治療靜脈曲張最科學的一種方式。標準正規的彈力醫療襪是CVI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對於靜脈曲張的保健、手術前期控制病變進展、手術後恢復及控制深靜脈反流性疾病、DVT後綜合症、預防PTS等治療上是主要手段。它是從足踝部向上遞減的壓力,底部壓力最大,逐漸向上壓力減小,直到大腿根,這樣在清晨把彈力襪穿上之後,站立起來行走時,會控制血液倒流,減少靜脈曲張患者的血液倒流量,起保護和延緩的作用,但是不能根治。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吉林日報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合辦

據統計,我國靜脈功能不好的人群佔比40%,靜脈曲張發病率也達到了6%-8%。關於靜脈曲張,雖然病情常見,但是科普性不強,很多人還將靜脈曲張與脈管炎等混為一談。

本期專家

曹忠文:副主任醫師,省前衛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青年專家學術委員會委員,從事血管外科臨床工作22年。省內最早開展靜脈曲張激光或射頻腔內閉合術等微創治療,對複雜疑難的下肢靜脈性潰瘍治療居省內領先。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關於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的形成

靜脈曲張是慢性靜脈疾病的一種表現,是由於一些原因導致靜脈壓增高,進而造成下肢靜脈管壁變薄、擴張、靜脈瓣膜進一步損壞,最後靜脈迂曲成團的一種病症。實際上,靜脈曲張是管壁形態學的改變,正常均勻的、走形清晰的血管發生嚴重扭曲和擴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從本質而言,靜脈曲張是一種血液倒流性疾病,在人體靜脈正常發育過程中,靜脈裡的瓣膜起到單向閥的作用,保證血液只往一個方向流動,不允許逆流,如果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好,或者瓣膜功能缺失,血液就像通過直管一樣,逆向流動,導致靜脈擴張,進而形成靜脈曲張。

遺傳因素佔主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全與瓣膜發育不全有關,其中遺傳因素佔主導,這是靜脈曲張最重要的因素,遺傳靜脈瓣膜發育不全或者功能不全,導致血液倒流引起靜脈曲張。父母均患靜脈曲張的子女一般比正常人患靜脈曲張的比例高出4到5倍。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次要原因是長期站立、泡涼水、受涼、慢性疾病、長期咳嗽、便祕等,會損傷靜脈血管。世界上多數醫療中心研究認為女性發病率多於男性,但臨床看來並不太明顯。大多數發病在成年以後,即30歲之後。而且肥胖、腰圍增大者患病率高。妊娠,包括多次妊娠的女性是靜脈曲張的高危人群,且女性主要在懷孕之後發病,胎兒在盆腔內逐漸長大,壓迫髂靜脈導致下肢靜脈壓增高,瓣膜進一步破壞導致靜脈曲張。

當心常見併發症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一、血栓性靜脈炎。如果是在曲張靜脈的部位出現皮膚紅腫、疼痛、發熱、發硬,這些改變多是血栓性靜脈炎。這種併發症如不及時治療,會使血栓範圍擴大,如果血栓擴大至深靜脈,極易出現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從而導致猝死。

二、瘀滯性皮炎。這是靜脈曲張特有的一種皮膚病變,以腿部皮膚瘙癢、褐色及深褐色色素沉著、皮疹、皮膚增厚光亮或者脫屑,這是長期靜脈曲張的必然結果,多好發於足踝部,是腿部靜脈內血液淤積,靜脈壓力增高的標誌。這種皮膚變化導致皮膚修復功能下降,損傷後癒合困難且容易出現皮下脂肪變性,也是皮膚潰爛的先兆。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三、下肢靜脈潰瘍。也被稱為“老爛腿”,這是長期靜脈曲張導致的嚴重後果,出現不易癒合的皮膚潰瘍,且常合併嚴重感染和潰瘍長期不癒合導致其他病變。

四、大出血。如果潰瘍感染或腐蝕靜脈導致靜脈破裂會引起嚴重的出血併發症,如發現不及時會導致出血性休克等嚴重後果。

靜脈曲張≠脈管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曲張雖是老生常談的疾病,但仍然有很多患者將靜脈曲張和脈管炎混為一談。簡而言之,脈管炎是病因不十分清晰的免疫系統疾病,多是青年人發病,與吸菸及受寒有關,脈管炎多為中小動靜脈都受累及的血管炎性病變,以肢體末梢蒼白或發紺、皮溫低、怕涼、疼痛和間歇性跛行為主要症狀,需要進一步超聲或血管造影等檢查後,再經專科醫生診斷。

如何預防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曲張患者需要注意儘量避免久站,多做釋放活動;經常抬高患肢,避免小腿受傷;經常做踝關節屈伸運動,這個很有用,發揮肌肉泵的作用,擠壓血液迴流,尤其坐辦公室、坐飛機的人,每次做15到20次,可較有效地預防靜脈血栓;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早期穿彈力襪預防。對於術後患者,恢復過程中最好要穿一到兩年的彈力襪,逐漸增加活動,根據醫囑適當應用抗凝藥物預防深靜脈血栓發生等。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這些常識要了解

可以熱水泡腳或蒸桑拿嗎

熱水泡腳和蒸桑拿都屬於增高溫度的一種方式,對身體沒有壞處,但通過這種方式治療靜脈曲張卻是行不通的。對於靜脈曲張較嚴重者,熱水泡腳後最好用涼水將患肢冷卻一下或抬高一會兒,以促進瘀滯血液迴流。這是因為溫度增高會導致毛細血管及靜脈擴張,血液在靜脈血管內瘀滯加重,導致迴心血量減少,進而使靜脈團溫度增高、病變加重,還會容易導致血栓等併發症。因此熱水泡腳後用涼水衝一衝或患肢抬高、輕度按摩,使血液迴流,靜脈壓力減低是非常重要的。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硬化劑能根治靜脈曲張嗎

硬化劑治療確實是靜脈曲張治療的一種手段,最早由西方國家採用,但原始目的是用於治療靜脈曲張手術後殘餘的小靜脈或者網狀靜脈曲張的治療,並不是用於靜脈曲張整體的治療。直至目前仍然推薦應用於治療手術後殘留的支流靜脈及網狀靜脈曲張的補充治療,特別有經驗的醫生在逐漸嘗試應用於較大口徑靜脈曲張的治療。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八十年代以來,我國民間就有很多醫生藉口納米、微創等高科技,打著根治的旗號,其實就是採用注射硬化劑治療的方式欺騙患者。其根本只能減輕症狀,並不能完全根治靜脈曲張。因為靜脈曲張有多個發病的根源,多數為大隱靜脈主幹反流,它發源於腹股溝,所以硬化劑治療不可能從根源處理靜脈曲張,慢慢還會出現復發的情況,最終還可能會造成血栓性靜脈炎等負面影響。

放血療法不可信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通過放血療法來治療靜脈曲張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因為人全身的血管是連通的,血是從心臟輸出來,參加循環的血液流動,除非把人的血全部放幹了,病變的血管才能乾涸,否則一直是靜脈曲張的狀態。所以,放出部分血根本不起作用。而且靜脈曲張是管壁形態學的改變,單純的放血療法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

得了靜脈曲張就要少走路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該說法不科學。因為人的下肢靜脈血可以從低處克服重力,而行走時小腿肌肉的節律性收縮,可以起類似泵的作用促進靜脈血迴流。當長時間站立或保持坐位時,小腿肌肉缺乏收縮,則容易造成靜脈血淤滯。因此,適當的行走是有利於靜脈血迴流的,當然也不可運動時間過長,以免對下肢靜脈造成負擔。

靜脈曲張的治療

手術治療最有效

早期可以通過穿彈力醫療襪,減少久站、適當鍛鍊等方式預防,延緩病情進展。當靜脈曲張明顯,尤其出現皮膚改變等症狀時應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有悠久的歷史,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傳統手術也叫做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剝脫術,把根部結紮掉,把遠端的曲張靜脈拿掉,雖然損傷大,但療效還是很好的。2000年以後激光等腔內治療引入我國,通過靜脈穿刺導入激光、射頻等發射導管灼傷血管使其萎縮閉合,但是早期的治療病例複發率很高,以後激光產品逐漸改進,但有些仍然會術後復發。目前還有最新的環形激光、新改進的射頻導管等更加優良的產品應用於臨床。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小彈力襪有大作用

靜脈曲張襪也就是醫用彈力襪,被稱作“循環驅動襪”,在外國已經有一百年的歷史,用壓力來治療下肢靜脈疾病,也是治療靜脈曲張最科學的一種方式。標準正規的彈力醫療襪是CVI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對於靜脈曲張的保健、手術前期控制病變進展、手術後恢復及控制深靜脈反流性疾病、DVT後綜合症、預防PTS等治療上是主要手段。它是從足踝部向上遞減的壓力,底部壓力最大,逐漸向上壓力減小,直到大腿根,這樣在清晨把彈力襪穿上之後,站立起來行走時,會控制血液倒流,減少靜脈曲張患者的血液倒流量,起保護和延緩的作用,但是不能根治。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需要注意的是,彈力襪不適合依從性、耐受性差的患者以及下肢中重度缺血的患者,如脈管炎、動脈硬化閉塞症等,所以彈力襪壓力治療也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為何手術治療複發率高

手術後復發是正常的靜脈曲張疾病治療的轉規,國際上各中心統計術後複發率從6%到60%不等,說明靜脈曲張術後複發率是很高的。復發原因有很多,手術醫師經驗問題;下肢靜脈數量多,範圍廣,發病基礎原因多;新生交通支血管或者新生病變的穿通支血管等等,都可能造成再次發病。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吉林日報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合辦

據統計,我國靜脈功能不好的人群佔比40%,靜脈曲張發病率也達到了6%-8%。關於靜脈曲張,雖然病情常見,但是科普性不強,很多人還將靜脈曲張與脈管炎等混為一談。

本期專家

曹忠文:副主任醫師,省前衛醫院血管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青年專家學術委員會委員,從事血管外科臨床工作22年。省內最早開展靜脈曲張激光或射頻腔內閉合術等微創治療,對複雜疑難的下肢靜脈性潰瘍治療居省內領先。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關於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的形成

靜脈曲張是慢性靜脈疾病的一種表現,是由於一些原因導致靜脈壓增高,進而造成下肢靜脈管壁變薄、擴張、靜脈瓣膜進一步損壞,最後靜脈迂曲成團的一種病症。實際上,靜脈曲張是管壁形態學的改變,正常均勻的、走形清晰的血管發生嚴重扭曲和擴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從本質而言,靜脈曲張是一種血液倒流性疾病,在人體靜脈正常發育過程中,靜脈裡的瓣膜起到單向閥的作用,保證血液只往一個方向流動,不允許逆流,如果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好,或者瓣膜功能缺失,血液就像通過直管一樣,逆向流動,導致靜脈擴張,進而形成靜脈曲張。

遺傳因素佔主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的瓣膜功能不全與瓣膜發育不全有關,其中遺傳因素佔主導,這是靜脈曲張最重要的因素,遺傳靜脈瓣膜發育不全或者功能不全,導致血液倒流引起靜脈曲張。父母均患靜脈曲張的子女一般比正常人患靜脈曲張的比例高出4到5倍。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次要原因是長期站立、泡涼水、受涼、慢性疾病、長期咳嗽、便祕等,會損傷靜脈血管。世界上多數醫療中心研究認為女性發病率多於男性,但臨床看來並不太明顯。大多數發病在成年以後,即30歲之後。而且肥胖、腰圍增大者患病率高。妊娠,包括多次妊娠的女性是靜脈曲張的高危人群,且女性主要在懷孕之後發病,胎兒在盆腔內逐漸長大,壓迫髂靜脈導致下肢靜脈壓增高,瓣膜進一步破壞導致靜脈曲張。

當心常見併發症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一、血栓性靜脈炎。如果是在曲張靜脈的部位出現皮膚紅腫、疼痛、發熱、發硬,這些改變多是血栓性靜脈炎。這種併發症如不及時治療,會使血栓範圍擴大,如果血栓擴大至深靜脈,極易出現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從而導致猝死。

二、瘀滯性皮炎。這是靜脈曲張特有的一種皮膚病變,以腿部皮膚瘙癢、褐色及深褐色色素沉著、皮疹、皮膚增厚光亮或者脫屑,這是長期靜脈曲張的必然結果,多好發於足踝部,是腿部靜脈內血液淤積,靜脈壓力增高的標誌。這種皮膚變化導致皮膚修復功能下降,損傷後癒合困難且容易出現皮下脂肪變性,也是皮膚潰爛的先兆。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三、下肢靜脈潰瘍。也被稱為“老爛腿”,這是長期靜脈曲張導致的嚴重後果,出現不易癒合的皮膚潰瘍,且常合併嚴重感染和潰瘍長期不癒合導致其他病變。

四、大出血。如果潰瘍感染或腐蝕靜脈導致靜脈破裂會引起嚴重的出血併發症,如發現不及時會導致出血性休克等嚴重後果。

靜脈曲張≠脈管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曲張雖是老生常談的疾病,但仍然有很多患者將靜脈曲張和脈管炎混為一談。簡而言之,脈管炎是病因不十分清晰的免疫系統疾病,多是青年人發病,與吸菸及受寒有關,脈管炎多為中小動靜脈都受累及的血管炎性病變,以肢體末梢蒼白或發紺、皮溫低、怕涼、疼痛和間歇性跛行為主要症狀,需要進一步超聲或血管造影等檢查後,再經專科醫生診斷。

如何預防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靜脈曲張患者需要注意儘量避免久站,多做釋放活動;經常抬高患肢,避免小腿受傷;經常做踝關節屈伸運動,這個很有用,發揮肌肉泵的作用,擠壓血液迴流,尤其坐辦公室、坐飛機的人,每次做15到20次,可較有效地預防靜脈血栓;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早期穿彈力襪預防。對於術後患者,恢復過程中最好要穿一到兩年的彈力襪,逐漸增加活動,根據醫囑適當應用抗凝藥物預防深靜脈血栓發生等。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這些常識要了解

可以熱水泡腳或蒸桑拿嗎

熱水泡腳和蒸桑拿都屬於增高溫度的一種方式,對身體沒有壞處,但通過這種方式治療靜脈曲張卻是行不通的。對於靜脈曲張較嚴重者,熱水泡腳後最好用涼水將患肢冷卻一下或抬高一會兒,以促進瘀滯血液迴流。這是因為溫度增高會導致毛細血管及靜脈擴張,血液在靜脈血管內瘀滯加重,導致迴心血量減少,進而使靜脈團溫度增高、病變加重,還會容易導致血栓等併發症。因此熱水泡腳後用涼水衝一衝或患肢抬高、輕度按摩,使血液迴流,靜脈壓力減低是非常重要的。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硬化劑能根治靜脈曲張嗎

硬化劑治療確實是靜脈曲張治療的一種手段,最早由西方國家採用,但原始目的是用於治療靜脈曲張手術後殘餘的小靜脈或者網狀靜脈曲張的治療,並不是用於靜脈曲張整體的治療。直至目前仍然推薦應用於治療手術後殘留的支流靜脈及網狀靜脈曲張的補充治療,特別有經驗的醫生在逐漸嘗試應用於較大口徑靜脈曲張的治療。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八十年代以來,我國民間就有很多醫生藉口納米、微創等高科技,打著根治的旗號,其實就是採用注射硬化劑治療的方式欺騙患者。其根本只能減輕症狀,並不能完全根治靜脈曲張。因為靜脈曲張有多個發病的根源,多數為大隱靜脈主幹反流,它發源於腹股溝,所以硬化劑治療不可能從根源處理靜脈曲張,慢慢還會出現復發的情況,最終還可能會造成血栓性靜脈炎等負面影響。

放血療法不可信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通過放血療法來治療靜脈曲張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因為人全身的血管是連通的,血是從心臟輸出來,參加循環的血液流動,除非把人的血全部放幹了,病變的血管才能乾涸,否則一直是靜脈曲張的狀態。所以,放出部分血根本不起作用。而且靜脈曲張是管壁形態學的改變,單純的放血療法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

得了靜脈曲張就要少走路嗎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該說法不科學。因為人的下肢靜脈血可以從低處克服重力,而行走時小腿肌肉的節律性收縮,可以起類似泵的作用促進靜脈血迴流。當長時間站立或保持坐位時,小腿肌肉缺乏收縮,則容易造成靜脈血淤滯。因此,適當的行走是有利於靜脈血迴流的,當然也不可運動時間過長,以免對下肢靜脈造成負擔。

靜脈曲張的治療

手術治療最有效

早期可以通過穿彈力醫療襪,減少久站、適當鍛鍊等方式預防,延緩病情進展。當靜脈曲張明顯,尤其出現皮膚改變等症狀時應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有悠久的歷史,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傳統手術也叫做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剝脫術,把根部結紮掉,把遠端的曲張靜脈拿掉,雖然損傷大,但療效還是很好的。2000年以後激光等腔內治療引入我國,通過靜脈穿刺導入激光、射頻等發射導管灼傷血管使其萎縮閉合,但是早期的治療病例複發率很高,以後激光產品逐漸改進,但有些仍然會術後復發。目前還有最新的環形激光、新改進的射頻導管等更加優良的產品應用於臨床。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小彈力襪有大作用

靜脈曲張襪也就是醫用彈力襪,被稱作“循環驅動襪”,在外國已經有一百年的歷史,用壓力來治療下肢靜脈疾病,也是治療靜脈曲張最科學的一種方式。標準正規的彈力醫療襪是CVI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對於靜脈曲張的保健、手術前期控制病變進展、手術後恢復及控制深靜脈反流性疾病、DVT後綜合症、預防PTS等治療上是主要手段。它是從足踝部向上遞減的壓力,底部壓力最大,逐漸向上壓力減小,直到大腿根,這樣在清晨把彈力襪穿上之後,站立起來行走時,會控制血液倒流,減少靜脈曲張患者的血液倒流量,起保護和延緩的作用,但是不能根治。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需要注意的是,彈力襪不適合依從性、耐受性差的患者以及下肢中重度缺血的患者,如脈管炎、動脈硬化閉塞症等,所以彈力襪壓力治療也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為何手術治療複發率高

手術後復發是正常的靜脈曲張疾病治療的轉規,國際上各中心統計術後複發率從6%到60%不等,說明靜脈曲張術後複發率是很高的。復發原因有很多,手術醫師經驗問題;下肢靜脈數量多,範圍廣,發病基礎原因多;新生交通支血管或者新生病變的穿通支血管等等,都可能造成再次發病。


靜脈曲張:“小病”大麻煩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即告知。圖片不代表本報建議,請勿對號入座。

版權聲明:本文為《吉林日報》求證健康頭條號原創文章,任何未經授權轉載、修改並未註明出處的行為,本報將保留追償損失、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編輯:zh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