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的三大傳統,佛家,道家,儒家

歷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隱世,佛家出世之評論,這大體上反映了儒、道、佛三家的基本特質和彼此差異。儒、道、佛三家雖各有所重而相徑庭,然仍能融合會通,相濟相補,構成彼此共存共榮的文化格局,長期以來支配和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共撐中華傳統文化大廈的三大支柱,當為儒、道、佛三家。深入研究此三家的文化傳統,進一步發掘中華文化優秀、健康的精神遺產,並加以創造性的現代轉化,進而推進我國的現代化大業,是有積極意義的。

歷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隱世,佛家出世之評論,這大體上反映了儒、道、佛三家的基本特質和彼此差異。儒、道、佛三家雖各有所重而相徑庭,然仍能融合會通,相濟相補,構成彼此共存共榮的文化格局,長期以來支配和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共撐中華傳統文化大廈的三大支柱,當為儒、道、佛三家。深入研究此三家的文化傳統,進一步發掘中華文化優秀、健康的精神遺產,並加以創造性的現代轉化,進而推進我國的現代化大業,是有積極意義的。

中華文化的三大傳統,佛家,道家,儒家

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勢的形成

公元前六、五世紀,在東亞大陸的黃河中下游,中原地區形成了儒家和道家等學說。儒家思想以“人”為本,側重於從“人”的角度來觀照人生、社會和自然,重視人的生命意義與價值,宣揚以道德為人生的最高價值。道家則以“自然”為本位,側重於從“自然”出發來觀照人生、社會和宇宙,強調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張順應自然,迴歸自然。儒家的“人”本位和道家的“自然”本位兩種核心思想,奠定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基礎,決定了中華古代文化的走向。

約在公元一世紀,誕生於南亞印度的佛教傳入中國內地。佛教以“解脫”為本位,宣揚眾生要通過修持,以求從迷惑、煩惱、痛苦和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進入大自由大自在的“涅槃”理想境界。佛教作為外來的、與儒、道異質的文化,在經過彼此衝突、相互融合後,約在公元四、五世紀的東晉時代,融入了中華傳統文化之中。此後,中華文化形成儒、道、佛三大脈絡,三家(傳統說法稱為三教)共同構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

從文化形成根據的角度來考察,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勢的出現決非偶然。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三家文化旨趣的共似性。三家思想的中心關懷和根本宗旨,都在於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實現理想人格,可以說都是生命哲學學說。二是三家文化內涵的差異性。三家文化體系的基點、架構、內涵、思維方式等均不相同,這又不僅適應於不同人群的文化精神需求,而且也有利於彼此互補融會。尤其是從印度傳入的佛教融入中華傳統文化之中,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的哲學、倫理學、宗教學、歷史學、文獻學、文學藝術、天文學,乃至醫學和民俗學等內容,彌補了儒、道文化的侷限。正是從這層意義上說,中華文化體現了古代東方哲學和文化的主體性格與最高成就。

儒家的人本主義傳統

歷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隱世,佛家出世之評論,這大體上反映了儒、道、佛三家的基本特質和彼此差異。儒、道、佛三家雖各有所重而相徑庭,然仍能融合會通,相濟相補,構成彼此共存共榮的文化格局,長期以來支配和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共撐中華傳統文化大廈的三大支柱,當為儒、道、佛三家。深入研究此三家的文化傳統,進一步發掘中華文化優秀、健康的精神遺產,並加以創造性的現代轉化,進而推進我國的現代化大業,是有積極意義的。

中華文化的三大傳統,佛家,道家,儒家

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勢的形成

公元前六、五世紀,在東亞大陸的黃河中下游,中原地區形成了儒家和道家等學說。儒家思想以“人”為本,側重於從“人”的角度來觀照人生、社會和自然,重視人的生命意義與價值,宣揚以道德為人生的最高價值。道家則以“自然”為本位,側重於從“自然”出發來觀照人生、社會和宇宙,強調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張順應自然,迴歸自然。儒家的“人”本位和道家的“自然”本位兩種核心思想,奠定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基礎,決定了中華古代文化的走向。

約在公元一世紀,誕生於南亞印度的佛教傳入中國內地。佛教以“解脫”為本位,宣揚眾生要通過修持,以求從迷惑、煩惱、痛苦和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進入大自由大自在的“涅槃”理想境界。佛教作為外來的、與儒、道異質的文化,在經過彼此衝突、相互融合後,約在公元四、五世紀的東晉時代,融入了中華傳統文化之中。此後,中華文化形成儒、道、佛三大脈絡,三家(傳統說法稱為三教)共同構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

從文化形成根據的角度來考察,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勢的出現決非偶然。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三家文化旨趣的共似性。三家思想的中心關懷和根本宗旨,都在於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實現理想人格,可以說都是生命哲學學說。二是三家文化內涵的差異性。三家文化體系的基點、架構、內涵、思維方式等均不相同,這又不僅適應於不同人群的文化精神需求,而且也有利於彼此互補融會。尤其是從印度傳入的佛教融入中華傳統文化之中,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的哲學、倫理學、宗教學、歷史學、文獻學、文學藝術、天文學,乃至醫學和民俗學等內容,彌補了儒、道文化的侷限。正是從這層意義上說,中華文化體現了古代東方哲學和文化的主體性格與最高成就。

儒家的人本主義傳統

中華文化的三大傳統,佛家,道家,儒家

儒家重視人的生命,稱“死生有命”(《論語·顏淵》),“生生之謂易”(《易傳·繫辭》),認為人應當感恩自然的造化而使自己擁有生命,並得以展開人生,演繹人生。

儒家重“生”,更重“德”,把人格價值、道德價值置於生命價值之上。孔子云:“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強調人應當有獨立的意志和人格。孟子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強調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原則,維護人格尊嚴。這就是說,在生命價值與道德價值發生衝突的嚴酷時刻,寧可“殺身成仁”(《論語·衛靈公》),“捨生取義”(《孟子·告子》),以成就道德價值。與重“德”價值取向相一致,儒家在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物質生命與精神生命的價值對比中,也認為精神高於物質,高度讚揚精神不朽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載:“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三不朽”說強調,成就道德典範,建立蓋世功業,闡發精深言論,都必將長遠地影響於後世,也即其所蘊含的精神意義是永不消失的,這也就是說三立者的精神遠遠超越於死亡而臻於不朽。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愛”,這也被視為人的生命的獨特而崇高的意義與價值之所在。儒家一方面肯定人具有內在的善性,一方面也主張強化外在的“綱常之禮”,強調兩者的結合為人生之道:遵循綱常之禮以開顯人的本然德性,進而達臻人的完善境界,成為聖人。張載說:“為天地立志,為生民立道,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語錄》中)這也就是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入世哲學。

儒家以現實社會關係中的人為本位,肯定人的生命意義和人性價值,強調在現實世界中提升道德品格,達臻理想境界,這種思想特質可以概括為人本主義。儒家人本主義傳統以其巨大的作用和影響而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

道家的自然主義傳統

歷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隱世,佛家出世之評論,這大體上反映了儒、道、佛三家的基本特質和彼此差異。儒、道、佛三家雖各有所重而相徑庭,然仍能融合會通,相濟相補,構成彼此共存共榮的文化格局,長期以來支配和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共撐中華傳統文化大廈的三大支柱,當為儒、道、佛三家。深入研究此三家的文化傳統,進一步發掘中華文化優秀、健康的精神遺產,並加以創造性的現代轉化,進而推進我國的現代化大業,是有積極意義的。

中華文化的三大傳統,佛家,道家,儒家

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勢的形成

公元前六、五世紀,在東亞大陸的黃河中下游,中原地區形成了儒家和道家等學說。儒家思想以“人”為本,側重於從“人”的角度來觀照人生、社會和自然,重視人的生命意義與價值,宣揚以道德為人生的最高價值。道家則以“自然”為本位,側重於從“自然”出發來觀照人生、社會和宇宙,強調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張順應自然,迴歸自然。儒家的“人”本位和道家的“自然”本位兩種核心思想,奠定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基礎,決定了中華古代文化的走向。

約在公元一世紀,誕生於南亞印度的佛教傳入中國內地。佛教以“解脫”為本位,宣揚眾生要通過修持,以求從迷惑、煩惱、痛苦和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進入大自由大自在的“涅槃”理想境界。佛教作為外來的、與儒、道異質的文化,在經過彼此衝突、相互融合後,約在公元四、五世紀的東晉時代,融入了中華傳統文化之中。此後,中華文化形成儒、道、佛三大脈絡,三家(傳統說法稱為三教)共同構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

從文化形成根據的角度來考察,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勢的出現決非偶然。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三家文化旨趣的共似性。三家思想的中心關懷和根本宗旨,都在於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實現理想人格,可以說都是生命哲學學說。二是三家文化內涵的差異性。三家文化體系的基點、架構、內涵、思維方式等均不相同,這又不僅適應於不同人群的文化精神需求,而且也有利於彼此互補融會。尤其是從印度傳入的佛教融入中華傳統文化之中,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的哲學、倫理學、宗教學、歷史學、文獻學、文學藝術、天文學,乃至醫學和民俗學等內容,彌補了儒、道文化的侷限。正是從這層意義上說,中華文化體現了古代東方哲學和文化的主體性格與最高成就。

儒家的人本主義傳統

中華文化的三大傳統,佛家,道家,儒家

儒家重視人的生命,稱“死生有命”(《論語·顏淵》),“生生之謂易”(《易傳·繫辭》),認為人應當感恩自然的造化而使自己擁有生命,並得以展開人生,演繹人生。

儒家重“生”,更重“德”,把人格價值、道德價值置於生命價值之上。孔子云:“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強調人應當有獨立的意志和人格。孟子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強調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原則,維護人格尊嚴。這就是說,在生命價值與道德價值發生衝突的嚴酷時刻,寧可“殺身成仁”(《論語·衛靈公》),“捨生取義”(《孟子·告子》),以成就道德價值。與重“德”價值取向相一致,儒家在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物質生命與精神生命的價值對比中,也認為精神高於物質,高度讚揚精神不朽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載:“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三不朽”說強調,成就道德典範,建立蓋世功業,闡發精深言論,都必將長遠地影響於後世,也即其所蘊含的精神意義是永不消失的,這也就是說三立者的精神遠遠超越於死亡而臻於不朽。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愛”,這也被視為人的生命的獨特而崇高的意義與價值之所在。儒家一方面肯定人具有內在的善性,一方面也主張強化外在的“綱常之禮”,強調兩者的結合為人生之道:遵循綱常之禮以開顯人的本然德性,進而達臻人的完善境界,成為聖人。張載說:“為天地立志,為生民立道,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語錄》中)這也就是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入世哲學。

儒家以現實社會關係中的人為本位,肯定人的生命意義和人性價值,強調在現實世界中提升道德品格,達臻理想境界,這種思想特質可以概括為人本主義。儒家人本主義傳統以其巨大的作用和影響而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

道家的自然主義傳統

中華文化的三大傳統,佛家,道家,儒家

道家反對天命論、天意論和目的論,也排斥人的意志、欲求和情感,排除任何加諸於一切現象的刻意有為,力主用自然性質、自然原因、自然原理來觀照、解釋人生、社會和宇宙,力求人的一切作為都要合乎自然的本來面貌和變化規律。

道家創始人老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源,而構成萬物具體形態的原始物質則是“氣”。萬物都是稟賦了“道”而成“德”(自然本性),又稟賦了“氣”而成“形”(形態,形體)。老子又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所謂“道法自然”,就是道以自然為法,作為宇宙的根本原則、最高原則的道,所遵循的就是自然無為。

在道家看來,萬物無一例外地都同樣根源於“道”的流轉與“氣”的聚散,由此它們也就沒有本質的差異,沒有價值的優劣。《莊子·秋水》雲:“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認為一個人站在“道”的高度觀照萬物,認識到萬物並無貴賤高下之別,就能平等地看待一切,包容一切。這裡講的“以道觀之”,也就是以“自然”的角度來審視一切。

道家以“自然”觀照人,肯定生命的價值,反對人為地延續或損害自己的生命,宣揚自然主義生命觀。道家認為,一個人若能超脫於生死的執著,其心靈也就可以超脫形體的侷限,直覺體認自我的自然本性,而與“道”契合為一,進入“萬物一府,死生同狀”(《莊子·天地》)的境界,在心靈上獲得極大的自由,成為精神上不受任何環境影響的“聖人”,或神妙至真的“神人”。《莊子》又有《養生主》篇,宣揚養生之道,以求保命全生,不受損害。這種養生理論稱為“全生”說,以後經黃老道家的養生論,進而影響道教,形成了長生論和神仙論。

道家還主張“天人合一”說。莊子雲:“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天地萬物和我們同生於“道”,天地萬物的氣和我們的氣相通,人的生命要與天地萬物的生命合一,相應,協調,並與天地同長終。《莊子·在宥》論天人關係說:“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提倡無為,崇拜自然;貶斥有為,鄙視人為。道家所論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觀點,構成了自然主義傳統的重要內容。

佛家的解脫主義傳統

歷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隱世,佛家出世之評論,這大體上反映了儒、道、佛三家的基本特質和彼此差異。儒、道、佛三家雖各有所重而相徑庭,然仍能融合會通,相濟相補,構成彼此共存共榮的文化格局,長期以來支配和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共撐中華傳統文化大廈的三大支柱,當為儒、道、佛三家。深入研究此三家的文化傳統,進一步發掘中華文化優秀、健康的精神遺產,並加以創造性的現代轉化,進而推進我國的現代化大業,是有積極意義的。

中華文化的三大傳統,佛家,道家,儒家

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勢的形成

公元前六、五世紀,在東亞大陸的黃河中下游,中原地區形成了儒家和道家等學說。儒家思想以“人”為本,側重於從“人”的角度來觀照人生、社會和自然,重視人的生命意義與價值,宣揚以道德為人生的最高價值。道家則以“自然”為本位,側重於從“自然”出發來觀照人生、社會和宇宙,強調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張順應自然,迴歸自然。儒家的“人”本位和道家的“自然”本位兩種核心思想,奠定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基礎,決定了中華古代文化的走向。

約在公元一世紀,誕生於南亞印度的佛教傳入中國內地。佛教以“解脫”為本位,宣揚眾生要通過修持,以求從迷惑、煩惱、痛苦和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進入大自由大自在的“涅槃”理想境界。佛教作為外來的、與儒、道異質的文化,在經過彼此衝突、相互融合後,約在公元四、五世紀的東晉時代,融入了中華傳統文化之中。此後,中華文化形成儒、道、佛三大脈絡,三家(傳統說法稱為三教)共同構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

從文化形成根據的角度來考察,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勢的出現決非偶然。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三家文化旨趣的共似性。三家思想的中心關懷和根本宗旨,都在於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實現理想人格,可以說都是生命哲學學說。二是三家文化內涵的差異性。三家文化體系的基點、架構、內涵、思維方式等均不相同,這又不僅適應於不同人群的文化精神需求,而且也有利於彼此互補融會。尤其是從印度傳入的佛教融入中華傳統文化之中,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的哲學、倫理學、宗教學、歷史學、文獻學、文學藝術、天文學,乃至醫學和民俗學等內容,彌補了儒、道文化的侷限。正是從這層意義上說,中華文化體現了古代東方哲學和文化的主體性格與最高成就。

儒家的人本主義傳統

中華文化的三大傳統,佛家,道家,儒家

儒家重視人的生命,稱“死生有命”(《論語·顏淵》),“生生之謂易”(《易傳·繫辭》),認為人應當感恩自然的造化而使自己擁有生命,並得以展開人生,演繹人生。

儒家重“生”,更重“德”,把人格價值、道德價值置於生命價值之上。孔子云:“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強調人應當有獨立的意志和人格。孟子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強調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原則,維護人格尊嚴。這就是說,在生命價值與道德價值發生衝突的嚴酷時刻,寧可“殺身成仁”(《論語·衛靈公》),“捨生取義”(《孟子·告子》),以成就道德價值。與重“德”價值取向相一致,儒家在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物質生命與精神生命的價值對比中,也認為精神高於物質,高度讚揚精神不朽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載:“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三不朽”說強調,成就道德典範,建立蓋世功業,闡發精深言論,都必將長遠地影響於後世,也即其所蘊含的精神意義是永不消失的,這也就是說三立者的精神遠遠超越於死亡而臻於不朽。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愛”,這也被視為人的生命的獨特而崇高的意義與價值之所在。儒家一方面肯定人具有內在的善性,一方面也主張強化外在的“綱常之禮”,強調兩者的結合為人生之道:遵循綱常之禮以開顯人的本然德性,進而達臻人的完善境界,成為聖人。張載說:“為天地立志,為生民立道,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語錄》中)這也就是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入世哲學。

儒家以現實社會關係中的人為本位,肯定人的生命意義和人性價值,強調在現實世界中提升道德品格,達臻理想境界,這種思想特質可以概括為人本主義。儒家人本主義傳統以其巨大的作用和影響而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

道家的自然主義傳統

中華文化的三大傳統,佛家,道家,儒家

道家反對天命論、天意論和目的論,也排斥人的意志、欲求和情感,排除任何加諸於一切現象的刻意有為,力主用自然性質、自然原因、自然原理來觀照、解釋人生、社會和宇宙,力求人的一切作為都要合乎自然的本來面貌和變化規律。

道家創始人老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源,而構成萬物具體形態的原始物質則是“氣”。萬物都是稟賦了“道”而成“德”(自然本性),又稟賦了“氣”而成“形”(形態,形體)。老子又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所謂“道法自然”,就是道以自然為法,作為宇宙的根本原則、最高原則的道,所遵循的就是自然無為。

在道家看來,萬物無一例外地都同樣根源於“道”的流轉與“氣”的聚散,由此它們也就沒有本質的差異,沒有價值的優劣。《莊子·秋水》雲:“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認為一個人站在“道”的高度觀照萬物,認識到萬物並無貴賤高下之別,就能平等地看待一切,包容一切。這裡講的“以道觀之”,也就是以“自然”的角度來審視一切。

道家以“自然”觀照人,肯定生命的價值,反對人為地延續或損害自己的生命,宣揚自然主義生命觀。道家認為,一個人若能超脫於生死的執著,其心靈也就可以超脫形體的侷限,直覺體認自我的自然本性,而與“道”契合為一,進入“萬物一府,死生同狀”(《莊子·天地》)的境界,在心靈上獲得極大的自由,成為精神上不受任何環境影響的“聖人”,或神妙至真的“神人”。《莊子》又有《養生主》篇,宣揚養生之道,以求保命全生,不受損害。這種養生理論稱為“全生”說,以後經黃老道家的養生論,進而影響道教,形成了長生論和神仙論。

道家還主張“天人合一”說。莊子雲:“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天地萬物和我們同生於“道”,天地萬物的氣和我們的氣相通,人的生命要與天地萬物的生命合一,相應,協調,並與天地同長終。《莊子·在宥》論天人關係說:“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提倡無為,崇拜自然;貶斥有為,鄙視人為。道家所論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觀點,構成了自然主義傳統的重要內容。

佛家的解脫主義傳統

中華文化的三大傳統,佛家,道家,儒家

佛家從“解脫”座標觀照人生,為中華文化增添了解脫主義傳統——基於對人生“無常故苦”的價值判斷,懷著對人的迷惑、煩惱、痛苦、死亡的真誠關切,指出解脫的方法和途徑,從而為人提供了一種宗教的精神依託。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尋求解脫的修證中,總結出“四諦”即四種真理。“四諦”以論定人生的價值是苦和分析苦的成因為出發點,以指示解脫諸苦的途徑為中心,以解脫境界“涅槃”為歸宿,構成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早期佛教強調依“八正道”而行,即得解脫。“八正道”是八項修行實踐的德目,包括正確的見解、思維、言說、行為等。後來又提出佛教修行者的實踐總綱“三學”,即戒學、定學和慧學。戒學是抑止邪惡,積習善行;定學是安定身心,集中精神;慧學是如理思維,徹悟實相。隨著小乘佛教發展為大乘佛教,佛教的解脫之道也發生變化,這就是在理論上力圖超越小乘佛教對人生過於負面和悲觀的看法,在修行上突出強調智慧的關鍵作用,重在以觀照真理和證取真理為解脫。為此,大乘佛教還要求在修行上不脫離世間,積極參與世間的各種善舉,以利於眾生的普度、解脫。

中國佛教繼承和發展了印度佛教的解脫主義學說,特別是中國化的佛教宗派天台宗、華嚴宗和禪宗更著重轉向內心的探索、轉換和提升,以求得人生的解脫。如禪宗宣揚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求得心,即成佛。這實質上是把心性修養看作人生解脫的必由之路。

儒、道、佛三家的差異與融會

由上可知,中華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的社會問題意識是不同的,儒家關切社會的治理,道家關懷生命自然狀態的保持,佛家關心人生痛苦的解除。故此,歷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隱世,佛家出世之評論,這大體上反映了儒、道、佛三家的基本特質和彼此差異。儒、道、佛三家雖各有所重而相徑庭,然仍能融合會通,相濟相補,構成彼此共存共榮的文化格局,長期以來支配和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概括地說,三家的融會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對人的生命價值的關切,構成三家融會的基礎。儒家以積極的入世精神,並在現實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實現人生的價值,給無數英雄豪傑帶來精神鼓舞和巨大滿足。道家重視人作為個體的存在價值,主張因順自然,最終復歸自然,從而為不重功名利祿者或默默無聞者提供精神支持。佛家則關心人的生老病死,關心願望與現實之間永遠無法消除的反差所帶來的痛苦,給有深切痛苦感的人以心理的溫暖和情感的慰藉。在歷史上,三家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質發揮著各自的優勢,彌補著彼此的侷限。

二、對人生崇高境界的追求,是三家相通的理想目標。儒家關心天下興亡,不計個人得失,知其不可而為之;道家不刻意人為,追求自然、完美;佛家無私無慾,超脫自在,這都是在不完善的社會環境中,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和保持完善的人生境界。三家追求超越是同,具體境界不同是異,三家相通,和而不同。

三、重視心性修養是三家思想的主要契合點。儒、道、佛三家的互動,歷時約二千年,越到後來越傾向於融合。“儒也,釋也,老也,皆名焉而也,非實也。實也者,心也。心也者,所以能儒能佛能老者也……知此乃可與言三家一道也。”三家一道歸結為三家同心,心性修養是三家成就理想人格的根本。

儒、道、佛三家的不同傳統,各有所見,也各有所蔽,各有所得,也各有所失。如何根據現代社會的需要,加以創造性地闡發與運用,這當是時代對我們的呼喚和賦予我們的任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