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相關鈣化|骨改良藥物對轉移性乳腺癌的作用|易感基因突變

主編:Aries 來源:腫瘤資訊

主編:Aries 來源:腫瘤資訊

乳腺癌相關鈣化|骨改良藥物對轉移性乳腺癌的作用|易感基因突變

【JAMA Surg】乳房假體植入相關間變大細胞淋巴瘤的系統回顧

共有115篇符合本文評定要求。合計患者95例被納入系統回顧。雖然對於發病率仍有爭議,但是呈上升趨勢,由於患者和醫生都越來越重視該問題。幾乎所有記錄在案的病例均與假體表面紋理相關,可能發病機制為惰性感染所致慢性炎症,引起間變淋巴瘤激酶陰性和CD30陽性T細胞的惡性轉化。臨床表現平均出現時間約為植入術後10年,83例患者其中55例(66%)最初表現為孤立的遲發血清腫、7例(8%)最初表現為孤立的乳房新腫塊。通過超聲引導液體抽吸檢查確診。確診者,必須包括移除植入假體和周圍包膜,較晚期病變可能需要化療、放療和淋巴結清掃。間變大細胞淋巴瘤是乳房假體植入患者的罕見癌症,但是發病率正呈上升趨勢。所有涉及乳房假體植入患者的醫生都必須重視該問題,並且有能力識別最初症狀。在隆乳或乳房重建之前,外科醫生需要向患者告知乳房假體植入相關間變大細胞淋巴瘤的風險,尤其強調與植入假體紋理的相關性;必須教育患者接受假體植入後常規監測的重要性,並且隨著隨訪增加,可能導致該診斷率進一步上升。

JAMA Surg. 2017 Oct 18. [Epub ahead of print]

Breast Implant-Associated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 Systematic Review.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surgery/fullarticle/2657539

【Breast Cancer Res Treat】乳腺鉬靶篩查時早期檢出乳腺癌相關鈣化至關重要

該研究數據來自2003~2014年荷蘭乳腺癌篩查項目6萬3895例女性篩查隊列,其中5萬9690例女性篩查未見異常、744例女性既往檢查陰性但是篩查檢出癌症、781例女性由於鈣化為篩查假陽性、413例女性發生間隔癌。結果發現,鈣化篩查的敏感度為45.5%,特異度為99.5%。68.4%的癌症相關鈣化與隨後確診的浸潤性癌相關。因此惡性鈣化的篩查敏感度低。提高這些早期癌症徵兆的檢出率至關重要。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detection of calcif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breast cancer in screening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7 Oct 17. [Epub ahead of print]

http://mp.weixin.qq.com/s/EkVZfR0XEeDCGHvJw916JQ

【JCO】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指南專項更新:骨改良藥物對轉移性乳腺癌的作用

推薦意見:

有骨轉移證據的乳腺癌患者應該接受骨改良藥物治療。

主編:Aries 來源:腫瘤資訊

乳腺癌相關鈣化|骨改良藥物對轉移性乳腺癌的作用|易感基因突變

【JAMA Surg】乳房假體植入相關間變大細胞淋巴瘤的系統回顧

共有115篇符合本文評定要求。合計患者95例被納入系統回顧。雖然對於發病率仍有爭議,但是呈上升趨勢,由於患者和醫生都越來越重視該問題。幾乎所有記錄在案的病例均與假體表面紋理相關,可能發病機制為惰性感染所致慢性炎症,引起間變淋巴瘤激酶陰性和CD30陽性T細胞的惡性轉化。臨床表現平均出現時間約為植入術後10年,83例患者其中55例(66%)最初表現為孤立的遲發血清腫、7例(8%)最初表現為孤立的乳房新腫塊。通過超聲引導液體抽吸檢查確診。確診者,必須包括移除植入假體和周圍包膜,較晚期病變可能需要化療、放療和淋巴結清掃。間變大細胞淋巴瘤是乳房假體植入患者的罕見癌症,但是發病率正呈上升趨勢。所有涉及乳房假體植入患者的醫生都必須重視該問題,並且有能力識別最初症狀。在隆乳或乳房重建之前,外科醫生需要向患者告知乳房假體植入相關間變大細胞淋巴瘤的風險,尤其強調與植入假體紋理的相關性;必須教育患者接受假體植入後常規監測的重要性,並且隨著隨訪增加,可能導致該診斷率進一步上升。

JAMA Surg. 2017 Oct 18. [Epub ahead of print]

Breast Implant-Associated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 Systematic Review.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surgery/fullarticle/2657539

【Breast Cancer Res Treat】乳腺鉬靶篩查時早期檢出乳腺癌相關鈣化至關重要

該研究數據來自2003~2014年荷蘭乳腺癌篩查項目6萬3895例女性篩查隊列,其中5萬9690例女性篩查未見異常、744例女性既往檢查陰性但是篩查檢出癌症、781例女性由於鈣化為篩查假陽性、413例女性發生間隔癌。結果發現,鈣化篩查的敏感度為45.5%,特異度為99.5%。68.4%的癌症相關鈣化與隨後確診的浸潤性癌相關。因此惡性鈣化的篩查敏感度低。提高這些早期癌症徵兆的檢出率至關重要。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detection of calcif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breast cancer in screening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7 Oct 17. [Epub ahead of print]

http://mp.weixin.qq.com/s/EkVZfR0XEeDCGHvJw916JQ

【JCO】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指南專項更新:骨改良藥物對轉移性乳腺癌的作用

推薦意見:

有骨轉移證據的乳腺癌患者應該接受骨改良藥物治療。

乳腺癌相關鈣化|骨改良藥物對轉移性乳腺癌的作用|易感基因突變

藥物選擇包括:

地諾單抗:皮下注射,120mg,每4周1次

帕米膦酸:靜脈注射,90mg,每3~4周1次

唑來膦酸:靜脈注射,4mg,每12周或每3~4周1次,每次不少於15分鐘

骨改良藥物的止痛效果不大,不應該被單獨用於骨痛。

推薦使用現有的支持治療和疼痛管理標準方案(鎮痛、輔助療法、放射療法、手術、全身抗癌療法、轉至支持治療和疼痛管理專科)。

現有證據不足以支持任何一種骨改良藥物優於其他骨改良藥物。

考慮長期使用骨改良藥物時,應該權衡作用機制以及潛在利弊。

患者肌酐清除率>60mL/min時,不需改變劑量、輸注時間或間隔時間;每次靜脈雙膦酸鹽給藥時監測肌酐水平。

患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或透析時,可以使用地諾單抗治療,推薦密切監測低鈣血癥。

所有患者使用骨改良藥物前應該進行牙科檢查和預防性牙科治療。

不推薦生物化學標誌常規用於骨改良藥物用藥監測。

Role of Bone-Modifying Agents in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An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ancer Care Ontario Focused Guideline Update

J Clin Oncol. 2017 Oct 16. [Epub ahead of print]

http://ascopubs.org/doi/full/10.1200/JCO.2017.75.4614

【Clin Cancer Res】中國大樣本非選擇性乳腺癌患者易感基因突變研究

該研究於2003年10月~2015年5月從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乳腺癌預防治療中心連續入組中國乳腺癌患者8085例,不對年齡或家族史進行限制,其中91.7%為I~III期原發可手術乳腺癌,使用62基因組對46個癌症易感基因種系突變進行檢測。結果發現,9.2%的患者攜帶致病突變。其中,5.3%的患者攜帶BRCA突變(BRCA1為1.8%,BRCA2為3.5%),2.9%攜帶其他乳腺癌易感基因,1.0%攜帶其他癌症易感基因。三陰性乳腺癌的BRCA突變率最高而HR-HER2+型最低。中位隨訪50個月,BRCA1突變攜帶者較非攜帶者的DFS和疾病特異生存均較差,而BRCA2突變攜帶者與非攜帶者相比DFS和疾病特異生存無差異。

Germline Mutations in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s in a Large Series of Unselected Breast Cancer Patients

Clin Cancer Res. 2017 Oct 15;23(20):6113-6119

http://clincancerres.aacrjournals.org/content/23/20/6113

文獻來源

所收錄文章來自於《Annal of Oncology》、《The Breast》、《Breast Cancer Research》等知名期刊

主編:Aries 來源:腫瘤資訊

乳腺癌相關鈣化|骨改良藥物對轉移性乳腺癌的作用|易感基因突變

【JAMA Surg】乳房假體植入相關間變大細胞淋巴瘤的系統回顧

共有115篇符合本文評定要求。合計患者95例被納入系統回顧。雖然對於發病率仍有爭議,但是呈上升趨勢,由於患者和醫生都越來越重視該問題。幾乎所有記錄在案的病例均與假體表面紋理相關,可能發病機制為惰性感染所致慢性炎症,引起間變淋巴瘤激酶陰性和CD30陽性T細胞的惡性轉化。臨床表現平均出現時間約為植入術後10年,83例患者其中55例(66%)最初表現為孤立的遲發血清腫、7例(8%)最初表現為孤立的乳房新腫塊。通過超聲引導液體抽吸檢查確診。確診者,必須包括移除植入假體和周圍包膜,較晚期病變可能需要化療、放療和淋巴結清掃。間變大細胞淋巴瘤是乳房假體植入患者的罕見癌症,但是發病率正呈上升趨勢。所有涉及乳房假體植入患者的醫生都必須重視該問題,並且有能力識別最初症狀。在隆乳或乳房重建之前,外科醫生需要向患者告知乳房假體植入相關間變大細胞淋巴瘤的風險,尤其強調與植入假體紋理的相關性;必須教育患者接受假體植入後常規監測的重要性,並且隨著隨訪增加,可能導致該診斷率進一步上升。

JAMA Surg. 2017 Oct 18. [Epub ahead of print]

Breast Implant-Associated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 Systematic Review.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surgery/fullarticle/2657539

【Breast Cancer Res Treat】乳腺鉬靶篩查時早期檢出乳腺癌相關鈣化至關重要

該研究數據來自2003~2014年荷蘭乳腺癌篩查項目6萬3895例女性篩查隊列,其中5萬9690例女性篩查未見異常、744例女性既往檢查陰性但是篩查檢出癌症、781例女性由於鈣化為篩查假陽性、413例女性發生間隔癌。結果發現,鈣化篩查的敏感度為45.5%,特異度為99.5%。68.4%的癌症相關鈣化與隨後確診的浸潤性癌相關。因此惡性鈣化的篩查敏感度低。提高這些早期癌症徵兆的檢出率至關重要。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detection of calcif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breast cancer in screening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7 Oct 17. [Epub ahead of print]

http://mp.weixin.qq.com/s/EkVZfR0XEeDCGHvJw916JQ

【JCO】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指南專項更新:骨改良藥物對轉移性乳腺癌的作用

推薦意見:

有骨轉移證據的乳腺癌患者應該接受骨改良藥物治療。

乳腺癌相關鈣化|骨改良藥物對轉移性乳腺癌的作用|易感基因突變

藥物選擇包括:

地諾單抗:皮下注射,120mg,每4周1次

帕米膦酸:靜脈注射,90mg,每3~4周1次

唑來膦酸:靜脈注射,4mg,每12周或每3~4周1次,每次不少於15分鐘

骨改良藥物的止痛效果不大,不應該被單獨用於骨痛。

推薦使用現有的支持治療和疼痛管理標準方案(鎮痛、輔助療法、放射療法、手術、全身抗癌療法、轉至支持治療和疼痛管理專科)。

現有證據不足以支持任何一種骨改良藥物優於其他骨改良藥物。

考慮長期使用骨改良藥物時,應該權衡作用機制以及潛在利弊。

患者肌酐清除率>60mL/min時,不需改變劑量、輸注時間或間隔時間;每次靜脈雙膦酸鹽給藥時監測肌酐水平。

患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或透析時,可以使用地諾單抗治療,推薦密切監測低鈣血癥。

所有患者使用骨改良藥物前應該進行牙科檢查和預防性牙科治療。

不推薦生物化學標誌常規用於骨改良藥物用藥監測。

Role of Bone-Modifying Agents in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An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ancer Care Ontario Focused Guideline Update

J Clin Oncol. 2017 Oct 16. [Epub ahead of print]

http://ascopubs.org/doi/full/10.1200/JCO.2017.75.4614

【Clin Cancer Res】中國大樣本非選擇性乳腺癌患者易感基因突變研究

該研究於2003年10月~2015年5月從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乳腺癌預防治療中心連續入組中國乳腺癌患者8085例,不對年齡或家族史進行限制,其中91.7%為I~III期原發可手術乳腺癌,使用62基因組對46個癌症易感基因種系突變進行檢測。結果發現,9.2%的患者攜帶致病突變。其中,5.3%的患者攜帶BRCA突變(BRCA1為1.8%,BRCA2為3.5%),2.9%攜帶其他乳腺癌易感基因,1.0%攜帶其他癌症易感基因。三陰性乳腺癌的BRCA突變率最高而HR-HER2+型最低。中位隨訪50個月,BRCA1突變攜帶者較非攜帶者的DFS和疾病特異生存均較差,而BRCA2突變攜帶者與非攜帶者相比DFS和疾病特異生存無差異。

Germline Mutations in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s in a Large Series of Unselected Breast Cancer Patients

Clin Cancer Res. 2017 Oct 15;23(20):6113-6119

http://clincancerres.aacrjournals.org/content/23/20/6113

文獻來源

所收錄文章來自於《Annal of Oncology》、《The Breast》、《Breast Cancer Research》等知名期刊

乳腺癌相關鈣化|骨改良藥物對轉移性乳腺癌的作用|易感基因突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