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套房送兒後住養老院 85歲老人後悔了

租房 社會 華商報 2017-05-14

近日,記者用一週時間,走訪了浙江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的34位老人,關注養老和房子之間的故事。

該中心有1458張床位,1300多位老人在此養老。

為什麼選擇福利中心?18個人的回答都是和房子有關:樓層太高,沒有電梯,爬樓不方便,或者要把房子讓給子女居住。其中騰房子的有7人。其餘的則是年紀太大,吃不消買菜、做飯、洗刷等。

有人為了資助子女,賣掉自己唯一的房子;因為房子,有人後悔了,有人在糾結……不同的選擇背後都有故事和紛爭。

賣房子錢給女兒 老兩口曾四處租房

82歲的劉偉驃退休前是高級工程師,年輕時是學霸,通四國語言。今年3月初,他和78歲的老伴顧文香搬進了福利中心。“我們沒有家了。”劉偉驃這麼說。

上個世紀80年代,老兩口唯一的女兒高中畢業後去了美國。七八年前,在美國定居的女兒要買房子,缺錢,夫妻倆一合計,把杭州唯一一套房子賣了120多萬,資助女兒。已經70多歲的兩人從那時起開始四處租房。“當時鄰居說,你們這樣會後悔的,身體還這麼硬朗,怎麼能把房子給賣了。我們覺得都一樣啊,人家是快不行的時候把錢留給孩子,我們只是提前給了。”劉偉驃看得很開。

顧文香更不用說了,“我們就這一個女兒啊,她那邊發生困難了,沒有人救她,我就把房子賣了給她,當然這點錢也不夠。”

直到去年,因為年紀太大,中介不願再租房子給他們,兩人才決定住福利中心。說起這些,老兩口笑聲不斷,雲淡風輕地像在講一件有趣的事。顧文香說,他們如今對女兒是報喜不報憂,隔段時間視頻下就蠻好了,“在金錢上,我倆已經盡了洪荒之力,如今,我們活著,就要高高興興過日子,他們嘛,也只要過得好好的就行了。”

“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他把房子都給了兒子

“哎呀苦啊,沒有想到老來會吃那麼多苦。”在福利中心見到85歲的董爺爺時,他正擺著手,一人在走廊上漫無目的地踱步。

2011年,他和老伴在兩個兒子的勸說下,住進了福利中心,原因是老伴患了多年糖尿病,兒子說擔心吃不消照顧,“住到福利中心,就有人照顧了,我那個時候覺得兒子還蠻孝順。”但住進福利中心後,兩個兒子以各種藉口,要求董爺爺把名下的三套房子先後過戶給他們。“我起初不同意,可是老伴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隨孩子吧。”

至此,兩位老人名下一套房子也沒有了。2012年4月,董爺爺的老伴因為糖尿病併發症過世,而這也成了董爺爺和兒子們關係的巨大轉折點——孩子5年來再沒看望過他,小兒子還中斷了每月3000元的養老費用。

“兩個兒子都是騙子!房子過戶後他們就不再看我。”董爺爺哆哆嗦嗦地拿出一張紙,上面詳細記錄著兒子“騙”走了他多少錢:給兒子買房子,老太婆的喪葬費……

董爺爺想去法院起訴小兒子,他去福利中心法律援助點諮詢,律師告訴他,房子是拿不回來了,只能狀告兒子不盡贍養義務。“我都85歲了,還要告自己兒子,心裡想想,做人沒意思了。”這5年,董爺爺撥打小兒子的電話再無人接聽。可是聽兒媳婦說,兒子過年過節都會回杭州,只是不去看他。“我經常掉眼淚,想想有點傷心。我沒有對不起他的地方。孫子來看我,說他爸是沒臉見我。如果真的沒臉,來看看我解釋解釋,為人父母,我也不會真正怪他,我總歸是想他的。”

記者走訪中,問及34位老人,是否願意把房子留給子女,靠退休金在福利中心生活?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願意。在犧牲和成全的背後,他們常說的一句話是:“年紀大了,房子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只願他們孝順。”

據《錢江晚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