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寧 十元公租房“兜”住村民幸福線

租房 購房 社會 甘肅農民報 2017-05-04

甘肅農民網—甘肅農民報5月4日訊 正寧縣山河鎮李家川村62歲的張群果,只要天氣晴朗,就會坐在白牆紅瓦的院落前,安逸地享受一會兒溫暖的陽光。

“一間房每月只要10塊錢租金,這樣的好政策不僅減輕了我的經濟負擔,也讓像我們老年人有了一個‘安樂窩’。”說起自家住的10元公租房,張群果覺得很知足。

張群果將筆者迎進小院參觀他家160平方米的公租房。院落裡乾淨整潔,玉米芯碼得整整齊齊,正面三間磚木結構瓦房內窗明几淨,乾淨的白瓷磚地板泛著光,歐式沙發配著洋氣的櫃子,電視、洗衣機、電冰箱一應俱全。

“公租房有兩種戶型,一種是三間磚木結構瓦房,另一種是五間磚木結構瓦房。一間房月租10塊錢,我家三間磚木結構瓦房每月就30塊錢的租金。”張群果說。今年1月初,張群果和老伴搬進了這套新居,門前就是通村柏油路,離縣城只有8公里。

張群果以前住在山腰上的破窯洞裡,出門都是山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前些年村上搞過蔬菜產業,但由於交通不便,解決不了銷售問題,最後建上的塑料大棚都廢棄了。張群果的兒女出外打工,先後在外面成家立業,都不願意回來發展。老兩口一直有個建新房的願望,但一來沒錢,即便是有錢,選址也是個問題。如今,老兩口沒費一點力氣,搬到了村上建的公租房,他們覺得這真是天上掉下來的好事。

在李家川村,像張群果兩口子這樣,子女出外打工,女兒外嫁甚至連兒子都倒插門的現象很普遍,老人身邊少有兒女陪伴。鎮村幹部把這樣的家庭叫做“準五保戶”。“都是因為咱村條件差,姑娘們不願意嫁過來。”李家川村支書藺漢從說。

李家川村地處山區,是全縣19個省定貧困村之一。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經過摸底,全村20多戶貧困戶都住在破舊的危窯裡,要讓他們搬出危窯、住上新房成為檢驗脫貧成果的硬槓桿。而沒錢蓋房、沒人蓋房的難題是橫亙在貧困戶面前最大的難題。

為解決群眾無錢、無人建房的問題,山河鎮和李家川村的鎮村幹部在多次現場調查和徵求貧困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探索出建設農村公租房安置貧困戶的新模式——由政府統一選址、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施工,建起公租房,群眾居住時,按照每間房每月10元的標準租住。村裡還在公租房區配套建起了金融便民服務點、電子商務示範點、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便民超市等。這一系列實事好事的落地,讓群眾打心眼裡感激。

目前,李家川村23戶群眾和張群果一樣住進了公租房,他們都是村裡的無能力建房者和低保戶。自住進公租房以來,村上至今還沒收過租金。

今年60歲的蔣鳳京與老伴張軍峰在李家川村生活了大半輩子,平時的收入主要靠幾畝地裡的農作物和低保金。因老伴身體不好,家裡的幾畝地和所有家務全靠蔣鳳京一人打理。蔣鳳京說,以前她一家3口人擠在一孔破窯洞裡,聽到村幹部說像她這樣無力建房的貧困戶由政府出資建房時,她還將信將疑。當包村幹部拿著公租房協議書讓蔣鳳京簽字時,蔣鳳京終於相信住進磚瓦房對她來說不是夢了。

房建起來了,路通了,配套設施建起來了,村裡接連娶進了10多個新媳婦。住在公租房的丁力應家去年臘月就給兒子娶了媳婦。“有了新人進村,村裡更加有了生氣。”藺漢從說。採訪當天,筆者一行去丁力應家探訪時,他們一家已下地勞動去了。站在高處,透過院牆,筆者看到房屋窗子上貼著鮮豔的大紅喜字,乾淨整潔的小院裡充滿溫馨。 (李馨怡 黃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