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際原創綜藝《考不好 沒關係?》:現實主義的溫情力作

作者/思涵

“把手機都收起來!值日生髮卷子!”


代際原創綜藝《考不好 沒關係?》:現實主義的溫情力作



伴隨著“丁零零”的鈴響,一疊卷子無聲地在課桌間傳遞。課桌左上角貼著考號,就像是任何一所中小學裡稀鬆平常的考試——事實上,這是西瓜視頻原創綜藝《考不好 沒關係?》的媒體看片會現場。

一位參會的媒體朋友說,自己本來沒想配合“沉浸式體驗”,但鈴聲響起的那一刻,他不由自主地拿起筆緊張作答,學生時代的應考情緒自然地被喚起。

考試稱得上是幾代中國人共同的回憶與情結,這也奠定了這檔節目的受眾基礎。1月12日晚8點,《考不好 沒關係?》於西瓜視頻首播、今日頭條聯合播出,其特別採取了小學生與爸爸互換身份——父親答題、孩子觀戰的節目形式。既是闖關答題,也是代際觀察真人秀。

一方面,父親親自上陣做小學生試題,能夠促進換位思考、營造反差喜感;另一方面,這種節目形式也能夠引出許多平淡卻感人的家庭故事。


代際原創綜藝《考不好 沒關係?》:現實主義的溫情力作



根據字節跳動算數中心的數據,全民對於教育話題的消費量和關注度正在逐年增長。在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上,家庭教育類視頻年播放總量從2016年的34億增長到了2018年的220億。可以說,《考不好 沒關係?》順應了觀眾對於家庭教育方式探索類節目的需求。

講述溫情的家庭故事、積極為緩和家庭矛盾出謀劃策,《考不好 沒關係?》選擇用現實的溫度打動人心。這份心意能被觀眾接收嗎?

代際原創綜藝《考不好 沒關係?》:現實主義的溫情力作


父子身份對調,形成家庭情感共同體


“答題節目已經存在了十多年,但大部分節目都是純粹的智力闖關型,《考不好》的創新之處在於引入家庭關係,節目內容突出情感連結和共鳴,節目情節除了賽制以外有了更多情感上的牽絆。”在《考不好 沒關係?》媒體看片會上,西瓜視頻綜藝合作負責人莊軍說。


代際原創綜藝《考不好 沒關係?》:現實主義的溫情力作



在《考不好 沒關係?》的每期節目中,將有21位爸爸接受小學真題的考驗。在搶答環節,孩子們在觀察室按搶答器,為臺上的爸爸們爭取答題機會;觀眾席上的媽媽們則在爸爸淘汰或者答題的間隙,對一些家庭故事進行必要的補充敘述。

通過父子互換身份、媽媽旁觀發言的節目設置,家庭中的父親、母親和孩子能夠形成有效的互動,而不是孤立或者缺位的。同時,這也引出了不少平淡卻不失溫情的家庭故事。

來自黑龍江的段天龍在第一輪“摸底考試”中就被淘汰,他坦言自己從13歲開始練足球,“沒上過幾年學”,考試結果在他意料之中。一旁觀眾席上的媽媽激動起身、眼含熱淚,對觀察室裡的孩子隔空喊話:“考不好沒關係,寶寶,你的爸爸很棒!媽媽是因為爸爸的品德非常優秀,所以媽媽才選擇爸爸。”


代際原創綜藝《考不好 沒關係?》:現實主義的溫情力作



閃回到考試期間,媽媽緊張而期待地交握雙手,向爸爸的方向張望;考試開始前,觀察室裡的孩子們都興奮地站起來,為自己的爸爸喊著“加油”。這場把爸爸變成小學生的考試,向觀眾充分展示了父子乃至整個家庭之間的強關聯。

在節目設計上,孩子不僅是爸爸考試的觀察員,還擔任了與爸爸並肩作戰的重要角色。在搶答環節,爸爸能否獲得答題機會取決於孩子按搶答器的速度,父子成為“決勝共同體”,擁有相同的目的追求和同步的情感輸出。

當父子合力答對題目時,爸爸的快樂和孩子的自豪會互相映襯,感染觀眾;當觀察室內的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搶到答題機會、爸爸卻沒有把握住時,爸爸的沮喪、抱歉和孩子的失望會很自然地流露出來。

沮喪與失望過後,被淘汰的爸爸和孩子又會如何交流?有的孩子選擇主動表達諒解,摟住爸爸的脖子溫馨離場;有的爸爸會向孩子反思自己沒有複習充分,用平等的溝通獲得孩子的信任,樹立了一個“敗不餒”的好榜樣。

《考不好 沒關係?》將闖關答題模式與家庭主題熔於一爐,記錄了各有特色的家庭代際關係。彼此鼓勵、互相理解的正向力量在父母與孩子之間傳遞,充分體現了家庭的溫暖。

代際原創綜藝《考不好 沒關係?》:現實主義的溫情力作


治癒家庭矛盾有妙招,節目討論激發場外共鳴


趙以莛因為爸爸趙斌答錯題而有了小情緒,梗著脖子、紅了眼圈。節目主持人張紹剛對他說:“隨著你越來越大,你知道的事兒肯定比爸爸知道的越來越多。幫著爸爸進步,好不好?”在和退場的趙斌握手時,張紹剛還反覆囑咐:“慢慢說,和孩子慢慢說。”


代際原創綜藝《考不好 沒關係?》:現實主義的溫情力作



在《考不好 沒關係?》中,溫暖的家庭故事也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小插曲。節目在展現真實情緒的同時,還會為緩和家庭矛盾作出努力,通過主持人的引導,促進父母和孩子的良性互動。

一道有關足球的常識題目,引出了“爸爸團”中曲比史古在大涼山當小學教師的故事。他常常利用寒暑假時間 ,帶著自己的學生去城裡踢足球,卻很少帶自己的孩子去玩。

節目在向曲比老師表達敬意後,並沒有落入一味讚頌奉獻精神的俗套,而是表達了“為學生付出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自己孩子”的觀點,並送給曲比老師三張世界之窗的門票,希望他能夠多多陪伴自己的孩子。

除了充當父子關係的“潤滑劑”,《考不好 沒關係?》還深入對家庭教育的重點進行思考、試圖提出更有實踐性的建議。

例如第一期節目提到“恐輔症”,播放了一些網上流傳的家長輔導小學生作業的搞笑視頻。在吐槽和爆笑過後,張紹剛感慨“我們看別人家的笑話,都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到了自己家卻難抑情緒。


代際原創綜藝《考不好 沒關係?》:現實主義的溫情力作



隨即“監考官”陳銘提出,輔導的效果不好往往是因為家長自己的表達能力不足,心口不同步。想要治癒“恐輔症”,先要提高家長的表達能力。

關於家庭教育的討論並沒有停留在節目中,得益於豐富的家庭樣本,《考不好 沒關係?》在觀眾中也激發了強烈的共鳴。

在節目備採中,當孩子們被問到“如果爸爸考不好怎麼辦”時,有的孩子說“我會鼓勵他”、“他錯了我也會告訴他這個題目怎麼做的”;還有的孩子說“回家揍他、罰站,誰讓他以前那麼對我”,甚至有個小姑娘拿著爸爸的戒尺,來了一段“模仿秀”。

當趙以莛因為爸爸被淘汰而鬧情緒時,坐在旁邊的“小胖”李拜天卻笑眯眯地安慰,“你爸爸(第一輪)還考了一百分,考那麼好,對不對?回家好好吃一頓。”這種樂觀幽默,和臺上的爸爸如出一轍。在樂天派李拜天的身上,能夠清楚地看到家庭氛圍的影響。

看完節目後,有不少網友表示,從孩子的言行中能夠看到家長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有的還忍不住對號入座,看看自己是哪一類家長,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這也是《考不好 沒關係?》帶來的一種正向影響。

“考不好,沒關係?”不是一個肯定句,而是一個問句。正如節目要在200多組家庭的故事中探索這個問題的答案,這也是一個拋向觀眾、值得思考的問題。

考不好沒關係究竟是一個既定事實,還是一種面對考試的心態?父母要如何面對孩子考不好,孩子又要如何處理自己考不好?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才是對孩子最有益處的?


代際原創綜藝《考不好 沒關係?》:現實主義的溫情力作



帶著這些問題,《考不好 沒關係?》挖掘身邊人事,結合“家長輔導難”的社會熱點話題,引發觀眾的共情和討論,共同促進健康的代際關係發展。凜冬之中,或許只有這樣觀照現實、直抵人心的作品才足以溫暖觀眾、溫暖市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