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角水陸四國遊首航 180中國遊客泰國清萊上岸

自駕遊 金三角 泰國 瀾滄江 中國僑網 2017-05-04
金三角水陸四國遊首航 180中國遊客泰國清萊上岸

(泰國《世界日報》)

中國僑網5月3日電 據泰國《世界日報》報道,來自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的180多名遊客及媒體,1日晚乘3艘豪華遊艇經由湄公河抵達泰北清萊府清盛縣,啟動“瀾湄水路+昆曼公路環遊金三角國際旅遊”首站,開啟雲南旅遊新模式,沿瀾滄江-湄公河次流域環遊泰國、緬甸、老撾,最終返回西雙版納。

雲南同飲一江水國際旅遊航運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傳初介紹說,這是20年來瀾倉江-湄公河巡遊觀光路線上首支大型旅遊團,也是瀾湄多國觀光合作的創舉,該企業打造“瀾湄水路、昆曼公路環遊金三角國際旅遊產品”,不僅緣於瀾滄江-湄公河的自然風光和人文特色,還得益於“一帶一路”構想得到沿線、沿邊國家的認同;猛臘、磨憨、關累開發開放功能完善,公路、水路前沿通道優勢;中、老、緬、泰四國聯合巡邏執法安全保障。

清萊府總商會副會長帕嘉曼指出,這批大型中國遊團在清萊府上岸後,全都辦理落地簽證下境泰國旅遊,希望這一新的觀光模式將能吸引更多的中國遊客到清萊府旅遊。以往清萊府是中國遊客自駕遊的熱門地點,但官方加強管制自駕遊之後,中國遊客一度消失。而“瀾湄水陸連運路線”將為清萊府的觀光業者重新點燃希望。

帕嘉曼表示,這支中國大型遊團將在清萊逗留3天,參觀景點包括洛東山皇家開發項目區、黑屋、白廟以及美賽縣泰緬邊境市集等景點。

瀾滄江-湄公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最後在越南匯入南海,全長4880公里,素有“東方多瑙河”的美稱。隨著“一帶一路”構想的提出,瀾滄江-湄公河次經濟區域合作的啟動,中老跨境旅遊、瀾湄旅遊已成為雲南旅遊的新方向和最亮麗的名片。

西雙版納海事局局長秦宗模稱,中國同湄公河五國山水相連,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和好鄰居。瀾滄江-湄公河中老緬泰四國航運協議自2000年簽訂、2001年正式通航以來,國際航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促進了沿江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沿江民眾享受到了發展成果。

朱傳初介紹說,該旅遊產品水路段達262公里,一般行程時間為8天7晚。相比傳統的陸路旅遊模式,水陸旅遊航運更加經濟安全、靈活高效。沿瀾滄江-湄公河次流域可跨越天然障礙,欣賞沿江兩岸的大好風光。水陸連運環遊金三角將成為西雙版納、雲南國際旅遊、邊境旅遊的新名片,也是對雲南旅遊的延伸和拓展,將進一步推動瀾滄江—湄公河國際旅遊的發展。

“同飲一江水·共享旅遊美”暨水陸連運環遊於5月1日在西雙版納啟動線路首航,行程自雲南省西雙版納州關累港乘船出發,經泰國清盛,緬甸大其力,老撾波喬、會晒、南塔、磨丁,由中國磨憨口岸入境,繼續遊覽西雙版納風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