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有個“小九寨溝” 風景美得不要不要的

自駕遊 九寨溝 桂林 農村 人民網 2017-06-28

養在深閨人初識 青山綠水藏“九寨”

桂林有個“小九寨溝” 風景美得不要不要的

航拍龍井村。

“近段時間,全州縣安和鎮大塘村委龍井村好熱鬧,到處都是人,你們快來看看。”近日,有市民打進本報熱線,希望記者能一探究竟。

6月23日,記者前往安和鎮大塘村委龍井村發現,這裡有一條奇美的龍井河。河水蜿蜒而來,靜靜地穿過村莊,集色、奇、靈、秀於一身,而被譽為“小九寨溝”。因此,那裡也成為全州縣最為火爆的旅遊好去處。今年3月份以來,有近5萬名桂林及周邊地區的遊客前往龍井村遊玩。

清清河水繞村莊 美得不要不要的

從全州縣城到安和鎮大塘村委龍井村,中間要經過梘塘、石塘和鳳凰三個鄉鎮,全程43公里。村口立著一個高大的牌樓,寫著“龍井村”三個大字。

6月23日上午,進入龍井村的路上停了2輛旅遊大巴,私家車有20多輛,走在龍井河邊棧道上的遊客排成了長龍,拍照留影,玩得不亦樂乎。

來自柳州的廖女士告訴記者,她是全家老小出遊,一共7口人,是跟團來的。“我有個同事是全州人,他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張俯拍龍井村的照片,清清河水繞村莊,美得不要不要的。”廖女士說,他們此行除了欣賞美景外還要去吃醋血鴨和禾花魚。

市民老譚愛好攝影,他也是從微信朋友圈裡獲悉龍井村的美景,這次是來全州縣城辦事,特意抽空過來拍組照片。老譚很喜歡龍井河裡的水草,長焦和廣角鏡頭輪流換著拍照。

得名“小九寨溝”源自多彩的河水

龍井村委黨群理事會會長唐晨剛介紹,龍井村得名“小九寨溝”,源自龍井河有著極為豐富的色彩。龍井村背靠青龍山,屬都龐嶺山系。龍井河的水自地下河流出,在山腳下匯聚成潭,潭水冒出外流成了龍井河,靜靜地從龍井村中間蜿蜒穿過。碧綠清澈的河水冬暖夏涼,水溫常年保持在18到20攝氏度之間。由於水質好,河中水草特別茂盛,有10多種。在水流的梳理下,如髮絲般柔軟,隨波擺動。陽光透過枝葉,倒影與水草、藍天相輝映,色彩斑斕。

龍井村共有700餘村民,大家生活恬靜。2016年前後,鎮政府搞“美麗鄉村”和“生態村”建設,把龍井村這得天獨厚的自然水資源給利用起來,由政府撥款在村裡修了一條300多米長的木頭棧道,又修了廣場、公廁、綠化等基礎設施。

唐晨剛說,去年還只是一些自駕遊的人過來這裡遊玩,今年3月份開始,這裡迅速火爆起來了,一些旅行社組團開著大巴過來,遊客以湖南、南寧、柳州等地為主,桂林市區及周邊縣還是自駕遊的人佔多數。目前,除了那些自駕遊的車輛,一到星期五,平均每天有兩三臺旅遊大巴,星期六、星期天,以及節假日裡,平均每天有20多臺旅遊大巴,最多的一天,有30多臺旅遊大巴,車子停滿了進村道路,連外面馬路邊都停滿了。

安和鎮副鎮長蔣臣文告訴記者,自今年3月份以來,龍井村接待遊客近5萬人。

龍井村成了全州縣的旅遊示範村

全州縣旅遊局局長劉雄生介紹,去年,全州縣提出要打造一兩個旅遊示範村來帶動其他村子的發展,擁有優美的自然風光、歷史悠久的明清時代建築和古墓的龍井村就成了首選。

為了將龍井村打造成旅遊示範村,政府出面邀請了專業人員對龍井村做了規劃設計,並由財政撥款對村裡的一些基礎設施進行完善。

隨著龍井村旅遊越來越火爆,為了進一步提升龍井村旅遊服務能力和檔次,全州縣委、政府也加大力度進行引導,制止村民亂搭亂建等短視行為。

今年5月11日,全州縣委書記林武民與村委幹部、龍井村黨群理事成員及部分群眾代表近30人座談指出,龍井村的開發建設需要全體村民齊心協力、積極參與,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要轉變思想,充分發揮村民參與龍井村建設的主體作用,依託獨特的資源優勢、生態優勢和產業優勢,統籌規劃,真正把龍井村建設成村容“美”、民風“雅”、村民“富”的宜居鄉村。

記者瞭解到,龍井村接下來還將修建休閒步道、親水平臺,進一步完善旅遊配套設施。為了提高村民的接待水平,政府還將組織村民外出學習先進的農家樂經營經驗。(桂林晚報首席記者申豔/文 通訊員文小靜/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