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 廈門 浦城 我在宮裡做廚師 宋朝 明朝 臺灣 阿杰傳承閩南文化 2019-08-01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曾著文盛讚它

“環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則龍聚,龍聚則地真。”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曾著文盛讚它

“環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則龍聚,龍聚則地真。”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自古以來,高浦便是拱衛同安縣西的重鎮。公元1391年,高浦守禦千戶所建城,是廈門史上第一城。由於此地三面臨海,北倚杏林的白鶴山,古時又有鶴浦的雅稱。早在宋時就被譽為“同邑名區”。

這裡水陸交通很發達,商賈不絕。廈門似乎很難再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幾百年來,美景與傳說、文教與信仰、戰爭與和平悉數上演。而這個地方僅有1.3平方公里大小。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曾著文盛讚它

“環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則龍聚,龍聚則地真。”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自古以來,高浦便是拱衛同安縣西的重鎮。公元1391年,高浦守禦千戶所建城,是廈門史上第一城。由於此地三面臨海,北倚杏林的白鶴山,古時又有鶴浦的雅稱。早在宋時就被譽為“同邑名區”。

這裡水陸交通很發達,商賈不絕。廈門似乎很難再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幾百年來,美景與傳說、文教與信仰、戰爭與和平悉數上演。而這個地方僅有1.3平方公里大小。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行走在高浦,你完全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遇到什麼,每一步皆是驚喜。這裡風光秀麗,人文蔚起。2006年,實行村改居,高浦古村變身新社區。伴隨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推進,講好高浦故事,將在這裡上演。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曾著文盛讚它

“環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則龍聚,龍聚則地真。”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自古以來,高浦便是拱衛同安縣西的重鎮。公元1391年,高浦守禦千戶所建城,是廈門史上第一城。由於此地三面臨海,北倚杏林的白鶴山,古時又有鶴浦的雅稱。早在宋時就被譽為“同邑名區”。

這裡水陸交通很發達,商賈不絕。廈門似乎很難再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幾百年來,美景與傳說、文教與信仰、戰爭與和平悉數上演。而這個地方僅有1.3平方公里大小。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行走在高浦,你完全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遇到什麼,每一步皆是驚喜。這裡風光秀麗,人文蔚起。2006年,實行村改居,高浦古村變身新社區。伴隨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推進,講好高浦故事,將在這裡上演。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曾是廈門第一城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曾著文盛讚它

“環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則龍聚,龍聚則地真。”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自古以來,高浦便是拱衛同安縣西的重鎮。公元1391年,高浦守禦千戶所建城,是廈門史上第一城。由於此地三面臨海,北倚杏林的白鶴山,古時又有鶴浦的雅稱。早在宋時就被譽為“同邑名區”。

這裡水陸交通很發達,商賈不絕。廈門似乎很難再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幾百年來,美景與傳說、文教與信仰、戰爭與和平悉數上演。而這個地方僅有1.3平方公里大小。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行走在高浦,你完全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遇到什麼,每一步皆是驚喜。這裡風光秀麗,人文蔚起。2006年,實行村改居,高浦古村變身新社區。伴隨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推進,講好高浦故事,將在這裡上演。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曾是廈門第一城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如果沒有那段遺存斑駁樸拙爬滿綠植的古城牆,沒有四通八達的地下水道,沒有觸目可見的水井,延續下來的路名“北門路”、“鶴浦路”……你可能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旌旗高揚,刀劍鋥亮,駐軍數千。

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高浦千戶所城”設立起,作為閩南的軍事重鎮,屬永寧衛指揮使司管轄的高浦城,在抗擊倭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經,這裡是比廈門城建城更早、規模更大的軍事要塞。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曾著文盛讚它

“環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則龍聚,龍聚則地真。”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自古以來,高浦便是拱衛同安縣西的重鎮。公元1391年,高浦守禦千戶所建城,是廈門史上第一城。由於此地三面臨海,北倚杏林的白鶴山,古時又有鶴浦的雅稱。早在宋時就被譽為“同邑名區”。

這裡水陸交通很發達,商賈不絕。廈門似乎很難再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幾百年來,美景與傳說、文教與信仰、戰爭與和平悉數上演。而這個地方僅有1.3平方公里大小。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行走在高浦,你完全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遇到什麼,每一步皆是驚喜。這裡風光秀麗,人文蔚起。2006年,實行村改居,高浦古村變身新社區。伴隨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推進,講好高浦故事,將在這裡上演。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曾是廈門第一城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如果沒有那段遺存斑駁樸拙爬滿綠植的古城牆,沒有四通八達的地下水道,沒有觸目可見的水井,延續下來的路名“北門路”、“鶴浦路”……你可能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旌旗高揚,刀劍鋥亮,駐軍數千。

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高浦千戶所城”設立起,作為閩南的軍事重鎮,屬永寧衛指揮使司管轄的高浦城,在抗擊倭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經,這裡是比廈門城建城更早、規模更大的軍事要塞。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對高浦城研究頗深的黃堅定說:

當年的高浦城,是一座佈防嚴密的軍事要塞,設有東、西、南、北4座城門,4門上均建有門樓,城牆周長約1440米,城牆上,設有供士兵站崗、休息的窩鋪16座。其後,高浦城仍被不斷加固。1602年前後,還在城外東北方增築“外臺”,提高城池的防禦能力。另外,高浦城外,還建有3座旱寨、5座烽燧。到1602年前後,烽燧更增至7座。

這樣,以高浦為中心,由烽燧、旱寨、城牆組成內外三道防禦圈,加上水田、灘塗、大海等自然屏障,高浦城固若金湯。其時,這裡駐軍1258人,比1394年才建成的廈門城還要大,駐軍還多。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曾著文盛讚它

“環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則龍聚,龍聚則地真。”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自古以來,高浦便是拱衛同安縣西的重鎮。公元1391年,高浦守禦千戶所建城,是廈門史上第一城。由於此地三面臨海,北倚杏林的白鶴山,古時又有鶴浦的雅稱。早在宋時就被譽為“同邑名區”。

這裡水陸交通很發達,商賈不絕。廈門似乎很難再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幾百年來,美景與傳說、文教與信仰、戰爭與和平悉數上演。而這個地方僅有1.3平方公里大小。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行走在高浦,你完全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遇到什麼,每一步皆是驚喜。這裡風光秀麗,人文蔚起。2006年,實行村改居,高浦古村變身新社區。伴隨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推進,講好高浦故事,將在這裡上演。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曾是廈門第一城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如果沒有那段遺存斑駁樸拙爬滿綠植的古城牆,沒有四通八達的地下水道,沒有觸目可見的水井,延續下來的路名“北門路”、“鶴浦路”……你可能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旌旗高揚,刀劍鋥亮,駐軍數千。

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高浦千戶所城”設立起,作為閩南的軍事重鎮,屬永寧衛指揮使司管轄的高浦城,在抗擊倭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經,這裡是比廈門城建城更早、規模更大的軍事要塞。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對高浦城研究頗深的黃堅定說:

當年的高浦城,是一座佈防嚴密的軍事要塞,設有東、西、南、北4座城門,4門上均建有門樓,城牆周長約1440米,城牆上,設有供士兵站崗、休息的窩鋪16座。其後,高浦城仍被不斷加固。1602年前後,還在城外東北方增築“外臺”,提高城池的防禦能力。另外,高浦城外,還建有3座旱寨、5座烽燧。到1602年前後,烽燧更增至7座。

這樣,以高浦為中心,由烽燧、旱寨、城牆組成內外三道防禦圈,加上水田、灘塗、大海等自然屏障,高浦城固若金湯。其時,這裡駐軍1258人,比1394年才建成的廈門城還要大,駐軍還多。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鶴浦路,目前也就這條路右側,還有當年留下的片段古城牆了,總共有三處。其中,比較完整的一段,約莫10米長,由石板壘成,藏身於雜草叢中,只見石頭縫裡的青苔蒼蒼,極其隱蔽。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曾著文盛讚它

“環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則龍聚,龍聚則地真。”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自古以來,高浦便是拱衛同安縣西的重鎮。公元1391年,高浦守禦千戶所建城,是廈門史上第一城。由於此地三面臨海,北倚杏林的白鶴山,古時又有鶴浦的雅稱。早在宋時就被譽為“同邑名區”。

這裡水陸交通很發達,商賈不絕。廈門似乎很難再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幾百年來,美景與傳說、文教與信仰、戰爭與和平悉數上演。而這個地方僅有1.3平方公里大小。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行走在高浦,你完全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遇到什麼,每一步皆是驚喜。這裡風光秀麗,人文蔚起。2006年,實行村改居,高浦古村變身新社區。伴隨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推進,講好高浦故事,將在這裡上演。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曾是廈門第一城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如果沒有那段遺存斑駁樸拙爬滿綠植的古城牆,沒有四通八達的地下水道,沒有觸目可見的水井,延續下來的路名“北門路”、“鶴浦路”……你可能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旌旗高揚,刀劍鋥亮,駐軍數千。

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高浦千戶所城”設立起,作為閩南的軍事重鎮,屬永寧衛指揮使司管轄的高浦城,在抗擊倭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經,這裡是比廈門城建城更早、規模更大的軍事要塞。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對高浦城研究頗深的黃堅定說:

當年的高浦城,是一座佈防嚴密的軍事要塞,設有東、西、南、北4座城門,4門上均建有門樓,城牆周長約1440米,城牆上,設有供士兵站崗、休息的窩鋪16座。其後,高浦城仍被不斷加固。1602年前後,還在城外東北方增築“外臺”,提高城池的防禦能力。另外,高浦城外,還建有3座旱寨、5座烽燧。到1602年前後,烽燧更增至7座。

這樣,以高浦為中心,由烽燧、旱寨、城牆組成內外三道防禦圈,加上水田、灘塗、大海等自然屏障,高浦城固若金湯。其時,這裡駐軍1258人,比1394年才建成的廈門城還要大,駐軍還多。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鶴浦路,目前也就這條路右側,還有當年留下的片段古城牆了,總共有三處。其中,比較完整的一段,約莫10米長,由石板壘成,藏身於雜草叢中,只見石頭縫裡的青苔蒼蒼,極其隱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古老城牆,曾經是家園的堅固屏障。輕輕觸摸著幾百年前“用作防禦的牆垣”的一塊塊古老石頭,想當年,城頭上威武的兵勇、城下莊嚴的軍隊,都在歷史的煙塵中遠去。

古厝為臺灣宗親所建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曾著文盛讚它

“環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則龍聚,龍聚則地真。”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自古以來,高浦便是拱衛同安縣西的重鎮。公元1391年,高浦守禦千戶所建城,是廈門史上第一城。由於此地三面臨海,北倚杏林的白鶴山,古時又有鶴浦的雅稱。早在宋時就被譽為“同邑名區”。

這裡水陸交通很發達,商賈不絕。廈門似乎很難再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幾百年來,美景與傳說、文教與信仰、戰爭與和平悉數上演。而這個地方僅有1.3平方公里大小。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行走在高浦,你完全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遇到什麼,每一步皆是驚喜。這裡風光秀麗,人文蔚起。2006年,實行村改居,高浦古村變身新社區。伴隨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推進,講好高浦故事,將在這裡上演。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曾是廈門第一城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如果沒有那段遺存斑駁樸拙爬滿綠植的古城牆,沒有四通八達的地下水道,沒有觸目可見的水井,延續下來的路名“北門路”、“鶴浦路”……你可能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旌旗高揚,刀劍鋥亮,駐軍數千。

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高浦千戶所城”設立起,作為閩南的軍事重鎮,屬永寧衛指揮使司管轄的高浦城,在抗擊倭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經,這裡是比廈門城建城更早、規模更大的軍事要塞。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對高浦城研究頗深的黃堅定說:

當年的高浦城,是一座佈防嚴密的軍事要塞,設有東、西、南、北4座城門,4門上均建有門樓,城牆周長約1440米,城牆上,設有供士兵站崗、休息的窩鋪16座。其後,高浦城仍被不斷加固。1602年前後,還在城外東北方增築“外臺”,提高城池的防禦能力。另外,高浦城外,還建有3座旱寨、5座烽燧。到1602年前後,烽燧更增至7座。

這樣,以高浦為中心,由烽燧、旱寨、城牆組成內外三道防禦圈,加上水田、灘塗、大海等自然屏障,高浦城固若金湯。其時,這裡駐軍1258人,比1394年才建成的廈門城還要大,駐軍還多。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鶴浦路,目前也就這條路右側,還有當年留下的片段古城牆了,總共有三處。其中,比較完整的一段,約莫10米長,由石板壘成,藏身於雜草叢中,只見石頭縫裡的青苔蒼蒼,極其隱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古老城牆,曾經是家園的堅固屏障。輕輕觸摸著幾百年前“用作防禦的牆垣”的一塊塊古老石頭,想當年,城頭上威武的兵勇、城下莊嚴的軍隊,都在歷史的煙塵中遠去。

古厝為臺灣宗親所建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昔日高浦城不僅是重要海防要塞,還是繁榮的商貿重鎮。這裡,港汊縱橫交錯,水陸交通便利,物產豐富,“為濱海要衝”、“沿海重鎮”,“向稱重地”。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曾著文盛讚它

“環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則龍聚,龍聚則地真。”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自古以來,高浦便是拱衛同安縣西的重鎮。公元1391年,高浦守禦千戶所建城,是廈門史上第一城。由於此地三面臨海,北倚杏林的白鶴山,古時又有鶴浦的雅稱。早在宋時就被譽為“同邑名區”。

這裡水陸交通很發達,商賈不絕。廈門似乎很難再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幾百年來,美景與傳說、文教與信仰、戰爭與和平悉數上演。而這個地方僅有1.3平方公里大小。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行走在高浦,你完全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遇到什麼,每一步皆是驚喜。這裡風光秀麗,人文蔚起。2006年,實行村改居,高浦古村變身新社區。伴隨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推進,講好高浦故事,將在這裡上演。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曾是廈門第一城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如果沒有那段遺存斑駁樸拙爬滿綠植的古城牆,沒有四通八達的地下水道,沒有觸目可見的水井,延續下來的路名“北門路”、“鶴浦路”……你可能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旌旗高揚,刀劍鋥亮,駐軍數千。

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高浦千戶所城”設立起,作為閩南的軍事重鎮,屬永寧衛指揮使司管轄的高浦城,在抗擊倭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經,這裡是比廈門城建城更早、規模更大的軍事要塞。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對高浦城研究頗深的黃堅定說:

當年的高浦城,是一座佈防嚴密的軍事要塞,設有東、西、南、北4座城門,4門上均建有門樓,城牆周長約1440米,城牆上,設有供士兵站崗、休息的窩鋪16座。其後,高浦城仍被不斷加固。1602年前後,還在城外東北方增築“外臺”,提高城池的防禦能力。另外,高浦城外,還建有3座旱寨、5座烽燧。到1602年前後,烽燧更增至7座。

這樣,以高浦為中心,由烽燧、旱寨、城牆組成內外三道防禦圈,加上水田、灘塗、大海等自然屏障,高浦城固若金湯。其時,這裡駐軍1258人,比1394年才建成的廈門城還要大,駐軍還多。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鶴浦路,目前也就這條路右側,還有當年留下的片段古城牆了,總共有三處。其中,比較完整的一段,約莫10米長,由石板壘成,藏身於雜草叢中,只見石頭縫裡的青苔蒼蒼,極其隱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古老城牆,曾經是家園的堅固屏障。輕輕觸摸著幾百年前“用作防禦的牆垣”的一塊塊古老石頭,想當年,城頭上威武的兵勇、城下莊嚴的軍隊,都在歷史的煙塵中遠去。

古厝為臺灣宗親所建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昔日高浦城不僅是重要海防要塞,還是繁榮的商貿重鎮。這裡,港汊縱橫交錯,水陸交通便利,物產豐富,“為濱海要衝”、“沿海重鎮”,“向稱重地”。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根據《鶴浦舊志》記載

在明代最鼎盛時期,就已經由三十幾支宗姓家族在這裡安家落戶,其時古城內外民房廟宇鱗次櫛比,人口數萬。

彼時,在城內外的五條大街上,所開設的作坊、店鋪多達數百號,而且日夜經營,故當年有“不夜城”之稱。

由於大戶人家群聚,坐落於高浦的紅磚古厝也顯得比其他地方更加的恢弘。即使經過了歲月的洗禮,燕尾脊和房樑上雕花仍然向人述說著百年前的故事。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曾著文盛讚它

“環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則龍聚,龍聚則地真。”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自古以來,高浦便是拱衛同安縣西的重鎮。公元1391年,高浦守禦千戶所建城,是廈門史上第一城。由於此地三面臨海,北倚杏林的白鶴山,古時又有鶴浦的雅稱。早在宋時就被譽為“同邑名區”。

這裡水陸交通很發達,商賈不絕。廈門似乎很難再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幾百年來,美景與傳說、文教與信仰、戰爭與和平悉數上演。而這個地方僅有1.3平方公里大小。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行走在高浦,你完全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遇到什麼,每一步皆是驚喜。這裡風光秀麗,人文蔚起。2006年,實行村改居,高浦古村變身新社區。伴隨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推進,講好高浦故事,將在這裡上演。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曾是廈門第一城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如果沒有那段遺存斑駁樸拙爬滿綠植的古城牆,沒有四通八達的地下水道,沒有觸目可見的水井,延續下來的路名“北門路”、“鶴浦路”……你可能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旌旗高揚,刀劍鋥亮,駐軍數千。

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高浦千戶所城”設立起,作為閩南的軍事重鎮,屬永寧衛指揮使司管轄的高浦城,在抗擊倭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經,這裡是比廈門城建城更早、規模更大的軍事要塞。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對高浦城研究頗深的黃堅定說:

當年的高浦城,是一座佈防嚴密的軍事要塞,設有東、西、南、北4座城門,4門上均建有門樓,城牆周長約1440米,城牆上,設有供士兵站崗、休息的窩鋪16座。其後,高浦城仍被不斷加固。1602年前後,還在城外東北方增築“外臺”,提高城池的防禦能力。另外,高浦城外,還建有3座旱寨、5座烽燧。到1602年前後,烽燧更增至7座。

這樣,以高浦為中心,由烽燧、旱寨、城牆組成內外三道防禦圈,加上水田、灘塗、大海等自然屏障,高浦城固若金湯。其時,這裡駐軍1258人,比1394年才建成的廈門城還要大,駐軍還多。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鶴浦路,目前也就這條路右側,還有當年留下的片段古城牆了,總共有三處。其中,比較完整的一段,約莫10米長,由石板壘成,藏身於雜草叢中,只見石頭縫裡的青苔蒼蒼,極其隱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古老城牆,曾經是家園的堅固屏障。輕輕觸摸著幾百年前“用作防禦的牆垣”的一塊塊古老石頭,想當年,城頭上威武的兵勇、城下莊嚴的軍隊,都在歷史的煙塵中遠去。

古厝為臺灣宗親所建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昔日高浦城不僅是重要海防要塞,還是繁榮的商貿重鎮。這裡,港汊縱橫交錯,水陸交通便利,物產豐富,“為濱海要衝”、“沿海重鎮”,“向稱重地”。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根據《鶴浦舊志》記載

在明代最鼎盛時期,就已經由三十幾支宗姓家族在這裡安家落戶,其時古城內外民房廟宇鱗次櫛比,人口數萬。

彼時,在城內外的五條大街上,所開設的作坊、店鋪多達數百號,而且日夜經營,故當年有“不夜城”之稱。

由於大戶人家群聚,坐落於高浦的紅磚古厝也顯得比其他地方更加的恢弘。即使經過了歲月的洗禮,燕尾脊和房樑上雕花仍然向人述說著百年前的故事。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位於浦城路上的紅磚厝,是高浦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民居群了。陳阿婆說,這裡共有三座六大落,每座格局一樣,前後兩落,配有護厝,還有前埕。30多年前,她嫁過來時,一戶大宅都住著七八戶人家,現在要麼荒廢,要麼老人住,或者租給了外地人

至今堅守在大宅裡的90歲老人高國美說:

這些大宅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聽上一輩的說,這些古厝是過去從高浦走出去的臺灣宗親回來建的。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曾著文盛讚它

“環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則龍聚,龍聚則地真。”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自古以來,高浦便是拱衛同安縣西的重鎮。公元1391年,高浦守禦千戶所建城,是廈門史上第一城。由於此地三面臨海,北倚杏林的白鶴山,古時又有鶴浦的雅稱。早在宋時就被譽為“同邑名區”。

這裡水陸交通很發達,商賈不絕。廈門似乎很難再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幾百年來,美景與傳說、文教與信仰、戰爭與和平悉數上演。而這個地方僅有1.3平方公里大小。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行走在高浦,你完全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遇到什麼,每一步皆是驚喜。這裡風光秀麗,人文蔚起。2006年,實行村改居,高浦古村變身新社區。伴隨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推進,講好高浦故事,將在這裡上演。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曾是廈門第一城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如果沒有那段遺存斑駁樸拙爬滿綠植的古城牆,沒有四通八達的地下水道,沒有觸目可見的水井,延續下來的路名“北門路”、“鶴浦路”……你可能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旌旗高揚,刀劍鋥亮,駐軍數千。

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高浦千戶所城”設立起,作為閩南的軍事重鎮,屬永寧衛指揮使司管轄的高浦城,在抗擊倭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經,這裡是比廈門城建城更早、規模更大的軍事要塞。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對高浦城研究頗深的黃堅定說:

當年的高浦城,是一座佈防嚴密的軍事要塞,設有東、西、南、北4座城門,4門上均建有門樓,城牆周長約1440米,城牆上,設有供士兵站崗、休息的窩鋪16座。其後,高浦城仍被不斷加固。1602年前後,還在城外東北方增築“外臺”,提高城池的防禦能力。另外,高浦城外,還建有3座旱寨、5座烽燧。到1602年前後,烽燧更增至7座。

這樣,以高浦為中心,由烽燧、旱寨、城牆組成內外三道防禦圈,加上水田、灘塗、大海等自然屏障,高浦城固若金湯。其時,這裡駐軍1258人,比1394年才建成的廈門城還要大,駐軍還多。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鶴浦路,目前也就這條路右側,還有當年留下的片段古城牆了,總共有三處。其中,比較完整的一段,約莫10米長,由石板壘成,藏身於雜草叢中,只見石頭縫裡的青苔蒼蒼,極其隱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古老城牆,曾經是家園的堅固屏障。輕輕觸摸著幾百年前“用作防禦的牆垣”的一塊塊古老石頭,想當年,城頭上威武的兵勇、城下莊嚴的軍隊,都在歷史的煙塵中遠去。

古厝為臺灣宗親所建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昔日高浦城不僅是重要海防要塞,還是繁榮的商貿重鎮。這裡,港汊縱橫交錯,水陸交通便利,物產豐富,“為濱海要衝”、“沿海重鎮”,“向稱重地”。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根據《鶴浦舊志》記載

在明代最鼎盛時期,就已經由三十幾支宗姓家族在這裡安家落戶,其時古城內外民房廟宇鱗次櫛比,人口數萬。

彼時,在城內外的五條大街上,所開設的作坊、店鋪多達數百號,而且日夜經營,故當年有“不夜城”之稱。

由於大戶人家群聚,坐落於高浦的紅磚古厝也顯得比其他地方更加的恢弘。即使經過了歲月的洗禮,燕尾脊和房樑上雕花仍然向人述說著百年前的故事。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位於浦城路上的紅磚厝,是高浦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民居群了。陳阿婆說,這裡共有三座六大落,每座格局一樣,前後兩落,配有護厝,還有前埕。30多年前,她嫁過來時,一戶大宅都住著七八戶人家,現在要麼荒廢,要麼老人住,或者租給了外地人

至今堅守在大宅裡的90歲老人高國美說:

這些大宅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聽上一輩的說,這些古厝是過去從高浦走出去的臺灣宗親回來建的。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高國美指著古厝前方大埕,四四方方的磚鋪得紅紅豔豔、平平整整,他說這些都是用田野裡的泥土燒製而成的,具有吸溼、防滑功能。小時候,村民們在這裡或閒時泡茶,或農忙晒穀,自成一趣。

曾是超級學霸之所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曾著文盛讚它

“環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則龍聚,龍聚則地真。”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自古以來,高浦便是拱衛同安縣西的重鎮。公元1391年,高浦守禦千戶所建城,是廈門史上第一城。由於此地三面臨海,北倚杏林的白鶴山,古時又有鶴浦的雅稱。早在宋時就被譽為“同邑名區”。

這裡水陸交通很發達,商賈不絕。廈門似乎很難再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幾百年來,美景與傳說、文教與信仰、戰爭與和平悉數上演。而這個地方僅有1.3平方公里大小。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行走在高浦,你完全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遇到什麼,每一步皆是驚喜。這裡風光秀麗,人文蔚起。2006年,實行村改居,高浦古村變身新社區。伴隨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推進,講好高浦故事,將在這裡上演。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曾是廈門第一城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如果沒有那段遺存斑駁樸拙爬滿綠植的古城牆,沒有四通八達的地下水道,沒有觸目可見的水井,延續下來的路名“北門路”、“鶴浦路”……你可能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旌旗高揚,刀劍鋥亮,駐軍數千。

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高浦千戶所城”設立起,作為閩南的軍事重鎮,屬永寧衛指揮使司管轄的高浦城,在抗擊倭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經,這裡是比廈門城建城更早、規模更大的軍事要塞。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對高浦城研究頗深的黃堅定說:

當年的高浦城,是一座佈防嚴密的軍事要塞,設有東、西、南、北4座城門,4門上均建有門樓,城牆周長約1440米,城牆上,設有供士兵站崗、休息的窩鋪16座。其後,高浦城仍被不斷加固。1602年前後,還在城外東北方增築“外臺”,提高城池的防禦能力。另外,高浦城外,還建有3座旱寨、5座烽燧。到1602年前後,烽燧更增至7座。

這樣,以高浦為中心,由烽燧、旱寨、城牆組成內外三道防禦圈,加上水田、灘塗、大海等自然屏障,高浦城固若金湯。其時,這裡駐軍1258人,比1394年才建成的廈門城還要大,駐軍還多。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鶴浦路,目前也就這條路右側,還有當年留下的片段古城牆了,總共有三處。其中,比較完整的一段,約莫10米長,由石板壘成,藏身於雜草叢中,只見石頭縫裡的青苔蒼蒼,極其隱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古老城牆,曾經是家園的堅固屏障。輕輕觸摸著幾百年前“用作防禦的牆垣”的一塊塊古老石頭,想當年,城頭上威武的兵勇、城下莊嚴的軍隊,都在歷史的煙塵中遠去。

古厝為臺灣宗親所建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昔日高浦城不僅是重要海防要塞,還是繁榮的商貿重鎮。這裡,港汊縱橫交錯,水陸交通便利,物產豐富,“為濱海要衝”、“沿海重鎮”,“向稱重地”。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根據《鶴浦舊志》記載

在明代最鼎盛時期,就已經由三十幾支宗姓家族在這裡安家落戶,其時古城內外民房廟宇鱗次櫛比,人口數萬。

彼時,在城內外的五條大街上,所開設的作坊、店鋪多達數百號,而且日夜經營,故當年有“不夜城”之稱。

由於大戶人家群聚,坐落於高浦的紅磚古厝也顯得比其他地方更加的恢弘。即使經過了歲月的洗禮,燕尾脊和房樑上雕花仍然向人述說著百年前的故事。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位於浦城路上的紅磚厝,是高浦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民居群了。陳阿婆說,這裡共有三座六大落,每座格局一樣,前後兩落,配有護厝,還有前埕。30多年前,她嫁過來時,一戶大宅都住著七八戶人家,現在要麼荒廢,要麼老人住,或者租給了外地人

至今堅守在大宅裡的90歲老人高國美說:

這些大宅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聽上一輩的說,這些古厝是過去從高浦走出去的臺灣宗親回來建的。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高國美指著古厝前方大埕,四四方方的磚鋪得紅紅豔豔、平平整整,他說這些都是用田野裡的泥土燒製而成的,具有吸溼、防滑功能。小時候,村民們在這裡或閒時泡茶,或農忙晒穀,自成一趣。

曾是超級學霸之所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走在高浦,常常一扭頭,古厝群的紅磚和飛簷就不由分說進入眼簾。其中一幢兩落的古厝,埕前還留有空著的旗杆位。據說,這是祖先遺留下來的,是他們獲取功名、光宗耀祖的象徵。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曾著文盛讚它

“環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則龍聚,龍聚則地真。”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自古以來,高浦便是拱衛同安縣西的重鎮。公元1391年,高浦守禦千戶所建城,是廈門史上第一城。由於此地三面臨海,北倚杏林的白鶴山,古時又有鶴浦的雅稱。早在宋時就被譽為“同邑名區”。

這裡水陸交通很發達,商賈不絕。廈門似乎很難再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幾百年來,美景與傳說、文教與信仰、戰爭與和平悉數上演。而這個地方僅有1.3平方公里大小。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行走在高浦,你完全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遇到什麼,每一步皆是驚喜。這裡風光秀麗,人文蔚起。2006年,實行村改居,高浦古村變身新社區。伴隨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推進,講好高浦故事,將在這裡上演。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曾是廈門第一城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如果沒有那段遺存斑駁樸拙爬滿綠植的古城牆,沒有四通八達的地下水道,沒有觸目可見的水井,延續下來的路名“北門路”、“鶴浦路”……你可能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旌旗高揚,刀劍鋥亮,駐軍數千。

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高浦千戶所城”設立起,作為閩南的軍事重鎮,屬永寧衛指揮使司管轄的高浦城,在抗擊倭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經,這裡是比廈門城建城更早、規模更大的軍事要塞。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對高浦城研究頗深的黃堅定說:

當年的高浦城,是一座佈防嚴密的軍事要塞,設有東、西、南、北4座城門,4門上均建有門樓,城牆周長約1440米,城牆上,設有供士兵站崗、休息的窩鋪16座。其後,高浦城仍被不斷加固。1602年前後,還在城外東北方增築“外臺”,提高城池的防禦能力。另外,高浦城外,還建有3座旱寨、5座烽燧。到1602年前後,烽燧更增至7座。

這樣,以高浦為中心,由烽燧、旱寨、城牆組成內外三道防禦圈,加上水田、灘塗、大海等自然屏障,高浦城固若金湯。其時,這裡駐軍1258人,比1394年才建成的廈門城還要大,駐軍還多。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鶴浦路,目前也就這條路右側,還有當年留下的片段古城牆了,總共有三處。其中,比較完整的一段,約莫10米長,由石板壘成,藏身於雜草叢中,只見石頭縫裡的青苔蒼蒼,極其隱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古老城牆,曾經是家園的堅固屏障。輕輕觸摸著幾百年前“用作防禦的牆垣”的一塊塊古老石頭,想當年,城頭上威武的兵勇、城下莊嚴的軍隊,都在歷史的煙塵中遠去。

古厝為臺灣宗親所建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昔日高浦城不僅是重要海防要塞,還是繁榮的商貿重鎮。這裡,港汊縱橫交錯,水陸交通便利,物產豐富,“為濱海要衝”、“沿海重鎮”,“向稱重地”。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根據《鶴浦舊志》記載

在明代最鼎盛時期,就已經由三十幾支宗姓家族在這裡安家落戶,其時古城內外民房廟宇鱗次櫛比,人口數萬。

彼時,在城內外的五條大街上,所開設的作坊、店鋪多達數百號,而且日夜經營,故當年有“不夜城”之稱。

由於大戶人家群聚,坐落於高浦的紅磚古厝也顯得比其他地方更加的恢弘。即使經過了歲月的洗禮,燕尾脊和房樑上雕花仍然向人述說著百年前的故事。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位於浦城路上的紅磚厝,是高浦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民居群了。陳阿婆說,這裡共有三座六大落,每座格局一樣,前後兩落,配有護厝,還有前埕。30多年前,她嫁過來時,一戶大宅都住著七八戶人家,現在要麼荒廢,要麼老人住,或者租給了外地人

至今堅守在大宅裡的90歲老人高國美說:

這些大宅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聽上一輩的說,這些古厝是過去從高浦走出去的臺灣宗親回來建的。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高國美指著古厝前方大埕,四四方方的磚鋪得紅紅豔豔、平平整整,他說這些都是用田野裡的泥土燒製而成的,具有吸溼、防滑功能。小時候,村民們在這裡或閒時泡茶,或農忙晒穀,自成一趣。

曾是超級學霸之所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走在高浦,常常一扭頭,古厝群的紅磚和飛簷就不由分說進入眼簾。其中一幢兩落的古厝,埕前還留有空著的旗杆位。據說,這是祖先遺留下來的,是他們獲取功名、光宗耀祖的象徵。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在坊間廣為流傳著“東黃西石,南陳北薛”的神話,其中“西石”指的唐光啟二年(886年)入閩縣西高浦(鶴浦)的石氏家族。繼唐末石琚之後,高浦石氏一門創造了“一門三進士、叔侄兄弟科甲聯芳”的佳話,到宋朝,就出了十個進士、三個尚書,因此有了“宋室尚書府,銀城甲第家”的美譽。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曾著文盛讚它

“環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則龍聚,龍聚則地真。”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自古以來,高浦便是拱衛同安縣西的重鎮。公元1391年,高浦守禦千戶所建城,是廈門史上第一城。由於此地三面臨海,北倚杏林的白鶴山,古時又有鶴浦的雅稱。早在宋時就被譽為“同邑名區”。

這裡水陸交通很發達,商賈不絕。廈門似乎很難再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幾百年來,美景與傳說、文教與信仰、戰爭與和平悉數上演。而這個地方僅有1.3平方公里大小。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行走在高浦,你完全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遇到什麼,每一步皆是驚喜。這裡風光秀麗,人文蔚起。2006年,實行村改居,高浦古村變身新社區。伴隨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推進,講好高浦故事,將在這裡上演。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曾是廈門第一城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如果沒有那段遺存斑駁樸拙爬滿綠植的古城牆,沒有四通八達的地下水道,沒有觸目可見的水井,延續下來的路名“北門路”、“鶴浦路”……你可能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旌旗高揚,刀劍鋥亮,駐軍數千。

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高浦千戶所城”設立起,作為閩南的軍事重鎮,屬永寧衛指揮使司管轄的高浦城,在抗擊倭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經,這裡是比廈門城建城更早、規模更大的軍事要塞。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對高浦城研究頗深的黃堅定說:

當年的高浦城,是一座佈防嚴密的軍事要塞,設有東、西、南、北4座城門,4門上均建有門樓,城牆周長約1440米,城牆上,設有供士兵站崗、休息的窩鋪16座。其後,高浦城仍被不斷加固。1602年前後,還在城外東北方增築“外臺”,提高城池的防禦能力。另外,高浦城外,還建有3座旱寨、5座烽燧。到1602年前後,烽燧更增至7座。

這樣,以高浦為中心,由烽燧、旱寨、城牆組成內外三道防禦圈,加上水田、灘塗、大海等自然屏障,高浦城固若金湯。其時,這裡駐軍1258人,比1394年才建成的廈門城還要大,駐軍還多。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鶴浦路,目前也就這條路右側,還有當年留下的片段古城牆了,總共有三處。其中,比較完整的一段,約莫10米長,由石板壘成,藏身於雜草叢中,只見石頭縫裡的青苔蒼蒼,極其隱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古老城牆,曾經是家園的堅固屏障。輕輕觸摸著幾百年前“用作防禦的牆垣”的一塊塊古老石頭,想當年,城頭上威武的兵勇、城下莊嚴的軍隊,都在歷史的煙塵中遠去。

古厝為臺灣宗親所建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昔日高浦城不僅是重要海防要塞,還是繁榮的商貿重鎮。這裡,港汊縱橫交錯,水陸交通便利,物產豐富,“為濱海要衝”、“沿海重鎮”,“向稱重地”。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根據《鶴浦舊志》記載

在明代最鼎盛時期,就已經由三十幾支宗姓家族在這裡安家落戶,其時古城內外民房廟宇鱗次櫛比,人口數萬。

彼時,在城內外的五條大街上,所開設的作坊、店鋪多達數百號,而且日夜經營,故當年有“不夜城”之稱。

由於大戶人家群聚,坐落於高浦的紅磚古厝也顯得比其他地方更加的恢弘。即使經過了歲月的洗禮,燕尾脊和房樑上雕花仍然向人述說著百年前的故事。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位於浦城路上的紅磚厝,是高浦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民居群了。陳阿婆說,這裡共有三座六大落,每座格局一樣,前後兩落,配有護厝,還有前埕。30多年前,她嫁過來時,一戶大宅都住著七八戶人家,現在要麼荒廢,要麼老人住,或者租給了外地人

至今堅守在大宅裡的90歲老人高國美說:

這些大宅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聽上一輩的說,這些古厝是過去從高浦走出去的臺灣宗親回來建的。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高國美指著古厝前方大埕,四四方方的磚鋪得紅紅豔豔、平平整整,他說這些都是用田野裡的泥土燒製而成的,具有吸溼、防滑功能。小時候,村民們在這裡或閒時泡茶,或農忙晒穀,自成一趣。

曾是超級學霸之所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走在高浦,常常一扭頭,古厝群的紅磚和飛簷就不由分說進入眼簾。其中一幢兩落的古厝,埕前還留有空著的旗杆位。據說,這是祖先遺留下來的,是他們獲取功名、光宗耀祖的象徵。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在坊間廣為流傳著“東黃西石,南陳北薛”的神話,其中“西石”指的唐光啟二年(886年)入閩縣西高浦(鶴浦)的石氏家族。繼唐末石琚之後,高浦石氏一門創造了“一門三進士、叔侄兄弟科甲聯芳”的佳話,到宋朝,就出了十個進士、三個尚書,因此有了“宋室尚書府,銀城甲第家”的美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在高浦,提到官宦名門,大家都會提到伯府。鶴浦路95號即是伯府所在。石旗杆被置於角落掩埋大半,落轎石靜靜地趴在庭院裡,古厝前埕的青石磚依稀可辨……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曾著文盛讚它

“環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則龍聚,龍聚則地真。”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自古以來,高浦便是拱衛同安縣西的重鎮。公元1391年,高浦守禦千戶所建城,是廈門史上第一城。由於此地三面臨海,北倚杏林的白鶴山,古時又有鶴浦的雅稱。早在宋時就被譽為“同邑名區”。

這裡水陸交通很發達,商賈不絕。廈門似乎很難再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幾百年來,美景與傳說、文教與信仰、戰爭與和平悉數上演。而這個地方僅有1.3平方公里大小。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行走在高浦,你完全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遇到什麼,每一步皆是驚喜。這裡風光秀麗,人文蔚起。2006年,實行村改居,高浦古村變身新社區。伴隨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推進,講好高浦故事,將在這裡上演。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曾是廈門第一城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如果沒有那段遺存斑駁樸拙爬滿綠植的古城牆,沒有四通八達的地下水道,沒有觸目可見的水井,延續下來的路名“北門路”、“鶴浦路”……你可能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旌旗高揚,刀劍鋥亮,駐軍數千。

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高浦千戶所城”設立起,作為閩南的軍事重鎮,屬永寧衛指揮使司管轄的高浦城,在抗擊倭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經,這裡是比廈門城建城更早、規模更大的軍事要塞。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對高浦城研究頗深的黃堅定說:

當年的高浦城,是一座佈防嚴密的軍事要塞,設有東、西、南、北4座城門,4門上均建有門樓,城牆周長約1440米,城牆上,設有供士兵站崗、休息的窩鋪16座。其後,高浦城仍被不斷加固。1602年前後,還在城外東北方增築“外臺”,提高城池的防禦能力。另外,高浦城外,還建有3座旱寨、5座烽燧。到1602年前後,烽燧更增至7座。

這樣,以高浦為中心,由烽燧、旱寨、城牆組成內外三道防禦圈,加上水田、灘塗、大海等自然屏障,高浦城固若金湯。其時,這裡駐軍1258人,比1394年才建成的廈門城還要大,駐軍還多。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鶴浦路,目前也就這條路右側,還有當年留下的片段古城牆了,總共有三處。其中,比較完整的一段,約莫10米長,由石板壘成,藏身於雜草叢中,只見石頭縫裡的青苔蒼蒼,極其隱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古老城牆,曾經是家園的堅固屏障。輕輕觸摸著幾百年前“用作防禦的牆垣”的一塊塊古老石頭,想當年,城頭上威武的兵勇、城下莊嚴的軍隊,都在歷史的煙塵中遠去。

古厝為臺灣宗親所建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昔日高浦城不僅是重要海防要塞,還是繁榮的商貿重鎮。這裡,港汊縱橫交錯,水陸交通便利,物產豐富,“為濱海要衝”、“沿海重鎮”,“向稱重地”。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根據《鶴浦舊志》記載

在明代最鼎盛時期,就已經由三十幾支宗姓家族在這裡安家落戶,其時古城內外民房廟宇鱗次櫛比,人口數萬。

彼時,在城內外的五條大街上,所開設的作坊、店鋪多達數百號,而且日夜經營,故當年有“不夜城”之稱。

由於大戶人家群聚,坐落於高浦的紅磚古厝也顯得比其他地方更加的恢弘。即使經過了歲月的洗禮,燕尾脊和房樑上雕花仍然向人述說著百年前的故事。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位於浦城路上的紅磚厝,是高浦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民居群了。陳阿婆說,這裡共有三座六大落,每座格局一樣,前後兩落,配有護厝,還有前埕。30多年前,她嫁過來時,一戶大宅都住著七八戶人家,現在要麼荒廢,要麼老人住,或者租給了外地人

至今堅守在大宅裡的90歲老人高國美說:

這些大宅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聽上一輩的說,這些古厝是過去從高浦走出去的臺灣宗親回來建的。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高國美指著古厝前方大埕,四四方方的磚鋪得紅紅豔豔、平平整整,他說這些都是用田野裡的泥土燒製而成的,具有吸溼、防滑功能。小時候,村民們在這裡或閒時泡茶,或農忙晒穀,自成一趣。

曾是超級學霸之所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走在高浦,常常一扭頭,古厝群的紅磚和飛簷就不由分說進入眼簾。其中一幢兩落的古厝,埕前還留有空著的旗杆位。據說,這是祖先遺留下來的,是他們獲取功名、光宗耀祖的象徵。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在坊間廣為流傳著“東黃西石,南陳北薛”的神話,其中“西石”指的唐光啟二年(886年)入閩縣西高浦(鶴浦)的石氏家族。繼唐末石琚之後,高浦石氏一門創造了“一門三進士、叔侄兄弟科甲聯芳”的佳話,到宋朝,就出了十個進士、三個尚書,因此有了“宋室尚書府,銀城甲第家”的美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在高浦,提到官宦名門,大家都會提到伯府。鶴浦路95號即是伯府所在。石旗杆被置於角落掩埋大半,落轎石靜靜地趴在庭院裡,古厝前埕的青石磚依稀可辨……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伯府原有三座九落兩護厝,三座主厝一字排開,中間一座的兩邊為護厝。如今,左右兩座六落主厝已蕩然無存,中座主厝只剩下前落和中落,右護厝也已拆除。

古榕古井古廟多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曾著文盛讚它

“環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則龍聚,龍聚則地真。”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自古以來,高浦便是拱衛同安縣西的重鎮。公元1391年,高浦守禦千戶所建城,是廈門史上第一城。由於此地三面臨海,北倚杏林的白鶴山,古時又有鶴浦的雅稱。早在宋時就被譽為“同邑名區”。

這裡水陸交通很發達,商賈不絕。廈門似乎很難再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幾百年來,美景與傳說、文教與信仰、戰爭與和平悉數上演。而這個地方僅有1.3平方公里大小。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行走在高浦,你完全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遇到什麼,每一步皆是驚喜。這裡風光秀麗,人文蔚起。2006年,實行村改居,高浦古村變身新社區。伴隨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推進,講好高浦故事,將在這裡上演。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曾是廈門第一城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如果沒有那段遺存斑駁樸拙爬滿綠植的古城牆,沒有四通八達的地下水道,沒有觸目可見的水井,延續下來的路名“北門路”、“鶴浦路”……你可能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旌旗高揚,刀劍鋥亮,駐軍數千。

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高浦千戶所城”設立起,作為閩南的軍事重鎮,屬永寧衛指揮使司管轄的高浦城,在抗擊倭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經,這裡是比廈門城建城更早、規模更大的軍事要塞。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對高浦城研究頗深的黃堅定說:

當年的高浦城,是一座佈防嚴密的軍事要塞,設有東、西、南、北4座城門,4門上均建有門樓,城牆周長約1440米,城牆上,設有供士兵站崗、休息的窩鋪16座。其後,高浦城仍被不斷加固。1602年前後,還在城外東北方增築“外臺”,提高城池的防禦能力。另外,高浦城外,還建有3座旱寨、5座烽燧。到1602年前後,烽燧更增至7座。

這樣,以高浦為中心,由烽燧、旱寨、城牆組成內外三道防禦圈,加上水田、灘塗、大海等自然屏障,高浦城固若金湯。其時,這裡駐軍1258人,比1394年才建成的廈門城還要大,駐軍還多。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鶴浦路,目前也就這條路右側,還有當年留下的片段古城牆了,總共有三處。其中,比較完整的一段,約莫10米長,由石板壘成,藏身於雜草叢中,只見石頭縫裡的青苔蒼蒼,極其隱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古老城牆,曾經是家園的堅固屏障。輕輕觸摸著幾百年前“用作防禦的牆垣”的一塊塊古老石頭,想當年,城頭上威武的兵勇、城下莊嚴的軍隊,都在歷史的煙塵中遠去。

古厝為臺灣宗親所建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昔日高浦城不僅是重要海防要塞,還是繁榮的商貿重鎮。這裡,港汊縱橫交錯,水陸交通便利,物產豐富,“為濱海要衝”、“沿海重鎮”,“向稱重地”。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根據《鶴浦舊志》記載

在明代最鼎盛時期,就已經由三十幾支宗姓家族在這裡安家落戶,其時古城內外民房廟宇鱗次櫛比,人口數萬。

彼時,在城內外的五條大街上,所開設的作坊、店鋪多達數百號,而且日夜經營,故當年有“不夜城”之稱。

由於大戶人家群聚,坐落於高浦的紅磚古厝也顯得比其他地方更加的恢弘。即使經過了歲月的洗禮,燕尾脊和房樑上雕花仍然向人述說著百年前的故事。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位於浦城路上的紅磚厝,是高浦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民居群了。陳阿婆說,這裡共有三座六大落,每座格局一樣,前後兩落,配有護厝,還有前埕。30多年前,她嫁過來時,一戶大宅都住著七八戶人家,現在要麼荒廢,要麼老人住,或者租給了外地人

至今堅守在大宅裡的90歲老人高國美說:

這些大宅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聽上一輩的說,這些古厝是過去從高浦走出去的臺灣宗親回來建的。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高國美指著古厝前方大埕,四四方方的磚鋪得紅紅豔豔、平平整整,他說這些都是用田野裡的泥土燒製而成的,具有吸溼、防滑功能。小時候,村民們在這裡或閒時泡茶,或農忙晒穀,自成一趣。

曾是超級學霸之所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走在高浦,常常一扭頭,古厝群的紅磚和飛簷就不由分說進入眼簾。其中一幢兩落的古厝,埕前還留有空著的旗杆位。據說,這是祖先遺留下來的,是他們獲取功名、光宗耀祖的象徵。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在坊間廣為流傳著“東黃西石,南陳北薛”的神話,其中“西石”指的唐光啟二年(886年)入閩縣西高浦(鶴浦)的石氏家族。繼唐末石琚之後,高浦石氏一門創造了“一門三進士、叔侄兄弟科甲聯芳”的佳話,到宋朝,就出了十個進士、三個尚書,因此有了“宋室尚書府,銀城甲第家”的美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在高浦,提到官宦名門,大家都會提到伯府。鶴浦路95號即是伯府所在。石旗杆被置於角落掩埋大半,落轎石靜靜地趴在庭院裡,古厝前埕的青石磚依稀可辨……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伯府原有三座九落兩護厝,三座主厝一字排開,中間一座的兩邊為護厝。如今,左右兩座六落主厝已蕩然無存,中座主厝只剩下前落和中落,右護厝也已拆除。

古榕古井古廟多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漫步高浦街巷,路兩側,不時可見奇形怪狀的石頭、古色古香的罈罈罐罐,以及伴隨著高浦一起成長的參天古榕。古井,也是高浦的一大特色,散落街頭巷尾。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曾著文盛讚它

“環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則龍聚,龍聚則地真。”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自古以來,高浦便是拱衛同安縣西的重鎮。公元1391年,高浦守禦千戶所建城,是廈門史上第一城。由於此地三面臨海,北倚杏林的白鶴山,古時又有鶴浦的雅稱。早在宋時就被譽為“同邑名區”。

這裡水陸交通很發達,商賈不絕。廈門似乎很難再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幾百年來,美景與傳說、文教與信仰、戰爭與和平悉數上演。而這個地方僅有1.3平方公里大小。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行走在高浦,你完全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遇到什麼,每一步皆是驚喜。這裡風光秀麗,人文蔚起。2006年,實行村改居,高浦古村變身新社區。伴隨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推進,講好高浦故事,將在這裡上演。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曾是廈門第一城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如果沒有那段遺存斑駁樸拙爬滿綠植的古城牆,沒有四通八達的地下水道,沒有觸目可見的水井,延續下來的路名“北門路”、“鶴浦路”……你可能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旌旗高揚,刀劍鋥亮,駐軍數千。

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高浦千戶所城”設立起,作為閩南的軍事重鎮,屬永寧衛指揮使司管轄的高浦城,在抗擊倭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經,這裡是比廈門城建城更早、規模更大的軍事要塞。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對高浦城研究頗深的黃堅定說:

當年的高浦城,是一座佈防嚴密的軍事要塞,設有東、西、南、北4座城門,4門上均建有門樓,城牆周長約1440米,城牆上,設有供士兵站崗、休息的窩鋪16座。其後,高浦城仍被不斷加固。1602年前後,還在城外東北方增築“外臺”,提高城池的防禦能力。另外,高浦城外,還建有3座旱寨、5座烽燧。到1602年前後,烽燧更增至7座。

這樣,以高浦為中心,由烽燧、旱寨、城牆組成內外三道防禦圈,加上水田、灘塗、大海等自然屏障,高浦城固若金湯。其時,這裡駐軍1258人,比1394年才建成的廈門城還要大,駐軍還多。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鶴浦路,目前也就這條路右側,還有當年留下的片段古城牆了,總共有三處。其中,比較完整的一段,約莫10米長,由石板壘成,藏身於雜草叢中,只見石頭縫裡的青苔蒼蒼,極其隱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古老城牆,曾經是家園的堅固屏障。輕輕觸摸著幾百年前“用作防禦的牆垣”的一塊塊古老石頭,想當年,城頭上威武的兵勇、城下莊嚴的軍隊,都在歷史的煙塵中遠去。

古厝為臺灣宗親所建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昔日高浦城不僅是重要海防要塞,還是繁榮的商貿重鎮。這裡,港汊縱橫交錯,水陸交通便利,物產豐富,“為濱海要衝”、“沿海重鎮”,“向稱重地”。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根據《鶴浦舊志》記載

在明代最鼎盛時期,就已經由三十幾支宗姓家族在這裡安家落戶,其時古城內外民房廟宇鱗次櫛比,人口數萬。

彼時,在城內外的五條大街上,所開設的作坊、店鋪多達數百號,而且日夜經營,故當年有“不夜城”之稱。

由於大戶人家群聚,坐落於高浦的紅磚古厝也顯得比其他地方更加的恢弘。即使經過了歲月的洗禮,燕尾脊和房樑上雕花仍然向人述說著百年前的故事。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位於浦城路上的紅磚厝,是高浦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民居群了。陳阿婆說,這裡共有三座六大落,每座格局一樣,前後兩落,配有護厝,還有前埕。30多年前,她嫁過來時,一戶大宅都住著七八戶人家,現在要麼荒廢,要麼老人住,或者租給了外地人

至今堅守在大宅裡的90歲老人高國美說:

這些大宅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聽上一輩的說,這些古厝是過去從高浦走出去的臺灣宗親回來建的。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高國美指著古厝前方大埕,四四方方的磚鋪得紅紅豔豔、平平整整,他說這些都是用田野裡的泥土燒製而成的,具有吸溼、防滑功能。小時候,村民們在這裡或閒時泡茶,或農忙晒穀,自成一趣。

曾是超級學霸之所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走在高浦,常常一扭頭,古厝群的紅磚和飛簷就不由分說進入眼簾。其中一幢兩落的古厝,埕前還留有空著的旗杆位。據說,這是祖先遺留下來的,是他們獲取功名、光宗耀祖的象徵。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在坊間廣為流傳著“東黃西石,南陳北薛”的神話,其中“西石”指的唐光啟二年(886年)入閩縣西高浦(鶴浦)的石氏家族。繼唐末石琚之後,高浦石氏一門創造了“一門三進士、叔侄兄弟科甲聯芳”的佳話,到宋朝,就出了十個進士、三個尚書,因此有了“宋室尚書府,銀城甲第家”的美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在高浦,提到官宦名門,大家都會提到伯府。鶴浦路95號即是伯府所在。石旗杆被置於角落掩埋大半,落轎石靜靜地趴在庭院裡,古厝前埕的青石磚依稀可辨……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伯府原有三座九落兩護厝,三座主厝一字排開,中間一座的兩邊為護厝。如今,左右兩座六落主厝已蕩然無存,中座主厝只剩下前落和中落,右護厝也已拆除。

古榕古井古廟多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漫步高浦街巷,路兩側,不時可見奇形怪狀的石頭、古色古香的罈罈罐罐,以及伴隨著高浦一起成長的參天古榕。古井,也是高浦的一大特色,散落街頭巷尾。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一般井口半米見方,揭開蓋子望裡看,裡頭砌的是磚,則是現代井,若是石頭,則是古井;水深,多是現代井,若是水淺,則有可能是古井;單就外觀看,古井外部是一圈石頭,或整塊,或是碎石砌的。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曾著文盛讚它

“環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則龍聚,龍聚則地真。”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自古以來,高浦便是拱衛同安縣西的重鎮。公元1391年,高浦守禦千戶所建城,是廈門史上第一城。由於此地三面臨海,北倚杏林的白鶴山,古時又有鶴浦的雅稱。早在宋時就被譽為“同邑名區”。

這裡水陸交通很發達,商賈不絕。廈門似乎很難再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幾百年來,美景與傳說、文教與信仰、戰爭與和平悉數上演。而這個地方僅有1.3平方公里大小。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行走在高浦,你完全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遇到什麼,每一步皆是驚喜。這裡風光秀麗,人文蔚起。2006年,實行村改居,高浦古村變身新社區。伴隨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推進,講好高浦故事,將在這裡上演。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曾是廈門第一城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如果沒有那段遺存斑駁樸拙爬滿綠植的古城牆,沒有四通八達的地下水道,沒有觸目可見的水井,延續下來的路名“北門路”、“鶴浦路”……你可能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旌旗高揚,刀劍鋥亮,駐軍數千。

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高浦千戶所城”設立起,作為閩南的軍事重鎮,屬永寧衛指揮使司管轄的高浦城,在抗擊倭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經,這裡是比廈門城建城更早、規模更大的軍事要塞。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對高浦城研究頗深的黃堅定說:

當年的高浦城,是一座佈防嚴密的軍事要塞,設有東、西、南、北4座城門,4門上均建有門樓,城牆周長約1440米,城牆上,設有供士兵站崗、休息的窩鋪16座。其後,高浦城仍被不斷加固。1602年前後,還在城外東北方增築“外臺”,提高城池的防禦能力。另外,高浦城外,還建有3座旱寨、5座烽燧。到1602年前後,烽燧更增至7座。

這樣,以高浦為中心,由烽燧、旱寨、城牆組成內外三道防禦圈,加上水田、灘塗、大海等自然屏障,高浦城固若金湯。其時,這裡駐軍1258人,比1394年才建成的廈門城還要大,駐軍還多。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鶴浦路,目前也就這條路右側,還有當年留下的片段古城牆了,總共有三處。其中,比較完整的一段,約莫10米長,由石板壘成,藏身於雜草叢中,只見石頭縫裡的青苔蒼蒼,極其隱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古老城牆,曾經是家園的堅固屏障。輕輕觸摸著幾百年前“用作防禦的牆垣”的一塊塊古老石頭,想當年,城頭上威武的兵勇、城下莊嚴的軍隊,都在歷史的煙塵中遠去。

古厝為臺灣宗親所建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昔日高浦城不僅是重要海防要塞,還是繁榮的商貿重鎮。這裡,港汊縱橫交錯,水陸交通便利,物產豐富,“為濱海要衝”、“沿海重鎮”,“向稱重地”。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根據《鶴浦舊志》記載

在明代最鼎盛時期,就已經由三十幾支宗姓家族在這裡安家落戶,其時古城內外民房廟宇鱗次櫛比,人口數萬。

彼時,在城內外的五條大街上,所開設的作坊、店鋪多達數百號,而且日夜經營,故當年有“不夜城”之稱。

由於大戶人家群聚,坐落於高浦的紅磚古厝也顯得比其他地方更加的恢弘。即使經過了歲月的洗禮,燕尾脊和房樑上雕花仍然向人述說著百年前的故事。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位於浦城路上的紅磚厝,是高浦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民居群了。陳阿婆說,這裡共有三座六大落,每座格局一樣,前後兩落,配有護厝,還有前埕。30多年前,她嫁過來時,一戶大宅都住著七八戶人家,現在要麼荒廢,要麼老人住,或者租給了外地人

至今堅守在大宅裡的90歲老人高國美說:

這些大宅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聽上一輩的說,這些古厝是過去從高浦走出去的臺灣宗親回來建的。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高國美指著古厝前方大埕,四四方方的磚鋪得紅紅豔豔、平平整整,他說這些都是用田野裡的泥土燒製而成的,具有吸溼、防滑功能。小時候,村民們在這裡或閒時泡茶,或農忙晒穀,自成一趣。

曾是超級學霸之所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走在高浦,常常一扭頭,古厝群的紅磚和飛簷就不由分說進入眼簾。其中一幢兩落的古厝,埕前還留有空著的旗杆位。據說,這是祖先遺留下來的,是他們獲取功名、光宗耀祖的象徵。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在坊間廣為流傳著“東黃西石,南陳北薛”的神話,其中“西石”指的唐光啟二年(886年)入閩縣西高浦(鶴浦)的石氏家族。繼唐末石琚之後,高浦石氏一門創造了“一門三進士、叔侄兄弟科甲聯芳”的佳話,到宋朝,就出了十個進士、三個尚書,因此有了“宋室尚書府,銀城甲第家”的美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在高浦,提到官宦名門,大家都會提到伯府。鶴浦路95號即是伯府所在。石旗杆被置於角落掩埋大半,落轎石靜靜地趴在庭院裡,古厝前埕的青石磚依稀可辨……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伯府原有三座九落兩護厝,三座主厝一字排開,中間一座的兩邊為護厝。如今,左右兩座六落主厝已蕩然無存,中座主厝只剩下前落和中落,右護厝也已拆除。

古榕古井古廟多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漫步高浦街巷,路兩側,不時可見奇形怪狀的石頭、古色古香的罈罈罐罐,以及伴隨著高浦一起成長的參天古榕。古井,也是高浦的一大特色,散落街頭巷尾。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一般井口半米見方,揭開蓋子望裡看,裡頭砌的是磚,則是現代井,若是石頭,則是古井;水深,多是現代井,若是水淺,則有可能是古井;單就外觀看,古井外部是一圈石頭,或整塊,或是碎石砌的。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古井邊古榕下,過去都一度是村民生活的中心,話仙聊天,其樂融融。一直以來,高浦就有“宮廟百座,口灶萬戶”之美譽。

除了古榕、老井和古厝,古城中還有很多廟宇,鰲江宮、玄檀廟、上帝宮、城隍廟、觀音亭寺、普德宮、媽祖廟、聖王宮等星羅棋佈地分佈城中,每逢神誕,各宮廟都會有盛大的民俗活動,可謂是當地獨特的民俗風景。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曾著文盛讚它

“環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則龍聚,龍聚則地真。”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自古以來,高浦便是拱衛同安縣西的重鎮。公元1391年,高浦守禦千戶所建城,是廈門史上第一城。由於此地三面臨海,北倚杏林的白鶴山,古時又有鶴浦的雅稱。早在宋時就被譽為“同邑名區”。

這裡水陸交通很發達,商賈不絕。廈門似乎很難再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幾百年來,美景與傳說、文教與信仰、戰爭與和平悉數上演。而這個地方僅有1.3平方公里大小。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行走在高浦,你完全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遇到什麼,每一步皆是驚喜。這裡風光秀麗,人文蔚起。2006年,實行村改居,高浦古村變身新社區。伴隨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推進,講好高浦故事,將在這裡上演。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曾是廈門第一城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如果沒有那段遺存斑駁樸拙爬滿綠植的古城牆,沒有四通八達的地下水道,沒有觸目可見的水井,延續下來的路名“北門路”、“鶴浦路”……你可能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旌旗高揚,刀劍鋥亮,駐軍數千。

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高浦千戶所城”設立起,作為閩南的軍事重鎮,屬永寧衛指揮使司管轄的高浦城,在抗擊倭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經,這裡是比廈門城建城更早、規模更大的軍事要塞。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對高浦城研究頗深的黃堅定說:

當年的高浦城,是一座佈防嚴密的軍事要塞,設有東、西、南、北4座城門,4門上均建有門樓,城牆周長約1440米,城牆上,設有供士兵站崗、休息的窩鋪16座。其後,高浦城仍被不斷加固。1602年前後,還在城外東北方增築“外臺”,提高城池的防禦能力。另外,高浦城外,還建有3座旱寨、5座烽燧。到1602年前後,烽燧更增至7座。

這樣,以高浦為中心,由烽燧、旱寨、城牆組成內外三道防禦圈,加上水田、灘塗、大海等自然屏障,高浦城固若金湯。其時,這裡駐軍1258人,比1394年才建成的廈門城還要大,駐軍還多。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鶴浦路,目前也就這條路右側,還有當年留下的片段古城牆了,總共有三處。其中,比較完整的一段,約莫10米長,由石板壘成,藏身於雜草叢中,只見石頭縫裡的青苔蒼蒼,極其隱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古老城牆,曾經是家園的堅固屏障。輕輕觸摸著幾百年前“用作防禦的牆垣”的一塊塊古老石頭,想當年,城頭上威武的兵勇、城下莊嚴的軍隊,都在歷史的煙塵中遠去。

古厝為臺灣宗親所建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昔日高浦城不僅是重要海防要塞,還是繁榮的商貿重鎮。這裡,港汊縱橫交錯,水陸交通便利,物產豐富,“為濱海要衝”、“沿海重鎮”,“向稱重地”。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根據《鶴浦舊志》記載

在明代最鼎盛時期,就已經由三十幾支宗姓家族在這裡安家落戶,其時古城內外民房廟宇鱗次櫛比,人口數萬。

彼時,在城內外的五條大街上,所開設的作坊、店鋪多達數百號,而且日夜經營,故當年有“不夜城”之稱。

由於大戶人家群聚,坐落於高浦的紅磚古厝也顯得比其他地方更加的恢弘。即使經過了歲月的洗禮,燕尾脊和房樑上雕花仍然向人述說著百年前的故事。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位於浦城路上的紅磚厝,是高浦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民居群了。陳阿婆說,這裡共有三座六大落,每座格局一樣,前後兩落,配有護厝,還有前埕。30多年前,她嫁過來時,一戶大宅都住著七八戶人家,現在要麼荒廢,要麼老人住,或者租給了外地人

至今堅守在大宅裡的90歲老人高國美說:

這些大宅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聽上一輩的說,這些古厝是過去從高浦走出去的臺灣宗親回來建的。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高國美指著古厝前方大埕,四四方方的磚鋪得紅紅豔豔、平平整整,他說這些都是用田野裡的泥土燒製而成的,具有吸溼、防滑功能。小時候,村民們在這裡或閒時泡茶,或農忙晒穀,自成一趣。

曾是超級學霸之所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走在高浦,常常一扭頭,古厝群的紅磚和飛簷就不由分說進入眼簾。其中一幢兩落的古厝,埕前還留有空著的旗杆位。據說,這是祖先遺留下來的,是他們獲取功名、光宗耀祖的象徵。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在坊間廣為流傳著“東黃西石,南陳北薛”的神話,其中“西石”指的唐光啟二年(886年)入閩縣西高浦(鶴浦)的石氏家族。繼唐末石琚之後,高浦石氏一門創造了“一門三進士、叔侄兄弟科甲聯芳”的佳話,到宋朝,就出了十個進士、三個尚書,因此有了“宋室尚書府,銀城甲第家”的美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在高浦,提到官宦名門,大家都會提到伯府。鶴浦路95號即是伯府所在。石旗杆被置於角落掩埋大半,落轎石靜靜地趴在庭院裡,古厝前埕的青石磚依稀可辨……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伯府原有三座九落兩護厝,三座主厝一字排開,中間一座的兩邊為護厝。如今,左右兩座六落主厝已蕩然無存,中座主厝只剩下前落和中落,右護厝也已拆除。

古榕古井古廟多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漫步高浦街巷,路兩側,不時可見奇形怪狀的石頭、古色古香的罈罈罐罐,以及伴隨著高浦一起成長的參天古榕。古井,也是高浦的一大特色,散落街頭巷尾。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一般井口半米見方,揭開蓋子望裡看,裡頭砌的是磚,則是現代井,若是石頭,則是古井;水深,多是現代井,若是水淺,則有可能是古井;單就外觀看,古井外部是一圈石頭,或整塊,或是碎石砌的。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古井邊古榕下,過去都一度是村民生活的中心,話仙聊天,其樂融融。一直以來,高浦就有“宮廟百座,口灶萬戶”之美譽。

除了古榕、老井和古厝,古城中還有很多廟宇,鰲江宮、玄檀廟、上帝宮、城隍廟、觀音亭寺、普德宮、媽祖廟、聖王宮等星羅棋佈地分佈城中,每逢神誕,各宮廟都會有盛大的民俗活動,可謂是當地獨特的民俗風景。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香菸繚繞之中,廟宇裝飾精美的屋脊和燕尾簷劃過天際,神明就在那裡看著販夫走卒從廟前經過,看著海外歸僑、臺胞從廟門前經過,微笑地看著進門來叩拜的人,傾聽他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高浦,一個有故事的地方。已經離開人們的視野太久,太久。結合“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社區文化提升,高浦正在進行中。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曾著文盛讚它

“環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則龍聚,龍聚則地真。”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自古以來,高浦便是拱衛同安縣西的重鎮。公元1391年,高浦守禦千戶所建城,是廈門史上第一城。由於此地三面臨海,北倚杏林的白鶴山,古時又有鶴浦的雅稱。早在宋時就被譽為“同邑名區”。

這裡水陸交通很發達,商賈不絕。廈門似乎很難再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幾百年來,美景與傳說、文教與信仰、戰爭與和平悉數上演。而這個地方僅有1.3平方公里大小。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行走在高浦,你完全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遇到什麼,每一步皆是驚喜。這裡風光秀麗,人文蔚起。2006年,實行村改居,高浦古村變身新社區。伴隨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推進,講好高浦故事,將在這裡上演。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曾是廈門第一城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如果沒有那段遺存斑駁樸拙爬滿綠植的古城牆,沒有四通八達的地下水道,沒有觸目可見的水井,延續下來的路名“北門路”、“鶴浦路”……你可能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旌旗高揚,刀劍鋥亮,駐軍數千。

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高浦千戶所城”設立起,作為閩南的軍事重鎮,屬永寧衛指揮使司管轄的高浦城,在抗擊倭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經,這裡是比廈門城建城更早、規模更大的軍事要塞。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對高浦城研究頗深的黃堅定說:

當年的高浦城,是一座佈防嚴密的軍事要塞,設有東、西、南、北4座城門,4門上均建有門樓,城牆周長約1440米,城牆上,設有供士兵站崗、休息的窩鋪16座。其後,高浦城仍被不斷加固。1602年前後,還在城外東北方增築“外臺”,提高城池的防禦能力。另外,高浦城外,還建有3座旱寨、5座烽燧。到1602年前後,烽燧更增至7座。

這樣,以高浦為中心,由烽燧、旱寨、城牆組成內外三道防禦圈,加上水田、灘塗、大海等自然屏障,高浦城固若金湯。其時,這裡駐軍1258人,比1394年才建成的廈門城還要大,駐軍還多。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鶴浦路,目前也就這條路右側,還有當年留下的片段古城牆了,總共有三處。其中,比較完整的一段,約莫10米長,由石板壘成,藏身於雜草叢中,只見石頭縫裡的青苔蒼蒼,極其隱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古老城牆,曾經是家園的堅固屏障。輕輕觸摸著幾百年前“用作防禦的牆垣”的一塊塊古老石頭,想當年,城頭上威武的兵勇、城下莊嚴的軍隊,都在歷史的煙塵中遠去。

古厝為臺灣宗親所建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昔日高浦城不僅是重要海防要塞,還是繁榮的商貿重鎮。這裡,港汊縱橫交錯,水陸交通便利,物產豐富,“為濱海要衝”、“沿海重鎮”,“向稱重地”。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根據《鶴浦舊志》記載

在明代最鼎盛時期,就已經由三十幾支宗姓家族在這裡安家落戶,其時古城內外民房廟宇鱗次櫛比,人口數萬。

彼時,在城內外的五條大街上,所開設的作坊、店鋪多達數百號,而且日夜經營,故當年有“不夜城”之稱。

由於大戶人家群聚,坐落於高浦的紅磚古厝也顯得比其他地方更加的恢弘。即使經過了歲月的洗禮,燕尾脊和房樑上雕花仍然向人述說著百年前的故事。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位於浦城路上的紅磚厝,是高浦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民居群了。陳阿婆說,這裡共有三座六大落,每座格局一樣,前後兩落,配有護厝,還有前埕。30多年前,她嫁過來時,一戶大宅都住著七八戶人家,現在要麼荒廢,要麼老人住,或者租給了外地人

至今堅守在大宅裡的90歲老人高國美說:

這些大宅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聽上一輩的說,這些古厝是過去從高浦走出去的臺灣宗親回來建的。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高國美指著古厝前方大埕,四四方方的磚鋪得紅紅豔豔、平平整整,他說這些都是用田野裡的泥土燒製而成的,具有吸溼、防滑功能。小時候,村民們在這裡或閒時泡茶,或農忙晒穀,自成一趣。

曾是超級學霸之所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走在高浦,常常一扭頭,古厝群的紅磚和飛簷就不由分說進入眼簾。其中一幢兩落的古厝,埕前還留有空著的旗杆位。據說,這是祖先遺留下來的,是他們獲取功名、光宗耀祖的象徵。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在坊間廣為流傳著“東黃西石,南陳北薛”的神話,其中“西石”指的唐光啟二年(886年)入閩縣西高浦(鶴浦)的石氏家族。繼唐末石琚之後,高浦石氏一門創造了“一門三進士、叔侄兄弟科甲聯芳”的佳話,到宋朝,就出了十個進士、三個尚書,因此有了“宋室尚書府,銀城甲第家”的美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在高浦,提到官宦名門,大家都會提到伯府。鶴浦路95號即是伯府所在。石旗杆被置於角落掩埋大半,落轎石靜靜地趴在庭院裡,古厝前埕的青石磚依稀可辨……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伯府原有三座九落兩護厝,三座主厝一字排開,中間一座的兩邊為護厝。如今,左右兩座六落主厝已蕩然無存,中座主厝只剩下前落和中落,右護厝也已拆除。

古榕古井古廟多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漫步高浦街巷,路兩側,不時可見奇形怪狀的石頭、古色古香的罈罈罐罐,以及伴隨著高浦一起成長的參天古榕。古井,也是高浦的一大特色,散落街頭巷尾。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一般井口半米見方,揭開蓋子望裡看,裡頭砌的是磚,則是現代井,若是石頭,則是古井;水深,多是現代井,若是水淺,則有可能是古井;單就外觀看,古井外部是一圈石頭,或整塊,或是碎石砌的。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古井邊古榕下,過去都一度是村民生活的中心,話仙聊天,其樂融融。一直以來,高浦就有“宮廟百座,口灶萬戶”之美譽。

除了古榕、老井和古厝,古城中還有很多廟宇,鰲江宮、玄檀廟、上帝宮、城隍廟、觀音亭寺、普德宮、媽祖廟、聖王宮等星羅棋佈地分佈城中,每逢神誕,各宮廟都會有盛大的民俗活動,可謂是當地獨特的民俗風景。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香菸繚繞之中,廟宇裝飾精美的屋脊和燕尾簷劃過天際,神明就在那裡看著販夫走卒從廟前經過,看著海外歸僑、臺胞從廟門前經過,微笑地看著進門來叩拜的人,傾聽他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高浦,一個有故事的地方。已經離開人們的視野太久,太久。結合“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社區文化提升,高浦正在進行中。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以高浦小學為起點,沿著高浦路到高浦幼兒園這一段,將進行資源整合,修繕改造提升,重建鰲江書院,它是戚繼光明嘉靖年間駐師高浦,於千戶所署衙創辦書院,時稱“戚公院”。還將設置文化牆,通過圖文並茂方式,將高浦古城故事、傳說、典故重現,講好社區故事,讓生活在這裡的居民或者到此遊玩的遊客,都能重新認識、瞻仰這一人生勝地。

人傑且地靈

龍聚則地真

高浦,傳奇在出發

"

杏林高浦

唱一曲水天一色的美景

訴說一段梟雄迭起的往事

續寫一闕海商如雲的佳話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朱熹曾著文盛讚它

“環浦皆山也,襟浦皆水也,山水合則龍聚,龍聚則地真。”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自古以來,高浦便是拱衛同安縣西的重鎮。公元1391年,高浦守禦千戶所建城,是廈門史上第一城。由於此地三面臨海,北倚杏林的白鶴山,古時又有鶴浦的雅稱。早在宋時就被譽為“同邑名區”。

這裡水陸交通很發達,商賈不絕。廈門似乎很難再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幾百年來,美景與傳說、文教與信仰、戰爭與和平悉數上演。而這個地方僅有1.3平方公里大小。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行走在高浦,你完全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遇到什麼,每一步皆是驚喜。這裡風光秀麗,人文蔚起。2006年,實行村改居,高浦古村變身新社區。伴隨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推進,講好高浦故事,將在這裡上演。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曾是廈門第一城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如果沒有那段遺存斑駁樸拙爬滿綠植的古城牆,沒有四通八達的地下水道,沒有觸目可見的水井,延續下來的路名“北門路”、“鶴浦路”……你可能很難想象,這裡曾經旌旗高揚,刀劍鋥亮,駐軍數千。

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高浦千戶所城”設立起,作為閩南的軍事重鎮,屬永寧衛指揮使司管轄的高浦城,在抗擊倭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經,這裡是比廈門城建城更早、規模更大的軍事要塞。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對高浦城研究頗深的黃堅定說:

當年的高浦城,是一座佈防嚴密的軍事要塞,設有東、西、南、北4座城門,4門上均建有門樓,城牆周長約1440米,城牆上,設有供士兵站崗、休息的窩鋪16座。其後,高浦城仍被不斷加固。1602年前後,還在城外東北方增築“外臺”,提高城池的防禦能力。另外,高浦城外,還建有3座旱寨、5座烽燧。到1602年前後,烽燧更增至7座。

這樣,以高浦為中心,由烽燧、旱寨、城牆組成內外三道防禦圈,加上水田、灘塗、大海等自然屏障,高浦城固若金湯。其時,這裡駐軍1258人,比1394年才建成的廈門城還要大,駐軍還多。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鶴浦路,目前也就這條路右側,還有當年留下的片段古城牆了,總共有三處。其中,比較完整的一段,約莫10米長,由石板壘成,藏身於雜草叢中,只見石頭縫裡的青苔蒼蒼,極其隱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古老城牆,曾經是家園的堅固屏障。輕輕觸摸著幾百年前“用作防禦的牆垣”的一塊塊古老石頭,想當年,城頭上威武的兵勇、城下莊嚴的軍隊,都在歷史的煙塵中遠去。

古厝為臺灣宗親所建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昔日高浦城不僅是重要海防要塞,還是繁榮的商貿重鎮。這裡,港汊縱橫交錯,水陸交通便利,物產豐富,“為濱海要衝”、“沿海重鎮”,“向稱重地”。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根據《鶴浦舊志》記載

在明代最鼎盛時期,就已經由三十幾支宗姓家族在這裡安家落戶,其時古城內外民房廟宇鱗次櫛比,人口數萬。

彼時,在城內外的五條大街上,所開設的作坊、店鋪多達數百號,而且日夜經營,故當年有“不夜城”之稱。

由於大戶人家群聚,坐落於高浦的紅磚古厝也顯得比其他地方更加的恢弘。即使經過了歲月的洗禮,燕尾脊和房樑上雕花仍然向人述說著百年前的故事。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位於浦城路上的紅磚厝,是高浦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民居群了。陳阿婆說,這裡共有三座六大落,每座格局一樣,前後兩落,配有護厝,還有前埕。30多年前,她嫁過來時,一戶大宅都住著七八戶人家,現在要麼荒廢,要麼老人住,或者租給了外地人

至今堅守在大宅裡的90歲老人高國美說:

這些大宅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聽上一輩的說,這些古厝是過去從高浦走出去的臺灣宗親回來建的。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高國美指著古厝前方大埕,四四方方的磚鋪得紅紅豔豔、平平整整,他說這些都是用田野裡的泥土燒製而成的,具有吸溼、防滑功能。小時候,村民們在這裡或閒時泡茶,或農忙晒穀,自成一趣。

曾是超級學霸之所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走在高浦,常常一扭頭,古厝群的紅磚和飛簷就不由分說進入眼簾。其中一幢兩落的古厝,埕前還留有空著的旗杆位。據說,這是祖先遺留下來的,是他們獲取功名、光宗耀祖的象徵。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在坊間廣為流傳著“東黃西石,南陳北薛”的神話,其中“西石”指的唐光啟二年(886年)入閩縣西高浦(鶴浦)的石氏家族。繼唐末石琚之後,高浦石氏一門創造了“一門三進士、叔侄兄弟科甲聯芳”的佳話,到宋朝,就出了十個進士、三個尚書,因此有了“宋室尚書府,銀城甲第家”的美譽。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在高浦,提到官宦名門,大家都會提到伯府。鶴浦路95號即是伯府所在。石旗杆被置於角落掩埋大半,落轎石靜靜地趴在庭院裡,古厝前埕的青石磚依稀可辨……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伯府原有三座九落兩護厝,三座主厝一字排開,中間一座的兩邊為護厝。如今,左右兩座六落主厝已蕩然無存,中座主厝只剩下前落和中落,右護厝也已拆除。

古榕古井古廟多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漫步高浦街巷,路兩側,不時可見奇形怪狀的石頭、古色古香的罈罈罐罐,以及伴隨著高浦一起成長的參天古榕。古井,也是高浦的一大特色,散落街頭巷尾。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一般井口半米見方,揭開蓋子望裡看,裡頭砌的是磚,則是現代井,若是石頭,則是古井;水深,多是現代井,若是水淺,則有可能是古井;單就外觀看,古井外部是一圈石頭,或整塊,或是碎石砌的。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古井邊古榕下,過去都一度是村民生活的中心,話仙聊天,其樂融融。一直以來,高浦就有“宮廟百座,口灶萬戶”之美譽。

除了古榕、老井和古厝,古城中還有很多廟宇,鰲江宮、玄檀廟、上帝宮、城隍廟、觀音亭寺、普德宮、媽祖廟、聖王宮等星羅棋佈地分佈城中,每逢神誕,各宮廟都會有盛大的民俗活動,可謂是當地獨特的民俗風景。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香菸繚繞之中,廟宇裝飾精美的屋脊和燕尾簷劃過天際,神明就在那裡看著販夫走卒從廟前經過,看著海外歸僑、臺胞從廟門前經過,微笑地看著進門來叩拜的人,傾聽他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高浦,一個有故事的地方。已經離開人們的視野太久,太久。結合“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社區文化提升,高浦正在進行中。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以高浦小學為起點,沿著高浦路到高浦幼兒園這一段,將進行資源整合,修繕改造提升,重建鰲江書院,它是戚繼光明嘉靖年間駐師高浦,於千戶所署衙創辦書院,時稱“戚公院”。還將設置文化牆,通過圖文並茂方式,將高浦古城故事、傳說、典故重現,講好社區故事,讓生活在這裡的居民或者到此遊玩的遊客,都能重新認識、瞻仰這一人生勝地。

人傑且地靈

龍聚則地真

高浦,傳奇在出發

人文集美 | 古時廈門第一城,杏林高浦!朱熹如此評價......

恭祝己亥年六月二九,杏林高浦城隍廟城隍爺誕辰,城隍爺庇佑各位今日頭條粉絲們厝宅好住起,好事年年來,萬事如意,閤家平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