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奮鬥者︱竺可楨:老校長的求是一生

竺可楨在學習。(資料照片)

每逢入學季,來自天南海北的浙江大學新生,總會在紫金港校區東大門南側的一塊巨石前駐足片刻。石上篆刻的,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浙大人的著名的“兩個問題”:“諸位在校,有兩個問題應該自己問問:第一,到浙大來做什麼?第二,將來畢業後做什麼樣的人?”這是老校長竺可楨在1936年首次參加新生入學典禮時提出的。

彼時,誰也沒有預料到,這位剛剛擔任浙大校長、面容和藹學問精深的留美博士,即將陪伴全校師生13年艱難的歲月。他的名字,也因這段歷史而與浙大密不可分。

毅然回國 科學報國

2018年11月,一部由浙大黑白劇社創作的校史大戲《求是魂》,在紫金港小劇場重磅開演。整部話劇共分四幕九場,圍繞竺可楨一生中的典型片段,反映他對我國科技、教育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

講起這位浙大老校長的故事,一個繞不開的年份就是1918年。那時,28歲的紹興小夥竺可楨,正在面臨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抉擇。

竺可楨曾經在美留學8年。他先進入伊利諾大學農學院學習農業,畢業後又進入哈佛大學攻讀當時新興的氣象學。倘若留在國外發展,前途不可限量,可他卻選擇在1918年獲取博士學位後毅然回國。

“雖然中國是農業大國,但我們的農業與高度商品化的美國農業相比還存在著很大差距。而與農業關係最為密切的便是氣象。”原來,竺可楨從“轉專業”的那一刻起,就做好了“科學救國”的打算。回國後,他領導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氣象研究所和首批氣象臺站、第一個地學系,並在國內建立了擁有40多個氣象站和100多個雨量測量站的中國氣象觀測網。

西遷辦學 堅守育人

今年暑假,來自浙大的6支社會實踐團隊的近百名學生奔赴貴州湄潭,實地重溫浙大西遷辦學的歷史。

那是一段顛沛流離的時光。任憑歷史的巨輪駛來,作為校長的竺可楨卻無所畏懼。

1937年8月,日寇進攻上海,逼近杭州,浙大被迫舉校搬遷。家國危亡,該遷向何處?“浙大決不搬遷到武漢、長沙或重慶那樣的大城市去,而是要搬遷到那些從未有過大學的城鎮,以至僻靜的農村,使大學的內遷與普及教育、開啟民智相結合。”9月,竺可楨帶領師生離開杭州,橫穿浙江、江西、廣東、湖南、廣西、貴州6省,行程2600多公里,歷時兩年半,最終將校址遷到貴州遵義、湄潭,並在當地辦學7年。途中為保護師生,竺可楨不顧個人安危,總是走在隊伍最前列。

西遷途中,竺可楨提出了“大學教育與內地開發相結合”的辦學思想,沿途不忘造福鄉里。在湄潭時,看到當地氣候土壤很適合茶樹,竺可楨就請浙大的茶葉專家教老百姓種茶和炒茶的技術,大大提高了茶葉質量。浙大前教務長蘇步青教授曾回憶:“我們到了泰和以後,見江水經常氾濫為患。江西的老百姓,受的苦真是說不完。竺先生知此情況後,就讓土木系的師生考察並設計解決方案,最後由縣政府組織施工,在贛江邊建造了一條長堤,終於把千年水患給制服了。”這條直到今天還在發揮作用的長堤,在當地被稱作“浙大堤”。

竺可楨曾把師生召集在一起,語重心長地說:“國家為什麼要花費這麼多錢來培植大學生?為的是希望諸位將來能做各行業的領袖。在這國難嚴重的時候,我們更希望有百折不撓、剛強果敢的大學生來領導民眾,做社會的砥柱。”

求是精神 薪火相傳

“大不自多,海納江河……”如今,每位浙大學子吟唱起這首校歌時,都不會忘記這段西遷歷史,以及誕生於西遷途中的“求是”校訓。

1938年11月19日,竺可楨在廣西宜山主持召開校務會議。在他的倡議下,會議確定了“求是”為浙江大學校訓。竺可楨經常說,“所謂求是,不僅限為埋頭讀書或是實驗室做實驗”,而要有“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精神,要有刻苦耐勞、富於犧牲的精神,“憑自己之良心,甘冒不韙”,以使“真理卒以大明”。

正是這種“排萬難冒百死以求真知”的“求是”精神,支撐著竺可楨在物資匱乏、居無定所的困境裡,依舊堅持辦學、堅持科研,千方百計提高全校的教學質量和科學研究水平,使浙大在烽火中發展壯大,崛起為全國著名的學府;同時也為國家保護和培養了李政道、葉篤正、谷超豪、程開甲等一大批傑出人才。李政道曾說,一年的“求是”校風薰陶,發端了他幾十年細推物理之樂,給了他攀登世界高峰的中華文化底蘊。

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曾在紀念竺可楨誕辰一百週年的集會上,作出這樣的評價:竺可楨是我國近代科學家、教育家的一面旗幟,氣象學界、地理學界的一代宗師,獻身共產主義事業的一名忠誠戰士。

拋開這諸多頭銜,竺可楨更是一名學者。竺可楨始終關注並盡畢生之力開展氣候變化研究。從1918年留學回國的第二天直到1974年逝世的前一天,他始終保持著每天觀察並記錄物候和天氣的習慣。

遷校跋涉的過程中,竺可楨對個人的科研事業也毫不鬆懈,他先後發表了近40篇文章,其中特別重要的有《杭州之氣候》《中國之溫度》《徐霞客之時代》等論文。1941年前後,竺可楨因公到重慶,看到一家書店陳列著一些西文書籍,便進去如飢似渴地翻閱起來,一口氣便看了3個多小時。

竺可楨是公認的中國現代氣象科學的奠基人,可這位大科學家,還是認為“自己知道得太少了。”1974年1月23日,84歲的竺可楨生命已處於垂危之中。夫人看他咳得厲害,把來探望的親戚、朋友留在房外。猛然間,竺可楨聽到了外孫女婿的聲音,便迫不及待地叫他進來。竺可楨強作精神,艱難地坐在書桌旁邊。夫人心疼他,可他卻很“執拗”——原來,竺可楨對自己缺乏“基本粒子”的知識感到著急,而外孫女婿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竺可楨自然很想把握這個求教機會。

竺可楨對於自己提出的“兩問”也給出了自己的回答:第一,求學,應不僅在科目本身,而且要訓練如何能正確地訓練自己的思想;第二,我們人生的目的是在服務,而不在享受。

跨越兩個世紀,竺可楨一直保持著學者特有的堅韌和單純,他不停地學習、工作,不斷追求科學和生命的真理,並將這份追求真理的精神無私地播撒給身邊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