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劍從文的三國大謀士,諸葛亮一生懷念之人'

"

這才是真正的諸葛亮(13)

主筆:閒樂生

徐庶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徐庶早先名字叫做單福,年輕時喜歡擊劍任俠,快意恩仇。

中平末年(公元189年左右),徐庶因行俠仗義為人報仇,遭官府追捕,於是用白粉塗在臉上,披散頭髮逃亡,結果被巡查人員當作黑社會抓了起來,問他叫什麼名字,他抵死不說。官府於是把他綁在菜市場的柱子上拷打,威脅要將他大卸八塊,並擊鼓下令菜市場裡的人出來辨認,卻無一人敢來告發。後經同黨多方營救脫險,於是改名換姓為“徐庶”,不疾不徐的徐,庶民的庶。

"

這才是真正的諸葛亮(13)

主筆:閒樂生

徐庶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徐庶早先名字叫做單福,年輕時喜歡擊劍任俠,快意恩仇。

中平末年(公元189年左右),徐庶因行俠仗義為人報仇,遭官府追捕,於是用白粉塗在臉上,披散頭髮逃亡,結果被巡查人員當作黑社會抓了起來,問他叫什麼名字,他抵死不說。官府於是把他綁在菜市場的柱子上拷打,威脅要將他大卸八塊,並擊鼓下令菜市場裡的人出來辨認,卻無一人敢來告發。後經同黨多方營救脫險,於是改名換姓為“徐庶”,不疾不徐的徐,庶民的庶。

棄劍從文的三國大謀士,諸葛亮一生懷念之人

從此,遊俠單福死了,重現世間的人是書生徐庶,他棄刀劍,換儒服,遍尋名師,艱苦求學。剛開始的時候,同班同學們都嫌棄徐庶有前科,沒有人願意和他在一起。徐庶就每天早起,一個人打掃衛生,一個人吃飯看書寫信到處走走停停,一個人沉心苦讀儒家經典,務求精熟,於是學業大進,終於交到了一個好朋友,那就是同郡名士石韜。

"

這才是真正的諸葛亮(13)

主筆:閒樂生

徐庶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徐庶早先名字叫做單福,年輕時喜歡擊劍任俠,快意恩仇。

中平末年(公元189年左右),徐庶因行俠仗義為人報仇,遭官府追捕,於是用白粉塗在臉上,披散頭髮逃亡,結果被巡查人員當作黑社會抓了起來,問他叫什麼名字,他抵死不說。官府於是把他綁在菜市場的柱子上拷打,威脅要將他大卸八塊,並擊鼓下令菜市場裡的人出來辨認,卻無一人敢來告發。後經同黨多方營救脫險,於是改名換姓為“徐庶”,不疾不徐的徐,庶民的庶。

棄劍從文的三國大謀士,諸葛亮一生懷念之人

從此,遊俠單福死了,重現世間的人是書生徐庶,他棄刀劍,換儒服,遍尋名師,艱苦求學。剛開始的時候,同班同學們都嫌棄徐庶有前科,沒有人願意和他在一起。徐庶就每天早起,一個人打掃衛生,一個人吃飯看書寫信到處走走停停,一個人沉心苦讀儒家經典,務求精熟,於是學業大進,終於交到了一個好朋友,那就是同郡名士石韜。

棄劍從文的三國大謀士,諸葛亮一生懷念之人

至初平三年(192年),因董卓作亂而導致中州四處兵起,徐庶為了避亂,與石韜南下至荊州居住。到了荊州之後,徐庶成為劉備的謀士並與諸葛亮成為好朋友。諸葛亮後來也曾跟屬下說過,他自從認識了徐庶後,經常受他開導教誨,受益良多。

但是,徐庶並不覺得自己和劉備能廝守一生,於是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劉備於是三顧茅廬,與諸葛亮如魚得水。

那是一段美好時光,那是一段黃金歲月,那是一段閃亮的日子,三個人為了理想走到一起,他們曾經哭泣,也曾共同歡笑。

然而,就在他們友情漸篤,事業漸漸有了氣色,在荊州艱難打開一片天地之時,曹操的虎豹騎來了,如豹如虎,在長阪坡將一切撕裂。劉備的陸軍全線崩潰,只能帶著一幫核心成員狂奔漢津,欲與關羽水軍在此會和,而他們的家眷沒跟上的,都被曹操俘虜了,包括劉備的兩個女兒,以及徐庶的老母親。劉備有沒有要回他的女兒史無所載,但徐庶為了老母就只能離開劉備了:"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

"

這才是真正的諸葛亮(13)

主筆:閒樂生

徐庶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徐庶早先名字叫做單福,年輕時喜歡擊劍任俠,快意恩仇。

中平末年(公元189年左右),徐庶因行俠仗義為人報仇,遭官府追捕,於是用白粉塗在臉上,披散頭髮逃亡,結果被巡查人員當作黑社會抓了起來,問他叫什麼名字,他抵死不說。官府於是把他綁在菜市場的柱子上拷打,威脅要將他大卸八塊,並擊鼓下令菜市場裡的人出來辨認,卻無一人敢來告發。後經同黨多方營救脫險,於是改名換姓為“徐庶”,不疾不徐的徐,庶民的庶。

棄劍從文的三國大謀士,諸葛亮一生懷念之人

從此,遊俠單福死了,重現世間的人是書生徐庶,他棄刀劍,換儒服,遍尋名師,艱苦求學。剛開始的時候,同班同學們都嫌棄徐庶有前科,沒有人願意和他在一起。徐庶就每天早起,一個人打掃衛生,一個人吃飯看書寫信到處走走停停,一個人沉心苦讀儒家經典,務求精熟,於是學業大進,終於交到了一個好朋友,那就是同郡名士石韜。

棄劍從文的三國大謀士,諸葛亮一生懷念之人

至初平三年(192年),因董卓作亂而導致中州四處兵起,徐庶為了避亂,與石韜南下至荊州居住。到了荊州之後,徐庶成為劉備的謀士並與諸葛亮成為好朋友。諸葛亮後來也曾跟屬下說過,他自從認識了徐庶後,經常受他開導教誨,受益良多。

但是,徐庶並不覺得自己和劉備能廝守一生,於是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劉備於是三顧茅廬,與諸葛亮如魚得水。

那是一段美好時光,那是一段黃金歲月,那是一段閃亮的日子,三個人為了理想走到一起,他們曾經哭泣,也曾共同歡笑。

然而,就在他們友情漸篤,事業漸漸有了氣色,在荊州艱難打開一片天地之時,曹操的虎豹騎來了,如豹如虎,在長阪坡將一切撕裂。劉備的陸軍全線崩潰,只能帶著一幫核心成員狂奔漢津,欲與關羽水軍在此會和,而他們的家眷沒跟上的,都被曹操俘虜了,包括劉備的兩個女兒,以及徐庶的老母親。劉備有沒有要回他的女兒史無所載,但徐庶為了老母就只能離開劉備了:"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

棄劍從文的三國大謀士,諸葛亮一生懷念之人

我前面的章節就說過,徐庶和石韜、陳群、荀彧、郭嘉他們一樣是潁川士人,而潁川人是曹操的禁臠,不可能被劉備得到。徐庶雖然也很想和諸葛亮雙劍合璧,攜手襄助劉備成就王霸之業,成就一段千古佳話。但,他們畢竟不是同路人,徐庶在亂世中吃了太多的苦,歷經刑訊拷打,受過誤解白眼,嚐盡悲歡離合,所以他渴求安定,追尋安全感,而這些都不是顛沛流離的劉備能給他的,所以,徐庶只能說一聲“請從此別。”哭著跪倒在劉備面前。

"

這才是真正的諸葛亮(13)

主筆:閒樂生

徐庶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徐庶早先名字叫做單福,年輕時喜歡擊劍任俠,快意恩仇。

中平末年(公元189年左右),徐庶因行俠仗義為人報仇,遭官府追捕,於是用白粉塗在臉上,披散頭髮逃亡,結果被巡查人員當作黑社會抓了起來,問他叫什麼名字,他抵死不說。官府於是把他綁在菜市場的柱子上拷打,威脅要將他大卸八塊,並擊鼓下令菜市場裡的人出來辨認,卻無一人敢來告發。後經同黨多方營救脫險,於是改名換姓為“徐庶”,不疾不徐的徐,庶民的庶。

棄劍從文的三國大謀士,諸葛亮一生懷念之人

從此,遊俠單福死了,重現世間的人是書生徐庶,他棄刀劍,換儒服,遍尋名師,艱苦求學。剛開始的時候,同班同學們都嫌棄徐庶有前科,沒有人願意和他在一起。徐庶就每天早起,一個人打掃衛生,一個人吃飯看書寫信到處走走停停,一個人沉心苦讀儒家經典,務求精熟,於是學業大進,終於交到了一個好朋友,那就是同郡名士石韜。

棄劍從文的三國大謀士,諸葛亮一生懷念之人

至初平三年(192年),因董卓作亂而導致中州四處兵起,徐庶為了避亂,與石韜南下至荊州居住。到了荊州之後,徐庶成為劉備的謀士並與諸葛亮成為好朋友。諸葛亮後來也曾跟屬下說過,他自從認識了徐庶後,經常受他開導教誨,受益良多。

但是,徐庶並不覺得自己和劉備能廝守一生,於是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劉備於是三顧茅廬,與諸葛亮如魚得水。

那是一段美好時光,那是一段黃金歲月,那是一段閃亮的日子,三個人為了理想走到一起,他們曾經哭泣,也曾共同歡笑。

然而,就在他們友情漸篤,事業漸漸有了氣色,在荊州艱難打開一片天地之時,曹操的虎豹騎來了,如豹如虎,在長阪坡將一切撕裂。劉備的陸軍全線崩潰,只能帶著一幫核心成員狂奔漢津,欲與關羽水軍在此會和,而他們的家眷沒跟上的,都被曹操俘虜了,包括劉備的兩個女兒,以及徐庶的老母親。劉備有沒有要回他的女兒史無所載,但徐庶為了老母就只能離開劉備了:"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

棄劍從文的三國大謀士,諸葛亮一生懷念之人

我前面的章節就說過,徐庶和石韜、陳群、荀彧、郭嘉他們一樣是潁川士人,而潁川人是曹操的禁臠,不可能被劉備得到。徐庶雖然也很想和諸葛亮雙劍合璧,攜手襄助劉備成就王霸之業,成就一段千古佳話。但,他們畢竟不是同路人,徐庶在亂世中吃了太多的苦,歷經刑訊拷打,受過誤解白眼,嚐盡悲歡離合,所以他渴求安定,追尋安全感,而這些都不是顛沛流離的劉備能給他的,所以,徐庶只能說一聲“請從此別。”哭著跪倒在劉備面前。

棄劍從文的三國大謀士,諸葛亮一生懷念之人

劉備一聲長嘆:長阪坡這一天,真是漫長的一天啊,人生彷彿都在今天濃縮,於是一次次的讓他經歷離別,家眷丟了或許還可以要回來,但看徐庶這樣子,恐怕是不會再回來了。可惡的曹操,他有那麼多人才,根本就不缺徐庶一個,為啥要跟我搶?

但劉備看了看自己這狼狽處境,也實在沒有底氣挽留徐庶。當然,他也可以像很多老闆那樣給徐庶說夢畫餅,但劉備最終沒有,他只是轉過身,望著宛如時代洪流般洶湧奔騰的滔滔漢水,含淚說道:“其實孤少年時與元直際遇相仿,亦是幼年喪父,由寡母教養長大……母親為撫養我,不得已織蓆販履為生……元直此人子之情,備感同身受,又豈能不成全?以元直之才,去到曹公處,必能成就一番功業,我與孔明,都期待那一天到來。”

諸葛亮在旁,重重的點頭。徐庶是他在荊州交的最好的朋友,或許也將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朋友,可今日一別,恐再難相見了。

但是,諸葛亮仍將淚水吞了下去,只是重重握住徐庶的手,道:“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你我知心,又何必相見?元直,珍重……”

徐庶此時,已說不出半句話來,只得轉身打馬而去,從此遠離愛恨,遠離悲喜,遠離雲臺與汗青,只有偶爾依依西望,望的是那成都的月,漢中的山,白帝城的水,還有祁山的無邊烽火與秦嶺渭濱間的馬嘶車鐸鳴……

你有你的變數,我有我的迷途。

繁華著你的繁華,孤獨著我的孤獨。

至此,相忘於江湖。

"

這才是真正的諸葛亮(13)

主筆:閒樂生

徐庶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徐庶早先名字叫做單福,年輕時喜歡擊劍任俠,快意恩仇。

中平末年(公元189年左右),徐庶因行俠仗義為人報仇,遭官府追捕,於是用白粉塗在臉上,披散頭髮逃亡,結果被巡查人員當作黑社會抓了起來,問他叫什麼名字,他抵死不說。官府於是把他綁在菜市場的柱子上拷打,威脅要將他大卸八塊,並擊鼓下令菜市場裡的人出來辨認,卻無一人敢來告發。後經同黨多方營救脫險,於是改名換姓為“徐庶”,不疾不徐的徐,庶民的庶。

棄劍從文的三國大謀士,諸葛亮一生懷念之人

從此,遊俠單福死了,重現世間的人是書生徐庶,他棄刀劍,換儒服,遍尋名師,艱苦求學。剛開始的時候,同班同學們都嫌棄徐庶有前科,沒有人願意和他在一起。徐庶就每天早起,一個人打掃衛生,一個人吃飯看書寫信到處走走停停,一個人沉心苦讀儒家經典,務求精熟,於是學業大進,終於交到了一個好朋友,那就是同郡名士石韜。

棄劍從文的三國大謀士,諸葛亮一生懷念之人

至初平三年(192年),因董卓作亂而導致中州四處兵起,徐庶為了避亂,與石韜南下至荊州居住。到了荊州之後,徐庶成為劉備的謀士並與諸葛亮成為好朋友。諸葛亮後來也曾跟屬下說過,他自從認識了徐庶後,經常受他開導教誨,受益良多。

但是,徐庶並不覺得自己和劉備能廝守一生,於是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劉備於是三顧茅廬,與諸葛亮如魚得水。

那是一段美好時光,那是一段黃金歲月,那是一段閃亮的日子,三個人為了理想走到一起,他們曾經哭泣,也曾共同歡笑。

然而,就在他們友情漸篤,事業漸漸有了氣色,在荊州艱難打開一片天地之時,曹操的虎豹騎來了,如豹如虎,在長阪坡將一切撕裂。劉備的陸軍全線崩潰,只能帶著一幫核心成員狂奔漢津,欲與關羽水軍在此會和,而他們的家眷沒跟上的,都被曹操俘虜了,包括劉備的兩個女兒,以及徐庶的老母親。劉備有沒有要回他的女兒史無所載,但徐庶為了老母就只能離開劉備了:"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

棄劍從文的三國大謀士,諸葛亮一生懷念之人

我前面的章節就說過,徐庶和石韜、陳群、荀彧、郭嘉他們一樣是潁川士人,而潁川人是曹操的禁臠,不可能被劉備得到。徐庶雖然也很想和諸葛亮雙劍合璧,攜手襄助劉備成就王霸之業,成就一段千古佳話。但,他們畢竟不是同路人,徐庶在亂世中吃了太多的苦,歷經刑訊拷打,受過誤解白眼,嚐盡悲歡離合,所以他渴求安定,追尋安全感,而這些都不是顛沛流離的劉備能給他的,所以,徐庶只能說一聲“請從此別。”哭著跪倒在劉備面前。

棄劍從文的三國大謀士,諸葛亮一生懷念之人

劉備一聲長嘆:長阪坡這一天,真是漫長的一天啊,人生彷彿都在今天濃縮,於是一次次的讓他經歷離別,家眷丟了或許還可以要回來,但看徐庶這樣子,恐怕是不會再回來了。可惡的曹操,他有那麼多人才,根本就不缺徐庶一個,為啥要跟我搶?

但劉備看了看自己這狼狽處境,也實在沒有底氣挽留徐庶。當然,他也可以像很多老闆那樣給徐庶說夢畫餅,但劉備最終沒有,他只是轉過身,望著宛如時代洪流般洶湧奔騰的滔滔漢水,含淚說道:“其實孤少年時與元直際遇相仿,亦是幼年喪父,由寡母教養長大……母親為撫養我,不得已織蓆販履為生……元直此人子之情,備感同身受,又豈能不成全?以元直之才,去到曹公處,必能成就一番功業,我與孔明,都期待那一天到來。”

諸葛亮在旁,重重的點頭。徐庶是他在荊州交的最好的朋友,或許也將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朋友,可今日一別,恐再難相見了。

但是,諸葛亮仍將淚水吞了下去,只是重重握住徐庶的手,道:“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你我知心,又何必相見?元直,珍重……”

徐庶此時,已說不出半句話來,只得轉身打馬而去,從此遠離愛恨,遠離悲喜,遠離雲臺與汗青,只有偶爾依依西望,望的是那成都的月,漢中的山,白帝城的水,還有祁山的無邊烽火與秦嶺渭濱間的馬嘶車鐸鳴……

你有你的變數,我有我的迷途。

繁華著你的繁華,孤獨著我的孤獨。

至此,相忘於江湖。

棄劍從文的三國大謀士,諸葛亮一生懷念之人

及荊州內附,孔明與劉備相隨去,福與韜俱來北。至黃初中,韜仕歷郡守、典農校尉,福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逮大和中,諸葛亮出隴右,聞元直、廣元仕財如此,嘆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庶後數年病卒,有碑在彭城,今猶存焉。——《三國志 諸葛亮傳》注引《魏略》

從時間上來看,徐庶在曹魏所任御史中丞,應該是接司馬懿在洛陽朝中的位置(司馬懿被派去許昌撫軍,給曹丕伐吳作後援)。看來,曹丕對徐庶也不薄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