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

股價已是低位,相信大家看到這句話都會疑惑,其實這句話本身就是錯的,什麼地方是低位?沒人能解答這個問題,低點或者低位是漲出來的,不是跌出來的。乍一聽有點讓人費解,這句話是說,只有漲了之後,你才能知道當時的這個位置,是低位!既然還在繼續下跌,你又憑什麼說這裡是低位呢?

更令人費解的是,股價既然已是低位,莊家為何還要繼續賣出股票?

先不考慮所謂的長莊和混莊,主力資金坐莊去運作一隻股票,需要幾個階段,但無論如何是一定是某個位置買進,漲起來以後逐漸出貨。高位主力資金就跑光了,跌下來又哪裡來的股票可以賣?有人說融券,現在能融多少券,融券的成本有多高?對於大資金來說根本沒意義。

所以,一旦股價出現了空頭趨勢,基本上這隻票裡曾經的主力資金是不會再參與了,賣出股票,他哪裡來的貨呢?

只有兩種人會在一個空頭趨勢中,發生賣出,一個是被套的多頭,一個是短暫獲利的所謂短線客。比如有些人抄底,賺了3個點獲利了結。又或者某些資金認為個股被低估,進來買入,結果發現被套,只能止損出局。

剩下的只有一種情況,才是滿足你所說的,低位主力賣出股票,那就是打壓吸籌。比如說有些主力建倉前,會有一個試盤動作,少量拿貨,然後向下摔,砸出一個拿貨空間。甚至有些長莊股為了控盤,不論股價高低,手裡永遠有30%的籌碼,在下一次拿貨的時候用來砸盤。

第一,大股東股權質押率高企,股價持續下跌,到達平倉線時,就有很大可能被金融機構拋售,強行平倉。6月份中下旬,市場出現了個股的閃崩潮,導火線是大股東質押平倉風險。因此,倘若股價跌至低位,觸發質押股權的強平手段,就會導致個股崩盤。

第二,基金被動減倉。機構幫客戶打理資金,需要進行淨值管理,市場不好時,會面臨客戶的贖回壓力。所以,在熊市的跌跌不休的行情裡,莊家有時候賣出股票也是逼不得已。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就是熊市的中後期,會有不同的板塊輪流補跌。去年是白酒和家電白馬的行情,今年上半年是醫藥白馬的行情,消費白馬本身具有防禦性,在熊市的初始階段,就會有資金通過配置防禦性品種來試圖抵抗市場的不確定因素。隨著市場上大部分板塊都輪流大跌,指數不斷下行,場內活躍資金越來越少,成交量越來越低,出於風險的考慮,多數機構減倉防守,這時候,高高在上的白馬股也會缺少資金的推動,會慢慢地做頭,客戶贖回意願提高,持倉白馬股的機構只能被迫減倉,特別是近期,由醫藥白馬股帶頭引起的高位股補跌現象特別明顯。高位白馬股的補跌意味著熊市到了最後的階段,因為連機構高倉投資的白馬股都被拋售,最大威脅力的做空動能釋放之後,整體市場就算是回到起跑線上,有利於後市集體的上漲。

第三,個股遭遇重大利空,被莊家大肆拋售。比如,當一家公司被曝財務造假,不管股價有多低,都會有大量資金出逃,金亞科技就是很好的例子。還有,當一家公司有退市風險時,裡面的資金必然瘋狂離場,舉個例子,長生生物因為假疫苗事件而被退市,隨後股價連續三十多個跌停板下來。再者,就是公司經營出現重大問題,裡面的投資者只能啞巴吃黃連,有多快跑多快,舉個例子,樂視網業績大幅下滑,債務問題突出,這麼大個雷出來了,股價連續跌停也不為過。中興通訊同樣也是個大雷,被美國芯片公司封殺,股價連續夭折。資本市場總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會發生,我們只能通過分散投資、不重倉押一隻個股,來減少因為踩雷導致的損失。

總結起來,就是不要因為股價低就覺得不會下跌了,決定買賣前儘量收集更多關於上市公司的信息,買入時不要把所有的資金都押在一兩隻股票上面,行情不好時最容易爆雷,這個階段我們更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

股價已是低位,相信大家看到這句話都會疑惑,其實這句話本身就是錯的,什麼地方是低位?沒人能解答這個問題,低點或者低位是漲出來的,不是跌出來的。乍一聽有點讓人費解,這句話是說,只有漲了之後,你才能知道當時的這個位置,是低位!既然還在繼續下跌,你又憑什麼說這裡是低位呢?

更令人費解的是,股價既然已是低位,莊家為何還要繼續賣出股票?

先不考慮所謂的長莊和混莊,主力資金坐莊去運作一隻股票,需要幾個階段,但無論如何是一定是某個位置買進,漲起來以後逐漸出貨。高位主力資金就跑光了,跌下來又哪裡來的股票可以賣?有人說融券,現在能融多少券,融券的成本有多高?對於大資金來說根本沒意義。

所以,一旦股價出現了空頭趨勢,基本上這隻票裡曾經的主力資金是不會再參與了,賣出股票,他哪裡來的貨呢?

只有兩種人會在一個空頭趨勢中,發生賣出,一個是被套的多頭,一個是短暫獲利的所謂短線客。比如有些人抄底,賺了3個點獲利了結。又或者某些資金認為個股被低估,進來買入,結果發現被套,只能止損出局。

剩下的只有一種情況,才是滿足你所說的,低位主力賣出股票,那就是打壓吸籌。比如說有些主力建倉前,會有一個試盤動作,少量拿貨,然後向下摔,砸出一個拿貨空間。甚至有些長莊股為了控盤,不論股價高低,手裡永遠有30%的籌碼,在下一次拿貨的時候用來砸盤。

第一,大股東股權質押率高企,股價持續下跌,到達平倉線時,就有很大可能被金融機構拋售,強行平倉。6月份中下旬,市場出現了個股的閃崩潮,導火線是大股東質押平倉風險。因此,倘若股價跌至低位,觸發質押股權的強平手段,就會導致個股崩盤。

第二,基金被動減倉。機構幫客戶打理資金,需要進行淨值管理,市場不好時,會面臨客戶的贖回壓力。所以,在熊市的跌跌不休的行情裡,莊家有時候賣出股票也是逼不得已。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就是熊市的中後期,會有不同的板塊輪流補跌。去年是白酒和家電白馬的行情,今年上半年是醫藥白馬的行情,消費白馬本身具有防禦性,在熊市的初始階段,就會有資金通過配置防禦性品種來試圖抵抗市場的不確定因素。隨著市場上大部分板塊都輪流大跌,指數不斷下行,場內活躍資金越來越少,成交量越來越低,出於風險的考慮,多數機構減倉防守,這時候,高高在上的白馬股也會缺少資金的推動,會慢慢地做頭,客戶贖回意願提高,持倉白馬股的機構只能被迫減倉,特別是近期,由醫藥白馬股帶頭引起的高位股補跌現象特別明顯。高位白馬股的補跌意味著熊市到了最後的階段,因為連機構高倉投資的白馬股都被拋售,最大威脅力的做空動能釋放之後,整體市場就算是回到起跑線上,有利於後市集體的上漲。

第三,個股遭遇重大利空,被莊家大肆拋售。比如,當一家公司被曝財務造假,不管股價有多低,都會有大量資金出逃,金亞科技就是很好的例子。還有,當一家公司有退市風險時,裡面的資金必然瘋狂離場,舉個例子,長生生物因為假疫苗事件而被退市,隨後股價連續三十多個跌停板下來。再者,就是公司經營出現重大問題,裡面的投資者只能啞巴吃黃連,有多快跑多快,舉個例子,樂視網業績大幅下滑,債務問題突出,這麼大個雷出來了,股價連續跌停也不為過。中興通訊同樣也是個大雷,被美國芯片公司封殺,股價連續夭折。資本市場總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會發生,我們只能通過分散投資、不重倉押一隻個股,來減少因為踩雷導致的損失。

總結起來,就是不要因為股價低就覺得不會下跌了,決定買賣前儘量收集更多關於上市公司的信息,買入時不要把所有的資金都押在一兩隻股票上面,行情不好時最容易爆雷,這個階段我們更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中國股市重返牛市,先把這五個問題解決好!

第一個問題,重融資的功能定位。

步入2000年以來,A股市場就出現了四輪大熊市行情,而熊市調整的行情卻佔據了三分之二的時間。然而,面對牛短熊長的A股市場,導致股市長期走熊的一個關鍵因素,則是股票市場被賦予了特殊的使命,而多年來重融資現象也成為了A股市場的真實寫照。

從當初的國企脫貧解困,到近期的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實際上還是不斷強化了股票市場的重融資需求。從中長期的發展趨勢來看,融資本身屬於重要的功能,而註冊制度也是資本市場走向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方向。然而,作為一種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發行制度,卻缺乏了充分的配套支持,而在缺乏成熟優勝劣汰功能、上市率與退市率長期處於失衡發展的狀態以及缺乏證券法的加快修訂與完善等舉措的背景下,實際上也容易讓註冊制的落地變了味。

所幸的是,目前只是科創板試點註冊制,而非整個A股市場推行註冊制,這也是一種摸索與試驗。但,註冊制模式的開啟,必須要具備充分的配套準備,否則仍需提防水土不服,變相加劇市場融資壓力的風險。很顯然,對於後續註冊制的落地進程,將會直接影響到A股市場的定位功能,對未來A股市場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比較重要的影響。

第二個問題,股市長期變相造富少數群體。

在長期重融資的市場環境下,大量企業通過不同的方式與途徑進入到資本市場之中,有的進入了主板市場,有的進入了創業板市場,而有的進入了新三板市場等。其中,多年來,最具造富效應的,莫過於主板以及中小創業板市場的持續造富現象。

實際上,這些年來,A股市場也通過減持新規升級版等配套措施來減緩限售股的解禁風險,尤其是集中解禁風險。但是,從實際情況下,大股東仍然可以借道花式減持、組合式減持乃至股權質押強行平倉等方式完成變相減持的目的。

本來,在市場步入熊市環境之後,大股東的減持意願應該不高,每個人都希望實現利潤最大化,但為何多年來依舊產生出源源不斷的限售股減持需求呢?歸根到底,一個來自於新股上市的不敗神話,過高的溢價表現大幅增加了大股東及相關受益者的持股利潤,面對逾百倍的估值水平,減持需求也會一下子釋放;另一個則是來自於大股東極低的持股成本,而面對上市後數十倍乃至數百倍的鉅額利潤,即使二級市場價格暴跌逾50%,大股東或原始股東都是擁有鉅額利潤,而巨大的造富效應也造成了大量企業加快發行上市的步伐。

從鼓勵企業上市的初衷來看,為了企業可以做大做強,拓寬融資渠道,但實際情況下,卻忽略了資本的逐利性,當資本市場形成巨大的造富效應時,上市後大股東往往思考的是減持套現,而並非實幹經營。歸根到底,還是市場土壤的問題,不從暴利環節徵收鉅額稅收、不從減持新規上細化規則,最終還是難改股市長期變相造富少數群體的現象,而龐大的限售股堰塞湖壓力,則是當前市場所面臨的最嚴峻問題。

第三個問題,政策環境未能夠有一個明確性的方向指引。

作為一個典型的政策市場,A股市場的走勢乃至市場的資金面環境,多容易受到政策環境的變化影響。在實際情況下,當股市政策環境明顯回暖,監管環境略顯放鬆之際,則市場資金很快重新活躍,營造出一個賺錢效應。但是,當市場賺錢效應略有修復之時,反而容易遭遇到政策環境收緊的影響,而對於敏感性非常強的資金而言,經過了幾輪的政策環境變動,反而變得謹慎與小心,而股票市場的政策環境未能夠形成一個明確性的方向指引,則場外資金往往不敢輕舉妄動,保持謹慎小心的態度仍然佔據主導地位。

第四個問題,大資金大機構的自律性不足,未能從真正意義上起到引導市場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作用。

隨著機構投資者的逐漸壯大, A股市場的散戶化比重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這本來屬於股票市場走向成熟的標誌信號。但是,在信息不對稱、持股成本不對稱以及資金不對稱的背景下,A股市場的部分大資金大機構往往缺乏一定的自律性,而作為市場走勢的重要影響力量,大資金大機構理應積極引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而不是頻繁高拋低吸,或集體抱團取暖某幾家上市公司。由此可見,對於大資金大機構的自律性仍然有待提升,而其積極引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作用仍然有待發揮。

第五個問題,投資者保護仍有不少改進與完善的地方。

近年來,國內資本市場在投資者保護方面有著不少的努力,但參考海外成熟市場的做法,國內市場在投資者保護的實質性內容上,卻仍顯不足。例如,集體訴訟制度、設立非營利性的證券投資者保護公司、平準基金等。此外,在國內投資者保護方面,最重要的,還是要簡化前置條件的設置、完善民事索賠機制,並從實質性提升投資者的索賠效率。對於近年來熱議的退市常態化問題,實際上還是需要建立在充分投資者保護的基礎之上,否則股市退市率的大幅提升,投資者還是最終的受損者。

或許,對於上述提及的五個問題,會是現階段內投資者最希望解決的問題,這也是中國股票市場走向健康、成熟的關鍵所在。


股市起起落落,漲跌無常,投資者不可能每次一買股票就會漲,都可能經歷過被套,“套牢”成為投資者經常掛在嘴邊的詞語。套牢其實並不可怕,關鍵是懂得如何“解套”,從解套中吸取教訓和獲得經驗。而很多人被套後,唯一想到的就是補倉,補倉也要等合適的時機,不是因為你跌了30%就能大膽補倉的。

補倉不行就要割肉,割肉也要等時機的,胡亂割肉,資金越割越少。換股就更不行了,往往股票的上漲和下跌最後的幅度是差不多的,頻繁割肉換股最終死路一條,所以不同的市場環境下,不同的個股解套的策略和方法都不一樣,下面給大家講解一些解套的方法,希望對股票被套的股民的有所幫助!

一、解套四大原則:

1、止損原則。一般短線盤的止損點應控制在10%以內,而中線盤的止損點最好也不要超過20%。一旦從最高點跌下來,達到了止損點,就應當果斷置處,以免被動。

2、換股原則。一旦呈現跌勢,弱勢股和業績不景氣的股市通常都會遭到重創。所以,套住的時分要把自個手裡的種類好好檢查一下,如果是業績不景氣或股市走勢較弱,就要迅速出手,並同時換成一些業績好或走勢強的種類。

3、鴕鳥準則。從理論上講,只需你的命運不至於太壞,只需你持有的不是有嚴重問題種類,只需你不是追漲吃在歷史最高價上,那麼,要做好半年、一年或者兩年的“抗戰”準備了,解套甚至盈利是完全有可能的.

4、高拋低吸準則。在股價下跌一段期間後,這時對股價的股性應當會有所瞭解,這時無妨做做高拋低吸,攤低成本。一旦反彈,很快就能得以解套。

二、最高效的主動解套策略:

資金復位解套法:

(1)核心原理:由被動解套,轉為主動解套。

(2)資金復位:把死套的資金變成靈活運用的資金,有效的資金運作。

關鍵點:

(1)套住的資金要學會釋放。

(2)如何找到低點和高點。

(3)持幣時間長,持股時間短。

"

股價已是低位,相信大家看到這句話都會疑惑,其實這句話本身就是錯的,什麼地方是低位?沒人能解答這個問題,低點或者低位是漲出來的,不是跌出來的。乍一聽有點讓人費解,這句話是說,只有漲了之後,你才能知道當時的這個位置,是低位!既然還在繼續下跌,你又憑什麼說這裡是低位呢?

更令人費解的是,股價既然已是低位,莊家為何還要繼續賣出股票?

先不考慮所謂的長莊和混莊,主力資金坐莊去運作一隻股票,需要幾個階段,但無論如何是一定是某個位置買進,漲起來以後逐漸出貨。高位主力資金就跑光了,跌下來又哪裡來的股票可以賣?有人說融券,現在能融多少券,融券的成本有多高?對於大資金來說根本沒意義。

所以,一旦股價出現了空頭趨勢,基本上這隻票裡曾經的主力資金是不會再參與了,賣出股票,他哪裡來的貨呢?

只有兩種人會在一個空頭趨勢中,發生賣出,一個是被套的多頭,一個是短暫獲利的所謂短線客。比如有些人抄底,賺了3個點獲利了結。又或者某些資金認為個股被低估,進來買入,結果發現被套,只能止損出局。

剩下的只有一種情況,才是滿足你所說的,低位主力賣出股票,那就是打壓吸籌。比如說有些主力建倉前,會有一個試盤動作,少量拿貨,然後向下摔,砸出一個拿貨空間。甚至有些長莊股為了控盤,不論股價高低,手裡永遠有30%的籌碼,在下一次拿貨的時候用來砸盤。

第一,大股東股權質押率高企,股價持續下跌,到達平倉線時,就有很大可能被金融機構拋售,強行平倉。6月份中下旬,市場出現了個股的閃崩潮,導火線是大股東質押平倉風險。因此,倘若股價跌至低位,觸發質押股權的強平手段,就會導致個股崩盤。

第二,基金被動減倉。機構幫客戶打理資金,需要進行淨值管理,市場不好時,會面臨客戶的贖回壓力。所以,在熊市的跌跌不休的行情裡,莊家有時候賣出股票也是逼不得已。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就是熊市的中後期,會有不同的板塊輪流補跌。去年是白酒和家電白馬的行情,今年上半年是醫藥白馬的行情,消費白馬本身具有防禦性,在熊市的初始階段,就會有資金通過配置防禦性品種來試圖抵抗市場的不確定因素。隨著市場上大部分板塊都輪流大跌,指數不斷下行,場內活躍資金越來越少,成交量越來越低,出於風險的考慮,多數機構減倉防守,這時候,高高在上的白馬股也會缺少資金的推動,會慢慢地做頭,客戶贖回意願提高,持倉白馬股的機構只能被迫減倉,特別是近期,由醫藥白馬股帶頭引起的高位股補跌現象特別明顯。高位白馬股的補跌意味著熊市到了最後的階段,因為連機構高倉投資的白馬股都被拋售,最大威脅力的做空動能釋放之後,整體市場就算是回到起跑線上,有利於後市集體的上漲。

第三,個股遭遇重大利空,被莊家大肆拋售。比如,當一家公司被曝財務造假,不管股價有多低,都會有大量資金出逃,金亞科技就是很好的例子。還有,當一家公司有退市風險時,裡面的資金必然瘋狂離場,舉個例子,長生生物因為假疫苗事件而被退市,隨後股價連續三十多個跌停板下來。再者,就是公司經營出現重大問題,裡面的投資者只能啞巴吃黃連,有多快跑多快,舉個例子,樂視網業績大幅下滑,債務問題突出,這麼大個雷出來了,股價連續跌停也不為過。中興通訊同樣也是個大雷,被美國芯片公司封殺,股價連續夭折。資本市場總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會發生,我們只能通過分散投資、不重倉押一隻個股,來減少因為踩雷導致的損失。

總結起來,就是不要因為股價低就覺得不會下跌了,決定買賣前儘量收集更多關於上市公司的信息,買入時不要把所有的資金都押在一兩隻股票上面,行情不好時最容易爆雷,這個階段我們更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中國股市重返牛市,先把這五個問題解決好!

第一個問題,重融資的功能定位。

步入2000年以來,A股市場就出現了四輪大熊市行情,而熊市調整的行情卻佔據了三分之二的時間。然而,面對牛短熊長的A股市場,導致股市長期走熊的一個關鍵因素,則是股票市場被賦予了特殊的使命,而多年來重融資現象也成為了A股市場的真實寫照。

從當初的國企脫貧解困,到近期的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實際上還是不斷強化了股票市場的重融資需求。從中長期的發展趨勢來看,融資本身屬於重要的功能,而註冊制度也是資本市場走向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方向。然而,作為一種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發行制度,卻缺乏了充分的配套支持,而在缺乏成熟優勝劣汰功能、上市率與退市率長期處於失衡發展的狀態以及缺乏證券法的加快修訂與完善等舉措的背景下,實際上也容易讓註冊制的落地變了味。

所幸的是,目前只是科創板試點註冊制,而非整個A股市場推行註冊制,這也是一種摸索與試驗。但,註冊制模式的開啟,必須要具備充分的配套準備,否則仍需提防水土不服,變相加劇市場融資壓力的風險。很顯然,對於後續註冊制的落地進程,將會直接影響到A股市場的定位功能,對未來A股市場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比較重要的影響。

第二個問題,股市長期變相造富少數群體。

在長期重融資的市場環境下,大量企業通過不同的方式與途徑進入到資本市場之中,有的進入了主板市場,有的進入了創業板市場,而有的進入了新三板市場等。其中,多年來,最具造富效應的,莫過於主板以及中小創業板市場的持續造富現象。

實際上,這些年來,A股市場也通過減持新規升級版等配套措施來減緩限售股的解禁風險,尤其是集中解禁風險。但是,從實際情況下,大股東仍然可以借道花式減持、組合式減持乃至股權質押強行平倉等方式完成變相減持的目的。

本來,在市場步入熊市環境之後,大股東的減持意願應該不高,每個人都希望實現利潤最大化,但為何多年來依舊產生出源源不斷的限售股減持需求呢?歸根到底,一個來自於新股上市的不敗神話,過高的溢價表現大幅增加了大股東及相關受益者的持股利潤,面對逾百倍的估值水平,減持需求也會一下子釋放;另一個則是來自於大股東極低的持股成本,而面對上市後數十倍乃至數百倍的鉅額利潤,即使二級市場價格暴跌逾50%,大股東或原始股東都是擁有鉅額利潤,而巨大的造富效應也造成了大量企業加快發行上市的步伐。

從鼓勵企業上市的初衷來看,為了企業可以做大做強,拓寬融資渠道,但實際情況下,卻忽略了資本的逐利性,當資本市場形成巨大的造富效應時,上市後大股東往往思考的是減持套現,而並非實幹經營。歸根到底,還是市場土壤的問題,不從暴利環節徵收鉅額稅收、不從減持新規上細化規則,最終還是難改股市長期變相造富少數群體的現象,而龐大的限售股堰塞湖壓力,則是當前市場所面臨的最嚴峻問題。

第三個問題,政策環境未能夠有一個明確性的方向指引。

作為一個典型的政策市場,A股市場的走勢乃至市場的資金面環境,多容易受到政策環境的變化影響。在實際情況下,當股市政策環境明顯回暖,監管環境略顯放鬆之際,則市場資金很快重新活躍,營造出一個賺錢效應。但是,當市場賺錢效應略有修復之時,反而容易遭遇到政策環境收緊的影響,而對於敏感性非常強的資金而言,經過了幾輪的政策環境變動,反而變得謹慎與小心,而股票市場的政策環境未能夠形成一個明確性的方向指引,則場外資金往往不敢輕舉妄動,保持謹慎小心的態度仍然佔據主導地位。

第四個問題,大資金大機構的自律性不足,未能從真正意義上起到引導市場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作用。

隨著機構投資者的逐漸壯大, A股市場的散戶化比重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這本來屬於股票市場走向成熟的標誌信號。但是,在信息不對稱、持股成本不對稱以及資金不對稱的背景下,A股市場的部分大資金大機構往往缺乏一定的自律性,而作為市場走勢的重要影響力量,大資金大機構理應積極引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而不是頻繁高拋低吸,或集體抱團取暖某幾家上市公司。由此可見,對於大資金大機構的自律性仍然有待提升,而其積極引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作用仍然有待發揮。

第五個問題,投資者保護仍有不少改進與完善的地方。

近年來,國內資本市場在投資者保護方面有著不少的努力,但參考海外成熟市場的做法,國內市場在投資者保護的實質性內容上,卻仍顯不足。例如,集體訴訟制度、設立非營利性的證券投資者保護公司、平準基金等。此外,在國內投資者保護方面,最重要的,還是要簡化前置條件的設置、完善民事索賠機制,並從實質性提升投資者的索賠效率。對於近年來熱議的退市常態化問題,實際上還是需要建立在充分投資者保護的基礎之上,否則股市退市率的大幅提升,投資者還是最終的受損者。

或許,對於上述提及的五個問題,會是現階段內投資者最希望解決的問題,這也是中國股票市場走向健康、成熟的關鍵所在。


股市起起落落,漲跌無常,投資者不可能每次一買股票就會漲,都可能經歷過被套,“套牢”成為投資者經常掛在嘴邊的詞語。套牢其實並不可怕,關鍵是懂得如何“解套”,從解套中吸取教訓和獲得經驗。而很多人被套後,唯一想到的就是補倉,補倉也要等合適的時機,不是因為你跌了30%就能大膽補倉的。

補倉不行就要割肉,割肉也要等時機的,胡亂割肉,資金越割越少。換股就更不行了,往往股票的上漲和下跌最後的幅度是差不多的,頻繁割肉換股最終死路一條,所以不同的市場環境下,不同的個股解套的策略和方法都不一樣,下面給大家講解一些解套的方法,希望對股票被套的股民的有所幫助!

一、解套四大原則:

1、止損原則。一般短線盤的止損點應控制在10%以內,而中線盤的止損點最好也不要超過20%。一旦從最高點跌下來,達到了止損點,就應當果斷置處,以免被動。

2、換股原則。一旦呈現跌勢,弱勢股和業績不景氣的股市通常都會遭到重創。所以,套住的時分要把自個手裡的種類好好檢查一下,如果是業績不景氣或股市走勢較弱,就要迅速出手,並同時換成一些業績好或走勢強的種類。

3、鴕鳥準則。從理論上講,只需你的命運不至於太壞,只需你持有的不是有嚴重問題種類,只需你不是追漲吃在歷史最高價上,那麼,要做好半年、一年或者兩年的“抗戰”準備了,解套甚至盈利是完全有可能的.

4、高拋低吸準則。在股價下跌一段期間後,這時對股價的股性應當會有所瞭解,這時無妨做做高拋低吸,攤低成本。一旦反彈,很快就能得以解套。

二、最高效的主動解套策略:

資金復位解套法:

(1)核心原理:由被動解套,轉為主動解套。

(2)資金復位:把死套的資金變成靈活運用的資金,有效的資金運作。

關鍵點:

(1)套住的資金要學會釋放。

(2)如何找到低點和高點。

(3)持幣時間長,持股時間短。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案例教學:

"

股價已是低位,相信大家看到這句話都會疑惑,其實這句話本身就是錯的,什麼地方是低位?沒人能解答這個問題,低點或者低位是漲出來的,不是跌出來的。乍一聽有點讓人費解,這句話是說,只有漲了之後,你才能知道當時的這個位置,是低位!既然還在繼續下跌,你又憑什麼說這裡是低位呢?

更令人費解的是,股價既然已是低位,莊家為何還要繼續賣出股票?

先不考慮所謂的長莊和混莊,主力資金坐莊去運作一隻股票,需要幾個階段,但無論如何是一定是某個位置買進,漲起來以後逐漸出貨。高位主力資金就跑光了,跌下來又哪裡來的股票可以賣?有人說融券,現在能融多少券,融券的成本有多高?對於大資金來說根本沒意義。

所以,一旦股價出現了空頭趨勢,基本上這隻票裡曾經的主力資金是不會再參與了,賣出股票,他哪裡來的貨呢?

只有兩種人會在一個空頭趨勢中,發生賣出,一個是被套的多頭,一個是短暫獲利的所謂短線客。比如有些人抄底,賺了3個點獲利了結。又或者某些資金認為個股被低估,進來買入,結果發現被套,只能止損出局。

剩下的只有一種情況,才是滿足你所說的,低位主力賣出股票,那就是打壓吸籌。比如說有些主力建倉前,會有一個試盤動作,少量拿貨,然後向下摔,砸出一個拿貨空間。甚至有些長莊股為了控盤,不論股價高低,手裡永遠有30%的籌碼,在下一次拿貨的時候用來砸盤。

第一,大股東股權質押率高企,股價持續下跌,到達平倉線時,就有很大可能被金融機構拋售,強行平倉。6月份中下旬,市場出現了個股的閃崩潮,導火線是大股東質押平倉風險。因此,倘若股價跌至低位,觸發質押股權的強平手段,就會導致個股崩盤。

第二,基金被動減倉。機構幫客戶打理資金,需要進行淨值管理,市場不好時,會面臨客戶的贖回壓力。所以,在熊市的跌跌不休的行情裡,莊家有時候賣出股票也是逼不得已。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就是熊市的中後期,會有不同的板塊輪流補跌。去年是白酒和家電白馬的行情,今年上半年是醫藥白馬的行情,消費白馬本身具有防禦性,在熊市的初始階段,就會有資金通過配置防禦性品種來試圖抵抗市場的不確定因素。隨著市場上大部分板塊都輪流大跌,指數不斷下行,場內活躍資金越來越少,成交量越來越低,出於風險的考慮,多數機構減倉防守,這時候,高高在上的白馬股也會缺少資金的推動,會慢慢地做頭,客戶贖回意願提高,持倉白馬股的機構只能被迫減倉,特別是近期,由醫藥白馬股帶頭引起的高位股補跌現象特別明顯。高位白馬股的補跌意味著熊市到了最後的階段,因為連機構高倉投資的白馬股都被拋售,最大威脅力的做空動能釋放之後,整體市場就算是回到起跑線上,有利於後市集體的上漲。

第三,個股遭遇重大利空,被莊家大肆拋售。比如,當一家公司被曝財務造假,不管股價有多低,都會有大量資金出逃,金亞科技就是很好的例子。還有,當一家公司有退市風險時,裡面的資金必然瘋狂離場,舉個例子,長生生物因為假疫苗事件而被退市,隨後股價連續三十多個跌停板下來。再者,就是公司經營出現重大問題,裡面的投資者只能啞巴吃黃連,有多快跑多快,舉個例子,樂視網業績大幅下滑,債務問題突出,這麼大個雷出來了,股價連續跌停也不為過。中興通訊同樣也是個大雷,被美國芯片公司封殺,股價連續夭折。資本市場總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會發生,我們只能通過分散投資、不重倉押一隻個股,來減少因為踩雷導致的損失。

總結起來,就是不要因為股價低就覺得不會下跌了,決定買賣前儘量收集更多關於上市公司的信息,買入時不要把所有的資金都押在一兩隻股票上面,行情不好時最容易爆雷,這個階段我們更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中國股市重返牛市,先把這五個問題解決好!

第一個問題,重融資的功能定位。

步入2000年以來,A股市場就出現了四輪大熊市行情,而熊市調整的行情卻佔據了三分之二的時間。然而,面對牛短熊長的A股市場,導致股市長期走熊的一個關鍵因素,則是股票市場被賦予了特殊的使命,而多年來重融資現象也成為了A股市場的真實寫照。

從當初的國企脫貧解困,到近期的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實際上還是不斷強化了股票市場的重融資需求。從中長期的發展趨勢來看,融資本身屬於重要的功能,而註冊制度也是資本市場走向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方向。然而,作為一種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發行制度,卻缺乏了充分的配套支持,而在缺乏成熟優勝劣汰功能、上市率與退市率長期處於失衡發展的狀態以及缺乏證券法的加快修訂與完善等舉措的背景下,實際上也容易讓註冊制的落地變了味。

所幸的是,目前只是科創板試點註冊制,而非整個A股市場推行註冊制,這也是一種摸索與試驗。但,註冊制模式的開啟,必須要具備充分的配套準備,否則仍需提防水土不服,變相加劇市場融資壓力的風險。很顯然,對於後續註冊制的落地進程,將會直接影響到A股市場的定位功能,對未來A股市場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比較重要的影響。

第二個問題,股市長期變相造富少數群體。

在長期重融資的市場環境下,大量企業通過不同的方式與途徑進入到資本市場之中,有的進入了主板市場,有的進入了創業板市場,而有的進入了新三板市場等。其中,多年來,最具造富效應的,莫過於主板以及中小創業板市場的持續造富現象。

實際上,這些年來,A股市場也通過減持新規升級版等配套措施來減緩限售股的解禁風險,尤其是集中解禁風險。但是,從實際情況下,大股東仍然可以借道花式減持、組合式減持乃至股權質押強行平倉等方式完成變相減持的目的。

本來,在市場步入熊市環境之後,大股東的減持意願應該不高,每個人都希望實現利潤最大化,但為何多年來依舊產生出源源不斷的限售股減持需求呢?歸根到底,一個來自於新股上市的不敗神話,過高的溢價表現大幅增加了大股東及相關受益者的持股利潤,面對逾百倍的估值水平,減持需求也會一下子釋放;另一個則是來自於大股東極低的持股成本,而面對上市後數十倍乃至數百倍的鉅額利潤,即使二級市場價格暴跌逾50%,大股東或原始股東都是擁有鉅額利潤,而巨大的造富效應也造成了大量企業加快發行上市的步伐。

從鼓勵企業上市的初衷來看,為了企業可以做大做強,拓寬融資渠道,但實際情況下,卻忽略了資本的逐利性,當資本市場形成巨大的造富效應時,上市後大股東往往思考的是減持套現,而並非實幹經營。歸根到底,還是市場土壤的問題,不從暴利環節徵收鉅額稅收、不從減持新規上細化規則,最終還是難改股市長期變相造富少數群體的現象,而龐大的限售股堰塞湖壓力,則是當前市場所面臨的最嚴峻問題。

第三個問題,政策環境未能夠有一個明確性的方向指引。

作為一個典型的政策市場,A股市場的走勢乃至市場的資金面環境,多容易受到政策環境的變化影響。在實際情況下,當股市政策環境明顯回暖,監管環境略顯放鬆之際,則市場資金很快重新活躍,營造出一個賺錢效應。但是,當市場賺錢效應略有修復之時,反而容易遭遇到政策環境收緊的影響,而對於敏感性非常強的資金而言,經過了幾輪的政策環境變動,反而變得謹慎與小心,而股票市場的政策環境未能夠形成一個明確性的方向指引,則場外資金往往不敢輕舉妄動,保持謹慎小心的態度仍然佔據主導地位。

第四個問題,大資金大機構的自律性不足,未能從真正意義上起到引導市場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作用。

隨著機構投資者的逐漸壯大, A股市場的散戶化比重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這本來屬於股票市場走向成熟的標誌信號。但是,在信息不對稱、持股成本不對稱以及資金不對稱的背景下,A股市場的部分大資金大機構往往缺乏一定的自律性,而作為市場走勢的重要影響力量,大資金大機構理應積極引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而不是頻繁高拋低吸,或集體抱團取暖某幾家上市公司。由此可見,對於大資金大機構的自律性仍然有待提升,而其積極引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作用仍然有待發揮。

第五個問題,投資者保護仍有不少改進與完善的地方。

近年來,國內資本市場在投資者保護方面有著不少的努力,但參考海外成熟市場的做法,國內市場在投資者保護的實質性內容上,卻仍顯不足。例如,集體訴訟制度、設立非營利性的證券投資者保護公司、平準基金等。此外,在國內投資者保護方面,最重要的,還是要簡化前置條件的設置、完善民事索賠機制,並從實質性提升投資者的索賠效率。對於近年來熱議的退市常態化問題,實際上還是需要建立在充分投資者保護的基礎之上,否則股市退市率的大幅提升,投資者還是最終的受損者。

或許,對於上述提及的五個問題,會是現階段內投資者最希望解決的問題,這也是中國股票市場走向健康、成熟的關鍵所在。


股市起起落落,漲跌無常,投資者不可能每次一買股票就會漲,都可能經歷過被套,“套牢”成為投資者經常掛在嘴邊的詞語。套牢其實並不可怕,關鍵是懂得如何“解套”,從解套中吸取教訓和獲得經驗。而很多人被套後,唯一想到的就是補倉,補倉也要等合適的時機,不是因為你跌了30%就能大膽補倉的。

補倉不行就要割肉,割肉也要等時機的,胡亂割肉,資金越割越少。換股就更不行了,往往股票的上漲和下跌最後的幅度是差不多的,頻繁割肉換股最終死路一條,所以不同的市場環境下,不同的個股解套的策略和方法都不一樣,下面給大家講解一些解套的方法,希望對股票被套的股民的有所幫助!

一、解套四大原則:

1、止損原則。一般短線盤的止損點應控制在10%以內,而中線盤的止損點最好也不要超過20%。一旦從最高點跌下來,達到了止損點,就應當果斷置處,以免被動。

2、換股原則。一旦呈現跌勢,弱勢股和業績不景氣的股市通常都會遭到重創。所以,套住的時分要把自個手裡的種類好好檢查一下,如果是業績不景氣或股市走勢較弱,就要迅速出手,並同時換成一些業績好或走勢強的種類。

3、鴕鳥準則。從理論上講,只需你的命運不至於太壞,只需你持有的不是有嚴重問題種類,只需你不是追漲吃在歷史最高價上,那麼,要做好半年、一年或者兩年的“抗戰”準備了,解套甚至盈利是完全有可能的.

4、高拋低吸準則。在股價下跌一段期間後,這時對股價的股性應當會有所瞭解,這時無妨做做高拋低吸,攤低成本。一旦反彈,很快就能得以解套。

二、最高效的主動解套策略:

資金復位解套法:

(1)核心原理:由被動解套,轉為主動解套。

(2)資金復位:把死套的資金變成靈活運用的資金,有效的資金運作。

關鍵點:

(1)套住的資金要學會釋放。

(2)如何找到低點和高點。

(3)持幣時間長,持股時間短。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案例教學: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詳細說明:假如我們是10元成本的股票,當時買了1萬股,總共花了10萬。現在股價跌到了5元,只剩下5萬。也就是說,套了5萬。那麼,現在的目標,應該是讓這5萬的資金重新回到10萬,資金就可以得到解套,就不需要等到股價漲到10元去再解套。

常見的幾種解套方法:

1、有賣有買,分批解套

對持股較多的散戶來說,可以採取分批解套的方法,首先把已經解套的個股分批地賣出,在賣出的同時,再另行補進一些強勢股,這樣做不但可因買進強勢股獲利還可以彌補部分損失,又可避免因股票套牢而導致心態不好,影響自己下一步計劃的實施。

"

股價已是低位,相信大家看到這句話都會疑惑,其實這句話本身就是錯的,什麼地方是低位?沒人能解答這個問題,低點或者低位是漲出來的,不是跌出來的。乍一聽有點讓人費解,這句話是說,只有漲了之後,你才能知道當時的這個位置,是低位!既然還在繼續下跌,你又憑什麼說這裡是低位呢?

更令人費解的是,股價既然已是低位,莊家為何還要繼續賣出股票?

先不考慮所謂的長莊和混莊,主力資金坐莊去運作一隻股票,需要幾個階段,但無論如何是一定是某個位置買進,漲起來以後逐漸出貨。高位主力資金就跑光了,跌下來又哪裡來的股票可以賣?有人說融券,現在能融多少券,融券的成本有多高?對於大資金來說根本沒意義。

所以,一旦股價出現了空頭趨勢,基本上這隻票裡曾經的主力資金是不會再參與了,賣出股票,他哪裡來的貨呢?

只有兩種人會在一個空頭趨勢中,發生賣出,一個是被套的多頭,一個是短暫獲利的所謂短線客。比如有些人抄底,賺了3個點獲利了結。又或者某些資金認為個股被低估,進來買入,結果發現被套,只能止損出局。

剩下的只有一種情況,才是滿足你所說的,低位主力賣出股票,那就是打壓吸籌。比如說有些主力建倉前,會有一個試盤動作,少量拿貨,然後向下摔,砸出一個拿貨空間。甚至有些長莊股為了控盤,不論股價高低,手裡永遠有30%的籌碼,在下一次拿貨的時候用來砸盤。

第一,大股東股權質押率高企,股價持續下跌,到達平倉線時,就有很大可能被金融機構拋售,強行平倉。6月份中下旬,市場出現了個股的閃崩潮,導火線是大股東質押平倉風險。因此,倘若股價跌至低位,觸發質押股權的強平手段,就會導致個股崩盤。

第二,基金被動減倉。機構幫客戶打理資金,需要進行淨值管理,市場不好時,會面臨客戶的贖回壓力。所以,在熊市的跌跌不休的行情裡,莊家有時候賣出股票也是逼不得已。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就是熊市的中後期,會有不同的板塊輪流補跌。去年是白酒和家電白馬的行情,今年上半年是醫藥白馬的行情,消費白馬本身具有防禦性,在熊市的初始階段,就會有資金通過配置防禦性品種來試圖抵抗市場的不確定因素。隨著市場上大部分板塊都輪流大跌,指數不斷下行,場內活躍資金越來越少,成交量越來越低,出於風險的考慮,多數機構減倉防守,這時候,高高在上的白馬股也會缺少資金的推動,會慢慢地做頭,客戶贖回意願提高,持倉白馬股的機構只能被迫減倉,特別是近期,由醫藥白馬股帶頭引起的高位股補跌現象特別明顯。高位白馬股的補跌意味著熊市到了最後的階段,因為連機構高倉投資的白馬股都被拋售,最大威脅力的做空動能釋放之後,整體市場就算是回到起跑線上,有利於後市集體的上漲。

第三,個股遭遇重大利空,被莊家大肆拋售。比如,當一家公司被曝財務造假,不管股價有多低,都會有大量資金出逃,金亞科技就是很好的例子。還有,當一家公司有退市風險時,裡面的資金必然瘋狂離場,舉個例子,長生生物因為假疫苗事件而被退市,隨後股價連續三十多個跌停板下來。再者,就是公司經營出現重大問題,裡面的投資者只能啞巴吃黃連,有多快跑多快,舉個例子,樂視網業績大幅下滑,債務問題突出,這麼大個雷出來了,股價連續跌停也不為過。中興通訊同樣也是個大雷,被美國芯片公司封殺,股價連續夭折。資本市場總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會發生,我們只能通過分散投資、不重倉押一隻個股,來減少因為踩雷導致的損失。

總結起來,就是不要因為股價低就覺得不會下跌了,決定買賣前儘量收集更多關於上市公司的信息,買入時不要把所有的資金都押在一兩隻股票上面,行情不好時最容易爆雷,這個階段我們更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中國股市重返牛市,先把這五個問題解決好!

第一個問題,重融資的功能定位。

步入2000年以來,A股市場就出現了四輪大熊市行情,而熊市調整的行情卻佔據了三分之二的時間。然而,面對牛短熊長的A股市場,導致股市長期走熊的一個關鍵因素,則是股票市場被賦予了特殊的使命,而多年來重融資現象也成為了A股市場的真實寫照。

從當初的國企脫貧解困,到近期的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實際上還是不斷強化了股票市場的重融資需求。從中長期的發展趨勢來看,融資本身屬於重要的功能,而註冊制度也是資本市場走向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方向。然而,作為一種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發行制度,卻缺乏了充分的配套支持,而在缺乏成熟優勝劣汰功能、上市率與退市率長期處於失衡發展的狀態以及缺乏證券法的加快修訂與完善等舉措的背景下,實際上也容易讓註冊制的落地變了味。

所幸的是,目前只是科創板試點註冊制,而非整個A股市場推行註冊制,這也是一種摸索與試驗。但,註冊制模式的開啟,必須要具備充分的配套準備,否則仍需提防水土不服,變相加劇市場融資壓力的風險。很顯然,對於後續註冊制的落地進程,將會直接影響到A股市場的定位功能,對未來A股市場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比較重要的影響。

第二個問題,股市長期變相造富少數群體。

在長期重融資的市場環境下,大量企業通過不同的方式與途徑進入到資本市場之中,有的進入了主板市場,有的進入了創業板市場,而有的進入了新三板市場等。其中,多年來,最具造富效應的,莫過於主板以及中小創業板市場的持續造富現象。

實際上,這些年來,A股市場也通過減持新規升級版等配套措施來減緩限售股的解禁風險,尤其是集中解禁風險。但是,從實際情況下,大股東仍然可以借道花式減持、組合式減持乃至股權質押強行平倉等方式完成變相減持的目的。

本來,在市場步入熊市環境之後,大股東的減持意願應該不高,每個人都希望實現利潤最大化,但為何多年來依舊產生出源源不斷的限售股減持需求呢?歸根到底,一個來自於新股上市的不敗神話,過高的溢價表現大幅增加了大股東及相關受益者的持股利潤,面對逾百倍的估值水平,減持需求也會一下子釋放;另一個則是來自於大股東極低的持股成本,而面對上市後數十倍乃至數百倍的鉅額利潤,即使二級市場價格暴跌逾50%,大股東或原始股東都是擁有鉅額利潤,而巨大的造富效應也造成了大量企業加快發行上市的步伐。

從鼓勵企業上市的初衷來看,為了企業可以做大做強,拓寬融資渠道,但實際情況下,卻忽略了資本的逐利性,當資本市場形成巨大的造富效應時,上市後大股東往往思考的是減持套現,而並非實幹經營。歸根到底,還是市場土壤的問題,不從暴利環節徵收鉅額稅收、不從減持新規上細化規則,最終還是難改股市長期變相造富少數群體的現象,而龐大的限售股堰塞湖壓力,則是當前市場所面臨的最嚴峻問題。

第三個問題,政策環境未能夠有一個明確性的方向指引。

作為一個典型的政策市場,A股市場的走勢乃至市場的資金面環境,多容易受到政策環境的變化影響。在實際情況下,當股市政策環境明顯回暖,監管環境略顯放鬆之際,則市場資金很快重新活躍,營造出一個賺錢效應。但是,當市場賺錢效應略有修復之時,反而容易遭遇到政策環境收緊的影響,而對於敏感性非常強的資金而言,經過了幾輪的政策環境變動,反而變得謹慎與小心,而股票市場的政策環境未能夠形成一個明確性的方向指引,則場外資金往往不敢輕舉妄動,保持謹慎小心的態度仍然佔據主導地位。

第四個問題,大資金大機構的自律性不足,未能從真正意義上起到引導市場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作用。

隨著機構投資者的逐漸壯大, A股市場的散戶化比重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這本來屬於股票市場走向成熟的標誌信號。但是,在信息不對稱、持股成本不對稱以及資金不對稱的背景下,A股市場的部分大資金大機構往往缺乏一定的自律性,而作為市場走勢的重要影響力量,大資金大機構理應積極引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而不是頻繁高拋低吸,或集體抱團取暖某幾家上市公司。由此可見,對於大資金大機構的自律性仍然有待提升,而其積極引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作用仍然有待發揮。

第五個問題,投資者保護仍有不少改進與完善的地方。

近年來,國內資本市場在投資者保護方面有著不少的努力,但參考海外成熟市場的做法,國內市場在投資者保護的實質性內容上,卻仍顯不足。例如,集體訴訟制度、設立非營利性的證券投資者保護公司、平準基金等。此外,在國內投資者保護方面,最重要的,還是要簡化前置條件的設置、完善民事索賠機制,並從實質性提升投資者的索賠效率。對於近年來熱議的退市常態化問題,實際上還是需要建立在充分投資者保護的基礎之上,否則股市退市率的大幅提升,投資者還是最終的受損者。

或許,對於上述提及的五個問題,會是現階段內投資者最希望解決的問題,這也是中國股票市場走向健康、成熟的關鍵所在。


股市起起落落,漲跌無常,投資者不可能每次一買股票就會漲,都可能經歷過被套,“套牢”成為投資者經常掛在嘴邊的詞語。套牢其實並不可怕,關鍵是懂得如何“解套”,從解套中吸取教訓和獲得經驗。而很多人被套後,唯一想到的就是補倉,補倉也要等合適的時機,不是因為你跌了30%就能大膽補倉的。

補倉不行就要割肉,割肉也要等時機的,胡亂割肉,資金越割越少。換股就更不行了,往往股票的上漲和下跌最後的幅度是差不多的,頻繁割肉換股最終死路一條,所以不同的市場環境下,不同的個股解套的策略和方法都不一樣,下面給大家講解一些解套的方法,希望對股票被套的股民的有所幫助!

一、解套四大原則:

1、止損原則。一般短線盤的止損點應控制在10%以內,而中線盤的止損點最好也不要超過20%。一旦從最高點跌下來,達到了止損點,就應當果斷置處,以免被動。

2、換股原則。一旦呈現跌勢,弱勢股和業績不景氣的股市通常都會遭到重創。所以,套住的時分要把自個手裡的種類好好檢查一下,如果是業績不景氣或股市走勢較弱,就要迅速出手,並同時換成一些業績好或走勢強的種類。

3、鴕鳥準則。從理論上講,只需你的命運不至於太壞,只需你持有的不是有嚴重問題種類,只需你不是追漲吃在歷史最高價上,那麼,要做好半年、一年或者兩年的“抗戰”準備了,解套甚至盈利是完全有可能的.

4、高拋低吸準則。在股價下跌一段期間後,這時對股價的股性應當會有所瞭解,這時無妨做做高拋低吸,攤低成本。一旦反彈,很快就能得以解套。

二、最高效的主動解套策略:

資金復位解套法:

(1)核心原理:由被動解套,轉為主動解套。

(2)資金復位:把死套的資金變成靈活運用的資金,有效的資金運作。

關鍵點:

(1)套住的資金要學會釋放。

(2)如何找到低點和高點。

(3)持幣時間長,持股時間短。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案例教學: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詳細說明:假如我們是10元成本的股票,當時買了1萬股,總共花了10萬。現在股價跌到了5元,只剩下5萬。也就是說,套了5萬。那麼,現在的目標,應該是讓這5萬的資金重新回到10萬,資金就可以得到解套,就不需要等到股價漲到10元去再解套。

常見的幾種解套方法:

1、有賣有買,分批解套

對持股較多的散戶來說,可以採取分批解套的方法,首先把已經解套的個股分批地賣出,在賣出的同時,再另行補進一些強勢股,這樣做不但可因買進強勢股獲利還可以彌補部分損失,又可避免因股票套牢而導致心態不好,影響自己下一步計劃的實施。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2、換股操作,彌補損失

如果散戶發現手中被套的股票成了明顯的弱勢股,在短期內翻身的機會渺茫,就應當忍痛從速將該股脫手,儘快換進市場中有發力啟動苗頭的強勢股,寄希望於從買進強勢股中獲利,以此彌補被套牢時的損失。

"

股價已是低位,相信大家看到這句話都會疑惑,其實這句話本身就是錯的,什麼地方是低位?沒人能解答這個問題,低點或者低位是漲出來的,不是跌出來的。乍一聽有點讓人費解,這句話是說,只有漲了之後,你才能知道當時的這個位置,是低位!既然還在繼續下跌,你又憑什麼說這裡是低位呢?

更令人費解的是,股價既然已是低位,莊家為何還要繼續賣出股票?

先不考慮所謂的長莊和混莊,主力資金坐莊去運作一隻股票,需要幾個階段,但無論如何是一定是某個位置買進,漲起來以後逐漸出貨。高位主力資金就跑光了,跌下來又哪裡來的股票可以賣?有人說融券,現在能融多少券,融券的成本有多高?對於大資金來說根本沒意義。

所以,一旦股價出現了空頭趨勢,基本上這隻票裡曾經的主力資金是不會再參與了,賣出股票,他哪裡來的貨呢?

只有兩種人會在一個空頭趨勢中,發生賣出,一個是被套的多頭,一個是短暫獲利的所謂短線客。比如有些人抄底,賺了3個點獲利了結。又或者某些資金認為個股被低估,進來買入,結果發現被套,只能止損出局。

剩下的只有一種情況,才是滿足你所說的,低位主力賣出股票,那就是打壓吸籌。比如說有些主力建倉前,會有一個試盤動作,少量拿貨,然後向下摔,砸出一個拿貨空間。甚至有些長莊股為了控盤,不論股價高低,手裡永遠有30%的籌碼,在下一次拿貨的時候用來砸盤。

第一,大股東股權質押率高企,股價持續下跌,到達平倉線時,就有很大可能被金融機構拋售,強行平倉。6月份中下旬,市場出現了個股的閃崩潮,導火線是大股東質押平倉風險。因此,倘若股價跌至低位,觸發質押股權的強平手段,就會導致個股崩盤。

第二,基金被動減倉。機構幫客戶打理資金,需要進行淨值管理,市場不好時,會面臨客戶的贖回壓力。所以,在熊市的跌跌不休的行情裡,莊家有時候賣出股票也是逼不得已。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就是熊市的中後期,會有不同的板塊輪流補跌。去年是白酒和家電白馬的行情,今年上半年是醫藥白馬的行情,消費白馬本身具有防禦性,在熊市的初始階段,就會有資金通過配置防禦性品種來試圖抵抗市場的不確定因素。隨著市場上大部分板塊都輪流大跌,指數不斷下行,場內活躍資金越來越少,成交量越來越低,出於風險的考慮,多數機構減倉防守,這時候,高高在上的白馬股也會缺少資金的推動,會慢慢地做頭,客戶贖回意願提高,持倉白馬股的機構只能被迫減倉,特別是近期,由醫藥白馬股帶頭引起的高位股補跌現象特別明顯。高位白馬股的補跌意味著熊市到了最後的階段,因為連機構高倉投資的白馬股都被拋售,最大威脅力的做空動能釋放之後,整體市場就算是回到起跑線上,有利於後市集體的上漲。

第三,個股遭遇重大利空,被莊家大肆拋售。比如,當一家公司被曝財務造假,不管股價有多低,都會有大量資金出逃,金亞科技就是很好的例子。還有,當一家公司有退市風險時,裡面的資金必然瘋狂離場,舉個例子,長生生物因為假疫苗事件而被退市,隨後股價連續三十多個跌停板下來。再者,就是公司經營出現重大問題,裡面的投資者只能啞巴吃黃連,有多快跑多快,舉個例子,樂視網業績大幅下滑,債務問題突出,這麼大個雷出來了,股價連續跌停也不為過。中興通訊同樣也是個大雷,被美國芯片公司封殺,股價連續夭折。資本市場總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會發生,我們只能通過分散投資、不重倉押一隻個股,來減少因為踩雷導致的損失。

總結起來,就是不要因為股價低就覺得不會下跌了,決定買賣前儘量收集更多關於上市公司的信息,買入時不要把所有的資金都押在一兩隻股票上面,行情不好時最容易爆雷,這個階段我們更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中國股市重返牛市,先把這五個問題解決好!

第一個問題,重融資的功能定位。

步入2000年以來,A股市場就出現了四輪大熊市行情,而熊市調整的行情卻佔據了三分之二的時間。然而,面對牛短熊長的A股市場,導致股市長期走熊的一個關鍵因素,則是股票市場被賦予了特殊的使命,而多年來重融資現象也成為了A股市場的真實寫照。

從當初的國企脫貧解困,到近期的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實際上還是不斷強化了股票市場的重融資需求。從中長期的發展趨勢來看,融資本身屬於重要的功能,而註冊制度也是資本市場走向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方向。然而,作為一種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發行制度,卻缺乏了充分的配套支持,而在缺乏成熟優勝劣汰功能、上市率與退市率長期處於失衡發展的狀態以及缺乏證券法的加快修訂與完善等舉措的背景下,實際上也容易讓註冊制的落地變了味。

所幸的是,目前只是科創板試點註冊制,而非整個A股市場推行註冊制,這也是一種摸索與試驗。但,註冊制模式的開啟,必須要具備充分的配套準備,否則仍需提防水土不服,變相加劇市場融資壓力的風險。很顯然,對於後續註冊制的落地進程,將會直接影響到A股市場的定位功能,對未來A股市場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比較重要的影響。

第二個問題,股市長期變相造富少數群體。

在長期重融資的市場環境下,大量企業通過不同的方式與途徑進入到資本市場之中,有的進入了主板市場,有的進入了創業板市場,而有的進入了新三板市場等。其中,多年來,最具造富效應的,莫過於主板以及中小創業板市場的持續造富現象。

實際上,這些年來,A股市場也通過減持新規升級版等配套措施來減緩限售股的解禁風險,尤其是集中解禁風險。但是,從實際情況下,大股東仍然可以借道花式減持、組合式減持乃至股權質押強行平倉等方式完成變相減持的目的。

本來,在市場步入熊市環境之後,大股東的減持意願應該不高,每個人都希望實現利潤最大化,但為何多年來依舊產生出源源不斷的限售股減持需求呢?歸根到底,一個來自於新股上市的不敗神話,過高的溢價表現大幅增加了大股東及相關受益者的持股利潤,面對逾百倍的估值水平,減持需求也會一下子釋放;另一個則是來自於大股東極低的持股成本,而面對上市後數十倍乃至數百倍的鉅額利潤,即使二級市場價格暴跌逾50%,大股東或原始股東都是擁有鉅額利潤,而巨大的造富效應也造成了大量企業加快發行上市的步伐。

從鼓勵企業上市的初衷來看,為了企業可以做大做強,拓寬融資渠道,但實際情況下,卻忽略了資本的逐利性,當資本市場形成巨大的造富效應時,上市後大股東往往思考的是減持套現,而並非實幹經營。歸根到底,還是市場土壤的問題,不從暴利環節徵收鉅額稅收、不從減持新規上細化規則,最終還是難改股市長期變相造富少數群體的現象,而龐大的限售股堰塞湖壓力,則是當前市場所面臨的最嚴峻問題。

第三個問題,政策環境未能夠有一個明確性的方向指引。

作為一個典型的政策市場,A股市場的走勢乃至市場的資金面環境,多容易受到政策環境的變化影響。在實際情況下,當股市政策環境明顯回暖,監管環境略顯放鬆之際,則市場資金很快重新活躍,營造出一個賺錢效應。但是,當市場賺錢效應略有修復之時,反而容易遭遇到政策環境收緊的影響,而對於敏感性非常強的資金而言,經過了幾輪的政策環境變動,反而變得謹慎與小心,而股票市場的政策環境未能夠形成一個明確性的方向指引,則場外資金往往不敢輕舉妄動,保持謹慎小心的態度仍然佔據主導地位。

第四個問題,大資金大機構的自律性不足,未能從真正意義上起到引導市場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作用。

隨著機構投資者的逐漸壯大, A股市場的散戶化比重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這本來屬於股票市場走向成熟的標誌信號。但是,在信息不對稱、持股成本不對稱以及資金不對稱的背景下,A股市場的部分大資金大機構往往缺乏一定的自律性,而作為市場走勢的重要影響力量,大資金大機構理應積極引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而不是頻繁高拋低吸,或集體抱團取暖某幾家上市公司。由此可見,對於大資金大機構的自律性仍然有待提升,而其積極引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作用仍然有待發揮。

第五個問題,投資者保護仍有不少改進與完善的地方。

近年來,國內資本市場在投資者保護方面有著不少的努力,但參考海外成熟市場的做法,國內市場在投資者保護的實質性內容上,卻仍顯不足。例如,集體訴訟制度、設立非營利性的證券投資者保護公司、平準基金等。此外,在國內投資者保護方面,最重要的,還是要簡化前置條件的設置、完善民事索賠機制,並從實質性提升投資者的索賠效率。對於近年來熱議的退市常態化問題,實際上還是需要建立在充分投資者保護的基礎之上,否則股市退市率的大幅提升,投資者還是最終的受損者。

或許,對於上述提及的五個問題,會是現階段內投資者最希望解決的問題,這也是中國股票市場走向健康、成熟的關鍵所在。


股市起起落落,漲跌無常,投資者不可能每次一買股票就會漲,都可能經歷過被套,“套牢”成為投資者經常掛在嘴邊的詞語。套牢其實並不可怕,關鍵是懂得如何“解套”,從解套中吸取教訓和獲得經驗。而很多人被套後,唯一想到的就是補倉,補倉也要等合適的時機,不是因為你跌了30%就能大膽補倉的。

補倉不行就要割肉,割肉也要等時機的,胡亂割肉,資金越割越少。換股就更不行了,往往股票的上漲和下跌最後的幅度是差不多的,頻繁割肉換股最終死路一條,所以不同的市場環境下,不同的個股解套的策略和方法都不一樣,下面給大家講解一些解套的方法,希望對股票被套的股民的有所幫助!

一、解套四大原則:

1、止損原則。一般短線盤的止損點應控制在10%以內,而中線盤的止損點最好也不要超過20%。一旦從最高點跌下來,達到了止損點,就應當果斷置處,以免被動。

2、換股原則。一旦呈現跌勢,弱勢股和業績不景氣的股市通常都會遭到重創。所以,套住的時分要把自個手裡的種類好好檢查一下,如果是業績不景氣或股市走勢較弱,就要迅速出手,並同時換成一些業績好或走勢強的種類。

3、鴕鳥準則。從理論上講,只需你的命運不至於太壞,只需你持有的不是有嚴重問題種類,只需你不是追漲吃在歷史最高價上,那麼,要做好半年、一年或者兩年的“抗戰”準備了,解套甚至盈利是完全有可能的.

4、高拋低吸準則。在股價下跌一段期間後,這時對股價的股性應當會有所瞭解,這時無妨做做高拋低吸,攤低成本。一旦反彈,很快就能得以解套。

二、最高效的主動解套策略:

資金復位解套法:

(1)核心原理:由被動解套,轉為主動解套。

(2)資金復位:把死套的資金變成靈活運用的資金,有效的資金運作。

關鍵點:

(1)套住的資金要學會釋放。

(2)如何找到低點和高點。

(3)持幣時間長,持股時間短。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案例教學: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詳細說明:假如我們是10元成本的股票,當時買了1萬股,總共花了10萬。現在股價跌到了5元,只剩下5萬。也就是說,套了5萬。那麼,現在的目標,應該是讓這5萬的資金重新回到10萬,資金就可以得到解套,就不需要等到股價漲到10元去再解套。

常見的幾種解套方法:

1、有賣有買,分批解套

對持股較多的散戶來說,可以採取分批解套的方法,首先把已經解套的個股分批地賣出,在賣出的同時,再另行補進一些強勢股,這樣做不但可因買進強勢股獲利還可以彌補部分損失,又可避免因股票套牢而導致心態不好,影響自己下一步計劃的實施。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2、換股操作,彌補損失

如果散戶發現手中被套的股票成了明顯的弱勢股,在短期內翻身的機會渺茫,就應當忍痛從速將該股脫手,儘快換進市場中有發力啟動苗頭的強勢股,寄希望於從買進強勢股中獲利,以此彌補被套牢時的損失。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3、高拋低吸解套法

這種方法就是下降趨勢比較明顯,股價有反彈波動幅度的票適合,對技術手法有要求。

利用T+0解套

通常有些股票買入股票次日就跌,很果斷馬上割肉出局,如果你說長線投資,跌了也許不會賣出,或許還會補倉。原因是你並沒有經過冷靜的分析,只是看跌看漲

在弱勢的行情下可以進行T+0操作來降低成本,沒有多餘的資金,滿倉被套也可以實現交易,你買入的股票,在其後幾天被套,在遇到利好消息的刺激後,股票小幅度拉昇可以先將手中被套的籌碼賣出50%或30%倉位,在股價回落的時候,將手中原來拋出的股票。從而在一個交易日內實現多次的高賣低買,來獲取差價利潤,實現解套。

"

股價已是低位,相信大家看到這句話都會疑惑,其實這句話本身就是錯的,什麼地方是低位?沒人能解答這個問題,低點或者低位是漲出來的,不是跌出來的。乍一聽有點讓人費解,這句話是說,只有漲了之後,你才能知道當時的這個位置,是低位!既然還在繼續下跌,你又憑什麼說這裡是低位呢?

更令人費解的是,股價既然已是低位,莊家為何還要繼續賣出股票?

先不考慮所謂的長莊和混莊,主力資金坐莊去運作一隻股票,需要幾個階段,但無論如何是一定是某個位置買進,漲起來以後逐漸出貨。高位主力資金就跑光了,跌下來又哪裡來的股票可以賣?有人說融券,現在能融多少券,融券的成本有多高?對於大資金來說根本沒意義。

所以,一旦股價出現了空頭趨勢,基本上這隻票裡曾經的主力資金是不會再參與了,賣出股票,他哪裡來的貨呢?

只有兩種人會在一個空頭趨勢中,發生賣出,一個是被套的多頭,一個是短暫獲利的所謂短線客。比如有些人抄底,賺了3個點獲利了結。又或者某些資金認為個股被低估,進來買入,結果發現被套,只能止損出局。

剩下的只有一種情況,才是滿足你所說的,低位主力賣出股票,那就是打壓吸籌。比如說有些主力建倉前,會有一個試盤動作,少量拿貨,然後向下摔,砸出一個拿貨空間。甚至有些長莊股為了控盤,不論股價高低,手裡永遠有30%的籌碼,在下一次拿貨的時候用來砸盤。

第一,大股東股權質押率高企,股價持續下跌,到達平倉線時,就有很大可能被金融機構拋售,強行平倉。6月份中下旬,市場出現了個股的閃崩潮,導火線是大股東質押平倉風險。因此,倘若股價跌至低位,觸發質押股權的強平手段,就會導致個股崩盤。

第二,基金被動減倉。機構幫客戶打理資金,需要進行淨值管理,市場不好時,會面臨客戶的贖回壓力。所以,在熊市的跌跌不休的行情裡,莊家有時候賣出股票也是逼不得已。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就是熊市的中後期,會有不同的板塊輪流補跌。去年是白酒和家電白馬的行情,今年上半年是醫藥白馬的行情,消費白馬本身具有防禦性,在熊市的初始階段,就會有資金通過配置防禦性品種來試圖抵抗市場的不確定因素。隨著市場上大部分板塊都輪流大跌,指數不斷下行,場內活躍資金越來越少,成交量越來越低,出於風險的考慮,多數機構減倉防守,這時候,高高在上的白馬股也會缺少資金的推動,會慢慢地做頭,客戶贖回意願提高,持倉白馬股的機構只能被迫減倉,特別是近期,由醫藥白馬股帶頭引起的高位股補跌現象特別明顯。高位白馬股的補跌意味著熊市到了最後的階段,因為連機構高倉投資的白馬股都被拋售,最大威脅力的做空動能釋放之後,整體市場就算是回到起跑線上,有利於後市集體的上漲。

第三,個股遭遇重大利空,被莊家大肆拋售。比如,當一家公司被曝財務造假,不管股價有多低,都會有大量資金出逃,金亞科技就是很好的例子。還有,當一家公司有退市風險時,裡面的資金必然瘋狂離場,舉個例子,長生生物因為假疫苗事件而被退市,隨後股價連續三十多個跌停板下來。再者,就是公司經營出現重大問題,裡面的投資者只能啞巴吃黃連,有多快跑多快,舉個例子,樂視網業績大幅下滑,債務問題突出,這麼大個雷出來了,股價連續跌停也不為過。中興通訊同樣也是個大雷,被美國芯片公司封殺,股價連續夭折。資本市場總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會發生,我們只能通過分散投資、不重倉押一隻個股,來減少因為踩雷導致的損失。

總結起來,就是不要因為股價低就覺得不會下跌了,決定買賣前儘量收集更多關於上市公司的信息,買入時不要把所有的資金都押在一兩隻股票上面,行情不好時最容易爆雷,這個階段我們更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中國股市重返牛市,先把這五個問題解決好!

第一個問題,重融資的功能定位。

步入2000年以來,A股市場就出現了四輪大熊市行情,而熊市調整的行情卻佔據了三分之二的時間。然而,面對牛短熊長的A股市場,導致股市長期走熊的一個關鍵因素,則是股票市場被賦予了特殊的使命,而多年來重融資現象也成為了A股市場的真實寫照。

從當初的國企脫貧解困,到近期的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實際上還是不斷強化了股票市場的重融資需求。從中長期的發展趨勢來看,融資本身屬於重要的功能,而註冊制度也是資本市場走向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方向。然而,作為一種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發行制度,卻缺乏了充分的配套支持,而在缺乏成熟優勝劣汰功能、上市率與退市率長期處於失衡發展的狀態以及缺乏證券法的加快修訂與完善等舉措的背景下,實際上也容易讓註冊制的落地變了味。

所幸的是,目前只是科創板試點註冊制,而非整個A股市場推行註冊制,這也是一種摸索與試驗。但,註冊制模式的開啟,必須要具備充分的配套準備,否則仍需提防水土不服,變相加劇市場融資壓力的風險。很顯然,對於後續註冊制的落地進程,將會直接影響到A股市場的定位功能,對未來A股市場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比較重要的影響。

第二個問題,股市長期變相造富少數群體。

在長期重融資的市場環境下,大量企業通過不同的方式與途徑進入到資本市場之中,有的進入了主板市場,有的進入了創業板市場,而有的進入了新三板市場等。其中,多年來,最具造富效應的,莫過於主板以及中小創業板市場的持續造富現象。

實際上,這些年來,A股市場也通過減持新規升級版等配套措施來減緩限售股的解禁風險,尤其是集中解禁風險。但是,從實際情況下,大股東仍然可以借道花式減持、組合式減持乃至股權質押強行平倉等方式完成變相減持的目的。

本來,在市場步入熊市環境之後,大股東的減持意願應該不高,每個人都希望實現利潤最大化,但為何多年來依舊產生出源源不斷的限售股減持需求呢?歸根到底,一個來自於新股上市的不敗神話,過高的溢價表現大幅增加了大股東及相關受益者的持股利潤,面對逾百倍的估值水平,減持需求也會一下子釋放;另一個則是來自於大股東極低的持股成本,而面對上市後數十倍乃至數百倍的鉅額利潤,即使二級市場價格暴跌逾50%,大股東或原始股東都是擁有鉅額利潤,而巨大的造富效應也造成了大量企業加快發行上市的步伐。

從鼓勵企業上市的初衷來看,為了企業可以做大做強,拓寬融資渠道,但實際情況下,卻忽略了資本的逐利性,當資本市場形成巨大的造富效應時,上市後大股東往往思考的是減持套現,而並非實幹經營。歸根到底,還是市場土壤的問題,不從暴利環節徵收鉅額稅收、不從減持新規上細化規則,最終還是難改股市長期變相造富少數群體的現象,而龐大的限售股堰塞湖壓力,則是當前市場所面臨的最嚴峻問題。

第三個問題,政策環境未能夠有一個明確性的方向指引。

作為一個典型的政策市場,A股市場的走勢乃至市場的資金面環境,多容易受到政策環境的變化影響。在實際情況下,當股市政策環境明顯回暖,監管環境略顯放鬆之際,則市場資金很快重新活躍,營造出一個賺錢效應。但是,當市場賺錢效應略有修復之時,反而容易遭遇到政策環境收緊的影響,而對於敏感性非常強的資金而言,經過了幾輪的政策環境變動,反而變得謹慎與小心,而股票市場的政策環境未能夠形成一個明確性的方向指引,則場外資金往往不敢輕舉妄動,保持謹慎小心的態度仍然佔據主導地位。

第四個問題,大資金大機構的自律性不足,未能從真正意義上起到引導市場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作用。

隨著機構投資者的逐漸壯大, A股市場的散戶化比重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這本來屬於股票市場走向成熟的標誌信號。但是,在信息不對稱、持股成本不對稱以及資金不對稱的背景下,A股市場的部分大資金大機構往往缺乏一定的自律性,而作為市場走勢的重要影響力量,大資金大機構理應積極引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而不是頻繁高拋低吸,或集體抱團取暖某幾家上市公司。由此可見,對於大資金大機構的自律性仍然有待提升,而其積極引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作用仍然有待發揮。

第五個問題,投資者保護仍有不少改進與完善的地方。

近年來,國內資本市場在投資者保護方面有著不少的努力,但參考海外成熟市場的做法,國內市場在投資者保護的實質性內容上,卻仍顯不足。例如,集體訴訟制度、設立非營利性的證券投資者保護公司、平準基金等。此外,在國內投資者保護方面,最重要的,還是要簡化前置條件的設置、完善民事索賠機制,並從實質性提升投資者的索賠效率。對於近年來熱議的退市常態化問題,實際上還是需要建立在充分投資者保護的基礎之上,否則股市退市率的大幅提升,投資者還是最終的受損者。

或許,對於上述提及的五個問題,會是現階段內投資者最希望解決的問題,這也是中國股票市場走向健康、成熟的關鍵所在。


股市起起落落,漲跌無常,投資者不可能每次一買股票就會漲,都可能經歷過被套,“套牢”成為投資者經常掛在嘴邊的詞語。套牢其實並不可怕,關鍵是懂得如何“解套”,從解套中吸取教訓和獲得經驗。而很多人被套後,唯一想到的就是補倉,補倉也要等合適的時機,不是因為你跌了30%就能大膽補倉的。

補倉不行就要割肉,割肉也要等時機的,胡亂割肉,資金越割越少。換股就更不行了,往往股票的上漲和下跌最後的幅度是差不多的,頻繁割肉換股最終死路一條,所以不同的市場環境下,不同的個股解套的策略和方法都不一樣,下面給大家講解一些解套的方法,希望對股票被套的股民的有所幫助!

一、解套四大原則:

1、止損原則。一般短線盤的止損點應控制在10%以內,而中線盤的止損點最好也不要超過20%。一旦從最高點跌下來,達到了止損點,就應當果斷置處,以免被動。

2、換股原則。一旦呈現跌勢,弱勢股和業績不景氣的股市通常都會遭到重創。所以,套住的時分要把自個手裡的種類好好檢查一下,如果是業績不景氣或股市走勢較弱,就要迅速出手,並同時換成一些業績好或走勢強的種類。

3、鴕鳥準則。從理論上講,只需你的命運不至於太壞,只需你持有的不是有嚴重問題種類,只需你不是追漲吃在歷史最高價上,那麼,要做好半年、一年或者兩年的“抗戰”準備了,解套甚至盈利是完全有可能的.

4、高拋低吸準則。在股價下跌一段期間後,這時對股價的股性應當會有所瞭解,這時無妨做做高拋低吸,攤低成本。一旦反彈,很快就能得以解套。

二、最高效的主動解套策略:

資金復位解套法:

(1)核心原理:由被動解套,轉為主動解套。

(2)資金復位:把死套的資金變成靈活運用的資金,有效的資金運作。

關鍵點:

(1)套住的資金要學會釋放。

(2)如何找到低點和高點。

(3)持幣時間長,持股時間短。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案例教學: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詳細說明:假如我們是10元成本的股票,當時買了1萬股,總共花了10萬。現在股價跌到了5元,只剩下5萬。也就是說,套了5萬。那麼,現在的目標,應該是讓這5萬的資金重新回到10萬,資金就可以得到解套,就不需要等到股價漲到10元去再解套。

常見的幾種解套方法:

1、有賣有買,分批解套

對持股較多的散戶來說,可以採取分批解套的方法,首先把已經解套的個股分批地賣出,在賣出的同時,再另行補進一些強勢股,這樣做不但可因買進強勢股獲利還可以彌補部分損失,又可避免因股票套牢而導致心態不好,影響自己下一步計劃的實施。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2、換股操作,彌補損失

如果散戶發現手中被套的股票成了明顯的弱勢股,在短期內翻身的機會渺茫,就應當忍痛從速將該股脫手,儘快換進市場中有發力啟動苗頭的強勢股,寄希望於從買進強勢股中獲利,以此彌補被套牢時的損失。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3、高拋低吸解套法

這種方法就是下降趨勢比較明顯,股價有反彈波動幅度的票適合,對技術手法有要求。

利用T+0解套

通常有些股票買入股票次日就跌,很果斷馬上割肉出局,如果你說長線投資,跌了也許不會賣出,或許還會補倉。原因是你並沒有經過冷靜的分析,只是看跌看漲

在弱勢的行情下可以進行T+0操作來降低成本,沒有多餘的資金,滿倉被套也可以實現交易,你買入的股票,在其後幾天被套,在遇到利好消息的刺激後,股票小幅度拉昇可以先將手中被套的籌碼賣出50%或30%倉位,在股價回落的時候,將手中原來拋出的股票。從而在一個交易日內實現多次的高賣低買,來獲取差價利潤,實現解套。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4、底部企穩法

股價再下跌的動能已經很小了,該割的都割了,就剩下一些賠本不幹的人(觀察成交量得出),這時候我會試探性小量買進,一般不超過兩成倉。

調倉換股解套法:

換股是一種主動性的解套策略,運用得當的話,可以有效降成本,增加解套的機會。

1、留小換大。小盤股因重組成本低等原因容易被更多的主力選中控盤,導致小盤股股性較活,走勢常常強於大盤。所以,小盤股是跑贏大勢和換取手中滯漲股的首選品種。

2、留低換高。低價股很容易被市場忽視,投資價值往往被市場低估,低價股由於絕對價位較低,進一步下跌的空間較有限,風險較小。如果是從高位深跌下來的低價股,因為離上檔密集套牢區較遠,具有一定的上漲潛力。而高價股本身的價格就意味著高風險,導致高價股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所以,換股時要換出高價股,留下低價股。

3、留新換老。新股、次新股由於未經過擴容,一般流通盤偏小,很容易被主力控盤。上市時間不長、沒有被瘋炒過的次新股,上檔套牢盤較輕,加上次新股剛剛上市,募集了大量現金,經常會出現新的利潤增長點。這些因素都很容易激起主流資金的炒作熱情。

4、留強換弱。弱勢股的特徵是如果大盤下調,弱勢股就會隨著大盤迴落,跌幅往往會超過大盤;如果大盤反彈,弱勢股即使跟隨大盤反彈,其力度也比大盤弱。所以,投資者一旦發現自己手中持有的是弱勢股,無論是被套還是獲利,都要及時清倉,另選強勢股。這樣才能有效保證資金的利用率。

5、留下底部放量股,換出底部無量股。要換入能上漲的、漲得快的股票,凡是在底部放量的股票,跟隨大盤起伏時往往會弱於大盤整體走勢,即使將來被主力選中,主力在臨建倉前也會把它打下去吸籌。如果主力的股票在底部不放量,只能說明主力早已吸了一肚子貨,正在想著怎麼派發,將來的上升空間可想而知。所以,換股時要儘量關注底部放量股。

6、留下有潛在題材股,換出題材明朗股。市場中經常會傳說一些朦朧的題材,至於是否真實並不重要,只要能得到投資大眾的認同,股價常常會有喜人的表現。可是題材一旦明朗,炒作便會宣告結束。所以,換股時要注意選擇一些具有潛在朦朧題材的個股,不必選利好已經兌現的個股。

解套的誤區:

1、沒有止損的概念。

在股市裡,誰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出現。沒有人能每次都做對,關鍵在於做對的時候充分盈利。失誤的時候果斷止損。減少損失。沒有止損的概念是導致投資者虧損的最大原因。這就是把自己往火海里推。還不知道反抗。止損實際上是克服人性本身弱點。服從理智的聰明做法。

2、“被套不怕。不賣就不賠”

有的投資者在被套以後固守待解。認為不賣就不虧,肯定可以漲回來。這種想法也不是

不可能得,但需要時間。在變化難測的股市大潮裡,這個時間是可長可短的。因此與其無休止的等待,既消耗時間和精力。還可能錯失另一次投資良機。例不如想辦法解套才是正經的,等著解套這種想法最好不要有。

3、只要補倉就能解套

補倉能夠解套確實不假,但認為只要補倉就能解套就太片面了。補倉其實是一種風險很大的解套方式,尤其是在大盤趨勢向下的時候,補倉的結果只能是越套越深。


最後筆者和大家分享一個優化後的CCI指標,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該指標的用法!

1、當CCI曲線向上突破+100線而進入非常態區間時,表明股價開始進入強勢狀態,投資者應及時買入股票;

2、當CCI曲線向上突破+100線而進入非常態區間後,只要CCI曲線一直朝上運行,就表明股價強勢依舊,投資者可以一路持股待漲;

3、當CCI曲線在+100線以上的非常態區間,在遠離+100線的地方開始掉頭向下時,表明股價的強勢狀態將難以維持,是股價比較強的轉勢信號。如果前期的短期漲幅過高時更可確認。此時投資者應及時逢高賣出股票;

4、當CCI曲線在+100線以上的非常態區間,在遠離+100線的地方處於一路下跌時,表明股價的強勢狀態已經結束,投資者還應以逢高賣出股票為主;

5、當CCI曲線向下突破-100線而進入另一個非常態區間時,表明股價的弱勢狀態已經形成,投資者應以持幣觀望為主;

6、當CCI曲線向下突破-100線而進入另一個非常態區間後,只要CCI曲線一路朝下運行,就表明股價弱勢依舊,投資者可以一路觀望;

7、當CCI曲線向下突破-100線而進入另一個非常態區間,如果CCI曲線在超賣區運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後開始掉頭向上,表明股價的短期底部初步找到,投資者可以少量建倉。CCI曲線在超賣區運行的時間越長,越可以確認短期的底部。

通達信趨勢CCI副圖指標

"

股價已是低位,相信大家看到這句話都會疑惑,其實這句話本身就是錯的,什麼地方是低位?沒人能解答這個問題,低點或者低位是漲出來的,不是跌出來的。乍一聽有點讓人費解,這句話是說,只有漲了之後,你才能知道當時的這個位置,是低位!既然還在繼續下跌,你又憑什麼說這裡是低位呢?

更令人費解的是,股價既然已是低位,莊家為何還要繼續賣出股票?

先不考慮所謂的長莊和混莊,主力資金坐莊去運作一隻股票,需要幾個階段,但無論如何是一定是某個位置買進,漲起來以後逐漸出貨。高位主力資金就跑光了,跌下來又哪裡來的股票可以賣?有人說融券,現在能融多少券,融券的成本有多高?對於大資金來說根本沒意義。

所以,一旦股價出現了空頭趨勢,基本上這隻票裡曾經的主力資金是不會再參與了,賣出股票,他哪裡來的貨呢?

只有兩種人會在一個空頭趨勢中,發生賣出,一個是被套的多頭,一個是短暫獲利的所謂短線客。比如有些人抄底,賺了3個點獲利了結。又或者某些資金認為個股被低估,進來買入,結果發現被套,只能止損出局。

剩下的只有一種情況,才是滿足你所說的,低位主力賣出股票,那就是打壓吸籌。比如說有些主力建倉前,會有一個試盤動作,少量拿貨,然後向下摔,砸出一個拿貨空間。甚至有些長莊股為了控盤,不論股價高低,手裡永遠有30%的籌碼,在下一次拿貨的時候用來砸盤。

第一,大股東股權質押率高企,股價持續下跌,到達平倉線時,就有很大可能被金融機構拋售,強行平倉。6月份中下旬,市場出現了個股的閃崩潮,導火線是大股東質押平倉風險。因此,倘若股價跌至低位,觸發質押股權的強平手段,就會導致個股崩盤。

第二,基金被動減倉。機構幫客戶打理資金,需要進行淨值管理,市場不好時,會面臨客戶的贖回壓力。所以,在熊市的跌跌不休的行情裡,莊家有時候賣出股票也是逼不得已。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就是熊市的中後期,會有不同的板塊輪流補跌。去年是白酒和家電白馬的行情,今年上半年是醫藥白馬的行情,消費白馬本身具有防禦性,在熊市的初始階段,就會有資金通過配置防禦性品種來試圖抵抗市場的不確定因素。隨著市場上大部分板塊都輪流大跌,指數不斷下行,場內活躍資金越來越少,成交量越來越低,出於風險的考慮,多數機構減倉防守,這時候,高高在上的白馬股也會缺少資金的推動,會慢慢地做頭,客戶贖回意願提高,持倉白馬股的機構只能被迫減倉,特別是近期,由醫藥白馬股帶頭引起的高位股補跌現象特別明顯。高位白馬股的補跌意味著熊市到了最後的階段,因為連機構高倉投資的白馬股都被拋售,最大威脅力的做空動能釋放之後,整體市場就算是回到起跑線上,有利於後市集體的上漲。

第三,個股遭遇重大利空,被莊家大肆拋售。比如,當一家公司被曝財務造假,不管股價有多低,都會有大量資金出逃,金亞科技就是很好的例子。還有,當一家公司有退市風險時,裡面的資金必然瘋狂離場,舉個例子,長生生物因為假疫苗事件而被退市,隨後股價連續三十多個跌停板下來。再者,就是公司經營出現重大問題,裡面的投資者只能啞巴吃黃連,有多快跑多快,舉個例子,樂視網業績大幅下滑,債務問題突出,這麼大個雷出來了,股價連續跌停也不為過。中興通訊同樣也是個大雷,被美國芯片公司封殺,股價連續夭折。資本市場總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會發生,我們只能通過分散投資、不重倉押一隻個股,來減少因為踩雷導致的損失。

總結起來,就是不要因為股價低就覺得不會下跌了,決定買賣前儘量收集更多關於上市公司的信息,買入時不要把所有的資金都押在一兩隻股票上面,行情不好時最容易爆雷,這個階段我們更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中國股市重返牛市,先把這五個問題解決好!

第一個問題,重融資的功能定位。

步入2000年以來,A股市場就出現了四輪大熊市行情,而熊市調整的行情卻佔據了三分之二的時間。然而,面對牛短熊長的A股市場,導致股市長期走熊的一個關鍵因素,則是股票市場被賦予了特殊的使命,而多年來重融資現象也成為了A股市場的真實寫照。

從當初的國企脫貧解困,到近期的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實際上還是不斷強化了股票市場的重融資需求。從中長期的發展趨勢來看,融資本身屬於重要的功能,而註冊制度也是資本市場走向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方向。然而,作為一種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發行制度,卻缺乏了充分的配套支持,而在缺乏成熟優勝劣汰功能、上市率與退市率長期處於失衡發展的狀態以及缺乏證券法的加快修訂與完善等舉措的背景下,實際上也容易讓註冊制的落地變了味。

所幸的是,目前只是科創板試點註冊制,而非整個A股市場推行註冊制,這也是一種摸索與試驗。但,註冊制模式的開啟,必須要具備充分的配套準備,否則仍需提防水土不服,變相加劇市場融資壓力的風險。很顯然,對於後續註冊制的落地進程,將會直接影響到A股市場的定位功能,對未來A股市場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比較重要的影響。

第二個問題,股市長期變相造富少數群體。

在長期重融資的市場環境下,大量企業通過不同的方式與途徑進入到資本市場之中,有的進入了主板市場,有的進入了創業板市場,而有的進入了新三板市場等。其中,多年來,最具造富效應的,莫過於主板以及中小創業板市場的持續造富現象。

實際上,這些年來,A股市場也通過減持新規升級版等配套措施來減緩限售股的解禁風險,尤其是集中解禁風險。但是,從實際情況下,大股東仍然可以借道花式減持、組合式減持乃至股權質押強行平倉等方式完成變相減持的目的。

本來,在市場步入熊市環境之後,大股東的減持意願應該不高,每個人都希望實現利潤最大化,但為何多年來依舊產生出源源不斷的限售股減持需求呢?歸根到底,一個來自於新股上市的不敗神話,過高的溢價表現大幅增加了大股東及相關受益者的持股利潤,面對逾百倍的估值水平,減持需求也會一下子釋放;另一個則是來自於大股東極低的持股成本,而面對上市後數十倍乃至數百倍的鉅額利潤,即使二級市場價格暴跌逾50%,大股東或原始股東都是擁有鉅額利潤,而巨大的造富效應也造成了大量企業加快發行上市的步伐。

從鼓勵企業上市的初衷來看,為了企業可以做大做強,拓寬融資渠道,但實際情況下,卻忽略了資本的逐利性,當資本市場形成巨大的造富效應時,上市後大股東往往思考的是減持套現,而並非實幹經營。歸根到底,還是市場土壤的問題,不從暴利環節徵收鉅額稅收、不從減持新規上細化規則,最終還是難改股市長期變相造富少數群體的現象,而龐大的限售股堰塞湖壓力,則是當前市場所面臨的最嚴峻問題。

第三個問題,政策環境未能夠有一個明確性的方向指引。

作為一個典型的政策市場,A股市場的走勢乃至市場的資金面環境,多容易受到政策環境的變化影響。在實際情況下,當股市政策環境明顯回暖,監管環境略顯放鬆之際,則市場資金很快重新活躍,營造出一個賺錢效應。但是,當市場賺錢效應略有修復之時,反而容易遭遇到政策環境收緊的影響,而對於敏感性非常強的資金而言,經過了幾輪的政策環境變動,反而變得謹慎與小心,而股票市場的政策環境未能夠形成一個明確性的方向指引,則場外資金往往不敢輕舉妄動,保持謹慎小心的態度仍然佔據主導地位。

第四個問題,大資金大機構的自律性不足,未能從真正意義上起到引導市場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作用。

隨著機構投資者的逐漸壯大, A股市場的散戶化比重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這本來屬於股票市場走向成熟的標誌信號。但是,在信息不對稱、持股成本不對稱以及資金不對稱的背景下,A股市場的部分大資金大機構往往缺乏一定的自律性,而作為市場走勢的重要影響力量,大資金大機構理應積極引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而不是頻繁高拋低吸,或集體抱團取暖某幾家上市公司。由此可見,對於大資金大機構的自律性仍然有待提升,而其積極引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作用仍然有待發揮。

第五個問題,投資者保護仍有不少改進與完善的地方。

近年來,國內資本市場在投資者保護方面有著不少的努力,但參考海外成熟市場的做法,國內市場在投資者保護的實質性內容上,卻仍顯不足。例如,集體訴訟制度、設立非營利性的證券投資者保護公司、平準基金等。此外,在國內投資者保護方面,最重要的,還是要簡化前置條件的設置、完善民事索賠機制,並從實質性提升投資者的索賠效率。對於近年來熱議的退市常態化問題,實際上還是需要建立在充分投資者保護的基礎之上,否則股市退市率的大幅提升,投資者還是最終的受損者。

或許,對於上述提及的五個問題,會是現階段內投資者最希望解決的問題,這也是中國股票市場走向健康、成熟的關鍵所在。


股市起起落落,漲跌無常,投資者不可能每次一買股票就會漲,都可能經歷過被套,“套牢”成為投資者經常掛在嘴邊的詞語。套牢其實並不可怕,關鍵是懂得如何“解套”,從解套中吸取教訓和獲得經驗。而很多人被套後,唯一想到的就是補倉,補倉也要等合適的時機,不是因為你跌了30%就能大膽補倉的。

補倉不行就要割肉,割肉也要等時機的,胡亂割肉,資金越割越少。換股就更不行了,往往股票的上漲和下跌最後的幅度是差不多的,頻繁割肉換股最終死路一條,所以不同的市場環境下,不同的個股解套的策略和方法都不一樣,下面給大家講解一些解套的方法,希望對股票被套的股民的有所幫助!

一、解套四大原則:

1、止損原則。一般短線盤的止損點應控制在10%以內,而中線盤的止損點最好也不要超過20%。一旦從最高點跌下來,達到了止損點,就應當果斷置處,以免被動。

2、換股原則。一旦呈現跌勢,弱勢股和業績不景氣的股市通常都會遭到重創。所以,套住的時分要把自個手裡的種類好好檢查一下,如果是業績不景氣或股市走勢較弱,就要迅速出手,並同時換成一些業績好或走勢強的種類。

3、鴕鳥準則。從理論上講,只需你的命運不至於太壞,只需你持有的不是有嚴重問題種類,只需你不是追漲吃在歷史最高價上,那麼,要做好半年、一年或者兩年的“抗戰”準備了,解套甚至盈利是完全有可能的.

4、高拋低吸準則。在股價下跌一段期間後,這時對股價的股性應當會有所瞭解,這時無妨做做高拋低吸,攤低成本。一旦反彈,很快就能得以解套。

二、最高效的主動解套策略:

資金復位解套法:

(1)核心原理:由被動解套,轉為主動解套。

(2)資金復位:把死套的資金變成靈活運用的資金,有效的資金運作。

關鍵點:

(1)套住的資金要學會釋放。

(2)如何找到低點和高點。

(3)持幣時間長,持股時間短。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案例教學: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詳細說明:假如我們是10元成本的股票,當時買了1萬股,總共花了10萬。現在股價跌到了5元,只剩下5萬。也就是說,套了5萬。那麼,現在的目標,應該是讓這5萬的資金重新回到10萬,資金就可以得到解套,就不需要等到股價漲到10元去再解套。

常見的幾種解套方法:

1、有賣有買,分批解套

對持股較多的散戶來說,可以採取分批解套的方法,首先把已經解套的個股分批地賣出,在賣出的同時,再另行補進一些強勢股,這樣做不但可因買進強勢股獲利還可以彌補部分損失,又可避免因股票套牢而導致心態不好,影響自己下一步計劃的實施。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2、換股操作,彌補損失

如果散戶發現手中被套的股票成了明顯的弱勢股,在短期內翻身的機會渺茫,就應當忍痛從速將該股脫手,儘快換進市場中有發力啟動苗頭的強勢股,寄希望於從買進強勢股中獲利,以此彌補被套牢時的損失。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3、高拋低吸解套法

這種方法就是下降趨勢比較明顯,股價有反彈波動幅度的票適合,對技術手法有要求。

利用T+0解套

通常有些股票買入股票次日就跌,很果斷馬上割肉出局,如果你說長線投資,跌了也許不會賣出,或許還會補倉。原因是你並沒有經過冷靜的分析,只是看跌看漲

在弱勢的行情下可以進行T+0操作來降低成本,沒有多餘的資金,滿倉被套也可以實現交易,你買入的股票,在其後幾天被套,在遇到利好消息的刺激後,股票小幅度拉昇可以先將手中被套的籌碼賣出50%或30%倉位,在股價回落的時候,將手中原來拋出的股票。從而在一個交易日內實現多次的高賣低買,來獲取差價利潤,實現解套。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4、底部企穩法

股價再下跌的動能已經很小了,該割的都割了,就剩下一些賠本不幹的人(觀察成交量得出),這時候我會試探性小量買進,一般不超過兩成倉。

調倉換股解套法:

換股是一種主動性的解套策略,運用得當的話,可以有效降成本,增加解套的機會。

1、留小換大。小盤股因重組成本低等原因容易被更多的主力選中控盤,導致小盤股股性較活,走勢常常強於大盤。所以,小盤股是跑贏大勢和換取手中滯漲股的首選品種。

2、留低換高。低價股很容易被市場忽視,投資價值往往被市場低估,低價股由於絕對價位較低,進一步下跌的空間較有限,風險較小。如果是從高位深跌下來的低價股,因為離上檔密集套牢區較遠,具有一定的上漲潛力。而高價股本身的價格就意味著高風險,導致高價股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所以,換股時要換出高價股,留下低價股。

3、留新換老。新股、次新股由於未經過擴容,一般流通盤偏小,很容易被主力控盤。上市時間不長、沒有被瘋炒過的次新股,上檔套牢盤較輕,加上次新股剛剛上市,募集了大量現金,經常會出現新的利潤增長點。這些因素都很容易激起主流資金的炒作熱情。

4、留強換弱。弱勢股的特徵是如果大盤下調,弱勢股就會隨著大盤迴落,跌幅往往會超過大盤;如果大盤反彈,弱勢股即使跟隨大盤反彈,其力度也比大盤弱。所以,投資者一旦發現自己手中持有的是弱勢股,無論是被套還是獲利,都要及時清倉,另選強勢股。這樣才能有效保證資金的利用率。

5、留下底部放量股,換出底部無量股。要換入能上漲的、漲得快的股票,凡是在底部放量的股票,跟隨大盤起伏時往往會弱於大盤整體走勢,即使將來被主力選中,主力在臨建倉前也會把它打下去吸籌。如果主力的股票在底部不放量,只能說明主力早已吸了一肚子貨,正在想著怎麼派發,將來的上升空間可想而知。所以,換股時要儘量關注底部放量股。

6、留下有潛在題材股,換出題材明朗股。市場中經常會傳說一些朦朧的題材,至於是否真實並不重要,只要能得到投資大眾的認同,股價常常會有喜人的表現。可是題材一旦明朗,炒作便會宣告結束。所以,換股時要注意選擇一些具有潛在朦朧題材的個股,不必選利好已經兌現的個股。

解套的誤區:

1、沒有止損的概念。

在股市裡,誰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出現。沒有人能每次都做對,關鍵在於做對的時候充分盈利。失誤的時候果斷止損。減少損失。沒有止損的概念是導致投資者虧損的最大原因。這就是把自己往火海里推。還不知道反抗。止損實際上是克服人性本身弱點。服從理智的聰明做法。

2、“被套不怕。不賣就不賠”

有的投資者在被套以後固守待解。認為不賣就不虧,肯定可以漲回來。這種想法也不是

不可能得,但需要時間。在變化難測的股市大潮裡,這個時間是可長可短的。因此與其無休止的等待,既消耗時間和精力。還可能錯失另一次投資良機。例不如想辦法解套才是正經的,等著解套這種想法最好不要有。

3、只要補倉就能解套

補倉能夠解套確實不假,但認為只要補倉就能解套就太片面了。補倉其實是一種風險很大的解套方式,尤其是在大盤趨勢向下的時候,補倉的結果只能是越套越深。


最後筆者和大家分享一個優化後的CCI指標,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該指標的用法!

1、當CCI曲線向上突破+100線而進入非常態區間時,表明股價開始進入強勢狀態,投資者應及時買入股票;

2、當CCI曲線向上突破+100線而進入非常態區間後,只要CCI曲線一直朝上運行,就表明股價強勢依舊,投資者可以一路持股待漲;

3、當CCI曲線在+100線以上的非常態區間,在遠離+100線的地方開始掉頭向下時,表明股價的強勢狀態將難以維持,是股價比較強的轉勢信號。如果前期的短期漲幅過高時更可確認。此時投資者應及時逢高賣出股票;

4、當CCI曲線在+100線以上的非常態區間,在遠離+100線的地方處於一路下跌時,表明股價的強勢狀態已經結束,投資者還應以逢高賣出股票為主;

5、當CCI曲線向下突破-100線而進入另一個非常態區間時,表明股價的弱勢狀態已經形成,投資者應以持幣觀望為主;

6、當CCI曲線向下突破-100線而進入另一個非常態區間後,只要CCI曲線一路朝下運行,就表明股價弱勢依舊,投資者可以一路觀望;

7、當CCI曲線向下突破-100線而進入另一個非常態區間,如果CCI曲線在超賣區運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後開始掉頭向上,表明股價的短期底部初步找到,投資者可以少量建倉。CCI曲線在超賣區運行的時間越長,越可以確認短期的底部。

通達信趨勢CCI副圖指標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STICKLINE(C>0,-300,-200,50,0),COLORGRAY;

STICKLINE(C>0,300,200,50,0),COLOR0080FF;

CCIA:((HIGH + LOW + CLOSE)/3-MA((HIGH + LOW + CLOSE)/3,14))/(0.015*AVEDEV((HIGH + LOW + CLOSE)/3,14)),COLORFF3300;

生命CCI線:CCI(84),COLORWHITE;

CC1:CCI(25),COLORSTICK;

DRAWICON(CROSS(200,CCI),280,2);

DRAWICON( CROSS(CCI,-200),-180,1);

轉強:CCI>0,COLOR0000D5,NODRAW;

STICKLINE(CCI>0,0,CCI,0.5,0),COLORRED;

STICKLINE(CCI<0,0,CCI,0.5,0),COLORBROWN;

弱轉強:CROSS(CCI,-200) AND CCI>REF(CCI,1),COLOR00DFDF,NODRAW;

STICKLINE(CROSS(CCI,-200) AND CCI>REF(CCI,1),CCI,0,1,0),COLORYELLOW;

強轉弱:CROSS(200,CCI) AND CCI<REF(CCI,1),COLOR00CA00,NODRAW;

STICKLINE(CROSS(200,CCI) AND CCI<REF(CCI,1),0,CCI,1,0),COLOR00CA00;

上限:100, COLORGRAY,DOTLINE;

下限:-100,COLORYELLOW,DOTLINE;

DRAWTEXT(CROSS(生命CCI線,300),240,'警惕')COLORGREEN;

DRAWICON(CROSS(CCIA,100),-200,11);{手上};

DRAWICON(CROSS(100,CCIA),280,12);{手};

想要研究一下其他戰法的可以找我學習源碼,看到後都會分享給大家戰法,以上僅是個人看法,有不同想法的可以溝通交流!


風險固定化

投資已經逐漸被我們所接受,每個家庭都面臨著投資的需求,因為拿著現金是不行的,而投資理財又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領域,尤其是風險——無處不在,如鬼影一般,難以捉摸。

投資是必要的,難題是風險捉摸不定,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可以把看不見、摸不著的風險變的可視化,量化,固定化,那麼我們還會害怕嗎?舉個例子:路上有一個坑,如果黑夜裡,我們又不知道路上有這個坑,那麼這個坑就是大風險,會栽跟頭的;但是,如果我們知道路上有個坑,而且非常明確是在什麼地方,你還會害怕嗎?你當然不害怕,你會輕鬆的繞過大坑。同樣是一個大坑,其風險大小是不同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

"

股價已是低位,相信大家看到這句話都會疑惑,其實這句話本身就是錯的,什麼地方是低位?沒人能解答這個問題,低點或者低位是漲出來的,不是跌出來的。乍一聽有點讓人費解,這句話是說,只有漲了之後,你才能知道當時的這個位置,是低位!既然還在繼續下跌,你又憑什麼說這裡是低位呢?

更令人費解的是,股價既然已是低位,莊家為何還要繼續賣出股票?

先不考慮所謂的長莊和混莊,主力資金坐莊去運作一隻股票,需要幾個階段,但無論如何是一定是某個位置買進,漲起來以後逐漸出貨。高位主力資金就跑光了,跌下來又哪裡來的股票可以賣?有人說融券,現在能融多少券,融券的成本有多高?對於大資金來說根本沒意義。

所以,一旦股價出現了空頭趨勢,基本上這隻票裡曾經的主力資金是不會再參與了,賣出股票,他哪裡來的貨呢?

只有兩種人會在一個空頭趨勢中,發生賣出,一個是被套的多頭,一個是短暫獲利的所謂短線客。比如有些人抄底,賺了3個點獲利了結。又或者某些資金認為個股被低估,進來買入,結果發現被套,只能止損出局。

剩下的只有一種情況,才是滿足你所說的,低位主力賣出股票,那就是打壓吸籌。比如說有些主力建倉前,會有一個試盤動作,少量拿貨,然後向下摔,砸出一個拿貨空間。甚至有些長莊股為了控盤,不論股價高低,手裡永遠有30%的籌碼,在下一次拿貨的時候用來砸盤。

第一,大股東股權質押率高企,股價持續下跌,到達平倉線時,就有很大可能被金融機構拋售,強行平倉。6月份中下旬,市場出現了個股的閃崩潮,導火線是大股東質押平倉風險。因此,倘若股價跌至低位,觸發質押股權的強平手段,就會導致個股崩盤。

第二,基金被動減倉。機構幫客戶打理資金,需要進行淨值管理,市場不好時,會面臨客戶的贖回壓力。所以,在熊市的跌跌不休的行情裡,莊家有時候賣出股票也是逼不得已。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就是熊市的中後期,會有不同的板塊輪流補跌。去年是白酒和家電白馬的行情,今年上半年是醫藥白馬的行情,消費白馬本身具有防禦性,在熊市的初始階段,就會有資金通過配置防禦性品種來試圖抵抗市場的不確定因素。隨著市場上大部分板塊都輪流大跌,指數不斷下行,場內活躍資金越來越少,成交量越來越低,出於風險的考慮,多數機構減倉防守,這時候,高高在上的白馬股也會缺少資金的推動,會慢慢地做頭,客戶贖回意願提高,持倉白馬股的機構只能被迫減倉,特別是近期,由醫藥白馬股帶頭引起的高位股補跌現象特別明顯。高位白馬股的補跌意味著熊市到了最後的階段,因為連機構高倉投資的白馬股都被拋售,最大威脅力的做空動能釋放之後,整體市場就算是回到起跑線上,有利於後市集體的上漲。

第三,個股遭遇重大利空,被莊家大肆拋售。比如,當一家公司被曝財務造假,不管股價有多低,都會有大量資金出逃,金亞科技就是很好的例子。還有,當一家公司有退市風險時,裡面的資金必然瘋狂離場,舉個例子,長生生物因為假疫苗事件而被退市,隨後股價連續三十多個跌停板下來。再者,就是公司經營出現重大問題,裡面的投資者只能啞巴吃黃連,有多快跑多快,舉個例子,樂視網業績大幅下滑,債務問題突出,這麼大個雷出來了,股價連續跌停也不為過。中興通訊同樣也是個大雷,被美國芯片公司封殺,股價連續夭折。資本市場總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會發生,我們只能通過分散投資、不重倉押一隻個股,來減少因為踩雷導致的損失。

總結起來,就是不要因為股價低就覺得不會下跌了,決定買賣前儘量收集更多關於上市公司的信息,買入時不要把所有的資金都押在一兩隻股票上面,行情不好時最容易爆雷,這個階段我們更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中國股市重返牛市,先把這五個問題解決好!

第一個問題,重融資的功能定位。

步入2000年以來,A股市場就出現了四輪大熊市行情,而熊市調整的行情卻佔據了三分之二的時間。然而,面對牛短熊長的A股市場,導致股市長期走熊的一個關鍵因素,則是股票市場被賦予了特殊的使命,而多年來重融資現象也成為了A股市場的真實寫照。

從當初的國企脫貧解困,到近期的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實際上還是不斷強化了股票市場的重融資需求。從中長期的發展趨勢來看,融資本身屬於重要的功能,而註冊制度也是資本市場走向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方向。然而,作為一種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發行制度,卻缺乏了充分的配套支持,而在缺乏成熟優勝劣汰功能、上市率與退市率長期處於失衡發展的狀態以及缺乏證券法的加快修訂與完善等舉措的背景下,實際上也容易讓註冊制的落地變了味。

所幸的是,目前只是科創板試點註冊制,而非整個A股市場推行註冊制,這也是一種摸索與試驗。但,註冊制模式的開啟,必須要具備充分的配套準備,否則仍需提防水土不服,變相加劇市場融資壓力的風險。很顯然,對於後續註冊制的落地進程,將會直接影響到A股市場的定位功能,對未來A股市場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比較重要的影響。

第二個問題,股市長期變相造富少數群體。

在長期重融資的市場環境下,大量企業通過不同的方式與途徑進入到資本市場之中,有的進入了主板市場,有的進入了創業板市場,而有的進入了新三板市場等。其中,多年來,最具造富效應的,莫過於主板以及中小創業板市場的持續造富現象。

實際上,這些年來,A股市場也通過減持新規升級版等配套措施來減緩限售股的解禁風險,尤其是集中解禁風險。但是,從實際情況下,大股東仍然可以借道花式減持、組合式減持乃至股權質押強行平倉等方式完成變相減持的目的。

本來,在市場步入熊市環境之後,大股東的減持意願應該不高,每個人都希望實現利潤最大化,但為何多年來依舊產生出源源不斷的限售股減持需求呢?歸根到底,一個來自於新股上市的不敗神話,過高的溢價表現大幅增加了大股東及相關受益者的持股利潤,面對逾百倍的估值水平,減持需求也會一下子釋放;另一個則是來自於大股東極低的持股成本,而面對上市後數十倍乃至數百倍的鉅額利潤,即使二級市場價格暴跌逾50%,大股東或原始股東都是擁有鉅額利潤,而巨大的造富效應也造成了大量企業加快發行上市的步伐。

從鼓勵企業上市的初衷來看,為了企業可以做大做強,拓寬融資渠道,但實際情況下,卻忽略了資本的逐利性,當資本市場形成巨大的造富效應時,上市後大股東往往思考的是減持套現,而並非實幹經營。歸根到底,還是市場土壤的問題,不從暴利環節徵收鉅額稅收、不從減持新規上細化規則,最終還是難改股市長期變相造富少數群體的現象,而龐大的限售股堰塞湖壓力,則是當前市場所面臨的最嚴峻問題。

第三個問題,政策環境未能夠有一個明確性的方向指引。

作為一個典型的政策市場,A股市場的走勢乃至市場的資金面環境,多容易受到政策環境的變化影響。在實際情況下,當股市政策環境明顯回暖,監管環境略顯放鬆之際,則市場資金很快重新活躍,營造出一個賺錢效應。但是,當市場賺錢效應略有修復之時,反而容易遭遇到政策環境收緊的影響,而對於敏感性非常強的資金而言,經過了幾輪的政策環境變動,反而變得謹慎與小心,而股票市場的政策環境未能夠形成一個明確性的方向指引,則場外資金往往不敢輕舉妄動,保持謹慎小心的態度仍然佔據主導地位。

第四個問題,大資金大機構的自律性不足,未能從真正意義上起到引導市場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作用。

隨著機構投資者的逐漸壯大, A股市場的散戶化比重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這本來屬於股票市場走向成熟的標誌信號。但是,在信息不對稱、持股成本不對稱以及資金不對稱的背景下,A股市場的部分大資金大機構往往缺乏一定的自律性,而作為市場走勢的重要影響力量,大資金大機構理應積極引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而不是頻繁高拋低吸,或集體抱團取暖某幾家上市公司。由此可見,對於大資金大機構的自律性仍然有待提升,而其積極引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作用仍然有待發揮。

第五個問題,投資者保護仍有不少改進與完善的地方。

近年來,國內資本市場在投資者保護方面有著不少的努力,但參考海外成熟市場的做法,國內市場在投資者保護的實質性內容上,卻仍顯不足。例如,集體訴訟制度、設立非營利性的證券投資者保護公司、平準基金等。此外,在國內投資者保護方面,最重要的,還是要簡化前置條件的設置、完善民事索賠機制,並從實質性提升投資者的索賠效率。對於近年來熱議的退市常態化問題,實際上還是需要建立在充分投資者保護的基礎之上,否則股市退市率的大幅提升,投資者還是最終的受損者。

或許,對於上述提及的五個問題,會是現階段內投資者最希望解決的問題,這也是中國股票市場走向健康、成熟的關鍵所在。


股市起起落落,漲跌無常,投資者不可能每次一買股票就會漲,都可能經歷過被套,“套牢”成為投資者經常掛在嘴邊的詞語。套牢其實並不可怕,關鍵是懂得如何“解套”,從解套中吸取教訓和獲得經驗。而很多人被套後,唯一想到的就是補倉,補倉也要等合適的時機,不是因為你跌了30%就能大膽補倉的。

補倉不行就要割肉,割肉也要等時機的,胡亂割肉,資金越割越少。換股就更不行了,往往股票的上漲和下跌最後的幅度是差不多的,頻繁割肉換股最終死路一條,所以不同的市場環境下,不同的個股解套的策略和方法都不一樣,下面給大家講解一些解套的方法,希望對股票被套的股民的有所幫助!

一、解套四大原則:

1、止損原則。一般短線盤的止損點應控制在10%以內,而中線盤的止損點最好也不要超過20%。一旦從最高點跌下來,達到了止損點,就應當果斷置處,以免被動。

2、換股原則。一旦呈現跌勢,弱勢股和業績不景氣的股市通常都會遭到重創。所以,套住的時分要把自個手裡的種類好好檢查一下,如果是業績不景氣或股市走勢較弱,就要迅速出手,並同時換成一些業績好或走勢強的種類。

3、鴕鳥準則。從理論上講,只需你的命運不至於太壞,只需你持有的不是有嚴重問題種類,只需你不是追漲吃在歷史最高價上,那麼,要做好半年、一年或者兩年的“抗戰”準備了,解套甚至盈利是完全有可能的.

4、高拋低吸準則。在股價下跌一段期間後,這時對股價的股性應當會有所瞭解,這時無妨做做高拋低吸,攤低成本。一旦反彈,很快就能得以解套。

二、最高效的主動解套策略:

資金復位解套法:

(1)核心原理:由被動解套,轉為主動解套。

(2)資金復位:把死套的資金變成靈活運用的資金,有效的資金運作。

關鍵點:

(1)套住的資金要學會釋放。

(2)如何找到低點和高點。

(3)持幣時間長,持股時間短。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案例教學: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詳細說明:假如我們是10元成本的股票,當時買了1萬股,總共花了10萬。現在股價跌到了5元,只剩下5萬。也就是說,套了5萬。那麼,現在的目標,應該是讓這5萬的資金重新回到10萬,資金就可以得到解套,就不需要等到股價漲到10元去再解套。

常見的幾種解套方法:

1、有賣有買,分批解套

對持股較多的散戶來說,可以採取分批解套的方法,首先把已經解套的個股分批地賣出,在賣出的同時,再另行補進一些強勢股,這樣做不但可因買進強勢股獲利還可以彌補部分損失,又可避免因股票套牢而導致心態不好,影響自己下一步計劃的實施。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2、換股操作,彌補損失

如果散戶發現手中被套的股票成了明顯的弱勢股,在短期內翻身的機會渺茫,就應當忍痛從速將該股脫手,儘快換進市場中有發力啟動苗頭的強勢股,寄希望於從買進強勢股中獲利,以此彌補被套牢時的損失。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3、高拋低吸解套法

這種方法就是下降趨勢比較明顯,股價有反彈波動幅度的票適合,對技術手法有要求。

利用T+0解套

通常有些股票買入股票次日就跌,很果斷馬上割肉出局,如果你說長線投資,跌了也許不會賣出,或許還會補倉。原因是你並沒有經過冷靜的分析,只是看跌看漲

在弱勢的行情下可以進行T+0操作來降低成本,沒有多餘的資金,滿倉被套也可以實現交易,你買入的股票,在其後幾天被套,在遇到利好消息的刺激後,股票小幅度拉昇可以先將手中被套的籌碼賣出50%或30%倉位,在股價回落的時候,將手中原來拋出的股票。從而在一個交易日內實現多次的高賣低買,來獲取差價利潤,實現解套。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4、底部企穩法

股價再下跌的動能已經很小了,該割的都割了,就剩下一些賠本不幹的人(觀察成交量得出),這時候我會試探性小量買進,一般不超過兩成倉。

調倉換股解套法:

換股是一種主動性的解套策略,運用得當的話,可以有效降成本,增加解套的機會。

1、留小換大。小盤股因重組成本低等原因容易被更多的主力選中控盤,導致小盤股股性較活,走勢常常強於大盤。所以,小盤股是跑贏大勢和換取手中滯漲股的首選品種。

2、留低換高。低價股很容易被市場忽視,投資價值往往被市場低估,低價股由於絕對價位較低,進一步下跌的空間較有限,風險較小。如果是從高位深跌下來的低價股,因為離上檔密集套牢區較遠,具有一定的上漲潛力。而高價股本身的價格就意味著高風險,導致高價股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所以,換股時要換出高價股,留下低價股。

3、留新換老。新股、次新股由於未經過擴容,一般流通盤偏小,很容易被主力控盤。上市時間不長、沒有被瘋炒過的次新股,上檔套牢盤較輕,加上次新股剛剛上市,募集了大量現金,經常會出現新的利潤增長點。這些因素都很容易激起主流資金的炒作熱情。

4、留強換弱。弱勢股的特徵是如果大盤下調,弱勢股就會隨著大盤迴落,跌幅往往會超過大盤;如果大盤反彈,弱勢股即使跟隨大盤反彈,其力度也比大盤弱。所以,投資者一旦發現自己手中持有的是弱勢股,無論是被套還是獲利,都要及時清倉,另選強勢股。這樣才能有效保證資金的利用率。

5、留下底部放量股,換出底部無量股。要換入能上漲的、漲得快的股票,凡是在底部放量的股票,跟隨大盤起伏時往往會弱於大盤整體走勢,即使將來被主力選中,主力在臨建倉前也會把它打下去吸籌。如果主力的股票在底部不放量,只能說明主力早已吸了一肚子貨,正在想著怎麼派發,將來的上升空間可想而知。所以,換股時要儘量關注底部放量股。

6、留下有潛在題材股,換出題材明朗股。市場中經常會傳說一些朦朧的題材,至於是否真實並不重要,只要能得到投資大眾的認同,股價常常會有喜人的表現。可是題材一旦明朗,炒作便會宣告結束。所以,換股時要注意選擇一些具有潛在朦朧題材的個股,不必選利好已經兌現的個股。

解套的誤區:

1、沒有止損的概念。

在股市裡,誰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出現。沒有人能每次都做對,關鍵在於做對的時候充分盈利。失誤的時候果斷止損。減少損失。沒有止損的概念是導致投資者虧損的最大原因。這就是把自己往火海里推。還不知道反抗。止損實際上是克服人性本身弱點。服從理智的聰明做法。

2、“被套不怕。不賣就不賠”

有的投資者在被套以後固守待解。認為不賣就不虧,肯定可以漲回來。這種想法也不是

不可能得,但需要時間。在變化難測的股市大潮裡,這個時間是可長可短的。因此與其無休止的等待,既消耗時間和精力。還可能錯失另一次投資良機。例不如想辦法解套才是正經的,等著解套這種想法最好不要有。

3、只要補倉就能解套

補倉能夠解套確實不假,但認為只要補倉就能解套就太片面了。補倉其實是一種風險很大的解套方式,尤其是在大盤趨勢向下的時候,補倉的結果只能是越套越深。


最後筆者和大家分享一個優化後的CCI指標,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該指標的用法!

1、當CCI曲線向上突破+100線而進入非常態區間時,表明股價開始進入強勢狀態,投資者應及時買入股票;

2、當CCI曲線向上突破+100線而進入非常態區間後,只要CCI曲線一直朝上運行,就表明股價強勢依舊,投資者可以一路持股待漲;

3、當CCI曲線在+100線以上的非常態區間,在遠離+100線的地方開始掉頭向下時,表明股價的強勢狀態將難以維持,是股價比較強的轉勢信號。如果前期的短期漲幅過高時更可確認。此時投資者應及時逢高賣出股票;

4、當CCI曲線在+100線以上的非常態區間,在遠離+100線的地方處於一路下跌時,表明股價的強勢狀態已經結束,投資者還應以逢高賣出股票為主;

5、當CCI曲線向下突破-100線而進入另一個非常態區間時,表明股價的弱勢狀態已經形成,投資者應以持幣觀望為主;

6、當CCI曲線向下突破-100線而進入另一個非常態區間後,只要CCI曲線一路朝下運行,就表明股價弱勢依舊,投資者可以一路觀望;

7、當CCI曲線向下突破-100線而進入另一個非常態區間,如果CCI曲線在超賣區運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後開始掉頭向上,表明股價的短期底部初步找到,投資者可以少量建倉。CCI曲線在超賣區運行的時間越長,越可以確認短期的底部。

通達信趨勢CCI副圖指標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STICKLINE(C>0,-300,-200,50,0),COLORGRAY;

STICKLINE(C>0,300,200,50,0),COLOR0080FF;

CCIA:((HIGH + LOW + CLOSE)/3-MA((HIGH + LOW + CLOSE)/3,14))/(0.015*AVEDEV((HIGH + LOW + CLOSE)/3,14)),COLORFF3300;

生命CCI線:CCI(84),COLORWHITE;

CC1:CCI(25),COLORSTICK;

DRAWICON(CROSS(200,CCI),280,2);

DRAWICON( CROSS(CCI,-200),-180,1);

轉強:CCI>0,COLOR0000D5,NODRAW;

STICKLINE(CCI>0,0,CCI,0.5,0),COLORRED;

STICKLINE(CCI<0,0,CCI,0.5,0),COLORBROWN;

弱轉強:CROSS(CCI,-200) AND CCI>REF(CCI,1),COLOR00DFDF,NODRAW;

STICKLINE(CROSS(CCI,-200) AND CCI>REF(CCI,1),CCI,0,1,0),COLORYELLOW;

強轉弱:CROSS(200,CCI) AND CCI<REF(CCI,1),COLOR00CA00,NODRAW;

STICKLINE(CROSS(200,CCI) AND CCI<REF(CCI,1),0,CCI,1,0),COLOR00CA00;

上限:100, COLORGRAY,DOTLINE;

下限:-100,COLORYELLOW,DOTLINE;

DRAWTEXT(CROSS(生命CCI線,300),240,'警惕')COLORGREEN;

DRAWICON(CROSS(CCIA,100),-200,11);{手上};

DRAWICON(CROSS(100,CCIA),280,12);{手};

想要研究一下其他戰法的可以找我學習源碼,看到後都會分享給大家戰法,以上僅是個人看法,有不同想法的可以溝通交流!


風險固定化

投資已經逐漸被我們所接受,每個家庭都面臨著投資的需求,因為拿著現金是不行的,而投資理財又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領域,尤其是風險——無處不在,如鬼影一般,難以捉摸。

投資是必要的,難題是風險捉摸不定,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可以把看不見、摸不著的風險變的可視化,量化,固定化,那麼我們還會害怕嗎?舉個例子:路上有一個坑,如果黑夜裡,我們又不知道路上有這個坑,那麼這個坑就是大風險,會栽跟頭的;但是,如果我們知道路上有個坑,而且非常明確是在什麼地方,你還會害怕嗎?你當然不害怕,你會輕鬆的繞過大坑。同樣是一個大坑,其風險大小是不同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

目前股價已經是低位,為什麼主力們還紛紛離場?值得每個股民深思

​我們再想,股市的風險,乍一看好像猶如黑夜裡的大坑,而且我們不知道會在哪裡發生,坑有多大,這些我們都不知道,不知情,如果遇到了只能遭殃。換個角度,如果我們能把股市的風險變的可視化、量化、我們還會害怕嗎?

有點意思吧?可是如何把看不見、摸不著的風險可視化呢?

比如定額止損

即成本向下X%止損,X根據自己的承受力來定,比如10%,那麼就意味著,不管成本是多少,即不管在什麼地方買,只要向下超過成本的10%,就止損。如此10%就是一個可視化、可量化、固定化的風險,看得見、摸得著,就10%。你的這筆交易,最多隻允許虧10%,不管後面風險有多大,你只承擔可視化的10%風險,而不是讓風險肆意放大,吞噬你的手、你的腳、你的身體.....

比如定額止盈

買了跌了,可以用定額止損的法則,但是,買了漲了怎麼辦呢?很多人容易犯一個錯誤,那就是賺了錢的交易,最後虧著錢出來,太可惜了。比如賺了40%沒跑,跌到利潤剩下30%的時候不甘心了,心中默默告訴自己,再回到利潤40%附近,我一定止盈,別說給不給機會,我們且不說市場給不給你這個機會,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重回40%利潤,你又不想止盈了,所以,漲了貪心,跌了不甘心,導致最後利潤全部被吞噬。這種情況怎麼辦呢?同樣可以採取定額止盈法則,比如最高點向下跌X%止盈,40%的利潤減去X% 的下跌,剩下的是你看得見、摸得著的利潤,如果漲到50%,那麼50%減去X%的下跌,剩下的就是你看得見的利潤,也叫移動止盈法則。

什麼情況下,採取階段性停止交易策略呢?

通常是做多錯多的時候,交易最難的地方是什麼樣的市場用什麼樣的技術和策略,市場每天都在發生變化,而你的技術和策略不變,肯定是會有問題的,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是交易最難的地方。

大多數交易者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一段時間順風順水,買什麼都漲,做什麼都贏,恍惚之間,甚至認為自己就是賭神,哈哈!可是過了這段時間之後,又會進入一出手就錯,買什麼跌什麼。你是否有此經歷?有,不奇怪,因為不變的技術和萬變的市場,始終會出現“契合”和“矛盾”,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契合的時期,讓利潤奔跑,大膽交易,而在矛盾的時候,避其鋒芒,暫時看不懂就不玩了,重整旗鼓,重新分析,重新制定新的戰略,重新入場。

階段性停止交易的執行力比止盈止損、風險固定化,還難,大多數交易者前腳賣出一隻股票之後,後腳基本上會馬上重新入場,根本不給自己一點空窗期,甚至有一點空窗期都感覺自己好像錯失幾個億似的,這是頑疾,得根治。當你屢做屢錯的時候,繼續悶頭做,只會越做越差,心態差,心情差,執行力就亂,結果會更差。

所以,當你的技術和市場發生矛盾的時候,就要及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暫時的跳出來才能看清楚市場到底是什麼樣的,重整旗鼓後,重新殺回來,沒有什麼不可以。而且階段性停止交易並非是跌勢的代名詞,而是任何時期,比如,漲勢裡,如果你的方法也總是屢戰屢敗,那也要暫時離開市場,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重整旗鼓後再入場。

階段性停止交易,也適合各行各業。

感謝您的閱讀,想學習更多選股技巧的朋友,可以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股海睿道(ID:gh600519)每天早9點推送當天早盤信息,選股策略,輕鬆抓漲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